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生物周考卷
湖南省衡阳八中、永州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实验班)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永州四中高二(下)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实验班)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1.下列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正确的是()A.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B.可用适当浓度乙烯处理苹果植株大幅提高产量C.可利用一定浓度的2,4﹣D除去小麦田里的各种单子叶杂草D.提高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促进胡萝卜愈伤组织生根2.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间关系,有人将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和24小时后,测定幼苗切段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A.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而影响幼苗切段生长B.乙烯能促进生物素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内极性运输C.培养时间越长,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D.ACC浓度越大,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给感受器适宜类型的刺激,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B.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外,在某处给予一有效刺激,电流计不一定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K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D.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适宜反应,说明发生了反射4.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5.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A.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C.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幼小细胞的纵向伸长B.生长素和乙烯都能促进果实成熟C.瓜熟蒂落、秋风扫落叶,是有关部位脱落酸增加引起的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常常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共同调节的二.本卷共10题,其中22-25题为物理部分,26-28题为化学部分,29-31题为生物部分.7.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______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和未胞吞的受体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______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___,X激素的分泌量___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___.(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都是______,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8.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Ⅰ.通常情况下,图1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1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______.Kp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器官A是______.(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______,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______,促进排卵.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2.(3)据图可知,Kp﹣10______(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______.Ⅲ.综合分析(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______调节.9.科研人员在黑暗环境中培养水平放置的豌豆种子,获得图1所示豌豆幼苗,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背地(向上)生长的影响.(1)豌豆幼苗中合成IAA的主要部位主要是幼苗的______.(2)实验一:科研人员切取幼苗的AB段(上胚轴),分别提取P侧和D侧细胞的所有mRNA,与被IAA诱导表达的PsIAA4/5基因的探针进行______杂交,目的是通过检测P侧和D侧PsIAA4/5基因的______水平,来检测______.检测发现P侧的IAA浓度较高,推测该侧细胞的______生长较快,导致上胚轴向上弯曲,表现出背地性.(3)实验二:科研人员将若干幼苗分为两组,每一组切取AB段并纵剖为P侧和D侧两部分,将其中一组B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另一组A端插入.6h后分别测定两组不接触14C﹣IAA溶液一端的14C﹣IAA相对浓度,结果如图2.A端插入和B端插入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并且______侧运输能力较强.(4)实验三:科研人员制备切去P侧或D侧3mm的AB段,将它们的A端插入含有14C﹣IAA 溶液的试管中(插入深度不超过3mm),6h后检测B端14C﹣IAA含量,得到图3所示数据.由实验数据判断,P侧和D侧对IAA的运输能力______,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______运输.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永州四中高二(下)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实验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1.下列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正确的是()A.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B.可用适当浓度乙烯处理苹果植株大幅提高产量C.可利用一定浓度的2,4﹣D除去小麦田里的各种单子叶杂草D.提高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促进胡萝卜愈伤组织生根【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赤霉素的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是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乙烯的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素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特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解答】解:A、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A正确;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用乙烯处理苹果植株大幅提高产量,B错误;C、可利用一定浓度的2,4﹣D除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C错误;D、降低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促进胡萝卜愈伤组织生根,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套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间关系,有人将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和24小时后,测定幼苗切段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A.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而影响幼苗切段生长B.乙烯能促进生物素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内极性运输C.培养时间越长,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D.ACC浓度越大,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据图分析,ACC的浓度越高,黄花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所以可得出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含量增加来影响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的生长,且时间越长,会使生长素的含量越高.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答】解:A、据图分析,ACC的浓度越高,黄花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所以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而影响幼苗切段生长,A正确;B、由题意不能得出乙烯能促进生物素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内极性运输,B错误;C、培养时间越长,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素的含量越高,但不一定使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可能还会抑制其生长,C错误;D、ACC浓度越大,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素的含量越高,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不一定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乙烯和生长素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断或正确结论的能力以及从图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给感受器适宜类型的刺激,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B.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外,在某处给予一有效刺激,电流计不一定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K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D.在反射弧某一部位给以适当刺激,效应器产生适宜反应,说明发生了反射【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A、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给感受器适宜类型的刺激,会引起感受器的兴奋或抑制,A错误;B、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外,在两电极的中间给予一有效刺激,由于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两电极,所以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正确;C、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KCL溶液中,为影响钾离子的外流,使测定的静息电位变小,C错误;D、发生反射必需具有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及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4.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动物的激素调节,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但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反过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由于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将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将促进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所以①、②、③对应的曲线分别是C、B、A.故选:C.【点评】本题以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5.