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的几点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校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的几点体会
摘要:多媒体课件是指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元素组合于一体,使多种媒体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交互系统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在各级党校日常教学中,应用普遍。
结合党校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用情况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在党校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使用时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党校教学;多媒体课件;交互系统
1党校教学自身的特点为多媒体课件发挥优势提供广阔空间
1.1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等。
这样,就使原本抽象、单调的理论教学活动充满了活力。
1.2多媒体课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员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
1.3多媒体课件具有极大的共享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使得教育在全世界交换、共享成为可能。
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1.4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信息量党校培训具有课程多、课时少、内容多的突出矛盾,但这些课并不像数学等理科教学内容那样难以理解,因此,借助多媒体课件扩大教学信息量、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水平,完全可以达到缓解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的目的。
2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意义重大
既然多媒体课件在党校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那么掌握其基本制作方法就成为对于每个党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否则就会陷入由于依赖他人制作课
件而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思想,或者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故障等被动局面,继而影响教学。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到,有的教师不愿意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一味等待现成的、拿到课堂上就能用的课件。
实际上面对同一本教材,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而即使是使用现成的课件,也只有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删改、补充之后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自如的使用。
所以,党校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的意义非常重大,能不能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反映出的是认识问题,而不只是技术、时间等问题。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备课一样应该由教师本人自己动手并最终把关。
实践证明,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是绝大多数党校教师都可以做到的。
在解决了自己动手的思想问题之后,技术上的困难就不难克服。
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学习计算机的其他技术一样,关键在于多实践和由之取得的经验。
目前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较多,其中,用的最多的应该是Powerpoint和Authorware。
就这两者而言,前者是一种演示文稿,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学会,适合于制作一些主题比较单一、内容不多、衔接严密的课件。
而后者是一种基于流程图标的交互式多媒体制作软件,交互性能强大,但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适合于有多个主题、容量大和学员自学的课件。
思想政治课教学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其容量不大,主题也比较单一,而且更为讲究知识点的连贯性和衔接的自然性,所以,党校教学课件的制作软件一般以Powerpoint为主。
另外,一般的计算机都安装有Powerpoint软件,这样也便于上传课件,和同行们进行网上交流。
3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
由于党校教学专题的特殊性(如较强的时政性、理论联系实际等特点),很难像中小学国民教育那样,可通行相同或现存的教学课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须由党校教师根据自己承担的专题,亲自制作课件。
目前大多数市县级党校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尚停留在将原本需要板书的内容,转化为幻灯片播放的程度。
其课件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还没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多媒体所具有的潜能。
现将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总结如下:
3.1以讲课提纲为蓝本,以文字幻灯为主体,以重点内容为亮点,在课件中既体现某一教学专题的总体讲课思路和基本教学脉络,又突出重点,对较有创意或较能联系本地实际的有关内容多做渲染。
学员只要将课件所演示的主要文字部分当堂记录下来,就能获得该专题在教学内容上的整体格局,并汲取一堂课的精华所在。
3.2在一个专题讲授的教学时间段中(2.50h左右),一则课件大体共设计30~40幅左右的幻灯画面为宜。
在课堂上平均每4~5min更换1幅幻灯,较能和讲课思路同步,也能较好地学员的听课注意力。
更换太慢或太频,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3.3在以文字演示为主体的同时,适当穿插各类图片资料,使课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
党校主体班次专题的课件,因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定性,不可能、也不必要像中小学文化课有关课件那样,讲究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多姿多彩,而应在总体风格上体现出庄重、大气、凝练的特点。
但根据内容需要,适当穿插一些表格、图片、音效、动画、影像资料,也是多媒体教学的应有之义。
如笔者在讲到“民族精神”时,就以鲁迅头像、长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为背景图,效果往往比单纯的文字演示好得多。
3.4平时要注意收集可用以制作课件的素材。
笔者平时通过用数码相机拍摄本地人文风物,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等办法收集各类素材,建立个人课件素材库,在做不同专题课件时,尽量运用和该专题内容相关、又有地方特色的素材,不断完善自己的课件。
3.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便捷,尽量多地为学员提供和专题内容相关的信息量。
一是通过表格、图案等形式,简明直观地展示用口语讲解困难的内容。
二是向学员提供进一步检索相关信息的途径或方法。
如条件许可(即课堂里直通宽带),讲课时可点击相关网站,演示有关网页内容,或给学员留下相关网址,以便他们课后自行检索。
3.6特别要注意制作好课件的“封面”。
“封面”就是课件的第一帧画面。
在开课前该画面就预先在课堂上演示,让学员知道今天听什么课,由谁主讲。
如笔者关于“生态立县”课件的“封面”,除打出专题名称和主讲人姓名外,背景上特意选择了本地一流生态的景色图。
好的“封面”会在课前强化学员听专题课的兴趣。
3.7注重形式上的细节。
一幅内容很好的画面,可能因为在制作时不注重形式上的细节,而导致其效果大打折扣。
如背景颜色和文字颜色的搭配、文字字号大小的设置、图案和文字的组合等细节,都不可掉以轻心。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同一画面在电脑显示器上出来的效果较好,而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来的效果却可能不够明晰。
这是投影的“变形”、“走形”之故。
因此,有必要将制作好的课件预先“试映”。
3.8在课堂上演示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把握好节奏。
如有较多文字演示的画面,务必给学员留下相应的笔记时间。
而仅供浏览的画面,不妨点到为止。
3.9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课堂教学对教员来说,当然是一种“讲”的能力。
但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后,学会在课堂上“不讲”也是一种需要把握的艺术。
有些点到为止的内容在荧屏上展示后,教师不必再通过口语重复讲述,从而提高讲课效率。
正如一堂精品课的产生,需要党校教员在教学实践中多次修正、反复备课一样。
好课件也需要制作者反复推敲琢磨、不断充实调整,才能成为精品。
其实,这两者是同步的。
对课件的不断修正,也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备课。
力求精益求精,讲课如此,课件制作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