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民以食为天〞,粮食平安始终是国家和经济平安的底线[1]。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平安和社会稳定[2]。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和外销量均居全国首位。
但与兴旺国家相比,河南省小麦在产量、品质、种植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小麦的种植效益和加工水平,带动河南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开展。
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我国粮食平安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高质量开展是转变农业开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所在。
1开展现状河南省位于华北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河南省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分蘖期长、幼穗分化期长、籽粒灌浆期短的特点。
河南省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为主,小麦和玉米轮作,对早熟性要求较高。
1.1总产实现稳定增长自2012年以来,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540万hm2以上,2018年到达574万hm2,占全国小麦面积的25%,稳居全国首位。
河南省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6年小麦年产量逾3500万t的省份,2020年河南小麦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到达3753.13万t,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5%,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表1〕。
河南省小麦总产量从2012年的3223.07万t增长到2020年的3753.13万t,增长了16.8%,年均涨幅1.8%,实现了稳定增长。
1.2小麦单产水平持续提高随着一大批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以及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落实,河南省小麦单产水平快速提高。
2020年河南省小麦单产水平到达6.61t/hm2,居国内各小麦生产省份小麦单产的首位。
2021年修武县小麦高产示范田小麦产量到达了13.47t/hm2,较全国小麦单产纪录〔12.85t/hm2〕增加0.62t/hm2,刷新了全国小麦高产纪录。
1.3优良小麦品种选育取得重大进展河南省小麦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源于品种创新带来的单产提高,品种对小麦增产的奉献率达45%以上。
河南省2018-2019年度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种业导刊,2018年第10期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河南省2018-2019年度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遭遇多重不利天气影响,播种期间持续阴雨造成播期推迟,春季干旱并遭遇严重晚霜冻害,灌浆期低温寡照、大风造成倒伏,后期高温逼熟,南部地区赤霉病和穗发芽发生较重,对小麦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在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重发叠发的大灾之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合理,充分发挥了主导品种的抗灾减灾作用,对稳定河南省小麦产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鉴于近年来极端天气和病虫害重发已呈常态,对小麦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的要求,结合品种抗性、丰产性和品质特性,提出河南省2018年麦播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1 河南省2017-2018年度小麦品种利用情况2017-2018年度全省利用面积在666.67 hm2以上的小麦品种160多个,其中百农207达到100万hm2以上;33.33万~66.67万hm2的品种有西农979、郑麦7698、郑麦379、中麦895;20万~33.33万hm2的品种有郑麦583、新麦26、百农4199、周麦27号;13.33万~20万hm2的品种有郑麦101、矮抗58、丰德存麦5号;6.67万~13.33万hm2的品种有周麦22号、西农529、郑麦366;3.33万~6.67万hm2的品种有中麦175、豫麦49-198、豫农416、众麦1号、扬麦15、丰德存麦1号、百农418、泛麦8号、先麦12号、周麦16。
2 河南省主要推广小麦品种评价百农207:半冬性中晚熟稳产品种,茎秆粗壮,根系活力强,抗干热风,耐穗发芽。
应在河南省北部、中南部及东部麦区扩大种植, 生产利用应注意防治叶锈病、纹枯病及赤霉病。
郑麦379: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较抗倒伏,品质优。
生产利用应注意预防倒春寒危害,防治茎基腐病、白粉病及赤霉病。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计划在2020年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一、种植结构单一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以单一种植结构为主,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等为主要作物。
种植结构单一,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单一利用,耕地退化,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推广适宜环境条件下的特色农作物,并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
二、现代化水平和自然条件不协调河南省农村区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落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此外,河南省的自然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变。
如何寻找适应性强的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建议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培育农村区域的制造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用技能。
