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现象有哪些?
构成要素:车辆,在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违章,过失,有后果。
现象: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
2.道路交通事故的5种分类方法?按事故后果分为哪几类?
1)按事故责任分类:机动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行人事故
2)按事故后果分类: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3)按事故原因分类: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
4)按事故对象分类:车辆间的交通事故,车辆与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自身,车辆对固定物
5)按事故发生地点分类:
3.试归纳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研究内容。
行政管理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机制、政策、勤务、技术行政管理信息),道路交通安全技术、设施的研究;
4.如何理解“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①交通安全和交通事故是对立的,但事故并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内容,而是在安全与不安全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
②交通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并不一定不发生事故;交通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也未必完全有事故引起的。
第二章交通参与者与道路交通安全
1.简述影响驾驶员反应的因素:刺激、年龄和性别、情绪和注意、车速、驾驶疲劳、饮酒。
2.驾驶员的心理特性:感觉与知觉、注意、情绪与情感、性格。
3.动视力:是指人和视标处于运动时检查的视力,汽车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力。
动视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年龄越大动视力越差。
4.动视力与静视力的关系:静视力好是静视力好的前提但静视力好的的人不一定近视力好;年龄越大,动视
力和近视力的差距越大.
5.视野:两眼关注某一目标,注视点的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
6.隧洞视: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由于马路两边近物在快速移动,在驾驶员的视网膜中来不及成像,因而变得模糊不清,只有玻璃中间的远处景物还可以看清,使注视点前移。
车速越快、视野越小,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的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易使视线形成一个类似隧洞的现象,视角非常狭窄,驾驶员信息收集量也降低,车辆两侧的道路交通情况容易被驾驶员忽视,发生事故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因为车是贴近地面行驶若车速增加,视觉对快速两边闪过的景象反应不过来而视野变窄。
静止时人的双眼视野可达160度,当车速达到100公里/小时,视野则会降到40度左右。
7.从视觉角度说说一天中最危险的驾驶时间是何时?为什么?
黄昏是一天中最危险的驾驶时间,因为这时人的眼睛要适应由明变暗的转化过程.
8.明适应与暗适应哪个更快?(明适应较快)
9.驾驶员的反应操作过程一般分几个阶段?(认知情况,确定措施,实施操作)
第三章汽车与交通安全
1.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途径有哪些?(增加轮胎的侧偏刚性、转向主销后倾和内倾、减小前轮前束值、加装转向助力装置;)
2.简述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
3.轮胎的哪些性能与汽车安全行驶有关?(负荷,气压,高速性能,侧偏性能,水滑效应,耐磨耐穿孔效应)
4.减轻乘员和行人伤害的被动安全技术有哪些?(安全车身座椅安全带和气囊;保险杠、发动机罩及其改进措施、改善汽车前部造型。
)
5.操纵稳定性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稳态响应、瞬态响应、回正性、直线稳定性、转向便捷性和抗侧翻能力;
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多转向),汽车一般设计为不足转向。
7.汽车操纵稳定性差会出现哪些现象?(摆尾,侧滑和侧翻、转向沉重、高速发飘、斜行)
9.制动效能: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
10.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汽车在频繁工作条件下制动时制动器温度可达300度以上,高速制动时制动温度也会很快上升,然后其摩擦力矩会显著下降这种现象成为热衰退;
9.哪些制动性能差会引起重大交通事故?(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10.什么是驻波现象?对应的临界车速是什么意思?
驻波现象:当轮胎达到某一旋转速度时,轮胎表面的变形来不及完全恢复就形成驻波,其表现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后部的周围面上出现明显的波浪状变形,其接过是使滚动阻力急剧增加轮胎温度急剧上升至危险温度,导致橡胶脱层直至爆破损坏,产生驻波现象时的车速称为临界车速;
11.什么是水滑效应?如何避免水滑效应?
