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论

合集下载

大学逻辑第1章

大学逻辑第1章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逻辑学的产生逻辑学是一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学科。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的时候,它就分别在古希腊和中国出现了。

后来,在公元一世纪时,印度也出现了逻辑理论。

古希腊是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

公元前6世纪,在古希腊产生了哲学。

在哲学研究中,人们需要逻辑作为思维的工具。

同时,古希腊社会十分盛行讲演和辩论,能言善辩是喜欢争论的古希腊人的一大特长和令人羡慕的的一种才能。

无论是在政治生活中,还是在法律诉讼中,人们都需要掌握各种辩论的方法和技艺。

这对于逻辑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由于生产和航海的发展,也产生了萌芽时期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而数学和科学的研究,既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力地推动着逻辑知识的研究和发展。

正是由于哲学和科学研理的需要,政治与法律的需要,使古希腊的逻辑学知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逻辑学体系。

在当时的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或那样一些逻辑知识,其中有的是从正面的建设性角度提出的,有些则是从反而的破坏性角度提出的。

公元前5世纪在古希腊各城邦出现的“智者”或“智者派”(Sophists),就是以破坏的形式从反面对一些逻辑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的。

智者们不仅自己能言善辩,而且还收徒传艺,在向青年传授辩论技巧同时,从学生那里获取学费。

统括在智者所传播的“辩论术”中的文法、修辞、逻辑,被古希腊人称作“三艺”。

著名的“半费之讼”,就包含的丰富的逻辑知识,在当时和以后的历史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半费之诉”是在著名智者普洛塔哥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81年─约公元前411年)与其学生爱瓦梯勒士之间的一场诉讼。

在爱瓦梯勒士拜普洛塔哥拉为师时,师生定了一个协议,商定学费分两次交付,第二次学费在爱瓦梯勒士第一次出庭并胜诉后交付。

但是,爱瓦梯勒士学成后,一直不出庭,故而也一直未付第二次学费。

于是,普洛塔哥拉决定向法庭起诉,要爱瓦梯勒士付款。

金融经济学第一章-引论

金融经济学第一章-引论
金融资产特性、 金融资产的 供给与需求
货币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
2. 解决的核心问题 货币经济学:货币资产的价格: 利率、汇率决定机制及定价 金融经济学:金融资产的价格:资产定价机制及其定价
3. 分析方法 货币经济学:基于宏观经济总量运行结果的市场均衡分析 金融经济学: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结果的市场均衡 分析
Oskar Morgenstern (1902-1977)
2.2 现代金融经济学
1952年马科维兹(Markowtz)在JF上发表了题为 《投资组合的选择》,标志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 也称为“华尔街第一次革命”。
同年亚塞•罗伊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安 全第一与资产持有》,同样解决了马科维兹的投资组 合选择问题。
二、什么是金融经济学?(续)
货币经济学
vs.
金融经济学
货币/ 信用 创造与控制
国际 金融学
货币 银行学
时间/ 风险 优化配置收益
公司 财务
投资学 (资本市场)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和工商企业
货币调控
提供流动性
货币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
1. 研究对象 货币经济学:货币的功能、形式、货币制度、
货币供给与需求 金融经济学:经济主体的跨期资源配置:
国际 金融市场
公司财务
资本市场 (投资学)
金融经济学
三、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学其他课程关系
为什么要学习金融经济学?
理论金融经济学是代表人类对金融领域 的最为“理性”的认识。它赋予我们对金融 现实进行理性思考的基本框架,并且构成金 融工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因此,为 了深入揭示金融现实的本质,这样的理论框 架是绝对必要的。但是,由于金融现实无比 复杂,这样的理论框架直到半个世纪以前才 开始逐步成形,并且在这一框架中能揭示的 金融的本质仍然相当有限。因此,人们还需 要通过许多其他的手段来认识金融。

【单选题】国际公法重点复习题AAAA(1)分析

【单选题】国际公法重点复习题AAAA(1)分析

【单项选择题】国际公法重点复习题第一章引论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B )。

A、克林顿B、格老秀斯C、普芬道夫D、瓦特尔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 C )A、具有固定的居民B、有确定的领土C、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D、有普遍管辖权3、18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B )。

A、格劳秀斯B、边沁C、奥本海D、卢梭4、国际法基本原则有( B )。

A、任意法的性质B、强行法性质C、国内法性质D、硬法的性质5、国际法的官方编纂始于( A )。

A、19世纪B、18世纪C、20世纪D、17世纪6、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B )。

