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温州民间借贷与高利贷
温州借贷案例分析
中小企业应当何去何从?——温州借贷危机带来的启示2011年9月20日,温州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失踪,并于9月21日确认由于负债过高、资金链断裂而逃跑,号称“眼镜大王”的胡福林跑路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此前,温州已经频频传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倒闭,企业主及担保公司老板逃走的消息。
据统计,仅22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网上还爆出了一份《温州老板跑路清单》,涉及金额从几千万到十几亿不等。
对于本次温州借贷危机的根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是货币政策过紧,有人认为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有人认为是民间金融缺乏监管,还有人认为是温州投机之风盛行、借高利贷炒房地产。
在要不要救以及如何救温州方面更是产生很大争议。
本文通过对此次温州借贷危机的发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描述,并就借贷危机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以识别和分析,从而概括出此次温州借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一、温州借贷危机发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1、国内外的经济环境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就如同被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论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深陷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也是难以逃脱,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是举步维艰。
世界经济不景气,各国都在努力整顿本国经济,中国对外出口因此遭受重创,尤其遭到美国的强力反抗。
同时,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来自美元的升值压力,更是让我国政府左右为难。
近期,虽然人民币汇率略有反弹,但是其今后的中长期走势也是很难把握。
不仅如此,欧债危机更是让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也更让我国中小出口企业饥寒难耐。
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经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种严峻考验,民营企业在这种内外经济环境下,生存更加艰难。
2、民营经济的发展——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由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引发的思考
由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引发的思考摘要在2011年下半年温州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数十家企业老板“跑路”的危机事件爆发后,金融的借贷问题和实体经济的削弱问题暴露无遗。
本文结合实际探究了温州借贷危机的形成原因以及各项解决措施。
关键词民间借贷;融资;金融体系一、温州借贷危机形成的根源(一)借贷领域活跃的原因(1)实体经济削弱,民间借贷领域活跃温州资源匮乏,土地紧缺,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因环境与资源而受到制约。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竞争日趋激烈,温州民营企业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大不如前。
而温州人以其特有的“温州模式”积累的大量的财富散于民间,使得民间资本急需找到投资领域,在此情况下,传统行业失去了民间资本的支持,他们将资本由实体经济转入房地产或股票市场以及民间借贷领域,以期望获得巨大的利润。
这样资本就聚集到炒房,炒矿,炒大蒜,炒农产品,炒白糖等方向上来,如此一来,民营实体产业不断“空心化”,大量民间资本远离实体经济,相反民间借贷却活跃起来。
(2)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转向民间借贷领域由于近年来持续的通货膨胀,央行连连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从不断地加息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上半年,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历史新高,这样的银根紧缩措施让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缩,也让民间融资形式活跃起来。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追逐利润和利润最大化,而中小企业规模不大,每笔要求的贷款数额不大,会计处理不规范,财务报表不完整,盈利无法与国企央企相比,同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担保。
对其未来的发展,银行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以至于不愿为其提供信贷支持,中小企业不得不从民间金融市场获得资金需求,由此民间借贷领域便格外活跃。
(二)形成借贷危机的原因(1)民间金融法制建设欠缺长期以来,我国缺乏针对民间金融的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涉及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但是其散落于地方文件中,始终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温州高利贷噩梦
温州高利贷噩梦温州频现民企老板“跑路事件”,其背后暴露出的是当前全球经济的衰退和中国畸形的金融体制。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噩梦”何时终结?温州,九、十月间,处处秋风秋雨,空气里透着丝丝寒意。
多家民营企业老板“跑路事件”已把温州这座著名的商业之城笼罩在了“金融阴霾”中。
