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色差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度、色差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番茄酱质量有霉菌、浓度、粘度、色差(色值)、番茄红素、PH值、黑斑、总酸、析水度(仅对热破),感观事项指标。其中感观、霉菌及浓度直接决定产品是否合格。而粘度、色差(色差值)、析水度则反映产品的优劣,这对热破产品尤为明显。众多客户往往对粘度及色差更重视,愿意购买高粘度并且深红色而不是泛黄的热破酱。这有以下两点原因:

1、使用高粘度原酱做番茄沙司可节省原酱,因此可降低成本,其他许多产品也类似。即相同

量高粘度原酱较低粘酱可做更多的直接食用的产品,因此客户希望原酱越粘越好

2、消费者对直接食用的番茄制品的鲜红程度有较高要求。而原酱的色差(色值)直接决定了

成品外观的好坏。因此客户希望原酱色差(色值)越高越好。。新疆气候干燥少雨,日照长阳光充足,并且昼夜温差大。这一独特的气候和环境使新疆番茄原料的固形物含量高,番茄红素含量高,亩产高,并且不易腐烂,适宜运输,加工期长,同时霉菌指标低。这一大优势就使新疆番茄酱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当然价格优势也同等重要)。要使质量优势充分发挥,还需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才能达到高粘度色差。下面我们就对这一问题详述。

首先我们必须对粘度、色差有关知识有个大体了解。粘度指数样品酱稀释至一定程度(常规12.5%皮籽酱12%浓度),20℃30秒钟酱体流过的长度。其单位是cm/12.5%、30秒。它定量的反映了酱的粘性。测量仪器是确定的粘度仪。所以应该这样理解:粘度越大,值越小:值越大,酱就不粘。粘度与粘度值相反。色差即a/b值,红比黄。确切的说是酱体中番茄红素与番茄素含量的比值,它反映的是酱体红的程度,同时反映原料的成熟度。它没有单位。色差越大酱体越红,外观也越好。

其次,我们还要对番茄粘度产生机理、番茄物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生化反应及色差降低原因有个大体的了解。酱体之所以有粘性是因为存在果胶物质包括原果胶、果胶及果胶酸三种状态。原果胶不溶于水,它与纤维素结合存在于细胞壁中,有粘性。果胶可溶于水,它存在于细中,有粘性。果胶酸可溶于水,存在于细胞中,无粘性。未成熟的果实细胞间含有大量原果胶,因而组织坚硬。随着成熟的进程,原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水解与纤维素分离成为果胶,并渗入细胞液内,果实变软有弹性,此时果实成熟。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果胶酸,果实变成软塌状态,粘性逐渐降低。原果胶酶及果胶对完整的得番茄作用很慢,但对于破碎受伤的番茄作用迅速。这两种酶对热很敏感,77℃其活性完全钝化,为使产品达到一定粘度就要通过物料预热钝化酶的活性,保存有粘性的果胶物质,因此冷破酱预热(60℃-72℃)只是部分钝化其活性,而且要通过预热的作用,使果胶同纤维素分离,得到更多粘性

果胶物质,这就是冷破和热破的粘度产生机理及粘度差别的原因。粘性果胶物质在这种弱酸新受热环境中可继续降解而失去粘性。番茄红素是一种热敏性物质,长时间受热对其损失很大,会使色差降低。另外酶促褐变,非酶褐变,焦糖化褐变,vc褐变都会随受热时间加长而加深,使酱体发暗变黑,并使色差降低,这就是色差降低机理。明白了粘度及色差降低机理,要分析影响因素及生产过程中具体控制方法就比较容易了。