水滑效应:当汽车在具有一定厚度水膜的路面上一较高的车速行驶时轮胎会浮在水面上打滑丧失汽车的操纵性、制动性和驱动性。
其实质是轮胎与路面已无直接接触中间隔着水膜从而大大降低路面对轮胎的附着作用。
避免水滑效的措施:从轮胎和路面两方面;
12.汽车照明装置中一般有哪些向其他道路参与者传递信息的灯?(转向信号灯、制动灯、前位灯、后位危险警告灯等)
第四章道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
1.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应避免哪些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方式?
1)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急转的平曲线或反向曲线。
2)在一个长平曲线内设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竖曲线;或在一个长竖曲线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曲线。
3)在长直线段内,插入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凹形竖曲线。
2. 有哪几种视距需要满足?(停车,超车,会车,错车)
3.道路的表面性能主要是什么性能?指标分别是什么?
路面平整度(平整度标准,路面粗糙度,路面构造深度)路面抗滑性(路面摩擦系数,路面摩擦系数、构造深度的变化)
4.平面交叉路口安全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
1)交叉路口的道路条数2)平面交叉口的间隔3)平面交叉路口的交角4)平交路口的渠化5)交通控制6)辨认距离7)左转车道与变速车道
5.立体交叉上哪种匝道上事故率更多?驶出匝道还是驶入匝道?为什么?
驶出匝道事故多因为进入匝道前后车速不同,高速公路主线上的行车速度一般高于收费站进口至驶入匝道的连接路上的行车速度,除个别为匝道构筑条件不当外,多数是由于在减速车道上没有充分减速。
6.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交通条件有哪些?(交通量、交通组成、车速)
7.试述道路作业区的区域划分及安全保障措施。
作业区的区域划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
道路作业区安全措施:车速管理、交通安全设施的布设、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夜间作业管理;
第五章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
1.道路景观有哪些具体内容?(道路线形要素的景观协调、道路与道路沿线的景观协调、道路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
2.曲线转角为多少时,行车最安全?(15度-25度)
3.什么是驾驶员视矩形?(目视前方,不转头、不仰视,自然看到的矩形范围)
4.道路绿化具有哪些安全功能?(绿化具有诱导视线、防眩、缓冲、遮蔽、协调、指路标记、保护坡面、沿线保护等;)
5.建筑与道路之间协调的指标是什么?一般认为,这个指标是多少时很协调?
建筑与道路之间协调的指标是建筑与道路之间的宽度,一般认为,这个指标是1<D/H<2时很协调;
6.为什么人行过街设施的使用率低?如何提高其使用率
如果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配套的中央或路侧隔离设施,其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跨越人行天桥所必需的时间超过直接穿越道路所需的时间(含在路边等候合适的车辆间隙的时间),人们就不愿意使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只有在其穿越时间不大于直接穿越道路所需时间的20%时,才会被利用。
行人只有离人行横道距离小于100m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第六章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与处理
1.交通事故现场的五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车、物)
2.交通事故现场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事故发生前的动态阶段、发生时的变化阶段和发生后的静止阶段)
3. 变动现场与伪造现场的区别的是什么?(变动现场是指事故后到现场勘查前的这段时间里,由于自然原因和非故意的人为原因,使原始现场全部或部分地发生变动;而伪造现场是指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了毁灭证据、逃避罪责后为了嫁祸于人,有意加以改变或布置的现场;
4. 交通事故现场勘察包括哪些内容?(时间调查、空间调查、当事人身心调查、后果调查、车辆与周围环境调查;)
5.现场勘察程序是怎样的?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方法有哪些?
现场勘察程序是: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采取应急措施、保护现场、现场勘查、确认并监护当事人、询问当事人和事故见证人、现场复核、处理现场遗留物及恢复交通。
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方法有:1)顺序勘查,2)从中心向外围勘查(适应于现场范围不大痕迹及物体集中的现场),3)从外围向中心勘察(适应于现场范围较大,中心不明确、痕迹及物体比较分散的现场),4)分片、分段勘查(适用于范围分散、散落物及痕迹凌乱的现场),5)从最容易破坏的地方开始勘查(适用于痕迹、物体等易受自
然条件或过往人、车灯外界因素破坏的现场);
6.道路交通事故痕迹有哪些?交通事故现场轮胎痕迹有哪些?
