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谐观及其现实启示

合集下载

《道德经》“和谐”思想与当今启示

《道德经》“和谐”思想与当今启示

《道德经》“和谐”思想与当今启示"Harmony" and the current inspiration(2010-12-20 08:08:05)转载丁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题词:道家道教老子《道德经》和谐思想内容摘要:“和谐”思想是最具东方智慧的标志性理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先秦诸子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所论最早而且丰富独特、自成一脉。

本文从其“道”论和谐、阴阳和谐、自然和谐、均衡和谐、身心和谐以及当今启示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和谐”思想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物,历代哲人圣贤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世界多种文化所共有的一笔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

在东方尤其中国,崇尚并追求“和谐”成为最具东方智慧的标志性理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道家学派的“和谐”思想根植于春秋以前原始五行,阴阳矛盾依存、转化和“和合”学说等,最早由其创始人老子提出,并在其著中多有论述。

考查《道德经》,“和”七见、“合”二见、“中”二见,其“和谐”思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道”论和谐“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同时也是其整个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础。

他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万物之奥也”,天地万物一切都出之于“道”,又复归于“道”。

“道”不仅是对天地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天地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德”首先是“道”的本性的体现。

“道”化生万物,“德”蓄养万物,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的“和谐”思想恰恰以他的“道”论为基础。

他还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知悉“和谐”方能认识道的无形与玄妙,方能掌握“道”的运行变化规律。

老子的“尊道贵德重和”的理念,他的宇宙合一与辩证和谐的系统思想为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自身心灵的矛盾提供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如果以现代社会面临的人与大自然的紧张关系和人类面临的各种社会冲突为思考的背景和救治的对象,老子道论的“和谐”思想的确更富有时代启示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公认为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之一。

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和谐观。

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作为《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和谐观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出发,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道德经》中的和谐观。

在《道德经》中,和谐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道德经》中有许多篇章都涉及了这个主题。

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语录:“道法自然”,强调了人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不要逆自然而行。

同样,还有“上善若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说法,都反映了《道德经》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视。

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有很多篇章都在强调。

“不争”的思想就倡导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和平相处、不争不斗,保持和谐的关系。

整体来说,《道德经》中对和谐观的阐述非常全面,不仅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我们来探讨《道德经》中和谐观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社会,“和谐”两个字不仅仅是一个理想,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代社会正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过度,并且这些问题正在日益加剧。

《道德经》中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都是在践行《道德经》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冲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增加,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道德经》中提倡了“不争”的思想,呼吁人们和平相处、不争不斗,保持和谐的关系。

这种观念对当代社会也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

在当代社会,让《道德经》中的和谐观焕发出当代价值,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入手: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老子》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老子》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老子》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它以简洁、深邃的文字探讨了人生、道德、政治等重要问题,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以下是《老子》所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首先,《老子》强调了“道”的概念。

道是宇宙间万物相生成的根源,是超越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存在,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法言喻的力量。

《老子》告诉我们,要追求道,要与道相合,才能得到真正的力量与智慧。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沉迷于功利主义、物质追求,忽视了内在的精神修持与灵性追求。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与道相合,与宇宙相融,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其次,《老子》强调了“无为而治”的重要性。

《老子》认为,人们应当放下功利心、欲望心,以柔性的思维和行动来应对世界的变化。

在当今社会,人们通常都在追求成功、名利、物质的满足,忽视了内心的沉淀与调整。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放下欲望,不刻意去追求,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的内在平衡与和谐。

第三,《老子》强调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

在世俗社会中,人们通常都在以利欲驱使下去行动、争斗,而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与冲突。

《老子》告诉我们,只有不争、不拥有的心态,才能真正自由、内心宽广。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以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去衡量成功与失败、优劣与劣势,导致了社会的竞争与纷争。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以宽容、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一切,并去追求自身的自由与平和,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带给社会和谐与稳定。

第四,《老子》强调了“无我无敌”的思维方式。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太过追求个人的利益与权力,忽视了集体与整体的利益。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放下个人利益,以整体的利益为重,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和谐与共同进步。

