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流动儿童在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流动儿童在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免疫规划工 作是预 防、控制乃 至最终 消灭相 应传染病 的根本措施 ,是 儿童健 康成 长 的重要保 证 J 。流 动儿 童 是 一个 特殊 的儿 童群体 ,其大 量流动 于经济 发达地 区 ,成 为所到之地 儿童健 康 的一 大潜在 威胁 。所 以 ,流动儿 童的 免疫规 划对 整个 儿童群 体 的免疫屏 障的建立 非常重要 。下 面就流动儿童在免疫 规划 工作 中存 在 的问题及 相应对 策总 结如下。 1 流动儿童的特点 由于我国区域经 济发展不 平衡 ,从经 济欠 发达地 区涌 入到经济发达地 区的务工人 员越来 越多 ,随之 而来 的是流 动儿童 的 日益增 多 。这 些流 动儿 童通 常没 有 固定 的住 址、 存在预防接种情况不 详等诸 多 问题 ,给当地卫 生部 门免疫 规划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2 流动 儿童 免 疫 规 划 的重 要 性
协调 配合 ,积极按照免 疫规 划有关 条例对 当地儿 童和 流动 儿童进行 常规预 防接种和查漏补种。 4 . 3 加强对 流动儿 童免疫规 划重要性 的宣传工作 的开展 , 可以充分 利用 电视 、广播 、张贴 宣传海 报等手 段 ,还 可 以 在流动人 口密集 的地 方对 流动儿 童家长进 行免疫 规划 的教 育 ,增加他们 的主动性 ,使 之更有 利于 流动儿童 免疫 规划 工作的开展管理 。 4 . 4 加强 阶段性 免疫 规划 工作 的质 量 考核 ,可 以责任 到 乡 ,保证 免疫规划 工作正 常进行 的各项 措施都 能得到 落实 并实施 ,提高各 环节工 作人 员的责 任心 ,建立严 格 的奖惩 制度 ,保 证免疫规划工作 的高质量进行 。 4 . 5 对免疫规划工作 的开展做 定期 的总结 ,针对 工作开展 中遇到的问题及 时 的提 出解 决方案 ,逐 步改 善流动儿 童免

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分析

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分析

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分析【摘要】社区流动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免疫管理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现行免疫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免疫管理的有效对策。

建立健全的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免疫宣教工作是其中重要的方向。

通过对策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社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还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本研究强调了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对策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加强宣教工作,对提高社区流动儿童的免疫防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问题、现状分析、对策、健全机制、免疫宣教、重要性、研究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流动儿童是指在流动中的家庭中居住的儿童,他们往往存在着接种免疫接种的管理难题。

社区流动儿童的数量庞大,由于流动性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他们的免疫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一方面,社区流动儿童的接种记录不完整、接种证明不全面,给免疫管理带来了困难;流动儿童的接种计划难以落实,缺乏系统性的免疫管理机制。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更加凸显了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免疫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流动儿童感染疾病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对于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现行免疫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建立健全的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为本文后续内容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基础。

1.2 研究目的社区流动儿童是我国免疫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由于其特殊的流动性和生活环境,使得其免疫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提出建立健全的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免疫宣教工作的对策。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现行免疫管理存在的问题,了解社区流动儿童在免疫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障碍;2. 对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估,了解目前的管理情况及存在的不足之处;3. 探讨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的对策,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4. 提出建立健全的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机制的建议,以确保流动儿童能够及时接种疫苗和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5. 加强免疫宣教工作,提高社区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免疫意识和接种率,促进整个免疫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防止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是基层计划免疫工作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355-011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1.1 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辖区流动人口数量剧增,流动儿童的数量也随之上升,且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给我辖区的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预防接种工作难以落实,已成为影响计划免疫工作持续深入发展的突出问题[1]。

流动人口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文化水平低,生活条件差,对子女免疫接种的认识不足,只知道有病看病,轻预防重治疗。

有的只忙于做工、经商,对孩子防病保健意识淡薄,而导致许多流动儿童未全程接种或无证无卡根本没有接种过。

2008年我辖区 0~7 岁儿童数为 1443人,其中流动儿童 822 人,占儿童总数的 5.69%。

根据 2009 年全辖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辖区约有 3.0%的流动儿童尚未全程完成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2009年10月调查我辖区及的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出生的167名流动儿童,建卡127人,建卡率70.01%,建证116人,建证率69.43%,有效接种106人,有效接种率63.47%。

