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名贵古砚两位文化名人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与中国端砚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与中国端砚中国端砚微信zgdydy苏东坡多才多艺,他的诗词文章,世所推崇,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文坛泰斗.苏东坡对文房四宝不仅钟爱,而且颇有研究,写下了不少关于端砚的精辟论述及赞美端砚的诗文.苏东坡生前藏砚不少,既有端砚又有澄泥和歙砚.其中当然以端砚为贵.苏东坡所藏的几方名砚还很有传奇色彩呢!福建省宁化县文化馆珍存一方伊氏(秉绶)旧藏的端砚.砚底左侧有伊氏亲笔题刻两行,文曰:"嘉庆五年,修白鹤峰东坡故居,得此砚于墨沼,汀州伊秉绶记."从这砚铭可知此砚是伊秉绶在惠州上任得到的.白鹤峰是东坡被贬惠州时居住的地方。
东坡这方端砚是怎样落入墨泥中的呢?其情不详。
据1874年4月的《中国新闻社专稿选》(三)刊登的《伊秉绶的书法和藏砚》介绍,苏东坡用过的这方砚,石呈紫色,长21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
面沾饰纹古朴,削端有一方形小水槽,研磨处微凹。
砚底边缘作弧状,四角有略为突起曲形砚脚,中间刻有行草“轼”字和阴文篆书“德有邻堂”的字。
砚盒是红木的,极精美。
伊氏得砚之次年入都,携砚以随,就证于当时负有盛名的书法和古物鉴识家翁方纲。
翁为铭题砚盒上云:“东坡先生德有邻堂之研,先生书名在焉。
惠州守伊公得之,盖去先生寓此七百有五年。
辛酉四月翁方纲铭。
”翁方纲之铭考证了此砚确实是东坡遗砚。
后来,伊氏以父忧去官,回乡家居,此砚携归它化。
伊氏殁后成国子孙传家之宝,历一百余年。
建国后,伊氏后人将这方东坡端砚献给当地人民政府珍藏,一直到现在。
1962年,郭沫若到福建视察,亲自观赏这方端砚。
经郭老鉴定,再次确定为东坡遗物。
无独有偶。
1982年初,湖北省竹溪县文化馆也征集到一方苏东坡曾经用过的端砚。
这方苏藏端砚呈瓦形状,色泽如猪肝,中有冰纹,敲击有铿锵之声,犹如石磬。
正上方雕有一独角兽(山海经注为螭虎),面如狮,下巴有须,五爪登云,二目观日。
可惜尾巴断去,但不失其珍。
据1982年4月2日《人民日报》介绍,这方苏砚砚长22厘米,宽13.5厘米。
端砚的故事
端砚的故事端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文化人和收藏家的最爱。
苏轼有句诗:“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就是说农夫为拥有一片良田而喜,文人以觅得好砚为宝。
千百年来,端砚从不打广告也能够誉满天下,自然是靠品质取胜。
我们且来看看端砚的“代言人”是怎样助攻端砚走向全国、冲出亚洲的…一.米芾爱砚米芾爱砚几达颠狂地步,甚至连皇上的御砚,也敢大胆索取。
有一天,宋神宗与蔡京在艮岳这个地方谈论书法,宋神宗召米芾来,令他“书一大屏”,并指定要用御案上的端砚。
米芾接过文房四宝,一挥而就,字字如珠玑,获得满堂喝彩。
米芾趁机捧着端砚,跪着对宋神宗请求说:“皇上,这砚您已经赐给臣用过了,现在不能够忍受再进御还给皇上吧……”宋神宗听后,哈哈大笑,随后便将这块珍贵的端砚作为奖赏赐给了米芾。
米芾捧着端砚,高兴万分,手舞足蹈,“余墨沾渍袍袖”也在所不惜。
宋神宗见状,对蔡京说:“颠名不虚得也。
”米芾的“颠态”显出他对端砚的无比钟爱之情。
二.麻子坑的由来清代乾隆年间,端州有个石工叫陈麻子,他不仅有采石的专长,还喜欢打猎。
有一次,陈麻子在德岩采石,突然在树丛中发现一只野兔,陈见甚喜,急起追之,野兔向一堆野草灌木丛中窜去。
陈麻子拨开树丛,发现里面有一个水洞,野兔究竟哪去了?陈麻子跳下洞中,水浸到胸部。
他感到很奇怪,心想难道兔子会潜到水里?他为了弄清洞内情况,便把伙伴们叫来,齐心合力,花了20多天时间将洞水汲干,发现洞中的石同宣德岩的砚石很相似,不仅石质幼嫩,而且一块小小石璞便有石眼五颗之多。
他们马上将此石雕刻成砚,并命名为“五星砚”。
这方砚台,论石质仅次于水岩、坑仔岩砚石,而高于其它各岩。
因这里是陈麻子发现的,于是称此岩为“麻子坑”。
从此,麻子坑以石质优良而闻名于世。
三.贡砚传说唐贞观时,有一年一位广东的举子上京应试,当时京城西安正值大雪纷飞。
考试那一天,那位举子带着端砚进了考场,因天寒地冻,手脚都有些麻木了。
考生们在考场里紧张地磨墨,但刚磨好,正蘸墨挥笔之际,墨汁却冻结成冰,弄得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拼命向砚台呵气,写写停停。
自古文人多好砚每一方旧砚,都藏着一段情怀
自古文人多好砚每一方旧砚,都藏着一段情怀历代文人、书画家多有爱砚之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不仅留下了“米颠拜石”的故事,砚台收藏也留下了不少段子。
米芾对砚石很有研究,曾写下《砚史》一书。
据说,米芾爱砚几达颠狂地步。
一次,宋徽宗召米芾来,令他“书一大屏”,并指定要用御案上的端砚,米芾接过文房四宝,一挥而就,字字珠玑,获得满堂喝彩。
米芾趁机捧着端砚,跪着对宋神宗请求说:“皇上,这砚您已经赐给臣用过了,现在不能够忍受再进给皇上吧?”宋神宗听后,哈哈大笑,便将这块珍贵的端砚赏给了米芾,米芾捧着端砚,手舞足蹈,余墨沾污袍袖也在所不惜。
宋徽宗见状,对蔡京说:“颠名不虚得也。
”首都博物馆藏北宋米芾铭文箕形端砚清代的纪晓岚对古砚是相当痴迷,曾用“九十九砚”作书房斋号,足见其爱砚之深。
纪晓岚,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砚谱》。
纪晓岚收藏的砚很多,每方砚上都爱题刻砚铭,或赞砚,或记事,或抒怀。
他留下的砚铭可谓丰富多彩,虽寥寥数语,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在一方形似荷叶的随形砚上的铭文为:“荷盘承露,滴滴皆圆。
可譬文心,妙造自然。
”是在赞砚之随形自然之美。
在另一方竹节砚上铭文写道:“介如石,直如竹,史氏笔,挠不屈。
”此处则是以砚比人。
还有一方砚铭文:“余与石庵(刘墉)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
”讲述了他与刘罗锅的一段共同雅好。
纪晓岚铭紫云砚乾隆爷更是古砚的发烧友,收藏古今名砚上千方,并编了一本《钦定西清砚谱》。
清内府藏砚颇多,包括流传自前朝各代的与本朝的收藏,陈列于乾清宫东暖阁,乾隆皇帝认为所藏砚台年代久远却无记录,若遗失可惜,遂于乾隆四十三年命内廷侍臣于敏中等人甄别优劣,作成图谱,厘为二十四卷,此谱图文并茂,勾摹具精,收录了乾隆皇帝鉴藏的砚品240件,是一部重要的砚史图谱。
至今,《西清砚谱》著录的砚仍有大部分传世,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处,也有少量流散于海外和民间者。
古今砚铭珍品多
