二十篇古诗文比较阅读题集锦与答案

合集下载

古诗对比阅读训练题答案

古诗对比阅读训练题答案

1.参考答案:

(1)A(两首词中的“好”,并不是与游别处相比得出的结论)

(2)D(后首下阙主要写自己的主观感受,面对此情此景如入仙境,而不是流露出避世成仙的念头)

2.参考答案:

(1)“风流”一词在本诗中是洒脱、清高、超凡脱俗的意思。从第二联写他青壮年时“弃轩冕”,老年时“卧松云”中可看出;从第三联的“频中圣”“不事君”中也可以看出。(结合任一联均可)

(2)前一首用比喻和借代,将孟浩然的人品比作不可仰的高山;用“清芬”来借指孟浩然本人。后一首则用夸张的手法写汪伦对自己情谊之深。

3.参考答案:

(1)①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作对象的称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后者写菊不用“菊”字。③都化用了典故。前者化用王羲之练书法洗笔,洗黑了池水的典故;后者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2)用得最传神的一个字是“抱”字,它形象传神地表现了菊花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高贵品质。

(3)《墨梅》一诗语言通俗明快,琅琅上口,近乎口语;《寒菊》一诗语言文雅含蓄。前者直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后者曲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以戍边为题材。②两者都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2)①相同处: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或战事的角度写。②不同处:前一首偏重于写边塞生活环境的恶劣,如用“暗”“孤”“穿”这样的字眼;后一首侧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阕尤其明显。

(3)王昌龄的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壮。范仲淹的词较多地表现了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显得悲壮。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与答案(二)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与答案(二)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与答案(二)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对这首唐诗的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有人认为是一句“闲笔”,有人却认为是“极为关键的一句”,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诗予以赏析。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我认为,此句是“极为关键的一句”,结合全诗看,这句虽淡淡写来,却极为重要,是全诗的关键。它不仅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而且托出尽日看雨之人,其无聊情状可想见。诗中说“看微雨”。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鸣莺、蔷薇,尤其是相对戏水的鸳鸯。此句有空灵含蓄之妙。)

部编版初中课内外古诗文对比阅读49篇(精美排版带答案)

部编版初中课内外古诗文对比阅读49篇(精美排版带答案)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乐在其中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①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②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注释】:①肱:(gōng)胳膊②义:遵守道义。

【2015福建泉州】

1.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清流见.底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解释加点词。

⑴古来共.谈:________ ⑵夕日欲颓.:________

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⑵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4.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

翻译:

【乙】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不遵守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答案:

1.B(A项前一个“见”意为“看见”,后一个“意为”了解;B项两个“之”意思均为“的”;C项前一个“于”意为“对于”,后一个“于”意为“比”;D项前一个“自”意为“自从”,后一个“自”意为“如果”。)

2.(1)共同,一起(2)坠落(3)欣赏

3.(1)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彼此起伏地鸣叫。(2)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4.甲文:(1)作者欣赏山林之美的情趣。(2)作者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志趣。(3)作者将内心对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

乙文:(1)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2)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甲、乙两文各答出一点即可)

初中古诗词赏析20首试题与答案

初中古诗词赏析20首试题与答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降职或贬官。

2、“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飘零离散,诗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了离别、伤感的气氛。

3、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4、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的时间,又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离别的忧伤等。

5、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出龙标被贬之地的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6、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牵挂关心之情。

7、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愁的心情。

8、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诗开头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这样的景来写?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时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9、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月亮”的妙用。

答: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不仅表明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处不在,而且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

群文阅读----古诗词对比鉴赏(有答案有解析)

群文阅读----古诗词对比鉴赏(有答案有解析)

群文阅读----古诗词对比鉴赏(有答案有解析)

古诗词对比鉴赏,也是群文阅读的一种体现。

高考中已经体现。暂且按下不表。

这里用各地中考语文的试题来看看,

古诗比较鉴赏会有怎样的发展方向。

(一)课内与课内

1.(昆明)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问题。(3分)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3分)

