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一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首先,注重启发式教学。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而是要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
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表达能力。
此外,注重实践性教学。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实际操作。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创作性的作业,如作文、诗歌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注重激励和肯定。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尝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总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启发式教学、多元化教学手段、文学鉴赏和实践性教学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
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开展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发现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引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授一篇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创作动机,文学形式的创新,以及作品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开展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实践和探索,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或个人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一篇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与主题相类似的诗歌,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创造性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创造性写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写作题目,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自由表达。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性表达的能力。
四、开设创新课程或俱乐部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可以开设创新课程或者创新俱乐部。
这样的课程或俱乐部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创新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具体的创新项目中。
例如,学生可以在课程中进行创造性写作、独立研究、项目设计等活动,从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
五、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在语文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创新意识不仅仅体现在学术研究或科技创新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展现。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角度和方法,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浅谈对中学汉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对中学汉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汉语文教育落实素质教育如何,不仅关系到汉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因此,我认为在汉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是当前汉语文教学中的关键。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氛围生活实际汉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汉语文教育落实素质教育如何,不仅关系到汉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
汉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和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我认为在汉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是当前汉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探索知识,教师就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情景激趣,语言激趣,故事激趣,置疑激趣等方法,把学生自主地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中。
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与愉快的心情下,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汉语文教育。
具体应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做:1.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追求新鲜事物。
因此,一堂课拥有多个学生活动形式,每堂课都有独特的学生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基本教学思路。
教师讲课要有艺术性,语言要风趣幽默,可夸张运用体态语言,电教器材及各种直观教具的使用也是丰富教学形式,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手段。
2.让学生拥有或大或小的,连续不断的成功体验。
如果说学习氛围,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的话,那么,不断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则是学生持久兴趣的原动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摘要:多角度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且培养创新能力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教学,以促进思维发展,才能使其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
”创新是适应社会需要而高度发展的多样化个性的张扬,多样化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和本质表现,实施创新教育必定以个性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
由于汉语言杂、繁、深、广的特点,语文教学还大量存在扼杀学生个性、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现象,所以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1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优势1.1 个性思维的优势思维是个体的活动。
教学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个性、阅历的不同,对课文的理解和处理各有不同。
一篇文章,千般讲法。
学生也是如此,由于智力水平、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个性差异。
教师的统一教学并不能阻止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生活体验、认识水平,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个性思维。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个性的优势首先表现在这里。
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因为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再造形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全部是由个体完成的。
1.2 个性作家的优势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的优势还表现在: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是作家个性化思维的产物,往往又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柳永的婉约;鲁迅的深沉犀利,郭沫若的热情奔放……对这些个性迥异的作品,学生只有,也只能依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生活阅历、艺术观点去理解。
即使教师“先入为主”,也不能形成学生自己心中的文学形象。
汉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汉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创新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谈谈自己的粗略看法:一、更新语文教学观念,使教学民主化教学观念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最根本的问题。
