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对学习环境的系统集成和重构——以萨斯卡切温大学为例
1603现代教育技术 国开形考 1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
教育技术是在系统设计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同其他教育分支学科—样,都是为了改善教学效果。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南国农教授指出,教育技术的学科特色可以用“三强调”概括。强调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与应用为中心;强调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强调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融合。这就是教育技术学科与相关学科,如教育学、教学论、学习论等最明显的不同,也是中国的教育技术与美国、日本教育技术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6
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学习环境。
选择一项:
对
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Nhomakorabea对”。题目17
不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0.00分
教育技术的4个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原理、教育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8
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有:课堂多媒体教学传播模式;自媒体教学传播模式;学生自主利用媒体自学的教学传播模式。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1
题干
教育技术学层次的研究在于如何分析、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即主要研究和开发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的各种方法、手段,并努力加以实践。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知识共享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知识共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资源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方便用户获取和利用。
本文将从数字化资源的定义、数字化资源的特点、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
一、数字化资源的定义数字化资源是指将传统的实物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保留、整理和存储的文献、文物、图片、音视频等资源。
数字化资源通过扫描、录制、采集等技术手段,将实物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并存储在电脑服务器或云端中,方便用户进行访问和利用。
二、数字化资源的特点1. 多样性:数字化资源来自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实物资源,如书籍、期刊、报纸、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丰富多样,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2. 可检索性:数字化资源通常包含丰富的标签、关键词、摘要等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检索工具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源。
3. 可复制性:数字化资源可以随时复制和传播,用户无需亲自去图书馆借阅实物资源,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获取,方便高效。
4. 可交互性:数字化资源提供了更丰富的互动方式,如在线阅读、在线讨论、在线学习等,用户可以与资源进行互动,加深理解和学习。
5. 可更新性:数字化资源可以通过持续的更新和补充,保持内容的时效性和完整性,使用户始终获取最新的知识。
三、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服务于不同的人群和需求。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数字化资源利用方式:1. 在线阅读: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平台在线阅读电子书籍、期刊、报纸等,无需实体书籍,方便快捷。
2. 在线学习:数字化资源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料和教育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形式,进行自主学习。
3. 研究调研:学者、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平台获取大量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加速研究进程。
4. 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资源可以将珍贵的文物、档案进行数字化保存,以防止实物的丢失和损坏,并使之更加广泛地被访问和利用。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路径及思考
(1. Librar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 an 710055, China;
2. Library of Xidian University, Xi an 710071, China)
Abstract: Future learning center is a new learning ecology which is reader-centered, research-oriented and interest-
书馆通过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馆员、技术、设备、环境
总第 202 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 年第 2 期
等要素,在服务“ 双一流” 建设中发挥知识枢纽作用,
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重建大多表现在对
以注重学习者发展为目标,以智慧平台为支撑,以学
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改善,其中包括建立学习共享
习者创新 学 习 为 根 本,更 好 地 推 动 未 来 学 习 中 心 的
了空间建设的基本遵循,提出图书馆空间资源组织和
对图书馆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而“ 实体空间的回归”
元、合理有序的学习场所 [14] 。 实体馆舍空间的功能创
。 美国芝
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2015 年开始对该校西区图书
列有益的活动,以满足学生学术需求,促进学术交流,
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空间:( 1) 教学支持空间。 该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future learning center; spatial reconstruc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者多元化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需要开始重新思索作
助力学习_学习环境与教育技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
助力学习_学习环境与教育技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美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旨在构建一个适应学生需求的学习环境,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学习体验。
这一涉及到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课程设计的调整以及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首先,美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关注学生主体性,倡导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的角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他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在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和辅助教学工具,从而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合他们个体需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方法。
其次,在课程设计方面,美国的本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术能力。
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案例研究、问题解决和合作学习等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在教育技术的运用方面,美国的本科教学借助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渠道。
例如,教学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学习管理,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方式和内容;虚拟实验室和模拟实验软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安全和便捷的实验环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