A、中国与前苏联B、中国和印度C、中国与法国D、中国与菲律宾7、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 C )。

A、具有固定的居民B、有确定领土C、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D、有普遍管辖权8、确立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 A )。

A、《联合国宪章》B、《巴黎非战公约》C、《芝加哥民用航空公约》D、《日内瓦公约》9、确定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文件是( A )。

A、《联合国宪章》B、万隆会议最后文件C、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B、《给予殖民地人民独立宣言》10、国际法的官方编纂始于( A )。

A、19世纪B、18世纪C、20世纪D、17世纪1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 C )。

【补充】A林则徐B严复C丁韪良D张之洞12、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C )。

【补充】A国际立法 B 使国际法汇总成册C 使国际法法典化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第二章国家1、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这表明( D )。

A、主权不可分割,但可部分让予B、主权并非国家固有的,而是国际法赋予的C、主权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享有的权利D、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予2、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 A )。

数据结构各章概要

数据结构各章概要

数据结构各章概要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其主要研究各种数据的组织方式和操作方法。

善于运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并优化程序的性能。

本文将对数据结构的各个章节进行概要介绍,帮助读者了解不同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第一章:引论在引论章节,我们将引入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例如什么是数据、数据项、数据对象等等。

同时,还将介绍数据结构的分类和基本操作,如搜索、遍历、插入、删除和排序。

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章节的基础。

第二章:线性表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结构。

其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的前驱和后继关系非常明确。

线性表可以用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实现。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分别介绍顺序表和链表的实现原理、插入、删除、合并以及应用场景。

第三章:栈和队列栈和队列是两种特殊的线性表结构,它们对数据的访问具有限制性。

栈具有“先进后出”的特点,而队列则具有“先进先出”的特点。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介绍栈和队列的实现方式以及常见的应用场景,如递归、表达式求值、广度优先搜索等。

第四章:串串是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其长度可以为零。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介绍串的定义和操作,包括字符串的模式匹配、模式识别和编辑操作。

串的相关算法在文本处理、计算机网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第五章:数组和广义表数组是一种在内存中以连续方式存储的数据结构,它具有高效的随机访问特性。

广义表是线性表的一种扩展,可以包含表结构、原子结构以及其他广义表。

本章节将介绍数组和广义表的定义、操作和应用。

第六章:树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具有分层次、递归和层次遍历等特点。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介绍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树的遍历算法、平衡树以及树的应用,如编译器中的语法树、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等。

第七章:图图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数据结构,由顶点集合和边集合组成。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图的各种表示方式,图的遍历算法、最短路径算法以及常用的图算法,如最小生成树算法和拓扑排序。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第一章:引论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的基本组成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它是由概念组成的,同时,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指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也叫思维形式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推理,正是要研究从不同的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共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个思想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不能把不同的思想混为一谈。

14、矛盾律要求:在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假的,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15、排中律要求:在互相矛盾的两个思想中,必须承认至少一个是真的,即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能性。

16、充足理由律要求:断定任何一个思想为真,都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性表现在: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1、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2、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严格论证思想,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5、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20、逻辑学有两千多年历史,发源地为古代中国、印度、希腊。

清华大学编译原理第二版课后习答案

清华大学编译原理第二版课后习答案

Lw.《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1章引论第1题解释下列术语:(1)编译程序(2)源程序(3)目标程序(4)编译程序的前端(5)后端(6)遍答案:(1)编译程序:如果源语言为高级语言,目标语言为某台计算机上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则此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2)源程序:源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

(3)目标程序:目标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4)编译程序的前端:它由这样一些阶段组成:这些阶段的工作主要依赖于源语言而与目标机无关。

通常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这些阶段,某些优化工作也可在前端做,也包括与前端每个阶段相关的出错处理工作和符号表管理等工作。

(5)后端:指那些依赖于目标机而一般不依赖源语言,只与中间代码有关的那些阶段,即目标代码生成,以及相关出错处理和符号表操作。

(6)遍:是对源程序或其等价的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并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

第2题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画出编译程序的总体结构图。

答案: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包含8个组成部分,它们是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中间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表格管理程序和错误处理程序。

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简述如下。

词法分析程序:输人源程序,拼单词、检查单词和分析单词,输出单词的机内表达形式。

语法分析程序:检查源程序中存在的形式语法错误,输出错误处理信息。

语义分析程序:进行语义检查和分析语义信息,并把分析的结果保存到各类语义信息表中。

中间代码生成程序:按照语义规则,将语法分析程序分析出的语法单位转换成一定形式的中间语言代码,如三元式或四元式。

中间代码优化程序:为了产生高质量的目标代码,对中间代码进行等价变换处理。

盛威网()专业的计算机学习网站1《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目标代码生成程序: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程序转换成目标代码程序。

