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我国金融总体运行情况

合集下载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引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发展:

1.1 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各个市场的交易额逐年增长。

1.2 金融市场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新兴金融业态的涌现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1.3 金融市场的多元化:我国金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金融子行业的共同发展。

二、金融市场的监管与风险防范:

2.1 监管机构的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机构体系日益完善,包括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

2.2 风险防范的加强:我国金融市场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各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有效避免了金融风险的发生。

2.3 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我国金融市场整体稳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较高,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创新:

3.1 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我国金融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挪移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3.2 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我国金融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为金融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3.3 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4.1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提升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2.2%,狭义货币增长3.2%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个和1.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末低6.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0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014年净投放现金1688亿元。

二、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582亿美元

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86.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2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0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574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973亿元,同比多增2149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35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全年外币贷款增加582亿美元。

三、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084亿美元

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9.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13.8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个和4.7个百分点。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同比少增3.0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1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97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531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229亿元,同比少增4281亿元。月末外币存款余额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全年外币存款增加1084亿美元。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2015我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内容摘要: 2014 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好,但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出现停滞不前现象;受金融动荡及乌克兰危机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但改革力度较大的印度经济表现较好;全球就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但青年失业率仍处较高水平;发达国家物价低位徘徊,新兴经济体仍存在较大通胀压力;全球贸易低速增长。2015 年,再工业化有望推动美国经济继续扩张,结构调整将会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但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会对新兴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发达国家高负债及主要经济体潜在增长率下移也将对世界经济构成一定不利影响。预计2015 年世界经济表现将好于2014 年,但仍属缓慢复苏,IMF 预计增速将在3.8%左右。

一、2014 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1、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

2014 年以来,全球经济活动弱于预期,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不断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又出现新变化。发达国家经济一改前两年经济低迷状态,复苏速度有所加快,但发达经济体内部出现分化,美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则进一步放缓。美国经济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受严寒天气影响,一季度GDP 下降2.1%。但受商业投资和国内需求快速增长影响,二季度GDP 增长4.6%,创2013 年三季度以来最快的扩张速度,三季度GDP 增速也达

到3.5%。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是美国复苏的重要原因,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次贷危机后奥巴马提出重振制造业、能源自给等计划,再工业化步伐虽然缓慢但已初现端倪。事实上,从2010 年1 月份开始,美国工业就恢复增长,截至2014 年9 月,已实现持续57 个月同比增长,且从2013 年8 月份开始持续一年超过危机前水平(图1)。显然,工业复苏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季度为零增长,三季度略有改善,但也只有0.2%。经济停滞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不足和出口不旺,这些因素在短期难以改观,因此未来增长前景并不乐观。作为欧元区经济发动机,德国经济出现低迷现象,一季度GDP 环比增长为0.7%,但二季度环比收缩0.2%,为2012 年以来首次环比下滑,三季度增长0.1%,勉强避免了衰退。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一、二季度GDP 环比均为停滞,三季度增长0.3%,略好于预期。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一季度GDP 下滑0.1%后,二季度又下跌0.2%,三季度下跌0.1%,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标志着意大利进入了2008 年经济危机后第3 个经济衰退期。与欧元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经济强劲复苏,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9%、3.2%和3%。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2015我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内容摘要: 2014 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好,但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出现停滞不前现象;受金融动荡及乌克兰危机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但改革力度较大的印度经济表现较好;全球就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但青年失业率仍处较高水平;发达国家物价低位徘徊,新兴经济体仍存在较大通胀压力;全球贸易低速增长。2015 年,再工业化有望推动美国经济继续扩张,结构调整将会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但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会对新兴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发达国家高负债及主要经济体潜在增长率下移也将对世界经济构成一定不利影响。预计2015 年世界经济表现将好于2014 年,但仍属缓慢复苏,IMF 预计增速将在3.8%左右。

一、2014 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1、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

2014 年以来,全球经济活动弱于预期,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不断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又出现新变化。发达国家经济一改前两年经济低迷状态,复苏速度有所加快,但发达经济体内部出现分化,美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则进一步放缓。美国经济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受严寒天气影响,一季度GDP 下降2.1%。但受商业投资和国内需求快速增长影响,二季度GDP 增长4.6%,创2013 年三季度以来最快的扩张速度,三季度GDP 增速也达