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A.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C.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考点】动物激素的应用.【分析】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性激素的分泌,使得性腺退化.【解答】解:A、垂体分泌的是促性腺激素,A错误;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以口服,B错误;C、直接注射性激素会使体内性激素过多,因为负反馈调节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C正确;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素,但生长素是促进生长加快的,如果没有性激素不会提前进入繁殖期的,题干中目的是催化产卵的,应用的是性激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性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分级调节,即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而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性激素的分泌.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幼小细胞的纵向伸长B.生长素和乙烯都能促进果实成熟C.瓜熟蒂落、秋风扫落叶,是有关部位脱落酸增加引起的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常常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共同调节的【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解答】解:A、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也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A正确;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C、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C正确;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常常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共同调节的,而不是单一激素起作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二.本卷共10题,其中22-25题为物理部分,26-28题为化学部分,29-31题为生物部分.7.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和未胞吞的受体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减少,X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高.(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都是抗原,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突触的结构.【分析】分析甲图:左侧的突触上,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后被胞吞并分解;右侧的突触上,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从而无法与乙酰胆碱分子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表现为重症肌无力.分析乙图:X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由于Graves氏病患者产生的抗体与受体结合后会发生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效应,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当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因此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由于病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多,新陈代谢旺盛,体温会偏高.【解答】解:(1)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图可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分解和未被胞吞的受体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结果合乙酰胆碱量减少和功能部分丧失.(2)据图乙所示,X为甲状腺激素,Y为促甲状腺激素.“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且生理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该抗体及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X),X抑制垂体继续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产热增加,因此体温一般比正常人高,但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3)对于“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来说,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都是抗原,从而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故答案为:(1)突触小泡减少(2)减少增加高(3)抗原【点评】本考查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考生在分析图甲时能够进行图文转换,根据题图进行解答;能够识别图乙中激素的名称,识记体温调节的机制,明确体温恒定时产热等于散热.8.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Ⅰ.通常情况下,图1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1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核糖体.Kp作用的靶细胞是GnRH神经元.器官A是垂体.(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减少,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促进排卵.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2.(3)据图可知,Kp﹣10不影响(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 ﹣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Ⅲ.综合分析(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过程①抑制K 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综合上述分析,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解答】解:(1)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2)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3)由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42天都开始产蛋,因此Kp﹣10不影响鹌鹑的开始产蛋日龄;在42﹣50日内,实验组的产蛋率都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增加,因此,Kp﹣10在50日龄内能促进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越强.(4)综合上述分析,Kp﹣10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神经细胞产生,存在神经调节,而Kp﹣10能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排卵,存在体液调节,故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故答案为:(1)核糖体;GnRH神经元;垂体;(2)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3)不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4)神经﹣体液.【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和识图能力,试题难度中等.9.科研人员在黑暗环境中培养水平放置的豌豆种子,获得图1所示豌豆幼苗,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背地(向上)生长的影响.(1)豌豆幼苗中合成IAA的主要部位主要是幼苗的幼叶(顶端).(2)实验一:科研人员切取幼苗的AB段(上胚轴),分别提取P侧和D侧细胞的所有mRNA,与被IAA诱导表达的PsIAA4/5基因的探针进行核酸(或“DNA﹣RNA”)杂交,目的是通过检测P侧和D侧PsIAA4/5基因的转录水平,来检测IAA(生长素)的含量.检测发现P侧的IAA浓度较高,推测该侧细胞的伸长生长较快,导致上胚轴向上弯曲,表现出背地性.(3)实验二:科研人员将若干幼苗分为两组,每一组切取AB段并纵剖为P侧和D侧两部分,将其中一组B端插入含有14C﹣IAA溶液的试管中,另一组A端插入.6h后分别测定两组不接触14C﹣IAA溶液一端的14C﹣IAA相对浓度,结果如图2.A端插入和B端插入结果相比较,说明IAA(生长素)极性运输强于非极性运输,并且P侧运输能力较强.(4)实验三:科研人员制备切去P侧或D侧3mm的AB段,将它们的A端插入含有14C﹣IAA 溶液的试管中(插入深度不超过3mm),6h后检测B端14C﹣IAA含量,得到图3所示数据.由实验数据判断,P侧和D侧对IAA的运输能力不同,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横向(或“侧向”)运输.【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据图分析:感受光刺激和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豌豆幼苗的尖端,3幅图片说明IAA存在横向(或“侧向”)运输,且P侧和D侧对IAA的运输能力不同.认真分析图表即可作答.【解答】解:(1)生长素合成部位是幼芽顶部.(2)由题意知,IAA是由DNA转录的mRNA诱导产生的.故用IAA诱导表达的PsIAA4/5基因的探针(即DNA)与mRNA进行DNA﹣RNA杂交,可以间接检测IAA的含量.根据P 侧的IAA浓度较高、IAA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故P侧细胞的伸长生长较快,表现出背地生长.(3)学生阅读实验过程,通过提取信息,分析实验解结果,可知A端插入的幼苗在另一侧测得的14C﹣IAA浓度((极性运输得到的)较端插入的(非极性运输得到的)高,说明IAA(生长素)极性运输强于非极性运输;单独对照A端插入的P侧和D侧的幼苗的IAA浓度,故知道P侧的运输能力较强.(4)分析数据,P侧和D侧的B端14C﹣IAA浓度差别很大,说明P侧和D侧对IAA的运输能力不同,而被切去的一侧也能检测到14C﹣IAA,证明IAA存在横向运输.故答案为:(1)幼叶(顶端)(2)核酸(或“DNA﹣RNA”)转录IAA(生长素)的含量伸长(3)IAA(生长素)极性运输强于非极性运输P(4)不同横向(或“侧向”)【点评】本题将生物学问题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联系,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对新知识的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四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四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参考答案:C2. 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的部位、感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参考答案:C3. 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参考答案:A4. 把兔子的某信使RNA移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大肠杆菌可以合成兔子的血红蛋白。
该实验说明()A.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成功地转移到了大肠杆菌细胞内B.兔子的血红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兔子的DNA可以指导大肠杆菌合成兔子的蛋白质D.兔子的信使RNA携带的遗传信息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被翻译参考答案:D5. 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叶绿体中[H]的含量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变化的曲线是()参考答案:B6. 如图a和b是两种细胞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相同B.b细胞器内可进行蛋白质的合成C.将肝细胞置于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放射性先出现在b后出现在a D.a与合成多糖有关,b与合成脂质无关参考答案:C7. 白蚁以木头为食,但是它自身不能消化木纤维,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够将木纤维分解成果糖,这些果糖既可以被白蚁利用,又可以作为鞭毛虫的食物。
