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014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题及答案(经典)
2014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题及答案(经典)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正确答案为B。
这句话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战略目标,即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2.正确答案为D。
促进农科教结合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3.正确答案为C。
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利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
4.正确答案为C。
研究性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
5.正确答案为C。
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标线指示是教师专业标准中的通识性知识基本要求之一。
6.正确答案为B。
初中阶段以综合知识为主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
7.正确答案为B。
该句话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
8.正确答案为D。
学生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应的研究属于辨别研究。
9.正确答案为B。
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0.正确答案为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下是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的判断题解析:1.正确答案为B。
这句话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战略目标,即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2.正确答案为D。
促进农科教结合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3.正确答案为C。
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利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
4.正确答案为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研究性研究。
5.正确答案为C。
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标线指示是教师专业标准中的通识性知识基本要求之一。
6.正确答案为B。
初中阶段以综合知识为主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
7.正确答案为B。
该句话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
8.正确答案为D。
学生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应的研究属于辨别研究。
2014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考试大纲
2014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考查考生对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时事与政策的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相对应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范围(一)学科专业知识第一部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内容1.小学品德与生活(1)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积极向上,有应付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设计----------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与制作;勤于思考,学习探究。
2.小学品德与社会(1)我的健康成长:要自尊,自爱;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要诚实守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知道生活中有关安全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2014年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部分详解(精心整理)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二)心理学1.小学生认知发展(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
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
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
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二、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环境或同一活动上的注意持续时间。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二)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二是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四)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
三、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儿童的注意。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臵要相对稳定。
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出示的时间要适当,切忌过早显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如天气骤变、学习条件恶化(突然阴雨、停电、室外嘈杂等)、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惊慌失措,要以自己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地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笔试真题试卷(小学)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笔试真题试卷(小学)一、单选题(40题,每小题1分)1、“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中所体现的战略目标是( B )。
A.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B.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C.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D.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是( D )。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D.促进农村科教结合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修订规定的是( C )。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C.义务教育鼓励教科书循环利用D.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发展教师教育。
4、《基础教育可改革纲要》(实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时间”、“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C )。
A.环境教育 B.艺术学习 C.研究性学习 D.网络教育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识性知识基本要求的是( D )。
A.具有相应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 B.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C.具有形影的艺术欣赏表现知识 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B )。
A.小学与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初中阶段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课程为主 D.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7、“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或者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要求”,这段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B )。
A.全面教育思想 B.终身教育思想 C.特殊教育思想 D.精英教育思想8、按照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为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映的学习属于( D )。
2014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笔试科目:《综合素质》
【导读】安徽教师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欢迎加入安徽教师考试QQ群:92091184。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推荐阅读】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辅导简章【面授】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2014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小学体育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体育学科的考试内容为: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体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突出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着重考查考生对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体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与运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问题的能力;考查是否具备从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专业素养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的了解程度。
2.考查考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所要求的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以及安徽省目前使用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与测试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应用。
4.考查考生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等专项技能知识、竞赛的组织、裁判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考查考生对体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范围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一)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1.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音乐学科考试大纲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音乐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对小学音乐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考查考生对与小学音乐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3.考查考生对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乐理与视唱练耳(1)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知识及简、线互译。
(2)常用节拍(2/4、3/4、4/4、3/8、6/8等)记写、各种节奏记写;速度、力度等基本要素及音乐常用记号。
(3)音程、和弦的概念、三和弦及其转位的概念、构成、识别与记写。
(4)大、小调式体系和中国五声调式体系理论与实践。
2.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1)正三和弦键盘和声连接写作。
(2)自然音体系和声的拓展运用知识与实践。
(3)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体裁。
(4)歌曲旋律与歌词关系,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表现特点。
