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019-07-11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进⼀步改⾰开放、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动指南。
深刻认识这个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和理论价值,对于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党的⼗七⼤报告强调指出,改⾰开放以来我们取得⼀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结晶和理论指导,它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提出并回答了在新时期要建设⼀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并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科学发展和怎样进⾏科学发展的问题。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像⼀根红线贯穿其中。
它既是重⼤的理论创新,极⼤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特⾊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战略思维和⽅针指导,内涵丰富⽽深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萌发于思想,形成于邓⼩平理论,随着实践的深⼊发展。
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深刻、越完备,凝结了⼏代中国共产党⼈带领⼈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关于既要纠正晚年错误,总结的教训,⼜要⾼举思想伟⼤旗帜的思想;关于坚持和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于改⾰开放、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和决策;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分析和论断: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开放的“⼀个中⼼、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和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明、精神⽂明、政治⽂明的认识和要求;关于发展市场经济,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和决策;关于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两⼤主题的分析与论断,以及“⼀国两制”、实现祖国统⼀的构想;关于正确处理改⾰、发展与稳定三者关系的辩证思想;关于新时期共产党要做先进⽣产⼒发展⽅向的代表,先进⽂化前进⽅向的代表和⼈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论;关于中国共产党既是⽆产阶级先锋队⼜是中国⼈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这“两个先锋队”的思想;关于提⾼党的执政能⼒、改善党的作风,深⼊反对腐败的战略思想和部署;关于以⼈为本、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关于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标的思想理论;关于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全⾯建设⼩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部署;关于执政为民、⼈民利益⾼于⼀切、⼈民主体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__专题辅导
1、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它被称作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认识史上的里程碑。
知识扩展: 六届全会详解,毛泽东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 阶段论》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 1928年:六届一中全会 莫斯科召开,米夫(中山大学校长) 王明后台。 1930年9月,六届三中全会,周恩来批李立三路线,左倾路线。 1931.1 ,六届四中全会,米夫到中国,王明(真名 陈绍禹)上台。 1934.1. 六届五中全会,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达到了顶点。 1938.10 ,六届六中全会,抗战时期,为克服“王明”左倾错误,首次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 1937年时王明回莫斯科, 1938年回国后是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44.5-1945.4 六届七中全会, 1941召开延安开展整风运动 ,学习,最终 通过了 《党成立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关于建设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 议》
胡锦涛在安徽省农村考察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与毛泽东思想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19.5 —1945
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 和奠基人。 1: 首先高举反对本本主义旗帜:是第一次 历史性飞跃的孕育和奠基。 《反对本本主义》是 1930年5月毛泽东发 表文章中的内容。著名论调:“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出处。 20世纪 20年代后期, 30年代前期,在党内 存在一种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把共产国 际决议神圣化的倾向,这种现象几乎把中 国共产党陷入绝境。共产党历史上三次 “左”倾错误:瞿秋白,李立三,王明。 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王明的老师)
1941—1943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反对教条主义,从思想路线上清除了教条主义, 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供您参考,()查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只有用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更好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新时期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围绕新的历史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如何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党经过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和积极探寻,于1978年底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体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体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命题。
这对于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进行不懈探索,但囿于历史的局限性和来自“左”和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既出现过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化而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也出现过使马克思主义超越时代和滞后时代的“跨越化”和僵化的问题,还出现过把马克思主义“膜拜化”和“庸俗化”以及书斋化的问题。
在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相继解决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改革发展的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
这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题中之义。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其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报告及党章相关知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报告及党章相关知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7.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道路进行创造与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它是针对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和现实问题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党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历史条件和实际问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特征以及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一套具有鲜明特点的理论体系。
1.1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经验。
无论是农村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还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正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而形成的。
1.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和谐发展、以德治国等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追求共同点相契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
1.3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固守成规,而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进行科学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使之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情况和任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一系列重要内容,如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立场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判断,并深刻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创立和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一成立就鲜明地写在党的旗帜上。
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在中国革命的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回答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的严重失误,社会主义事业也遭受了严重挫折。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确立了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对促进党和国家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无产阶级的领导,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巩固。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身领导的核心地位,确保了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
