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合集下载

新一代优质高产杂交水稻良种川优6203主要特点和示范推广建议

新一代优质高产杂交水稻良种川优6203主要特点和示范推广建议
香稻 不育 系 和优质 抗 病恢 复 系 , 成 功培 育 出优质 、 高
以该 品种 对 稻瘟 病 抗 性 强 , 可 以大 幅 度 减 少农 药 施 用量 。另 外 , 据 近 年试 验 , 在 同 等 条件 下 , “ 川 优
6 2 0 3 ” 对重 金 属 的积 累量 明 显 低 于 传 统 品种 “ 岗 优
72 5”。
1 . 4 适 应性 广
产 和抗 病 相结 合 的新 品种 “ 川优 6 2 0 3 ” , 实 现 了 在高
产、 抗 病 基础 上 的品质 突破 。“ 川优 6 2 0 3 ” 的米饭 口 感 不 亚于 泰 国香米 , 重 要指 标 均达 到泰 米标 准 ; 米粒 透明度好 , 有 着 和泰 米相 同 的细 长 粒 型。“ 川 优
达 到 国家 《 优质稻谷》 标 准 1级 。2 0 1 2年 获 得 全 国
预计 2 0 1 5年 “ 川优 6 2 0 3 ” 在省 内推 广 1 0 . 6 7万 h m 以上 , 省外 推 广 l 0万 h m 以上 , 成 为 四川 省 水
稻生 产 上种植 面 积 最 大 的 品种 , 并 将 带 动 我 省 杂 交
四川 杂交 中稻 面 积 全 国第 一 , 单 产 和 总产 居全 国前 列 。但是 , 长 期 以来 杂 交水 稻米 粒 外 观 和食 味
1 . 3 安 全性 高
由于“ 川优 6 2 0 3 ” 聚合 了双亲 多个 抗 病 基 因 , 所
品质 都较 差 , 商 品率不 高 。究 其原 因 , 主要 是优 质 与 高产相 结 合 的品种 很 少 , 加 之 四川 盆地 光照 少 、 昼夜 温差 小 , 不利 于优 质稻 米 的形 成 。笔者 经过 1 1年 的 艰 苦探 索 , 育 成 了具 有 自主 知识 产权 的长 粒 型 优 质

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

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

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水稻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介绍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的意义、关键技术和示范推广模式,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集成应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1.优质品种选择:选择优质水稻品种是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

优质品种应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高、生长旺盛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2.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合理施肥能够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3.合理灌溉:合理灌溉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灌溉合理可以保证水稻的生长需水,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基本保障。

科学管理包括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化作业等,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5.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必要条件。

生态环境保护能够改善水稻生长环境,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关键技术是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基础,通过集成应用这些关键技术,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建立示范基地:建立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基地是示范推广的重要举措。

示范基地可以展示最新的水稻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向农民普及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器等。

2.组织培训交流:组织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培训交流活动,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优质稻品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优质稻品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优质稻品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紧紧抓住确保粮食安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生态发展需要,以质量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为重点,开展展示示范,组织品种评价,做好区域布局,推动农作物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2021年,重点抓好米质达部颁优质二等以上以及在省优质稻品种评选中获奖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建立9个省级优质稻品种核心展示示范片,面积1970亩,辐射推广高档优质稻品种占地约5.3万亩,辐射推广优质稻面积10.2万亩;组织召开1场品种第二日观摩会,参加人员80人次以上,举办1场以粘毛梅纳区品种为主导的农业“五新”技术培训,培训人员达50人次以上;力争全区种植优质稻比普通水稻品种平均亩增收80元以上,优质稻产业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三、主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2021年区优质稻品种示范推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局相关站办人员和各乡镇(街道)农技站(农综办)站长(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等工作。

二是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由区种子管理站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种子、农技、土肥、植保专业等相关站办和相关乡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技术培训、现场指导测产和组织测产验收及技术总结等其他工作。

各乡镇(街道)农技站(农综办)需指派一名专业领域技术人员,按照实施方案的指示,把示范推广的品种、面积等任务分解成落实到位,项目实施主体做好项目实施和总结搞好等在工作中。

(二)开展展示示范组织开展优质稻品种展示示范推广活动。

建立9个省级优质稻品种核心思想示范片展示示范片,面积1970亩;每个展示示范片示范投资品种1—3个,展示后备品种28个,通过抓好展示效果显著,做到抓重点促面上,抓示范促推广,促进优质稻品种在海西州推广。