1.2 计划外生育者的恐惧心理:流动人口中超生者居多,家庭接生或私人诊所接生者也时有发生,害怕被人发现,更谈不上卡介苗乙肝疫苗及时接种。

他们把计划免疫和计划生育相混淆。

由此可见,影响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的主要因素在儿童家长方面,与有关报导相近[2]。

二是免疫程序难以确定。

调查资料显示,近半数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史无据可查,有免疫史记录的,其接种情况也有相当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免疫程序,对这部分儿童如何安排接种,是一个令基层计划免疫管理人员大伤脑筋的问题。

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分析

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分析

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社区流动儿童是指那些没有固定居所或经常在不同社区间流动的儿童,他们通常面临着教育、医疗、养育等多方面的困难。

在流动性较大的儿童群体中,免疫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疾病传播源。

目前我国社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接种率低、跟踪管理不到位等。

针对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的现状问题,亟需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和措施,提高他们的免疫防护水平,减少患病风险。

本文旨在分析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并探讨实施方法和评估效果,旨在为改善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社区流动儿童的健康保障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社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社区流动儿童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群体。

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教育水平及社会资源的不足,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免疫管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核心在于,社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困难。

由于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强,其居住地点和社会关系不稳定,导致了免疫接种记录的不完整和跟踪困难。

社区流动儿童通常处于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家庭经济条件差,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意识,免疫接种覆盖率低,易发生严重传染病。

流动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规律,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类传染病的侵袭。

如何有效管理社区流动儿童的免疫问题,提高免疫接种覆盖率,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保障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此,本文将针对社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索解决之道。

1.3 研究意义社区流动儿童是指在城市社区流动居住的未成年人群,由于他们经常跟随父母在不同社区之间迁移,其免疫管理存在许多不便之处。

本文将围绕社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展开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及对策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及对策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流动儿童的免疫现状,并进行分析,从而为建立健全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体制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8年4月在调查区采用挨门逐户一一登记的调查方法以了解0~7岁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情况。

结果该调查区流动儿童的“五苗”接种率不高于90%,全程覆盖率能够达到68.89%,且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和全程免疫覆盖率有着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流动儿童是我国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进一步完善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加强儿童接种的规划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加大计划免疫宣传力度,消除免疫盲区。

【关键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交通的不断便利,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流动儿童的人口数不断上升。

由于儿童的计划免疫卡、证大多在农村,且许多父母因超生、偷生怕被查处而拒绝预防接种,使得儿童免疫接种工作难以进行,继而出现免疫空白区。

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计划免疫工作,于2008年10月对流动儿童进行了系统调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调查者于2008年10月在调查区对满一个月至7岁的流动儿童进行走访调查。

1.2 调查方法在调查区挨门逐户进行调查,并要求每户填写统一的调查表,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1.3 调查内容儿童的流动趋向;流动儿童的发证建卡状况;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儿童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基本常识的掌握情况。

2 结果2.1 基本情况本次对270名0~7岁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占全调查区的同龄组儿童总数的3.91%;其中有121名省外流入儿童,占44.81%;有78名省内流入儿童,占28.89%;有71名本市其他地区流入儿童,占26.30%;有245名有户口的儿童,占90.74%;有25名没有户口或户口不详的儿童,占9.26%。

当地儿童建卡率为85.10%,流动儿童为40.80%。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状况、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状况、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文化与习俗因素
• 习俗信仰:部分地区和民族存在对免疫接种的抵触情绪,受传统习俗和信仰影响,不愿意接种疫苗。 • 认知误区:部分家长对免疫接种存在认知误区,担心接种疫苗会导致孩子生病或其他不良后果。 • 宣传教育不足:针对免疫接种的宣传教育在部分地区和群体中不足,导致家长对免疫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免疫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家长认知水平;完善基层医疗设
施,提高免疫接种服务可及性;关注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状况,提供相应政策支持,降低免疫接种经济负担等。 通过这些措施,有望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保障儿童健康。
03
应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 接种问题的策略
提高接种服务可及性
增加接种点
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增设免 疫接种点,方便流动儿童就近接
种。
延长服务时间
在了解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状况后,我们 需要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 略,以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保障他们的 健康成长。
02
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 接种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
流动儿童家庭通常经济状况较差 ,可能无法承担免疫接种的费用
,导致接种率下降。
父母教育水平
父母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对子女健 康的重视程度,低教育水平的父母 可能缺乏免疫接种的知识和意识。
建立信息报告制度
建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信息报告制度,定期收集和发 布接种数据,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加强监管和督导
加大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 政策和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定期开展督导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对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 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接种服务。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况分析对策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况分析对策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现况分析与对策[摘要]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一个难题。