路面痕迹、车体痕迹、物体痕迹于散落物;交通事故现场轮胎痕迹有:胎印、制动痕迹、侧滑印;
7.交通事故车辆检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载货和乘员情况、操纵机构运行情况、安全装置技术情况、车辆结构特征、车辆动力性能、车辆破损情况8.道路交通事故的勘查工作总体分为哪几个过程?
事故属性勘察过程、现场迹证勘查过程、资料深入整理过程、事故再现分析过程、事故原因分析过程;9.交通事故现场勘察记录有哪些?(现场摄影、现场图测绘、现场勘查笔录)
10.交通事故现场拍摄的分类有哪些?
现场方位摄影,现场概览摄影,现场中心摄影,现场细目摄影,事故痕迹摄影,尸体伤痕摄影。
11.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立案、事故调查、事故认定、处罚执行、损害赔偿调解、简易程序;
12.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几类?当事人何种情形无责任?
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无责任;当事人何种情形无责任: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他方无责任。
13.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如何理解第四条?
1) 交通肇事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交通运输的安全
2)交通肇事罪所侵害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过、死亡或使公共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3)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人员。
4)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表现必须是出于过失。
第七章道路事故分析与再现
1.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基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模型计算,利用计算机进行道路事故仿真再现分析;
2.道路交通事故仿真系统有哪几个典型的子系统?(数据输入子系统、分析计算子系统、动画模拟子系统)3.分析计算子系统有哪12个计算模块?
单车制动、单车坠车、单车侧翻与侧滑、单车撞击固定物、两车正面碰撞、两车追尾、两车侧面碰撞、两车同向与对向刮擦、汽车与摩托车相撞、汽车与自行车相撞、汽车和人相撞和其他;
第八章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与分析
1.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指标有哪些?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指标:(1)绝对指标(2)相对指标(3)平均指标(4)动态指标(5)事故率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表法和统计图法。
2. 相对指标有哪些?分别予以说明?
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
结构相对数:即部分数与总数的比,通常用在事故质别分组中,用以表明各类构成占总数量的比值,说明各构成的比例。
比较相对数:即同一交通事故现象在同一时期内的指标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值或同一总体中有联系的两个指标值的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即两个性质不同但有密切联系的绝对指标间的相互对比值,用以表现交通事故总体中某一方面的严重程度。
3.平均指标中有哪些形式的平均数?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分别是点速度的何种平均值?
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
4.常用的事故率指标有哪些?
事故率指标:亿车公里事故率,,人口事故率,车辆事故率,综合事故率。
交叉口交通事故率一般用百万辆车事故率指标。
5.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看,诱发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有哪些?(人,车,路,环境)
6.解释一下什么是基于突出性原理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