温州民企十余年积攒下来的诚信也开始“被伤害”。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4月份开始至目前,已有29家温州企业的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或“跑路”、或跳楼、或上吊。
本报曾于9月25日深度报道过国内眼镜巨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老板胡福林“跑路”事件。
一个一个老板的悄然失踪,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不断地拨动着投资界、企业界、金融界乃至中央政府紧绷的神经。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与采访,发现温企老板跑路事件的背后,都闪现着高利贷的身影。
企业实体经营的微利,面对高利贷资本的疯狂逐利,注定是饮鸩止渴。
吃垮实体企业的高利贷,在温州究竟有多严重?这些企业老板明知企业经营的利润抵挡不住高利贷的利息,却为何还要飞蛾扑火?中小企业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危机?高利贷是否如“洪水猛兽”?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报道了信泰集团老板失踪事件后,继续调查了温州地区多家民企老板“跑路”事件,采访了有关的各方面人士。
被高利贷“吃垮”的温州民企在温州采访期间,记者处处能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温州市洞头县,今年中秋,一个老板罕见地给员工放了两天一夜的假,并安排前往雁荡山旅游,以往这样的节日只是发些方便面。
员工旅游期间,该老板搬走了全部设备,人也随即消失了。
过完节,员工也就永远放假了。
这家企业叫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米企业),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型企业集团,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精度卫生级泵、阀门、管道配件、精密热模锻、锻钢阀门等产品。
拥有员工300多人。
9月30日,本报记者来到这家企业所在的洞头县扬文工业区。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探究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探究刘书超[摘要]温州素来以民间融资活跃著称,但2011年,在国内外形势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温州民间融资风险集中暴露,爆发民间借贷危机,并迅速蔓延至江苏、内蒙古等其他地区。
此次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因此,必须客观、公正地分析温州民间借贷所发挥的作用,深入剖析危机的成因,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民间借贷危机全民借贷温州探究自2011年4月以来,由于无力偿还巨额债务,温州市已有90多家企业老板逃跑、企业倒闭,仅9月22日一天就出现9家企业主负债出走,而且关停倒闭企业从个别现象向群体蔓延,引发“温州民间借贷危机”。
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调查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其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
”同时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占民间资本总量1/6左右,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总额的1/5。
如此严重的民间借贷危机引起了地方和中央高层的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来到温州视察,并于2012年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希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一.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概述按通常的理解, 正规借贷是指金融机构向企事业单位、个人出借款项, 企事业单位、个人按规定利率偿本付息的行为。
而民间借贷则是指发生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非金融企业及非金融企业之间, 由一方出借款项, 另一方按约定支付本息的行为。
与正规借贷相比, 民间借贷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 是正规借贷的有益补充, 可以满足部分社会融资需求,特别是在银根紧缩时期能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困难。
民间借贷这种金融交易行为在温州十分普遍。
在银根紧缩、外部经济环境趋紧以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履维艰的背景下, 温州民间借贷之风盛行, 民间借贷市场出现动荡和混乱。
温州路跑跑深层原因分析-整理
1、2011年,越来越多原本应该风光无限的温州老板身背巨额债务逃离他们的故乡。
仅仅是半年多的时间,温州负债老板有90多个跑路。
这些温州老板被称为“温跑跑”,这次规模空前"跑路"的直接原因,公认为是"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利率比银行高很多,而这些企业继续选择民间借贷而不是选择银行呢,原因是,民间借贷速度快,借贷资质要求低,手续简便,除了综合利率高以外,其他贷款条件都比银行优惠。
越高的利息意味着越高的风险,如果最后的接盘者能从实体经济和正常投资活动中善其终,游戏还能勉强继续。
而进入2011年,小商品出口受阻、国内消费增长缓慢、房地产和股票等高利润传统投资领域面临资产价格下跌风险,有数据显示,在温州做实业的中小企业毛利润一般在3%至5%,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出现资金链断裂实属必然。
引发温州老板跑路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不可否认,紧缩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企业的资金成本一直处在高位,但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到的困难其实是一系列更为根本性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因看,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三座大山”——人民币升值、税赋及行业准入门槛高的压迫。
人民币升值不仅直接削弱广大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企业出口盈利,还会因为带来汇率风险的上升而给中小出口企业造成损失。