流动儿童因为其自身的特点给流行病的预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本文从建册、收费、宣传、以及疫苗生产四个方面来改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管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

[关键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建册;收费;宣传;疫苗生产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人口开始流进城市,人群流动性增加。

流动儿童已形成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并且它有它自身的特殊性。

由于这个群体的流动性大并且流动儿童的父母一般知识相对缺乏,缺少一些常规的保护意识,所以流动儿童这一个群体给常规计划免疫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成为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盲点。

甚至在某些区域内形成了免疫空白区或免疫薄弱区,引起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暴发流行。

以往的一些免疫调查统计发现常住人口儿童漏种或缺种的比例为8.77%,而流动儿童漏种率高达14.66%,占漏种儿童的68.46%。

另外还有调查显示漏种原因主要为免疫服务收费太高、计划外生育、不知道要进行第2、第3针接种。

这些原因占9个调查原因中的85.53%。

参照已有的研究,我们认为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们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主要应该在建册,收费,安全,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够接受免疫接种,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一、做好建册管理建册管理就是新出生的婴儿出生后建立保健计划免疫手册的制度,是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的注册登记手续,也是儿童计划免疫的初始工作。

我们建议建册工作在产后访视期间进行,其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意义和注意事项并且让家长能主动配合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流动儿童的建册相对其常住人口儿童建册而言难度更大。

由于改革开放,城市出生户口不稳定的情况,给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困难。

而流动儿童由于其住所的不稳定性,对他们的建册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首先我们可以和各居委会暂住人口管理员联系,由他们提供暂住人员的住处,然后我们上门建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遗漏户。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01
02
03
04
05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 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覆 盖率及接种率现状;
2. 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疫 3.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的
苗的主要因素;
干预措施和建议。
创新性:本研究将结合 文献回顾和实地调查, 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 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 面而深入的分析。同时 ,将提出针对性的干预 措施和建议,为政府和 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开展社会救助
对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完成接种的家庭提供帮助。
针对医疗保健系统因素的对策建议
要点一
加强医患沟通
要点二
规范接种操作
医生应详细向家长解释接种的必要性,打消家长的顾 虑。

医生需严格按照接种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接种安全有 效。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较低 ,与常住儿童相比存在明显差 距。
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也会影响流动儿 童及其家长对接种的信任度和依从性。
04
对策建议
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和接种率的对策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宣传、 学校教育等方式,普及计划免 疫知识,提高家长对计划免疫
的重视程度和接种意愿。
提供便捷服务
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设立临时接 种点,方便流动儿童接种疫苗。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影 响因素分析
2023-11-09
目 录
• 引言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 • 影响因素分析 • 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儿童的数量也日益增加。 计划免疫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对流动儿童来说尤为重要。然而,由于 种种原因,流动儿童在接受计划免疫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免疫规划的因素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免疫规划的因素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免疫规划的因素【摘要】目的调查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的状况并分析影响免疫规划的主要因素。

方法选2008年1月~2013年1月出生儿童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本地儿童(100例)和流动儿童(100例),分析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

结果流动儿童建卡率为93.00%,建证率为94.00%,10苗全程接种率为89.00%,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的覆盖率仍比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有疫苗接种知识认识不足、候诊原因、经济原因等。

结论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接种接种覆盖率还有待加强,需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促进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全面覆盖。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85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92-01前言相较于本地常住儿童,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接种工作更大,因为流动人口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建卡率、免疫规划接种率均比较低,从而导致流动儿童流行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影响儿童的健康生长[1-2]。

本文对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其免疫规划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2008年1月~2013年1月出生儿童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本地儿童(100例)和流动儿童(100例),本地儿童为户口在本地的儿童,流动儿童为在本地居住但是户籍不在本地的儿童,年龄范围3~10岁,均为自愿接受调查。