2017学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生物周考卷解析
2017学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生物周考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③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 ①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⑤⑥C. ①②④⑤⑥D. ②③④⑤⑥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A. 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 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C. 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D. 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3.某研究小组逐年对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中两个树种的存有量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结果如下图曲线。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两树种处于竞争关系的年份段是0〜bB. 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b〜cC. a年的优势树种是马尾松,d年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D. 0〜e年中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能发生了改变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5.下图所示为某河流中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B. 鳜鱼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C. 该食物网中鳜鱼与草鱼为捕食关系D. 该河流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6.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7.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片草原中跳蝻的密度B. 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区松鼠的种群数量C. 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 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再盖盖玻片8.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 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 K值,只是 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9.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是“J”型增长B. 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 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 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10.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 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 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一定稳定D.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1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 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C.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 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12.某地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裸岩,先后经历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演替为次生演替B. 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C. 演替过程中,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D. 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群落结构逐渐复杂13.如图表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 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 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 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14.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高趋势B. 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值可能在a点C. 幼年植物的黄-绿比率一定在b点D. 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15.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B. 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C. 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 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16.如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a增加B. 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b+c+eC. 丙中的生物可组成多条食物链D. 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1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 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 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 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18.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的有几顶()(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3)散失的热能不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5)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6)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7)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8)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A. 二B. 三C. 四D. 五19.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永州四中2016年下期高二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讲述
永州四中2016年下期高二入学考试生物试卷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唐海波审题:唐娟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优点的是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C.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D.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 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 孟德尔的豌豆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D. 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Dd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3、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4、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5、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7、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种群中有 4 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 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易的方法C.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数量D. F1 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8、下图的横坐标中C 1、C2、C3、C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表示各时期细胞的某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可以与图中C1、C2、C3、C4相对应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9、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B的精原细胞,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aB B B B.aB aB B C.AB aB B D.AAaB B B10、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下图所示。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四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四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3.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4.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A.单向 B.双向 C.单向或双向D.不能确定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三道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构成D.人体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6.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7.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8.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9.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10.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1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12.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13.小明因故没吃早饭就上学,到第四节课时仍然精神饱满地认真听讲和学习,这时他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不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水解生成葡萄糖B.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分解C.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14.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抗体 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15.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状腺的活动16.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17.