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
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一、病房消毒管理:1、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的物表消毒擦拭:桌、椅、电话、对讲机、电脑键盘、鼠标、治疗车、病历、诊疗用具(血压计、听诊器、皮尺等)。
2、病区所在地面:消毒液拖地。
3、病房的床、床头柜、桌、椅、门窗、门把手、窗帘、墙体、厕所瓷盆、墙体、水管、水笼头、衣叉、电视机使用消毒液擦拭。
4、拖把定点悬挂放置、有标识。
5、抹布:一床一巾,清洗消毒后晾挂。
6、床褥、枕心、棉胎、终末消毒使用床单位消毒机。
7、空调机滤网清洗,外表消毒、擦拭。
8、监护仪、微量泵等仪器的表面、导线、袖带、探头、仪器装载车或架等用消毒液擦拭。
9、平车、轮椅每日二次湿式擦拭消毒,每日更换床单一次;凡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用后必须立即消毒,更换床单。
二、医护人员管理:1、手卫生:①接触病人前手消毒,诊疗用具,如听诊器、电筒、扣诊锤,皮尺及专科诊疗用具等先消毒,接触病人后,再消毒手及物品。
②换药、管道的管理等侵入性的诊疗护理操作:手消毒→戴薄膜手套/外科手套→操作→脱手套→手消毒。
③接触病人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等护理操作:手消毒→戴薄膜手套→操作→脱手套→手消毒→方可接触治疗车及记录2、工作服、帽子:①凡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应立即更换工作衣、帽、口罩。
②凡首次进入新病区实习、轮科、转科的医护人员(包括实习生),必须更换干净工作服。
③被分泌物、排泄物、血液污染的工作服、帽、口罩,需立即更换。
三、重症病房陪人管理:1、重症病房:设置隔离衣、鞋。
2、陪护人员限制,每床1人、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
3、探视人员:仅限每次每床1人,穿隔离衣,换鞋,戴帽,口罩进入。
四、鞋架/柜管理:1、每月清洁、整理、无主鞋清除。
2、各自护士鞋保持清洁。
五、污物处置室:1、各种标识清晰。
2、拖把一钩一悬挂,有标识,拖桶配套。
3、浸泡消毒的容器,有消毒液配比刻度。
4、存放标本架,每周清洁。
5、垃圾储存桶加盖,每周清洁一次。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同时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包括抗假单胞菌的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的细菌。
我院监测到的MDRO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等。
这些耐药菌株分布广、传播快、容易产生暴发流行,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为了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及医疗安全,特制订此制度。
一、建立对MDRO的监测、报告1、临床科室应及时采集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
接到“多重耐药菌株”的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如果诊断为医院感染,应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并报告院感科。
2、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MDRO,应立即电话通知所在科室,并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在报告单上盖上“多重耐药菌株,请隔离”的红章,同时电话通知医院院感科。
3、医院院感科接到微生物实验室的报告后,应立即到科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指导科室做好接触隔离和预防控制措施。
4、如果发生可疑医院感染暴发或严重后果,院感科应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
二、控制措施临床科室应做好MDRO患者的病人一览表、病历卡及床旁标记。
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共同负责病区内MDRO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
相关医务人员应积极配合,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相关健康宣教工作。
1、对MDRO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应实施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MDRO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挂接触隔离标识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挂接触隔离标识牌,以提醒医务人员及家属。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制度一、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型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二、背景和意义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
多重耐药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严重威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管理制度1. 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1)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实际情况,每半年或者一年组织检验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防控和培训工作。
(2)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判断并向临床反馈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2. 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1)标准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加强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2)诊断与报告。
各病区医师或护士发现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
(3)隔离措施。
对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实行单独隔离或床边隔离,分组护理。
在隔离房间门上或MDRO患者的床旁挂接触隔离标识,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共同负责病区的MDRO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相关医务人员应积极配合。
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一、我院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范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o二、报告及处置:(一)、微生物室发现多重耐药目标菌株时,应立即按危急值电话通知主管医师,同时报告院感办。
(二)、院感办对临床科室提供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指导。
(三)、主管医师应立即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报告,由科主任及护士长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做到人人知晓。
(四)、在院感办的指导下实施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无条件时实施床边隔离),按照《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严格执行。
并使用相应隔离标志(病人一览表、病房门口、床头牌、病历夹上、深蓝色手腕带)。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如需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及《麻醉通知单》上标注“多重耐药菌感染”字样,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并在指定手术间实施手术,术后严格消毒;(六)、做好工作人员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严格按照流程处置。
三、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建立多重耐药菌的连续性监测。
微生物室发现目标菌应立即报告临床科室和院感办,院感办给予消毒隔离指导。
(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留取临床标本,及早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药物。
(三)、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掌握侵袭性诊疗的适应证,并减少侵袭性设备如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深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等的应用。
(四)、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将患者隔离在单人病房、隔离病房或同种疾病的病房,隔离标识明确(病人一览表、病房门口、床头牌、病历夹上、深蓝色手腕带)。
(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携带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
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
(六)、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
多重耐药临床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临床管理制度
1.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防控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感染控制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院感科、
临床科、护理部、药剂科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指导、监督和评估医院内多重
耐药细菌感染的防控工作。
2.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政策