表格管理程序:负责建立、填写和查找等一系列表格工作。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7 题证明下述文法G[〈表达式〉]是二义的。

〈表达式〉∷=a|(〈表达式〉)|〈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运算符〉∷=+|-|*|/答案:可为句子a+a*a 构造两个不同的最右推导:最右推导1 〈表达式〉=>〈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表达式〉〈运算符〉a=>〈表达式〉* a=>〈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 a=>〈表达式〉〈运算符〉a * a=>〈表达式〉+ a * a=>a + a * a最右推导2 〈表达式〉=>〈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运算符〉a=>〈表达式〉〈运算符〉〈表达式〉* a=>〈表达式〉〈运算符〉a * a=>〈表达式〉+ a * a=>a + a * a第8 题文法G[S]为:S→Ac|aB A→ab B→bc该文法是否为二义的?为什么?答案:对于串abc(1)S=>Ac=>abc (2)S=>aB=>abc即存在两不同的最右推导。

所以,该文法是二义的。

或者:对输入字符串abc,能构造两棵不同的语法树,所以它是二义的。

第9 题考虑下面上下文无关文法:S→SS*|SS+|a(1)表明通过此文法如何生成串aa+a*,并为该串构造语法树。

(2)G[S]的语言是什么?答案:(1)此文法生成串aa+a*的最右推导如下S=>SS*=>SS*=>Sa*=>SS+a*=>Sa+a*=>aa+a*(2)该文法生成的语言是:*和+的后缀表达式,即逆波兰式。

第10 题文法S→S(S)S|ε(1) 生成的语言是什么?(2) 该文法是二义的吗?说明理由。

答案:(1)嵌套的括号(2)是二义的,因为对于()()可以构造两棵不同的语法树。

第11 题令文法G[E]为:E→T|E+T|E-T T→F|T*F|T/F F→(E)|i证明E+T*F 是它的一个句型,指出这个句型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

操作系统第八版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八版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第八版复习题答案操作系统第八版复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提供各种服务。

对于学习操作系统的同学来说,复习题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和巩固知识的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操作系统第八版复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引论1. 操作系统是什么?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各种服务,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

3. 什么是进程?答:进程是程序的执行实例,是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抽象。

4. 进程和线程有什么区别?答:进程是程序的执行实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

5. 什么是虚拟内存?答:虚拟内存是一种将磁盘空间作为扩展内存的技术,可以将进程的数据和指令存储在磁盘上,按需加载到内存中。

第二章:进程管理1. 进程的状态有哪些?答:进程的状态包括就绪态、运行态和阻塞态。

2. 进程调度的目标是什么?答:进程调度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响应时间和公平性。

3. 什么是死锁?答: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因为争夺资源而相互等待的状态,导致系统无法继续执行。

4. 死锁的预防策略有哪些?答:死锁的预防策略包括资源分配策略、资源有序性策略和资源剥夺策略。

5. 什么是进程同步?答: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以避免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第三章:内存管理1. 什么是虚拟内存?答:虚拟内存是一种将磁盘空间作为扩展内存的技术,可以将进程的数据和指令存储在磁盘上,按需加载到内存中。

2. 什么是页面置换算法?答:页面置换算法是指在内存不足时,选择一个页面将其换出到磁盘上,以便为新的页面腾出空间。

3. FIFO页面置换算法的缺点是什么?答:FIFO页面置换算法的缺点是无法考虑页面的访问频率和重要性,可能导致频繁访问的页面被置换出去。

第一章 引论

第一章 引论

第一章 引论 逻辑学的对象是推理或论证的分析与评价。

其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当然,在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以及古代伊期兰文明中也都有过逻辑学的萌芽或者另一种类似于非形式逻辑的逻辑学体系出现,但都未形成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逻辑。

19世纪中后期,新兴的数理逻辑逐渐占据了逻辑学的主导地位。

逻辑形式成为当代逻辑学的核心概念,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是当今逻辑学家对推理进行分类的主导类型,一致性定理、有效性定理、可靠性定理和完全性定理是现代逻辑系统的几个重要定理。