某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散热速率为Q1′;进入0℃环境30min后的产热速率为Q2,散热速率为Q2′,则()A.Q1=Q1′<Q2=Q2′B.Q1=Q1′<Q2>Q2′C.Q1>Q1′,Q2>Q2′D.Q1<Q1′,Q2>Q2′18.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19.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20.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21.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直接生活环境是③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⑤C.葡萄糖由③进入②的过程是主动运输D.③⑤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22.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23.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a、b、c、d四处安放灵敏电流计,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下列有关指针偏转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a处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B.b处电流计的指针最先发生偏转C.c处电流计的指针首先发生偏转D.d处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24.某人在一次意外中损伤到下丘脑,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②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③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④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⑤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⑥言语活动功能障碍.A.①②④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5.如图为胰岛B细胞对肝细胞代谢的调控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肝细胞上的接受激素刺激的受体是一种糖蛋白B.肝细胞接受激素信息后,加速摄取、利用和转化葡萄糖C.与该激素合成、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肝细胞不能合成胰岛素,是因为没有胰岛素基因26.如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C.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D.若c为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27.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该图若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C.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e代表促甲状腺激素D.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物质28.如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2处B.3处C.4处D.5处29.如图是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c点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30.如图是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单位时间机体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B.当环境温度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不等于散热量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0分)31.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液体有(填标号);(2)正常情况下,图中[ ] 中的CO2浓度最高.(3)一般情况下,[2]与[3]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2]中含有较多的.32.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A和C分别是和.C进入血液后,通过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3.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③→⑩属于.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会.34.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此图回答问题:(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神经递质,该物质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2)突触小泡中的膜结构直接来自于细胞中(填细胞器).(3)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内环境成分中的.(4)突触后膜上有一种受体可以与突触小泡释放的物质发生专一性的结合.这种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5)青蛙在冬眠时,对外界刺激几乎没有反应主要是低温影响了线粒体内,从而影响到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35.如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细胞为,d细胞为.(2)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时,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来共同消灭抗原.请说出机体同时产生哪种特异性免疫..36.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N释放神经递质是否耗能?(是/否).(2)当刺激e点时,则电流表指针偏转次;当刺激a点时,则此电流表指针偏转次.2016—2017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四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考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又叫细胞外液.【解答】解:毛细血管管壁细胞靠近血液的部分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远离血液的部分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靠近淋巴的部分的内环境是淋巴,远离淋巴的部分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C.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即内环境,①正确;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错误;C、细胞外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调节物质如激素等,③正确;D、递质小泡属于神经细胞内的结构,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④错误.故选:A.3.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据图分析: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图中甲细胞内液,能与细胞外液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A正确;B、内环境是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外环境,B正确;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而内环境主要由乙(组织液)、丙(血浆)和淋巴组成,C错误;D、维持丙血浆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D正确.故选:C.4.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A.单向 B.双向 C.单向或双向D.不能确定【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通过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解答】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单向传递.故选:A.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三道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构成D.人体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人体的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构成;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构成,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解答】解:A、皮肤和粘膜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B错误;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构成,C正确;D、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C.6.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①促进生长发育,②促进新陈代谢,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答】解: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A正确;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调节作用,没有催化作用,B错误;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例如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例如甲状腺的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7.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据图分析,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因此X表示效应T细胞.【解答】解:A、B细胞作用识别抗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A错误;B、T细胞识别抗原,呈递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C、效应T细胞能和靶细胞特异性的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正确;D、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D错误.故选:C.8.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2、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解答】解:A、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A 错误;B、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B错误;C、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过敏反应,C正确;D、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会发生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C.9.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考点】反射的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突触在传递兴奋的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需要的时间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时间长,所以突触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解答】解: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故选:C.10.