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支持,使农业生产更加顺利。
三、水资源短缺河南省位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
国家“千村万塘”工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针对河南省,可以建造农村集体水源工程和地下水补给工程,适当调整灌溉制度,建立灌溉循环制度。
此外,加强节水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缓解河南省的水资源问题。
四、生物多样性缺乏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维护和保护,采用多元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技术,保护本地植物和动物。
同时,加强农民多元化收入的培育,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等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河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更好的农业经济和环境效益,政府和农民必须共同努力,整合资源,推广技术,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注重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农业产业链条。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小麦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在小麦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必须要对小麦的栽培管理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在本文中,将介绍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土壤肥力不足问题描述:土壤中的养分不足,无法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导致小麦生长缓慢,产量低下。
解决措施:可以通过施肥来改善土壤肥力,包括有机肥和化肥。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化肥可以针对土壤中缺乏的养分进行补充,比如氮、磷、钾等。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养分状况,科学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
二、病虫害防治不当问题描述: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袭,导致小麦生长受阻,产量受损。
解决措施: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可以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积累;选择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合理使用农药,以防治小麦的病虫害。
也要加强对小麦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
三、灌溉管理不当问题描述:灌溉不足或过量都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灌溉不足会导致小麦缺水而生长缓慢,产量降低;而灌溉过量则容易引起小麦发生根部窒息,导致减产。
解决措施: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含水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
在小麦吐丝期和灌浆期,要增加灌溉量,以满足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而在小麦开花期和抽穗期,要适度减少灌溉量,避免小麦水分过多而引发病害。
问题描述: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施药不规范或过量使用农药,造成小麦中农药残留超标,对小麦产生不利影响。
解决措施: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小麦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使用农药。
河南省优质小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河南省优质小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作者:路文阁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第10期河南玖润农业项目咨询有限公司路文阁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小麦主食种植区和主产区,小麦平均每667 m2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年均可处理小麦的万吨能力再次位列2020年全国第一。
粮油主食生产的深加工总量首次突破1亿t,主食生产规模达到粮食产业化的占48%。
其中,河南小麦面粉及其制品工业化的馍、挂面、方便面等年产量2020年占全国近1/3,速冻加工食品的面粉年产量则在2020年占全国近2/3。
一、存在的问题(一)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弱全省农业科技投入仅占科技经费总投入的10%左右,导致发展后劲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与周边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小麦育种种质利用集中度过高,导致小麦育种难有突破性进展,且新品种同质化严重,抗病基因单一,生产利用风险大。
(二)经营主体动力不足,比较经济效益低小麦田在生产中往往呈现出高成本、低效益的特点。
融资难度大,由于小麦生产收益相对较低,经营主体缺少抵押物,有效融资渠道少,融资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规模化经营主体一般要在种麦前预付地租,给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三)产业规模优势不突出,产业化水平仍需提高全省小麦加工企业呈现“大群体、小规模”的特征,全省日处理500 t以下的面粉加工企业数量和工业产值占企业总数和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9.2%和28.8%,呈现明显的“倒三七”结构。
知名品牌不多,虽然全省面粉及面制品加工企业众多,面粉、挂面、方便面等小麦制品均居全国第一,但除速冻食品等个别优势产业外,其他领域全国知名的大品牌、强品牌不多。
二、发展对策(一)建立优质小麦育种制种项目河南省立足于市场需要、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条件及其现有的基础,建设优质小麦育种制种以及种子加工基地,提升小麦良种供应能力。
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并同步实施统防和统治补贴、生物有机肥补贴、深耕补助等,支持农民在当地积极利用优秀作物种子,提升良种覆盖率。