关于逻辑学的定义,实际上至今仍然还未形成一个定论,或许要形成一个定论也是不可能的。

逻辑学的范围十分广泛,常见的逻辑分类有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等。

逻辑学的范例有亚里士多德逻辑、形式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论辩逻辑、哲学逻辑等。

当前逻辑学中的主要争论问题有“二值原则与排中律问题”、“严格蕴涵、实质蕴涵与逻辑蕴涵问题”、“逻辑是否是经验的”、“逻辑真理是否可以拒斥”、“不一致性能否容忍”等等。

 第一节 逻辑学是什么每一门学科首先要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它的研究对象。

作为一门学科,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推理或论证的分析与评价。

逻辑学的历史通常被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他奠定了逻辑学在哲学甚至科学中的基础性地位。

当然,在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以及古代伊斯兰文明中都出现了类似今天非形式逻辑的逻辑学萌芽,而且这些思想至今仍在相关地域产生重要影响。

 一、 逻辑学研究的对象在汉语中,“逻辑”是个地地道道的外来词,即根据英文单词“logic”音译而来①。

?? (logos),通常被音译为“逻各斯”,在英语中,“logic”一词又来源于古希腊语λγο原来是指语词或言语之意,后来才有了思维或理性的含义。

换句话说,一开始“logos”与论证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的,但后来演变成思维与理性的含义之后,才与作为当代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推理或论证关联在一起。

第一章(引论)答案

第一章(引论)答案

第一章一、判断题1、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序列称为截面数据。

(F )2、内生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T )3、横截面数据容易产生自相关性。

(F )二、单项选择题1、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 )。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一词构造出来2、判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属于什么检验?( A )A 、经济意义检验B 、统计检验C 、计量经济学检验D 、模型的预测检验3、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 B )A 、i C (消费)5000.8i I =+(收入)B 、di Q (商品需求)100.8i I =+(收入)0.9i P +(价格)C 、si Q (商品供给)200.75i P =+(价格)D 、i Y (产出量)0.60.65i K =(资本)0.4i L (劳动)4、用模型描述现实经济系统的原则是( B )A 、以理论分析作先导,解释变量应包括所有解释变量B 、以理论分析作先导,模型规模大小要适C 、模型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更切合实际情况D 、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结构尽可能复杂5、经济计量模型是指( D )A 、投入产出模型B 、数学规划模C 、模糊数学模型D 、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6、当定性因素引进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 D )A 、外生变量B 、前定变量C 、内生变量D 、虚拟变量7、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8、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B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9、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

(完整word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引论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间为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 都不是b ,所有的b 都不是a ,则a 、b 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第一章:引论

第一章:引论

第一章 引论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应该包含所有行业、应用领域项目管理的具体知识、技能、方法和实践。

2、我们发的这本巨厚的书叫“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简称“PMBOK 指南”。

PMBOK 指南的目的:1)收录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被“普遍公认”的“良好做法”的那一部分。

2)形成的一个项目管理标准和框架,提供一套项目管理专业的通用词汇;适用于所有领域、行业的项目管理。

3)标准实践中可以加以选择和裁剪;4)PMBOK 指南只讨论单个项目的管理5)PMBOK 指南只讨论项目管理的共性6)它是一套项目管理的指南,并不是具体的方法论。

所以这本书是教你做什么,而不是具体的如何做什么是项目?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pmbok 告诉我们项目有三大特性: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明细。

1)项目的过程是临时的,但临时并不意味着时间短。

比如:修建体育场鸟巢是个项目,这个项目用了好几年时间,这个时间很长。

过程是临时的,指的是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起点是立项的时候。

终点是: ✧ 目标达成(正常收尾)✧ 不能达到目标项目终止(有可能是没钱了)✧ 项目需求不复存在✧ 客户或发起人希望终止等等虽然几年的时间并不短,但依然称它具有临时性,因为有开始、有结束2)结果的独特性:项目创造的可交付成果是独特的,所以导致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项目创造出来的结果,PMBOK 里叫做可交付成果。

可交付成果:可以是有形的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能力、知识。

比如:咱们参加 PMP 培训这是一个项目,参加考试后得到的 PMP 的培训证书这是有形的产品,所掌握的项目管理知识这是无形的。

这些都是可交付成果。

3)渐进明细:可交付成果的独特性,导致了项目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规划的渐进明细。

正因为结果的独特,项目的计划不可能一步到位,随着项目的进展信息越来越详细具体、估算越来越准确,而持续改进和细化计划。

由于可能发生变化,应该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反复开展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工作,对计划进行渐进明细。

《普通逻辑学》难点解释)