高速公路上的某一事故多发点,其某些事故诱导因素或综合因素所引发的事故数量与上述因素在所有与事故多发点具有相似道路、交通及气候条件的路段上所引发的平均事故数量相比时很突出,并假设这些突出的事故诱导因素或综合因素即为该事故多发点的主导因素。
8.分别说说单个急转路段,连续急转路段,连续下坡路段的事故多发点的改造措施。
单个急转路段:
①设置向左(右)弯路或事故多发路段等警告标志;
②设置限速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限速解除标志;
③设置禁止超车标志,并根据需要设置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④路侧设置线形诱导标、轮廓标;
⑤设置中心实线或物理硬分隔设施,减少因视距不良车辆越过中心线发生对撞事故
⑥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数据资料在弯道外侧设置护栏。
连续急转路段:
①设置“连续转弯,超速危险”警告标志,还可以加设辅助标志说明前方连续弯路的长度,或使用告示牌,说明前方xxx连续弯道;
②设置限速标志,设置限速解除或使用一块辅助标志说明限速路段长度;
③修剪、处置弯道内侧树木,使弯道内侧通视。
连续下坡路段:
①设置连续下坡告示牌标志,根据情况可以用辅助标志标明连续下坡长度,或使用告示说明“前方连续下坡××米,超速危险”;
②设置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线以及减速设施:
③在因制动失灵造成事故频发的路段,可根据地形条件设置避险车道,如果设置了避险车道,应在坡道起点处设置避险车道告示牌
④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9.分别说说平面交叉口,互通立交处,分离立交处的事故多发点的改造措施。
平面交叉口:
①平面交叉路线尽量为直线正交,必须斜交时,其交角不宜小于450;各相交道路距交翼口前后停车距范围内,应保持通视,受条件限制时视距可减小30%,但必须在醒目的位置处茜置减速标志。
②平面交叉地点应设在水平路段,且紧接水平路段的纵坡一般坡度不大于3%,困难地段不得大于5%。
③一、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根据需要应设置转弯车道.变速车道、交通岛。
转弯车道宽度不小于im,并根据道路等级设置适当的缓和段,有时还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渠化。
④改造不合适的道路连接,这需要认真考虑车流方向,在某些情况下还要利用视觉原理,缒驾驶员在心理上受其影响而降低车速。
⑤减少冲突点。
交叉口的冲突点减少后,其事故数相应地会减少。
⑥控制相对速度。
对于交叉口,可采取物理隔离或交通信号控制等措施,降低交叉口交通流的相对速度。
互通立交处:注意立交类型与布局、交通控制和立交间距,匝道、集散匝道的布局。
注意进入进入立交区的各种分离设施、引导标志标线、警告和禁令标志。
这些设施、标志标线设置的位置、尺寸、颜色,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
分离立交处:
①跨线桥应满足桥下道路的净空规定,跨线桥交角最好大于45度;当位于距要满足停车视距。
②主干路跨越次干路时,要保证其桥墩不影响次干路的视线,同时桥墩的设置位于次干路中央分隔带时,前后位置需加设防撞护栏。
桥墩不得设在双车道中间,桥梁上部应设防撞护栏。
③主干路下穿时,上跨桥应保证一孔跨越,同时尽量避免中央有桥墩。
若不可避免,应在桥墩前后加防撞护栏或防护网,并与车道相协调。
④在铁路与公路的分离式立交中,道路上跨时保证铁路净空要求即可;下穿时,其要求与主干路下穿时一致。
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和事故预测
1.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有哪三类指标?1)事故总量指标2)事故率指标3)安全管理水平评指标。
2. 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方法有哪些?什么是事故强度分析法?
宏观评价方法:1)绝对数法2)事故率法3)模型法4)事故强度分析法5)概率-数理统计法6)四项指标相对数法7)灰色评价法
3.什么是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哪四项指标?
四项指标相对数法:把不同类型道路交通事故的四项指标的绝对数占总数的百分比作为一个相对指标,利用此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的对比情况,判断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
四项指标: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4.道路交通安全微观评价方法有哪些?路口评价中有哪些方法?什么是速度比辅助法?