小麦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小麦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汇报人:2023-12-28•小麦种植环节痛点•小麦收割环节痛点•小麦加工环节痛点目录•解决措施01小麦种植环节痛点种子品质不高总结词种子品质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如果种子品质不高,会导致产量下降,影响农民收益。
详细描述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品质不高的小麦种子,这些种子可能存在遗传缺陷或退化现象,导致抗逆性差、产量低等问题。
解决措施加强种子质量监管,提高种子品质标准,推广优质种子,同时加强育种技术研发,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肥料使用不当总结词01肥料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详细描述02一些农民为了追求高产,过度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解决措施03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同时提倡有机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详细描述小麦常见的病虫害有锈病、白粉病、蚜虫等,这些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种植环境等因素有关,防治难度较大。
总结词病虫害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如果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当,会给小麦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解决措施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
病虫害防治困难种植成本高昂是小麦种植环节的另一个痛点,过高的成本会降低农民的收益和生产积极性。
总结词小麦种植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人工等费用,这些费用逐年上涨,导致种植成本高昂。
详细描述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提高农民收益;同时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提高生产效率。
解决措施种植成本高昂。
豫南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豫南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3-10-27contents •引言•豫南弱筋小麦产业现状•豫南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背景豫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弱筋小麦是其特色农产品之一。
然而,在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意义通过对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存在问题的研究和对策的探讨,为该地区弱筋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存在问题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通过实践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豫南弱筋小麦产业现状气候条件豫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适宜于小麦的生长。
小麦种植历史豫南地区的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小麦种植的记载。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小麦市场需求增加,豫南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豫南地区气候条件与小麦种植历史豫南弱筋小麦种植面积与分布种植面积根据统计数据,豫南地区的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主要分布在信阳、驻马店、南阳等地区。
分布情况豫南地区的弱筋小麦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其中平原地区的种植规模较大,丘陵地区的种植规模较小。
豫南弱筋小麦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生产技术豫南地区的弱筋小麦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优良品种选育、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推广应用。
管理水平豫南地区的弱筋小麦管理水平总体来说比较先进,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如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小麦种子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种子销售对种子企业来说是引领一切的关键环节,这个阶段的工作做好了,企业就能实现良性发展。
小麦种子销售过程涵盖从种子出库、运输、市场销售、农户种植及收获等环节,从每年七八月份开始至第二年六月初,历时十个月左右,大致可以划分为销售准备、市场销售、农户种植及收获三个阶段。
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销售经历,就各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供种业同仁参考。
现阶段种子企业的生产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产,即自己安排生产基地,利用自有的加工设备加工成成品包装种子;二是委托有生产资质的代繁公司进行生产,即由种子企业(可以称委托方)提供用于生产的原种、包装等给代繁公司(可以称受委托方),代繁公司按种子企业的要求生产、加工成成品小包装种子,并按种子企业下的发货通知单向其指定的经销商发货,同时赚取种子企业一定的利润(本文仅指这种生产模式)。
现在种子企业常用的销售模式是代理制(多是县级代理),即种子企业提供成品种子给县级经销商(客户),经销商利用自己本区域内的下一级网点进行销售,赚取差价。
所以在种子的销售过程中,会涉及到种子企业(委托方)、代繁公司(受委托方)、经销商、农户等几方关系,问题也主要存在于这几方之中。
1销售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存在的问题。
该阶段是指代繁企业从接到种子企业的发货通知单开始到种子到达种子企业的经销商的过程,这个阶段最常见的问题是:①种子到达经销商所在地需要验收时,发现种子数量与经销商下单所购买的数量不一致;②种子经雨淋不能做种子用等。
其问题多出在货运阶段,数量不够多是因为货运公司从代繁公司配货时没有认真核对数量或者运输过程中丢失,雨淋多是由于货运公司认为不会下雨没有盖雨布或是雨布漏水等因素造成的。