古今砚铭珍品多作者:麦保红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22期砚铭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可长可短,亦诗亦文,能韵能散,丰富多采。
但以短小精悍、味道隽永者为多。
书写砚铭的字体更是百花齐放,篆、隶、楷、行、草,无所不有。
砚铭的内容,大都是记录刻砚者、砚主人、赠砚者,收藏者,鉴赏者对砚的赞誉,或对砚主人及砚的流传历史等的评述,借以寄托思想情趣。
因此,仔细地研读、欣赏砚铭,不仅成为赏砚这门学问的主要内容,也可从中获得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中国古代金石铭刻产生之后,随着汉字使用日趋频繁,书写用具逐渐为世人所重,在砚上书刻铭文的风气应运而生。
宋人所撰《文房四谱》之《砚谱》载:“昔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焉。
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
又,太公金匮砚之书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汗白’。
”这虽是传说的记录,但说明砚铭的出现记是很早以前的事。
史料记载,早期传世的砚铭都为著名文人所作,如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砚铭:“墨运翰染,荣辱见惩”。
西晋文学家傅玄砚铭:“采阴山之潜璞,简众材之攸宜,设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之。
”由此可知,砚铭从诞生时起,已成为一种文学形式。
而通过书与刻,又成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创作了。
早期的砚铭,多为就砚论砚,是文人墨客用以赞美砚石的。
初唐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有一条端砚铭:“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潢,永年宝之斯为良。
”上世纪50年代广东出土的苏东坡砚的铭文:“其色温润,其制古朴;何以致之,石渠秘阁;永宜保之,书香是托。
”都是这类砚铭的典型。
苏东坡还曾写下这样的端砚铭:“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
”真实地记录了宋代端州砚工采石的情形,寄托了作者对砚工的感激之情。
清人梁绍壬记述,民族英雄岳飞所用端砚,背部镌其行书砚铭:“持坚守白,不磷不淄。
”此典出自《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磷即薄,淄即黑,此意是必磨磷为不磷,洗淄成白,保持纯粹坚贞。
一曲微茫度此生_名人故事
一曲微茫度此生一充和考北大,国文是满分;她嫁给了洋人傅汉思,可他是个汉学家,对中国历史比她还要精通;她在美国的耶鲁大学任教,教的是中国最传统的书法和昆曲。
年少的时候,她在苏州拙政园的兰舟上唱昆曲;逝前,她仍在耶鲁的寓所和人拍曲。
她的箱子里,珍藏着乾隆时期的石鼓文古墨;她的阁楼上,摆放着结婚时古琴名家赠予她的名琴“霜钟”;她亲自侍弄的小园里,种着来自故乡的香椿、翠竹,芍药花开得生机勃勃,张大千曾对着这丛芍药,绘出一幅幅名画。
张大千甚至还给充和画过一幅仕女图,画于抗战年代。
画中的充和只有一个纤细的背影,身着表演昆曲的戏装,云髻广袖。
回顾中国艺术史,也许充和留下的就是一个淡淡的背影吧。
二充和是在上海出生的,在生她之前,母亲陆英已经连续生了三个女儿。
充和的一个叔祖母心疼她的母亲陆英,主动提出想收养充和,陆英就把充和交给了叔祖母。
叔祖母把8个多月大的充和带回了合肥老家,在那里,她一直生活到16岁。
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很有见识。
她为充和请的老师名叫朱谟钦,是吴昌硕的弟子,既有才学,也很开通。
他教充和学古文,是从断句开始,一上课就交给她一篇《项羽本纪》,让她用红笔断句。
充和很喜欢这位先生,因为“他主张解释,不主张背诵”,另一个原因则是他教她爱惜古墨。
朱先生还专门弄来了颜勤礼碑的拓本,教她练字。
充和说,颜碑用来打基础是非常好的,直到年老,她每过几年都要临一次颜勤礼碑。
充和随朱先生从9岁一直学到16岁,他留给充和的,不仅仅是深厚的国学知识。
叔祖母去世后,16岁的充和回到了苏州九如巷。
父亲张武龄在当地创办了女学。
三个姐姐受的是中西结合的教育,这和充和接受的私塾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姐姐们更为洋派,充和的旧学功底则最好。
苏州生活让充和的人生路上多了项相伴终身的爱好——昆曲。
张武龄和陆英都是戏迷,张武龄还特意请来了苏州全福班的尤彩云来教孩子们唱戏,受此影响,女儿们也喜欢上了昆曲。
四姐妹中最迷昆曲的是大姐元和,她特别喜欢登台表演,后来嫁给了名小生顾传玠。
邓石如的铁砚精神
邓石如的铁砚精神邓石如像1743 — 1805邓石如,即著名的“完白山人”。
邓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清代集书法家、篆刻家、画家、文字学家于一生的艺术大师和学者,安徽怀宁(今安徽安庆)人。
邓少时家贫,9岁时读过1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
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十分勤奋向学。
后研习碑拓,苦练隶书等书体,终于成为有清一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篆刻家。
仗砚游江湖在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众多清代文房用具中,有一方铁砚显得尤为特别。
此砚为圆形,口径15.5厘米,底径16.1厘米,高4.5厘米。
铁质,面平,由两范合铸而成,范线在砚侧中部。
砚面下凹,侧壁较高。
砚背相应鼓出,边凸起一周,中间铸有“笈游道人”四字。
此砚则是当年邓石如辞别湖广总督毕沅时接受馈赠的礼物。
▎此铁砚1961年由当时的安徽省博物馆文物征集小组在南京市征集后入藏至今。
时至今日,铁砚虽略有斑驳和残缺,但端详此砚,仿佛可以遥见当年邓石如挑灯研磨,夜以继日地执着于篆刻、书法的情景,不难理解邓石如缘何以一介布衣而能起篆书几代之衰,四体真、草、隶、篆皆为“国朝第一”,靠的就是这种铁砚般坚定的信念和刻苦精神。
邓石如幼年家境贫寒,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幼小的邓石如早早地担负起养家的重担,九岁时上了一年私塾,这是他童年仅有的求学经历。