总之,美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旨在构建一个适应学生需求的学习环境,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下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学习体验。
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课程设计的调整以及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一对于其他国家的本科教育也有借鉴意义,帮助学校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拿大大学学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的经验和启示——以萨斯卡切温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为例
萨斯 卡切 温大 学是 加拿 大 以农科 为基 础发 展起 行 董事会 、 事 会 、 议 会 “ 会 制 ” 理 评 三 的管 理 体 制 。
来 的一所 重点 大 学 。该 校 在 管 理 方 面特 色 鲜 明 , 特 董 事会 由 n 人组 成 , 有 大 学 事 务 的 最 高决 策 权 , 具 别是 在学 术道 德建 设 方 面有 一 套 完 善 的制 度 体 系 , 如 学校发 展规 划 、 学 规 模 、 势 特 色 的形 成 、 金 办 优 资 该体 系对 促进 学生 遵守 学术 道德 、 化学术 环境 、 净 提 运 用 、 事聘 任等 宏 观 和 重要 事 项 的决 定 权均 在 董 人 校 对 理事 会 大 高人 才培 养质 量发 挥着 重要 的作 用 。本研 究将 从剖 事 会 , 长 由董事 会 聘 任 , 董 事 会 负 责 ; 析该 大学 的管 理经 验 人 手 , 入 了解 加 拿 大 大学 的 约 有 1 0人 组成 , 深 0 负责 大学 的一 切外 交事 务 ; 会 评议 凡 学术 道德 建设 经验 , 而为加 强 我 国高校 学生 , 进 特别 受 理学 校 的学术性 事 务 , 涉及 学 校 教 学科 研 方 面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35 (0 1O —18O 10 —4 6 2 1 )lO 1一6 中图 分 类 号 : 4 G6 7
加 拿大 的高等 教 育 十 分 发达 , 其本 科 生 和 研 究 市—— 萨斯卡 通市 , 1 0 于 9 8年 由政 府 创 办 , 是 以 它 生 培养 质量 在世 界上 得 到广泛 认 可 。加 拿 大高等 教 农 科 为基 础发 展起来 的重点 大学 之一 。学校 主校 区
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历史回顾与变革方向思考
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历史回顾与变革方向思考龙小农,曹海霞(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24)摘㊀要:文章借鉴空间概念发展和列斐伏尔三维空间等相关理论,基于图书馆功能发展和服务对象,围绕大学图书馆的核心使命和价值观,对其空间建设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的特征㊂在此基础上,对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变革方向进行思考和展望,认为未来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有效拓展和完善实体空间建设,慎重考虑并因地制宜布局和设计图书馆社交空间,最终构建物理空间㊁虚拟空间与精神空间互嵌互构的学习场㊂关键词:大学图书馆;空间改造;空间建设;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引用本文格式:龙小农,曹海霞.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历史回顾与变革方向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2):45-50.Historical Review of Spac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and Reflections on the Direction of ChangeLONG Xiao-nong,CAO Hai-xia(Library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㊀100024,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pace and related theories such as Lefebvre s three-dimensional space,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functions and service objects,around the core mission and valuesof university libraries,and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university library space.The paper review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library space constructio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On thisbasis,the reform dire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space construction is considered and prospected,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fu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space should be oriented by user needs to effectively expand and improve the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space,and carefully consider and adapt to local conditions in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librarysocial space,and ultimately build an inter-embedded learning field of physical space,virtual space and spiritualspace.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space reconstruction;space construction;physical space;virtual space1㊀引言大学图书馆作为知识存储与阅读空间,在学习㊁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㊂通过文献回顾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业界就对大学图书馆物理空间的价值开发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辩论[1];进入80年代,人们认识到技术可能会影响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方式,却很少有人特别关注图书馆空间以及用户的学习和研究;9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技术和教育方式的变化对图书馆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开始质疑用户利用传统图书馆的方式[2]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大学图书馆越来越重视为学生提供多模态化需求供给的学习空间㊂许多图书馆要么在建设新馆,要么翻新馆舍或进行局部空间改造,空间再造和重塑也成为当前图情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㊂近年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㊁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及其各个子协会制定了非常具体的图书馆空间规划设计指南[3],以便于给正在进行空间改造的图书馆提供参考㊂2022年初,由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研制的‘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也将 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建设 置于事关大学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5年内亟待突破的八大实际问题之一[4]㊂本文基于史学视角,借鉴社会学家亨利㊃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基金项目:北京高校图书馆研究基金项目 新冠疫情常态化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BGT2021033)2023年3月第41卷第2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大学图书情报学刊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Mar ,2023Vol.41No.2论及三维空间理论,围绕大学图书馆的核心使命和价值观,回顾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历程,分析和总结不同时期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的特征,并对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变革方向进行思考和展望㊂2㊀空间及其相关理论2.1㊀空间的概念及发展空间,在其显在的条件下,人们更多地将其视为一个物理学的概念㊂自牛顿㊁伽利略开始,空间就与经典物理学密不可分㊂爱因斯坦提出划时代的相对时空观,引发人类时空观的变革,把人类引向新的科学纪元㊂海德格尔最早提出了 存在是空间性的 这一论点,空间被赋予了 存在空间 