到3.5%。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是美国复苏的重要原因,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次贷危机后奥巴马提出重振制造业、能源自给等计划,再工业化步伐虽然缓慢但已初现端倪。事实上,从2010 年1 月份开始,美国工业就恢复增长,截至2014 年9 月,已实现持续57 个月同比增长,且从2013 年8 月份开始持续一年超过危机前水平(图1)。显然,工业复苏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季度为零增长,三季度略有改善,但也只有0.2%。经济停滞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不足和出口不旺,这些因素在短期难以改观,因此未来增长前景并不乐观。作为欧元区经济发动机,德国经济出现低迷现象,一季度GDP 环比增长为0.7%,但二季度环比收缩0.2%,为2012 年以来首次环比下滑,三季度增长0.1%,勉强避免了衰退。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一、二季度GDP 环比均为停滞,三季度增长0.3%,略好于预期。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一季度GDP 下滑0.1%后,二季度又下跌0.2%,三季度下跌0.1%,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标志着意大利进入了2008 年经济危机后第3 个经济衰退期。与欧元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经济强劲复苏,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9%、3.2%和3%。

2015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组合,使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持续改善。

预计2015全年GDP增长6.9%,CPI涨幅1.5%。展望2016年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受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明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需要采取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和加快推进改革加以应对,仍可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全年经济运行总体特征

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结构性衰退和结构性繁荣并存。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二产10.8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但行业景气度差异较大。

一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十分困难。资源类、重化工业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钢铁、水泥等产品产量明显下降,行业总体库存压力较大,仍处在调整探底发展阶段,要彻底走出困境尚需时日。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计算机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制造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增长速度大幅快于传统制造业。三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延续近两年高增长态势,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行业表现尤为抢眼。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的现状及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的现状及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的现状及发展

自2014年以来,我国金融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态势。我国也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推动金融经济的发展和改革。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的现状是稳定和平稳发展。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稳定,金融市场秩序逐渐完善。尤其是在金融业监管方面,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我国货币政策也得到了有效实施,保持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促进了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创新。在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体系开始逐步向多元化发展,金融市场也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模式,而是出现了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资本市场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金融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债券等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和交易活动日益繁荣。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重点是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关注的对象。在新常态下,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金融业支持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金融市场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不完善和风险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金融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加大,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和规范市场秩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的自律能力和风险意识,避免出现大规模金融风险的发生。

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

(一)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

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将继续扩大。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为3.24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首次超过50%,达到52.26%;2014年用户规模为4.12亿人,渗透率为63.38%;到2014年年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元。预计2015年国内的互联网金融用户将达到4.89亿人,渗透率达到71.91%,而随着国内的网民用户规模增速放缓,这一数据到2016年将达到5.33亿人,渗透率74.03%。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目前,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无抵押贷款、众筹融资、网络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等多元化模式发展迅速,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当前的P2P市场是民间高利贷的网络版,历史上的经验告诉我们,金融活动往往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当市场增长掩盖一切,风险不容易显现,但长期下来,平台的内伤会随着市场的膨胀而加重,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失控,对于平台来说将会是灾难性的。

1、P2P:各路资本跑马圈地

尽管乱象丛生,倒闭跑路者比比皆是,但P2P的市场热度却丝毫没有冷下来的迹象。2014年,P2P不仅继续吸引无数投资人进入,P2P的平台也赢得了各路大资本的青睐。最值得玩味的是,这些P2P平台接受的资本除了民营资本外,还有不少国有资本。除民营企业和风投的涌入外,各地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纷纷挺插足P2P也是今年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色。资本的投入一向是趋势和市场的风向标,特别是国有资本的热情涌入,很多业内人士都愿意理解为国家态度和宽松政策的预兆,这解决了一直悬而未决的“一刀切”P2P政策性风

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5年展望(上)

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5年展望(上)

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5年展望(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2011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呈持续下行态势。2014年,受房地产转折性变化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底线思维,对短期经济波动表现出足够定力,对以改革促转型展现出较大决心,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和体制改革举措,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全年经济增长处在预期目标区间。