(三)组织宣传培训一是通过数字电视、宣传栏、宣传资料以及进修班举办培训班等为形式广泛宣传,深化良种进村入户,引导农户因地制宜选用栽植优质稻品种;当晚二是组织工作召开优质稻品种现场考察观摩会,组织展示示范片所在乡镇(街道)农技员、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子企业代表等对展示示范的优质稻品种现场观摩。

水稻品种推广实施方案

水稻品种推广实施方案

水稻品种推广实施方案一、背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不同地区对水稻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推广适合各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广目标。

1. 提高水稻产量,通过推广优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满足不同地区对粮食的需求。

2. 改善水稻品质,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改善水稻的口感、外观等品质指标,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三、推广策略。

1. 种植示范,在各地设立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展示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技术和效果,吸引周边农民前来学习。

2. 宣传推广,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推广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效果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对优质水稻品种的认知度。

3. 政策支持,加大对优质水稻品种推广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补贴种子、提供技术培训、优惠贷款等,鼓励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品种。

四、推广措施。

1. 建立品种推广示范站,在各地设立水稻品种推广示范站,展示各类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效果和经济效益,吸引农民前来学习和参观。

2. 举办培训会议,定期举办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和成功种植者分享经验,提高农民对优质水稻品种的认知和种植技术水平。

3. 推广优质种子,向农民免费或者优惠提供优质水稻种子,确保农民能够获得良好的种植材料。

4. 建立收购渠道,建立优质水稻品种的收购渠道,保障农民种植的水稻有销路,增加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五、推广效果评估。

1. 产量提高,通过对推广地区水稻产量进行监测和统计,评估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对产量的提升效果。

2. 品质改善,对推广地区水稻的口感、外观等品质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评估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对品质的改善效果。

3. 农民收入增加,对推广地区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品种的收入进行调查和统计,评估推广效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培育出了众多水稻新品种。

两优1号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示范推广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对两优1号水稻的新品种和示范推广效果进行探究。

一、水稻新品种两优1号介绍两优1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稻谷所(以下简称“稻谷所”)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籼型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在籼型水稻中属于早熟型,生育期为115-120天,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栽培。

两优1号水稻具有以下特点:1. 抗病虫害能力强:两优1号水稻对水稻纵裂细菌、稻瘟病、稻飞虱等常见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性,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2. 适应性强:两优1号水稻适应性广,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多种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适用范围广。

3. 产量稳定:两优1号水稻的产量稳定,亩产量高,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4. 粮质优良:两优1号水稻粒粒饱满,外观黏性好,米质优良,符合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两优1号水稻是一种优良的水稻新品种,能够为我国的粮食产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1. 两优1号示范推广的意义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通过对两优1号水稻的示范推广,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这一优良品种的种植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2. 示范推广的方式和途径为了更好地推广两优1号水稻,农业部门采取了多种方式和途径:(1)组织示范田地:农业部门在各地组织了两优1号水稻的示范田地,让农民亲眼看到这一新品种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增加了农民对该品种的信心和认可。

(2)开展技术培训:农业部门开展了针对两优1号水稻的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为农民讲解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2024年优质水稻示范工作总结

2024年优质水稻示范工作总结

2024年优质水稻示范工作总结2024年是优质水稻示范工作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积极推进优质水稻生产模式的示范和推广,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以下是2024年优质水稻示范工作的总结。

一、示范基地建设我们选择了数个适宜的地区作为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建设了现代化的水稻示范基地。

基地配备了先进的种植设备和生产技术,确保了水稻生产的高效和稳定性。

同时,基地还建设了示范田,用于演示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吸引了众多农民前来学习和参观。

二、品种选育与改良我们积极推进水稻品种选育与改良工作,引进了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并通过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在示范基地中种植的水稻品种具有高产、高效、抗病虫害的特点,为农民提供了可靠的种植选择。

三、科学育秧技术我们加强了科学育秧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了水稻秧苗穴盘育秧技术和分蘖育秧技术。

这些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育秧成活率和长势,缩短了育秧期,为水稻的生长发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水稻种植管理技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示范,包括土壤改良、水分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通过示范和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管理水平,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五、机械化水稻收割技术我们推广了机械化水稻收割技术,在示范基地中使用了最新的水稻收割机和智能化农机设备。

这些设备提高了水稻收割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为农民减轻了劳动负担,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收益。

六、示范推广和培训除了在示范基地进行水稻种植和管理的演示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农民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

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和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地进行讲座和指导,向农民普及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我们还培训了一批优秀的水稻种植技术员,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七、经济效益评估为了评估示范工作的经济效益,我们对示范基地的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收益进行了综合评估。