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有两种类型,即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2、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即兴奋型和抑制型.3、由于神经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解答】解: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A正确;B、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类型,因此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C、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也有递质存在,C错误;D、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且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D正确.1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1)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岛素的作用;(2)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是生长激素的作用;(3)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故选:C12.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膜外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2、突触有两种类型,即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解答】解:A、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A错误;B、膜外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错误;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大,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C正确;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D错误.故选:C.13.小明因故没吃早饭就上学,到第四节课时仍然精神饱满地认真听讲和学习,这时他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不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水解生成葡萄糖B.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分解C.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小明没吃早饭,到第四节课时仍然能精神饱满地认真听讲和学习,说明血糖浓度正常,依赖于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的调节.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肾上腺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解答】解:A、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水解生成葡萄糖,A正确;B、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B正确;。
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6年下期永州市第四中学期末综合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31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请考生注意考试时间,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进入考室,监考老师回收试卷。
2.请考生遵守考室秩序,发卷后注意检查试卷是否完整,如果妨碍答题现象请立即通知监考老师。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
其中物理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化学部分和生物部分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9.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B.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PO23-+3H2OC.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可能为H3PO4D.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 H2PO2-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稳定性:HI>HBr>HCl>HF B.原子半径大小:Na>S>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还原性强弱:Cl﹣<Br﹣<I﹣11.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6H18O9B.能与NaHCO3反应C.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D.1 mol绿原酸最多与6 mol Br2反应12.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注:2Na2O2+2H2O=4NaOH+O2↑)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2CO3、NaClB.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13.工业上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②氧化性: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A.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4e﹣═O2↑+2H2OB.电解过程中,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少C.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14.下列坐标图均涉及平衡原理,其中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室温下,用0.1mol·L-1氨水吸收HCl气体时,溶液的粒子浓度随吸收HCl的变化,实线表示c(NH3·H2O),虚线表示c(NH4+),处于M点时溶液呈中性B.图②表示2SO2(g)+O2(g) 2SO3(g) △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表示反应2NH3(g) 3H2(g)+N2(g)在恒温恒压装置中达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与通入N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D.图④表示AgCl(s) Ag+(aq)+Cl-(aq)的离子的浓度关系,当处于b点时,蒸发部分的水后,可以到达平衡线的a点处15.在铁和氧化铁混合物15 g中,加入稀硫酸150 mL,能放出H2 1.68 L(标准状况)。
下期湖南永州高二生物期中测试试卷
永州四中2007年下期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唐海波审题:胡远尧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7小题,每题2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如果一个正在进行旺盛生命活动的细胞,假定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含水量不变,则A.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B.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小C.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小,自由水比例增加D.温度变化不会改变结合水和自由水原有的比例2.在连续多雾的天气里,大白菜叶常会表现出缺钙症状,主要原因是A.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B.蒸腾作用强,影响钙的吸收C.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运输D.蒸腾作用强,影响钙的运输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人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B.酪氨酸的氨基多C.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D.精氨酸的羧基多5.下列几类细胞分裂中,观察不到纺缍丝的有A.细菌细胞和蛙的红细胞B.骨髓细胞和肾细胞C.根尖生长点细胞D.精原细胞6.将旺盛生长的幼苗先在含32P的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测定放射性,再移到不含32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测定放射性。
预计第二次测定32P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变化最可能是:A.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增加B.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减少C.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减少D.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不变7.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 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C.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D.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有利于充分研磨8. 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倍。
2017学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生物周考卷解析
n ,羊粪便中的能量 2017学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生物周考卷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②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④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⑤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2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 A. 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 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 C. 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 J ”型增长曲线达到K 值所用时间较短 D. 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3 •某研究小组逐年对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中两个树种的存有量 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 C,结果如下图曲线。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两树种处于竞争关系的年份段是 0? bB. 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b? cC. a 年的优势树种是马尾松, d 年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D. 0? e 年中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能发生了改变 4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 多阳光C.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 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5.下图所示为某河流中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B. 鳜鱼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C. 该食物网中鳜鱼与草鱼为捕食关系D. 该河流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6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 为36%n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 ,则A. 羊同化的能量为64% nB.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 n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7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片草原中跳蝻的密度B. 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区松鼠的种群数量C. 