根据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和节奏,新阶段均衡增长点有望逐步确立,明年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7%左右比较适宜。宏观政策应顺势而为,坚守底线,坚持速度服从质量,注重改革释放活力,为我国经济平稳转入新常态和“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一)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

1.主要经济指标短期出现整体下滑。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呈下行态势。进入三季度特别是8月份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整体下滑。从需求侧看,除了消费基本稳定、受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速略有提高外,投资、出口增速降幅较大。从供给侧看,工业增加值增速月降幅达

2.1个百分点,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工程机械、发电量、化肥、原煤等工业产品产量负增长,汽车、集成电路、钢铁、水泥等增幅出现明显下降。同时,受风险控制和市场预期影响,银行惜贷与部分企业贷款需求收缩并存,新增贷款规模和贷款余额增速均出现回落。实体经济与货币信贷都呈下降态势,供给侧降幅超过需求侧。

2.房地产转折性变化是下行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根据国际经验,户均住房达到1套左右,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往往达到峰值。2013年我国城镇户均住房已达到1套,住房市场格局已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和局部供给过剩。根据我中心测算,在2013年我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达到峰值后,从2014年开始逐步下降。今年以来房地产主要指标全面回落,其中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等指标同比出现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相对于去年同期和年初降幅均达到6.1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就直接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速约1.4个和

(2016年)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

(2016年)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
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746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 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 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60周 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 人口的16.1%;城镇常住人口 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 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为56.1%。
2014年-2015年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主任 教授 程国有 电子信箱:qdcgy@163.com
• • • •
一、2014年-2015年中国经济基本情况 二、2014年-2015年中国经济支撑因素 三、2014年-2015年中国经济减弱因素 四、2014年-2015年中国经济政府政策
二、 2014年-2015年经济增长主要支撑因素(1.经济结构优化)
• 一是结构升级,GDP中 • 第三产业比重占到50.5%
• 比第二产业40.5%
• 高了10个百分点。 • 二是居民消费的结构升级 改善。这几年恩格尔系数 都在下降,从
1312
2015
一、2014年-2015年中国经济基本情况(4.国际收支(进出口下降,贸易顺差大增))
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 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 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4%、6.1%和0.4%。 2015年进出口总额245849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357亿元,下降1.8%; 进口104492亿元,下降13.2%。进出口相抵,顺差36865亿元。

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及2015年的应对措施范文

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及2015年的应对措施范文

2021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及2015年的应

对措施范文

一、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4 年 10 月 7 日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说,各国未能从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强劲复苏意味着经济面临停滞不前的风险,或者说是持续低迷。 IMF 说,它预计2014 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幅度为 3.3%,预计2015 年的经济增长幅度较 2014 年略有提升,为 3.8%。鉴于尚未出现强劲的需求增长,从中期来说,低产出增长和 “长期的停滞” 仍是重要风险。 IMF 称,美国在2014 年的缓慢开局意味着,其 2014 年的增长率为2.2%,2015 年为 3.1%。欧元区2014 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 0.8%,2015 年为 1.3%。日本公共债务债台高筑加上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近两年的增长率都低于 1%。 IMF 预计中国 2014 年经济增长 7.4%,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 7.1%。

2014年全球各大经济体发展出现了新变化,美国美元出现一枝独秀,债市意外的一度狂欢。三季度以来,美国就业形势好转和经济复苏加快,美元指数一路高歌猛进,美元的坚挺以及美债利率上升,导致原油、铁矿石、贵金属等产品“跌跌不休”。