在当今社会,人们通常都以竞争、攀比的心态去追求个人的利益,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与分裂。

然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以无我、无敌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并努力追求集体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和谐观是以“道”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价值观。

这些观念不仅对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社会有着深远的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道德经主张人与自然相互融合,顺应自然规律,不应该过度侵犯自然资源,而是应该追求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

在当代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这一观点变得越发重要。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道德经的和谐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道德经提倡“无为而治”,强调以柔克刚,以和为贵。

它认为应该摒弃权力、利益的争夺,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和谐的劳动关系,倡导平等、公正的分配体制,构建和谐的社会结构。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于人性的理解也具有重要价值。

道德经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只有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才会变得贪婪、狡诈。

它主张回归本真的自我,追求内心的和谐。

在当代世界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很多人感到压力和痛苦。

道德经的和谐观提供了一种心灵的解放方式,引导人们重视自我修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于个体的处世智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德经强调谦逊、忍让、节制,认为个体应该克制个人欲望,尊重他人,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宁静。

这一观点在当代社会中,也能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建立平和、自在的处事态度。

道德经的和谐观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为古代社会提供了生活的智慧与指导,而在当代社会中,这些观念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它提醒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倡导和谐的劳动关系,追求个体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以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发展。

我们应该学习和领会道德经的和谐观,将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和谐观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强调了宇宙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它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相互依存的各个事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秩序。

这种和谐不是基于权力和压迫的、强制的关系,而是基于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利益的关系。

《道德经》中强调了道的思想,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道是和谐的本源。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它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人应该尊重、珍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去征服、操控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它认为人应该以柔和的态度与他人相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不是争斗、压迫、控制他人。

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当代社会中,和谐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和谐观将我们从个人主义、利益追求的泥沼中解放出来。

当代社会充满着竞争、冲突与分裂,人们往往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忽视了与他人的关系。

和谐观要求我们摆脱个人利益的束缚,关心他人、关爱他人,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和谐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常常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关爱,给自然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和谐观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提倡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人们之间缺乏理解、尊重和信任。

和谐观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和谐发展。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跳脱了传统的功利主义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与理解。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其中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道德观,提出了许多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道德经的和谐观是其核心之一,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探讨。

道德经中提出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观点,强调了柔弱与坚强的关系。

道德经认为,柔弱者真正强大,在柔弱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在当代社会中,这种和谐观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面对各种压力时,应当以柔弱为美德,以柔弱来迎接挑战,通过柔弱的力量来战胜坚强,实现最终的和谐与统一。

道德经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即反对强制性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而是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从而带来和谐与均衡。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采用各种手段去解决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与失衡。

而道德经提出的“无为而治”的观点,提醒我们应当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柔和,不要过分干预,从而获得更好的和谐,解决问题的方法。

道德经中还提出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观点。

这个观点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对于获取智慧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经常被高速的信息和漫天的声音所包围,我们很难真正的得到内心的平静,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与和谐。

而道德经提醒我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轻易言说,从而获得内在的和谐与智慧。

道德经中提出的“至柔居下”和“无为而治”的理念对于当代社会的领导与治理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时,领导者和执政者应当以柔弱的态度来面对问题,不要过于强势,同时也要尊重自然规律,不可强行干预。

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道德经的和谐观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成就之一,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深入思考和理解道德经中的和谐观,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达到内在的平和、外在的和谐,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经典之一。

和谐观是《道德经》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和平。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和谐观在《道德经》中被视为宇宙的基本原则。

《道德经》提倡“道”作为宇宙的本源规律,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遵循着道的原则,而道即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法则。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的变化。

《道德经》中说道:“道法自然”,强调人应该顺从自然的规律,并避免人为干预带来的破坏与矛盾。

这种和谐观认为人类应该尊重大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

和谐观在《道德经》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道德经》关注人的内在修养和自我约束,提倡谦逊、宽容和善良的品德。