优质水稻新品种“南粳46”示范推广表现及栽培要点

优质水稻新品种“南粳46”示范推广表现及栽培要点
在 9 /~9% ,千粒 重 在 2 . 1o 3 Y 5 8g左 右 。
该品种条纹叶枯病发生相对较轻 , 但纹枯病 发生较重。 苗期进行纹枯 病压 制 , 可较好地控 制纹枯病的发生 。
2 8 天 气 变化 .
22 主要生育期 . 两年 来机插栽培 的齐穗 期 9 1 ~1 月 5 7日,成熟期 1 月 1
20 0 9年每 6 7m 6 施用纯氮 l .6 k 9 9 g,前 : : - 中 后- 6:
l: {2 1 年每 6 7 m 3 00 6 施用 纯氮 2 . g,前 : : = 85k 中 后 6:
蘖力中等,叶色青绿 , 叶片挺 ,群体整齐度好 ,后期熟色较 2: 2 1 年 由于实行秸秆全量还 田再 加上前期低温寡照, 2 00 好。抗条纹叶枯病较强 ,中感纹枯病 ,抗倒性一般。
上海农业科技
2 1一 0l4
优 质水 稻 新 品种 “ 粳 4 ”示 范推 广表 现 及 栽培 要 点 南 6
吴建 国 姚雪球 ( 苏省 太仓市作 物栽培指 导站 江 2 50 ) 14 0 2 52 ) 1 4 7 高 建强 ( 江苏省 太仓市璜 泾镇 农 技站
捣 要 :“ 粳 4 ”是江 苏省 农科 院粮食作 物研 究所培 育的优质 食席 中熟娩粳稻 新品 种。 太仓市 作栽 站于 2 0 南 6 09 年 引进 试种 ,井 获得 成 功 。 为 促进 该 品种 的推 广应 用 ,介绍 了该 品种在 太 仓 市示 范 种 植 表现 及 其栽 培 技术 。
2 4 2 苗情变化 。早发早控 是关键,提高栽插质量 ,尽量 .. 做到早发 , 缩短 缓苗 期 , 一般栽后 l ~1 开始见分蘖 , 0 2d 够
2 0 年引种种植面积 l .5 h , 09 4 4 m! 通过机插栽培 , 单产 为 59k /6 , 8 g 6 7 m 变幅 5 0 8 g 6 7 m 0 0 5 ~6 6 k / 6 }2 1 年在 市作栽站 的推广下 ,“ 粳 4 ”开始迅速扩 大 ,全市种植面 南 6 积达 2 3 3 mz 2 .3 h ,主要 分布 在璜 泾镇 ,城厢 、浮桥等镇试 种 ,2 1 0 0年平均单产达 5 1 1k / 6 ,该 品种表现为 7 . g 6 7 m

水稻新品种示范总结

水稻新品种示范总结

水稻新品种示范总结一、引言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水稻品种被推出并在示范种植中进行验证。

本文将对水稻新品种示范的总结进行介绍,以期为水稻种植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二、示范地点选择水稻新品种示范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同时,示范地点应当具备较高的示范价值和辐射带动力,以便更好地推广新品种。

三、新品种选择在选择新品种时,应考虑其抗逆性、耐病性、产量和品质等因素。

优质稻、抗病虫害和早熟稻是当前示范推广的重点品种。

四、示范管理措施1. 土壤改良:通过施肥和土壤调理,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加水稻产量。

2. 播种和育秧:选择适量的种子和育秧方法,确保种植密度和育秧质量。

适时进行插秧,并进行定植密度调整,以保证植株之间的间距合适。

3. 防治病害:及时发现和处理水稻病害,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农药喷施和病害防控技术,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4. 施肥技术:根据地理位置和土壤状况,合理施肥,确保水稻的充分营养供应。

同时,合理施用肥料,并注意肥料的封闭管理和防止污染环境。

5. 灌溉技术:合理安排水稻的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或干旱。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以提高水稻的利用效率。

6.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五、产量和品质的评估1. 产量评估:在水稻示范种植区域设置样方,通过集草法或谷粒权法进行产量测算,评估新品种的产量优势和稳定性。

2. 品质评估:采样测定和分析新品种的稻谷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成分,评价其在食品加工和营养价值方面的优势。

3. 经济效益评估:统计新品种示范区域的投入产出情况,评估新品种对农民经济收益的影响。

六、示范推广示范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推广新品种,使其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应用。

在示范过程中,应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开展培训、技术交流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向农民介绍新品种的特点和优势,并提供种子和技术帮助。