传统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独白式”教学。
它承认并维护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力中心地位,教师居于无可置疑的“独白者”地位,学生则以知识“容器”的身份存在。
教师就是真理的拥有者和真理的化身,他以绝对权威的姿态向“无知”的或“少知”的学生灌输着知识、传授者真理。
原本也应该是参与者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以“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被动接受者的姿态存在,不允许对教师的“无所不知”提出任何质疑。
这就造成了“满堂灌”“满堂讲”的封闭、孤立、静止的教学方式,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器”,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以至于只能淹没自己的声音,压抑自己的个性、服从于教师的权威之下。
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教学中特别显著。
实质上,这种教学方式只是一种知识的复制或再现,注重的是知识的结果即知识的掌握,至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的的培养与提高就完全被忽略。
这样的教学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更新这种教学观念有为重要,那么,更新教学观念我认为不仅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知识的观念。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传统的教学方法虽不乏众多优点,但毕竟陷入了困惑和危机之中。
过去语文教学,老师讲,学生听,面对题海,死记硬背,已很难适应今天的语文教学要求,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同样如此。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不会求知的人。
因此,今天的语文教学应从“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授之以法,教会学习”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的目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小学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
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愿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语言描述、提问、绘画、多媒体等方法,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启发展开想象,培养创新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在客观事物影响下,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无数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和爱护学生大胆而新奇的想象,使想象成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永不枯竭的动力。
1.紧扣词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3.朗读优美语言,诱发学生想象。
4.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想象。
三、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
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
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
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样子及课文的介绍方法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略写的其它奇石的名称,展开想象,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形状。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在创新教育中,创新人格的培养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学校教育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创新个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把思维还给学生曾经看到一篇文章《素质教育在美国——创新教育到底能不能教》,其中讲了一个中国移民小学生在国外学绘画和在中国学绘画的差别。
在中国学绘画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过程,5岁的小孩能将原作克隆得惟妙惟肖,而在美国学绘画是给一个命题,小孩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中国的小孩子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
因此,他的眼睛里有画,心里没有画。
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语文教学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语言——这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
”语文老师应该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发展其个性;在教学中关注并努力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使教学具有人性化;要坚持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以适应学习方式方法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同时,语文教师自身也要有独立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只有重视个性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不致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磨灭了各自的差异性”,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
二、利用语文文本资料,促进个性的形成同其他教学一样,语文教学是一个丰富、复杂、交互动态的过程。
与其他教学不同的是,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智力、情感、人际交往需要更多地参与其中,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发挥其潜在能力。
如何在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中注入创新思维3页
如何在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中注入创新思维新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人才,那么,怎样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我在小学汉语文教学上对此进行了剖析实验。
一、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创新兴趣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与有奖赏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
”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去营造一个宽松与睦、敢于争辨、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兴趣,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方式学习与活动,并能对其微小创造力表示赞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双边关系,既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设计,又要注重学习激情主要性,创设情境,拓宽学生视野。
提高他们对课文感染力,借此激发起他们创新意识。
三、授之以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正确处理传授与感悟关系、知识与能力关系,过程与结果关系,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理解、依靠自己力量来获取知识、体验创新愉快。
为此,我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了实验。
(1)词句训练――寻点。
这里所说点,是语言训练点,教师在语言文字训练上,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寻点,让学生从点中得到启示。
(2)篇章剖析――穿线。
这里“线”就是能贯穿所有“点”纲,可以是提纲或文眼,也可以是行文线索。
让学生在穿线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篇章结构与谋篇布局了解。
(3)感情表达――求异。
所谓“求异”,要求学生凭借自己智慧与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主动探知――质疑。
质疑是培养创新能力前提。
只有善于发现、善于解决问题才能到达成功彼岸。
教师要放手启迪学生质疑、自主剖析、大胆表达,使其在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理解。
(5)大胆想象――多思。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源尔。