它强调不争论、不对抗、不攻击的和谐处世之道。

《道德经》说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在人际关系中,应该追求平衡与和谐,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这种和谐观认为人类应该相互包容、互助互爱,在和谐中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共同发展。

《道德经》的和谐观还涉及社会和谐与治国理政。

《道德经》提出了治理一个国家的原则,认为人民应该被保护和尊重,政府应该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

《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主张政府应该保持低位而高效,不干预个人自由,不操纵市场经济,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从当代的视角来看,道德经的和谐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和谐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醒我们应该保护和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时,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道德经的和谐观也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治理有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由于人们的自私和利益追求,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

倡导和谐观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合作,强调互助互爱的品德,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社会进步。

老子和谐思想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老子和谐思想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面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政府机构整合力度,实行大部门制。
即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将横向职能和管辖范围相近、业
务性质类似的政府部门加以整合、精简,统一行使其管辖权。
使政府部门摆脱过去那种因过细的部门设置所造成的囿于
单一行业甚至部门利益考虑问题的方式,转向对经济社会活
动的宏观控制,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一种道德情怀,是一个人有教养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民
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责
任。因为任何不环保的行为,都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某种程
度的破坏,从而必然会损害他人的环境利益。因此,政府应加
大对环保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应加
强对环保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环境利益协调机制,以保证
道和人道最高原理的“无为”,既不是虚无,也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以无为为体,以有为为用,它的真正目的是有为,也就是
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48 章)。亦即在没有人为的条
件下,完全凭借天功的自然所为,而实现有为。
(二)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及其改革措施。
按照老子“无为”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尽
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言的,它强调事物原本状态的稳定性;
“势当如此”是针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言的,它强调事物
发展内在规律及其趋向的可预见性。
这里的所谓“法自然”,则是指效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违
作者简介:于洪卫(1953—),男,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教授。
于洪卫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改革开放后,我国虽然分别于1982 年、1988 年、1993
年、1998 年、2003 年先后进行了5 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并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道家的重要著作。

在《道德经》中,对和谐观有着深刻的阐述,提出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心灵与物质等方面的和谐观念,这些和谐观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道德经》对人与自然的和谐观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在《道德经》中,提倡“道法自然”,强调“顺其自然”,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和谐观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自然界的生态失衡和气候变化。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念,重新认识自然,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家园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经》对人与人的和谐观也有着深刻的思考。

在《道德经》中强调“无为而治”,主张“以柔克刚”,“以无为而无不为”,提倡以柔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不断。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念,学会以柔克刚,以和谐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道德经》对心灵与物质的和谐观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道德经》中,提倡“虚无”,主张“无私之心”,认为“知足常乐”,强调心灵的深沉与内心的宁静。

在当代社会中,物质文明发展迅速,人们日益追求物质享受,但内心的空虚和精神世界的贫乏也日益成为人们的心灵困扰。

我们需要从《道德经》中汲取营养,学会追求内心的富足与心灵的平静,实现心灵与物质的和谐统一,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道德经》所提倡的和谐观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秉持和谐的观念,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心灵与物质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道德经》所倡导的和谐观念也为我们指明了实现和谐社会的路径和方法,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道德理念。

其中的和谐观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承载了古代智慧和当代价值。

本文将从《道德经》的和谐观出发,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及意义。

道家文化强调和谐共生、自然无为,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洞察。

在《道德经》中,和谐观贯穿于始终,主张“道法自然”、“和而不同”、“无为而治”,强调万物平衡共生、相互依存、不强不弱、不争不斗。

这种和谐观不仅体现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中,也贯穿于人际关系、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之中。

《道德经》所倡导的和谐观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如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严重问题,而《道德经》所强调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的理念正是人类应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

在和谐观的指导下,人类可以借鉴自然界的平衡和谐之道,推崇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治理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与互动日益频繁,各种矛盾与冲突也随之而来。