高产型优质稻新品种桂育7号的特征特性及示范推广

高产型优质稻新品种桂育7号的特征特性及示范推广

该品种米粒长 , 晶莹透亮 , 无心 白、 腹 白, 外观品 质优 。2 0 1 0年 经 国 家 农 业 部 食 品 质 量 检 验 检 测 中
心 检测 , 综合 米质 达 国标优 质 2级 标 准 , 7项 主要 米
质指标 中除了直链 淀粉含量为 国标优质 2级外 , 其 他6 项均达 国标优 质 1 级标 准 , 外观 品质、 加工 品 质、 蒸煮食用品质俱佳 , 深受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和种
1 特 征特性
1 . 1 丰产 性好 , 适应 性 广
桂育 7号 株 叶 型好 , 生 长 均 匀、 健 壮 。株 高 9 8 . 3 c m, 株型 松散 适 中 , 叶色浓绿 , 叶片较直 立 , 剑 叶硬直 ; 分蘖力强 , 穗型着粒密 , 有效穗数 3 0 4 . 5 万/ h m , 穗长 2 1 . 7 c m, 每穗 总粒数 1 3 1 . 9 粒, 结 实 率
植 全生 育 期 1 2 7 d左 右 , 比对 照 柳 沙 油 占 2 0 2迟 熟 4~ 6 d ; 晚稻 种植 全生 育期 l 1 5 d左右 , 比对 照柳 沙油 占2 0 2迟熟 5~7 d , 适宜 在桂南、 桂 中稻 作 区作 早 、
经过 5年 8 代 选育 而成 的高产型优质 常规 稻新品 种, 2 0 1 1 年 通过 广 西壮族 自治 区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委 员会 审定 , 审定编号 : 桂审稻 2 0 1 1 0 3 5号。该品种属 软米型品种 , 具有适应性广、 高产稳产、 米质优、 加工
该 品种株 高 不足 l O O c m, 根 系发 达 , 茎 秆 粗壮 坚 韧, 角质层厚 , 反压弹性好 , 耐肥 抗 倒 伏 能 力 特 强 。 经 过多 年试种 , 无 论种植 于肥 田 、 瘦 田、 浅脚 田 、 沙质 田或 受 风雨影 响 , 均未 出现倒 伏 现象 。

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与示范

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与示范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农业发展在我国至关重要,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部门。

时代发展的浪潮下,农业的发展速度并没有很迅速,所以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是农业首要任务。

本文将引进现代农业中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与示范,分析技术过程,总结其带来的效益,推动我国农业事业发展。

农业发展为我国国民提供粮食,保障人们生活,维持中国社会的稳定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生产技术也日新月异,接下来本文将对优质农作物新产品新技术做好内容安排,进行试验与示范,探究其带来的各种影响。

一、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内容1、新引进农作物种类与经费安排新品种引进种类包括马铃薯、玉米、大豆、水稻,项目总资金100万元,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经费90万元,以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正常开展费用10万元。

以上项目资金具体安排如下:水稻、玉米、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12万元;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60万元;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引进试验筛选10万元;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8万元。

马铃薯、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10万元。

2、试验示范活动主要开展环节首先,使用活动经费建立起完善的农作物新产品实验网络,包括水稻、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水稻、马铃薯、玉米、大豆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水稻、玉米、大豆品种生产试验等,同时建立核心基地,召开现场考察会议等。

其次,有序组织邀请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专家,积极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最后,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标准描述工作,建立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标准描述种植基地。

二、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验证过程1、选用优良品种,精心呵护农作物种子的优良程度是栽培关键,这决定着农产品的质量。

选择优质种子的标准就是无病虫,种粒形状饱满,发芽率高,同时要对种子进行检测,确保其落粒少,适应环境广,具有丰产性。

选择好种子之后要对其进行晾晒处理,借助外部条件消除种子表面的细菌和虫卵,晾晒时偶尔翻动种子,保证它们受到充足光照,达到灭菌的目的。

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南粳5718机插侧深施肥示范与推广应用

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南粳5718机插侧深施肥示范与推广应用

2020.6粮食作物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南粳5718机插侧深施肥示范与推广应用徐海洋%徐士清2叶世超2(1.灌南县三口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灌南222503;2.灌南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灌南222500#摘要:南粳571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宁7022/盐粳608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

该品种产量高,米质好o在灌南通过运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精确定量栽培、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经省农学会组织专家实割验收,平均亩产量849.5kg。

2020年将作为全县搭配品种,尤其是稻虾共作田的主要推广种植品种,全面提升全县农业科技应用到位率。

关键词:优质食味;南粳5718:机插侧深施肥;示范;推广应用灌南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5万亩左右,占全年粮食产量的50%以上。

近年来,灌南县一直重视优质高产食味水稻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与推广工作。

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南粳5718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宁7022/盐粳608杂交选育而成。