浅析小学汉语文的创新教学
浅析小学汉语文的创新教学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汉语文作为民族地区小学教育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创新教学;综合素质创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创造性地理解新的事物。
它是一种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有目标学习的教学方法。
小学汉语文学科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学科,因此,做好汉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以学生为起点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教育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同时感受人性,包括智慧、才华、人与人之间的关怀等。
因此小学汉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的发展变革,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既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又要有突出的个人能力,同时还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康的心理。
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变得不可或缺。
并让学生掌握将这些基本的个人素质渗透到生活实践中,例如在描写景物的课文中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的美感;在抒发情感的课文中让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领略古人的情趣和节操……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对汉语文美的认识,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提倡自主探索,重视创新思维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机械性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自觉参与、勤于思考、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个性化教学新一代的小学生是个性化的一代,我们应该有所保留他们的个性化,注重对学生新异思路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不受现有成规的束缚,以自己的个性思维理解作者的想法。
个性化教学的主旨不是传授知识,应该是对学生开放思维的鼓励。
为学生提供一个大的课文背景后,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将学生的个人理解与教学情趣结合起来,促进新课标改革下汉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中学汉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就是正统 的课本教育 。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 , 课 堂上 教师一人 主宰 ,提 问成了教师的专职 ,回答成 了学生的必须义务 ,时 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 ,总拘泥于固定 的框架 ,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 创 新 呢?因此应转变 观念 ,全 面拓 展学生创新 思维空 间 ,建立一种 “ 大语文 ”观 ,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 ,让一言 堂
在学生 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 , 他们 对未来世界 的好奇 ,对 已有结论的质疑 ,以及渴求用 自己的头脑和双 手创造新花样 的梦想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这种创新愿望 ,给他们 提 供思考 、 表现 、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 , 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与愿 望 ,激活思维 。课堂上应把 “ 问题”作 为教学 的突破 口。这样做既培 养 了学生发 现问题 的能力 ,又 培养 了他们探究 问题 、解 决问题 的能 力,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学习主动探究 ,达到发展思维的 目 的。
4拓展创新 空间。建立大语文观
长期 以来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 的束缚 ,有些汉语文教师教 学模式单一 ,照本宣科 ,不让学生发表 自己的意见 , 对有个性的学生 不能积极看待 ,极大地挫伤 了学生的创造热情。由此可见 ,教师必须 更新教学观念 ,不断加 强教育教学能力的修养 , 使 自己首先具有创新 意识和创新精神 , 能开发和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2融入创新教育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 课程标准 》强调 “ 学生是语 文学习的主人 ,为学生创设 良好的 自 主学 习环境 ,尊重学 生个体差异 ,鼓励 学生选择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 式” 。关注学生主体发展 ,提高并构建主体 陛 教育策略 ,已经成为当 代教育 中最重要的课题 。因此 ,语文教师要 转变观念 ,构建 “ 以人为 本”一切为学生发展 的教育观念 ,树立民主教学 的思想 ,把学生看成 是平等的参与者 , 共 同研究合作促进的伙伴 , 支持并引导学生 自主活
汉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育 的要 求 , 同时也 是 我们 教 育 工 作者 肩 负 的使命 。笔者 就此 问题 在教 学实 践 中
作 了一些 尝试 :
一
句话 : 每 天早 晨 学 生 走 进 教 室 , 在 老
师的组 织 下 , 每 个 学 生 用 一 句 话 表 达 一
、
营 造 良 好 的 学 习 氛 围
教 师是 学 生的 领导 者 , 起 着 重 要 的
( 2) 早读~文 : 要 求学 生 在 每 天 朝 会 的 8分钟 时段 ,有 感情 地 朗读一 篇课 文 或
诗词 , 既 训 练 了 口语 表 达 能 力 , 同 时 养 成 了 良好 的 早 读 习 惯 。 ( 3) “ ~ 句表 扬 ” 游戏 : 利 用 班 会 或 队 会 让 学 生 用 一 学。
2实 物 的 运 用
小 学 阶 段 ,对 学 生 来 说 依 旧 是 沉 浸 在游戏 、 娱 乐的时光 , 既 然 小 学 生 对 新 鲜事物好奇心强 , 玩心重 , 教 师 在 授 课
时要采用新颖 、 开 拓性的方法 , 汉 语 文
表 扬你最 喜欢 的 同学 。因 为是最 喜欢 的
1科 技 的 运 用
为教学 的主 体 。
三、 教 师 自 身 的发 展
件 事或 一 种感 受 , 这样 , 一 学 期 下来 , 每
个 学 生就 进行 了百余 句 “ 一 句话 ” 训练。
从 目前的 状况 看 ,我 国的科 技 正处
于 上升 的阶段 ,可 谓 前景 一 片 大好 , 很
同学 , 所 以 说 的 同 学 会 竭 尽 全 力 说 到 最 好, 同时 , 受表扬 的同 学也 会 认真 倾 听 , 通 过 这个 游 戏 , 所 有 同 学 都 会 得 到 最 棒 的语言 训 练 。 4 , 班级 故 事会 : 学 生 在 经 过 其 它途 径慢 慢 具备 一 些语 言 基 础 后 ,
论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论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论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
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注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运用,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代社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创新能力。
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可以融入一些创新理念,如创新思维方法、创新实践案例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现有的文化产品,或者提出新的文化产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例如,在课堂中可以以论语为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论语的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去,如何用论语的理念来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其次,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更高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从中发掘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尝试,创新,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最后,教学评价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环节。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评价方式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化,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创新实践活动和课堂讨论,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生可以组织一场关于论语的辩论赛,或者设计一个论语的展览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还可以及时发现和指导他们的不足之处,从而促进他们在创新意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b46b902e-6ead-11ec-85ee-7cb59b590d7d精心整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快速发展,形成丰富独特的综合素质。