《普通逻辑学》难点解释)
《普通逻辑学》难点解释
第一章 引论
【思维的基本形式与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逻辑形式即思维形式的结构,如“所有S都是P”是全称肯定判断的逻辑形式。任何逻辑形式都有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有确定涵义并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持不变的部分;逻辑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亦即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判断加以代替的部分。如“并非只有p才q”这一逻辑形式中,“并非”、“只有,才”是逻辑常项;“p、q”是变项。
【关于SAP判断换位推理的问题】:根据换位法推理的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SAP判断中只有S的外延周延,换位后判断中的谓项P成了主项,根据以上规则,换位推理后只能得出PIS的结论,否则,就会犯“谓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例如“工人是劳动者”,换位后不能是“劳动者是工人”,而只能得出“有的劳动者是工人”的结论。
第九章 类比推理、回溯推理和假说(略)
第十章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偷换与混淆的区别】:偷换与混淆的区别,主要是看主观上是否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是主观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使两个概念或判断混为一个的,即为偷换;否则,就是混淆。
【不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区别有三:1.适用的范围不同。两者除了共同适用于矛盾关系的概念或判断外,不矛盾律还适用于反对关系,排中律还适用于下反对关系。2.内容和要求不同。不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真,必一假;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两个具有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必一真。3.作用和逻辑错误不同。不矛盾律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一贯性,避免“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排中律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明确性,避免“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软件层,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

2.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等。

第二章:进程管理1.进程的概念: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它由代码、数据和执行环境组成。

2.进程状态:就绪、运行和阻塞。

3.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和优先级调度等。

第三章:线程管理1.线程的概念: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2.线程与进程的区别:线程共享相同的地质空间和文件描述符,而进程拥有独立的地质空间和文件描述符。

3.线程模型:用户级线程模型和内核级线程模型。

第四章:内存管理1.内存管理的目标:实现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共享。

2.内存分配的概念: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和虚拟内存分配。

3.地质转换:逻辑地质到物理地质的转换过程,包括分段、分页和段页式等。

第五章:存储器管理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高速缓存。

2.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和时钟置换算法等。

3.虚拟内存的概念:将存储器抽象成一组连续的地质空间,实现大容量存储和地质共享。

第六章: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的功能:设备分配、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中断处理等。

2.设备分配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和轮转法等。

3.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和扫描算法等。

第七章:文件管理1.文件的概念:文件是命名的、有序的数据集合,它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数据组织方式。

2.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层次式文件系统、索引式文件系统和线性文件系统等。

3.文件共享与保护:文件锁机制、权限控制和访问控制列表等。

第八章:I/O系统1.I/O系统的组成部分:I/O设备、I/O控制器和设备驱动程序等。

2.I/O操作的方式:程序控制I/O和中断驱动I/O。

第1章引论

第1章引论

故障检测与分离(FDI):故障检测与故障分离之和。 故障检测与诊断(FDD):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之和。 监视(monitoring):通过记录信息、识别与指示系统 行为的异常现象,连续与实时地确定某一物理系统的运 行状态。 监控(supervision):对物理系统进行监视,并且当它 发生故障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维持其运行。 误报(false alarm):系统没有发生故障而报警。“误报 率”是衡量故障诊断系统性能的基本指标之一。 漏报(missing alarm):系统发生了故障而没有报警。 “漏报率”是衡量故障诊断系统性能的又一个基本指标。
动态系统的容错控制(fault tolerant contro1一FTC)是伴 随着基于解析冗余的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如果在执行器、传感器或元部件发生故障时,闭环控制系 统仍然是稳定的,并仍然具有较理想的特性,就称此闭环 控制系统为容错控制系统,容错控制方法一般可以分成两 大类,即:被动容错控制(passive FTC)和主动容错控制 (active FTC)。我国在容错控制理论上的研究基本上与国外 同步。 动态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FDD)既是一门相对独立发展的技术,也是容错 控制的重要支柱技术之一,我国开始动态系统FDD技术的 研究要比国外晚十年左右。
· (2)参数估计方法
参数估计方法与状态估计方法不同,不需要计算残差 序列,而是根据参数变化的统计特性来检测故障的发生。
2.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方法都是针对线性系统提出的,但很容 易推广到非线性系统,除非其中应用了线性系统的某些 特性。 (1)利用Kullback信息准则检测故障 (2)基于小波变换的故障诊断方法
1.2 非线性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 1.2.1 动态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一些概念与名词 故障(fault):系统至少一个特性或参数出现较大偏差, 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此时系统的性能明显低于其正常水 平,所以已难以完成其预期的功能. 加性故障(additive fault):故障加性地作用在系统的输 入输出上,因此对残差信号(residual signal)的影响也是加 性的。 严重故障(failure):在特定的操作条件下,由于故障 使系统持续丧失了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 失灵(malfunction):在系统完成持定的任务时,出现 了间断性的不规则现象。 残差(residual):故障指示器,由测量值与模型计算值 的差得到。

