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考题及答案(2016年安顺市)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诸葛亮D. 曹操答案:C2. 《出师表》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A. 诗歌B. 散文C. 议论文D. 小说答案:C3. 《出师表》中提到的“先帝”指的是谁?A. 刘备B. 孙权C. 曹操D. 袁绍答案:A二、填空题4. 《出师表》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和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答案: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 文中“________”一句,诸葛亮表明了自己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
答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简答题6. 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一是开张圣听,希望后主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二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表明内外政令应当一致;三是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强调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四、阅读理解7. 阅读《出师表》中的以下段落,回答问题:“臣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1)这句话反映了诸葛亮对于什么的认识?答:这句话反映了诸葛亮对于法律制定和执行、听取意见和意见效果的认识,强调了执行法律和意见的实效性比制定和听取本身更为重要。
(2)诸葛亮在这段话中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诸葛亮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对于国家的治理,不仅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建议,更要确保这些法律和建议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实施。
五、写作题8. 以“忠诚与责任”为话题,结合《出师表》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和责任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六、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可以看出《出师表》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内涵的忠诚、责任和智慧等价值观,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学习到诸葛亮的优秀品质,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8)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8)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 请用“/”给第三段没有标点的文字断句。
(注意: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卑鄙____ (2) 猥_____(3) 驱驰____ (4) 夙____3. 根据划线句子概括出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
4. 写出第一段文字中的一个对偶句。
____,____。
5. 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刘备父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摘用文中的词语回答)[题解]第1题。
考查断句。
参考答案: 定/足/军/原/钝/凶/室/都/帝/也/益/言(以上为中间应点断的字) 第2题。
考查词语解释。
参考答案:(1) 卑鄙:低微而鄙俗(鄙野)。
(2) 猥:辱,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3) 驱驰:奔走效劳。
(4) 夙:早晨第3题。
考查根据文句概括成语,即成语溯源。
参考答案: 三顾茅庐第4题。
考查对偶句辨识。
参考答案: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第5题。
考查对文段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参考答案: 报先帝忠陛下。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______年写的,是一篇______文。
答案:227年,辞赋。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他之所以能够被刘备重用,是因为______。
答案:先帝不以臣卑鄙。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他之所以能够被刘备重用,是因为______。
答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二、选择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他忧叹的是什么?A. 国家的未来B. 个人的前途C. 百姓的疾苦D. 以上都不是答案:A2.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的“先帝”是指:A. 曹操B. 孙权C. 刘备D. 董卓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忠臣”形象。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忠臣”形象是忠诚、勤勉、谦逊、无私。
他自述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表明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同时,他强调自己“不敢妄自菲薄”,表明他虽然谦虚,但对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有着清晰的认识。
2.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于“先帝”刘备的忠诚。
答案: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对“先帝”刘备的深厚忠诚。
他提到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明他对于刘备的遗命和国家的未来深感忧虑。
同时,他提到“先帝不以臣卑鄙”,说明刘备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而诸葛亮则以实际行动回报这份信任,体现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
四、论述题:1. 论述《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展现了极高的忠诚精神。
他不仅忠诚于刘备,更忠诚于国家和人民。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夙夜忧叹”和“恐托付不效”,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诸葛亮的这种忠诚精神,不仅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形象成为了忠诚和智慧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五、翻译题:1.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
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2.《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
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3分)3.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3分)答:4.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答:5.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答:6.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答:7.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
(4分)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臣不胜受恩感激9.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10.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2分) 答:11.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12.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答13.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_________所作。