1.2方法行随机数字表法抽选乡镇100名本地儿童和100名流动儿童展开调查,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由医院防保科室人员制作免疫接种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户籍、家庭收入、疫苗接种情况(MV麻疹疫苗、OPV脊髓灰质炎疫苗、HepB乙肝疫苗、DPT百白破疫苗、BCG卡介苗、MPVAA群流脑多糖疫苗、JEV1乙脑疫苗、OPV4小儿麻痹口服疫苗、DT破伤风、白喉疫苗、MMR腮腺炎、麻疹和风疹联合疫苗)、建证情况、儿童家长基本信息以及对免疫接种认知情况、儿童接种质量等。

基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基层免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加,基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成了基层免疫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流动儿童居所不稳定,纳入基层免疫规范性管理难度大,流动儿童建证率、建卡率及接种率均较低。

这类儿童是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发人群。

因此,如何做好基层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提高该类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已成为的基层免疫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免疫;流动儿童;现状;对策计划免疫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接种方式,有效控制并最终消除传染病。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以“携家带口”的方式入城,随之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这类儿童因家长文化水平低、经济水平有限、工作忙碌等原因,对计划免疫不重视,导致该类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和接种率均较低[1]。

流动儿童居所不固定,纳入基层免疫规范管理有一定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基层免疫工作正常开展。

如何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加强管理,提高该类儿童的接种率,是基层免疫工作的重点。

现对基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如下:1基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1.1 流动儿童自身特点流动儿童居住不固定,搬迁频繁,处于无序状态,很难纳入基层免疫工作长效规范管理范围内。

很多流动儿童来自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及卫生习惯不好,是传染病易感人群,容易引起传染病爆发性流行。

该类儿童建证率低,预防接种不规范,到了新的流入地后处于免疫空白期,使他们成为了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1.2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认识不足流动儿童大部分来自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低,主动免疫意识差。

疫苗是药品,它与别的药品最大的区别是,预防接种是针对健康人,因此部分儿童家长因担心疫苗副作用而不带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差,担心疫苗收费问题,而没有及时接种。

有些家长只知道有病看病,对预防保健不够重视,家长忙于挣钱,预防保健意识淡薄,导致流动儿童没有建卡、出现漏种现象发生。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分析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分析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分析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是儿童免疫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也是提高我国整体儿童身体素质的关键环节。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流动儿童基本内涵以及特征、目前流动儿童免疫现状及其原因,然后就如何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签: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分析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我国人员流动性迅速增大,导致流动儿童数量的迅速增大,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复杂性以及难度迅速升高,如何保证每一个流动儿童都得到国家规定儿童免疫接种是目前儿童免疫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为了流动儿童群体健康,有必要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进行全面研究。

1我国流动儿童基本内涵以及特征目前流动儿童具体概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学者认可的一个地区流动儿童定义是:该地区全部户口在该地区而本人却在外居住或者人在该地区居住但是户口是外地户口的儿童,居住时间均不小于三个月。

流动儿童基本特征有:流动儿童来源比较广泛,但是多来自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省内流动儿童数量占比重较大,省外流动儿童数量占比重较小,流动儿童聚集地往往是大城市菜市场、批发场以及工厂附近,流动儿童年龄都偏小,小于1岁的流动儿童数量最多。

2目前流动儿童免疫现状及其原因根据相关社会调查,流动儿童免疫接种过程中的常规疫苗接种率、免疫管理建证率和建卡率均比常住儿童要低很多,另外根据对儿童群体免疫水平调查报告,各城市儿童脊髓灰质炎抗体GMT、麻疹抗体阳性等免疫水平调查中相关数据显示流动儿童免疫水平要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免疫水平。

根据调查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免疫率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居住时间,流动儿童居住时间越长,其接受儿童免疫的概率越大,免疫计划性越强,居住时间比较短的儿童往往会忽视某种免疫接种;父母职业和文化水平,父母是儿童能否正常接受免疫接种的最关键的因素,父母的职业会影响到其对儿童免疫接种的认知水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父母为个体小商贩的儿童免疫接种率最低,父母从事文化领域或者行政领域以及医学领域的儿童免疫接种率比较高,流动儿童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呈现较高趋势。

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

方法:本次对象为我辖区280例流动儿童,时间段2019年1月-2020年5月,统计免疫接种建证情况,并对管理对策进行探讨。

结果:280例流动儿童中,年龄在1岁以下132例(47.14%),1-4岁84例(30.00%),4-7岁36例(12.86%),7岁以上28例(10.00%);在疫苗接种上,五苗覆盖率为90.00%,建证率为89.29%。