“安倍经济学”是大量印钞并通过举债支出以促使日本走出长达 20 年的通缩与停滞,不但毫无成效,而且正在迈向灾难。其终局恐怕是通胀性萧条。跛脚“安倍经济学”继续依赖日元贬值,不仅对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产生溢出效应,也会大大推升国内金融风险。 “以邻为壑”的日元贬值政策会直接影响韩国、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对日出口。日本经济因不能融入欧亚大发展而呈现夕阳式走向。对于欧元区未来的经济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近期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数据(尤其是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国内需求“意外”疲弱的数据)已令欧元区经济温和增长的预估成为了疑问。对于欧洲央行近来维持利率在低点并向银行系统进一步注入资金的做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理解和欢迎,并且认为如果通货膨胀前景没有改善,通胀预期继续下滑,欧洲央行很可能会愿意采取包括购买主权债券在内的更多行动。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间欧元区物价仅上涨了 0.4%,而这与欧洲央行设定的 2%的通货膨胀目标相距甚远。俄罗斯主要面临资本外逃、卢布贬值和融资成本上升三大风险,经济下滑不可避免。俄罗斯经济还命悬油价。原油价格下跌直接拉动卢布贬值,使得俄罗斯的国家财富相对于全球其他主要货币急速缩水。 2014 年 6 月油价急速下跌之后,由于石油与天然气收入占到俄罗斯整体预算收入的一半以上,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内,卢布从 1美元兑35 卢布,到 12 月 16 日跌至 1 美元兑 80 卢布。从 2014 年初以来,卢布汇率已总计下跌近 60%,俄罗斯打响了“卢布保卫战”,但汇率依然跌跌不止。

2015年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经济形势分析

控制物价上升的因素:
一是2014年农业的丰收为2015年物价的稳定打下了 扎实的基础;二是工业制成品总体上生产能力过剩、产能 利用率较低,决定了其成品价格会保持稳定;三是国际大 宗商品价格下跌,输入性因素也将抑制物价上涨势头。 综合以上因素,2015年一定能够保持物价总体基本稳定, 预计保持在1%~2%区间。
2014年部分经济指标
项目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规模以上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 国内市场销售 总量 60710万吨 增加值—— 实际增长 0.9% 8.3%
实现利润6.47万亿元
产销率—— 502005亿元 262394亿元
3.3%
97.8% 15.1% 10.9%
进出口总额
CPI和PPI 城乡居民收入
(二)对“稳中求进”的理解
稳中求进的“稳”包含多层含义,即政策、 经济、物价、社会的稳定。体现在宏观调 控方面,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和稳定性。 稳中求进的“进”就是在发展方式、改革 开放、改善民生方面的进。体现在宏观调 控上,就是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 活性和前瞻性。绝不单是增长率的升降。
思考题:

简述2014年经济运行的特点;并 对2015年经济形势作简要分析。
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 策取向
市委党校
刘宁超
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及政策取向
一、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二、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三、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四、2015年宏观调控应注重的问题

2014年金融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4年金融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引言:

针对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2014年金融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详细描述了当前金融市场经济运行环境,重点研究并预测了相关行业发展及对金融需求变化的趋势。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多元视角信息中心对金融产业发展将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出市场预警。与此同时,多元视角信息中心以严谨的文字、精确的数据以及直观的图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便于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目前发展态势,了解当前行业竞争格局并制定有效的战略决策,尽量将投资或经营风险降到最低,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目录

第一章金融业总体发展情况 (1)

一、金融业定义及分类 (1)

(一)金融业定义 (1)

(二)金融业分类 (1)

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3)

(一)金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4)

(二)金融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 (4)

三、金融改革加速回顾与展望 (5)

(一)近期我国金融改革显现提速的趋势 (5)

1、推进金融价格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6)

2、资产证券化:盘活资金存量的重要途径 (7)

3、布局地方金改试点 (8)

4、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9)

(二)金改提速的原因探析 (9)

1、体现新政府执政新思路 (9)

2、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0)

(三)未来金融改革方向的展望 (11)

1、进一步突出释放金融改革的红利 (11)

2、进一步加快价格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11)

3、全面向民资开放 (12)

4、加强金融安全网机制建设 (12)

第二章金融业发展环境分析 (13)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引言概述:

金融市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的繁荣与稳定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

1.1 金融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多个板块。

1.2 金融创新不断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

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1.3 金融监管力度加大:为了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加大

了金融监管力度。建立了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监管,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金融风险隐患:尽管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隐患。

例如,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不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2.2 金融市场结构不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相对单一,以股票市场为主导,

其他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这导致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效率。

2.3 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金融科技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发展不平衡。一

些金融科技企业在支付、借贷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金融风险管理、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金融形势

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金融形势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