2. 文中“先帝”指的是_________。
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描述的是_________。
4.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臣”指的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出师表》中提到的内容?A.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B.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A. 忠诚B. 疑惑C. 愤怒D. 悲伤三、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何要出师北伐?2.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表现。
四、论述题1. 论述《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答案一、填空题1. 诸葛亮2. 刘备3. 诸葛亮自己4. 诸葛亮自己二、选择题1. C2. A三、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出师北伐是为了继承刘备的遗志,完成统一大业,恢复汉室江山。
2.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表现在他对先帝的遗愿念念不忘,即使在先帝去世后,也依然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并且亲自带领军队北伐,以实现先帝的未竟事业。
四、论述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政治智慧体现在他深知国家存亡的重要性,能够洞察形势,提出合理的政治主张和军事策略。
他的军事才能则体现在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指挥能力,以及在困难时期仍能保持冷静,制定出有效的军事行动计划。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咨:(询问)(2)夙:(早上)(3)攘除:(排除,铲除)(4)损:(减少)①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②引喻失义(适宜、恰当)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④悉以咨之(询问,征求意见)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一叶知秋(秋天)②盖追先帝之殊遇(特别、特殊)殊途同归(不同)秋(时)报(报答)光(发扬光大)塞(阻塞、堵塞)躬(亲自)损(除去、减少)零(落下)(1)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挑选,选拔(3)亲贤臣,远小人远:疏远 (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表明①躬.耕于南阳躬:亲自②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激动③故.五月渡庐故:所以(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2)躬耕于南阳躬:亲自(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选拔(4)至于斟酌损益益:增加后值倾覆值:遇到①臣本布衣布衣:平民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③遂许先产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④深入不毛不毛:不长草木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③深入不毛:长草木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⑴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悉:都,全⑵可计.日而待也计.:计算(1)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温,学识浅陋(2)恐托付不效.实现(3)以伤先帝之明.英明(1) 臣本布衣(平民)(2) 躬耕于南阳()亲自)(3)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4) 至于斟酌损益(减少)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②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④悉以咨.之(询问)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C)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诚宜开张圣听C、不宜妄自菲薄D、叹息痛恨于桓、灵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此先汉所以..资将军(《隆中对》)..兴隆也此殆天所以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2 分)A .夙夜优叹(早晚)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A.C)A. 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是谁写的?A. 曹操B. 孙权C. 诸葛亮D. 刘备答案:D. 刘备2. 以下哪个选项是《出师表》中的一个主要内容?A. 求救吴国B. 思念故土C. 勤政爱民D. 请命出征答案:C. 勤政爱民3. 《出师表》的作者致书的对象是?A. 朝廷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A. 朝廷二、简答题1. 简述《出师表》的背景和作用。
答案:《出师表》是刘备在战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致书给朝廷的一篇表文。
当时刘备正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请求朝廷支援。
这篇表文是刘备向朝廷陈述自己的政绩和愿望,以表明自己无私为国的心意,并请求朝廷给予他出征的机会。
这篇表文通过感人的文字和真诚的心声,让朝廷看到了刘备的才干和为国家付出的决心,最终得到了朝廷的支持。
2. 《出师表》中表达了刘备的哪些愿望和才能?答案:在《出师表》中,刘备表达了几个主要愿望和才能:- 勤政爱民: 刘备表示自己努力为民众谋福利,希望能够借助出征的机会为人民谋求更好的生活。
- 为国家效力: 刘备强调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表示愿意出征以保家卫国。
- 才干和智慧: 通过文中对自己过去的政治成就的陈述,刘备展示了自己的才干和智慧,以证明自己有能力为国家作出贡献。
三、论述题请结合《出师表》的内容,从刘备的角度分析他的思想和作风对战国时期的影响。
答案:《出师表》中展示了刘备的勤政爱民和为国家效力的思想和作风,对战国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刘备的勤政爱民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关心和尊重。
在《出师表》中,刘备详细陈述了自己为民众谋福利的种种举措,包括减轻赋税、改善生活条件等。
这种勤政爱民的作风在当时的战国时期是非常罕见的,对人民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
刘备的表率作用激发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也为其他政治家树立了榜样。
其次,刘备的为国家效力的精神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担当。
在《出师表》中,刘备强调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表示愿意出征以保家卫国。
初三语文出师表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出师表考试题及答案《出师表》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诸葛亮的代表作之一,是他在三国时期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出征南中时所写的一篇表文。
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
以下是一些关于《出师表》的初三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1. 题目:《出师表》的作者是谁?答案:诸葛亮。
2. 题目:《出师表》中的“出师”指的是什么?答案:指的是诸葛亮出征南中,准备与南蛮作战。
3. 题目: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的主要思想。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先帝刘备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
4. 题目:《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体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答案:这句话体现了诸葛亮的谦逊和淡泊名利的品质。