在中国,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公平,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注人民的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应当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政府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通过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四、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完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改革开放,鼓励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辅相成、紧密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仅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其精髓是解放思想,主线是改革开放,主题是发展。
解放思想是精髓。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一以贯之的精髓。
把握了解放思想这个精髓,就把握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联系,把握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首要问题的探索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对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新认识,都是以解放思想这个精髓为前提、为基础的。
正是牢牢把握了解放思想这个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放射出更加灿烂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
改革开放是主线。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越走越宽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拓展和丰富发展的。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把改革开放称作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指出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思想,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指出“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有着质的规定和具体要求。
从质的规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
从具体要求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进程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反映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规定和具体要求,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国情的个性,还体现时代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是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把握,涉及到对国情的认识,也涉及到对时代和世界的认识。
因此,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深化对国情和世情的认识,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轨迹。
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破除两个禁锢:一个是思想上的禁锢;一个是体制上的禁锢。
由此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这些重大课题中发展和形成的。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是在不断探索和科学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都非常重要,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
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
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中共中央文献中有时将这四个基本问题连在一起集中表述,有时又将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问题与其他三个基本问题分开表述,而在多数情况下包括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分开表述的,这就凸显了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基本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内涵。
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事实就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的提出,进一步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对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③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根本途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农村改革开放和城市改革开放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 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 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 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 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中国先进 文化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 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发展先 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先进 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 利益的根本力量。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 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 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 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 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 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 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 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 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 利益。
和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理论风格、基本原则和 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而展开 的。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 线、基本纲领,科学地总结历史的基本经验。它继承并发展 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科学理论体系。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一系列相关基 本问题做出了全面系统的回答。
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一是有鲜明的历史性主题和主线;二是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三是由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构成,并有自己的范畴体系;四是科学回答了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如下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主题和主线。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序言中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这个“核心”也可以称之为主题。
整个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论证这个主题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则不同,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个主题说明我们已经不再是一般地谈论社会主义,通过探索和认识的升华,我们开始找到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基本线索贯穿其中,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邓小平、江泽民对所有问题的论述,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和贯穿这条主线的。
第二个层次:哲学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作为它的两大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科学社会主义一样,有它自己的哲学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用“实事求是”四个字加以概括,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依据他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经验,在实事求是前面加上“解放思想”四个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结构及其逻辑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结构及其逻辑关系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它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的逻辑主题是探索和解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它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由三大板块、十二个方面构成,它们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结构;逻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简言之,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贯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发现,我们党在实践中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工作中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切实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