医院应该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范,包括严格的手卫生措施、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以减少多重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3.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MDR细菌感染监测系统,对患者、医务人员和医疗设施进行监测,发
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采取措施控制传播。
4.医疗器械消毒管理
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符合规范要求,避免MDR细菌通过
器械传播。
5.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避免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
6.隔离患者
对于已经患有MDR细菌感染的患者,要及时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传播
给其他患者。
7.培训医护人员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认识,增强
预防和控制能力。
8.开展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医院应开展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探究其传播规律、致病机制,为进一步加
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对医疗卫生工作造成了巨大挑战,需要医院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防控机制和管理制度,减少多重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
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多重耐药菌感染逐渐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严重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感染控制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建立医院应当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由感染科医师、微生物学家、护士和院感医师等专业人士组成,负责制定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的相关政策和程序,并监督执行情况。
感染控制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对医院内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明确的感染控制政策医院应当建立明确的感染控制政策,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环境清洁、隔离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所有医务人员都应当接受相关感染控制培训,严格按照政策执行,确保医院内感染风险最小化。
三、规范的手卫生程序手是传播多重耐药菌的主要途径,规范的手卫生程序是预防感染传播的基础。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器械和环境后应当及时洗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执行。
四、科学的环境清洁管理医院应当建立科学的环境清洁管理制度,定期对医疗器械、病房、手术室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易残留在环境表面,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有效的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医院应当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如单间隔离、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措施等。
并且随时监测患者的感染情况,阻断感染传播的路径。
六、定期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应当建立定期的感染监测与报告机制,对医院内感染事件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感染事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
总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是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医院内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程序,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安全。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g-Resistant Infection,MDR)是指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情况。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疗机构内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管理和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检测与筛查、感染控制、宣教与培训等方面介绍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
首先,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检测与筛查制度。
对于入院患者,应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筛查,包括核酸检测、培养检验等。
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如长期住院或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加强筛查频率。
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对重要部位(如手卫生器、输液设备、洗手间等)进行微生物培养检验,以及对医务人员的采样检测。
通过检测与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其次,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
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包括单独隔离、限制探视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医务人员在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宣教,确保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并遵守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实施消毒制度,对各个环境进行规范化的消毒,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宣教与培训。
针对医务人员和患者,应进行相关宣教,如正确使用抗生素、手卫生的重要性等。
宣教内容可以通过知识讲座、宣传册等形式进行传播。
此外,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包括手卫生培训、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等。
通过宣教与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控意识,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最后,医疗机构应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包括多重耐药菌的种类、感染发生率等。
此外,医疗机构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及时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以便于国家和地方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住院期间感染的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传播,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 严密的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监测各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率、种类、耐药性等,并及时报告和分析结果。
2.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如频繁洗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3. 有效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应严格执行环境清洁和消毒规范,包括对病房、手术室、器械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或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存在。
4. 严控抗生素的使用: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规范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开具和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 隔离感染患者:对已经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医院应将其隔离,以防止其传播给其他患者。
隔离措施包括单人房间、独立洗手间、专用器械等,同时医务人员在与感染患者接触后需进行严格的手卫生。
6. 提高患者的自我卫生意识: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避免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7.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控制水平。