5. 题目:《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里的“先帝”指的是谁?答案:这里的“先帝”指的是刘备。
6. 题目:请解释《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诸葛亮在国家危难之时,接受了重任,承担起了挽救国家的使命。
7. 题目:《出师表》中“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答案:这里的“此”指的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表达的忠诚和承担的责任。
8. 题目:《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里的“涕零”是什么意思?答案:这里的“涕零”是指泪水滴落,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先帝的怀念。
9. 题目:《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这里的“治臣之罪”是什么意思?答案:这里的“治臣之罪”是指如果诸葛亮不能成功讨伐敌人,恢复国家,他愿意接受惩罚。
10. 题目:《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的“兴复汉室”指的是什么?答案:这里的“兴复汉室”指的是恢复汉朝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这些题目和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历史知识。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写给哪位历史人物的表?A. 蔡邕写给曹操B. 杨修写给刘备C. 诸葛亮写给刘备D. 诸葛亮写给曹操答案:C2. 以下哪句话不是《出师表》中的内容?A. 臣闻,人生在世不称意,明公在上,何不致仕归田?B.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 昔先帝曰:……夫群贤周急,独斯须与二十三士奋死力耳!D. 故具以表状参于陛下。
答案:A3. 《出师表》中,诸葛亮说自己的年龄是多少?A. 42岁B. 47岁C. 52岁D. 57岁答案:D4.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出师表》中诸葛亮用来表达什么意思的?A. 他来自南阳B. 他曾经是一个农民C. 他是一个普通的百姓D. 他懂得农业知识答案:C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没有在《出师表》中被诸葛亮称赞过?A. 曹操B. 杨修C. 王朗D. 郭嘉答案:A二、简答题1. 《出师表》中的“出师”是指什么?答案:指诸葛亮向刘备请命率领军队出征北方。
2.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了自己的一些才能,请列举其中三项。
答案:智谋高超、治国有方、统兵能力强。
3. 诸葛亮给刘备写表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表达自己忠诚、请求得到出征北方的机会、希望国家能够稳定发展。
4.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了两位外戚,请简要介绍一下他们分别是谁。
答案:王朗和杨修,分别是诸葛亮的外祖父和姑父。
5.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有何表述?答案:诸葛亮在表中多次表达自己对刘备的忠诚,如“臣闻,人生在世不称意,明公在上,何不致仕归田?”、“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等。
三、论述题请简要论述《出师表》在历史上的意义。
《出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一份重要的文献,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记录了诸葛亮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以及他对国家和刘备的深切关切。
这份表达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出师表》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精神。
在国家面临危机、社会动荡的时候,诸葛亮展现了一个公仆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忠诚精神。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篇一:《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1)】t>2008 年浙江省奉化市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 .夙夜优叹(早晚)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恐/托付不效b .深追先帝/遗诏c .臣/不胜受恩感激d .进尽/ 忠言22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04年沈阳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
以塞忠谏之路“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
①三顾茅庐。
②临危委重任。
③临崩寄大事。
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答: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报先帝忠陛下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报先帝,忠陛下南方已定,兵甲以足“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答: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临危受命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答: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 分)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4分)答: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朝廷;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
第①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开张圣听,不应该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笫3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三顾茅庐、临终寄事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初中文言文阅读】《出师表》中考试题及阅读练习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出师表》中考试题及阅读练习答案《出师表》中考试题及阅读练习答案《出师表》中考试题一、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被之、伟、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绒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彼之、伟、允等之慢,以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谁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21、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C、臣/不胜受恩感激D、进尽/ 忠言2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 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南昌市(09江西省)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三顾”是指刘备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
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败军”指的是刘备在长坂坡之战中的失败。
3.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里的“先帝”指的是刘备。
4.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指的是平民百姓。
5.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泸”指的是泸水,即今天的金沙江。
二、选择题1. 下列关于《出师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奏章。
B.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和对蜀汉的忧虑。
C.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表明他出身贫寒。
D.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表达了对刘备的哀悼。