家虽贫寒,但其祖父和父亲皆“学行纯笃”,在家庭向学之风的影响下,邓石如没有因贫废学,在后来写给侄儿的信中,他曾说“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就这样,他利用一切可以用来学习的机会,不断钻研,“暇即从诸长老问经书句读”,为他日后的艺术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邓石如的父亲虽一生未有功名,但“博学多通,工四体书,善摹印”,这深深影响了年少的邓石如,“少读书,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
17岁时,他的篆书就已名誉乡里,在当地小有成就,邓石如也因此开始了以书刻养家的日子。
32岁时,邓石如结识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梁巘,开始了他人生的大转折。
砚台:收藏一种文化
砚台:收藏一种文化作者:瑞霖来源:《蓝盾》2017年第08期砚为历代文人、收藏家青睐,不仅因为它是旧时书写的必备工具,而且它所特有的材质、形制、纹饰、铭文,融入了历史、文学、绘画、书法、篆刻、雕塑等时代信息和艺术品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一方砚台,就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门艺术。
例如我收藏的一方清代端砚,纹饰秀雅,铭文豪放,意蕴丰富,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
这方端砚长15.4厘米,宽9.5厘米,厚2厘米,长方形,四圆角。
门字边的前边框上浮雕夔龙纹。
砚堂稍凹,砚岗中间半圆突起,可作笔舔。
砚池贝币形。
背浅复手内阴刻行书“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
下有两小方章,内分别篆书,“一云居”(陰文)、“石友”(阳文)。
砚制中规中矩,线条直的挺拔,弯的柔顺。
砚色红紫,有青花、蕉叶白、翡翠斑、金带等石品,砚石虽不出端州老坑,却也十分细腻润泽。
铭文字体潇洒流畅。
所带黑檀木盒,以厚板下挖成槽,髹黑漆,制作考究。
盒盖上镶半圆形白玉,镂空雕“和合”二仙。
品读这方古砚,考证诠释,钩玄索隐,自有一番乐趣。
先从砚面谈起。
边框呈门字形,这是宋代以后古砚中常见的纹饰。
门形边框,朴素大方,简洁明快;同时隐喻做人要谦虚谨慎,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自己看作刚入门者,写字撰文都得兢兢业业、虚心请教。
边框上夔龙纹,是中华民族传统装饰纹样。
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上就很流行。
随着青铜器衰落,夔龙纹也退隐一段时间。
到了明代宣德以后,又在瓷器、砚台频频出现。
所谓夔龙,是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又似蛇,仅一足。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是鳄。
因为夔龙侧面形象张口、卷尾,与鳄鱼相近。
汉代初年成书的《山海经》中描述过一种神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
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无角,一足,出入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夔,神魅也,如龙,一足。
” 可见夔龙是一种虚构的神兽。
一方水土一方砚
一方水土一方砚作者:来源:《科学之友》2020年第12期洮河洮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距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
唐代初露锋芒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写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
”这是古代文人对洮砚最早的记载。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洮砚已享有同端砚、歙砚齐名的地位。
唐代石制名砚的发展比较成熟,端砚、歙砚、洮砚与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也起源于这一时期。
宋代名声大噪宋神宗熙宁年间,征战于洮河边的秦风路经略使司王韶将军选用当地特产洮砚作为贡品敬奉朝廷,分赠官员,受到皇帝及文人墨客的喜爱,洮砚由此享有盛名,身价大增。
苏轼《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云:“洗之砺、发金铁。
琢而泓,坚密泽。
”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云:“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
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陆游《剑南诗稿》中有诗云:“玉屑名笺来濯锦,风漪奇石出临洮。
”由此可见,洮砚在宋代曾盛极一时。
元代断续不整这一时期,洮砚产区的所有者是当地部落的小首领。
邻近部落间轮番作战,早复晚失,极不安定,再加上交易经营渠道阻塞不通,洮石的开采及依托于此的制砚业几乎都陷于中断、停顿的状态。
诗人元好问诗曰“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可见当时制砚业虽断续不整,但文人藏家对洮砚的追捧、渴望丝毫不减,甚至更加迫切。
明清盛况空前明朝正德初年,卓尼土司旺秀被赐“杨”姓,自此称卓尼土司为“杨土司”、卓尼所有辖区的百姓为“杨家百姓”,而洮砚便成为“杨家洮砚”了。
历代杨土司深知洮砚的珍贵,对石料矿区开始严加管理,规定凡采石者必须以土司衙门的尕书(相当于现在的介绍信)为执照,无照人员不许采石。
在此阶段,洮砚石料的滥采乱掘现象得到了控制。
石料得到规范管理的同时,洮砚制作、贸易也迎来空前盛况,卓尼、洮州(今临潭)、岷州(今岷县)、狄道(今临洮)、兰州等地分布着众多的雕刻工人,贸易往来频繁。
民国逐渐衰落民国后期社会动荡不安。
一方面,政府腐败,横征暴敛;另一方面,战事不断,烽烟四起。
一方砚上聚众生
业界翘楚初学写作的时候,常听人说,写作之中,状物易,写人难。
因为人有衣着服饰,有情绪神态,有思想语言。
写好一个人要比描述好一件事物花费更多的心思。
尤其难的,是写好一群人,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每个人都能在人群中突出自己的风格。
若是将一群人写好了,便领会了写作的精髓。
写作如此,绘画雕刻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次所见梁金凌大师的端砚作品,便深刻地体会到他雕刻技艺的精湛与构思技巧的纯熟,可谓是“一方砚上聚众生”。
十八罗汉是雕塑中常见的题材,多见于建筑雕刻或者其他雕刻作品中,小型雕刻作品多以分别雕刻为主,即一件作品刻一尊罗汉。