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 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再盖盖玻片8.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种群呈现“ J ”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 呈现“ 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 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 种群增长的“ J ”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9 •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是“ J”型增长B. 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 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 种群呈“ 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10 .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 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 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一定稳定D.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1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 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C.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 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12 .某地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裸岩,先后经历地衣苔藓阶段T草本阶段T灌木阶段T森林阶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演替为次生演替B. 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C. 演替过程中,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D. 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群落结构逐渐复杂13 .如图表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44)12 3 4 5 6 7A. 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 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 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 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14 •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比率)A. 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高趋势B. 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值可能在a点C. 幼年植物的黄-绿比率一定在b点D. 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15 •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B. 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C. 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 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16 •如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T)A. 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a增加B. 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b+c+eC. 丙中的生物可组成多条食物链D. 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17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 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 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 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18 .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的有几顶(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3)散失的热能不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5)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6)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7)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8)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A. 二B.三C.四D.五19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B.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参考答案:A2. 下列物质进出红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组是①CO2 ②K+ ③蔗糖④甘油⑤葡萄糖⑥乙醇⑦蛋白质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⑦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⑥参考答案:D3. 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参考答案:C 4. 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
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D.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A=T、G=C参考答案:D5. 长翅红眼(VVSS)果蝇与残翅墨眼(vvss)果蝇杂交,F1全腿长翅红眼果蝇。
有5个具有上述两性状的品种,分别与F1交配,依次得到如下结果:①长红∶长墨∶残红∶残墨=9∶3∶3;②长红∶长墨∶残红∶残墨=1∶1∶1;③长红∶长墨∶残红∶残墨=1∶1∶0∶0;④长红∶长墨∶残红∶残墨=1∶0∶1∶0;⑤长红∶长墨∶残红∶残墨=3∶0∶1∶0。
那么这5个果蝇品种的基因型按①~⑤的顺序依次是A.VvSs vvss VVss vvSS VvSS B.VvSs VVs Vvss VVSSC.VvSS vvss VvSs VVss vvSS D.vvss vvSS VvSS VV ss参考答案:A6. 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蛋白质外壳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
高中生物下学期周考四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高中生物下学期周考(四)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乳酸饮料中的一个乳酸菌属于生命系统的()A.细胞 B.器官 C.种群 D.生态系统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丛林生态系统3.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A.细胞→个体 B.细胞→组织→系统→个体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A.水池中的一只青蛙B.青蛙的表皮细胞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D.水池中的水、阳光等因素和在水池中生活的青蛙等各类生物5.在丛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丛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
这一群灰喜鹊,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哪个层次?()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组成有机体的大体单位D.单细胞生物依托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类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类分化的细胞密符合作,一路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7.将特定的培育基装入锥形瓶,培育酵母菌。
由于操作不慎,培育基受到污染,不仅长出了酵母菌,还长出了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
瓶中的一切生物组成了一个()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8.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大体单位是()A.蛋白质 B.核酸 C.细胞 D.器官9.下列属于细胞产物的是()A.花粉 B.酵母菌 C.精子 D.甲状腺激素10.下列关于SARS病毒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的变异体B.SARS病毒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C.SARS病毒的主要宿主细胞是肺部组织细胞D.SARS病毒的生存、繁衍离不开活细胞11.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A.真核生物B.异养生物C.无核膜的生物D.有线粒体的生物12. 在组成植物体的化学元素中,占鲜重最多的是()A.氧元素 B.碳元素 C.氢元素 D.氮元素1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某一结构层次()A.神经元 B.一个水池中所有的鱼 C.一只小猫 D.生物圈14. 2007年初夏,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暴发蓝藻,严重影响了本地居民的生活用水。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及市测试试题分章(节)汇总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高二生物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及部分市区调研测试试题分章(节)汇总一、走近细胞与组成细胞分子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鱼类在水中遨游、鸟类在空中飞翔,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体内的基本组成相似。
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A.水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在血红蛋白的结构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A.磷酸键 B.二酯键 C.肽键 D.离子键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脂质(磷脂)和多糖 B.蛋白质和多糖C.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D.核酸和蛋白质4、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训练卷(生物)活的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这与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有密切关系。