(5)歌曲主题写作、发展手法以及基本创作规律。
(6)一部式结构分析与写作、二部式结构分析与写作、三部式结构分析与写作、变奏曲与回旋曲式分析与写作。
(7)简易钢琴伴奏编配与简易乐队编配。
3.中国音乐史与民族民间音乐(1)了解汉、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等各时期的主要乐种形态及其特点、主要音乐家、主要音乐作品。
(2)近现代音乐史的主要作曲家、主要作品、主要音乐史大事。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简章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简章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7415名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考等最新资讯请点击行测、申论在线做题、搜题“神器”---砖题库一、招聘原则(一)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
(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三)坚持统一规范,分级负责。
二、招聘程序(一)网上报名1.报名方式及时间。
报名采用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
报名时间为5月29日8:00至6月5日18:00,逾期不再补报。
2.报名需录入的信息。
报考人员登录“考试网”进行报名,签署“诚信承诺书”,填写个人基本情况、教育经历等信息,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jpg格式,尺寸为295×413像素,大小20-100kb),并提供有效通讯方式。
3.有关要求(1) 报考人员填写的信息必须与本人实际情况、报考条件和所报考的岗位要求相一致。
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考试、聘用等资格。
(2) 每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岗位,并使用本人同一有效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和参加考试。
(二)网上资格审查1.报考人员进行网上报名的同时,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对照招聘条件逐人进行资格审查,于6月7日12:00前完成。
2.报考人员报名后至6月7日可随时登录“考试网”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
通过资格审查的,不得改报其他岗位;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在6月7日12:00前改报。
(三)报名确认1.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于6月9日18:00前登陆“考试网”通过银行支付平台缴纳笔试费用(逾期未缴费的视为自行放弃),进行报名确认。
2.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物价局财综〔2013〕2568号文件规定,按每人每科45元标准收取笔试费用,专业测试费用按每人80元收取。
3.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可以享受减免统考笔试费用的政策。
此类人员报名后,先实行网上确认和网上缴费。
2014年6月27日至6月30日期间,由各市、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办理减免笔试考试费用的审核确认手续。
2014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音乐学科考试大纲
2014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音乐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对小学音乐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考查考生对与小学音乐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3.考查考生对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乐理与视唱练耳(1)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知识及简、线互译。
(2)常用节拍(2/4、3/4、4/4、3/8、6/8等)记写、各种节奏记写;速度、力度等基本要素及音乐常用记号。
(3)音程、和弦的概念、三和弦及其转位的概念、构成、识别与记写。
(4)大、小调式体系和中国五声调式体系理论与实践。
2.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1)正三和弦键盘和声连接写作。
(2)自然音体系和声的拓展运用知识与实践。
(3)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体裁。
(4)歌曲旋律与歌词关系,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表现特点。
(5)歌曲主题写作、发展手法以及基本创作规律。
(6)一部式结构分析与写作、二部式结构分析与写作、三部式结构分析与写作、变奏曲与回旋曲式分析与写作。
(7)简易钢琴伴奏编配与简易乐队编配。
3.中国音乐史与民族民间音乐(1)了解汉、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等各时期的主要乐种形态及其特点、主要音乐家、主要音乐作品。
(2)近现代音乐史的主要作曲家、主要作品、主要音乐史大事。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学信息技术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学信息技术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试目标考查考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有关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
2.考试要求考查考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有关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信息技术基础(1)信息获取l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l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l 信息的获取过程,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l 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网络信息检索策略与技巧。
(2)信息加工与表达l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l 根据任务需求,加工文本信息、处理表格数据、制作多媒体作品,来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l 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基本工作过程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列举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其发展现状。
(3)信息资源管理l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
安徽省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
安徽省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公告(一)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201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务相关事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3]222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实施细则>的通知》(皖教师﹝2013﹞9号)精神,201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上半年笔试时间为2014年3月16日。
现将笔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考试对象申请报名参加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户籍或人事关系在安徽省。
安徽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从2014年起,新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上述教师资格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截止2014年2月,已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一)(课程代码:00429)和心理学(课程代码:00031)两科合格证书者,在2014年12月31日前,可按照原办法认定教师资格。
逾期未提出申请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作废,申请教师资格时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截止2014年2月,仅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或心理学单科合格证书者,须在2014年12月31日前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另一单科合格证书,并在2015年12月31日前按照原办法认定教师资格。
逾期未提出申请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作废,申请教师资格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二、报考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4.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中“试点省份可根据本地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提高报考学历要求”的规定,在安徽省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具备以下学历条件:(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3)报考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完整版)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中学真题【解析】
2014年安徽省统考教育综合真题卷解析(中学)考试时间:120分,满分:12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
A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反应的是“德育为先”这一条。
2.D解析:《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里选项ABC均有表述。
选项D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它属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措施。
3.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杂费,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教育,进行教师教育,不是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
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所以本题选择C项.4。
B解析:题干意指在人的一生中,都应该接受教育,体现的是一种终身教育思想。
5.D解析: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通识性知识领域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D选项属于道德素养部分的内容。
6。
B解析: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第一点就是: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其中B项不符合这一精神。
7。
D解析:《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8.C解析: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
B解析: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其中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核心。
10。
D解析:“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洛扎诺夫的暗示语言教学法。
其中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都没有情境的思想,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也没有涉及情境的思想。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考编综合知识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以影响和发展人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
功能A.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按照作用的对象)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C.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按照作用的呈现形式)(4)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一)古代教育的特征①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③教育目的: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④教育内容: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