而在一方小小的砚台上让十八罗汉齐聚一堂,便可看出梁金凌先生超凡的雕刻技巧。
在这方《十八罗汉》砚中,佛祖居中而坐,十八罗汉神情各异,隐身于云雾之中,有的怒目横眉,有的微微含笑,有的端坐合掌,有的立身长啸。
捧钵者,抱膝者,举手托塔者,垂目阅经者,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十八罗汉,既是佛祖之弟子,更代表了佛教教义影响下的芸芸众生。
其形其表,其音其貌,乃是佛法包容众生的体现。
看过了佛教的庄严之态,再来看看儒家名士的闲逸之姿。
在梁金凌先生的《松下七贤》中,名士豪放不羁的性情与青山绿水、茂林松竹合而为一,形成了一幅充满闲逸之情的画面。
既称“竹林七贤”,自然离不开竹林山景的衬托。
山色空濛,水声灵动,巨木参差,云气缭绕,隐隐有鹤唳云端、猿啼古木之声传来。
如此山野之中,一座楼阁于云气之中忽隐忽现,仿佛是天上宫阙降临人间。
一方砚上聚众生文 李博宁17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望子成龙》 梁金凌/作《松下七贤》 梁金凌/作业界翘楚1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业界翘楚七人于山间林畔,席地而坐,把酒言欢,举杯相和,饮酒者,拨弦者,吹笛者,观鱼者,各得其乐。
一觞一咏之间,情也罢,意也罢,思也罢,悟也罢,尽如泉涌而出;往来喧哗之后,诗也罢,文也罢,歌也罢,赋也罢,皆可一挥而就。
高中语文优秀阅读材料人物篇(一) 葛志文 以端砚为人生坐标原点素材
葛志文:以端砚为人生坐标原点在笔者印象里,端砚是中国传统文人最醒目的标签。
任何人,只要和端砚联系在一起,就被烙上了传统文人的印记:家境贫寒却个人清高、身体羸弱却是精神小强;长袍、眼镜、老北京布鞋,再配上两个红袖添香的小丫环,是我在脑海中给未曾谋面的端砚艺术家葛志文勾勒出的形象。
当和葛志文见面时,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着西装、梳大背头、开名车、住别墅,完全以高富帅的形象出镜。
“何时,端砚已显现出这般气象?”眼前的这位,是我采访过的无数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中的一个,却是最另类的一位。
这让我不由得对他的发展,对端砚的未来充满遐想。
“闲园主人”点石成砚约好的见面地点是在闹市,我以为这儿便是他工作室所在地。
上车之后,车辆在熟练的拐过无数大街小巷后。
路两旁的高楼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耳畔嘈杂的声响淡去,蛙声鸟鸣声声响起。
车辆在田间的一栋别墅前停下,葛志文按了声喇叭,蹲坐在门口的黄狗站起来,向主人跑过来,边吠边摇尾。
推开一扇大铁门,只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料在墙角边堆成了小山。
葛志文看着散落的石料,眼睛就放射出光彩,就像逛商场的女孩看到各式各样的衣裳。
看到我对石料有兴趣,葛志文也来了兴致:“广东肇庆是端砚人的麦加,我每年,至少要去朝圣一次,这些石料便是我今年从肇庆选回来的。
选每一块石料都像皇帝选妃。
”说完,他竟然一个人在石头堆里翻弄起来,掂量重量、比划形状、观察纹理……就如同小男孩在检阅自己的玩具,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视我的存在。
在把玩良久之后,他选取了一块石头,抱在手里,穿过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跨过精致的石拱桥,走进狭小的石料切割室,步伐轻松如走凌波微步,但整个造型却如同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
又一次,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端砚艺术家创作时的情形?开料室内,刺耳的声响惊飞了周围树上的鸟儿;飞溅的火星让围观者不敢睁眼;最终,弥漫的粉尘把我驱赶出开料室。
良久,他才从室内出来,摘下口罩,卸下蓝大褂,带我走进了那栋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门帘上是两个苍劲大字:“闲园”。
一方名贵古砚两位文化名人
一方名贵古砚两位文化名人主题铭文,为砚主人项子京题写。
七字隶书铭文,应该是继项子京后另一位收藏者的题识。
从七字隶书铭文看,其书法及刀法,苍劲古雅,功力老辣非凡,足见大家风采。
明清时期,字号称“小松”又享有大名者,只有明代的朱缨和清代的黄易。
朱缨(1520―1587)为明代著名竹刻家,黄易为清代著名金石篆刻家。
孰是孰非?经查核,“七字隶书铭文”之句,典出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1601―1645)的二句自勉诗“古砚不容留宿墨,旧瓶随意插新花”之上句。
朱缨卒于1587年,自勉诗问世时,朱缨已去世多年,可以排除;再从书法风格和篆刻功力来推敲,此“小松”是清代的黄易。
再从三十二字行书(诗文)看,项子京何许人?第一,究其人名与字号,明清两代历史名人中,字号称“子京”的有多人,人名叫“项子京”的,只有明代项元汴一人。
第二,查其字体、笔迹、书风,与项元汴的行书风格基本一致。
第三,再看诗文内容、思想以及个人经历、作为,也与项元汴本人对得上号。
因此,可以认定,其诗文出自项元汴之手,项子京就是项元汴。
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墨林居士、漆园敖吏、退密斋主人,浙江嘉兴人。
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
少即英敏,博雅好古,研读文史,工诗文,善绘画,兼擅书法。
山水学元代黄公望、倪瓒,书法出入唐智永、元赵孟頫。
20岁时父亲病逝,他便放弃仕宦之途,尽孝待奉老母,从此淡泊功名,醉心翰墨,便以收藏鉴赏书画为乐。
项氏家族本为嘉兴名门豪族,家业富厚,项元汴又善于经商,更富甲一方。
他有财力支撑,广集名人字画、鼎彝古玩,又能广交朋友,集思广益,同时代的书画、篆刻名家如文彭、文嘉、彭年、陈淳、仇英、董其昌等均与其交往密切,并成了他的收藏顾问。
见多而识广,实践出真知,项氏辨别古董真伪的眼力“析及毫发”,当时无人可比。
万历皇帝闻其名,特赐玺书,征他出来做官,他无动于衷,坚辞不去,而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鉴藏文物上。
项氏曾得到一架铁琴,上有“天籁”二字,十分喜爱,故将其“学古堂”藏书楼更名为“天籁阁” 。
历代制砚名家
历代制砚名家李处士,五代晋时制砚家。
并善补砚《文房四谱>称其“能补端砚玉百碎者,斋归旬日,即复旧矣;如新琢成,略无瑕类,世莫得其法”。
叶瓖明代制砚家。
外庄人。
《婺源县志》称其“琢者日拙而识砚材者尤鲜。
瓖巧悟天授,制多独创,精妙绝伦,数得异材于古残石堆中,至今诸工皆师其琢”(见《中国艺术家徵略》)。
柯寿孙 ,号钟石。
元、明时期歙砚名工,祖籍绩溪修仁乡后岸村,善制砚,曾隐居歙东。