此时,我们可以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学习“和而不同”、“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以求取人际关系的和谐,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国家治理也可以借鉴《道德经》的和谐观,推崇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以和为贵的理念,实现国家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道德经》的和谐观对个人修养和心灵成长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社会,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容易陷入功利主义、攀比心理等浮躁的境地,而《道德经》所强调的“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观念则能够让人摆脱功利的桎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在个人修养上,我们可以借鉴《道德经》的和谐观,学会“以柔克刚”、“无欲则刚”,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和和谐。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其中所包含的和谐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和谐是指事物间相互协调、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的状态,是一种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

首先,和谐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项利益的冲突逐渐增多。

因此,在面对繁杂的信息时,需要结合和谐观,保持积极的心态,处理好各种关系,以期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在社会交往中,和谐观都能帮助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避免冲突,保持心灵的平静。

其次,和谐观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社会是复杂的,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合作,才能实现持续的、和谐的发展。

和谐观认为,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需要一种信任、协调、互敬的力量。

在实际的社会建设中,我们需要借鉴和谐观的思想,凝聚各方共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和集体凝聚力,最终实现共赢局面。

最后,和谐观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需要对自然环境保持最大的尊重,以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和谐观认为,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追求一种和谐的发展方式,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

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和谐观的思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发展,便能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道德经》中的和谐观是一个深刻的哲学观念,其价值不仅在古代有所体现,在现代社会中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希望我们能够将和谐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赋予其更加深刻的人文特征,为我们共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和谐观,这些观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道德经》中,道家重视道德修养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无为而治”、“和而不唯”的思想,这些都对当代社会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道德经》强调“无为而治”,主张让自然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不做强制干预。

这对当代社会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不是人为地强行干预。

在环保、自然资源保护、气候变化等方面,这个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倡导绿色发展,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德经》强调“和而不唯”,主张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摒弃唯物主义,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对当代社会提出了重要的思考,即在社会发展中要尊重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保持开放、平和的心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全球化浪潮下,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对话与融合越来越重要,而《道德经》的“和而不唯”思想正是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

《道德经》中强调“至柔服牛,含之千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了道家主张的和谐观。

这些观念对当代社会指出了重要的方向,即倡导柔性力量、包容与大爱。

在家庭、组织或国家管理中,我们应该遵循柔性治理、包容执政的原则,解决矛盾,化解纷争,实现和谐共生。

《道德经》中强调虚心谦和,反对奢华与粗俗,倡导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对当代社会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我们应该重拾朴素、简约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让简单幸福成为我们当代人的追求。

《道德经》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和谐观,这些观念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应该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道家的和谐思想,倡导顺应自然、柔性治理、多元共生、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由传说中的老子创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其中,关于和谐的观念极为重要,提倡彼此和谐相处,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道德经》强调“仁者爱人”,认为仁爱是实现和谐的基础。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归真”,认为每个人都应有“归真”的信念,用仁爱的心理状态去处理人际关系,实现对他人无欲无求,以求达到和谐的境界。

外,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提出“中庸”的思想,反对激进的行为,主张采取审慎的态度。

他认为,“中庸”的理念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

众所周知,和谐观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应遵循正确的仁爱态度,开拓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建立社会和谐根基的必要条件。

其次,坚持“中庸”的理念,避免激进急躁,能有效减轻冲突,创造体积和谐的社会气氛。

另外,和谐观还在调节人的行为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做法中,应当回归“仁者爱人”,以和谐的心态去处理人们的矛盾,忍让以做到宽容包容,尊重他人的权利,有效遏制行为的冲动,减少争吵及纷争。

最后,根据《道德经》的和谐观,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层面上,各级政府与企业、学校也应向和谐文化接受教育,让和谐文化深入社会,让“仁者爱人、归真”的理念发扬光大,让和谐文化渗透每一个角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

总之,《道德经》的和谐观以及其现实意义,对当今的社会意义重大。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我们应该坚持“仁者爱人、归真”的理念,遵循“中庸”的态度,回归“仁者爱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和谐文化深入社会,推进社会的发展,增进社会的繁荣。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它记录了老子对道德、天地、人生等一系列问题的见解,反映了老子“天下为公”的和谐观。

作为中国智慧的经典,《道德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经》的和谐观从老子的观点来看,“道”是一种普世的、宇宙的、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