以上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一些制度措施,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同时,医院应与各级卫生部门和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2)多重耐药菌是目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医院感染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家医院都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____字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内容。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5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1.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指定“抗菌药物专家咨询小组”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专家队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针对院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各个重要环节,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2.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1)微生物实验室监测目标:①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③ESBLs(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的细菌)。
④PDRAB(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等。
(2)诊断与报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学的诊断。
因此,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从而做好治疗、消毒、隔离等工作,以防止扩散、流行。
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患者所在科室。
②各病区医师或护士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③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目标性监测时发现与诊断。
④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3.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除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2)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①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可实施床边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②在隔离病房门口放置一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出病房前洗手。
③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在床头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
④必须尽量减少与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要点有哪些?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要点有哪些?引言当前,多重耐药菌导致的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加以防控,任由其发展,那么多重耐药菌问题将会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甚至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所以,提高社会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减少细菌耐药对健康造成伤害已成为必然。
而医院需要加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防控与管理,有效预防并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接下来将为大家简要介绍什么是多重耐药菌以及相关方面,并让大家知道有哪些防控要点,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
一、什么是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是指多重耐药的病原体、病原菌,其定义是一种微生物对三类及三类以上的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的三种。
如病原体对氨基糖苷类、头孢类以及青霉素类耐药,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可以称之为多重耐药菌。
二、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哪些?1、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6、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三、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老年人或低出生体重儿2、侵入性操作3、手术4、接触感染者5、抗生素治疗四、多重耐药菌是如何传播的?生物性与非生物性传播源是医院内多重耐药菌主要的传播源。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源主要来自住院患者,如果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其他患者,此患者便是感染的主要来源,也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
如果患者污染的是环境物品,环境物品便是感染源,通过这些环境物品也可以传播给其他患者,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等构成非生物性传播源。
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接触传播(1)直接接触传播(2)间接接触(3)共同媒介传播(4)生物传播2、飞沫传播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道的多重耐药菌通过飞沫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由于MDRO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得医院感染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MDRO的传播,医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感染管理制度。
一、感染管理团队医院应成立由感染科医生、感染控制护士、药剂科医生、微生物实验室医师和临床药学医生组成的感染管理团队。
该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管理制度,治疗和预防MDRO感染。
二、感染防控培训医院应定期开展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MDRO的认识和预防感染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隔离措施、环境清洁消毒等。
三、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应设立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MDRO感染的发生情况。
监测应包括感染发病率、MDRO感染的类型和分布、MDRO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等。
医院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感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患者筛查与隔离医院应制定明确的MDRO患者筛查和隔离措施,筛查原则包括入院前筛查、感染易发科室或病区筛查、与MDRO患者共病房患者筛查和高危因素患者筛查。
对于检出MDRO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止其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务人员。
五、环境清洁消毒医院应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在感染易发科室或病区,要定期进行深度清洁。
同时,医院应确保消毒剂选择正确、使用方法正确,以保证清洁消毒的效果。
六、手卫生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教育和监督。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手卫生培训,并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患者和家属也应得到手卫生的指导,加强自我保护。
七、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应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制度,包括制订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指南,推行预防使用和适度疗程使用原则,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减少MDRO的发生。
八、定期评估与质量改进医院应定期对感染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包括对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弥补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和提升感染管理水平。
多重耐药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多重耐药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一、总则为做好医院多重耐药感染的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及员工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管理责任1.医院领导班子对多重耐药感染管理工作负有最终责任,要加强对该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医院设立多重耐药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计划和措施,协调各部门合作,推动管理工作的开展。
3.各科室、护理部门、感染控制科等相关部门负有具体管理的责任,要积极配合委员会开展管理工作。
三、管理要求1.多重耐药感染的预防(1)建立标准的消毒灭菌操作流程,保证医疗器械和设施的清洁度。
(2)规范使用抗生素,遵循医嘱规定用药,防止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出现。
(3)加强环境清洁消毒,保持医院环境卫生,减少细菌传播风险。