常年率弟子策杖深山老林,跋涉溪旁涧边,选石取才,含辛茹苦,玉汝于成,率族人大兴祖传砚业。
所制歙砚式样富丰,意境神藏,集宋元古画之精心、秦汉刀法之神髓,堪称上乘,受宠于历代官府贤士、文人墨客,终使“枕石阁”名传遐迩。
顾圣之清初刻砚名匠,字德邻,一作德林、德麟,号小道人。
又称顾道人,为明末苏州刻砚高手。
吴县人,生卒不详。
工琢砚,凡出其手,无论端溪龙尾之精工镌凿者,即蠖村常石,随意镂刻,亦必有致。
子启明、孙公望均善制砚,公望召入内廷。
启明妻邹氏,人称顾亲娘,又称顾二娘,得家传。
王岫筠清代制砚名匠,江南人,生卒不详。
善制砚,雄浑精工,可会意而不可言传。
当时推为江南第一。
杨龙士、谢平邱辈,虽各有所长,而瞠乎其后。
天津博物馆藏有王岫筠山水砚一方。
张寅,明代琢砚家。
字省卿,虞山(今江苏常熟)人。
顾得麟,顾二娘,清代琢砚家,吴门人,住专诸。
原姓邹氏,为著名砚工之媳(顾号顾道人),德麟死艺传于子,子不寿,邹氏继其业,俗称顾新娘。
吾进,清代琢砚家,字以方,另竹房,浙江海盐人。
韩文,清代琢砚家,钱塘(今杭州)人,善补砚。
高凤翰,(1683—1742)山东胶州人。
精于金石书面,平生癖砚,著有《砚吏》等。
山子,吴江人。
孔传焯,清代琢砚家,号潜夫,曲阜孔氏后裔。
张纯,清代琢砚家,字吾未,别号苦(一作古)竹山人,工铁笔,善琢砚。
金殿扬,清代琢砚能手,在宫廷担任琢砚,善制松花石砚。
顾公望,清琢砚家,顾德麟之孙,顾二娘嗣子。
沈嘉林,清代琢砚家,字物价上涨幅度云,归安人。
古今文人以砚作铭寓意深刻
古今文人以砚作铭寓意深刻砚铭,即刻在砚底、砚头、砚盖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的自由文体。
自西周始,文人墨客就喜欢在砚台上镌刻格言、诗句、警句等内容借以表达自己的心声,奉其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可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褚遂良以砚比喻品德"润比德,式以万,绕玉池,注天湟,永年宝之斯为良。
"这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砚铭。
他得到这方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石渠砚后,喜不自胜,便刊此砚铭。
在抒发获此宝砚时亢奋、喜悦心情的同时,作者还以砚的质地、形状喻人品,即以砚质的细润无瑕和形制的方方正正来比喻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德。
又因砚的雕刻研磨工夫属于上乘、造型独特、美观大方,所以砚主把它当作宝贝一样看待。
苏东坡以砚抒发情怀"尔本无名,托乎云水,云尽水穷,唯一坚粹。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则砚铭。
他被贬黄州时,得端州马肝石一块,制成砚台,命名"紫云端",并精工刻于砚上。
"紫云端",典出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在唐代,端砚以紫色者为世人所重,得之如获至宝。
唐代李肇《国史补》日:"端州紫云砚,天下无贵贱之分。
"就是说,只要是紫云砚,都弥足珍贵,没有孰贵孰贱之分。
至于李贺、苏拭把"石"喻"云",是因凿石工匠作业于岩洞,踏的是"水中天",水面如天幕,凿"石"就如割"云"。
作者颂砚之意不在砚,在于抒发孤寂情怀,表明自己坚韧、刚烈的性格:你本来就是个凡夫俗子,无名小卒。
靠自己的努力、师友的帮助才有了一点小名声。
现在,朝中奸佞嫉妒,想方设法攻击诬陷;仰慕之人又分道扬镰,自己贬滴异地。
即使这样,我也绝不卑躬屈膝,与他们同流合污! 了了数字,十分鲜明地表现出词人不屑与奸佞为伍、清操自守、坚贞不阿的性格。
一方宣德下岩砚 几个赏砚爱砚人
一方宣德下岩砚几个赏砚爱砚人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以端砚为名贵,端砚因产于广东端州(今肇庆市)而得名。
其石质坚实、细润,发墨不损毫,以出于斧柯山者最佳。
端砚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火捺等丰富石品,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尤其是老坑所出端石。
此坑深入河床下,经年水浸,由此亦称“水岩”或“下岩”,其石质温润细滑,抚之如小儿肌肤,呵气可研墨,被列为众坑之首。
端砚自唐初开采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对其情有独钟,藏砚赏砚成为风气。
从明代开始,端砚制作更为讲究,不仅品种齐垒,而且追求砚的石品和雕刻工艺,特别喜欢在砚上镌刻名人题记,使砚的实用功能下降,工艺性增强,成为文人雅士闲聚时欣赏品评的对象。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藏有一方方形端砚,长25厘米,宽17.5厘米,厚2厘米,重2290克(图1)。
砚池较浅,砚额及两侧砚缘浅浮雕夔龙纹。
砚左侧面题有楷书“十研轩神品”(图2),下镌“莘田黄氏珍藏”长方形图章(图3)。
砚背凹进,刻有行书题记:“岁壬午长至,宣城梅雪坪、潜江朱悔人、海宁查夏重集麓原寓斋,抚宣德下岩,宝光四射,信为巨观,夙好良集。
一段因缘,堪传胜事。
”落款为“济南王士稹识”。
镌图章“阮亭”和“结翰墨缘”两枚(图4)。
此砚以明宣德时下岩所出端石制作,砚石蓝中泛紫,细腻滑润,做工古朴大方。
其珍贵之处还在于有名人题记、书写、著录和收藏记录。
题记者王士稹(1634~1711年),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
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
任过扬州推官、刑部尚书等职。
22岁中进士,23岁时游历济南,与济南文坛名士集会于大名湖畔,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
此后,他诗名远播。
其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被称为“一代诗宗”。
他的散文和词亦很出色。
此篇题记即显示了王士稹的文字功底,短短50字,记述了王士稹同梅雪平、朱悔人、查夏重到麓原书斋观赏宣德宝砚的过程,时间、人物、地点交代清楚,描写赏砚过程、抒发情感一气呵成,如一篇优美的小品文。
文人与砚最相亲
文人与砚最相亲砚台之家,传承和推广砚文化!公元12世纪,宋徽宗一朝,是中国砚文化的华彩时期,当时大书法家米芾藏有多方名砚,其中一座是南唐李后主的歙砚,有大小山峰三十六座,层峦叠嶂,明暗相间,砚池中有天然水波纹,砚堂中金光闪闪,米芾得此砚,拜之为“兄”,亲刻砚铭,即《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
”米芾同时图绘手卷一幅,不足一平方尺。