具有食味品质优良、穗大粒多、产量高、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抗纹枯病,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等优点。

2019年7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90004。

灌南县2017年引进,进行品种筛选试验,2018年进行品种展示,经过2年的试验,表现产量高,综合抗逆性强,米质较好。

2019年全县布点示范种植,特别是稻种养田,平均产量较连粳15增产5.1%,抗倒性强,熟相佳,米好吃,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il技术,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面,现,南粳5718科学推广应用。

1品种特征特性南粳5718粳稻,,,成穗高,,抗倒性强,穗大,色深绿,,。

米质农业部食品质量验测试中心(武汉)2018年检测:整精米率68.8%,垩白粒率31.0%,垩白度6.8%,胶稠度90.0mm,直链淀粉含量10.0%,米质较优。

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效果,主要做法及提升措施研究

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效果,主要做法及提升措施研究

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效果,主要做法及提升措施研究
1. 选择适宜的示范地点:选择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设立示范田,以展示该新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2. 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在示范田中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适宜的肥料施用、合理的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新品种能够发挥出最佳的表现。

3. 规范示范田管理:加强对示范田的管理,定期进行田间观察和记录,及时处理土壤问题、病虫害发生等情况,保证示范田的整体效果。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农业展览会、农田观摩会、技术培训等,将新品种的展示示范效果推广给更多的农民和种植户,增加其知名度和推广力度。

5. 收集用户反馈和评估:定期向农民和种植户征求他们对新品种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和示范效果评估,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展示示范工作。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品种的不断更新,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而其中两优1号是我国水稻领域的一种重要示范品种,被广泛应用于示范推广活动中。

本文就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进行探究。

我们来了解一下水稻新品种。

新品种指的是通过选育和改良,具有新的特性和优势的水稻品种。

新品种的选育主要以提高产量、抗逆性和品质等方面为目标,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的农民的种植需求。

目前我国主要的水稻新品种有节水型水稻、耐旱水稻、高产水稻等。

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

两优1号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示范品种之一,具有高产和优质双优的特点。

从2000年开始,两优1号开始在我国的主要水稻种植区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两优1号示范推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措施:示范试验、示范示范、示范宣传和示范推广。

通过示范试验,可以验证两优1号的优势和适应性,为推广提供参考。

通过示范示范,可以借鉴示范地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能力。

通过示范宣传,可以向农民普及两优1号的信息和技术,提高农民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示范推广,可以帮助农民掌握两优1号的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的探究主要体现在水稻产量和农民收益两个方面。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自两优1号示范推广以来,水稻产量显著提高,超过了传统品种的平均产量。

两优1号示范田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750公斤以上,比传统品种的平均亩产量提高了100公斤左右。

这主要得益于两优1号的高产特性,以及示范推广过程中的有效技术传递和经验分享。

两优1号示范推广也带来了农民收益的增加。

通过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和稳定。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在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稻品种展示示范实施方案

水稻品种展示示范实施方案

水稻品种展示示范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品种的选择和展示对于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水稻品种展示示范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示范基地选择。

1. 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示范基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区,以保证水稻生长的条件。

2. 优先选择水稻产区,示范基地应优先选择水稻主产区,以保证示范效果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三、品种选择。

1. 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选择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农民收入。

2. 多样化品种的选择,在示范基地中,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包括早、中、晚熟期的品种,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方式的需求。

四、示范实施。

1. 示范田地的规划,根据选择的水稻品种,合理规划示范田地,包括土壤处理、灌溉管理、施肥控制等。

2. 示范技术的推广,通过示范田地,向农民展示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包括播种密度、施肥期、病虫害防治等。

3. 示范效果的评估,对示范田地的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进行全面评估,以验证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效果。

五、示范成果的推广。

1. 组织观摩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和相关机构代表到示范基地进行观摩交流,分享种植经验和技术成果。

2. 发布示范成果,通过农业展览会、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向社会发布示范成果和技术成果,吸引更多农民参与。

3. 建立示范基地网络,在水稻主产区建立示范基地网络,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

六、总结。

水稻品种展示示范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改善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能够积极参与,并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推动水稻生产的发展。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水稻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的水稻产量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国家一直在进行水稻新品种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工作。

两优1号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水稻新品种,本文将探究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效果。

两优1号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种子。

杂交育种技术可以使水稻种子具有更好的产量和抗病性。

通过选育,两优1号具有了较高的水稻产量和抗病能力,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适应生长。