的属性,即它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㊂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存在空间把人类归属于整个社会文化,认识空间意味着人对于空间可进行思考[5]㊂到了近代,随着作为建筑学的空间或者城市规划学空间的发展,空间概念开始慢慢向精神空间㊁艺术空间等延展㊂20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开始研究起 人的 空间问题,把人体验环境这一点作为问题提出来,认为它和空间知觉是一个复合过程㊂2.2㊀列斐伏尔的三维空间理论法国社会学家亨利㊃列斐伏尔把空间分为三个层次,即物理空间㊁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㊂他认为,作为历史的产物,在物资规划㊁财政规划和时空规划中,空间是一个集中的场所㊂同时,空间应该被当成一个总体来考虑,我们应该在它的复杂性中接近它,并在这种复杂性中展开对它的批判㊂列斐伏尔期望展示出一种物理空间㊁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之间的理论统一性㊂每一个社会都会生产出它自己的空间;每一个空间的生产都是当时社会关系的再现,建筑师作为空间的生产者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进行操作,并受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6]㊂同时,空间作为客观存在,既与物质运动紧密相连,又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结合(即有限物理空间和无限精神空间或虚拟空间的结合)㊂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与运动的紧密关系是每个人都能切实感知到的㊂并且,空间能够呈现为多种样态,既能表现为物理㊁信息㊁能量等物质性空间,又能表现为精神㊁文化㊁艺术㊁知识等社会空间[7]㊂大学图书馆作为 社会空间 存在空间 而存在,具有建筑空间和物理空间等空间概念的性质和特点,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又被赋予了虚拟空间的属性㊂本文通过梳理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及其自身空间演变特点,结合空间及其发展的相关概念,加深对大学图书馆这个独特空间建设历史进程的理解,关注空间建设未来的发展㊂3㊀大学图书馆空间的发展历史进程3.1㊀大学图书馆及其空间建设渊薮西方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图书馆的建筑空间有限,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机构,即图书的自由使用和访问仅限于少数神职人员等;核心功能在于保存知识,保护并传递人类文明智慧成果㊂具体情况如下:(1)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图书馆的发展㊂大学图书馆空间设计萌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图书馆㊂中世纪初期,新的欧洲图书馆及其空间布局的出现是由于西方基督教,更准确地说是由于公元6世纪在意大利建造的第一批修道院的兴起㊂随着修道院㊁教会等新建筑的发展,修道院或教会的建筑结构更加复杂,建筑体有着不同的功能分区,并出现了专为图书馆设计的结构㊂例如在教会建筑的上层有一个细长的空间,专门用于存放书籍和阅读[8]㊂另一方面,得益于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书籍数量快速增长,推动了图书馆空间不断扩大并在修道院的布局中占据了一个新的独立空间,用于存放书籍和确保阅览座位㊂(2)基督教图书馆空间建设的特征㊂其一,从社会功能上看,基督教图书馆具有近代藏书楼的特征,在中世纪近千年的时间中保存了知识,保护并传递了智慧的火种㊂中世纪中后期,从修道院直接派生出来的大学图书馆出现,侧重于利用图书㊁使用知识,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和中世纪的结束开辟了道路[9]㊂其二,从本质上看,早期基督教图书馆(或修道院图书馆)具有 私人 特征,图书的自由使用和访问仅限于神职人员;随着教会图书馆的发展,在城市人口较多的环境中,教会书籍逐渐允许其他分会图书馆㊁大教堂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以及一些固定的用户使用,以适应个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世俗化,使书籍更容易获取㊂其三,从建筑的角度来看,这是图书馆适应其基本属性之一即公共特征的需要㊂早期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越来越宽敞明亮并宜于阅读,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特征㊂总体来说,早期教会图书馆空间不论是对读者群体还是收藏图书来说都十分有限,但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的社会空间,是当时社会思想宝库的集萃,作为重要的藏书机构,为传递宗教㊁文学和历史等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㊂龙小农,曹海霞: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历史回顾与变革方向思考3.2㊀早期大学图书馆空间的发展早期大学图书馆空间的总体特征沿袭了修道院图书馆的建筑特色,但在功能方面有了自己独特的分区㊂由于大学图书馆开始为更多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其核心功能从保存知识开始转向利用图书与传播知识,从而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繁荣创造了条件㊂(1)早期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建设㊂中世纪大学盛行教会主义,大学由教会操纵,从根本上来说,中世纪大学是神学和古典学科的世袭领地[10]㊂12和13世纪西方大学的建立为大学图书馆建筑结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新成立的大学或学院认为有必要成立图书馆㊂大学图书馆的成立意味着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大学教育体系将世俗教育系统转移到修道院和大教堂之外㊂此时,大学图书馆结构仍受到教会及其建筑设计的影响,一方面修道院图书馆是彼时大学图书馆唯一可用的建筑灵感,另一方面欧洲或美洲大多数现代化的大学都是修道院赞助的㊂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僧侣出身,图书馆的第一批藏书也是他们所属的寺院捐赠的㊂因此,当今英美大学图书馆的布局与修道院或教会建筑之间的明显相似不足为奇㊂英国著名的建筑史和图书馆学专家约翰㊃威利斯㊃克拉克指出,15世纪建造的大学图书馆中有三分之二与教会(修道院)图书馆相同㊂(2)早期大学图书馆建设的特征㊂其一,从社会发展和精神空间领域来看,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主要国家,贵族和统治阶级开始提倡与扶持图书馆事业,搜集与研究古籍成为时尚㊂在新兴的城市中,教会和私人图书馆陆续出现,大学图书馆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进步㊂同时,人文主义作品传播和印书业的发达直接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㊂但初期的大学图书馆规模都不大,藏书主要是靠抄写或赠送㊂其二,从图书馆物理建筑和空间布局来看,直到14和15世纪,人们认识到图书馆空间是连接书籍和用户之间的交汇点,图书馆空间建筑才被提上日程并最终成型㊂而中世纪大学图书馆空间布局组织方式的发展受到人们对其功能需求的影响,即它所服务的社区㊁收藏和庇护书籍以及用户的利用或访问㊂大学图书馆源于修道院图书馆,因此它们的内部结构很相近㊂例如,早期部分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都用铁锁链牵在书桌上以防止偷盗;大学图书馆的书桌很像修道院的读经台,等等㊂尽管如此,二者仍有原则区别,修道院图书馆重在保存图书,而大学图书馆则侧重于利用图书;大学图书馆推广了知识,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繁荣创造了条件㊂3.3㊀现代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发展与变革随着馆藏发展及用户阅览需求的变化,大学图书馆服务宗旨有了延展和变化,大学图书馆开始成为大学的中心,图书馆不仅收藏了多种类型的文献,而且开始根据读者在馆利用行为进行了多种分区及服务功能区分,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建设相应进行了变革,内部空间分区逐渐多元化和特色化㊂其核心功能更多样化,成为学习中心的物理空间㊁社交空间的精神空间,以及突破场域所在的虚拟空间㊂(1)现代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发展与变革㊂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立扩展了馆藏和阅览空间,且大学图书馆成为大学的中心㊂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图书馆的设计都坚持传统的收藏空间和安静阅读/沉思的宗旨㊂六七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变革㊁现代大学教育体系的变革和教学内容的扩展,图书馆馆藏类型逐渐增多,如新的非印刷资源等㊂为了适应新的馆藏发展以及用户阅览需求,大学图书馆迎来了大规模的翻修或重建,以改善图书馆功能㊂八九十年代,大学新的教学实践和互联网的发明进一步推动了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变革㊂据初步统计,仅从1992年到2001年,美国各地每年平均翻新或建造2,874,000平方英尺的学术(大学)图书馆空间,每年投入约为4.49亿美元[11]㊂进入21世纪,国外大学图书馆的改造仍然在持续进行,例如当前正在进行改造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主图书馆,将以 本科生的兴趣为优先考虑再进行空间设计㊂这些空间将继续为本科用户提供广为人知和喜爱的工具和服务,还将使图书馆能够满足(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出现的独特需求 [12]㊂我国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改造主要集中在21世纪以来,根据教育部高校图工委近5年来的统计,每年均有100余所高校图书馆进行馆舍翻修或重建;通过网络调查,约76%的一流大学图书馆新建馆舍或进行内部改造[13]㊂(2)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及特征㊂根据列斐伏尔的理论观点,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品㊂它是被现实化㊁客观化的 