2. 下列关于《出师表》中诸葛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A.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表明他曾三次拜访刘备。
B.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明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承担重任。
C.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表明他曾亲自参与过泸水之战。
D.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表明刘备在创业过程中去世。
三、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里的“先帝”指的是谁?请简述其意义。
答:这里的“先帝”指的是刘备。
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诸葛亮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和对蜀汉的忧虑,同时也表明了刘备在创业过程中的突然去世给蜀汉带来的巨大影响。
2.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含义?答: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出身平民,曾经过着耕种的生活。
通过这句话,诸葛亮强调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同时也表明了他愿意为国家和人民承担重任的决心。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是谁写的?A. 曹操B. 诸葛亮C. 司马懿D. 吕布答案:B2. 《出师表》中的“出师表”指的是什么?A. 表白信B. 上奏表C. 分手信D. 对联答案:B3. 《出师表》的作者向谁上表?A. 吴国B. 魏国C. 蜀国D. 蜘蛛侠答案:C4. 《出师表》中的“虚拟语气”指的是什么?A. 虚构的语言表达方式B. 虚假的言辞C. 虚无缥缈的情感D. 虚度光阴的乐曲答案:A5. 《出师表》中的作者对谁提出了辞职的请求?A. 曹操B. 诸葛亮C. 司马懿D. 刘备答案:D二、问答题1. 为什么《出师表》被广泛传诵和研究?答:《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以其卓越的艺术品质和独特的历史价值而被广泛传诵和研究。
首先,它通过真挚的言辞和深情的叙述,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担忧,展现了古代士人的刚直和忠贞。
其次,它是一篇散文佳作,以虚拟语气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让人领略到其高超的文学才华。
再次,它记录了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和历史事件的真实过程,为后人了解历史、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
2. 《出师表》中的虚拟语气有何特点?答:《出师表》中的虚拟语气主要体现在表达了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期望或假设。
通过运用虚拟语气,诸葛亮以一种委婉而恳切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担忧和请辞的愿望。
同时,其虚拟语气的运用也突出了作者的忠诚和抱负,展示了其高尚的品德和统治国家的雄心壮志。
3. 《出师表》中的作者对刘备的建言有哪些?答:《出师表》中的作者对刘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言:首先,提议努力学习和磨砺自己的才能,以适应国家政务的需要;其次,主张加强军事力量,扩大国家的影响力和地盘;再次,建议加强纪律和管理,提高政府的效能和民众的幸福感;同时,也明确表达了自己请辞的决心,希望能有更好的人选来承担国家大事。
4. 《出师表》的艺术特点有哪些?答:《出师表》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虚拟语气和辞章鲜明的修辞手法,使整篇文章具有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其次,通过真挚的感情表达和深入的文字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再次,以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可读性和流畅性,引人入胜;最后,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使整篇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5)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5)
[题目]
《出师表》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写的,他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写
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他既然是带兵出师伐魏,为什么“临表涕零(哭泣)”呢?请依据课文内容分析其“临表涕零”的原因。
[题解]
答案一:因担忧而泣。
想到眼前各种处境触景生情,忧戚而泣(要点):一是忧国。
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先帝又中途去世,国家处于艰难与险恶的环境之中;二是忧君。
想到后主幼弱,朝政治理困难太多。
答案二:因感恩而泣,从思念先帝三顾草庐,临崩托孤的知遇之恩角度谈。
答案三:因关爱而泣,从视自己为老父老母关爱幼主、教育幼主、劝谏幼主之情角度谈。
答案四:因伤离别而泣,从远离难舍之情角度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曹操C. 刘备D. 孙权答案:A2. 《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的是谁?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A3. 《出师表》中“臣本布衣”中的“布衣”指的是什么?A. 普通百姓B. 官员C. 士兵D. 皇帝答案:A二、填空题4. 《出师表》中“____”一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担忧。
答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 《出师表》中“____”一句,反映了诸葛亮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答案: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治国策略。
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治国策略主要包括:广开言路,听取群臣的意见;严明法纪,赏罚分明;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
四、阅读理解题7. 阅读《出师表》全文,分析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和怀念之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责任感,以及对北伐战争的坚定决心。
五、翻译题8. 将《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我本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追求在诸侯中扬名。
六、写作题9. 以“忠诚与责任”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写作题要求学生自己发挥,此处不提供具体答案)。
七、论述题10. 论述《出师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一篇著名表文,它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以其真挚的情感、严谨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和责任心,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精品文档11页
中考精选《出师表》理解题(含答案)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2.《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
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3分)3.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3分)答:4.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答:5.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答:6.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答:7.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