(4)加强患者管理,隔离感染者,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2.感染控制(1)建立多重耐药感染的监测系统,定期对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进行监测。
(2)建立感染控制档案,记录感染情况、控制措施和效果。
(3)对感染来源进行溯源,分析感染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传播。
3.应急处置(1)制定多重耐药感染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迅速有效处置突发感染事件。
(2)建立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加强信息共享,防止信息滞后对控制工作的影响。
四、处罚措施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停职处理等。
对严重违规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五、附则本规章制度经医院领导同意后生效,如有需要修改,须经医院领导同意后进行。
对未尽事宜,将视情况补充完善。
以上即是多重耐药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希望全院员工严格遵守,确保医院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1、临床医生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
2、微生物实验室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如发现多重耐药菌株,应立即通知所在临床科室和院感办,并及时发出检验报告。
3、临床科室接到报告后,主管医生应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4、一旦检出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株,所在病区及时对受感染患者进行接触隔离。
5、医务人员在接触隔离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6、医护人员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接触甲类传染病患者时应穿防护服,离开病室前应脱去隔离衣或防护服。
7、对新入院及转入院的每一位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耐药菌培养及监测,及早诊断和排除多重耐药菌感染,确诊一个隔离一个。
8、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药感染的患者严格实施单间隔离;对其他多重耐药菌[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行床边隔离。
9、隔离期间限制病人活动范围,在隔离间或床头卡及病历夹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
10、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广泛推广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干手纸巾。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实施手卫生。
11、医务人员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2、与病人直接接触或使用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和日常用品做到严格消毒及专人专用。
不能专用的物品及医疗器械如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在每次使用后须擦拭消毒。
13、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等必须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一、制度目标1.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防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2.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3.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感染的风险;4.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
二、感染管理组织机构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包括院长、感染科主任、临床科室负责人等;2.建立感染管理工作小组,由感染科、检验科、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3.每个临床科室指定一名感染管理专员,负责本科室的感染防控工作。
三、感染管控措施1.建立标准的手卫生制度,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手卫生设施的供应和使用等;2.严格执行感染性疾病报告制度,确保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分析和应对;3.建立规范的消毒和隔离制度,包括对器械、环境、患者等的消毒和隔离措施;4.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和培训;5.加强患者的宣教和教育,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合作意识。
四、实施过程管理1.进行感染控制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包括医务人员的培训、岗前培训、定期更新培训等;2.对医院内的感染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环境监测和医务人员感染状态的评估;3.对感染病例进行追踪和调查,及时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4.定期进行感染管理质量评估,监测感染防控工作的效果,及时改进和调整措施;5.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跨部门合作机制。
五、设施环境建设1.保证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检查和监测;2.加强医院空气质量控制,定期清洗和更换空调过滤网;3.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设备,在关键区域设置消毒液供应点;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废物的正确处置和彻底消毒。
六、应急响应机制1.建立医院感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和人员职责;2.加强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合作,及时通报和响应突发感染事件;3.做好与其他医院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共同应对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防控。
通过建立以上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报告
1.医院各临床科室必须高度重视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2 .临床科室对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接到“多重耐药菌株”的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3.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应即时反馈临床科室和院感科。
—\控制措施
1.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指导科室做好接触隔离和预防控制措施。
2.控制措施参照多重耐药菌(MDR。
s)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3.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4.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避免交叉传播。
5.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6.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出现或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爆发时,应增加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及消毒频次。
7.科室不执行或没有认真落实MDRo s控制措施而造成的后果由科室承担相应的责任。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防控措施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为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报告1、临床科室各科室医师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
2、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并登记在《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表》(附件1)并报院感办.3、院感办每天到微生物实验室收《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表》,然后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4、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则按照《医院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处理。
二、控制措施临床科室根据回报的检验报告单结果,在隔离房间门上或MDRO 患者的病床栏挂接触隔离标识,由科室负责人负责病区内的MDRO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感控医师(质控医师)和护士(质控护士)应积极配合。
(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污染的危险因素。