两优1号具有较高的产量。

根据实验数据统计,两优1号的平均产量比传统水稻品种提高了10%左右。

这得益于两优1号的矮化性状和强结实性状,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侵袭。

高产量的水稻品种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收入和粮食供应。

两优1号具有较好的品质。

水稻的品质不仅与口感有关,还与稻米的营养价值有关。

两优1号的糯度较高,口感好,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口感的需求。

稻米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有益。

两优1号的示范推广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也提高了水稻的品质。

两优1号的示范推广效果显著。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两优1号的示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农民普遍认为两优1号比传统品种更容易种植和管理,产量和品质也更加稳定。

而且两优1号的示范推广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补贴,给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两优1号的示范推广效果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推崇。

水稻新品种两优1号通过培育出来的种子,在水稻产量和品质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示范推广,两优1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推崇,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未来,我们还应继续研发优良的水稻新品种,促进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乐山市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及推广应用

乐山市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及推广应用

DOI:10.19462/ki.zgzy.20231016003乐山市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及推广应用颜学海1 龚 芸1 罗李飞1 刘媛媛1 杨春林2 贺孝思3 郝丽宁1 马艳玮1 代世红1(1四川省乐山市种子管理站,乐山614000;2四川省乐山市植保植检站,乐山614000;3四川省种子站,成都 610041)摘要:“十三五”以来,四川省乐山市种子管理站一直致力于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在各区县主要水稻生产区域布点,建立展示示范基地,形成了一套推广应用体系、一批适宜稻—药轮作的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引进了一批产量在800kg/667m2及以上的超高产品种、一批重金属低镉吸附品种,筛选了一批再生能力强和丰产性好的品种,培育了一批优质优价“乐字号”大米品牌,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效十分显著。

关键词: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应用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Rice Varieties with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in Leshan CityYAN Xuehai1,GONG Yun1,LUO Lifei1,LIU Yuanyuan1,YANG Chunlin2,HE Xiaosi3,HAO Lining1,MA Yanwei1,DAI Shihong1(1Leshan Seed Management Station,Leshan 614000,Sichuan;2Leshan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Leshan 614000,Sichuan;3Sichuan Provincial Seed Station,Chengdu 610041)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当前,我国水稻品种自给率达到100%,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1]。

水稻新品种推广方案

水稻新品种推广方案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也在迅速发展,新的水稻品种不断涌现,为农民增加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农民对新品种的了解并不够,导致新品种的推广推进缓慢。

本文将从水稻新品种推广的必要性、目标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套水稻新品种推广方案,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推广新品种。

1. 水稻新品种推广的必要性推广水稻新品种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提高产量新品种通常在抗病虫害、适应性、耐旱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1.2 优化品质新品种的籽粒质量更好,口感更佳,糊化性更强,口感更好,能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

1.3 节约资源新品种的耐病性更强,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涵养。

2. 推广目标针对水稻新品种推广的必要性,我们制定了以下推广目标:•提高农民对新品种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农民了解新品种的优势和适应性,增强推广的信心;•帮助农民掌握种植新品种的技术和方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培训,确保新品种的种植能够顺利进行。

3. 推广策略基于以上的推广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推广策略:3.1 制定推广计划制定详细的推广计划,明确推广的时间、地点和目标群体,确保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3.2 建立示范点在农田中建立水稻新品种的示范点,通过展示新品种的优势和特点,吸引农民参观,促使其产生种植新品种的兴趣。

3.3 提供技术支持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使其能够全面了解新品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解决问题和困惑。

3.4 组织宣传活动组织宣传活动,通过农业展览会、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向农民传达新品种的信息,提高农民对新品种的认知和理解。

3.5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农民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农民对新品种的种植情况和问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套水稻新品种推广方案,通过制定推广计划、建立示范点、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宣传活动和建立反馈机制等策略,帮助农民更好地推广水稻新品种。

水稻新品种推广方案

水稻新品种推广方案

水稻新品种推广方案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已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工作。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种的推广对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根据相关调研和专家意见,提出水稻新品种推广方案,以期帮助农业部门和农民有效推广新品种,提高水稻产量。

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推广策略1. 研究宣传材料编写并研究宣传材料,包括水稻新品种的特点、高产、耐病虫害等优势。

宣传材料要简明扼要、言之有物,以吸引农民的注意力。

2. 建立示范基地选择一些具有较好条件的农田,建立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以高产、强抗性、矮秆丰穗的水稻新品种为主,将品种特点展示给农民,并指导农民如何合理种植和管理。

在农村地区举办水稻种植培训班,邀请水稻专家进行讲解和指导。

培训班内容包括新品种的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帮助农民了解新品种的特点和种植技术。