由于出口企业的接单时间与结汇时间往往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缺乏有效汇率风险规避措施的中小企业就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遭受汇兑损失,谨慎接单则又会放弃原本可以盈利的机会,并影响到企业出口业务的开展。
从内因看,转型升级困难是当前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小企业过去所依赖的廉价劳动力、低资源环境成本的优势逐渐丧失,相应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部分中小企业倒闭乃是转型升级困难的必然结果,也很可能是一种无需过分担忧的产业升级淘汰。
温州高利贷危机
高利贷之钱何处来?温州,江浙富庶之地,一直以其雄厚活跃的民间资本蜚声海内外。
温州人向来富有冒险精神,敢于追逐利润。
自古以来民间借贷就非常发达。
在最近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做的一个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个人参与民间借贷的数量比企业多。
被调查的6家大型企业中有1家参与民间借贷,而中小企业则有60%左右的企业参与其中。
温州的民间借贷可谓无处不在,牵涉到每家每户。
温州民间借贷规模如此之巨,是谁的钱在放高利贷?总括而言,资金来源一般可分为自有资金、担保公司等中介募集的资金、被“骗贷”出来的银行系统资金、热钱这四部分。
1.个人自有资金参与非常普遍据温州一位长期从事借贷业务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在温州,几乎每一个家庭都在做借贷业务,有的放给亲戚,有的直接就放给企业。
”据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介绍,这种亲朋好友间的借贷,主要发生在个体私营企业创办之初,特点是规模小、金额小、利率适中,带有普遍。
由于借贷规模小,资金需求双方直接对接的方式在专业机构介入后已逐渐式微。
2.中介机构四处募资放贷“官银”隐身其中目前温州有1000多家担保公司。
温州马路边的这些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投资公司,其实做的就是放高利贷生意,这在温州已经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专业机构的强势介入,推动着民间借贷不断膨胀。
一般都是担保公司或担保人将一些人手中的钱组织起来,再统一放出去,但担保人身份并非一成不变,借款人、放款人随时都可能变身“担保人”,这样,最终结成一张密密麻麻的“借贷———放贷”网。
在最近发生的高利贷崩盘事件中,高利贷主携13亿潜逃被抓,经调查八成债主为公务员。
温州当地政法界一些人士曾向媒体表示,官员私人资金进入民间高利贷的情况“非常普遍”,且“官银”数额异常巨大。
3.企业骗贷转贷银行资金流进高利贷市场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金融领域案件律师林达认为,大多案例背后都搅合着银行资金。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应对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应对引自:/u/25342121542011年4月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见诸报端,半年来这一趋势愈演愈烈,9月份有20余名老板跑路,企业倒闭数量骤增,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
其波及范围之广、利率之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层的密切关注。
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
温州存在的借贷利率明显高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的借贷利率甚至高达180%。
如此高额的利率下企业营业的利润抵不上所需偿还的高额利息,借贷成本超过企业能承担的范围,如果贷款到期,中小企业选择违约不还贷款,而不再借高成本的民间资本来周转,借款人无法收回本息,民间借贷危机爆发。
在此我们从温州民间借贷的产生、发展、转变来分析温州借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民间借贷方式产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资金供求失衡。
资金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短缺状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温州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活跃,中小企业发展迅猛,资金需求旺盛。
但我国金融体系体系不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分配信贷资源时偏向国有经济导致民营经济的资金需求无法满足。
总量占比不足40%的国有经济,获得的贷款资源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70%以上,总量占比高达60%的民营经济只能从主流金融获得不足30%的贷款。
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资金供需不平衡两者之间的资金缺口,为民间借贷的兴起创造了市场空间。
温州现有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初始资金来自民间借贷,在发展扩张过程中主要依靠的也是民间借贷资本的支持。
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通过民间借贷汇集起来的资本,孕育了一大批民营企业,也孕育了一支闯荡全国市场的经商队伍。
目前至少有160多万温州人在外经商,投资办企业,这些在外投资者的原始资本也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
浅析我国民间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以温州高利贷危机为例
浅析我国民间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以温州高利贷危机为例引言民间金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监管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民间金融风险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以温州高利贷危机为例,浅析中国民间金融风险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温州高利贷危机的背景温州是中国民间金融的重要集散地,以其发达的民间金融市场而闻名。
然而,2011年温州高利贷危机的暴发引发了全国性的关注和担忧。