⑤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
⑥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封闭式教育。
⑦教学方法:严酷的纪律和强迫下的反省。
⑧教学实践以教育经验为基础,教育研究不独立、不系统、不科学。
(二)近代教育的特征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脱离出来。
④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_-_中学教育综合知识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不得将答案写在密封线内。
同时在第2页右上角“座位号”栏中填写座位号最后两位数字。
2.本考试为闭卷考试,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登录我爱教师网,看直播,轻松考老师~)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
共计40分)1.“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 )。
A.德育为先 B.能力为重C.终身学习 D.全面发展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是( )。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D.促进农科教结合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的是( )。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4.“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备种训练和培养的综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全民教育思想 B.终身教育思想C.特殊教育思想 D.精英教育思想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识性知识领域基本要求的是( )。
A.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B.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C.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和表现知识D.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语文小学学段笔试大纲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
2、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并能较好地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 汉语拼音的使用(2) 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 标点符号的使用(4)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3、文学作品阅读(1) 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4、写作(1) 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 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 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 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小学各学段目标与内容)(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建议)(4)《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相关内容2、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1)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理论(2)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时,通过引导,点拨,讲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手段对学生的书写、朗读、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有效指导的方法)(3)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特点与种类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中应有导入、教学组织与指导、评价、作业等环节)(2)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①识字与写字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②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③写话与习作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④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⑤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内容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内容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7415名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一.统一笔试2014年度全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统一笔试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组织实施。
1.笔试科目和内容笔试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所有考生均需参加。
笔试范围以《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考试大纲》(见附件2)为准。
2.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2014年6月28日上午9:00—11:00 《教育综合知识》,下午14:00—16:30 《学科专业知识》。
笔试地点:各设区市(报考广德县、宿松县的考生,分别在宣城市、安庆市考点)通过资格审查并成功网上缴费的报考人员可于6月23日8:00至6月27日18:00登录“考试网”打印笔试准考证。
3.笔试成绩计算笔试每科满分为120分,按《教育综合知识》占40%、《学科专业知识》占60%合成笔试成绩。
设定合成笔试成绩最低分数线为60分,达不到最低分数线的,或考生有一科无成绩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4.笔试成绩公布7月15日报考人员可登录“考试网”,凭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查询个人统考笔试成绩。
报考非定向招聘岗位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按规定执行加分政策。
上述人员于6月27-30日携带相关证书到报考市、县(市、区)教育局人事科申报加分事宜。
大学生“村官”应提供由省级组织部门出具的大学生村官服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特岗计划”应提供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服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三支一扶”人员应提供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省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机构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大学生服务西部志愿者应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原件和复印件。
对经审核符合加分条件的人员,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相关网站向社会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的,按规定程序将笔试合成成绩增加2分。
2014年安徽教师统一招聘考试之教育综合知识备考指导
2014年安徽教师统一招聘考试之教育综合知识备考指导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财政厅等政府机构联合发布《关于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从2014年起,全省公办普通中小学(含普通中学、小学、特殊教育学校)补充新任教师原则上均应参加全省统一招聘笔试,各市、县(市、区)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和国家、省另有规定的除外。
”换言之,2014年我省中小学新任教师的招聘笔试环节是全省统一考试,笔试科目包括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相对于往年的笔试考试科目而言有较大变化(如2013年合肥地区笔试科目是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
然而,无论是何种形式(统考或者非统考),教育综合知识(各时各地名称略有变化,如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综合理论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科目,这一方面是教师职业本身的需求,也是各地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保障。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统一考试笔试科目之一的教育综合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
由于知识点比较繁多,各个知识点考察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学的内容多注重记忆水平的考察;心理学的内容更注重理解层次的考察;教育法规一或者两道客观题,不超过5分)所以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复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那么掌握一定的备考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华图教研团队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复习策略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考前4个月,建立知识框架,植入“记忆树”根据以往以及其它统考省份(福建省、江西省、陕西省等)的经验,教育学占据教育综合知识考试中60%-65%,包括新课程理论以及教师道德修养的内容,知识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如对于《学记》一些观点的考察),然而重点考察的内容是规律可循的,这里把教育学的全部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历年考试的重点、次重点。
教育学的全部内容分为3大部分,总共11章,根据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我们标红为“①”的是最重要的,标蓝为“②”的为次重点,那么没标明的章节并非不考,而是考察相对较少,分值较低且大多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笔试真题试卷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笔试真题试卷2014安徽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真题答案一、判断题1.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92020)》中体现的战略目标是(B)A、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B、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C、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D、健全充满活动的教育体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是(D)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D、促进农科教结合3.下列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的是(C)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利用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4.《基础件与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社会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C)A、环境教育B、艺术学习C、研究性学习D、网络教育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识性知识基本要求的是(D)A、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B、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C、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标线指示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6.下述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B)A、小学阶段以综合知识为主B、初中阶段以综合知识为主C、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D、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7.“教育,不可以停止在儿童和青年期,只要人或者就应该继续。