第一章 引论

第一章 引论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容 纳 地 面 所 有 的 现 象 。
缩 小 了 的 地 图 不 可 能
地图上所表示的是在大量的地理信息中,根据应用需要选取 最主要的信息加以处理,并经过人类的思维与加工即制图综 合形成地图。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 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它反映了人们对所 选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
本章要点
1. 掌握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定义、 地图的分类和地图学的概念。
2.了解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用途和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
3. 一般了解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 图学进展。
我们从图中能看到什么?
引言:认识地图
我们所认识的地图 我们见过的地图: 在什么场合、什么途径见过地图?我们使用过的地图(我们 见过、用过哪些地图?目的是什么?)。 我们要认识的地图: a. 地图的起源(有记载的几千年) b.类型与发展(树皮、沙地、贝壳、陶片到布、纸、数字等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及其《禹贡地域图十 八篇》
朱思本的《舆地图》与元代前的地图 明代的各种地图及《郑和航海图》
清代的实测地图《皇舆 全览图》
《皇舆全览图》(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局部,四排 二号: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由清康熙帝主持, 中西方测绘人员合作, 历经十年测制的中国第 一部实测全国地图,采 用经纬差各一度的梯形 经纬网格,详细地表示 了地形、水系、居民地 间相对集团及其汉字名 称,并在边疆地区加注 满文。该图具有较高的 精度,公元1717年成图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9年制成铜版(康熙 五十八年),52.5×77cm 共41幅,比例尺 1:1 400 000,现藏于北京图书
术全部工作的总称。
3.2 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

chapter_1

chapter_1

第一章: 引论
Slide 9
微观经济学的课题 Allocation of Scarce Resources
微观经济学
稀缺资源的配置和权衡
Trade-offs :(在需 要而又相互对立的两 者间的)权衡、协调
在计划经济下 a planned economy
在市场经济下 a market economy
年度
名义价格 CPI
1970
.40
38.8
1980
.65
82.4
1999 1.05 167.0
实际价格 以1970年价格
.40 = 38.8/38.8 x .40 .31 = 38.8/82.4 x .65 .24 = 38.8/167.0 x 1.05
第一章: 引论
Slide 34
计算实际价格举例:鸡蛋与大学
• 我们如何选择要买什么
第一章: 引论
Slide 3
引论Preliminaries
微观经济学研究:
个体单位的行为 当生产时
• 我们如何选择要生产什么
第一章: 引论
Slide 4
引论Preliminaries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
市场(Markets): 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相互影 响
第一章: 引论
Slide 15
理论和模型
微观经济学分析
发展理论 测试和改进理论是经济学科发展的最重要 所在.
第一章: 引论
Slide 16
实证和规范分析 Positive Versus Normative Analysis
实证分析 Positive Analysis
实证分析是运用理论和模型预测选择的影响 或作用.

第一章 引论

第一章 引论




经济学家:科学家还是决策者?

例如,假设有两个人正在讨论最低工资法。这是你所 听到的两种表述: 波利(Polly):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诺尔玛(Norma):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现在不管你是否同意这两种表述,应该注意的是,波 利和诺尔玛想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波利的说法像一 个科学家:她作出了一种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表述。 诺尔玛的说法像一个决策者:她作出了她想如何改变 世界的表述。
三.均衡分析
均衡即平衡,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 经济学的均衡: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 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 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 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 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 下,如何实现均衡。(P255)
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1. 最低工资率法律增加了青年工人和非熟练工人的失 业率。 2. 70年代世界油价暴涨主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 3. 政府在扩大就业方面还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 4. 在美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占据了总收入的25%, 而最低的20%的家庭占总收入中仅占11%,这样的收 入分配是不合理的。 5. 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 6. 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 7. 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差别扩大是正常的。 8. 效率比平等更重要。 答案:1、2、6是实证分析,其余是规范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
(要作好坏的评价)