先介绍粘度控制方法。

一、原料的品质。这是关键因素。原料必须成熟适中,冷破要求八成熟到全熟,已

使色差值合格。但不得过分软烂,否则固形物损失就会增大并且产品粘度降低

二、原料从采摘到加工时间。时间过长果胶物质自然降解产品粘度降低,霉菌也会

上升。

三、破碎温度。这对粘度影响是直接并最有效的。提高温度,粘度将增大(粘度值

下降)同时色差降低,因此调节温度时要权衡粘度值、色差值同时合格并稳定。

四、筛网孔径(末道筛网)。单道打浆时,常规冷破用0.6mm,常规热破用0.8mm

双道打浆时,冷破用 1.2mm/0.6mm或 1.5mm/0.6mm筛网,热破用

1.5mm/0.8mm筛网。高粘度皮籽酱,末道用1.5mm、

2.0mm或2.5mm粘度

相差不得大,用2.5mm、4.0mm、6.0mm粘度依次增大并影响程度明显。

五、精制机、打浆机转速。对粘度影响不很明显。

六、单道双道打浆机。对粘度影响很明显。新线60℃与老线68℃可生产出粘度

相同的冷破。这就是因为双道打浆果胶回收率高缘故。

七、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及是否满负荷生产。这一点决定了从开始到最后出产

品循环受热时间,这对热破产品影响很明显。

八、套管式杀菌且对粘度有较大降低。因为高温度(106℃左右)会使酱体中的

纤维素切断变短而降低粘性。

九、原料成熟度。冷破色差很容易达标(2.1以上),而热破必须选用完全成熟的

原料并且是自然成熟的才能达到2.0以上的色差,另外还要加强对青黄果地

挑选。

一、破碎温度。粘度达标前提下,必须尽量让色差值提高。因为客户很重视酱的外观

色泽及色差值,又是超过其他指标(如霉菌)。因为破碎温度对粘度和色差的影响是相反的,所以必须在二者之间寻求一最佳温度设定值。

二、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及是否有长时间循环不过料现象。这种情况对色差影响很

大,压量生产或设备故障物料长时间循环,必须尽量防止。

三、有无破碎保险真空装置。理论上讲破碎后脱气可防止各种褐变可以提高色差。另

外,粘度、色差还有一重要的一点事稳定性问题,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原料品种不一,成熟度不均匀,热破温度波动等因素影响,同时要加强操作,严禁频繁调动热破温度设定值。只有这样才能产出国际一流热破酱(粘度3-5,色差2.1以上)。

破碎温度统计

破碎温度:用0.6mm筛网、750-1000rpm精制机转速,破碎温度65-72℃,设定68℃。原料过孰70℃,原料过青72℃,粘度8.5左右;

新线冷破:用1.2mm/0.6mm或1.5mm/0.6mm筛网、1000/950rpm精制机转速,破碎温度60℃-64℃,设定60℃。原料过孰62℃,原料过青64℃,粘度8.5左右;

原料过熟(果胶物质中,非粘性的果胶酸比重增大),粘度下降,只有通过降低果胶酶活性,保留更多果胶。同时物料中果胶与纤维素分离更完全,汁中果胶及纤维素增多,从而保证粘度,这就是原料过熟时升温控制粘度的机理。原料过青,较硬不易打烂取汁,汁中所得粘性果胶较小,果胶物质多以原果胶状态与纤维来结合存在于皮渣中。因此原料较青,粘度低,只有通过升温进一步软化物料,促使原果胶与纤维素分离从而得到更多的果胶物质,保证粘度。这就是原料过青升温控制粘度的机理。但此时会遇到这种现象:粘度保证了,控制住了粘度降低的趋势,但化验室测浓度时,遇到了问题:纱布过滤取汁测浓度困难,并且看起来像温破,但粘度值却合适。这是因为酱体中原果胶比重增大,其持水性较果胶强,因此测浓度时挤汁困难,此时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加以解决,但要保证粘度值符合标准。

用0.8mm筛网、900-1050rpm精制机转速,破碎温度84℃-94℃,设定88℃-90℃,使用完全成熟甚至过熟的原料,粘度4.5左右;

热破:用1.5mm/0.8mm筛网、1000/950rpm精制机转速,破碎温度90℃-94℃,设定92℃。使用完全成熟甚至过熟的原料,粘度5.0左右,色差2.2-2.1较老线低。

做热破必须用完全成熟甚至过熟原料,这样才能保证粘度、色差同时合格,并且此时可防止做冷破霉菌超标。今年新线停机前几天,冷破霉菌超标严重(70%),改为热破后,由于原料过青,粘度、色差均不合格,因此热破只能在原料过熟时生产。霉菌高8%并非冷破浓度高的缘故,而是由于以下原因:霉菌致死温度(湿热条件)为77℃,低于此温度它将繁殖(条件合适时半小时就繁殖一倍)。而冷破温度一般不能直接将其直接杀死。因此冷破物料中的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