功能性 空间,既是意识形态性的,又是知识性的,是兼具功能性和工具性的空间㊂结合列斐伏尔空间发展的理论,现代大学图书馆空间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作为学习中心的物理空间㊂图书馆作为安静学习的 学习中心 空间功能毋庸置疑㊂近年来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功能愈来愈多样化,设计也更加多元化㊁个性化和社会化,图书馆员正在接受基于学习空间使用的设计变革,增加协作㊁发现和社交互动的功总第196期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年第2期能及领域[14]㊂大学图书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㊁挑战而变化,并受其影响,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教师和学生的学术需求,图书馆服务和各种信息素养计划已经影响了图书馆的管理和组织方式,学习或学术支持活动已经成为图书馆空间规划的重点,图书馆正在成为真正的学习中心㊂当前,学生们使用的信息范围广泛,超出了图书馆提供的范围㊂然而,大量信息的容易获得或信息过载也使学生难以适当有效地使用信息㊂由 信息集散地 转化为 学习集散地 ,能够提供适当的环境,激发协作性社会学习㊁鼓励创造力并支持知识创造,要求大学图书馆重塑其空间,以满足学术界不断变化的需求,并真正使其成为教育和学习的促进者[15]㊂未来,大学图书馆的使命范围更广,其主要作用之一是帮助学生成为更有效的信息用户,而不仅仅是提供信息资源,并且在不断发展中更加努力提升自己[16]㊂其二,作为社交空间的精神空间㊂近年来大学图书馆面临着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使用其物理空间的挑战㊂将图书馆作为公共理念的社交空间和学习空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一些模式,即图书馆和计算中心相结合㊁图书馆综合公共服务的出现㊁图书馆作为场所运动等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校外电子资源的可用性导致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收藏与保存㊁参考咨询等传统功能下降㊂大学图书馆通过提供创新的设施和服务来应对这一挑战,即逐渐扩大 社交空间 的功能,通过建立各种咖啡馆㊁ 协作小组空间 和 共享学习空间 等社交活动空间,满足用户各种类型的社交需求㊂而推动 社交空间 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包括:高等教育教学的转变,强调小组项目和协作工作的学习范式的改变(从以资源为中心到强调人际协作,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小组和社会学习),以及教学法的发展㊂图书馆需要了解新一代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技术及数字工具服务,并提供信息共享或学习共享等空间,通过改善技术㊁服务和氛围来加强以学习为目的的社交活动以及学习空间建设,创造一个充满活力㊁舒适和便于协作的空间㊂其三,突破场域所在的虚拟空间㊂大学图书馆除了提供用户学习空间和社交空间的功能,还具有重要的提供虚拟学习空间的功能㊂随着知识存储向网络大规模迁移,知识和文献形态越来越电子化㊁数字化,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极大变化,图书馆应顺应这种变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虚拟学习空间而不是实体书架㊂例如,许多用户使用自己的设备(笔记本电脑㊁平板电脑㊁智能手机等)在图书馆进行研究,用户在享受物理空间的同时,还使用了图书馆的虚拟网络空间,包括图书馆的WiFi信号㊁数据库资源㊁工具软件以及其他商业资源㊂同时,也使得图书馆清醒地认识到改善无线接入和无线打印等智慧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也许用户对一个新的公共物理空间的呼声并不高,但是对于网络空间和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利用却日益增长㊂实践证明,学术图书馆正在从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为用户在学习㊁教学和研究活动等虚拟学习空间中获取知识的促进者和积极分子㊂4㊀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发展与变革的思考4.1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有效拓展和完善物理实体空间建设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大学图书馆物理空间的设计改造,是目前国内外很多图书馆进行空间设计和改造的必要前提㊂图书馆空间设计及改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家具的选型㊁空间整体布局到各项信息化技术的全面运用,一个成功的图书馆空间改造案例一定会细心周到地考虑到读者需求㊂同时,在空间改造的时候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掘用户的空间需求(例如通过用户调研问卷㊁访谈等方式获取用户直接的需求),应用这些数据来帮助图书馆设计空间㊂通过用户访谈或问卷调研了解学生更倾向于哪种形式的家具,是具有遮挡的个人私密学习家具㊁开放的小组讨论空间家具,还是大开间的公共阅览空间的普通桌椅,从而为整体空间布局提供一定依据㊂此外,图书馆还要注意上述物理空间中的各种活动及功能的区分布局,例如安静学习区㊁研讨区㊁朗读区㊁电话亭等各种功能区域的有效布局,一般整体上按照由动到静自下而上的楼层布局,以减少各个功能区域噪音的干扰,最终充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及读者对空间交互性的需求㊂上述不同区域空间的功能,不仅能揭示图书馆空间设计元素和潜在的用户交互性,还能增加和了解用户对于图书馆的体验㊂4.2㊀慎重考虑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置,因地制宜布局和设计图书馆空间大英图书馆前馆长Brian Lang指出: 历史上的图书馆一直是非常成功的社会空间 ㊂能够提供灵活的学习空间㊁协作和独立以及休闲交流的工作空间,是21世纪图书馆作为社交空间的诠释[17]㊂如上文所述,图书馆空间改造中增加了很多社交空间,如咖啡馆㊁协作小组学习空间和学习共享空间㊂当学术文化龙小农,曹海霞: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历史回顾与变革方向思考转变为包括更多以社会和群体为导向的研究,图书馆认识到将自己发展为社会空间的必要性,但在努力将自己定义为休闲和交谈的第三场所的过程中,图书馆是否有可能不再是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在实体图书馆中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尽管现代图书馆对 社交空间 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没有大量定性证据表明这些新增的社交空间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增强图书馆的整体认知和使用㊂学者Gayton认为,大学图书馆的 公共 体验对其安静学习空间的核心功能带来冲击,图书馆的社会体验不应侵犯它㊂学者Lippincott指出,如果(学习共享空间)项目不是从图书馆的使命或愿景的角度来设想的,那么引入学习共享空间可能会适得其反[18]㊂总体来看,上述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些变化表示担忧,并建议此类项目应考虑特定的图书馆制度环境,图书馆作为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社会空间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学术环境和每个高校的实际需求来布局和设置,而不是盲目跟风㊂就笔者来看,大学图书馆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信息资源场所,社交空间一般常见于公共图书馆,是其核心功能的具体表现;于大学图书馆而言,根据其核心使命应遵从大学知识服务中心与信息素质教育的功能定位,社交空间的开展应根据各个学校的特殊要求进行有限布局和设置,而不是不加思考地推而广之㊂4.3㊀充分挖掘虚拟空间作用,建立互嵌互构的学习场域数字时代为促进智力㊁社会和文化发展创造空间包括探索虚拟空间带来无限可能性,图书馆正在开发一个强大的虚拟共享空间㊂许多学校如密歇根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图书馆已经为教师开发了虚拟协作空间,并将图书馆 场域 概念扩展到校园的其他地方,推进支持教学㊁学习和创造新知识所需的专业知识㊁技术和环境的目标㊂扩大图书馆场域概念进一步强调了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战略,让整个校园沉浸在数字学术㊁21世纪的交流选择和更丰富的跨学科合作中㊂当前,学术图书馆以其对校园内所有人免费访问的立场和原则,努力证明它们在一个24/7访问的虚拟场域中存在的合理性,并且该场域越来越强大㊂当我们思考图书馆空间走向和图书馆员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考虑创造独特的图书馆空间㊂与大教堂㊁寺庙和其他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空间一样,图书馆的演变是为了满足一种社会文化功能,而当文明发展到一种程度时,必将以另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出现,比如虚拟场域空间的开辟㊂未来大学图书馆应是一个虚拟数字空间和现实物理空间交叉㊁叠加㊁同心互构的学习场㊂图书馆的使命逐渐从提供资源转变为积极主动的 学习伙伴 ,为了巩固 图书馆是大学的学习中心 的地位,图书馆应该走物理空间建设㊁精神空间建设和虚拟空间建设多重发展路径,建立互嵌互构的学习场域,推动图书馆提供新资源㊁新空间㊁新服务㊁新保障,建立具有吸引力㊁向心力㊁感召力的学习场㊂5㊀结语不论从中世纪的教会(修道院)图书馆还是当今大学图书馆发展来看,图书馆每一阶段的空间布局都与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并基于自身核心使命和价值观,在资源与服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这是不同时期图书馆空间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㊂图书馆在充分发挥传统空间基本阅览职能的同时,应该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图书馆历史使命,重新构建新时期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空间功能㊂今天的图书馆正处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毋庸置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的㊂因此,大学图书馆新发展阶段必须要有新发展理念引领,建立人与文献信息互融互动的新空间供给㊂智能时代,图书馆的价值功能和空间供给将持续变革,用户越来越多地转向网络数字信息服务来满足他们信息需求㊂未来,大学图书馆空间发展潜力无穷,构建与智能时代相匹配的虚实同构的学习场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㊂参考文献:[1]Wilkinson Jaci,Breneman Kyle.Bridging the Digital and the Physical User Experience:Analysis of Academic Library Floor Plans[J].Journal of Web Librarianship,2020,14(1/2):28 -51.