2002年12月6日,米芾手卷《研山铭》被中国文化信息咨询中心以2999万元竞得,这个价钱创造了中国古代书画价格的最高纪录。
拍得者称:“这个价钱是给米芾的,也是给这方名砚的。
砚在中国文化中太重要了。
”《研山铭》手卷在,砚已失传。
据史载,当年米芾为建造“海岳庵”,拿那方歙砚换了友人的一片宅基地,建成“海岳庵”,自号“海岳外史”。
“海岳庵”好像砌在一块砚台上,“海岳外史”感觉也是整日坐卧于他的砚台里。
如“米芾与砚”般的情感纠葛,不是特例。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被贬新疆时,多次上呈请求随身携带一方旧砚,行前在砚首自题砚铭:“枯砚天嫌似铁顽,相随同出玉门关。
龙沙万里交游少,只尔多情共往还。
”身陷逆境中的他,怀揣的枯砚成为苦闷中的朋友和亲人。
所以古来中国文人与砚,“犹美人有镜,武人有剑,一生最相亲傍”。
清·仿黄龙五年砖砚相传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上有篆文:“帝鸿氏之砚。
”这事确否不敢妄断,紧随其后者便有信史并实物佐证了。
汉有石渠,晋有辟雍,唐有六螭,宋有抄手,明有伏犀,清有洞天一品,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路壮观;石砚、瓦砚、陶砚、澄泥砚、瓷砚、漆砚、玉砚、铁砚、木砚,纷至沓来,在书房中站出五色灿然;砚工南唐李少微,宋之吕道人,清代扬州卢葵生与吴县顾二娘,将顽石泥土变成精雅文玩。
至于砚农、砚圃、砚斋主人、十砚先生等书斋寒士的儒风道骨以及李后主、宋徽宗、乾隆帝的浩荡天恩,共同赋予砚以迷人的生命光泽。
其间中原名砚亦不让人后,黄河边的澄泥砚位列“中国四大名砚”,深藏济源太行山的盘谷砚,曾被韩愈誉为“文字之祥,君家其昌”。
吴笠谷“钻”砚人生大师本色
随着砚艺的深入,吴笠谷也绘画相互影响,步入佳境,因胸有文墨,所以他出手不凡,屡屡创出佳绩。
看过吴笠谷所刻“八艳砚”之一的李香君砚,紫端石,大仅如掌,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的功夫也在砚外;作者的思想境界决定作品的艺术境界,因之,加强砚外的文化积累、艺术修养,更是砚雕家们应该求索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吴笠谷是这么认为同时也是这样做的。
近些年,吴笠谷为探究砚学闭门苦索,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馆几乎变成他的书房,凡馆藏砚文化专著及与砚史相关的著述,被他检阅殆遍。
“坐馆”既久,宛若孤云野鹤,以致砚界同仁多称其清高傲世、踪影诡然。
为请他制砚,有人竟然在网上发帖“寻找吴笠谷先生”。
十年磨一剑,当两部共近70万字关于古砚辩伪、砚史考证的专著《赝砚考》、《名砚辨》一经文物出版社出版,立刻在众多的砚文化类书籍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著名古砚研究、鉴赏家蔡鸿茹女士为《名砚辩》作序并题词“铁笔生花,文心辩砚。
”铭文及传承等方面入手,指出砚与原始文献、铭文与题者行迹等不相符合的地方,从而判定砚为赝品。
《名砚辨》既有证伪,也有辩真,并包括对一些砚史争议问题的辨析。
书中共计刊出多达260方砚的照片、拓片,范围以古文献所载及今日中外公私藏品为主,其中部分私家所藏珍品为首次刊出。
吴笠谷多年来不仅致力于收藏古砚,潜心研究砚文化,他还首倡确立“砚学”概念。
他认为确定“砚学”概念,是复兴砚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吴笠谷说:“在界定‘砚学’概念之前,先须界定什么是‘砚文化’。
因为许多砚界人士,甚至对砚有相当研究的专家学者,恐怕对‘砚学’与‘砚文化’这两者的异同也未必十分清楚。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张文台上将(左二)、吴双战上将(左三)、刘红军中将(右二)、高玉家主席(右一)、吴笠谷在庆祝中华飞天第一砚活动现场。
黄以注和他的梦砚斋 自我鉴定
黄以注和他的梦砚斋自我鉴定永泰麟峰黄氏,出过不少文人墨客。
从明天启五年至晚清就出了七名进上,21名举人,太学、贡、庠、廪生等超百人。
其中黄文焕,明天启进士、翰林院编修,工诗书画;黄璂,黄文焕子,工山水,喜作幽石奇兰;黄任,黄文焕曾孙,举人广东四会县令,诗工七绝,秀韵独出。
书擅草隶,自成一家;乾隆帝口赞:福建无宝,唯莘田诗字为好,黄步香,黄任后裔,工花卉、蝴蝶。
其后裔涌现出一批诗人、书画家。
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黄以注(云石)作为黄氏后人,从小浸染在这样一个深厚的书画气场中,承宗风家学,汲黄氏先祖文化精髓,颇有先祖遗风。
黄以注乐此不疲地在梦砚斋忙碌着。
他爱好广泛,长期专注诗书画印,渐成名家。
尤其摄影作品如诗如画,似乎落款铃印,吹一口气,一幅水墨山水就生机盎然地呈现在眼前。
其曰:用相机作画、画意摄影也。
梦砚斋是黄以注的书斋雅号。
占今名人雅士都建有自己的书斋,并为之起名为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等雅号。
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常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也是文人雅士心志心境的一种表达方式之一。
黄以注的梦砚斋也不例外。
谈到梦砚斋的由来就必须提到清代著名诗人黄任(1683年-1769年),字于莘,号莘田,康熙年中举,雍正年曾任广东端州市(今肇庆)的四会县知县兼署高要县官,因才高气傲、性格耿介,受上司所妒,遂以“饮酒赋诗,不理民事”为由将其弹劾。
“雍正五年,吲归乡里,后寄居福州光禄坊早题巷许友墨庵旧址,改名“香草斋”。
平日以诗酒自娱,他的诗造诣精深。
传世著作有:《秋江集》、《香草斋诗集》、《香草笺》、《消夏集》等。
黄以注梦砚斋里就藏有民国版的《秋汀集注》和《香草笺偶注》。
黄任的砚和他的诗一样有名,一生蓄藏十方珍砚,故将住所又取名“十砚轩”,自号为“十砚老人”。
十方珍砚分别是;“生春红”、“美无度”、“古砚轩”、“十二星”、“天然”、“著述”、“风月”、“写裙”、“青花”、“蕉石”。
均为端石,大部分是吴门制砚大师顾二娘所造。
易水砚传人
易水砚传人北宋时,大文学家苏轼,与书法家米芾皆酷爱端砚,曾赋诗:“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可见当年端州紫端石刻、雕、琢、烧制技术的精湛和艺人高超的技巧。
今日所说的易水砚传人是杨秀民先生。
在易水砚的发展历史中,他始终以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风格而受到世人瞩目。
清末康有为赞美它道:“吾闻端石始于唐朝,采自高丽,惟易水之山,取材艰难。
吾邑固利害攸关也。
”因此称易水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
近百年来更加声名远播,蜚声海内外,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砚种。