这种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创新精神。
汉语是一门基础学科。
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
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一、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自信在传统教育中,由于教师的尊严和紧张的课堂气氛,学生害怕狼和老虎,不敢思考和说话。
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因此,现代教师应该唤醒学生的自信。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应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地学习、思考、质疑、提问。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敢于说话、敢于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
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非凡的自信。
正是在这种自信的驱使下,他们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以取得最终的成功。
那么,教师如何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呢?首先,老师们应该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只有当他们活跃在学生喜欢的领域时,他们才会投入并充满信心。
一位老师在教《赤壁之战》时问道:“同学们,有人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吗?”班上只有一个男孩平时喜欢读书。
他很胆小。
那个在课堂上从不举手的男孩无法抑制自己的技能。
当他坐在座位上开始说话时,老师和学生们都很惊讶。
这时,老师巧妙地对他说:“我听说你特别喜欢阅读这方面的书籍。
你能把你知道的故事大声讲给学生听吗?我相信学生们会鼓励你的!”老师做手势,学生们鼓掌。
害羞的男孩害羞地笑了笑,自信地站了起来。
他讲了相关的故事。
虽然语言不是很流畅,但他说话声音很大。
讲座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为他的进步鼓掌。
可以看出,老师的语言显示了他对学生的信任,并且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
(汉语言文学)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纪,是一个弘扬创新的时代,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事实证明,只有开拓创新之民族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时代的需要与我国现行的教学现状相差甚远,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多次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虽能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比美国学生缺乏创造力、动手能力。
”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反映了我们现行教学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弊端,改革现行教学中的这种弊病,大力推行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地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
刘默耕对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曾作过精辟的论述,“通过我们自然课的培养、训练,使他们(学生)头脑聪明一点、灵活一点,有个聪明的科学头脑,这个不仅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就是干任何事情,也是基础”。
聪明的科学头脑,是要在教师引导,在不断探索自然过程中,激发和启迪出来的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
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更可贵,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过程:最初可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接着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得好的加以表扬,当学生能踊跃提出问题时就进一步要求提高质量,鼓励他们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如下几方面:二、教学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激发兴趣,营造气氛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鲁迅学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既是影响学习进程与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只有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教学中注意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科学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气氛。
汉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2)
汉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2)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词语运用上的创新。
汉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挑选最能反映文章思想内容的词语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
同时,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高度凝炼、生动形象、读者喜闻乐见的词语一旦进入习作,将使得文章言简意赅,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使文章增色不少。
当然,这种创新要在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目的。
另一方面,创新还可在句式的选择运用上进行,一篇文章如果句式单一,只能给人呆板凝滞的感觉,影响感染力。
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句式变换的训练,在习作中根据内容的需要,恰当地使用常式句或变式句,整句或散句,长句或短句,奇句或偶句。
使得文章句式灵活多变,读起来舒缓有致、抑场顿挫,体现其在句式上的新颖来。
五、写作手法上的创新要使得文章的立意新颖,语言的生动形象,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表现手法的运用。
而这方面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选择。
因为联想、想象能力是任何创新不可缺少的能力。
作文课恰好为培养这种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场所。
可以这么说,作文课的教学目的除了传统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即创新能力。
另外,象征手法的运用,同联想,想象密不可分,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要指导学生在联想、想象的前提下的运用象征手法,力求立意的新颖和构思的精巧。
为使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比喻手法的运用,更需用在创新。
比喻手法运用得娴熟,不光对于写用,就是说话也获益匪浅,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总之,作文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很好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探索、而努力。
汉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篇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汉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汉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要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必须把创造性教育注在日常教学中。
怎样在汉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谈谈自己在教学的几点做法:一、激发兴趣诱发思维创造教育的先驱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造的前提是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主动性、启迪智慧的动力。
要激发兴趣,就要创设求知的环境便知识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要激发兴趣,就要想方设法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变为愉悦性的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直观感知,诱发思维。