老子认为,“道”可以带领人们走向天地的和谐,让世界的一切充满和谐。

他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天地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双手手拉着手一样亲密。

老子认为,天地之间,应该有和谐相处的状态,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表明,天地之间要有和谐,而圣人也要以和谐之心态来处理人民的事务。

此外,老子认为,“以尊古为本”,尊重古老的文化,形成一种文化和谐。

许多古老的文化思想,如“以柔克刚”、“持之以恒”等,都是老子提出的,这些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都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人们形成和谐的思想和行为。

二、《道德经》的现实意义今天,《道德经》的和谐观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道德经》的和谐观可以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

道德经强调“仁者爱人”,尊重他人,尊重古老文化,这些思想可以促进国家内部和谐发展,营造一个友善、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道德经》的和谐观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

道德经告诉我们要“劝人不倦”,“改革能使百姓更和谐”,以和谐之心处理社会矛盾,这些思想可以引导人们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家之间的矛盾,促进世界和平。

最后,《道德经》的和谐观可以帮助人们做到“自然而然”,保持自然的和谐。

道德经告诉我们要“和谐美其自然”,接受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去破坏它,这样可以维护自然界的和谐。

总之,《道德经》的和谐观是中国智慧的经典,它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道德经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有关其背后深刻的哲理和意义,一直有着浓厚的讨论和兴趣。

过不断的反思和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指出的和谐观在现实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道德经提倡的和谐观传承了古代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人们尊重和谐。

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可以遵循和谐之道,那么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身心健康、实现人生幸福。

此外,中国古代孔子的“明仁”理论也倡导人们以温和的方式处理社会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而道德经的作者通过细节分析,不断强调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其次,道德经的和谐观也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和谐,认识到了和谐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间组织,都在努力推进实现社会和谐的各种工作。

例如,国家实施了多种政策,以确保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社会共存和社会参与,实现社会间的相互尊重和公平包容。

此外,民间的活动也利用各种手段促进和谐,并巩固社会的正面力量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实现社会和谐的意义在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和谐的社会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公民的素质,保护穷困群体的权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等,这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同时,和谐的社会环境也可以为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个人的能力,实现更大的梦想。

综上所述,道德经的和谐观从古代中国儒家文化中发展而来,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因此,人们应该秉承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努力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维护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所著。

其内容丰富而深刻,涉及哲学、伦理、政治等多个领域。

关于和谐观的阐述尤为重要,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道家的和谐观可谓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而人应当顺其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他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乎天理、顺应自然,不要强行干预自然的运行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老子也提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强调以柔克刚,以平和、包容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道家和谐观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和谐观有助于调整人际关系。

当代社会,人际关系变得相对复杂和紧张。

利益冲突、竞争激烈等问题时常出现。

道家和谐观强调以柔克刚,以包容、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避免冲突与对抗,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工作、家庭、社交等各个领域,和谐观都能够为人们提供指导和借鉴。

和谐观有助于调整自然与人的关系。

当代社会,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道家和谐观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观有助于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推动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和谐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在政治领域,和谐观要求领导者以柔克刚,以平和、包容的态度对待民众,注重民生、民情,尊重民意,构建和谐的政治生态。

这对于政治体制的优化、政府治理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观有助于促进社会平稳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是当代社会的追求目标之一,而和谐观能够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哲学指引。

通过顺应自然,以柔克刚的态度,以宽容、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构建和谐的家庭、组织、社会,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德经》中的和谐观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能够对当代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

道德经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和谐观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仍然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首先,《道德经》强调整体观念。

它提出了“天地一体,万物融为一体”的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系统。

这种整体观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与他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不断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情感联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其次,《道德经》强调中庸之道。

道德经认为,一切过程都是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中庸之道就是不断调整、平衡和协调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面临着许多相互矛盾的问题,例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等。

追求中庸之道,就是要在这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当中找到平衡点,使之既能满足各方需求,又可以保持社会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第三,《道德经》强调以德治国。