看似简单的小事,其造成的结果却是严重的,通常代繁公司认为种子已从其仓库提走就不承担责任,货运公司不愿或无力承担责任,经销商又拒不接货,种子企业作为经销商的供货方,经销商不接货就意味着没有成交,甚至经销商会扣住运输车辆,最后导致民事纠纷,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分析当前河南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排小麦的种植品种和布局。不同地区应该选用不同的小麦 品种,在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和小麦总产量的前提下,充分考 虑国内外对小麦的需求现状,及时调整本省小麦的生产目 标,保证在稳定高产的基础上保障优质和专门化。另一方 面,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调整优质小麦和普通 小麦的种植比例,配套良种良法技术和科学布局。扩大宣 传,提高农民的复种指数,在不合适的地区应该顺应自然, 不能强行种植,以免品质不达标,给农民带来损失。
(二)加强科研投入以及技术创新工作 应当对农业科研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加大对农 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创新,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作为农 业大省之一,对农业科研的机构体制改革要高度重视起来, 提高发展的能力。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对资源配置进行优 化,改善竞争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进高端人才, 培养技术人员,调动广泛科研人员的积极创造性。 (三)加强品种选育工作 应当将常规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结合起来,加强品种 选育工作。围绕种植目标进行选择,加大科研力度和创新能 力。以基因工程为主,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量低消 耗且抗灾的品种,利用优种资源,结合常规的选种育种方 式,培养适合的品种。 (四)加强相关单位的合作 通过育种材料、育种的技术、育种的科研成果的交流借 鉴,结合遗传基因、栽种技术、生物科技等学科知识的知识, 实现对小麦“边选育、边推广、边产业化开发”形式开发,为 农民增产增效提供服务。同时采取品种转让、联合开发、销 售成果分成的形式,让科研成果加速转化。 作者单位: 河南省遂平夏县槐树乡农业服务 中心)
Zifujingyan 致富经验
!"#$%&'()*+,-./0123
房建国
在河南小麦的生产当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包括运行管 理制度以及内部管理不合理、产业经营缺乏制度制约、化肥 滥用以及技术设备落后等,这样很容易导致小麦产量降低, 甚至严重影响小麦质量,所以,对于小麦生产当中的问题需 要引起高度重视,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和改进。
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一、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深耕深松优点:
一是可疏松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 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 动和养分释放。 二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
三是对于深松作业,耗费动力大,农耗时 间短,可以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土壤 结构不易打破,松土深度深。
利用深耕或深松犁深翻土 壤,耕深达到23cm-25cm, 打破犁底层,深耕地块随 耕随耙,耙细耙透。
一、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缺苗断垄、疙瘩苗
部分地缺苗断垄
两种播种机播种的麦田苗情效果
播种质量差 播种不匀,深浅不一, 播种落空,播后不镇 压。 缺苗断垄,麦苗吊根, 透风多、失墒快,受 旱受冻病虫害重。
播种过深造成分蘖缺位弱苗
播种质量要求:播深适宜、深浅一致、出苗均匀、苗量合理。
一、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1.4解决的措施 一是及时秸秆还田,还田后立即耕作。
二是粉碎严格掌握在8厘米左右,不能超过 10厘米,操作手应控制好速度。 三是底肥增施氮肥,增施尿素20斤/亩左右
四是造成的土壤暄松问题,可在耕作时精 细整地,耕后镇压,压严压实,还可在播 种时,最好用带镇压器的小麦精量播种机、 圆盘开沟式播种机。
三是大力发展农场主、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 四是适期播种,减少播量。
适期播种是小麦实现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 的先决条件。
适期播种是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提出的,有 科学的依据。小麦冬前形成壮苗的标准(16—17 万基本苗,5个左右分蘖,80万群体)。
一、小麦生件的限制 从多年的生产经验来看,水源条件是影响我县
一、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措施
1.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影响 1.2存在的问题 一是秸秆还田时间偏晚 二是秸秆粉碎过整,抛撒不均匀 三是秸秆覆盖不严 四是争氮现象普遍存在 五是带病菌和虫卵秸秆还田 看一下图片
漯河市小麦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漯 河 市 地 处 豫 中南 沙 河 流 域 , 小 麦 是 该 市 种 植 面
积最大 的粮食作物 , 是河南省主要麦区之一 , 常年播种 面积 在 l 2万 ~ 1 2 . 7 万h m , 总产 8 亿 以上 , 约 占该 市全年粮食总产的 6 0 %, 其产量 高低 直接影 响到农 民 的生活水平和整个农村 的经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 的 进步 , 生产水平 的提高 , 高产品种 的引进 、 示范、 推广 ,
到举 足轻 重 的作用 [ 1 - 2 1 0
新品 种 , 累计推 广面积 达 6 6 7万 h mz 以上 , 并且在 产量潜 力、 抗
病性 、 抗倒性和品质 育种等方面取得 了较 大进展 , 育种 方法上也
1 漯河市小麦育种现状
1 . 1 育成 品种 漯 河 市原 属 许 昌地 区 , 漯河 市 农 科 院 为 原许 昌地 区农科 所 。小 麦育 种始 于 2 O 世纪 5 0年代 , 先 后 共选 育 出了许 跃 1 号、 许 昌铁 干糙 、 豫麦 1 1号 、 漯
有很 大改进 , 但还存在 着基 础研 究滞后 、 种质资 源匮乏等 一些问 题, 据此本文对今 后小麦育种研 究方向提 出几点建议 以供参考 。
关键词 : 小麦育种 ; 现状; 问题 ; 对策
麦4 号、 漯麦 8 号、 漯麦 9 号、 漯麦 1 8 等l 8 个小麦品种 。
1 . 2 主 要 品种的 性状 表现 每 5 适期精量播种
根据张家川 县常年气象资料 推