我认识他还得从那件事谈起,1996年秋天,天津举办了一个国际性的盛会--天津国际秋季商品交易会。
那次展销全国各地出产的石砚品种达数十万种,其中以易水砚最负盛名,众多国内外参观者慕名前往。
这些年来由于缺乏经费等原因,不少名砚早已失传或濒临绝迹,因此人们对名砚收藏保护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但这些年来市场上不断冒出仿制的新品,真伪混杂令人眼花缭乱。
好多购买者都不敢轻易下手。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位满脸严肃的老先生正坐在一个角落里埋头挑选着什么东西。
只见他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在书柜旁边翻检着资料……然后他就让店员把这几块样品包装起来。
不久,另外两位客人要求购买易水砚。
他又叫住了那位店员,同时嘱咐她:“如果卖给顾客的话,必须是易水石的产地的货,还要保证是质量上乘的珍品!”接着他转身走进专门摆放石砚的小屋里,直奔“重地”――珍贵的木架子前,拿起一方没有打开的包装盒子,仔细察看着……时间过去了很长,可他却始终耐心地等待着……随后才抬起头,问了句:“货呢?”立即有一位售货员推车送上来几块,有两块是用锦缎包裹着的,揭开锦缎,露出金黄色的易水砚。
他眼睛亮了起来,站在摊位前左右打量着那几块石砚,突然一只手伸向木架子,他一把抓住,抱回桌前,拿起一块放入手掌里,仔细地看着:“嗯!嗯!真像易水砚!好东西呀!”当我们想再进行询问时,只见老人挥动双臂,指挥着女儿搬运货物,语气坚定地告诉大家:“就是它!价钱你们尽管开吧,合理就卖!”说完便和另外几位主顾匆忙离开了……听着刚才的故事,顿感易水砚的传承,既是一个责任,又是一份使命。
孙之翰不受砚引发的联想
孙之翰不受砚引发的联想<<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北宋有一名官员叫孙之翰,有人曾送给他一方砚台,据说价值三十千钱。
孙之翰说:“这砚台有何特别之处,而值这么多钱?”送礼人说:“砚台以石料润泽为贵,对着石料呵口气,就会有水在上面流。
”孙之翰说:“一日呵得一担水,才值三钱,买这玩意何用?”竟不接受。
大部分人读到这个故事,可能会会心一笑,聊做饭后的谈资。
但只要你细细地咀嚼,还是可以品咂出其背后趣味的。
孙之翰为什么不受砚?它又能引发什么样的联想呐?首先让人想到孙之翰不懂艺术收藏。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在中国古代就倍受文人的喜爱。
但从孙之翰批评送礼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艺术收藏中的砚不是很了解,因此,很有必要给他普及一下有关知识。
中国的砚台以广东肇庆旳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它们被称为“四大名砚”。
鉴定砚台的高下也有一些简便快捷的方法。
一是看,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
二是摸,用手抚摩砚台,感觉是否润滑细腻。
滑润者,石质好;粗糙者,石质就差。
三是敲,左手拖住砚台,右手手指轻击之,侧耳听声,如是端砚,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
送给孙之翰的砚台价值三十千钱(在宋朝万户以上的大县县令月薪才二十千钱),石质又润滑细腻,绝对是艺术品中的极品,可孙之翰看到的只是器物的实用价值,这两个层面上的认识可能无法有交集了。
由此看来,孙之翰得多补补课,好好收看中央一套的《寻宝》节目了。
其次也让人想到送礼人不会投其所好。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它需要送礼人仔细揣摩研究。
官员喜好不一,送礼人投其所好,事情才好办,否则,给你穿小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孙之翰不喜欢砚台,送礼人之前就应该知道,总有他喜欢的一样吧。
可见,送礼人太死心眼了。
倪发科2008年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后,分管国土资源工作,未经组织审批同意,就担任了省珠宝协会名誉会长,如此地迫不及待,全然不顾自己作为高官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方名贵古砚两位文化名人
作者:王鸿葆
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17年第01期
一、来历
我是湖北汉阳人,家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明清时期出过不少进士、翰林、名师、官员,如清康熙帝的启蒙老师熊伯龙,清金石鉴藏家叶东卿,清两广总督叶名琛等,都是从汉阳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读书人。
因为我特别偏爱文人题刻铭文的砚品,所以总是梦想:能在故乡见到先贤们的文化遗物。
2001年春天“福缘天降”,有幸认识了汉阳蔡甸(今武汉市蔡甸区)永安镇刘东成君,在他手中看到了这方“项子京诗文砚”(见下图)。
当时,我不知道项子京何等人物,只觉得其砚气息不凡,铭文书刻者,决非泛泛之辈。
后经讨价还价,缘于乡亲之情,才以善价得到。
急忙回到家中,查资料,细琢磨,方知:项子京就是名冠古今的书画收藏大家项元汴。
惊喜之情,无可言表。
二、浅读
这是一件明代文人用砚,长17.5公分,宽13.6公分,高3.2公分。
由端石雕制而成,石色青中泛紫,质理坚润、细腻、纯净,呵之有水气,按之现指痕,掂之有压手感,叩之闻瓦木之声。
砚作桃形,端庄凝重,体扁背平,两面有工。
砚面浅浮雕一只青鸾双翅抱桃之状,青鸾的双翅垂落,与翻卷的桃叶构成砚缘,中间开墨池和墨堂。
鸾翅上的羽毛、桃叶上的筋脉刻画细致生动,形体规整、雅致,有富贵气。
此装饰俗称“青鸾献寿”。
青鸾,传说为青色的凤凰类神鸟,桃,为仙桃,是长寿的象征,青鸾与仙桃图饰,寓“永世长存”。
砚体古貌苍苍,堂内有较明显的研磨痕迹,墨锈和包浆自然,纯厚亮润,古色盈盈。
再从石质、砚式、雕刻、做工等方面品鉴,具明砚风格特征,为明代砚台中的上乘之作。
砚体有两处铭文。
一处在砚背,有项子京题写的行书铭文(七言诗):“正变上窥仓籀法,流源旁治古今文。
雕虫合是壮夫事,目论吾嗤扬子云。
项子京题。
”三十二字。
另一处在砚身左侧面,有隶书“古砚不容留宿墨”七个大字,后落行书“小松”二字款。
两处铭文,均为“一眼”老刻,无疑。
据铭文可知,三十二字行书铭文(七言诗),是砚的主题铭文,为砚主人项子京题写。
七字隶书铭文,应该是继项子京后另一位收藏者的题识。
从七字隶书铭文看,其书法及刀法,苍劲古雅,功力老辣非凡,足见大家风采。
明清时期,字号称“小松”又享有大名者,只有明代的朱缨和清代的黄易。
朱缨(1520―1587)为明代著名竹刻家,黄易为清代著名金石篆刻家。
孰是孰非?