道德经认为,政治权力的行使必须建立在道德上,只有通过德行的力量,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当代社会,政治腐败、权力滥用等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建立以德治国的制度和文化,强调公正、诚信,以及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可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道德经中的和谐观是非常重要的。

它让我们意识到,生命不只是个人的,也属于整个宇宙,我们需努力建立起一个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社会,以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作为当代人,我们不仅需要研读古代经典,更需要将古代哲学的智慧融入到当代社会建设当中,为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摘要】《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一直被人们传颂与借鉴。

本文首先介绍了《道德经》的概述,然后重点探讨了其中关于和谐的理念。

在文章围绕《道德经》中关于和谐的理念展开解读,探讨了其在人际关系、当代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意义,并评价了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借鉴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道德经》的和谐观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发展和传承。

通过对《道德经》的和谐观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帮助我们在当代社会中实现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道德经、和谐观、当代价值、人际关系、社会意义、环境和谐、借鉴作用、总结、展望、发展、传承。

1. 引言1.1 介绍《道德经》的概述《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先秦时期的道家学派创作。

它是一部关于道家哲学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经》共有五千余字,分为六十七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简练。

《道德经》主要围绕“道”展开,强调“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主张通过顺应“道”的原则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

在《道德经》中,“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具有超越性和绝对性,只有通过顺应“道”的指导,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和谐。

《道德经》在内容上包含了关于治国安民、修身养性、处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道理,旨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它强调了谦逊、无为、包容、自然等价值观念,提倡人们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世界和生活中的一切。

《道德经》所倡导的和谐观念是一种全面、包容、平衡的思想体系,对当代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道德经》中关于和谐的理念,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价值和意义。

1.2 探讨《道德经》的和谐观《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一直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无数学者和读者。

关于和谐观念的探讨更是备受瞩目。

和谐是《道德经》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它不仅体现在个人修身养性、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等各个方面,更融入到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

论老子的和谐观

论老子的和谐观

论老子的和谐观*导读:和谐,是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先秦开始,道家即对这一理念展开了阐述。

尤其是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和谐的思想得和谐,是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先秦开始,道家即对这一理念展开了阐述。

尤其是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和谐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这里,就老子的和谐观及其普世价值略作论述,以求证于学界。

在《道德经》一书中,和字共见八处,合字亦有三处,如曰:音声相和、和其光、知和曰常、和大怨、冲气以为和、天地相合。

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之所以能化生万物,是因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阳正负两个方面,阴阳的互相摇荡、互相作用,而形成和。

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和,作为阴阳本体之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常态。

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在这里,老子通过对婴儿(赤子)的赞美,形象地表达了他所追求的理想。

在他看来,婴儿能静、和、柔,而不离开自己的自然无为的本性。

这种本性就是厚德,就是大道的体现。

婴儿天真无瑕,无所用心。

智能未开,也没有奸巧诈为,纯任自然生长。

他与世无争,与人无恶,故百虫众人均不伤害于他。

他对外无所怒,无所求,是弱与强、内与外、刚与柔、道与德的最自然的和合统一。

在这种和谐统一中,已含有对立的萌芽。

婴儿混沌无知,与天地和合为一。

他专自然之气,以达到柔和大同的境地,故老子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之所以辟诸害而自生自长,关键在于他无心害物,物亦无心害之。

其德性至厚,充纯气之守,通乎物之所造,而其和大同于物者,夫孰能害之。

当然,在老子看来,婴儿之所以能够如此完美,是因为他保持了和谐的最高境界。

而这种至善尽美的和,正是大道的常态、永恒不变的本体。

在人事关系方面,和谐亦是处理各种矛盾的基本原则。

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所谓锐,即锐利、锋利,如尖刀利矛,伤人而无不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5期(总第136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Q inghai Nor mal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NO15,2009General No1136老子和谐观及其现实启示李小平1,肖 莉2(11青海大学社会科学系,青海西宁810016;21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学所,青海西宁810000)[摘要]老子《道德经》中有许多独到的社会主张,尤其是他的和谐观给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老子“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无为而治”等和谐观,对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公民的素质、倡导社会和谐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子;和谐观;道[中图分类号]B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9)05-0034-04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