[2]Matthews Graham,Walton Graham.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space[J].New Library World,2014,115(5/ 6):237-249.[3]洪芳林,束漫.国际图联和美国有关图书馆空间规划指南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20(8):114-121. [4]陈建龙,邵燕,张慧丽,等.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1):22-33. [5]诺伯格㊃舒尔兹.存在㊃空间㊃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16,51.[6]亨利㊃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8-9.[7]孙全胜.列斐伏尔 空间生产 理论形态研究[M].北总第196期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年第2期。
基于大数据的师资协同共建共享机制
息网络技术也为各种技术应用和数据信息共享提供了强 反馈欠缺,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教师人数的缺乏造
有力的支持,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内容将是如何通过师 成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系统性的师资培养体系,资源分
资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评估,建立完善的师资协同共建共 配不均更导致人员流失严重,师资层次良莠不齐,发展
从信息共享到学习共享:维多利亚大学在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建设上的经验
间 的基础 上 推进 数字 化学 习共 享 空间 建设 . 图对 上述 系列 难 试
题 进行 探索 和 回答 。
半 的 学 生 来 自上 述 西 部 地 区 . 生 文 化 和 语 言 多 样 性 的 比 例 学
比较高 , 对于 大多 数澳 大利 亚大 学而 言 , 维多利 亚 大学 , 相 在 社
2 从 信 息 共 享 到 学 习 共 享 :维 多 利 亚 大 学 数 字 化 学 习 共 享 空 间 建 设 的 思 想 跨 越
这 个项 目的 资金 一 开始 主要 被用 来 改造 维 多 利 亚大 学 所 有 l 个 校 区 的图书 馆 ,其 中包 括 增加 6 0个新 的计 算 机和 吊 1 0
个文 化多 元 的区域 ,在这 里外 国出 语 以外 语 言 的 家 庭 占 3 % , 整 个 地 区 的 知 识 水 平 5
和社会 资本 较低 , 过教 育 的人在 专业 和 准专业 职 位 的聘 用 上 受 所 占比例也 相对 较低 。 外 . 另 这一 地 区 的工业 高度 密集 , 出现 了 越来越 多 的物流 、 储 和运输 企业 。由于维 多利 亚大 学大 约有 仓
源 , 帮 助 他 们 在 学 业 上 取 得 成 功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校 于 2 0 并 该 03 年开 始 了从 “ 师 为 中心 ” “ 学 习者 为 中心 ” 战 略 转 型 。 教 向 以 的 《 与 教 的 政 策 》 份 转 型 的 纲 领 性 文 件 指 出 , 校 关 注 的 首 要 学 这 学
在 思 想 上 的 重 大跨 越 , 体 与 虚 拟 相 结 合 、 重 人 员 配 置 和 部 门合 作 是 其 显 著 特 色 , 合 作 的 文 化 则 是 维 多利 亚 大 实 注 而 学 数 字 化 学 习共 享 空 间 最 重 要 的 成 功 之 道 关 键 词 : 息 共 享 : 习 共 享 : 多 利 亚 大 学 信 学 维 中图分 类号 :46 G 3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0 (0 9 1- 0 1 0 17 — 8 0 2 0 ) 1 0 9 — 2
基于空间句法的高校历史校园空间形态现状分析——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为例
Key words spatial syntax; historical campus; campus space; space optimization高校历史校园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典型类别,具有独特的魅力。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张,以及师生需求的增加,历史校园面临着空间更新方面的挑战。
在进行历史校园空间更新时,需要注重校园空间与时间空间的相互融合,以体现历史校园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本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历史校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理论和Depth map 软件,结合学校档案资料和实地考察数据,建立了校园空间的线段模型、轴线模型和视域模型,从多个角度和领域综合分析历史校园的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梳理空间组织特征,特别是空间形态与使用者行为之间的联系。
通过结合空间句法分析和师生行为分析的结果,可以提出综合性的校园空间优化建议,提升校园功能空间的利用率,优化道路和景观空间,使历史校园焕发新的活力。
1空间句法理论及徐汇校区空间概况1.1空间句法概况空间句法是由英国学者比尔·希列尔教授提出的一种量化分析空间的理论,简单概括为数学方法描述和分析复杂空间系统(如空间认知、空间与行为、空间与社会)之间的拓扑关系[1]。
简而言之,它将大尺度空间分解为数个小尺度空间的基本模式,是空间分解的基本方法。
其中包括视域模式、凸空间模式和轴线模式等。
这些模式都以可见性分析为基础,将空间系统分解为多个小尺度空间。
将高校历史校园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模型分析方法相互结合,运用可量化、可视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历摘要 高校历史校园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记录了高等院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侵蚀,一些优秀的历史校园面临着功能空间利用率低、缺乏活力和生机等实际问题。
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为“徐汇校区”),采用空间句法作为研究方法,对徐汇校区的校园空间形态和历史建筑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
共建-共享与共盈-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其启示
共建\共享与共盈: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其启示摘要:文章从美国、加拿大两国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过程和现状着手,分析了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美、加两国高校教学资源库具有共建、共享与共盈的特征,受此启发,指出我国应从加强指导落实、提高协作度、协调建设与服务以及提高实用性等方面做好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以应对国外名校网络课程的冲击。
关键词: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启示教学资源库是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起来的,内容丰富多样、能方便有效地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科学研究服务的共享式的资源平台,具有标准化、科学化、动态化和共享化的特点。
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起步较早,已经拥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开发方案和管理模式,与之相比,我国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在建设和利用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
2010年9月-11月,笔者先后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师海外培训团和高校教学管理研修团,历时近两个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滑铁卢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高校学习培训,就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问题,走访了相关机构,与有关学者和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结合海外的学习和亲身体会,笔者深感美加两国政府和高校对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视。
其在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先进理念和显著特色,值得我国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借鉴。
一、美、加两国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举隅1、美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放式课程计划”(OCW)是全球最具代表性、最成功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推广案例,是全世界教师、学生和自学者不可多得的免费。