2014 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物价涨

幅有所走低的形势,保持定力、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

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用调结构的方式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注意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和货币

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引导信贷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特别是加大对小

微企业、“三农”和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继续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预调微调功能,结合各阶段流动性供求

变化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的力度和频率,有效应对多种因素

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第三季度,累计开展正回购

操作4380 亿元。

不断优化操作期限品种。根据短期流动性供求复杂多变的特点,适时

将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期限由28 天期缩短至14 天期,进一步提高流

动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市场环境和市场利率走势的分析监测,结合市场利率走势

14

变化适时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第三季度公开市场14 天期正

回购操作利率先后两次分别下行10 个基点和20 个基点,既实现了对

市场预期的有效引导,也有助于促进货币市场的平稳运行。截至9 月

末,14 天期正回购操作利率为 3.5%,较二季度下降了30 个基点。10

月份14 天期正回购操作利率进一步下行10 个基点。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第三季度共开展了3 期国库现

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模共计1600 亿元,其中3 个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2014.8.10)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2014.8.10)

2005-03 2005-06 2005-09 2005-12 2006-03 2006-06 2006-09 2006-12 2007-03 2007-06 2007-09 2007-12 2008-03 2008-06 2008-09 2008-12 2009-03 2009-06 2009-09 2009-12 2010-03 2010-06 2010-09 2010-12 2011-03 2011-06 2011-09 2011-12 2012-03 2012-06 2012-09 2012-12 2013-03 2013-06 2013-09 2013-12 2014-03 2014-06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处理好创新
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和效率为目的,积极 鼓励和引导资本市场创新。同时,强化风险防范,始终把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贯 穿于市场创新发展全过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8
系统性金融风险之一:通货膨胀风险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1
王维安教授简介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货币信贷政策咨询专家 浙江省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 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理财大赢家每周维安观点主讲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金融市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

进资源配置、支持创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开放以来,中国的金

融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下面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我国股票市场分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众多,市值规模

庞大。中国股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我国股票市

场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市场监管不严、投资者保护意识淡

薄等。

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

和金融债券等。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庞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市场深度和

流动性还有待提高。债券市场不仅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金融风险

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银行业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支持实

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银行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在全球范

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银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资产质量不佳、利润增长放缓、风险管理不到位等。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兴业态逐渐兴起,

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传统银行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服务

质量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三、保险业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我国保险业规模庞大,但保费收入与GDP比例较低,保险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同时,保险业还面临着产品同质化、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需要加强