(4分)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臣不胜受恩感激9.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10.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2分) 答:11.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12.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答13.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出师表》(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出师表》一、填空题1 本文作者是,字,号,时期国杰出的家、家。
2 表,是古代的一种,是古代向帝王上书的一种文体。
3 “师”是的意思,“出师”意即。
作者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此表是写给。
二解释下列词语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2益州疲弊()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不懈于内()()5忠志之士()()6盖追先帝之殊遇()7诚宜开张圣听()()8以光先帝遗德()()9恢弘志士之气()10不宜妄自菲薄()11引喻失义()12以塞忠谏之路也()()13陟罚臧否()()14若有作奸犯科()()15论其刑赏()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7志虑忠纯()( )1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9悉以咨之()20必能裨补阙漏()()()21性行淑均()( )22晓畅军事( )24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5必能使行阵和睦( )26可计日而待也( )27躬耕于南阳( )28臣本布衣( )29先帝不以臣卑鄙( )30猥自枉屈( )31遂许先帝以驱驰( )32后值倾覆( )33夙夜忧叹( )34深入不毛( )35庶竭驽钝( )36攘除奸凶( )37至于斟酌损益( )( )38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39以彰其咎( )( )40以咨诹善道( )41察纳雅言( )三原文填空1 表达了作者痛惜刘备大业未竟的感情,也隐含着创业艰难的意思,意在引起刘禅深思的句子是2 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的句子是3 强调依法办事的句子是,4 在军政上用贤可带来良好局面的句子是,5 指明在内政上用贤带来好处的句子是,6 写对待“亲之信之”等人的好处的句子是,,8 叙述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创业艰难的句子是,9 追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是10 写受命以来心情的句子是,,11 写出师的有利条件,表明战备工作就绪的句子是,12 写军事行动目标的句子是,,,13 体现作者矛盾复杂心情的句子是,,14 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原因的句子是,15 成语“三顾茅庐”出自16 表明诸葛亮深得先帝信任原因的句子是17 第一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是,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由什么造成的18 “开张圣听”的目的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会造成的后果是四问答题2 第一段作者分析形势的意图何在?3 在三、四段中,作者多次向后主荐贤,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了他对刘氏父子怎样的态度?4 对于第一段中“不宜妄自菲薄”一句,你是怎样看的?联系实际谈谈。
出师表中考题及答案_《出师表》课后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题及答案_《出师表》课后题及答案》摘要:例句先帝创业半/而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诚/危急存亡秋也,然/侍卫臣/不懈忠志士/忘身外者盖追/先帝殊遇欲报/陛下也,侍侍郎/郭攸、费、董允等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研讨与练习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学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心、辞情恳切、感人肺腑参考例句标示出下面语句停顿处朗并背诵课例句先帝创业半/而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诚/危急存亡秋也题引导学生反复朗课直至成诵要学生正确处理语停顿就是要学生全面理课每句话思只有理正确才能把停顿划分正确1、然/侍卫臣/不懈忠志士/忘身外者盖追/先帝殊遇欲报/陛下也2、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理不宜偏私使/外异法也3、侍侍郎/郭攸、费、董允等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愚以/营事悉以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二、课诸葛亮就国政治问题向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哪条是主要?什么?题培养学生对言领悟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己话概括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见发扬光先帝遗留下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人们精神2、宫廷和丞相府是整体里面人都是国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标准3、亲近贤臣疏远人其“亲贤远”是三条建议核心因只有做到亲贤远、广开言路才能忠谏言开路而非谗邪开方便门;只有做到亲贤远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理”不至忠奸不分赏罚不明了说明亲贤远利弊以先汉“兴隆”和汉“倾颓”历史事实前车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告诫并以“汉室隆可计日而待”鼓励促使主亲贤臣远人三、诸葛亮我国是喻户晓人物有关他事迹、传说、俗语还有很多课外集有关以“千秋诸葛我评说”题写段作题引导学生收集与诸葛亮有关全面了诸葛亮国历史化所占有特殊地位并要学生掌握基础上发表己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中考题(2016年安顺市)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3-17题。
(18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以光先帝遗德()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14.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1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4分)
答:
17.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3分)
答:
【答案】13.①时(时候)②发扬光大③选拔④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4.D 15.((l)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2)(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16.(l)五月渡泸,深入不毛;(2)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17.(3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来回答即可。
(概括诸葛亮精神,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点来谈自己受到的肩示即可。
)
13.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注意辨祈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秋”“卑鄙”皆是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试题分析:根据学习积累,了解“以”的几种用法,分析各项句子的意思,比较判断“以”字用法的不同,判断答案。
D句与例句中的“以”皆为介词“把”。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陟罚臧否”“苟全”“闻达”,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疏通文意,读懂内容,根据“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句前面的诸葛亮所自述的内容分点概括。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试题分祈: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首先要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本题要求对人物思想品质某一方面结合现实发表感想。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