4. 奖励政策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推广新品种。

例如,对于参与种植新品种并且产量达到一定标准的农民,可以给予政府补贴或者其他形式的奖励。

5. 配套服务提供配套的技术服务,对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

建立技术服务团队,定期走访农民,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新品种,并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推广路径1. 农业机械化协会与农业机械化协会合作,通过协会的资源和人员来推广新品种。

农业机械化协会可以为农民提供机械化种植技术和设备,同时也能提供新品种的推广宣传。

2. 农民合作社与当地的农民合作社合作,通过农民合作社的网络与渠道将新品种推广给更多的农民。

农民合作社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能够有效传递新品种的信息。

利用农民培训站的资源,举办水稻种植培训班,将新品种的优势和种植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农民。

推广效果评估为了全面评估推广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估:1.种植面积增长率:统计推广新品种后的水稻种植面积增长情况,评估推广效果。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

水稻新品种和两优1号示范推广效果探究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我国农业科学家们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了水稻新品种的研究和改良,其中两优1号就是其中之一。

两优1号水稻是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成功典范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示范推广,其效果也在不断得到验证和探究。

两优1号水稻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发出来的优良水稻品种,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审定。

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丰产、抗病、抗逆性强,种植适应性广,同时也具有优质和高产特点。

在种植实践中,两优1号水稻不仅可以实现较高的产量,而且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更强,品质更优。

两优1号水稻被认为是我国水稻产业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粮食生产大丰收的重要保障。

为了充分发挥两优1号水稻的优势和效果,各地农业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示范推广活动,通过实地示范、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等多种方式,推动了两优1号水稻在各地的种植和应用。

对两优1号水稻的效果进行深入的探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指导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将就水稻新品种两优1号的示范推广效果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水稻生产和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两优1号水稻的示范推广效果主要体现在产量和抗逆性方面。

根据相关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通过两优1号水稻的示范种植,农民们实现了较高的产量,平均亩产比传统水稻增加了20%以上,一些优势地区的亩产甚至可以达到1000公斤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两优1号水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对干旱、病虫害等的适应能力更强,因此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

两优1号水稻的示范推广效果还体现在品质和经济效益方面。

由于两优1号水稻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因此生产的水稻米质量更优,米粒饱满、色泽明亮、口感好,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可以获得更好的价格。

在经济效益方面,根据实践数据显示,种植两优1号水稻的农民们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比传统种植方式增加了3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科技水平、医疗水平的发展,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随之提高,带来了全球人口大爆炸的局面,进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便成了人类社会的巨大挑战。

因此水稻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供应品种,优质高产、抗病虫能力强型水稻的培育、示范以及大范围的推广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旨在总结出示范推广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技巧,以促进粮食的高产,促进粮食问题的解决,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坚实的物质保障,发挥农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优质水稻;示范;推广;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农业作为民生之本,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目前虽然我国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粮食短缺问题依然存在。

水稻作为主要的农产品之一,产量的高低对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优质水稻新品种在示范与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在示范过程中的成功率和推广的有效进行,进而促进优良水稻的培植,达到高产丰收的效果。

1 新品种在示范中采取的措施分析
优质水稻新品种在示范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特定的时
间以及科学的管理才能够保证整个示范能够按照预期所设定的计
划进行,达到预期的结果,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选择适宜的示范基地
物种的差异性决定了其生长环境的差异性,不同品种的水稻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也有地域差异。

因此选择适宜的示范基地对于实验结果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为了使广东的特青2号与粳魫89号的优良遗传能够适应海南的生存环境,把两者进行了杂交生成了适合在海南省生长的优质水稻:特籼占25号,正是经过这种根据地区的不同培育出在海南地区产量稳定高产且抗性很强
的品种,并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成为了海南地区的常规稻。

同样的案例很多,就广西稻产区就分桂南、桂北、桂中和高寒山区四个稻区,分别示范不同类型的稻种。

示范基地的选择是品种成功的关键,也是有效推广的前提,因此在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中要高度重视。

1.2 示范中各过程适宜时间的选择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农业对气候的依赖是其重要的特征。

因此在示范前,做好对示范基地气候条件的调查分析,在适宜的季节进行育苗、插秧,并对其施加充足的基肥,保证秧苗的茁壮。

重视培育过程中,适时进行肥料的补充。

贯彻前期肥料的充足、中期保证量的适中,后期注重补充的原则。

幼苗的培育是示范过程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环境条
件、品种的特点,把握规律在最佳的时机发挥品种的最大优势。