结论:流动儿童疫苗覆盖率、建证率较低,是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制定免疫服务体系,提高疫苗接种率。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走进城市,而部分务工人员的子女也跟随父母不断迁移,增加流动儿童的数量。

由于流动儿童无本地户口,父母工作不固定,增加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困难[1]。

再加上务工人员认知水平偏低,不了解儿童免疫接种的必要性,导致流动儿童成为传染病的高危人群。

因此,做好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至关重要。

本文以我辖区280例流动儿童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次对象为我辖区280例流动儿童,时间段2019年1月-2020年5月,男性150例,女性130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9岁,平均(4.63±0.52)岁;父母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108例,专科以下172例。

1.2方法向流动儿童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在专人的指导下填写问卷,内容为是否按时接种疫苗、是否办理免疫卡证等。

2结果2.1年龄分布结果显示,1岁以下的流动儿童较多,随着年龄的增加,流动儿童的数量越少。

具体见下表1。

表1 流动儿童的年龄分布年龄例数(n)构成比(%)1岁以下13247.141-4岁8430.004-7岁3612.867岁以上2810.002.2接种建证情况结果显示,五苗覆盖率为90.00%,建证率为89.29%。

儿童计划免疫现状调查管理对策

儿童计划免疫现状调查管理对策

儿童计划免疫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探讨[摘要] 计划免疫就是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预防接种,它是预防一些传染病的最方便、经济且有效的手段,同时它还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力,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本文着重分析了儿童计划免疫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儿童计划免疫;现状;管理对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得到提高,关于儿童权益、健康、以及优生优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儿童免疫工作开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难以忽视的问题。

为了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实践中应当采取适当的管理对策,本文即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具体探讨这些问题。

一、儿童计划免疫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1.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问题由于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的务工人员和家属都来到城市工作、生活,导致流动儿童数量显著增加,有些地区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其常住人口。

绝大多数流通儿童的父母,其文化程度比较低下,接受的教育少,使得其缺乏健康卫生知识,自我保健的意识较差,关于计划免疫方面也缺乏一个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预防疾病。

另一方面,外来儿童父母的职业情况也增大了其流动性,关于医院的预防保健部门如何安排预防接种工作,家长并不了解。

当前的许多调查也表明,流动儿童接种率低于本地的儿童。

2.疫苗的保管以及使用不当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1)细菌性发炎。

疫苗在储存过程中受到细菌的污染,或者对皮肤和针头的消毒不够彻底,可能会导致注射部位发炎、局部化脓,严重者会导致全身的化脓感染。

(2)疫苗的储存和运输不符合要求,冰箱温度纪录不够准确和及时,无法保证疫苗质量。

(3)在注射疫苗后,如果对注射部位过分揉搓,就会使得药物在皮肤或肌肉内扩散,增加了疫苗的接触面,从而导致严重的局部反应。

(4)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会对疫苗本身或其添加物里所含的成分产生不适应,从而引发局部反应,通常在注射后一天内就会出现发热或红肿现象,然后会在2~3天后消退。

试析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现状与管理

试析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现状与管理

试析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现状与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与日俱增。

在流动人口中,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免疫规划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举措,以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展开。

标签: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管理举措在我国流动人口中,流动儿童是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他们居无定所,其传染病发生率高,为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管理难度,如何加强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提高免疫接种率,是保证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1.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现状1.1 预防接种及种类预防接种是指用人工方法将免疫原或免疫效应物质输入到机体内,使儿童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从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当前我国疫苗分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二类疫苗是自费并自愿接种的。

从200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规划共计接种11种疫苗预防12种传染病,详见表1。

表1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疫苗名称接种对象接种部位接种途径预防传染病种类月(年)龄乙肝疫苗0、1、6月龄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乙型病毒性肝炎卡介苗出生时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肺结核脊灰减毒活疫苗2、3、4月龄,4周岁口服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3、4、5月龄,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18-24月龄白破疫苗6周岁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白喉、破伤风麻风疫苗8月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麻疹、风疹麻风腮疫苗或麻腮疫苗18-24月龄、6周岁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周岁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A群流脑多糖疫苗6-18月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C流脑多糖疫苗3周岁,6周岁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A、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甲型肝炎注:以上疫苗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目的:总结探讨我国流动儿童规划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方法:调查分析接种率抽样汇总表、接种率各种报表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疫情数据、流动儿童漏种原因调查表等,总结流动儿童在免疫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偏低,是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多发和疫情暴发的高危人群。