微观评价方法:
1)路段评价(1) 绝对数—事故率法(2) 交通事故率法(3)模糊评价法。
2)路口评价(1)交通事故率法(2)速度比辅法(3)冲突点法
速度比辅助法:速度比以通过交叉路口的机动车行驶速度与相应路段上得区间车速的比值表示。
速度比能够表征交叉口行车秩序和交通管理状况。
5.道路交通安全经济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的直接经挤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以便分析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全社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关注程度,完善道路变通措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减少交通事故,达到提高交通安全度的目的
6.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交通事故预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交通事故的未来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效地控制各影响因素,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意义:预测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交通安全决策也不例外。
我国的交通事故目前正处在多发的关键时期。
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法规和教育等方面,交通安全的科学决策显得越来越重要。
7.说一说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的阶段和程序。
阶段:交通事故预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计过程,从确定预计目标开始,经过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到初步选定预测技术。
第二阶段是建模过程,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第三阶段是评价过程,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进行检验、评价。
程序: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并分析有关信息3)选择预测模型4)建立预测模型5)进行预测6)分析与评价预测结果7)预测结果跟踪。
8.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中常用的定性预测技术有哪些?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定性预测技术: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法、趋势判断法、类推法、和相互影响分析法等。
(1) 专家会议法:这种方法预测交通事故简便易行,有助于互相启发与补充,容易产生一致意见。
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受社会压力,多数人的观点和权威人物意见的影响。
因此,预测结果不一定能反映各位专家的真实想法。
(2)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融合了专家个人判断法和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二者的缺陷,它具有匿名性、反馈性和收敛性等特点。
因此,采用德尔菲法可能比其他判断方法的预测精度要高一些,但毕竟还是专家的主观臆断。
9.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中常用的定量预测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定量预测技术: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和组合预测法等。
时间序列分析法适用于县、区小范围的、微观的短期交通事故预测。
回归分析法是交通事故预测的常规方法。
回归分析能较好地反映交通事故与诸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并且能较容易地建立模型和检验预测结果。
因而,回归分析技术在交通事故预测中应用的最普遍。
但是,回归分析要求样本量大、数据波动不大、规律性强等条件,否则期预测精度便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回归分析对新旧数据同等对待,只注重对过去数据的拟合,因此其外推性能较差,对变化趋势反应迟钝。
交通事故灰色预测的特点是在数据量少,资料突变的情况下采用。
但是预测结果的后验差表明,交通事故灰色预测的精度不高。
10.交通冲突的采集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采集方法:
1)录像观测法:
优点:①录像可以反复倒带放映,并可以随时定格研究,对于交通冲突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②录像可以供多人同时在同一条件下观察同一事件,并进行讨论分析,以确定交通冲突的发生、成因及类型;
③录像观测可以对交通冲突发生瞬间及整个过程进行全面跟踪记录,便于对交通冲突的进一步研究。
缺点:①在录像过程中,对拍摄位置有严格要求,必须选择高处且与被拍摄现场保持一定距离,方可能观察记录到整个冲突现场;
②由于被拍摄对象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遮挡物,因此,往往需要几部摄像机才能观测全貌;
③摄像机必须保持固定与平稳,摄像过程中不能有突然移动,而且还会出现大型车的遮挡干扰等现
象;
④由于摄像机录下的是整个冲突现场的远景环境,不能突出交通冲突的真实情况,道路使用者在冲突中的声音反应很难从录像中分辨清楚。
2)人工观测法:
优点:①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观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以及记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调整比较容易;
②观测员可以亲身接近交通现场,观察冲突发生的全过程,真实地反映现场冲突状况;
③观测方法简单,可以根据观测的需要来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和角度。
缺点:①要求观测员具有较高的冲突辨别及数据统计和记录能力;
②恶劣的天气环境会对人工观测员造成不利影响,可能限制这一记录技术的应用;
③由于交通流量等因素影响,冲突频次过低将使观测周期延长,从而增大人工费用开支和时间的耗费。
11.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的判别方法有哪些? 分级标准有哪些?
判别方法:1)选择距离作为度量参照,即空间距离法。
2)选择时间作为度量参照,即时间距离法。
分级标准:1)无干扰通过2)可能冲突3)轻微冲突4)严重冲突
12.解释:交通安全评价因子(TC/MPCU)
交通安全评价因子:交通冲突是两个交通行为者在空间运动时相互作用的结果。
应用交通冲突技术,引入交通冲突与混合当量交通量的比值(TC/MPCU),定义其为交通安全评价因子.
第十章道路交通安全审计
1.道路交通安全审计起源于哪国?道路交通安全审计何时引入我国?
英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两种平行的方式进入我国
2.道路交通安全审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有针对性的消除安全隐患2)更全面的分析安全影响因素3)有效的扩展道路的安全空间和“宽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