(二)严格消毒隔离措施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一)多重耐药菌定义:主要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二)多重耐药菌监测范围:1.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3.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或CRABA)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或CRPAE)6.产超广谱8-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7.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判断并向临床反馈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二、监测报告、职责(一)临床科室职责1.临床医师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或疑似)患者后,应主动筛查耐药菌,及时下达微生物送检医嘱,护士正确采集病原学标本并及时送检标本,提高阳性率:医师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根据药敏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发现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或接到微生物室电话及检验单反馈后,记录在登记本上,并立即通知主管医师,下接触隔离医嘱,病程记录中体现处理措施:护士在病床标示牌、腕带上放置相应隔离标识,并通知保洁等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感染控制后医师停止隔离医嘱,病区做好终末消毒。
3.转科、手术、特殊检查等护士提前电话通知对方科室,做好交接记录和隔离工作。
4.报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主管医师24小时内通过感染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感染管理科。
短时间内(无明显潜伏期的指7 天,有明显潜伏期的超过平均潜伏期)5.发现3例同种病原菌感染的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督导及流行病学调查。
科主任、护士长:负责落实本科室多重耐药菌各种监测、报告、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范文(三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范文多重耐药菌(MDR)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是为了防止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和感染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这套制度旨在保护医院内所有的患者和医护人员,确保他们不会感染或传播多重耐药菌。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中的规定和措施:1. 医院内部的传染病控制委员会的设立,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并监督整个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
2. 严格的手卫生政策,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正确洗手方法和频率的培训和宣传,以及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剂。
3. 严格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清洁程序,确保所有器械和设备都符合消毒标准。
4. 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隔离,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等。
5. 严格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措施,包括定期对医院的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以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6.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的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7. 对医院各科室进行定期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任何感染源并进行控制。
8. 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有关MDR 感染预防和控制的信息宣教。
9. 加强与其他医院和卫生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MDR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和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同时,也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经验,以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工作。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范文(二)1. 背景和目的1.1 背景多重耐药菌(MDR)是当今医疗场所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其抗生素耐药性能够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并增加患者的疾病病死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为了保护患者免受MDR感染的威胁,本医院制定了该制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1.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多种抗生素的使用、强化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患者的适当护理和预防感染的培训。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监测范围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内酸胶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饱曼不动杆菌等。
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诊断与报告1、多重耐药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结果。
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
2、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应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在报告单上盖上“多重耐药注意隔离”的红章,同时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所在科室。
3、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味”的报告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由科主任及护士长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做到人人知晓;如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在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4、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到临床督导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的落实,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可能时,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及时采取相应处置5、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每季度向全院公布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6、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对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株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向临床科室反馈。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临床科室根据回报的检验报告单结果,在MDRO患者的病床栏挂接触隔离标识,科室负责人应对病区内MDRO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执行与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感控医师和感控护士应积极配合。
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MRSA、VRE感染者应单间隔离并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郭爱莲 , 张鉴. 多药耐药菌危 急 电子化 流程 管理控制 [ J ] . 中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 0 1 3 , 2 3 ( 7 ) : 1 6 4 1—1 6 4 2 . 5 中华 医学会 重症医学分会组织. 重症 医学[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1 3: 2 3 0~2 3 1 .
2 0 1 3年 7月 一 9月 本 院 普 通 病 区 ( 除I C U 以外
1 . 1 一般 资料
多部 门的合作 J 。为使该项工 作顺利 开展并 运行 , 本院制 定 了 联席会制度 ,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 , 定期 召开会议 , 反馈现状 、 分析不足 、 提出改进措施 , 落 实多重 耐药菌 的防控 制度 , 达到 制度管人 , 措施落实到人 的效果 。 2 . 2 加强工作人 员培训 让 医护人 员 了解 多重耐 药的监 测意
流行 , 保 障 患 者及 医 疗安 全 。
关键词 : 多 重耐 药 菌 ; 床旁 隔离; 医 院 感 染 防控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2 .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6 4 1 l ( 2 0 1 5 ) 0 6 — 0 1 0 7 - 0 2
1 卫办 医政 处[ 2 0 1 1 ] 5号. 多重耐 药茵医院感 染预 防和控 制技
术指 南 ( 试行) [ s ] . 北京 : 卫 生部 办公 厅 , 2 0 1 1 .
2 卢小莲 , 李 亮, 吴彩 霞, 等. 加强在 多重耐 药菌预 防控制 中的 优
细节管理 [ 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 0 1 3 , 2 3 ( 1 ) : 1 2 9~1 3 1 . 3 张友 平, 钟 华荪 , 白雪皎. 多重耐 药茵感 染患者 隔离措施 的持
续质 量 改进 [ J ] . 护士进修 杂志, 2 0 1 2 , 2 7 ( 1 3 ) : 1 1 7 0—1 1 7 2 .
