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合集下载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022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举办2023跨年科学演讲。

在活动中,通过慢直播同步展示了中国国家标准时间产生的地方——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实时画面,与观众在北京时间的见证下,一起许下2023年的第一个愿望。

我国的标准时间是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但它并不出自北京,而是由位于西安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产生和发播的。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即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5个时区),因此授时台必须建在国家地理中心地带。

我国为什么要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呢?提示方便各地区的联系和协调,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东八区范围内人口最为密集。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水平1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晨昏线的含义和昼夜交替的周期。

(区域认知) 根据示意图,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特征。

(区域认知)水平2 根据图表资料,说明时区的划分及判断;根据示意图,说明地方时和区时的关系。

(综合思维)知道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偏转的方向,解释河流曲流等形成的原因。

(综合思维)水平3 根据图表资料,理解晨昏线的特点。

(综合思维)运用地球仪和灯光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判断晨昏线。

(地理实践力)运用雨伞、水池模拟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地理实践力)水平4 根据示意图,说明昼夜产生的原因;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能够比较两个日期的范围。

(综合思维)根据示意图,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偏转的原因。

(综合思维)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01夜半球,乙为02昼半球,03AOB为晨昏线。

(2)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的自转。

(3)0424小时(105太阳日)。

2.时差(1)06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1.21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1.21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教学内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目标初步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学会在光照图上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会区别太阳日与恒星日学会判断晨昏线,能理解晨昏线的移动及其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时针方向旋转1、方向: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时针方向旋转从侧面看方向旋转2、周期:时分秒,即一角速度:除外,全球各地均约3 线速度:两极:既无,也无二、产生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形成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的球体2、昼夜交替(1)原因:主要是因为(2)周期:约小时,即一顺地球自转方从黑夜进入白天为(3)界线:线顺地球自转从白天进入黑夜为【探究重难点】1. 在下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1).对比北京、上海两地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2).纬度60°的线速度与赤道处的线速度大致的比例关系? (3).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为什么?2.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3.判断下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还是昏线:(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有什么区别?(2).晨昏线在地球表面如何移动?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在图一图二中画出太阳光线【课堂检测】1、读下面关于太阳对地球光射示意图(图1---5),分析回答:图1---5(1)图中虚线①和②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其中是__________晨线,__________是昏线。

(2)图中,经线①为___________经________度,②为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度2.读右图,回答(1)~(4)题。

(1)比较A、B、D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

(2)C点的地理坐标是;(3)在A点随地球自转,从日出到第二天日出,时间长大致为,叫日。

(4)A、B、C、D.N.M六点中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的是点,线速度最大的是点。

(5)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 . 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2)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2. 能力目标:(1)运用教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自转运动,(2)以河流、风、洋流为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3.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自主学习】P17(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小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1、2、3、(一)、昼夜更替【动动手】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把手电筒打开,照向太阳,观察下列情况:地球仪不动,会产生现象用地球仪模拟自转,会出现现象,【基础知识梳理】1、地球自转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地球自转)昼夜交替2、周期:小时(1太阳日)3、意义:温度发生变化生物形成节律【自主探究】1、观察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关系2、晨昏圈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如何3、晨昏圈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4、你能区分晨线与昏线吗【小结】晨昏圈的特点与判断:1、形状:过地心的大圆,地球2、移动:相当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晨昏圈在地球表面自向移动3、与光线的关系(平行、斜交、垂直)4、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向看由昼进入夜的那条线为(晨、昏)线由夜进入昼的那条线为(晨、昏)线【典型例题】B判断图中的晨昏线,并画出太阳光线D练习一:AB为(晨、昏)线 CD为(晨、昏)线MR练习二:NQRP为(晨、昏)线 MS为(晨、昏)线PQ为(晨、昏)线 SN为(晨、昏)线【总结】(二)、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自主学习】:阅读P18:地转偏向力【动动手】1、从静止的地球仪北极点附近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运动方向2、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从北极附近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运动方向3、将地球仪倒过来,南极朝上模拟地球自转,请注意旋转方向,同时从南极点附近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运动方向【基础知识梳理】1、发生偏向的原因:2、偏向:在水平运动物体原运动方向上,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偏3、影响因素:速度越快,偏向越(大、小)纬度越高,偏向越(大、小)4、意义:河流、大气、洋流的运动方向。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学案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学案