开放的教育资源,是高校整合网络教学资源的创新项目。
2002年开始,MIT 面向全球免费开放课程,截至目前已有1300门,其浏览格式为保护后的PDF文件,教学设计为LECTURES(课堂讲授)形式,即国内所说的电子教案,形式非常简单、直观、易于下载。
这一举措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传播知识和大学与学者合作的全新模式。
在这一模式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大学参与到这个行列中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公开与共享的项目或计划。
MOOC:开放与共享的大学精神
MOOC:开放与共享的大学精神作者:阴崔雪刘尼尼杨多多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14期摘要:MOOC(即慕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各大高校的名师通过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进行网络教学。
这种课程模式的授课时间和地点灵活,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再加上MOOC所包含的开放与共享的大学精神,MOOC的概念与模式被人们广泛关注,引发了不小的“数字海啸”。
MOOC所蕴含的开放与共享的精神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更需要通过MOOC精神改变当下教育资源失衡的格局,为更多的学子提供发展的机会,本文通过介绍MOOC及MOOC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各主体的影响,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并提出中国发展MOOC的策略。
关键词:MOOC;开放与共享;机遇与挑战;中国发展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99-03自2012年以来,MOOC“数字风暴”席卷全球,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褒贬不一。
高校是MOOC产生与发展的主要阵地,但许多高校对MOOC的态度十分谨慎。
面对这一新生事物,只有少数知名大学选择参加MOOC研究开发,更多的大学则采取观望的态度。
MOOC对于大学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MOOC是依托于远程技术的发展而来,并由知名大学以免费的形式面对全球开放,这带来的大学精神的变革不亚于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
MOOC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大家的强烈兴趣,是因为MOOC将象牙塔一般的名牌大学拉入普通人群中,剥开名牌大学神秘的外衣,以知识的奥秘吸引一大批的普通追随者。
它让知识冲破了大学的围墙,让开放和共享的大学精神在各大名校掀起一场风暴。
笔者就MOOC所体现的大学精神进行了探究。
● MOOC的兴起MOOC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各高校的名师通过现代化设备免费进行网络教学,学习者只要具备讲授课的相应语言基础和互联网设备就可以进行学习。
MOOC减少了时间和地点的束缚,使人们的学习更加便捷。
虚拟地理环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黑龙江工程学院
虚拟地理环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黑龙江工程学院1.可视化协同包括对数据协同模型协同、分析协同决策协同的可视化。
()答案:对2.时间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时间与空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作为个体行为过程的分析方法之一,整合了人类行为的空间和时间维。
()答案:对3.场景数据具有多元、多维、多尺度的特征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特征。
()答案:对4.群体,是为了某个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包括国家、企业、政府等。
()答案:错5.地理时空大数据带来的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模型分析的思维转换为数据计算的思维。
()答案:对6.我们把这样高度复杂、用于人类生产、消费、娱乐等社会生活的三维虚拟空间系统称之为虚拟地理环境。
()答案:对7.地理过程模型是对地理现象、机理与过程的抽象与表达。
()答案:对8.“GIS 之父” 罗杰·汤姆林森,认为虚拟地理环境在地理信息科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答案:对9.与传统GIS分析相比,虚拟地理环境分析具有涉及领域广,交互需求大,环境依赖复杂等特点。
()答案:对10.虚拟地理环境的网络特征,是虚拟地理环境支持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地理分析的支撑。
()答案:对11.与群件相似,从时间的同步性和用户的空间分布,可以将 CVGE 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同时一同地”,第二类为“同时一异地”,第三类为“异时一同地”,第四类则为“异时一异地”。
()答案:对12.地理过程建模是通过地理信息方法和理论模拟地理过程,形式化地理过程的演化规律,最终得到地理过程模型。
()答案:对13.人是社会性动物,无法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
()答案:对14.空间数据库所管理是空间信息,所以只能用于诸如GIS这样的和地理信息相关的信息系统。
()答案:错15.广义的地理过程:包括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
()答案:对16.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地理协同按照其网络结构可以分为C/S结构与B/S结构。
知识共享平台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放教育资源应用
知识共享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放教育资源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知识共享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将探讨知识共享平台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教育资源应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知识共享平台的定义与特点知识共享平台是指一种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开放性:知识共享平台以开放的方式提供教育资源,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
2. 共享性:平台上的教育资源是由用户自愿分享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资源的覆盖范围和使用率。
3. 多样性:平台上的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教学课件、学习视频、在线测试等,满足了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
4. 互动性:知识共享平台提倡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用户可以通过留言、评论等形式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问题。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现状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制作和传播的学习资源,包括电子书籍、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等。
在当前教育领域,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
三、知识共享平台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中的作用1. 提供优质资源:知识共享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的教育资源,用户可以通过搜索等方式找到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平台还鼓励用户共享自己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整个平台的学习资源质量。
2. 促进学习者交流:知识共享平台鼓励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习者可以通过平台上的留言、评论等方式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和问题。
这种交流互动有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并且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
3. 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知识共享平台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学习记录分析,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平台会根据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需求,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信息共享空间与学习空间的整合——跨学科的视角
既有共性 , 也有很 大的差异。信息共享空 间与 学习空间的整合 能够有 效融合 不 同学科 的研 究成 果 , 创设 多样化 的 学 习场 所 , 满足 不同用户的需求 , 并且为学 习环境 的改造和 建设提 供借鉴。
【 关键词 】信 息共 享空间 ; 学习空间; 物理环境 ; 空间结构
【 中图分类号 】254 F7 .