如:“和,谐也”(《广雅.释诂三》)。

“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传统和谐思想汲取“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得以形成和发展,经儒、道、释等不同哲学体系各有侧重的发挥,逐步深化和不断丰富,最终由宋明理学加以辩证综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儒、墨、道、法家的思想都是从远古“中和”思想发展而来的。

儒家提出“中庸”,墨家提出“非乐”,但他们都注重仁义学说。

所不同的是儒家侧重于政治品德方面,而墨家则侧重于物质利益方面,注重我与利的和谐统一。

法家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个人应按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行事,取得事业的成功,主张个体行为和社会功利的和谐统一。

道家则有其独到之处,他以整个世界为视域,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个体应顺应自然,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使人们保持德行的完整和精神的完美。

“和谐”是宇宙万物的生生之本,而在老子的“道”与“和谐”有着内在、一致、不可分割的联系。

故老子主张治国、齐家、修身、养生等方面,以“无为”辅助“自然”,以实现自身、社会、道德之“和谐”,从而赋予人类社会生活以勃勃生机。

一、老子哲学思想的和谐观1.“道法自然”之和谐观“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根本观点。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生化万物的根本,“自然”则是事物在生化的过程中“自己”,“然”。

“自己如此”的运作形式,呈现的是事物生化的主体之所在。

故老子所谓“道生万物”的思想,其实质是事物就是以自己为本,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和变化,而非诉诸外力。

在老子哲学思想的和谐观中,“自然”与“和”是事物同一生化过程的两个方面。

若说“自然”是万物生化的主体形式,那么,“和”或“和谐”则是道生化万物的内在生机。

事物之所以能够“自己”“然”,“自己如此”靠的是“自己”内在之“和”的功能与生机。

正如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老子第24章)范应元(宋)注曰:“道一而已,故曰道生一也,一之中便有动静,动曰阳,道曰静,故曰一生二也。

一与二便是三,故曰二生三也。

其实一也。

阴阳之气,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万物负阴而抱阳蛊气以为和,皆自然之理也。

”[1][收稿日期]2009-05-28[作者简介]11李小平(1965-),女,汉族,山西方山人,青海大学副教授;21肖 莉(1964-),女,汉族,广西宾阳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43—这里的“一”、“二”、“三”,是对“道”之作为“一”,由于内在的阴阳互动之“和”而生生不息的自然模式的抽象概括。

“道生万物”其实质是一个由事物内部阴阳互动对立之“和”所致,而“和”即为“自然之理”。

如果说“和谐”是对事物内在生机活力的揭示,那么“自然”则是对事物发生、发展和生存的合理状态的描述。

“和谐”是内容,“自然”是形式,事物若不和谐,其形式就不可能自然。

反之亦然,自然必是和谐,和谐必是自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即为:只有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方可有和谐而旺盛和谐之生命力。

2.“尊道贵德”之和谐观“尊道贵德”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观点。

“道”“德”之所以被尊贵,首先是因为“道”是生生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4章表示他对“道”的生成也是不甚了了,他说:“道冲,……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表明“道”的自生性。

在老子看来,治天下须有圣人的大德,社会和谐的关键是行圣人式的“德治”。

德为何物?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老子》第21章),就是说,道化于万物即为德,万物靠自己的德性来畜养。

德,是道的物化,是道显现于物的功能。

怎样才能较好地合道之德呢?老子提出德之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子》76章)。

这是老子对“尊道贵德”的具体化。

老子认为统治者须有赤子般的慈爱,方能勇;须节俭,天下才能不匮,才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方能成为天下之首。

老子要求统治者要与人为善,以德化民;要行有利于万物之事,对人有所施为,而无所争夺;要做个有德自善之人。

老子的“尊道贵德”和谐观,无疑对构建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具有积极作用。

31“言善信,正善治”之和谐观。

“言善信,正善治”是老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老子所提倡的和谐发展的社会,是充满正义和诚信的,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老子》第49章)意思是说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就可以使人归于善良。