这一危机源于对高利贷的严重依赖和监管缺位,导致了资金链断裂和风险快速蔓延,给当地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
温州高利贷危机的原因分析1.监管缺位:针对民间金融业务的监管体系不健全,无法有效控制高利贷和资金撤离等风险。
2.信息不对称: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严重,借款人对高利贷的风险认知不足,而贷款人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
3.高额利率吸引:由于银行贷款渠道有限,一些企业和个人不得不转向民间金融,而高额利率吸引了不少借款人。
4.资金链断裂:部分借贷平台出现了资金链断裂问题,导致借款人无法按时兑付本息,进而引发借贷风险。
对策和措施为了保护民间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并防范风险,以下措施值得关注: -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民间金融业务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确保金融活动合规和安全。
-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借贷双方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加借款人对风险的认知,同时提高贷款人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 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扩大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渠道的覆盖面,减少对民间金融的依赖。
- 加强金融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推动金融素养的提升。
结论民间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中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风险问题。
温州高利贷危机是民间金融风险的一个典型例子,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通过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和推动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的快速蔓延,并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
同时,公众也应提高金融素养,增强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以免陷入高风险借贷。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潘力【关键词】民间借贷危机全民借贷温州成因影响【摘要】“民间借贷危机”是2011年最热的词汇之一。
温州民间借贷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因此,必须客观、公正地评价温州民间借贷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深入剖析危机的成因及影响,这对于为更好地规范我国民间借贷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深远的意义。
经济民间借贷又称“民间信用”或“个人信用”,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是一种民间金融形式。
与银行借贷相比,民间借贷更方便、快捷、门槛低,不仅是一种直接的融资渠道,同时也是一种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
温州民间借贷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因此,必须客观、公正地评价温州民间借贷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深入剖析危机的成因及影响,为更好地规范我国民间借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具有深远的意义。
正确评价温州民间借贷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温州是我国民间借贷最活跃的地区,同时也是监测我国民间借贷最具代表意义的样本之一。
温州的民间借贷历史悠久,在清朝以前就出现了,但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到传统金融制度的限制,私营经济发展与国有银行的信贷投放结构存在较大错位,温州的民营企业很难从合法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而作为温州经济发展模式中一个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民营经济非常发达,这无疑刺激了温州民间资本借贷的发展。
由于缺乏国家投入及外资的支持,大量的温州民营企业就依靠私人借贷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了“自费改革”,并创造出了闻名中外的温州模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借贷活动其实也是温州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发达的民间借贷市场,也就没有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更没有所谓的温州模式了。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纵观温州民间借贷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温州的民间借贷与创业初期相比较而言,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已然变了味道,这无疑埋下了民间借贷危机的隐患,并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温州借贷案例分析
中小企业应当何去何从?——温州借贷危机带来的启示2011年9月20日,温州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失踪,并于9月21日确认由于负债过高、资金链断裂而逃跑,号称“眼镜大王”的胡福林跑路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此前,温州已经频频传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倒闭,企业主及担保公司老板逃走的消息。
据统计,仅22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网上还爆出了一份《温州老板跑路清单》,涉及金额从几千万到十几亿不等。