精品课件-微波技术基础(廖承恩)-第1章

精品课件-微波技术基础(廖承恩)-第1章
封闭金属波导使电磁波能量完全限制在金属管内沿轴向传 播,其导行波是横电(TE)波和横磁(TM)波。
开波导使电磁波能量约束在波导结构的周围(波导内和波 导表面附近)沿轴向传播,其导行波是表面波。
第1章 引论
● 导模(guided mode) 导行波的模式,又称传输模、 正规模,是能够沿导行系统独立存在的场型。其特点是: ①在 导行系统横截面上的电磁场呈驻波分布,且是完全确定的。这 一分布与频率无关,并与横截面在导行系统上的位置无关;② 导模是离散的,具有离散谱;当工作频率一定时,每个导模具 有唯一的传播常数;③导模之间相互正交,彼此独立,互不耦 合;④具有截止特性,截止条件和截止波长因导行系统和模式 而异。
第1章 引论
第1章 引论
从电子学和物理学的观点看,微波这段电磁谱具有不同于 其它波段的如下重要特点:
● 似光性和似声性 微波的波长很短,比地球上一般物 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坦克、火箭、导弹、建筑物等)的尺 寸相对要小得多,或在同一量级。这使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 相似,即所谓似光性。因此,使用微波工作,能使电路元件尺 寸减小;使系统更加紧凑;可以设计制成体积小、波束很窄、 方向性很强、增益很高的天线系统,接收来自地面或宇宙空间 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的方位和距离, 分析目标的特征。
第1章 引论
第1章 引 论
1.1 微波及其特点 1.2 微波的应用 1.3 本书的内容框图 1.4 导行波及其一般传输特性 本章提要 习题
第1章 引论
1.1 微波及其特点 就现代微波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而论,微波 (microwave)是指频率从300 MHz至3 000 GHz范围内的电磁波, 其相应的波长从1 m至0.1 mm。这段电磁频谱包括分米波(频率 从300 MHz至3 000 MHz)、厘米波(频率从3 GHz至30 GHz)、 毫米波(频率从30 GHz至300 GHz)和亚毫米波(频率从300 GHz 至3 000 GHz)四个波段。 在雷达、通信及常规微波技术中,常用拉丁字母代号表示 微波的分波段。表1.1- 1(a)、(b)分别示出常用微波分波段代 号和家用电器的频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7
Robert Noyce (罗伯特.诺依斯)
1960年仙童公司制造的IC
1959年 美国仙童/飞兆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 的R.Noicy(罗伯特.诺依斯)开发出用于IC的Si平面工艺 技术,从而推动了IC制造业的大发展。
24
可以看出,专家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IC 的发展
仍将遵循摩尔定律,即集成度每 3 年乘以 4 ,而线宽则是每 6
年下降一半。 硅技术过去一直是,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也还将是微 电子技术的主体。目前硅器件与集成电路占了 2000多亿美元的
半导体市场的 95% 以上。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C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15
95年,GSI( > 10亿个元件/芯片), 1 G DRAM(2.2×109, 700 mm2, 0.18 m, 200 mm), 2000 年开始商业化生产,2004 年达到生产顶峰。 主要工艺技术:X 射线光刻机、超浅结(0.05 m )、 高介电常数铁电介质工艺、SiC 异质结工艺、现场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14
92年,256 M DRAM(5.6×108, 400 mm2, 0.25 m, 200 mm), 于 98 年开始商业化生产,2002 年达到生产顶峰。 主要工艺技术:准分子激光(248 nm)步进光刻机、 相移掩模技术、无机真空兼容全干法光刻胶、 < 0.1 m 浅结、低温工艺和全平坦化工艺、CVD Al、
1946年2月14日 Moore School,Univ. of Pennsylvania 大小:长24m,宽6m,高2.5m 速度:5000次/sec;重量:50吨; 功率:140KW;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7min
4
19,000个真空管组成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19
晶体管集成数量的发展
1971年,Intel的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10微米工艺,仅包含2300多只晶体管; 2010年, Intel的最新微处理器Core i7:32纳米工艺,包含近20亿只晶体管。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获得1956年Nobel物理奖
特点:体 积小,无 真空,可 靠,重量 轻等。
晶体管的剖面图
1947年12月23日第一个晶体管, NPN Ge晶体管。 W. Schokley, J. Bardeen,W. Brattain晶体管的剖面图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25
The Moore’s Law-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的问题:
特征尺寸的缩小已经接近原子量级,量子效应越来越明显。
芯片功耗。由于越来越多的器件集成在更小的面积内,单位 面积的热量也成倍增加。 电流泄漏、热噪。
300mm 12吋
450mm 18吋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23
三、集成电路的发展展望
目标:集成度
努力方向:线宽
、可靠性
、速度
、功耗
、成本
、晶片直径