随着信息化学习环境 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不 断深 入 , 信息 化 学 习环 境 的 内涵 和 外 延 也 在 不 断变
迁 。 由于使用群 体 、 流 场 所 、 务 内容 、 用模 式 交 服 使 以及 管 理方 式等 方 面 的差 异 , 息 化 学 习 环 境 衍 生 信 出学 习 空 间 、 息共 享 空 间 、 信 研究 共 享 空 间 、 作 空 协
学 习需要 真 实存 在 的 、 既 定 范 围 的空 间作 为 有
活 动 的场 所 , 这个 场 所可称 之 为学 习 空间 , 它是 影 响
学 习活 动 的一 个 非 常重 要 的 因素 。JS Jitno— IC(o f nI r
ma o yt o m t e 在 其 报 告 中对 学 习 空 间 t nS s msC m ie ) i e t
学 生 的变化 使得 学 习空 间 的开发 面 临着新 的挑 战 。现 今许 多学 生 是 传 统课 堂所 没 有 遇 到 过 的 , 为 了夺 回那些 在 网络 环 境 下 长 大 , 用 移 动通 信 工 具 使
的学生 的注意力 , 习空 间需 要更 加 丰 富多彩 , 学 并且
融 人更 多 的新技 术 。
远 距
2 1 第 1期 总 第 19期 0 2年 3
信 息 共 享 空 间 与 学 习 空 间 的 整 合
新华三携手西北民族大学 共同构建智慧校园
1202019年8月总第319期ISSN1672-1438CN11-4994/T切入点,详细总结了撞刀原因并分析了这些原因的本质,得出学生操作中由于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给撞刀留下了巨大隐患,主要体现在不理解走刀轨迹、不理解对刀操作及原理和对操作面板不熟悉三大方面。
然后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数车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方案,将上述三大方面作为重点和难点做成微视频,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还对该方案可实施性进行分析。
最后还补充了除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外的其他3种方法避免数车实训课堂中的撞刀现象。
参考文献[1] 严冰.学术勇气与学术理性[J].中国远程教育,2013(7):18-19.[2] 谢贵兰.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的五大关系辨析[J].教育科学,2015(5):43-46.[3] 王长江,胡卫平.“翻转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3-78.[4] 叶海平.数控车床撞刀现象及其机理的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40-43.[5] 刘美玲.浅谈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中的撞刀现象及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2012(5):168-169.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CNC Turning Training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Lu Yan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iyang, 550007, ChinaAbstract: The reasons for students colliding with knives in CNC turning training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t is concluded that students 'poor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points leaves great hidden dangers to collide.Which mainly embodies in three aspects: not understanding the path of tool trajectory, not understanding the operation and principle of finding work piece coordinate system, and not being 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panel. Then, it puts forward a plan for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CNC turning training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are taken a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the classroom and made into micro-video, combined with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knife collision in the CNC turning training, and better maintain the CNC lathe.Key words: CNC lathe; CNC turning training; flipped classroom; micro-video新华三携手西北民族大学 共同构建智慧校园7月23日,“新型智慧校园专题研讨会暨西北民族大学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展”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成果展示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成果展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成为了组织和个人获取、分享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
知识管理旨在有效地组织、传播和利用知识资源,而知识共享则促进了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本文将通过展示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的实际案例,来说明其重要性和实践效果。
一、案例一: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某制造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发现信息孤岛问题普遍存在,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企业决定引入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知识管理系统,企业能够将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员工之间的知识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平台。
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 知识收集与整理:员工通过系统共享自己的经验与知识,以及从外部学习到的知识,形成数据库。
2. 知识检索与传播:通过系统内置的搜索引擎,员工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知识并传播给相关人员。
3. 知识应用与评估:员工能够将系统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知识资源。
该企业通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成功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二、案例二:学术界的知识共享平台学术界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创造和共享领域,学者们通过各种方式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然而,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学科领域的扩大,学术界也面临着知识共享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术界逐渐建立起了知识共享平台。