主要问题在于接种单位管理不到位、监护人疫苗接种意识不强、相关部门配合不够等。

结论:根据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强化各单位管理水平,加强部门合作,广泛宣传免疫接种的重要性。

标签:流动儿童;免疫规划;问题与对策免疫预防作为我国预防控制疾病工作的一项基本国策,对控制和预防传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与计划免疫实施之前相比,计划免疫实施后我国传染病发生率下降90%以上[1]。

我国现在已实现省、县、镇儿童免疫接种率在85%以上的目标,整体儿童免疫接种率相对较高。

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逐渐增加,其中流动儿童无固定住所、家长免疫意识不强,这部分儿童免疫工作难以落实[2]。

在免疫规划中的免疫疫苗种类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难度增加,其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免疫规划相关资料来自我国接种率抽样汇总表、接种率报表以及免疫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报表。

传染病发病情况及疫情资料也来自我国基本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1.2 研究方法流动人口中儿童定义为流动儿童,包括常驻户口不在本辖区、在当地居住满3个月、年龄低于7岁的儿童。

2. 结果2.1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偏低流动儿童因为经济、居住生活条件、家长素质低等因素影响,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常住儿童。

调查发现2013年我国0~7岁流动儿童建卡率60.50%明显低于本地儿童免疫接种建卡率95.20%。

同时,流动儿童5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的单种接种率依次为70%、72%、80%,74%,63%,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接种率90%、96%、90%、97%、95%。

怎样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工作?

怎样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工作?

怎样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工作?现如今,我国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流动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同时也带来了比较突出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和管理问题。

不少流动儿童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无法及时、有效接种相关疫苗,这给免疫规划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带来很大影响,也使得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工作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难题1.相关部门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就现阶段我国的户籍管理模式而言,相关部门对流动儿童的具体数量以及实际情况缺乏详细了解,难以满足预防接种与管理工作开展需要。

且就相关部门当前所掌握的资料来说,各部门所掌握的流动儿童数据资料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公安部门、卫生部门以及计划生育等部门没有做到及时沟通和协调,也使得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杂乱无章。

2.流动儿童家长缺乏良好预防接种意识流动儿童家长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其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对儿童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由于一些流动儿童家长因为流动比较频繁或是工作比较繁忙而忽略儿童预防接种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现居住地流动儿童接种地点并且对预防接种政策不够了解,当然,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不生病,就没有必要接种疫苗。

这些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错误认识,导致流动儿童漏接种的情况比较普遍,免疫空白大大增加,增加了疫苗针对性疾病流行的风险3.基层预防接种建设工作有待提升随着大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国家和相关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上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免疫规划工作能够进一步落实,并可以深入到基层。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工作量大,任务也相对更加繁重,对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巨大的考验。

且就实际来看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还需从环境、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提升,这样才可以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二、怎样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工作?1.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教育相关部门应当从加强流动人口预防接种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在外来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社区,借助线上线下的等宣传形式,为流动人口普及儿童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有关知识的认知度。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从而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方法于2009年9月在调查区域采取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问卷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干预。

实施1年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680名对象中,91.9%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6.2%提高至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同时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调查干预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流动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不能及时得到预防接种,加上流动人口家庭未能充分利用城市保健服务,已成为影响免疫接种率的重要因素。

为了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探索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模式于2009年9月在调查区域采取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实施普及免疫规划知识的健康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对象为首次到本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接种率统计对象为干预前后调查区域内接受疫苗接种的流动适龄儿童。

1.2调查方法:采用统一问卷, 由经过培训的保健医生现场询问调查, 根据问卷内容逐项填写。

2009 年9月进行干预前问卷调查, 2010年 9月进行干预后调查并进行干预措施评估。

问卷内容包括免疫规划程序、疫苗预防疾病、传染病知识、服务满意度、服务需求等。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免疫规划需求:回收680份调查问卷(双份有效),其中91.9%(625/680)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2.2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设置了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DPT)、麻疹(MV)、乙脑(JE)、等6种疫苗的相关知识调查,其中包括免疫程序、预防的疾病、疾病的基本常识等问题,答对2个以上者为知晓;6项调查中答对5项为全部知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