直观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分析、理解问题时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和积的感性经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学《乌鸦喝水》讲到乌鸦喝水这一环节时,如果干巴巴地读一读学生不能很清楚地理解乌鸦想出的的确一个好办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的潜能,我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教具拿出来,亲自动手做一做,并到前面来演示,使这样教学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重视评价,诱发思维。
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他们积极思维。
因此,要科学地实施课堂评价,并要注意,评价角度的多元化,评价不仅是评价思维结果,同时也要评价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既评判,又激励。
评价要体现个性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
例如,在教学《竖鸡蛋》一课时,对“摆弄”一词的理解,有的同学说是摆放的意思;有的说是放平的意思;有的说是的反复拔动或移动的意思。
教师不强求片面划一,面是分别肯定,再让他们从词义,结合上下文等角度去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摘要:小学汉语文教学一直是大家所公认的汉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广大小学汉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汉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他们的经验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汉语文教学改革小学汉语文教学汉语文课堂教学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个性的时代新人是当前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过程中,必然是关键性的一环。
那么,作为直接的施教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这必然是当今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小学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创新为目标,利用丰富的汉语文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励学生在勇敢质疑、大胆想象中培养出一种创新个性。
笔者将在文中就如何在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这一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记得某次课间休息时,当我和学生说到中国排球队进入世界杯,他们个个激动异常,议论纷纷,以致于上课铃声响了也不知道,我当时没有把脸沉下来,而是一直笑眯眯地耐心等待。
当孩子们反应过来,很歉意地安静下时,我灵机一动问道:“看你们刚才的样子,个个都懂得与国家荣辱与共。
不过要想中国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学生们齐声响亮回答:“努力学习!”那节课,学生学得尤其认真,这使我明白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于是我大胆地做了以下尝试: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老师架子,真正成为了学生们的朋友。
每上完一堂课,我让学生以自己感受来评价老师的教学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足或无法接受,并特意表扬和感谢那些提出意见的学生,不足的地方我认真分析,力求改进。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2、营造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课堂教学的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是否建立了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是否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新课标确认汉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
在实践中,汉语文教师要把自己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转变为与学生拥有平等席位的对话者,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汉语文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
显而易见,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课堂教学所倡导的起点也就是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真正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师生在教与学中进步,在教与学中体验到快乐。
3、给予学生鼓励、肯定的评价
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才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收到开发学生智力,激发他们创造才能的效果。
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表扬学生,尽量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
我们在上每一堂新课时,先让学生根据老师指导的学习方向自己读课文,去猎取文中的内容,然后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质疑——老师引思——学生解疑”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哪里不明白,然后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解决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如学生对回答的问题意见不一致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学中如果学生发表了有独创性的意见,提出了有创造性的问题,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鼓励和表扬,以带动和激发全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即使有的学生所发表的意见离题较远,教师也不要横加干涉,而是给予鼓励,让其大胆想、大胆说,此时教师再指出问题的要点,及时点拨导向,引导学生思维。
这样做不但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还培养了学生自觉质疑问难、设法解疑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爱因斯坦曾说:“幻想的才能对于我们来说要比我在知识上的才能更有意义。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打破定势,大胆想象,进行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双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将这种想象力转换成一种创新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出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去想象。
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尽量说与别人不同的话,创编与别人不同的句子,提与别人不同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定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始终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惯性思维的束缚。
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陕隘的思考方式,开拓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
这符合学生“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同一个问题或意思,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
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求异思维的具体表现,它促使学生相互激励,情绪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适当安排一些具有不确定答案的练习,有意识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发散性”的练习。
总之,时代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小学汉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工具学科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汉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气氛中进行的,教师的关爱、激励,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教师要在这样亲和互助的环境中,培养其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最终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