3 . 2 优化护理 流程有效 提高 MD R O预防控 制措施执 行率
化护理流 程 , 制 定 MD R O相关制度 、 流程 、 规 范 和 护 理 操 作 S O P , 使得 护理流程更 加合理规范。一旦发现 MD R O患 者 , 护 士 能严格按照制定 的措施流 程及操作 执行 , 进一 步规 范临床护 士
行为 ; 优 化流程 注意护理工作 中 的细节 护理 , 防止交叉传 播 , 强
化 MD R O预防控制措施 的培 训学 习 , 加 强患 者及 家属 宣教 , 使 其积极 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 , 从而提高护理 工作 的执 行率 , 提高
3 讨论
化是医院管 理创 新 的重 要 方 式 , 使每 一 位护 士 对 每一 个 流 优化 流程 , 实施 程、 每一个环节都能慎独按要求完成 。
参 考 文 献
3 . 1 优化 护理 流程 可降 低 MD R O的感染 率
责任制整体护理 , 加强了责任护士的责任心 , 不仅 掌握 患者 与医 疗小组建立 良性沟通 , 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 及 时留取微生 物标 本, 达 到早 发现 、 早诊断 、 早隔离的 目的 , 保证早期恰 当的预 防控 制措施得 以实施 , 从而降低 MD R O的感染率 。
义 和 重 要 性 是 贯 彻 执 行 多重 耐药 感 染 管理 的第 1 步 。考 虑 到
科室 ) 共检 出多重耐药菌患者 2 3例 , 1 8例 患者 为男 性 , 5例为女
性, 年龄 1 1岁 一 7 9岁 。其 中呼吸 内科 占7例 , 肾内科 3例 , 普外 工作 单位 : 2 2 2 0 4 2 连云 港 江苏省连 云港市东方 医院
播, 保 障患者和工作人员 的安全 , 本 院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监测 、 控制的各个环节 , 落 实感控措施 , 收到一定效果 。
1 临 床 资 料
2 . 1 多部 门配合 , 职责 明确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控制 工作涉
及 医疗 、 护理 、 临床 检验 、 药 学部 、 保洁部 门 、 医院感染 管理 科等
一
直 以来 , 本院多重耐药患者多发 生在 I C U, 但近 年随 着病
科 3例 , 肿瘤内科 2例 , 其他科室各为 1 例。 1 . 2 结果 通过有效的管理 , 2 3例患者均 在 2次细菌培养后转
原微生物送 检率 的增 加 , 普通 病区如 呼吸 内科 也与 I C U一 起成
了重点科室 , 其他如神经 内科 、 神经外科 、 肾内科 、 消化科都有上
当代护士 2 0 1 5年 6月中旬刊
・ 1 0 7・
普 通病 区 多重 耐药 菌 感染 的管 理
惠
摘要
艳
陈光 兰
总结 了无单间 隔离条件的普通病 区多重耐 药茵感 染患者 的管理 。主要 包括 : 明确职 责、 加 强培训 、 规 范流程、 有效 的消疗废 物等 。认 为采取 有效的管理措施 , 能预 防 多重耐 药菌在科 内的传播 , 从 而控 制 多重耐 药茵的暴发
惠艳 : 女, 本 科, 副主 任 护 师 , 副 科 长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6 — 2 0
p
集 中性讲课形 式化 多 、 收效 少 , 院感 科挨 科挨 室 开展小 单元 培
) ) ) ) ) ≥ p ) ) ) 、 p ) ) ) ) ) \ \ p p
升趋势 , 这些科室 与 I C U的重要 区别 就 是无单 间 隔离 条件 , 这
阴或临床症状愈合 , 无交叉感染 , 未发生 医院感染暴发 和流行。
2 感染管理 严格按 照《 多重耐药菌 医 院感 染 预防 与控 制技 术指 南》 …
进行管理 。
就 给防控工作 增 加 了困难 。为 了预防 和控制 多 重耐 药菌 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