2010-2011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导学案编制:朱国辉高果亮审核:欧焕莲审批:使用时间:2010.9.23 班级:小组:姓名:等级:第四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NO.4【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提高分析光照图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计算地方时、区时的方法。

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先通读教材并进行知识梳理。

2.在预习预过程中书面完成预习自测。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25分钟、独立完成。

【重难点】1.昼夜交替及晨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日界线的应用。

Ⅰ.教材助读一、昼夜更替1.若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及昼夜交替?交替周期为多少?若地球既不自转又不公转,能否产生昼夜及昼夜交替?2.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读图2判断CD是晨线还是昏线?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B点和A点谁先日出?知识链接: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3)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为18点。

(4)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速度为15°/小时。

(5)晨昏线只有在两分日时才和经线重合。

(6)晨昏线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

二、地方时1.比较地方时与区时的不同。

2.结合课本图1.20画出北京、伦敦及日界线所在的时区及中央经线。

3.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⑴地方时的计算: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4分钟/度×经度差(若所求的地点位于已知地点的东方,选用“+”号,若所求地位于已知地地方时的西方,则选用“—”号,即东加西减)已知甲地经度,推算时区。

甲地时区=甲地经度÷15(若所得余数小于7.5,则所得整数为所在时区号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则所在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加1)⑵区时的计算: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用“+”号;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用“—”号。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教案标题: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3. 能够解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1. 地球自转的定义和过程。

2. 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世界地图。

2. 讲解地球自转的PPT或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探究活动:2. 通过PPT或图片,向学生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过程,包括地球自转的轴、自转速度等基本知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如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地球上的日照时间和气候分布等。

4. 分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现象(如季节变化、地球上的时间差异等),并解释该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5. 小组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释,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巩固活动:6. 练习活动:提供一些与地球自转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7. 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观察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变化,并与地球自转进行联系,加深对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理解。

总结活动:8. 教师总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地球自转对其他地理现象的影响,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延伸: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评价。

2. 练习活动的答案评价。

3. 实地考察或实验报告的评价。

教学资源:1. 地球仪或世界地图。

2. 讲解地球自转的PPT或图片。

3. 练习题和答案。

4. 实地考察或实验所需的材料。

教学扩展:1. 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与地球自转进行对比和分析。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学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学案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能够判读常见的经纬网地图;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学会绘制并能判读常见的经纬网地图,运用比较法学习地理知识。

【自学质疑】
一、经纬网
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赤道周长4万KM,表面积为5.1亿KM2,我们怎样才能方便的研究地球?什么是地轴、两极、赤道?
2、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3、经度和纬度的比较
4、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5、认识常见的经纬网投影图
(1)侧视图(2)俯视图
二、地球的自转
1、怎样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
3、地球自转的速度有什么规律?
(1)线速度:
(2)角速度:
(3)两个极点:
【活动探究】
试归纳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目标检测】
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两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

图中M为某一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箭头方向表示其绕地球转动方向。

据此回答:
1、在a、b、c、d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若只考虑纬度因
素,最适宜发射此类通信卫星的是
A、a
B、b
C、c
D、d
2、对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M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的线速度和
角速度大
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
C、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4小时
D、在b点观察到M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导学案(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导学案(一)

第1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导学案(一)一、本课学习目标1.掌握不同区域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的异同及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大小差异;二、基础知识(一)地球自转的特征1.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叫地球自转。

2.旋转中心: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观察者看北极星的仰角度数为。

练一练: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完成第6~7题。

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3.地球自转方向4.自转周期类型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 周期5.自转速递(1)角速度:全球角速度相等,为°/h(两极点除外)(2)线速度: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与该地的和有关:①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 0;②(同一海拔)纬度相同,线速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

60°纬线线速度为赤道;③(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拓展延伸】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关系1.地球同步卫星位于地面某点上空,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但,卫星运行的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