这些平台具备以下特点:1. 学术论文发布:学者们可以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布到平台上,供其他人学习和引用。
2. 学术交流:学者们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学术讨论和互动,分享关于特定领域的知识和见解。
3. 跨学科合作:平台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创新和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
这些知识共享平台在学术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创新。
三、案例三:在线教育平台的知识共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平台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并在知识共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线教育平台通过视频课程、在线讨论和学习资源共享,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限制,实现了知识的广泛传播。
国家开放大学以数字化行动服务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国家开放大学以数字化行动服务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佚名
【期刊名称】《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26)4
【摘要】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于2022年11月30日举行。
这是自2005年以来,教育部连续举办的第18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主题为“学习贯彻二十大,终身学习向未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湖南省教育厅、长沙市人民政
府承办,国家开放大学、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广播电视大学协办。
【总页数】1页(P17-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
【相关文献】
1.开放式e-Learning解决方案个性化推荐服务——一种面向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服务模式的探索思路
2.全民终身学习网络平台资源建设--开放大学远程学习环境评价激励体系研究
3.面向人人、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构
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笔会系列二4.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公民终身
学习——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在构建福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新担当·新作为5.兵地开
放大学结对互助,共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 习资 源不 仅 包括 信 息 资源 、 知 工 具 、 类教 师 等物 理 资 认 人 源, 还包 括任 务情 境 、 习策 略 、 习 动机 、 习氛 围 、 际关系 学 学 学 人
等 软资 源 。 例 如 ,加 拿 大 萨 斯 卡 切 温 大 学 在 创 建 一 个 高 度 分 布 式 的 、 面 向学 习 者 学 习 实 践 的 数 字 化 学 习 环 境 上 也 经 历 了 一 个 不 断 发 展 演 化 的 过 程 。 过 去 , 括 图 书 馆 专 业 人 员 、 算 机 和 网 络 在 包 计
数字化学 习共享 空间对学 习环境 的系统集成和重构
以 萨斯 卡切 温 大 学为例
汪令 国 , 志 义 朱
(. 放 军理 工大 学气 象学院 教 育技 术 中心 , 苏 南京 2 10 ; 1解 江 1 1 1 2南京 师 范 大 学教 育 科 学 学 院 信 息 化 教 育 研 究 所 , 苏 南 京 2 0 9 ) . 江 1 0 7 摘 要 : 息 时 代 的 学 习越 来 越 呈 现 出数 字 化 的 特 征 , 字 化 的 学 习 需 要 数 字 化 学 习环 境 . 字 化 学 习 共 享 空 信 数 数
技术 专 家 、 多媒体 创作 专业 人员 、 习支 持服 务专 家 、 学 学科 专家 等在 内的专业人 士 分散 于校 园 内不 同的建筑 物 中 . 互之 间缺 相
乏 有 效 的 协 调 和 联 动 , 能 实 现 协 同 , 而 导 致 绩 效 偏 低 而 成 不 从 本 居 高 不 下 。 外 , 习 空 间 在 设 计 上 也 主 要 面 向 印 刷 媒 体 时 另 学
性 质 的 学 习 任 务 ,可 以 给 他 们 提 供 从 现 实 到 虚 拟 的无 缝 联 结 。
方式 和 沟通传 播方 式 , 而 形成 高 度信 息化 的人 才培 养环 境 。 从 对 其 内涵 可作 如 下具 体解 释 :计 算机 的广泛 应 用及 良好 的网
络 设 施 是 建 设 数 字 化 学 习 环 境 的 前 提 基 础 :数 字 化 包 括 信 息
间正是 近年 来 涌现 的一 种新 型数 字化 学 习环 境 。 加拿 大 萨斯卡 切 温大 学在 数 字化 学 习共 享 空间的 创建 上 . 大学教 对 学科研 公共 服务 体 系进 行 了 系统 集成 , 并对 学校 的 学 习环境 进行 了重 构和 再造 , 2 世 纪数 字化 学 习环 境 的创 建 为 1
主 要 特 征 仍 然 属 于 国 际 互 联 网 出 现 之 前 的 那 个 时 代 , 有 能 够 没
充分 利用 先进信 息技 术 的潜在 力量 , 有能 够把 各种 教学 和科 没
研 支 撑 服 务 的 递 送 内 在 地 整 合 到 数 字 化 环 境 之 中 。 从 理 论 上
讲, 数字 化校 园环 境可 以让学 习者 发起 并 完成一 系列具 有整 合
代 里 成 长 起 来 的 一 代 人 , 些 学 习 空 间 中提 供 的 信 息 化 服 务 其 这
1 数 字 化 学 习对 学 习环 境 的 新 呼 唤 和 萨 斯 卡切 温 大 学 面 临 的新 挑 战
新 的 学 习 方 式 需 要 新 的 学 习环 境 . 字 化 学 习 需 要 的 是 数 数 字 化 学 习 环 境 。 谓 数 字 化 学 习 环 境 是 指 : 用 多 媒 体 、 络 技 所 利 网 术 , 学 校 的 主 要 信 息 资 源 数 字 化 , 实 现 数 字 化 的 信 息 管 理 将 并
O 引 言
信 息 时 代 的 学 习 与 以 多 媒 体 和 网 络 技 术 为 核 心 的 信 息 技
养 的数 字 化 学 习 基 环 境 ,是一种 支持 学 习者进行 建构 性 学习 的各种 学 习资源 , 其
探 索 了一条 新路 。
关键 词 : 学习环境 ; 系统 集成 : 字化 学习共 享空 间 数
中 图分类 号 :44 G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0 (0 0 0 - 0 8 0 17— 802 1)100 —2 以及学 校社 区服务 等各 个领 域 中 , 个工 作 围绕着新 型人 才培 整
如借 助 于数字化 学 习环境 , 习者 可 以实现在 各种 海量 信息 资 学 源 中对 目标 信 息 的鉴别 、 提取 和 解读 , 以完 成 对信 息加 工 和 可 学 习结 果 的思维 操作 与整 合 , 以准备 一份 印刷 文档并把 其格 可 式 化或 者把 它整 合 到在线 的演示 文稿 之 中 , 以在 一个单 一 的 可 网络化 计算 机工作 站 内部 与同伴 展 开互动 和交 流等 。
术 的发 展密切 相 关 。 息 技术 以 数字 化 为支 柱 , 息技 术应 用 信 信
到教 育教学 过 程后 , 使学 习环 境 、 习资源 、 习方 式等都 向数 学 学 字化 方 向发展 , 成 了数 字化 的 学 习环境 、 形 数字 化 的学 习 资源
和 数 字 化 的 学 习 方 式 。 美 国 教 育 技 术 首 席 执 行 总 裁 论 坛 在 20 0 0年 6月 召 开 的 以 “ 字 化 学 习 的 力 量 : 合 数 字 化 ” 主 数 整 为 题 的 第 三 次 年 会 上 ,将 这 种 数 字 技 术 与 课 程 教 学 内 容 整 合 的 方 式 称 为 数 字 化 学 习 , 出 了 数 字 化 学 习 的 概 念 , 着 重 阐 述 提 并 了 为 达 到 将 数 字 技 术 整 合 于 课 程 中 .建 立 适 应 2 世 纪 需 要 的 1 数字 化学 习环境 、 源和 方法 , 2 资 是 l世 纪 学 校 、 师 、 生 和 家 教 学 长 必 须 采 取 的 行 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