2.(宁波)阅读诗歌,结合典故,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南安军

[南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典故】

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载: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汉语典故大辞典》)

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6分)

为表达不同情感,“采薇”这一典故可能有三种使用角度:

①伯夷、叔齐扣马而谏;

②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

③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野望》侧重从()(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

《南安军》侧重从()(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1.阅读上面诗歌,完成(1)~(2)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答:[][]

(CDC.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D.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含蓄表达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

(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完成题目。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此诗的意境特征。

(诗歌通过“幽草”“黄鹂”“涧边”“深树”“春潮”“野渡”“春雨”“小舟”等自然形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暮春图画,流露出诗人身在其中独有的一种喜悦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初中语文古诗与古诗的比较阅读练习

初中语文古诗与古诗的比较阅读练习

古诗文对比阅读

一、古诗与古诗的比较阅读练习。

(一)比较阅读下面古诗与散曲,按要求完成小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寞,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秋词》与《天净沙·秋思》都描写怎样的景物?

2.《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写的是同样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秋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却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3.请谈一谈《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二)比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描写的是荷花,但写的是不同生长期的荷花,请作简要概括,然后指出各自的特点。

2.《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对象都一样,但写法各有不同,请具体谈一谈。

3.这两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二、古诗词与文言文的比较阅读练习。

(一)比较阅读下面文言诗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古诗对比阅读训练题答案

古诗对比阅读训练题答案

1.参考答案:

〔1〕A〔两首词中的“好〞,并不是与游别处相比得出的结论〕

〔2〕D〔后首下阙主要写自己的主观感受,面对此情此景如入仙境,而不是流露出避世成仙的念头〕

2.参考答案:

〔1〕“风流〞一词在本诗中是洒脱、清高、超凡脱俗的意思。从第二联写他青壮年时“弃轩冕〞,老年时“卧松云〞中可看出;从第三联的“频中圣〞“不事君〞中也可以看出。〔结合任一联均可〕〔2〕前一首用比喻和借代,将孟浩然的人品比作不可仰的高山;用“清芬〞来借指孟浩然本人。后一首那么用夸大的手法写汪伦对自己友情之深。

3.参考答案:

〔1〕①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作对象的称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后者写菊不用“菊〞字。③都化用了典故。前者化用王羲之练书法洗笔,洗黑了池水的典故;后者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2〕用得最传神的一个字是“抱〞字,它形象传神地表现了菊花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高贵品质。

〔3〕?墨梅?一诗语言通俗明快,琅琅上口,近乎口语;?寒菊?一诗语言文雅含蓄。前者直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后者曲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参考答案:

〔1〕①两者都以戍边为题材。②两者都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

〔2〕①一样处: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或战事的角度写。②不同处:前一首侧重于写边塞生活环境的恶劣,如用“暗〞“孤〞“穿〞这样的字眼;后一首侧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阕尤其明显。

〔3〕王昌龄的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壮。范仲淹的词较多地表现了战士们希望早日完毕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显得悲壮。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20篇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宣州谢朓楼①饯别校书②叔云③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①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②校书:官名,即校书郎。③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①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直接抒写了诗人郁积的烦忧和苦闷,表现了诗人长期以来政治上遭受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长期纠缠在诗人心头,使他难以解脱。

②第三、四句是个转折,从极度苦闷突然进入辽阔开朗的境界,点出在楼上饯别的主题,展示出诗人豪迈宽广的襟怀。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

④“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进一步渲染了长空万里的秋雁激发起来的壮思逸兴,用现实主义手法,把诗人的性格和昂扬豪迈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⑤最后四句诗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回到现实,豁达乐观,意境高远。

(2)简要赏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案】(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⑤错误。

(2)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

古诗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

古诗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

古诗词比较阅读题,主要是全诗句或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异同,意象的选取或象征意义的异同,意境氛围及其作用的异同,表现手法或角度的异同,字词锤炼或修辞手法及其效果的异同等等。

要解答好这类题目,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在读懂诗歌主旨的基础上,仔细地分析其异同,准确地“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这种分析涉及到意象、意境、字词、句子、手法、修辞等方面。有时还要从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着眼,做到“知人论世”.