1.3 示范过程各方面的科学管理
选种要优良,播种前对种子的晾晒环节要过细不过粗。

加强种子消毒环节的工作,进而减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虫害的出现,提高成活率。

在移植前要选则壮杆抗倒伏能力强、成活率高的苗,栽培的过程中注重间距,尽量做到合理密植,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注重采光的角度和营养的分配,使得每一颗都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达到最大收获比例,因此在示范时期,病虫害的防治要作为管理的主要环节。

稻田中用水通道口出容易引起鼠患,要提前采取措施加紧防治,如老鼠夹的放置、冬季的毒鼠工作。

同时要及时处理不同时期出现的病虫,做好“三虫两病”的防治即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及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病虫害,尽量做到提前预防预报,喷洒相应的农药制剂,思想不麻痹及时进行防治工作。

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使用的剂量,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局面,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

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还要注重水稻本身抗病能力的加强。

此外在除草方面要多次、彻底、药剂的使用同人工除草相互配合,协调进行,使得效果达到最大化,保证水稻生长的营养和空间。

与此同时培育过程中水分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遵循生育期以浅水为重点,中期报露,后期保证湿润。

以达到浅水促进栽秧,中期促进稻秆的粗壮,后期的灌浆。

总体上保证水的充足,持续,以利于根的养护、也得保养,进而达到稻粒的坚实。

2 优质水稻新品种在推广中的经验分析
任何新事物在被人们广泛接受之前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优质水稻新品种在推广中也需要一些技巧。

推广过程中仅仅依靠新品质本身的优越性是不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状态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快速的社会中已经被打破。

在推广中要依靠外界先进的传媒、注重推广产品的特性、推广对象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发挥新品种的优势,促进粮食的产量,农民获得丰收,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2.1 注重对群众的科学引导
以传授对象的文化、接受新事物的水平和特征为切入点,对优质水稻的推广应做到:建立新技术学习小组,专家下基层深入浅出的介绍新产品,对新优质水稻的自身特点、优势、生长环境、该产品不同时期培育要求以及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应对措施知识的传授,让群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培植过程中给予全方位的指导,疑难问题的解答,使得栽培过程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以保证产出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收到预期的结果。

这样才能够使得其推广出现持续化、长期化。

2.2 多种宣传方式并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媒体在宣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利用的途径也越来越多。

同时作为新品种更需要通过宣传去抵消人
们对新产品的不信任、不了解以及本能的抵触心理。

在宣传的过程中要注意面对的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又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果。

可以采取在田间操作进行现场模拟,专家指导使得群众最具体、最深刻的接触并感受新产品,进而提高认知度和可信度。

在宣传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栽培基础的教授,可以通过开展村级技术培训班,专家亲临现场并实际深入田间传授栽培技术、讲授注意事项,让百姓能以最好、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学会并自信的栽培。

同时通过电视媒体、宣传页的发放、广告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它,信任并愿意种植,更好的促进它的推广。

2.3 注重示范基地与推广地区环境上的相似度
示范基地与推广基地在环境上有一个高度的相关性。

也就是所说的“学以致用”。

而示范就相当于“学”,推广相当于“用”,这个“用”的过程要求两者出现条件的一致性。

例如粤晶丝苗2作为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培育的新品种,示范地区和推广地区多位于珠江三角洲边缘地区,大多为山坑田,以沙质浅胶泥地构为主要特征,示范基地培育的品种针对贫瘠地质并进行推广。

因此培育示范基地与推广地去的生长环境相似性才能体现品种培育目的的针对性。

使得品种的优势在正确合理的地区发挥其内在的优势,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在最适宜的环境达到自身的高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4 合法手段进行
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方式的合理性,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

现有粮食需求量不断的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不重视、农业技术水平的落后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因此仅仅培育出新优质品种是不够的。

要通过合理选择培植时间、地点、合理密植、培育过程的科学管理如:病虫害的防治、科学用肥、用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等一系列工作的有序进行,以保证示范基地的成功运行。

同时通过运用多种宣传媒介、专家对农民种植过程的科学指导、合理合法的方式来推广新品种,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政府加大鼓励的力度,使得新优质品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广泛有效的推广,达到高产、优质、充实率高的效果。

以加速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我国的农业,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原动力和坚实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漳州市农科所粮油研究室.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
63[j].福建农业科技,2010(04).
[2] 吴卫东,谢玉威.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粤晶丝苗2号在鹤山的示范与推广[j].广东农业科学,2009(7).
[3] 吴炯兆,高焕东.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特籼占25[j].
中国种业,2009(12).
[4] 高焕东,吴炯兆.优质水稻新品种特籼占 25 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10(1).
作者简介:刘裕红(1971-),女,广东兴宁人,大专学历,农艺师,从事于广东省兴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