对于本次温州借贷危机的根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是货币政策过紧,有人认为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有人认为是民间金融缺乏监管,还有人认为是温州投机之风盛行、借高利贷炒房地产。
在要不要救以及如何救温州方面更是产生很大争议。
本文通过对此次温州借贷危机的发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描述,并就借贷危机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以识别和分析,从而概括出此次温州借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一、温州借贷危机发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1、国内外的经济环境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就如同被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论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深陷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也是难以逃脱,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是举步维艰。
世界经济不景气,各国都在努力整顿本国经济,中国对外出口因此遭受重创,尤其遭到美国的强力反抗。
同时,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来自美元的升值压力,更是让我国政府左右为难。
近期,虽然人民币汇率略有反弹,但是其今后的中长期走势也是很难把握。
不仅如此,欧债危机更是让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也更让我国中小出口企业饥寒难耐。
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经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种严峻考验,民营企业在这种内外经济环境下,生存更加艰难。
2、民营经济的发展——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深度调查
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深度调查/时间: 2011年11月17日08:37:08 编者按:高利贷轰然崩盘、中小企业深陷融资困局……近期,温州金融风波集中爆发,民间借贷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甚至被多方舆论“妖魔化”。
温州民间借贷真的是洪水猛兽?该如何加以正确引导?中小企业融资危机又该如何化解?当前,在温州经济金融形势渐趋稳定的情况下,记者对温州民间借贷展开深度调查,旨在探究原因、分析弊病、寻找解法,为民间资本阳光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深度调查(上):炒钱之疯10月温州,断贷告急。
银根紧缩、高利贷崩盘、资金链紧绷犹如弹簧濒于临界,一触即发。
处在制造业低端的部分中小企业,难御资金骤然抽离的困顿,数日间发生多起企业关停、老板跑路,甚至跳楼自杀的极端事件。
一时间,金融形势剧烈震荡,人心惶然。
把日历往前翻。
民间借贷,一度繁华。
“民间借贷是伴随着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而共同发展起来的,没有了它,就不会有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
”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调研报告表明,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温州民间借贷作为计划经济时期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适应了多种经济成分和不同经营形式的资金需求,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
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民间借贷还没有浮上地面,仍在地下潜行,甚至许多民间借贷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误入炒钱歧途中。
拆借100万、年利率50%计,一年能坐收50万利息,“钱生钱”来得如此快捷,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各路资金趋之若鹜。
岂料,由于疯狂“炒钱”,金融局势早已暗波汹涌……炒钱的诱惑在于高利率“最赚钱的选择不是投入实业,而是放贷”、“只要有本事从银行借到钱,转手去放高利贷几乎稳赚”……很长一段时间,坊间最津津乐道的便是,拿手里的闲钱去“吃利息”,或者干脆抵押房产从银行借钱再转手放贷,以此赚取利息差。
热钱涌动。
今年以来,温州民间借贷利率一路飙升。
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统计数据表明,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从年初的23.01%猛增至9月份的25.44%,折合月息超过2分。
民间高利贷疯狂的背后
民间高利贷疯狂的背后作者:卢雨来源:《创新科技》 2011年第10期文/ 卢雨温州多米诺“跑路潮”近期,因资金链断而不断出逃的企业家和高利贷放贷人越来越多,已经在全国不同区域形成了“跑路潮”。
其中,浙江中小企业老板“跑路”风似乎越演越烈,在“重灾区”龙湾永强,仅8月份就发生了20多起跑路事件,其中涉及10亿元以上的“老高”跑了3人。
在温州民间金融史上,如此大规模的“跑路潮”实属罕见。
在民营经济和民间金融最发达的“借贷之城”浙江温州,资金链条已异常紧绷。
中秋夜,至少有3家温州企业老板因无力偿债而做了“走佬”:洞头县奥米流体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等高管集体失踪;“泵阀之乡”永嘉县的阿斯泰泵阀公司老板跑路和浙江祥源钢业、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保忠失踪(现已归案)。
节后的温州,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本地网上论坛“703”中,“老高”(放高利贷的人)跑路、“走佬”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此之前,据不完全统计,4月以来温州已见诸报端的涉嫌高利贷的“老高”跑路事件已不下10家:江南皮革董事长黄鹤逃往国外,波特曼咖啡老板严勤为、天石电子老板叶建乐、巨邦鞋业老板王和霞、锦潮电器老板戴列竣、耐当劳鞋材公司老板戴志雄、落之神鞋业老板吴伟华、蝶梦儿鞋厂老板黄杰等均出走,百乐家电女老板郑珠菊携款潜逃被警方追捕归案。
在温州民间金融史上,如此大规模的“跑路潮”实属罕见。