民1 0 0 0 人次 , 印发技术宣传资料 1 5 0 0 余份 , 在抽穗 和 灌浆期先后组织示范基地农户开展 “ 一喷三 防” 、 条锈 病防控 2 次。在 此期间 , 国家小麦技术体 系建设首席 专家 、 甘肃农科 院小麦研究所杨所长 、 鲁站长一行多次 来到张家川县 , 针对该县示 范基地实 际情况和存在问 题, 提出了具体 的指导意见 , 为张家川县示范基地建设 工作指 明了方向。( 4 ) 科技入户 , 集成应用核心技术 。 通过示 范 , 基地农 户充分认 识和接受其 核心技术 , 经
小麦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汇报人:日期:•小麦育种现状及问题•小麦育种技术瓶颈•小麦育种对策与建议目•小麦育种未来发展趋势•小麦育种成功案例分享录小麦育种现状及问题0102遗传资源利用不足缺乏对小麦种质资源中优异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无法满足现代育种对性状改良的需求。
缺乏对小麦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导致遗传多样性贫乏,无法满足不同环境下的育种需求。
缺乏长期育种计划和系统选育育种目标不明确,缺乏长期育种计划,导致育成品种难以适应未来环境和市场需求。
缺乏系统选育过程,无法充分利用个体优势,导致优良基因的流失。
小麦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缺乏针对病虫害的抗性育种,导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短板。
病虫害问题严重小麦育种技术瓶颈缺乏高效育种技术缺乏高效育种技术是当前小麦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传统育种方法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而且品种的遗传改良进展缓慢。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高效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的遗传改良进展。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麦品种进行精准改良,缩短育种周期。
分子育种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高效育种技术,但在小麦育种中应用不足。
应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基因组学和分子标记等技术手段,快速、准确地鉴定和筛选优良的育种材料,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的遗传改良进展。
分子育种技术应用不足生物技术应用不足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中应用不足,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调控等方面。
应加强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深入研究小麦的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为育种提供更多有效的基因资源和工具。
同时,应注重生物安全性问题,确保育种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
小麦育种对策与建议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和保护区,保护小麦的遗传资源,确保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小麦遗传资源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提高育种效率和成功率。
浅谈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对策
省食 品 加 工 业 的发 展 。 其 中方 便 面年 生 产 量 达 4 . 7万 吨 , 占全 国总 量 的 四分 之 一 , 为 河 85 约 成
南 经 济 的一 个 增 长 点 。但 是 我 省 的优 质 小 麦 品种 选 育 及 开 发 利 用 仍 大 大 落 后 于 市 场 的 要 求 ,
种植优质麦 的积极性 。 2 .优 质 品种 不 过 硬 。优 质 专 用 小 麦 包 括 强 筋 、 中筋 和 弱 筋 , 种 类 型 具 有 其 不 同 的 用 途 。 各 从 强 筋 小 麦 看 , 白 质 含 量 在 1 % 以上 , 蛋 5 面包 体 只有 7 0c} 右 , 国 外 优 质 麦 相 比还 有 一 定 5 n 左 与 差 距 。 省 小 麦 粉 的 湿 面筋 含量 在 3 . % ~3 . % , 我 I6 7 2 面筋 指数 在 I ~8 2 4之 间 , 国外 小麦 粉湿 面 而 筋含 量 在 2 . % ~3 . % , 26 6 I 面筋 指 数 在 8 6~10之 间 。 虽 然 我 省 小 麦 粉 湿 面 筋 含 量 高 , 面 筋 0 但
后 , 着 人 民 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及种 植 业 结构 的 调 整 , 省 优 质 麦 品种 的选 育 、 发 及 利 用研 究 随 我 开 得 到 了较 大 发 展 。先 后 育 成 了一 批 优 质 麦 品种 ,如 高 产 优 质 强 筋 小 麦 豫 麦 3 豫 麦 4 、郑 州 4、 7 9 2 ; 产 弱 筋 小 麦 豫 麦 5 高 产 优 质 中筋 小 麦 豫 麦 4 豫 麦 5 豫 麦 6 0 3高 0; 9、 5、 9等 。 质 麦 种 植 面 积 优 也 逐 年 增 大 , 0 1年 收 获 面 积 达 5 20 0万 公 顷 左 右 ,生产 优 质 专 用 小 麦 约 3 0万 吨 , 进 了河 南 0 促
农作物育种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能够长久发展的根本,也是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
如何利用我国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提升粮食产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升作物的耕种面积,但是这一方法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可使用耕地面积是有限的,依靠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的产量是不可行的。
科技发展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可以利用我国的科技水平开展新品种育种工作,培育出增加粮食产量的新作物品种。
为了提升育种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作物产量,文章探究农作物育种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通过现代育种技术,我们可以选育出具有高产、高抗性、高品质的粮食品种,从而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通过发展现代化的粮食生产技术和设备,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从而保障人民的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作物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育种技术,它可以通过将不同的品种或物种进行交配,利用其优点,培育出更加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