古典诗词比较鉴赏题的考点测试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亦称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解答人物形象与意象比较赏析题,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等),就意象来说,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月亮多写思乡怀人,秋风多写离愁,青松多写节操刚正,蝉多喻高洁之士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有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或创作背景材料,或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2、比较情感基调:赏析诗词要善于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特定的心境,特定的情感。具体答题格式是“通过什么+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情感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诗歌表面写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

1、忧国忧民

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比较阅读对比阅读复习练习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比较阅读对比阅读复习练习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比较阅读对比阅读复习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1.两首诗都有“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 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出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李诗写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遭受谗毁,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消息,写了这首诗。诗以落花和子规悲鸣起兴,抒发怀念友人的感伤之情。王诗写王昌龄被贬龙标,由于为治以宽,政善爱民,被誉为“仙尉”。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①剑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

带。

1.《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杜甫这两首诗都写到了类“泪”,请分别分析各自蕴含的情感。(4分)

答案:《春望》中,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古诗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

古诗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

古诗词比较阅读题,主要是全诗句或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异同,意象的选取或象征意义的异同,意境氛围及其作用的异同,表现手法或角度的异同,字词锤炼或修辞手法及其效果的异同等等。

要解答好这类题目,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在读懂诗歌主旨的基础上,仔细地分析其异同,准确地“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这种分析涉及到意象、意境、字词、句子、手法、修辞等方面。有时还要从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着眼,做到“知人论世”.

古典诗词比较鉴赏题的考点测试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亦称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解答人物形象与意象比较赏析题,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等),就意象来说,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月亮多写思乡怀人,秋风多写离愁,青松多写节操刚正,蝉多喻高洁之士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有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或创作背景材料,或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2、比较情感基调:赏析诗词要善于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特定的心境,特定的情感。具体答题格式是“通过什么+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情感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诗歌表面写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

1、忧国忧民

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比较阅读对比阅读复习练习20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比较阅读对比阅读复习练习20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比较阅读对比阅读试题20篇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1.两首诗都有“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 李白诗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出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李诗写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遭受谗毁,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消息,写了这首诗。诗以落花和子规悲鸣起兴,抒发怀念友人的感伤之情。王诗写王昌龄被贬龙标,由于为治以宽,政善爱民,被誉为“仙尉”。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幕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案: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该为年华老去而徒生悲哀之情,应该积极乐观。中写流水,是借流水表达深宫中“尽日闲”的无聊哀怨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多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

多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

多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

20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

20篇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一、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 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⑤赈赡:

救济,周济。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2)乃把晖臂曰(3)举手未敢对(4)子孙窃怪之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晖以堪先达 C.以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3.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古诗词阅读的题及答案二、白侯之贤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 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

(完整版)古诗文比较赏析试题集锦及答案

(完整版)古诗文比较赏析试题集锦及答案

登飞来峰对比阅读

1、对两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甲文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文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A、《登飞来峰》后两句通过用典直抒胸臆,浮云用来借指奸邪小人。

B、《宿甘露寺僧舍》中的“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扣诗题“宿”字。

C、“千寻”极言塔之高,“万壑”极言山谷之多,两首诗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D、甲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远大的理想抱负,乙诗后两句想象奇特意境柔美

2. 甲文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文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对两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B、《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进而得出人生启示:观察问题需客观全面。

C、两首诗都是写景七绝,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

D、在表达技巧上,《登飞来峰》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题西林壁》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