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 H, O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C.糖原、淀粉都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5、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训练卷(生物).催产素和血管舒张素都是含有9个氨基酸的一条多肤链,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却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①肤键的数目不同②氨基酸种类不同③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④多肤链的空间结构不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学业水平(必修科目)调研测试)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葡萄糖 B.氨基酸C.核苷酸 D.多肽7、(2006-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水是生命之源,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水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B.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C.贮藏能量 D.参与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8、(2006-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下列不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A.维生素D B.性激素C.脂肪 D.胆固醇9、(2006-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噬菌体和根霉 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变形虫10、(2006-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科学家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提出了细胞学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对整体生命不起作用C.老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11、( 2007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调研试题)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A .纤维素B .蛋白质C .糖原D .淀粉12、( 2007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调研试题)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 .噬菌体和青霉 B.大肠杆菌和草履虫C .蓝藻和酵母菌 D.小麦和变形虫1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卷)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A. CB. OC. ND. H14、(高考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15、(高考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A.水 B.糖类C.蛋白质 D.脂质16、(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模拟测试)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A.C B.H C.O D.N17、(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答案:1、A 2、C 3、C 4、C 5、D 6、B 7、C 8、C 9、D 10、B 11、C 12、C 13、C 14、D 15、C 16、A二、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下列细胞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A.中心体 B.核糖体 C.染色体 D.内质网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细胞,发现有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由此可判断该细胞可能取自A.果蝇 B.水稻 C.家兔 D.大肠杆菌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将哺乳动物的新鲜红细胞放人下列溶液中,会使红细胞涨破的溶液是A.0.9%生理盐水 B.5%盐水 C.10%盐水 D.自来水4、(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可用于去除细胞壁的物质是A.纤维素酶 B.蛋白酶 C.盐酸 D.脂肪酶5、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训练卷(生物).施莱登和施旺等科学家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A.有关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C.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6、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训练卷(生物)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1具有双层膜,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图中2是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C.图中3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有分泌功能D.图中4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7、(学业水平(必修科目)调研测试)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A.细胞核 B.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 D.叶绿体8.(学业水平(必修科目)调研测试)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A.维持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9、(2006-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组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一条或多条肽链接在一起;④多肽;⑤蛋白质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C.②→①→③→④→⑤ D.②→④→③→①→⑤10、(2006-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根据细胞器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B.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C.汗腺细胞比胰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11、(2006-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分别是A.纤维素和糖原B.麦芽糖和乳糖C.淀粉和糖原D.葡萄糖和纤维素12、(2006-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3分)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假设某一随机交配的植物种群,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 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基因型rr、RR和Rr所占的比例如下左图所示,如果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幼苗中感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下右图中的(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感病植株数)参考答案:D2. 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酵母菌 B.支原体 C.艾滋病病毒 D.蘑菇参考答案:C3. 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种间斗争 D.种间互助参考答案:B4. 下列有关人工种子培育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工种子一般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B.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的,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C.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参考答案:D5.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凋亡是细胞不受环境影响自动死亡的过程B.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通过细胞凋亡实现C. 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D. 细胞凋亡过程中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参考答案:A细胞凋亡受基因的控制,但也受环境的影响,A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细胞凋亡时,会激活溶酶体,使得细胞自动死亡,C正确;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特定的基因要表达,来促使细胞主动死亡,因此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点睛】“三看法”判断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1)从“方式”看(2)从“机制”看(3)从“结果”看6.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①淋巴细胞②小鼠骨髓瘤细胞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⑤杂交瘤细胞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C7. 下列操作不属于加速黑藻细胞细胞质流动的方法是A.放在光下培养 B.放到20—25℃的水中C.煮沸 D.切伤部分叶片参考答案:C8. 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四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四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2.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体液①中含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B细胞分泌的抗体进入①④,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的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部分分别是()A.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 B.前者是垂体,后者是性腺C.两都是下丘脑 D.两者都是垂体4.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尿量减少.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和①→③→⑤D.②→①→④和②→①→③→⑤5.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6.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养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7.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9.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10.如图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到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A.a<b、c=d、e=f B.a<b、c=d、e<f C.a<b、c<d、e=f D.a>b、c=d、e<f 11.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胸腺小鼠,小鼠可失去免疫功能.向该小鼠体内输入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的免疫功能()A.全部得到恢复B.短暂时间得到恢复C.部分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D.能产生抗体,但没有细胞免疫功能12.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A.不动 B.向左摆C.向右摆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13.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请指出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④为细胞免疫,A物质为淋巴因子;⑤为体液免疫,B物质为抗体B.与B物质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D.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⑤免疫,再通过④免疫,才能消灭抗原1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③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1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代表人的字母是()A.a B.b C.c D.d16.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17.