根据不同的育种方式,杂交育种可以分为系统选择育种、回交育种、增殖杂交育种及复合杂交育种4类。
系统选择育种是一种通过农作物自然杂交行为进行的育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高原环境,但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自然地进行杂交,不需要人工干预,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
回交育种是一种通过基因转移实现的新品种培育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提高农作物品种的抗病性。
通过回交,可以将某个品种的某些抗病基因转移到其他品种中,从而提高新品种的抗病能力。
增殖杂交育种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育种方法,它的前提条件是第一代杂交结果的性状优良,具有高效的优点。
这种方法可以大量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河南省小麦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1 0 0 4—3 6 ( 0 1 1 2 8 2 1 ) 2—0 6 0 0 5— 4
Cu r n iu to Pr b e s a d Co n e e s r s o r e tS t a i n, o lm n u t r M a u e f
W he tSu l n H e a a pp y i n n
ZH ANG ih g Ru — on
( c o lo c n m is a d M a a e n , n n No ma i e st Xi x a g 4 3 0 , h n ) S h o fE o o c n n g me t He a r l Un v r i y, n in 5 0 7 C i a
Ab t a t sr c :The c ng s a d pr blm s i h ha e n o e n t e whe t s pl n He a rng t a t1 a s we e a up y i n n du i he p s 0 ye r r a a y e I s f u n l z d. twa o nd . t t t he whe t s pp y st to s i l n e y t t t o iy,nii l ha a u l iua i n wa nfue c d b he s a e p lc i ta p ie, os nd n t a o ii s a ny ot e a t s rc c ta a ur lc nd ton nd ma h r f c or .The i ta rc d e p ca fe t nii lp i e ha s e i le f c s on p a i g a e sa o c i fwhe t Th r f e, hewhe tp od to n H e a o i e s ul l ntn r a nd pr du ton o a . e e or t a r uc i n i n n pr v nc ho d t ke f la a t g h t t lc up r i g a i u t a veop ntba e n t o a e a ul dv n a e oft e s a e po i y s po tn grc lur lde l me s d o he l c lr — s r e gr d ly i c e s h e t:l n i g a e s a o ou c s, a ua l n r a e t e wh a p a tn r a , nd pr mot h i l nd qu lt t n u e e t e y e d a a iy, o e s r
河南小麦品种利用与布局
三、小麦新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
1、提高产量潜力 未来全球对小麦的需求仍将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进一步提高单 产是多数国家的研发重点。我国要保障2020年14.5亿人口的粮食 安全,小麦产量需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8%,由于进一步扩大小麦
面积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在北部冬麦区和春麦区小麦面积可能还
会继续减少,所以进一步提高单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重要途径
六、主导小麦品种的发展趋势
根据社会、经济、生产发展要求和气候变化出现的新情况,预计今后
一段时期生产上主导小麦品种需满足以下要求:
1、株高适中(75~85cm),秆壮耐肥抗倒,利于机械化收割。 2、半冬性,播期弹性大,早播无冻害,晚播不晚熟。前期发育比较慢(冬
季幼苗稳健,早春发育慢),抗寒性突出,抽穗后灌浆速度快,熟期中等
利用时中北部地区最好选用半冬性优质品种,南部地区最好选用弱春性
优质品种,并根据品种种的特性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在保证品质的同 时,提高产量。
4、良种良法相配套 品种的优劣是相对的,没有完善无缺的品种,因此,不同生态区选
择相对优异的品种后,还要充分了解品种的缺点,采用相应的栽培措
施,弥补品种的不足,实现优质高产。比如,倒伏常发区域,在选用 抗倒品种的同时,也应引导农民调整耕作和种植方式,特别要提倡尽
之一。因此,高产更高产仍是我国小麦育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目
标。
2、加强持久抗性研究与应用 近几年条锈病和白粉病出现了新小种,不少品种可能开始丧失
抗性。持久抗性是多数育种家的追求目标,可通过主效抗性基因的
累加或慢病性(成株抗性)基因的利用来实现。通过分子辅助选择可
有目的地进行基因累加,但其前提是明确亲本中抗病基因的分布及
量深耕耙地,减少旋耕面积,降低播种量、优化施肥技术、采用化学
豫东麦区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豫 东麦 区是 河南 省最 大 的小麦 主产 区 和重要 的商 品麦 生产 基地 。常 年麦播 面积 达 13万 h 5 m ,商 品率 高 ,对 河南 省 的粮食 安 全和 经济 发展 有着 十分 重要 的
影 响 。如何 根 据市 场需要 ,合理 配置 现有 的 自然和 品
筋 品种推 广速 度较 快 , 生产 规模 大 幅度提 高 , 植面 积 种 已上 升 到小麦 总 面积 的 3 %左 右 , 6 成为 当地小 麦生 产
新思路 .福建稻麦科技 ,9 9,7 3 : 5~1 19 1 ( )1 8
[ 】 润森 , 大 梅 , 志伟 , :杂 交 水 稻 三 系 不 育 系 选 育 的 实践 与思 2潘 毛 陈 等
考 .杂 交 水稻 ,0 5 2 ( )6~9 2 0 ,0 5 :
[ 】 文 炳 ,张 建 新 , 维 禄 , .光 身 杂 交 稻 选 育 研 究 进 展 .杂 交 水 3刘 罗 等
稻 ,0 5 2 () 6—1 2 0 ,0 1 : 0
[】 4 陈萍 .不 同不育细胞质对杂种优势 效应的研究 .杂交水稻 ,19 , 9 2
参 考 文 献
[ 】 彬 林 , 长 桃 , 文 珠 , .籼 型 三 系 不 育 系 选 育 的研 究 现 状 与 创 1马 杨 杨 等
更高 的要求 和 挑 战。
3 2 选 育具 有粳 稻 血缘 或特 性 的籼 型 三 系不育 系 .