创新和营销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上证 指数走势图
七、股票指数和两市成交量均大幅增长
2014年,股票指数和两市成交量均大幅增长。年末,上证综合指数 收于年内新高3234.68点,较去年末上涨1118.70点,涨幅为52.9%, 年内最低为1991.25点。沪市全年累计成交37.7万亿元,日均成交 1539.4亿元,同比增加59.1%。深圳成份指数收于年内新高 11014.62点,较去年末上涨2892.84点,涨幅为35.62%,年内最低 为6998.19点。深市全年累计成交36.7万亿元,日均成交1496.9亿 元,同比增加49.4%。
2008-2014年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情况 单位:亿元
六、利率衍生品交易活跃度明显上升
2014年,人民币利率互换共交易4.3万笔,名义本金总 额4.0万亿元,同比增加47.9%。 从期限结构来看,1年及1年期以下交易最为活跃,其名 义本金总额2.7万亿元,占总量的63.4%。从参考利率来 看,2014年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浮动端参考利率包括 7天回购定盘利率、Shibor以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 率,与之挂钩的利率互换交易名义本金占比分别为 81.1%,18.2%,0.7%。
三、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明显,债券收益率曲线大幅下移,企业 债券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2015年,货币市场利率先升后降,整体下行明显。 2015年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下移。 12月份固定利率企业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4.06%,较去年 同期下降146个基点。
四、机构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 与去年末相比,2015年末银行间市场公司信用类债券持有者中, 商业银行持有债券占比为34.1%,下降10.3个百分点;非银行金融 机构占比为12.1%,下降1.3个百分点,非法人机构投资者和其他类 投资者持有占比共为53.8%,上升11.6个百分点。从全部银行间市 场债券持有者结构看,12月末,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法 人机构投资者和其他类投资者持债占比分别为59.7%、9.7%、30.6%。
五、利率衍生品交易活跃度明显上升 2015年,人民币利率互换共交易6.6万笔,名义本金总额8.8万 亿元,同比增长117.2%。从期限结构来看,1年及1年期以下交易最 为活跃,其名义本金总额7.8万亿元,占总量的88.7%。从参考利率 来看,2015年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浮动端参考利率包括7天回购 定盘利率、Shibor以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与之挂钩的利率 互换交易名义本金占比分别为84.5%、15.1%、0.4%。
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债券品种发行量变化情况
二、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债券指数有所上升 2014年,银行间市场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累计成交302.4万亿元, 同比增加28.5%。其中,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成交37.7万亿元,同 比增加6.0%;债券回购成交224.4万亿元,同比增加41.9%;现券成 交40.4万亿元,同比减少3.0%。
近年来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变化情况
三、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明显,债券收益率曲线大幅下移,企 业债券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2014年,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减小,利率中枢明显下行。年内货币市场利率共发 生两次较大波动 2014年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下移
2014年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四、机构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
银行间市场投资者类型进一步丰富,数量继续增加。2014年末,银 行间市场各类参与者共计6462家,较去年末增加607家,同比增加 10.4%。
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券种持有者结构(2014年末 单位:%)
五、商业银行柜台交易量和开户数量显著增加
2014年,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运行平稳。2014年商业银行柜台新增记 账式国债21只,国开行金融债3只和进出口银行债4只。2014年,记 账式国债累计成交71.7亿元,同比增加283.4%,商业银行通过柜台 分销国开行金融债67亿元,进出口银行债30亿元。截至2014年末, 商业银行柜台开户数量达到1674万户,较上年增加317万户,增长 23.4%。
2015年,债券市场全年发行规模增长显著,交 易活跃度持续提高,参与主体结构进一步丰富, 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大幅下 行,交易量显著增加,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 同比增加; 股指总体有所上涨,但期间出现大幅震荡,成 交量明显放大。
一、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加,公司信用类债券同比继续增长 2015年,债券市场全年发行各类债券规模达22.3万亿元,较去 年同期增长87.5%,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55.2个百分点。其中,银 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3%。截至2015年12 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47.9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 余额为43.9万亿元。
2008年2015年利
率互换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场交易量
六、股指大幅震荡,两市成交量均大幅增长 2015年,股票市场主要指数总体有所上涨,但期间出现大幅震 荡,成交量明显放大。年末,上证指数收于3539.18点,较去年末 上涨9.41%,年内最高点为5178.19点,最低点为2850.71点。沪市 全年累计成交133.1万亿元,日均成交5454.9亿元,同比增长 254.3%。深证成指收于12664.89点,较去年末上涨14.98%,年内最 高点为18211.76点,最低点为9259.65点。深市全年累计成交122.5 万亿元,日均成交为5020.3亿元,同比增长235.4%。
2014-2015年我国金 融总体运行情况
制作:方海先
一、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加,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增速扩大

2014年,债券市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11.0万亿元,同比增加22.3%。其中, 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10.7万亿元,同比增加24.0%。截至 2014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2余额达35.0万亿元,同比增加18.0%。其中, 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余额为32.4万亿元,同比增加16.9%
2015年,财政部国债发行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3.8万亿 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债券 2.6万亿元,政府支持机构发行债券2400亿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 构发行金融债券6295.6亿元,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3515.6亿元,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4056.4亿元,同业存单发行5.3万亿元。公 司信用类债券发行7万亿元1,同比增长35.8%,增速较上年下降3.1 个百分点。
二、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债券指数有所上升 2015年,银行间市场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累计成交608.8万 亿元,同比增长101.3%。其中,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成交64.2万亿 元,同比增长70.5%;债券回购成交45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现券成交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4.9%。 2015年,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和交易所市场债券指数均有所上 升。银行间债券总指数由年初的158.77点上升至年末的171.37点, 上升12.6点,升幅7.94%;交易所市场国债指数由年初的145.8点升 至年末的154.54点,上升8.75点,升幅5.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