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片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州区观音片2018—2019学年上期半期学情检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
(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制作石器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请你判断□□应该填写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下列四项中能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可靠证据的是
3.后人根据神话传说绘制了大禹治水像(右图),此图能得到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A.大禹治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
B.大禹用疏导法将洪水引入大海
C.大禹建立夏朝,早期国家产生
D.耒耜是当时重要的生产工具
4.用“长江流域”、“水稻”、“猪纹陶钵”、“干栏式房屋”等描述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龙山原始居民D.红山原始居民
5.下列四幅图中,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深耕细作的是
A B C D
6.我国古代采取了不少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至今依然发挥巨大作用的是
A.兵归家,释奴婢 B.蜀守冰,凿离堆 C.招流民,行屯田 D.重本业,轻末业
7.《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材料反映的制度变革是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
C.察举制取代禅让制
D.世袭制取代察举制
8.“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鼎”有丰富的政治含义,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古代烹煮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B.立国礼器,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
C.比喻帝王,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
D.象征三方并立、鼎峙或鼎足之势
9.以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达的是
10.“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
”该诗歌颂的人物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11.“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该诗描述的社会现象出现在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2.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
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13.“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仍能有效管理天下诸侯
B.诸侯之间的战争特点是兼并
C.诸侯势力崛起周天子地位动摇
D.周平王分封诸侯由方伯管理
14.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B.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
C. 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D.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原因是
15.《史记·陈涉世家》载“失期,法皆斩”,由此可知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
..
A.战乱频仍
B.焚书坑儒
C.刑罚严酷
D.赋役繁重
1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
A.建立县制B废除旧贵族的特权C奖励耕织D奖励军功
17.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各项制度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D.焚书坑儒
18.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主要用来干什么?()
A.防洪灌溉
B.军事防御
C.民用工程
D.景观工程
19.古代诸子百家的言论中最难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D.提出“温故而知新”
2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并成为时代风潮。
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农耕的使用
B.个体小农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2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肯定秦始皇哪方面的功绩()
A.统一文字
B.统一中国
C.修筑长城
D.设郡置县
22.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又被封为内史,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措施?()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C.改革户籍制度
D.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 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C.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分裂加剧
2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修筑万里长城
C.统一货币、文字
D.焚书坑儒
25.下列与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无关的是()
A.修筑长城
B.焚书坑儒
C.严刑苛法
D.统一货币
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 (14分)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1)依据材料概括改革内容,(2分)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勿照搬原文,4分)
材料二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4分)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4分)
27.(12分)制度的创立完善对一个国家影响深远。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秦始皇为管理全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8分)
(2)秦始皇还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有教无类。
材料二:战国七雄,谁都知道以秦国为最强。
然而当其初年,实以秦为最弱。
--《中国同史》(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在思想方面的主张是什么?(4分)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2分)他的言论被整理成了一本什么书?(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9.(14分)历代王朝不断探索地方管理的有效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西周的行政制度是;秦朝的行政制度是。
(4分)
(2)依据材料一,以下分析正确的有()(2分) A .诸侯主要是周王的宗亲 B .诸侯主要是周王的功臣
C .诸侯国主要在我国南方
D .南疆设郡维护国家统一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亲)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西周)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周朝地方管理制度有何弊端?(2分)结合春秋和战国的史实,说明其消极影响深远。
(4分)
西周主要封国形势图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周公子伯禽封国 周王室召公封国 周功臣吕尚封国
(4)依据材料三,春秋时期开始,我国地方管理制度已出现什么新变化?(2分)
2018年秋期半期考试
七年级历史学科
参考答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5:BADBC 6-10:BABBA 11-15:DDCDC
16-20:CABCA 21-25:BBC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内容:按照土地贫瘠征税;减轻徭役,增加农业生产时间。
(任意一点给2分)
作用:增加政府和人民收入;安居乐业;发展农业生产;(任意一点2分)
使齐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物质基础。
(任意一点2分)(2)答:内容: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仅仅照抄免除徭役不给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重农抑商。
(每点2分,共4分)
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秦国力大增;提高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任意一点2分)。
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分)
27.(1)措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每点2分,共6分)。
意义: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分)(如分别答出政治、经济、文化的意义一点1分,共2分)
(2)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统一东南、岭南地区;(4分)
28.(1)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4分)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论语》(4分)
(2)实行商鞅变法(2分)
29.(1)分封制;郡县制;(4分)
(2)AD(2分)
(3)第一层次2分:答出弊端,如诸侯权力过大,实行世袭制(世代为官);政治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王室衰微等任意一点。
第二层次4分:在答出弊端基础,并能够举出任意一个史实。
如:汉初出现七国之乱或西晋八王之乱)。
第三层次6分:在第二层次基础上,能够将所举某一史实的消极影响加以叙述,例1:汉初,分封诸侯王,随着经济发展,诸侯王势力膨胀,对抗中央,引发混乱和战争。
例2:西晋初,大封同姓诸王,诸王手握重兵,又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为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
(史实、观点正确,语意相同给分)
(4)新特点:春秋时期,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命;不再世袭,权力缩小。
(每点1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