利用 资 源材料 的遗传 多样性 、 育基 因 的等位性 、 良 不 优
子法 》 《 和 植物 新 品种保 护条 例 》 的颁 布实 施 , 科研 单 使 位科 技 成果 商 品意识 提高 ,对 新审 定 的品种 大 多 申请 了保 护 ,种 子预 约生 产逐 渐集 中于大 的 国营农 场 及规 范化 运作 的种 子公 司 , 品种 集 中繁 殖 、 规模 化 生产 、 集
商水县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河南农业2021年第10期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品质小麦已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不断提高下的迫切需求。
二是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有待普及,小麦生长环境有待改善。
三是小规模土地经营阻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利于小麦生产质量的提高。
(五)品种利用不当目前,商水县小麦种子市场化运作,品种多、乱、杂,农户购种有“盲目求新求异”现象,不了解种性,造成小麦生产损失。
(六)效益低,管理积极性不高粮价低,人均地少,投入成本高,生产效益低,农民种麦积极性不高。
二、对策(一)因地制宜,合理选好品种小麦品种要从品种特性(冬春、早中晚)、丰产性(产量潜力)、抗逆性(抗病、抗灾)方面进行选择。
适一是秸秆还田地块必深耕(松),加深耕层。
二是旋耕地块必耙透耙实,避免因土壤暄虚造成麦田透风跑墒、遇旱麦苗发黄、冬季麦田受冻现象发生。
三年)深耕(松)1次。
推广宽幅播种和无垄匀播技术,充分发挥小麦个体优势,促进根系发育、苗蘖健壮、分蘖增加、抗性增强、亩成穗多、穗粒数增加、千粒质量增加。
旋耕、耙不实的地块,播种前播种后镇压,踏实土壤,防止播种过深,有利于种子附土并吸水萌发,防止土壤跑墒过快。
(五)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职业技能等培训项目,加强对高素质农民及技能型、服务型专业人员技术培训,让农民由重治轻防、重虫轻病的传统防治观念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病虫兼治的观念转变,让农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观念认识转变。
(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小麦规模化生产。
加强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小麦生产真正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河南地区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河南地区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河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而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河南地区气候条件复杂,病虫害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如何合理种植小麦并有效防治病虫害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针对河南地区的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一、河南地区小麦种植技术1. 选择合适的品种:河南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广泛,不同地区适宜的小麦品种也有所不同。
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耕作制度综合考虑,选择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
2. 合理的播种时间:河南地区播种时间较为分散,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进行播种,南部地区则在11月中旬至12月初进行播种。
合理的播种时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的增强。
3. 土壤管理:小麦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合理的施肥、灌溉和耕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河南地区,可以采用秸秆还田、有机肥料和复合肥等措施,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小麦的产量。
4. 合理的密植技术:在河南地区小麦的种植中,采用合理的密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抗逆能力,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
但是在密植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密,以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的发生。
5. 合理的灌溉管理:河南地区降雨不均,干旱少雨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小麦的种植中,要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合理安排灌溉工作,保证小麦的生长需要。
二、河南地区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1. 筛选抗病虫害的品种:在小麦种植中,首先要选择对病虫害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品种,通过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降低防治成本。
2. 合理施肥:充分施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小麦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增加小麦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3. 生物防治:在小麦的栽培中,可以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菌和微生物等天然或人工培育的生物因子,对小麦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大力推广和科学利用优良品种是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