“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这些人不会逃的。
”浙江人民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何延法告诉记者,有的债权人有黑社会后台,债务人一跑人身安全就失去了保障,而温州人乡土观念重、好面子,跑路等于自毁后半生的信用,“一般欠个几千万都不会跑”。
而江南皮革一案,《江南皮革破产清算专项审计报告》显示,截至4月6日,江南皮革公司负债约2.6亿元,其留下的资产总计约为1.7 亿元,所有者权益约为-8 741 万元,严重资不抵债。
江南皮革欠中国银行、深发展、浙江农合三家银行的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分别为6 400 多万元、1 400 多万元和2 200 多万元。
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的启示
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的启示发布时间:2011-12-13 10:39:15.0 来源:浙江日报2011年12月12日民间金融是温州人与生俱来的传统特质,伴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和温州模式的成长。
可以说,没有民间金融就没有温州模式,也就没有改革开放后的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民间金融的经济与社会效应民间金融发挥着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自我稳定器作用,无论是金融危机时期,还是经济繁荣时期,与银行形成良性互补的竞争态势,满足各类经济主体不同的资金需求。
民间金融是温州银行金融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温州是全国金融生态最好的五个城市之一。
银行贷款的不良率最低,其中就有民间金融的功劳,它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民间金融的形式、内容到运行机制都在与时俱进,越来越趋于多样化。
除了许多原有的民间金融形式恢复和发展以外,一些现代金融制度也被引入民间金融活动。
换句话说,民间的、草根的东西还在构成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它在尝试各种金融创新,共同将区域经济做大。
鲜活、灵动的民间金融是金融创新的源泉和土壤。
从世界金融史的视角看,民间金融在现代金融产生之前早已有之,现代金融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从民间金融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近看温州,同样如此,民间金融的创新往往刺激倒逼区域内银行设计开发出一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而且这还有利于发展金融业市场竞争和对竞争的最近借贷风波给我们的启示虽然,最近温州出现了一些借贷风波,但这是多方面错综复杂原因交错的结果。
出现风波,不能据此否定温州的民间金融,更不能证明是温州人有问题。
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危机和风波,民间金融对于民营经济成长壮大的贡献不可抹煞。
但从总结经验教训来说,这次借贷风波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次风波将成为推进民间金融制度建设的一个转折,它为民间金融阳光化提供了思路举措。
风波给我们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在开放中规范民间金融、疏导民间资本。
最近温州及时出台了“1+8”金融创新方案,这对于我们呼吁国家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普惠制金融体系,增强中国经济的抗震性,有一个示范和先行效应。
温州民间借贷问题剖析
温州民间借贷情况分析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导致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促使各企业民间借贷逐渐升温。
现在以温州企业民间借贷升温最快。
故我以温州为例,来分析我国企业民间借贷需求影响因素。
温州借贷融资问题一直很困难,自2011年九、十月份以来,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跳楼的温州企业主仅一年多以来就高达数十人。
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染指高利贷,但营业利润抵不上所需偿还的高额利息;或者自己担保的巨额资金连本带息难以收回。
温州民间借贷事件虽然已经有所平息,不再受社会时刻的高度关注,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消失过。
本文就主要分析对温州民间借贷需求影响因素。
关键词:民间借贷;需求影响;因素Wenzhou private lending Analysi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the statutory deposit res erve ratio raised. It leads to reduced the bank lending gold, prompting all private enter prises’ lending become gradually warming up. Private enterprises lending in Wenzho u warming fast. I use Wenzhou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enterprise private lending i n our country requirem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nzhou borrowing facilities always been very difficult, since April last year, due to funding strand breaks "on foot" Wenz hou business owners and even jumping up dozens of people since a year. Most of the m to encroach on usury, but operating profit is not worth the required repayment of hi gh interest; or guarantee huge amounts of money with interest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Wenzhou private lending event has subsided, no longer subject to the great concern of the social moment, but its problems have not disappeared.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 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enzhou private lending needs.Keywords: Private lending; Demands; Factors一、引言近年来民间借贷越来越“繁荣”,并且民间借贷利率严重偏离银行贷款利率,而这种偏离成为了学界和业界普遍关心的热点。