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连续要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B)A、全民教育思想B、终身教育思想C、特殊教育思想D、精英教育思想8.按照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应的学习属于(D)A、信号学习B、系列学习C、言语联想学习D、辨别学习9.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D、知识巩固和保持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是(A)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技能,能力C、观念,方法,态度D、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11、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称为”( B )。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考编综合知识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以影响和发展人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
功能A.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按照作用的对象)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C.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按照作用的呈现形式)(4)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一)古代教育的特征①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③教育目的: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④教育内容: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
⑤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
⑥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封闭式教育。
⑦教学方法:严酷的纪律和强迫下的反省。
⑧教学实践以教育经验为基础,教育研究不独立、不系统、不科学。
(二)近代教育的特征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脱离出来。
④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中学理论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本质(3)教育的结构与功能(4)教育的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5.课程(1)课程的概念(2)课程类型及其特征(3)课程理论流派(4)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5)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6.教学(1)教学的意义(2)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3)教学理论流派(4)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5)中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6)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7)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8)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7.德育(1)德育及其意义(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3)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4)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8.班主任工作(1)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及其主要工作内容(2)中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3)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4)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5)中学班主任工作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9.学生(1)中学生的年龄特征(2)中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3)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特点与教育(4)中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10.教师(1)中学教师的职业特点(2)中学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二)心理学1.中学生认知发展(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想象的概念、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3.中学生个性发展(1)需要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培养(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学习与学习理论(1)学习的概念、学习分类(2)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学(5)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标准(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三)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等2.教师权利和义务(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3.学生权利保护(1)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四)新课程理论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基本理念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高中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4.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5.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6.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7.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与学生选课指导、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2013年)2.教师职业行为(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2014年)
(一)教育学
1.教育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本质
(3)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4)教育的发展
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
(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3.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5.课程
(1)课程的概念
(2)课程的类型及其特征
(3)课程的理论流派
(4)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
(5)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
6.教学
(1)教学的意义
(2)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3)教学理论流派
(4)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5)中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
(6)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7)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
(8)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
7.德育
(1)德育及其意义
(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3)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4)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8.班主任工作
(1)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及其主要工作内容
(2)中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
(3)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
(4)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
(5)中学班主任工作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
9.学生
(1)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中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
(3)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4)中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
10.教师
(1)中学教师的职业特点
(2)中学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
(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
(二)心理学
1.中学生认知发展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想象的概念、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
(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
(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
(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
3.中学生个性发展
(1)需要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和培养
(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4.学习与学习理论
(1)学习的概念、学习的分类
(2)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
(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学
(5)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过程的过程、学习策略
(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
5.学习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标注
(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
(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4)教师心理压力与应对
(三)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
2.教师权利和义务
(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
3.学生权利保护
(1)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
(四)新课程理论
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基本理论
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高中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4.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
5.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6.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7.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的形成与学生选课指导、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
(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2013)》
2.教师职业行为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约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