经查核,“七字隶书铭文”之句,典出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1601―1645)的二句自勉诗“古砚不容留宿墨,旧瓶随意插新花”之上句。
朱缨卒于1587年,自勉诗问世时,朱缨已去世多年,可以排除;再从书法风格和篆刻功力来推敲,此“小松”是清代的黄易。
再从三十二字行书(诗文)看,项子京何许人?
第一,究其人名与字号,明清两代历史名人中,字号称“子京”的有多人,人名叫“项子京”的,只有明代项元汴一人。
第二,查其字体、笔迹、书风,与项元汴的行书风格基本一致。
第三,再看诗文内容、思想以及个人经历、作为,也与项元汴本人对得上号。
因此,可以认定,其诗文出自项元汴之手,项子京就是项元汴。
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墨林居士、漆园敖吏、退密斋主人,浙江嘉兴人。
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
少即英敏,博雅好古,研读文史,工诗文,善绘画,兼擅书法。
山水学元代黄公望、倪瓒,书法出入唐智永、元赵孟頫。
20岁时父亲病逝,他便放弃仕宦之途,尽孝待奉老母,从此淡泊功名,醉心翰墨,便以收藏鉴赏书画为乐。
项氏家族本为嘉兴名门豪族,家业富厚,项元汴又善于经商,更富甲一方。
他有财力支撑,广集名人字画、鼎彝古玩,又能广交朋友,集思广益,同时代的书画、篆刻名家如文彭、文嘉、彭年、陈淳、仇英、董其昌等均与其交往密切,并成了他的收藏顾问。
见多而识广,实践出真知,项氏辨别古董真伪的眼力“析及毫发”,当时无人可比。
万历皇帝闻其名,特赐玺书,征他出来做官,他无动于衷,坚辞不去,而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鉴藏文物上。
项氏曾得到一架铁琴,上有“天籁”二字,十分喜爱,故将其“学古堂”藏书楼更名为“天籁阁” 。
到其晚年,“天籁阁”藏品皆精妙绝伦,数量极丰,其中,所藏书画就有一千多件,尤以藏画著称于世。
他应该是中国书画鉴藏史上除皇家内府以外,民间最大的私人收藏家。
项氏有《天籁阁帖》《墨林山堂诗集》《蕉窗九录》等著作。
传世画作中有《寿星竹》辑入《石渠宝笈》,《兰竹图》辑入《伦敦中国艺展出品图说》。
可惜的是,项元汴离世不到六十年,明朝灭亡。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攻破嘉兴府,项氏“天籁阁”的全部藏品,均被千夫长汪六水掠夺一空。
这些稀世之宝,除一部分流散民间外,大部分珍贵古董、典籍、字画被归入清廷内府。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许多“天籁阁”所珍藏的书画,都钤有“乾隆御览之宝”之类的印章,就是那次被劫掠入宫的。
在项元汴现存的遗物中,所见古砚甚少。
乾隆四十六年(1781)编纂完成的《西清砚谱》载古砚二百余件,其中有一件《项元汴铭瓶形端砚》,砚背有隶书“墨林珍赏” 四字主题铭文,后钤篆书“项氏家藏”方形印款,该砚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砚主题铭文是一首“七言诗” ,诗中所嗤笑的“扬子云”,是指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扬雄。
扬雄(公元前53-18年),字子云,西汉蜀郡(今成都)人。
早年研究文字、辞赋,并以文章名世,后转而研究哲学而轻视文学艺术。
他主张一切言论都应以“五经”为准则,并以鄙薄的口气说过:“辞赋非贤人君子诗之正”,“雕虫镌刻,壮夫不为”。
此偏见之说,对后世有消极影响。
项元汴认为“雕虫镌刻”博大精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刻、绘画、书法、诗歌、文学等都是有作为的事业。
遂在这件琢制精良的端砚上题写了这首诗,嘲笑扬雄的说法是目论,是浅见无知之说。
此四句“七言诗”,情真意笃,文笔张扬,正是项元汴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写照。
斗转星移,此砚碾转流传到清中期,落到了篆刻家黄易的手上。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浙江杭州人。
黄树谷子,监生,官至济宁运河同知。
工诗文,善填词,能书善画,精于篆刻,兼熟隶法,以隶体入款识,古雅而苍秀,深得汉人风韵,驰名当时。
书法和篆刻均有成就,黄易作为浙派主要印人,与丁敬、蒋仁、奚冈齐名,为“西冷八家”之一。
一生嗜好金石文字,也是品砚高手。
文人之间志趣相通,惺惺相惜,黄易赏读砚铭,睹物生情,遂在砚侧用隶书刻下了“古砚不容留宿墨”七个大字,寄以关爱。
此句原意是:“做事要勤奋努力,今日之事今日毕”。
黄易借用这句古训,告示后人,言外之意似说:这件古砚很是宝贵,希望你们多加呵护,不要让它蒙尘,使之流芳百世。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此诗文砚是明代项元汴的遗物,后为清代黄易收藏题铭。
三、简评
此砚石优、形美、工精,古朴典雅,路分很高;历经四百多年沧桑,品质相貌,基本完好;其中,最难得是“一砚两铭”,流传有绪,承载着明清两位文化名人——收藏家项元汴、篆刻家黄易的手迹,一字一珠,文彩照人。
故此砚极具文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弥足珍贵。
王鸿葆,字鸿斋,1941年出生,湖北武汉人。
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会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受《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砚》这本书的影响,与砚结缘,开始学习收藏古砚,逐步走上“专题收藏古砚·研究砚文化”的道路并孜孜以求三十余年。
迄今已集藏从秦汉到民国较有特色的古砚三百余件。
其中,有文人、官人、印人、匠人、方外人,书画家、篆
刻家、收藏家,如文彭、项元汴、刘洪、刘一燝、谭元春、金农、司徒文膏、高简、阮元、吴朴堂等名人题刻铭文的砚台三十余件。
2001年退休后,以“研究砚学·弘扬砚文化”为乐事,采取边读书、边研讨、边写作的方法,先后撰写了:诠释、断代、辨伪、考证、投资等“读砚小文章”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