温州市民间借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温州市民间借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摘要:由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发生引发思考,分析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规范民间借贷的对策,建立温州民间借贷信用防范体系,从而促进温州民间借贷资本功能的最大发挥,促进温州经济的蓬勃向上发展。
关键词:温州市;民间借贷;危机;启示一、温州市民间借贷市场概况二、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三、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一)货币政策骤松骤紧为应对自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央行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投放了4万亿刺激经济的发展。
此时,银行会乐于向企业贷款,不少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扩大规模,扩展经营范围,甚至投资一些新项目。
2011年银根紧缩后,存款准备金率一再提高的情况下,银行放贷能力下降,自然会a针对重点大客户发放贷款,以降低风险获得稳定收益,中小企业贷款因此更加困难。
而且银行也加紧了收贷,中小企业投资的新项目若前期工作完成了,需要后续资金跟进时,却遭遇货币政策突然收紧,就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就会求助于高利贷。
当原本的民间借贷作为银行贷款的合理补充,变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唯一渠道,原本还在可控利率范围内的贷款成了越来越疯狂的高利贷。
当利率越来越高的高利贷还不起的时候,资金链断裂,跑路、跳楼便就纷纷出现,危机终于爆发。
(二)民间借贷金融监管部门缺失从监管职责看,银监会、工商、公安、经贸等部门都赋予了一定的监管职责,监管部门较为分散。
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由银监部门负则,担保公司、投资理财等中介机构按照“谁审批、谁主管”的原则应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等。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民间借贷涉及面广、定性困难,各监管职能部门并没有真正履职到位,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从事民间借贷的主体也反映民间借贷实际上是无人监管。
如担保公司等中介组织,工商部门更多的是在注册、年审等方面进行监管,在业务经营方面由于借贷的分散性、隐蔽性较强,日常工作中存在客观上难以监管,也存在主观上不监管;银监部门对民间借贷监管无章可循,这也是温州市民间借贷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
温州借贷风波产生的原因与解决之道
温州借贷风波产生的原因与解决之道作者:陈绣花张紫鹏来源:《领导之友》2011年第12期近来,温州一些企业陆续跌入高利贷陷阱,造成资金链断裂、企业经营停顿,乃至频发企业主“欠款跑路”的事件,引发各方关注。
2011年10月3日,温家宝总理亲临温州调研,指示当地政府“想尽一切办法稳定经济及金融局面”。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温州出现这么大的借贷风波呢?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呢?一、温州借贷风波产生的原因温州借贷风波是以下四个问题长期淤积发酵的必然后果:1.中小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问题中小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增长的问题。
即使在经济形势较好的年景,中小企业也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
如今,伴随着政府为遏制经济过热、纾解通胀压力而实施信贷紧缩政策,中小企业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在这样一种艰辛的经营环境下,为避免资金链断裂,维持企业经营,中小企业别无他途,也只能冒险借入高利贷了。
不过,把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责任完全推卸给商业银行的说法并不公正。
商业银行属于极端高负债经营的企业。
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中,资本金的比率极低,负债的比率极高,其高杠杆融资的特点远非其他行业的企业可比拟。
我们拿巴塞尔协议为例。
巴塞尔协议是世界各国规范商业银行经营的公认标准,世界各国实际上都以巴塞尔协议作为标杆来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优劣。
即使依据对商业银行自有资本的要求最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普通股的最低要求(核心一级资本比率)也只有4.5%;另外要求商业银行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而对更宽泛的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限要求也只是6%。
在我国,中国银监会从2004年开始引入巴塞尔协议的框架来约束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
商业银行如此之高的资产负债率,自然决定了其使用资金的性格。
那就是谨慎小心、诚惶诚恐。
不难理解,商业银行应对负债压力的方法只有两个:就负债业务而言,要尽量做到现金流入超过现金流出;就资产业务而言,要确保资产的高安全性和高流动性。
温州破获13亿高利贷案
温州破获13亿高利贷案八成债主竟是官员(2011-10-06)(温州讯)温州警方近日破获的一起13亿元(人民币,下同,2.68亿新元)高利贷案揭发,竟然该笔贷款的八成债主是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
据中通社报道,在近期连续发生高利贷崩盘事件的温州,一起惊人的高利贷案被引爆:温州永嘉人施晓洁,于2009年前后以高利率向社会筹集资金约13亿元。