《登幽州台歌》比较阅读

1、甲文、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文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江雪》中的千山、万径言空间之广,《登幽州台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道尽历史,一段未来。

B、两首诗都是先小后大,前者先写千山万径,然后将镜头拉回到江心的蓑笠翁,后者先写前后历史u,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20篇(有答案)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20篇(有答案)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

一、《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

(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

(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

(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

(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北)

(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

(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

三、《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

色彩:白毛、绿水、红掌

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区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概写诗人谪守巴蜀、受尽劫难的经历。

B、《酬乐天咏老见示》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谁都会顾及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借沉舟、病树比喻自己的现状,虽有惆怅之感,却暗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酬乐天咏老见示》借桑榆比喻自己年岁已高,霞满天却暗含希望。

D: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在阅尽人世沧桑之后消极、失望、与世无争,想要安度晚年的愿望。

二、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媞啊漄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悲声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跃马:指公孙述。卧龙:指诸葛亮。公孙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望>颔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和思念亲人的深沉感情.

B:《阁夜》颈联用野哭千家写出兵戈未息,战祸相残,痛苦不堪的情景。

C《春望》描写了京城破败萧条的景象,《阁夜》全诗写冬夜凄凉寒怆的景色。两首诗揭露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痛苦,抒发忧国思乡、念家悲己之情。

D、这两首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释:南谷:地名,在永州乡下。杪:树木的末梢。引申为尽头多指年月或季节的末尾。机心:机巧的心计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技是对远处风景的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作者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B:《秋晓行南谷经荒村》中最后两句是作者旷达之语,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作者见到麋鹿感到惊恐,形象的表现了作者久居穷荒之地而无可奈何的、孤独忧愤的心情。

C:《天净沙.秋思》描绘了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增加了一层荒凉感;《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描写了荒寂、清冷之景,烘托了凄清、冷寂的氛围。

D《天净沙.秋思》与《秋晓行南谷经荒村》都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前者以断肠二字为全曲之眼;《秋晓行南谷经荒村》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

四、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观沧海》第四句展现了一派萧瑟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哀婉凄凉的悲秋意绪。

B、《龟虽寿》前两句否定了神鬼、螣蛇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

律。

C、《观沧海》和《龟虽寿》都表现能力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D、言为心声,人们常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说的就是《观沧海》和《龟虽寿》这类作品。

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必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二百二十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其五》流露了诗人舍和不舍两种情感,诗人想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不舍的是朝廷的黑暗势力和腐朽统治。

B、《己亥杂诗二百二十》后两句通过奇特的想象,表现诗人对人才热烈地渴望。

C、《己亥杂诗其五》中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动态化;《己亥杂诗二百二十》中哀字表明诗人的痛惜之情和爱国之心。

D、这两首诗虽开头都含有深沉地悲伤愁绪,但后两句却表现出了诗人一心为国为民的壮志豪情。

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薛华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问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颈联属于实写,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

B、《别薛华》首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一语双关,把诗人和薛华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别薛华》两首诗终篇不着景物而形象婉然,气骨苍然。

D、王勃的诗歌壮阔明朗而又不失慷慨激越,这两首诗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七、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未央怀古张养浩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山河犹待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注释:未央:汉朝宫殿名。故址在陕西西安。三杰:指汉代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他们帮助刘邦统一大业。遗基:指残留的未央宫废墟。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伤感悲愤最主要的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B、《山坡羊未央怀古》中“见遗基,怎不伤悲!”一句是作者追忆历史,凭吊古人,想及现实,感念自身的写照。

C、《山坡羊潼关怀古》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来表达作者对老百姓疾苦深切的同情与关怀;《山坡羊未央怀古》中用“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来表达自己想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

D、两首曲都为张养浩的怀古之作,虽然都有深沉之感,但都体现了作者爱国忧民的情怀。

八、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遣怀杜牧

落魂江南载酒行,楚腰黔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