如下图,位于赤道上A地上空的一颗同步卫星B,3小时后地面上点A运动到A′,卫星由B 运动到B′,转过的角度都是45°,而转过的弧长BB′大于AA′。

2.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的地区,并且沿地球方向,发射。

如,海南文昌相对其他三个航天发射中心地理纬度低,可充分借助地球自转动力,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第2讲导学案)2.昼夜更替(1)昼夜交替(24h)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现象②地球自转: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但无;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也有,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晨昏线(圈):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的分界线,它是由组成的大圆圈,故又称晨昏圈。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必修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必修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学习目标】1.通过地球仪演示,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速度的变化规律。

2.分析昼夜更替的原因,学会在图中判别晨昏线。

3.通过分析地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示意图,掌握其偏转规律。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和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2.昼夜更替的原因及晨昏线的判别。

【课前预习】观察下图,思考分析相关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比较图中A、B、C、D四点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关系?【归纳】备注:归纳用红色笔【课堂检测】1.下列4个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哈尔滨2.关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任何地点都一样B.赤道最大,两极最小C.大约每分钟转4°D.除极点外,各地相同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相对应的点相比()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小组探究一】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如右图所示。

(1)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又是怎样产生的?(2)假如地球不自转,有没有昼夜现象?假如地球不自转但围绕太阳公转,有没有昼夜的交替?如果有,昼夜交替的周期又如何?(3)晨昏线(圈)是过地球球心的大圆,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4)晨昏线所组成的平面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课堂检测】4.昼夜交替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比较()A.昼夜交替的周期长B.地球自转的周期长C.等长D.二者相差56秒5.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地球公转B.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C.地球自转D.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小组探究二】阅读教材P13图1-2-5,说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课堂检测】6.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能力提升】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过程;2. 掌握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理意义;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地球自转的过程及其影响;2. 学生如何观察和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有哪些运动?2.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太阳的日出日落现象。

活动二:概念解释和讨论1. 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沿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基本运动之一,它使得地球上的昼夜变换,造成了日出和日落的现象。

2. 让学生讨论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理意义是指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和地貌的影响。

活动三:观察和实验1.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地球自转对地球上昼夜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地球自转对气候和季节有何影响?3. 进行实验,观察地球自转对昼夜长度、气候和季节的影响。

活动四:分析和总结1. 收集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引导学生发现:地球自转是地理现象的基础,如日出和日落、昼夜的变换、气候和季节的变化等都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

活动五:拓展学习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气温和季节相反?2. 探究地球自转对地球自转对气温和季节的影响。

四、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2. 检查学生的笔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堂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和实验结果,写一篇关于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总结;2. 准备相关素材,为下节课的展示做准备。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doc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doc

产生昼夜更替V 问题探究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课标要求
理解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

学习目标
1、 能理解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的区别。

2、 在光照图中能正确区分晨线与昏线。

3、 能正确理解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并能正确绘出晨此线与太阳光线。

4、 在绘图过程中,能发现并理解晨昏线与经、纬线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晨昏线的特点
学习难点
晨昏线的判定
课时计划
1课时
基础知识
厂产生原因:地球是 _________ 、 ______ 的球体。

昼夜现象Y
L 分界线(圈)线(圈)。

晨昏线把每条纬线分
成了 部分,其中在昼半球的纬线叫,在夜
半球的纬线叫。

L 原因:地球不停的
昼夜更替Y
周期:—小时(太阳口)
1: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还有没有昼夜交替现象?如果有,昼夜交替的周期如何?
2、依据下图,分析晨昏线在如下方面的特征。

S
(1)晨昏线的形状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地心的关系。

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心关系。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通过此规律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4)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通过它我们是否可以判断相关的节气呢?
3、晨昏线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的,那么什么是昏线,什么是晨线呢?在光照图上如何来判断晨线或昏线呢?
基础训练
判断图中AB、AP、PC是晨线还是昏线
AB AP PC
能力提升
判断图中A、B、C、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分别是。

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二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二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展示]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基础梳理]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2.周期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为黑夜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为白天(2)昼夜界线:AB 线为晨昏线。

(3)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或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如上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时刻较早。