9月21日,施晓洁与丈夫刘晓颂携带这些资金潜逃,数日后被警方抓获。
据部分债主反映,这起集资案八成债主是永嘉当地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
《法制周报》报道,“官银”是官员资金在长三角一带流行的俗称。
在施晓洁一案中,施晓洁夫妻所持有的资金中,有8个多亿的出处账户的户主都无法查找,要么身份虚构,要么人已失踪。
这从侧面印证了“八成债主是公务员”的说法,更让业界看到了温州官银介入高利贷黑洞之大。
温州官银涉及高利贷此前已有所闻。
今年年初,温州市龙湾公安局在侦查周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时,发现债主名单中的人均为当地司法机构公务员,牵涉的受害人资金从2000万到8000万不等。
温州80多老板逃跑3人自杀但是,由于被卷走银子的官员们都是一律低调,宁愿血本无归,也不敢公开站出来追讨,甚至不敢承认自己被卷走了钱,使得纪检部门调查面对重重困难。
在“牵涉者众”的情况下,债主们很可能因此集体逃过一劫,“8亿官银”疑云则可能不了了之。
有统计显示,目前,温州至少已有80多家企业老板逃跑、企业倒闭。
其中9月份就发生26起。
9月22日以来,温州市发生3起因债务危机后,老板被逼上绝路而跳楼自杀事件,造成2死1伤。
在此背景下,温州市委市政府近日与金融机构、公检法等协同维稳,急救高利贷危局。
《联合早报近期,温州连续发生高利贷崩盘事件,一位温州高利贷主携13亿潜逃被抓,涉及的八成债主为公务员,涉案金额约“8亿官银”。
(9月28日新华网)严格地说,“官银”的措辞并不恰当,至少就目前披露的情况看,这些“官银”并非“公家的钱”,而是身为“官人”的公务员偷放进高利贷“盘子”牟利生息的私人钱财。
二、谁在为高利贷买单
央视聚焦钱流:谁在为高利贷买单2011-07-06 08:25:44CCTV《经济半小时》央视2《经济半小时》‚聚焦钱流‚系列报道之二六月中旬,天气中已有一丝丝夏季的躁动。
温州市车站大道车来车往,这是市区内比较繁华的路段,四周高楼林立,各种银行在此处都有布点,因此有温州的‚金融街‛之称。
行驶在大道上,一位本地的出租车司机跟记者闲聊时说:‚在温州,不仅银行多,放高利贷的也多‛。
当地人把‚高利贷‛都叫做‚老高‛,在温州,高利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有闲钱的人,都曾有过放高利贷的经历。
这或许能解答当下的场景:政府银根紧缩,而融资需求却未见降温,一些游走在正规融资渠道缝隙间的民间借贷,迅速填补了信贷需求的巨大缺口。
在民间资本向来就十分活跃的浙江、山西等地,高利贷呈现出越来越兴盛、甚至疯狂的局面。
‚温州第一当‛的典当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只能做动产或不动产抵押贷款。
当被询问一辆2010年的本田车能贷多少钱时,老板出来了:‚10万‛。
利率是2分7,贷款者每月要支付2700元的利息。
而在瓯江路附近的另一家典当行里,一辆2010年的本田车在他们这里可以贷到15万,只不过利息变成了3分,即一个月4500,并且抵押贷款只能贷三个月,利息按月付,车子还要收每天10元的停车费。
而据当地司机透露,在温州放高利贷的有很多,除了暗地里我们见不到的,现在街面上很多的所谓典当行、寄售行、投资公司等,都在从事高利贷业务。
到底是什么人在放高利贷,又是谁在借高利贷?高利贷带来的,究竟又是什么呢?这正是公众亟待了解的真相。
高利贷‚死灰复燃‚2008年,温州市银监局曾经做过一个调研,当时最高的借贷年利率曾达到130%。
随着2009年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民间借贷的利率一度下滑,最低的年利率只有15%左右。
2010年开始,民间利率又开始呈现上升的趋势,根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监测数据,2010年10月份的民间借贷平均利率已经达到39.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民间借贷与高利贷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4月份开始至10月,仅是浙江温州地区的知名企业中,就已有29家企业的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跳楼。
今年9月20日,浙江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眼镜大王”)的离境出走引起了社会对“跑路老板”的关注,但他也并非个例,因为就在胡福林出走第二天,温州又有9名知名企业主不约而同的“跑路”。
更让人惊讶的是一周之后,温州某知名企业老板沈某被曝跳楼身亡,至此,面对断裂的资金链,沈某的自杀似乎成了一件标志性事件——从“跑路”升级到了“跳楼”。
老板们的“跑路”,带来的并不只是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多的是被甩弃的企业和企业底层员工的利益如何保障。
据有关报道,截至8月底,温州市累计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同比增长25.73%,涉案金额50多亿元。
温州市民间借贷因担保、纠纷引发的违法案件共71件。
从公开的资料中不难发现,“跑路老板”们几乎都“不约而同”的参与了民间借贷,且出逃前所欠的资金额度至少在千万以上。
当企业的营业利润抵不上所需偿还的高额利息,或者自己担保的巨额资金连本带息难以收回时,东墙已拆,西墙无砖,于是,“跑路”——这个过去只出现在电影中的词,最终成了受此类资金链捆绑的温州企业主们的现实选择。
也正是这种民间借贷资金链的突然断裂,让原本叱咤商场、风光无限的老板们最终落得“跑路”下场。
其实在温州这个被称之为“借贷之城”的城市,债台高筑的高利贷是资金链断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的企业明明知道还不上钱,只是为了能借到钱让企业多拖几天。
而这种方式,更增加了民间借贷泡沫的形成和发展。
在所有“跑路老板”中,与胡福林情况相似的占大多数:银行收回贷款或不予贷款,使企业不得不借助于民间借贷,也正是如此,民间借贷这条资金链的突然断裂,便成了绑住企业主滚向失败的致命锁链。
而有数据显示,在温州做实业的中小企业毛利润一般在3%至5%,但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则高达180%。
据《南方周末》之前的报道,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
而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占民间资本总量六分之一左右,且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一。
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
这些钱当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用于房地产的占20%,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资金规模高达40%(440亿元)。
其结论是,“民间借贷已成为楼市后的首选投资替代品”。
思考题:为什么民间借贷总是和高利率联系在一起?温州的情况说明我国
金融体系存在什么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