我省小麦生产连续实现增产增收,充分证明了科学利用小麦优良品种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现小麦增产的同时,我省小麦品种利用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对我省小麦增产尤其必要。
1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存在问题
纵观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基本做到了因地制宜、区域布局、科学配置、优化组合,使良种品质水平和覆盖率不断提高,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给予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我省小麦生产安全、持续、健康发展。
1.1 弱春性、春性品种播种过早
据统计,河南省每年都存在因农民不了解品种特性或急于进城务工或抢墒播种等原因,出现一定面积的弱春性、春性品种早播麦田,在黄淮南片麦区秋暖冬寒或倒春寒出现的频率是十年七遇或八遇,弱春性、春性品种因冬前旺长造成主茎和分蘖全部冻死,有些不耐倒春寒的半冬性品种也因
冻害造成株高普遍降低,导致缺粒而减产。
1.2 综合抗病性较好的品种少,病害重发年份减产较重
由于纹枯病、赤霉病抗源贫乏及省内多数育种单位鉴
定选择地点对这些病害的选择压力小等原因,目前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无一抗纹枯病和赤霉病,只是感病程度的不同,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也较差,存在病害大面积流行的隐患,致使在病害重发年份减产较重,小麦籽粒商品品质也受到严重影响。
1.3 片面盲目选择品种
丰产性、稳产性是衡量一个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也
是选择使用品种的重要依据。
盲目地将一些未经中间试验或审定通过的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将中低产田品种种植到高水肥地,将高产品种种植到中低产田,甚至把弱春性品种作为半冬性品种利用,不仅使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给生产上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2 小麦品种利用发展对策
我省小麦生产在品种布局时,既要结合我省小麦品种
利用现状,又要兼顾往年品种的表现以及发展趋势。
布局上以半冬性品种为主,以弱春性品种作为搭配,防止弱春性品种种植面积过大引起小麦冻害。
小麦秋播品种利用的原则是:以广适、多抗、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导,以优质强筋品种为重点,以发展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为突破口,做到科学布
局,因地制宜选择品种,良种良法相配套。
2.1 重视新品种的抗性鉴定,建立品种预防体系
为了确保小麦丰产稳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研究和利用品种的抗逆性显得更为迫切。
通过对小麦新品种进行抗性研究和抗性鉴定,明确地告诉使用者,当前推广应用的小麦新品种应重点预防什么病害,哪些品种可以轻防或不防,从而降低防治成本。
这样既能保证小麦丰产稳产,又能有效增加农业收益。
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病虫害测报体系,相应的,我们也应尽快建立用品种防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体系。
通过建立品种预防体系,让广大农民明确什么品种抗什么病、抗什么虫,在病源、虫源基数大的区域,建议当地重点推广应用什么品种,这样不但能收到更为有效的防治效果,还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更为有效地保护,农民和产品消费者的健康也更有保证。
2.2 发挥龙头企业在规模种植中的作用
利用龙头企业先进的管理机制,发展小麦规模经济,见效快,并且可以加快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政府部门要搞好服务,帮助龙头企业选定品种,制定产品标准和生产标准,为龙头企业牵线搭桥,选择水土资源好、农民种田水平高的地方首先发展规模经济,以增强辐射效果,谋求新品种利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2.3 正确处理新品种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育种单位申请新品种保护的目的在于获得收益的独占权,最终赢得丰厚的利润,而若由此阻碍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则也难见大的效益。
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其一要针对新品种及市场特点,搞好宣传策划,提高新品种知名度,形成一个渴求的市场,作为原动力推动整个推广利用工作;其二要通过利益分享,采取联营、经销、委托等多种形式广泛结盟,形成覆盖面尽可能大的销售网络,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达到扩展品种利用区域的目的;其三要注重质量和品牌,加强品种原种的长期保存和提纯复壮工作,搞好售后服务和生产上的技术指导,充分延长品种服役年限;其四是对自我开发确有实际困难或不适宜本地开发的品种,可考虑品种权的有偿转让。
2.4 建立新品种示范推广体系和因地制宜的高产栽培
技术体系
生产上,同一品种在有的地方种了十几年,经久不衰,而在有的地方犹如昙花一现。
究其原因,就是新品种示范推广体系发展不平衡,良种良法与当地栽培环境结合存在较大差别的问题。
为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政府应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公益事业,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投入精力和资金建立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真正把良种良法配套抓紧抓好,
抓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