(2)地方时①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

(3)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特别提示 (1)北京时间是指120°E 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 的地方时。

(2)国际标准时间,又叫世界时,是指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自然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图文拓展]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在同一时间内,旋转的弧线的长度不同,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1.3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1.3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必修一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导学案(高一)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导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1.能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半球、经纬度)2.能够从方向、轨道、速度、周期及绕转中心等方面说出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自学案】1、地球概况(1)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的弧线。

概念: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给它们标定的度数经度:划分方法:经经线,定为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0o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80o,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和。

(2)纬线:在地球仪表面,与经线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概念: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即纬度纬度划分方法:赤道纬度为,向南、北各有,赤道以北称用表示,赤道以南称,用表示,纬度最大为90o 。

特殊纬度:0o ,23.5 o,66.5 o(3)经纬网的作用:A.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比如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

B.判定两点的方向,比如甲地在乙地的________方向依据:(1)纬线永远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永远指示南北方向。

(2)经纬度数的变化规律。

2、地球自转(1)定义:地球围绕的旋转。

(2)旋转中心:,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3)方向: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作 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作_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4)以遥远恒星为参考点,称为一个,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以太阳为参考点,称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时间为。

思考:造成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线速度和角速度:角速度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速度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导学案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导学案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以宇宙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为线索,按照由远到近、由外及内的顺序进行讲解,既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又阐述了地球的运动特征,还讲解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地球的外部环境、自身的运动和结构特点。

◆ 第二课时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习目标:(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标!)1、熟记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

2、熟练判断光照图的类型并依此进行时间的计算。

3、能判读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变化的。

预习案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①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② 方向旋转2.周期:一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③____________,旋转360°。

3.速度⎩⎨⎧⎭⎬⎫角速度:约④ /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⑤ 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a .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⑥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⑦b .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⑧________(圈),AOB 为⑨____线。

(2)昼夜交替a .成因:地球的⑩______。

b.周期:1个⑪________。

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⑫____。

(2)地方时⎩⎨⎧概念:因⑬ 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⑭ 。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⑮ 小时(3)时区与区时a .时区:全球划分为⑯____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⑰______。

b .区时:每个时区⑱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日期界线⎩⎨⎧自然界线:⑲ 经线人为界线:⑳ 经线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21_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22____偏,南半球向○23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

1.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2.晨昏线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探究案探究点一:地球运动与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称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这就是昼夜现象,这种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没有关系。

专题: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专题: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专题: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主备人:王统山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地球自转偏转方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原因和偏移规律(2)理解地方时、时区、区时区别、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以及对地理事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或观察光照图,观察晨昏线位置的变化,说明地方时、区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重点难点】地方时、区时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基础知识:一、地方时、时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昼夜在不断地交替,太阳高度也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各地的时间也显然是不一样的。

1.地方时(1).地方时的产生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经线的地方时相同根据以上的分析、推导可得出: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

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下面我们来换算一下:(3600/24小时=150/1小时)地理经度(度、分、秒)地方时(时、分、秒)15°1小时15′1分钟15″1秒钟地球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下的计算法则: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

2.时区和区时时区的划分可使用下列图式(解释)中央经线、区时区时的计算法则:同区相减,异区相加(1)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2)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教师根据情况举例说明)例:当北京时间为8:00时,求伦敦、东京、纽约的区时。

为了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规定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3.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度经线上,越过日界线向东日期要减一天,向西日期要加一天。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1(鲁教版必修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1(鲁教版必修1)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3、运用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解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其规律。

4、运用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规律,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习过程】活动1(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从赤道上空、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等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旋转的方向。

(2)阅读课本“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根据地球自转周期(粗略地看成24小时)和地球半径(平均半径为6371km),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推算地球自转速度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①不同纬度处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都是,②赤道上各点的线速度是,北纬600各点的线速度是 ,③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

(3)归纳地球自转的特征,完成表1-2-1:表1-2-1 地球自转的特征(1)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昼(明)夜(暗)半球及其分界线(晨昏线),可以发现晨昏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是,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昼夜现象的形成原因。