、设计技术
美国 1997 ~ 2012 年半导体技术发展规划 1997
比特/芯片
特征尺寸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8
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上的几个里程碑
1962年Wanlass和C. T. Sah —— CMOS技术 现在集成电路产业中占95%以上。 1967年Kahng和S. Sze ——非挥发存储器
1968年Dennard(登纳德)—— 单晶体管DRAM
隔离技术、LDD 结构、浅结注入、薄栅绝缘层、多晶 硅或难熔金属硅化物、多层薄膜工艺等。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12
88年,16 M DRAM(3×107, 135 mm2, 0.5 m, 200 mm),
于 92 年开始商业化生产,97 年达到生产顶峰。主要 工艺技术:i 线(365 nm)步进光刻机、选择 CVD 工艺、 多晶硅化物、难熔金属硅化物多层布线、接触埋入、 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等。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21
集成电路工业发展的另一些规律: 建立一个芯片厂的造价也是每 3 年乘以 4 ; 线条宽度每 6 年下降一半; 芯片上每个器件的价格每年下降 30% ~ 40% ; 晶片直径的变化: 70年:2 英寸, 90年:6 英寸, 60年:0.5 英寸, 75年:3 英寸, 65年:1 英寸, 80年:4 英寸,
20
晶体管集成数量的发展
据报道,英特尔将于 2011 年底推 出采用 22 nm 工艺的 MPU ,包含近 290亿只晶体管; 英特尔预计建设、装备22nm工艺 工厂的资本支出将增加到 90 亿美元; 英特尔将联合三星、东芝等厂商 进行10nm制造工艺研发,在2016年 之前三大巨头将会升级到 10nm级别 22nm 测试芯片-intel 制造工艺。
每年翻一番。1975 年,他对此提法做了修正,称集成电路的
能力将每两年翻一番。 摩尔定律最近的表述: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集成电路 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 18 个月翻一番,即每 3 年乘以 4。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18
关键尺寸 (CD)的发展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13
91年,64 M DRAM(1.4×108, 198 mm2, 0.35 m, 200 mm),
于 94 年开始商业化生产,99 年达到生产顶峰。主要
工艺技术:i 线步进光刻机、相移掩模技术、低温平 面化工艺、全干法低损伤刻蚀、加大存储电容工艺、 增强型隔离、RTP/RTA工艺、高性能浅结、CMP 工艺、生产现场粒子监控工艺等。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16
45nm CPU, AMD
Intel, Pentium III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17
二、集成电路的发展规律 集成电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即所谓 摩尔定律。 Intel 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 摩尔先生在 1965 年 4月19日 发表于《电子学杂志》上的文章中提出,集成电路的能力将
集成电路以及微机电系统(MEMS)的制造。
• • 加工尺度:亚毫米 ~ 纳米量级。 加工单位:微米 ~ 原子或分子线度量级(10–10 m)。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3
1.2 微细加工技术在集成电路发展中的作用
一、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真空连接工艺、实时控制工艺的全面自动化等。
97年,4 G DRAM(8.8×109, 986 mm2, 0.13 m, 300 mm), 2003 年进入商业化生产。 02年,2 G、0.13 m,(商业化生产) 04年,4 G、0.09 m,(商业化生产) 06年,8 G、0.056 m,(商业化生产)
62年,MOS IC,TTL,ECL
63年,CMOS IC 64年,线性 IC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10
65年,MSI (100 ~ 3000个元件/芯片)
69年,CCD 70年,LSI (3000 ~ 10万个元件/芯片),1K DRAM 71年,8位 MPU IC,4004 72年,4K DRAM,I2L IC
5
肖克莱 ( William Shockley)
巴丁 (John Bardeen)
布拉顿 (Walter Brattain)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6
获得2000年Nobel物理奖
Ti公司Jack Kilby (杰克.基尔比)
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TI公司的 Kilby,12个器件(两个晶体管、 两个电容和八个电阻),Ge晶片
Microelectronic Fabrication & MEMS Technology
2
第 1 章 引论
1.1 主要内容
微细加工技术的涉及面极广,具有 “大科学” 的性质,其
发展将依赖于基础材料、器件物理、工艺原理、精密光学、电 子光学、离子光学、化学、计算机技术、超净和超纯技术、真 空技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冶金化工等方面的成果。 微细加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微电子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