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可使人人守信,因而得到了信任。

但是这种社会诚信的基础和前提是难以控制的。

虽然对社会宏观管理来说这缺乏实践性,但是社会宏观管理的目的也是使社会成员之间讲求诚信。

如果单个社会成员都能做到老子提倡的那样,最后达于“德信”,社会就具有和谐发展的条件了。

[2]4.“无为而治”之和谐观老子的“无为而治”首先是“道法自然”的引申,认为天道与人道相殊而相通,主张以天道统摄人道,既可使天道与人道统一,又可使社会关系和谐。

其次,“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之为、以静制动之为、不敢为先之为、为之于未有之为、不为私己之为。

西方学术界起初在翻译和介绍《道德经》时,往往偏离了本义,为此,英国著名的史学家李约瑟指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呆板把‘为’字原原本本地译成‘行动’,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点上都错了。

‘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适合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成因势而成之。

”[4]李约瑟对“无为”的理解,深得老子思想的要领。

“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理性自觉的思维方法,自古以来便深受重视,被喻为“南面之术”。

当今人类面临着天道与人道关系的种种问题,尤其不扰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均可从中寻求启示,获其大益。

老子是基于他的“道”的世界观出发,把“无为”作为方法论原则来行政治与人事的,二者是统一的,其内在逻辑是:首先,道是宇宙的本原与总规律,又是内含于事物中有生化万物而深藏不露与向对立面转化的动态的辩证本性。

其次,“道”之存在的价值特性是客观性,即“道法自然”。

这就决定了必须按道行事,不“妄为”,把“无为”作为方法性的原则,在政治上要行“无为而治”。

这样老子就将天道的“道法自然”与人道的“无为而治”统一了起来。

在老子看来,社会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对矛盾及其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为奇。

但问题在于,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和关系,才能实现—53—“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斗争的止息,出现上下“同心”、“同德”共同推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局面,这才是关键所在。

因此,老子的社会“和谐”,根本在于要止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实现和平共处。

为此,老子认为,统治者只有自觉将“有为”变为“无为”,将“刚强”变为“柔弱”,并甘居“柔弱”的地位,以实现向被统治者的立场靠拢和一致。

而历史上,“汉初政治”就表现为“和谐”社会,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思想的反映和结晶。

三、老子和谐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启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

1.建立和谐之人际关系首先要具有和谐的人格。

个体身心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道家哲学思想文化中“弱胜强”,“柔胜刚”;“圣人不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都起到了抚慰调试人们心灵的作用。

老子说,“营魂抱一,能不离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即具有和谐的人格,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笑对毁誉,荣辱不惊。

其次,人人和谐。

老子以“道法自然”为准则,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人之行为要像水一样,多有滋润助长,少有争竞。

随事就圆,积极向善。

“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功善时”。

要立身于善的根本,扎根于善的土壤,让自己的心灵沐浴在善的渊源中,捍卫善良的宗旨,宣扬世界的真理,确立社会的正义,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即可人人和谐。

再次,以“玄同”的方式面对价值异化现象。

面对世俗价值观和价值异化现象,老子主张从“道”的高度对世俗社会的世俗价值以“守中”即“玄同”的方式超越富贫、贵贱、名利、高低等,排除杂念,消解纷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保持真性,心如明镜,超然物外,与“道”冥合,把自己融于茫茫世人之中,人我和谐、身心和谐,求得天下大同的境界。

老子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以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合一,老子及其道家之“和”,包括和谐、和睦、和善、祥和、中和等义,蕴涵慈爱和同、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和而常通、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处世哲学、人生理念和社会理想,即所谓“太和万物”。

人生追求的就应该是和谐、恬淡、无知无欲,像水一样。

每个社会成员如果都能知荣守辱,知上守下,知前守后,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2.建立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贯穿于老子的整个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宇宙间有“四大”,即人、地、天、道。

地、天和道都是按自然规律运行的,人当然不能例外,即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他看来,人应当与天地和谐,这就叫“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