如表表示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测定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2•a).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Pg Pn RA 15.9 2.8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学下期永州四中高二生物周考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③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 ①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⑤⑥C. ①②④⑤⑥D. ②③④⑤⑥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A. 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 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C. 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D. 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3.某研究小组逐年对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中两个树种的存有量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结果如下图曲线。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两树种处于竞争关系的年份段是0〜bB. 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b〜cC. a年的优势树种是马尾松,d年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D. 0〜e年中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能发生了改变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5.下图所示为某河流中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B. 鳜鱼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C. 该食物网中鳜鱼与草鱼为捕食关系D. 该河流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6.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7.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调查及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片草原中跳蝻的密度B. 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区松鼠的种群数量C. 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 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培养液加入计数室,再盖盖玻片8.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 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 K值,只是 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9.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是“J”型增长B. 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 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 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10.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共生关系B. 某种杂草的随机性分布是由种间竞争决定的C. 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一定稳定D.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1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 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C.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 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12.某地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裸岩,先后经历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演替为次生演替B. 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C. 演替过程中,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D. 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群落结构逐渐复杂13.如图表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 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 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 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14.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高趋势B. 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值可能在a点C. 幼年植物的黄-绿比率一定在b点D. 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15.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B. 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C. 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 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16.如图为福建省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a增加B. 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b+c+eC. 丙中的生物可组成多条食物链D. 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1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 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 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 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18.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的有几顶()(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3)散失的热能不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5)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6)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7)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8)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A. 二B. 三C. 四D. 五19.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B.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 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m×c/aD. 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20.如图表示一种生活在玫瑰上的蓟马种群数量的年度和季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蓟马的种群密度B. 图中1936~1937年的环境容纳量最小C. 在1937~1938年的生长季节蓟马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D. 蓟马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21.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一次饮入大量水,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和尿量增加B. 若A代表洋葱表皮,a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则b、c可分别代表液泡体积和吸水能力增大C. 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D. 若A代表小鼠机体,a为胸腺发育不良,则b、c可分别代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22.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只,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为1.7%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种群第二年的死亡率可能大于第一年B. 该种群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1.72N0只C. 该种群第二年的增长速率为0.017N0只/年D. 该种群的数量增长为“J”型增长23.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
且6到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共生关系B. 从3月到11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保持不变C. 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D. 黄鼠狼和捕食是导致6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唯一因素24.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处于同一营养级别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B. 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C. 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D. 营养级是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25.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关系(a~d示能量数值),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A. 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B. 图中d包含第二营养级所排粪便中的能量C. 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D. 某有毒物质污染湖泊,次级消费者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往往比生产者多二、非选题26.南方某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渐得以恢复。
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地区某阔叶树种群具有的特征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出生率②垂直分层现象③年龄组成④空间特征⑤复杂的种间关系⑥丰富度(2)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速度相对于裸岩上进行的演替要快一些,速度较快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得到了基本保留。
(3)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后,是以_____________能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图1是某农场三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曲线图(甲是生产者),图2是该农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对应图2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_____,图2中各营养级生物和分解者共同组成___________。
(2)图2中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