(2)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观察晨线和昏线附近的昼夜交替状况,观察相对地球仪上某一静止的点,晨昏线不断向移动,据此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3)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约为小时),它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23时56分4秒)。

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对地球生命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活动3用手电筒照射自西向东自转的地球仪,观察同纬度地区(如赤道)的不同经度地点见到日出时刻的早晚,理解地方时的产生,完成下列要求:(1)观察时你会发现: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看到日出,时刻较;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

(2)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不同经线上的地方时不同,且经度相差15o,地方时相差小时;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于西边(东边地点的时刻数值);因此计算边地点的时刻要用“已知点时刻加.两点间的时间差”,计算边地点的时刻要用“已知点时刻减.两点间的时间差”。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根据相关材料和图表,分析昼夜交替的成因、周期。

2、通过示意图,掌握晨昏线的判读方法、特点、应用。

3、结合实例,掌握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

4、结合实例,掌握日界线及日期变更规律。

5、根据示意图,能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进行应用。

【学习过程】板块一:昼夜交替知识点一:晨昏线判读【情境材料】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是昏线,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是晨线。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根据材料一和课本第7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

2. 昼夜交替的周期及对人类的影响。

3.昼半球、夜半球及晨昏线的概念。

4.图中AC是晨线还是昏线?B点时间是多少?5.标出下图中的晨线或昏线。

知识点二:晨昏线的特点1.读图,晨昏圈的圆心在,始终将地球平分为。

2.观察晨昏圈与赤道的关系?3.观察晨昏圈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是多少?(提示:延长太阳光线,再判读是斜交、平行还是垂直。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4.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与速度:晨昏线移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为;晨昏线移动的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_____,为______。

5.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关系:二至日时,晨昏圈与北极圈和南极圈各有个交点,关系为;与北极圈至南极圈之间的纬线圈有个交点,关系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切点纬度数,二者和为,由此推断,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点纬度数;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

6.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二分日时,晨昏圈与某一经线圈;其余时间,晨昏圈与经线。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2009.09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能以河流、风等为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理解地球的自转规律。

2、通过地球仪的演示,理解昼夜交替、地方时差产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的特征。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自转
围绕中心:
方向:;北极俯视:,南极俯视:
周期:,即1恒星日(自转真正周期)
速度角速度:
线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成因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
特点:
晨昏线判断:晨线:
昏线:
周期:,即1太阳日
2、产生时差
地方时:
时区划分:
区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
北京时间: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原因:
北半球:
规律南半球:
赤道上:
举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第三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表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解读:1. 2.3. 4.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考情分析:1.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是考查的重点,通常结合新闻材料、生活现象、日照图等形式进行考查2.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是难点,但近三年高考中没有单3.对地转偏向力的考查较少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1.方向 2.速度 3.周期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考点一:晨昏线的判断及应用 1、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自转法。

时间法。

方位法。

2、晨昏线的应用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地方时确定日期和节气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昼夜长短确定日出、日落时间【例题】1.下图中PQ表示晨线。

1此时位于极圈上且和图中P点经度相同的某地,太阳高度为3°26′,据此回答、题。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6′N °N °26′N °N 这天可能是我国的 A.教师节前后 B.清明节前后 C.儿童节前后 D.国庆节前后【解析】第题,根据题干提示P点太阳高度为0度,而北极圈太阳高度为3°26′,说明P点纬度比北极圈纬度高3°26′,则其纬度为70°N。

70°N以北有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N。

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知识。

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N,则时间为6月初或7月中旬,C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 C【例题】2.右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O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5时B、15时C、9时D、19时②、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OOOOA、55NB、65NC、75ND、85NO③、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A、洛杉矶地区森林炎险等级最高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答案] B C A考点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有关地方时的计算1.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的地方时,求B地的地方时: B地地方时=A地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10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解析:因为东经125°位于东经115°的东面,所以:212501150东经125°地方时=9时30分+ 4分钟=9时30分+40分=10时10分, 01也就是说,当东经115°为9时30分的时候,东经125°的地方时为10时10分。

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地为东经90°,求B地的地方时。

解析:因为B在A的西面,所以:120XX004分钟 B地地方时=10:20-01 =10:20-120分钟 =8:20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所求经度=已知经度±地方时差014分钟例1.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A、悉尼B、上海C、洛杉矶D、阿克拉解析:伦敦正午时为12:00,经度为0°;而区时为20:00的地方应该在伦敦的东部,则:所求经度=已知经度±20XX0地方时差01=120°E 1=0°+44分钟时区和区时的计算1.已知A、B两地的时区和A地的区时,求B地的区时: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从东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加1天;从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加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减1天。

2行程时间的计算: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例1.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

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

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解析:A地伦敦时间12月24日19:00,B地北京,时区差=8,B位于A的东面,所以向东计算时:3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19:00+8:00=27:00则:日期为12月24日+1日(12月25日),时间为27:00-24:00=3:00 即:开赛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12月25日凌晨3:00(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 B.23日18:00时 C.24日7:00时 D.24日10:00时解析:这是达到时间求出发时间,用以上计算结果再减去行程时间得:出发时间 =A地区时+时差-行程时间=19:00+8:00-17:00=10:00即李先生本应在12月24日上午10:00出发,但不可能一下飞机就能观看比赛,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就餐、搭车前往赛场等,应在北京时间24日10:00前出发。

故选C。

(3)该场足球赛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一直是白天的有、。

A.70°S,30°W B.70°N,30°E解析:因为比赛是在伦敦时间12月24日19:00举行,正值冬至日前后,66°34`N以北地区为极夜现象66°34`S 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A选项70°S为极昼,B选项70°N为极夜;第问可知,C项120°E北京时间为3:00,是黑夜;D的纬度可能在阳光照射范围内,求该经线的地方时120XX04=19:00-8:00=11:00 D=19:00-10是白天时间。

例2.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 日 12时时,北京应为( ) A.4月30日1时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D.5月1日9时解析:A地(纽约)西五区,B地(北京)东八区,时区差=11(西五区到东八区),B位于A的西面,所以向西计算时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 12时-11时= 1时从西五区到东八区,过了日界线,所以日期加1日,对应的北京时间应该为5月1日1时。

例3.国家足球队于20XX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XX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 ) A.4月23日7点45分B.4月22日6点15分 C.4月22日5点55分D.4月22日20点45分解析:A地(北京)东八区,B地(纽约)西五区,时区差=11(东八区到西五区),B位于A的东面,所以向东计算时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 18:55+11:00= 29:55计算结果超过了24,实际结果应为29:55-24:00=5:55,日期加1日,但从西向东过了日界线,又要减1日,正好抵消,即对应的纽约时间应为4月22日5:55。

例4.圣诞节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

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

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25日15:00 B、25日13:00 C、26日19:00 D、26日15:004解析: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迎接时间=9:00-11:00+17:00=15:00 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应该在26日15:00到机场迎接考点三: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地球上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是自然变更的0时经线。

如下所示: 1.经线展开图【例题】读图1-1-46,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回答、题。

5若图中日期为6日与7日,则北京时间是日23时日23时日11时日11时该季节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北半球昼短夜长C.全球昼夜平分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解析】第题,本题考查日期变更问题。

根据题干提示可知,180°经线为7日3时,可以求出北京时间为6日23时。

第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及昼夜长短状况。

图中提示可知,北极点附近目前是极夜现象,北半球为冬半年。

答案:A B【感悟高考真题】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

据此回答1~2题。

表1时间当日次日地点日出日落日出日落①②③ 9:00 7:19 5:40 23:00 18:41 18:48 8:58 7:20 5:39 23:02 18:40 18:49 1.三地按纬度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突破口是根据日出、日落确定昼长,然后根据连续两天的昼长确定纬度的高低,再根据北京的昼长判定地球运动及相关情况。

【精讲精析】1选B,2选C。

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

完成12~13题。

Q2Q1L2ML1图6612.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A.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C.M、Q1、Q2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D.Q1、Q2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13.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精讲精析】12选A,13选B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4.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答案】:B 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与纬度之间的关系。

第3题,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而且普遍比较大,甲地不仅变化幅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可以达到90度,丁地则变化幅度偏大,因此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