在这一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坚持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揭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辟和拓展,对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新认识,都是以坚持这一精髓为基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世界观、方法论、基本原则等方面是统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体系-模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体系摘要: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体系。
二者由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思想、理论和观点构成,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构建理论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总结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两大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的概括,这非常好,比以往的说法更科学。
原来说法的毛病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有了新的全局性的理论创造,就要添加在已有的理论表述之后。
那样就麻烦了,一说一大串。
用理论体系来概括,确是高招,以后再有新的创造,加进去就是了。
既然社会主义时期的指导理论称为体系,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民主革命时期的指导理论,也应该称为体系。
事实上,这方面早就有概括,那就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大理论体系,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
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不少阶级、政党、群体及个人都提出了各自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观念、思想和看法,但对这些观点、思想和看法的命名则各不相同,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把自己的理论成果命名为主义、思想、理论,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那么主义、思想、理论和理论体系究竟有什么不同?构成理论体系的标准有哪些?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理论体系就是指由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理论、观点、思想、概念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理论体系的标准有以下几点:(1)由一系列子系统构成;(2)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3)构成子系统的要素是一系列成熟的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观点;(4)有理论主题统领各个子系统;(5)有世界观、方法论作基础;(6)涵盖面广泛。
明确了理论体系的概念和标准,就可以把主义、思想和理论与理论体系区别开来。
理论体系包括主义、思想和理论,是对它们的统一概括和整合,主义、理论和思想是理论体系的子系统和构成要素。
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者】:梁树发【来源】:学习时报【发布时间】:2008-6-6 11:56:19【阅读人数】:104一、划分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的几个原则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划分。
从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的各种划分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第一,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
马克思主义既不是单纯的实践,也不是单纯的抽象的理论,而是二者的统一。
这种统一既是无产阶级的现实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又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无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原初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具有这种特征。
所以,仅从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或仅从理论都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阶段性。
第二,一般说来,我们不能把统一的、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发展的一定阶段、形态简单等同起来。
但事实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我们总是用列宁主义标志紧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初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
其根据是什么呢?在于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理论和实践所要解决的任务、主题,在于当时的俄国历史条件决定其任务、主题与整体的、一般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致。
当然这也有列宁主义本身的理论品质,它的发展的性质、程度。
后面将在这一意义上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关系。
第三,应该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划分标准。
原则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体的马克思主义阶段性划分应该是统一的,进一步说这种划分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
历史上理论家们总是力图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最准确的也最具一般性、普适性的划分,同时也在探讨这一划分的统一标准。
但是实际情况却总是找不到这样一个标准,因而所作的阶段划分也就总是存在着不一致。
怎么认识和对待这种矛盾情况呢?本文认为应该允许划分的多样性的存在,允许在划分上使用不同的标准。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毛泽东思想,实在毛泽东思想的根基上,沿着毛泽东思想开辟的马克思中国化的道路,根据时代特征和人民实践,由实事求是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孕育出来的全党智慧的结晶。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胡锦涛同志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情国情
发展着 的马 克 思主 义
—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袁银梅
摘 要 : 中国特色社 会主 义理论 体系是 的理论宝库 , 必定会把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党 作 用 , 发展 问题关 乎社会建设0 。_ 一维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成 果, 是马克思主义 向 前 推 进 一 大 步 。 在 中国的发展与突破。
时 俱进 , 是 马 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 阶 段 性 成 果
从哲学逻辑上看 ,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的整合 , 是马克思 主义在 中国的发展。
I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是 马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的 义实践 始终是在马克思主 义指 导下 , 在马 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 , 这是解决作 突 破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作 为全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大体系” 。 论 体 系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的 部理论 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与时俱进 , 是 x  ̄ / j , 平理论 、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以 发 展
关 系 的 良性互动才 能保证 国家 的长 治久
邓小平理论 、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以 安 。 中国特色社会 主 义理论 体系 的主题 关 键词 : 中国特色 社会主 义 ; 理 论体 系; 及 科 学 发 展 观 这 三 大 战 略 思 想 分 别 主 要 与国家一政党一社会 的三维关 系相契合 , 马 克思主义; 发 展 论 述 了“ 什么是社 会主义 、 怎样建设 社会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实 践 中 有 着 极 其 重 主义 ” 、 “ 建设什 么样 的党 、 怎样 建设党 ” 、 要 的意 义 。 从 内容组成上看 , 它们则构成相互交 社 会 主义 理论 体 系 , 就是 包括 邓 小平 理 问 题 。这 三 大 问 题 是 在 改 革 开 放 以来 三 融 的复合结 构 。邓 小平理论不 仅突 出经 论、 “ 三 个代 表” 重要思想 以及科 学发展观 个 不同阶段 , 面对 改革 和建设中的实际问 济建设 的思想 , 而且也包含党的建设 思想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 内的科学理论体系0 。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理 论体 系是 马克 际情况相结合 的产物 , 是适合 中国国情的
一
上, 它们都坚持 以人为本 , 把实现好 、 维护 思想元 素呈兼合 并容 , 相互交 融 , 整合成
、
说邓小平理论 、 “ 三个 代表” 重要思想 以及 及科学 发展观 产生在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理论 体 系既是对 科学发展观都坚 持从 实际出发 , 注重 总结 实践中 , 随着实践 的发展 、 传承 , 接力棒式 马列 主义 、 毛泽 东思想 的继承 , 又是对它 改 革开 放 不 同时期 、 不 同 阶 段 的 新 鲜 经 地把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理论体 系推 向前 的 重 大 发 展 。在 马 克 思 主 义理 论 基 础 上 , 验, 注重 探索 和 回答不 同时期 、 不 同阶段 进 , 实 践越 发展 , 认识 越 深人 , 理 论 越 完
一
中共 十七 大 报 告 明 确 提 出 : 中 国特 色 “ 实现什 么样 的发 展 、 怎样发展 ” 三大核心
题 而提 出 的 。
和发展观 的理论 ;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不
邓 小平 理论 、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以 仅 突出地形 成 了新 时期党 的建 设思想理
思 主义基 本原理 和 中国革命 与建设 的实 及 科 学 发 展 观 既 一 脉 相 承 又 与 时 俱 进 。 论, 而 且 也 在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实 脉相承 , 一 是在理 论渊 源上 , 它们都 坚 践 中丰富 了经 济建设 思想 , 并强调 “ 发展 关于革命 、 建设和改革 的理论 。这个理论 持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 毛泽东思 想为指 导 ; 二 是党 治 国理政 的第一要 务” , 丰富 了邓小 体系, 坚 持 和发展 了马克思 列宁 主义 、 毛 是理论 主题 上 , 它们都坚持 为建设 和发展 平 “ 发 展 是 硬 道理 ” 的思 想 ; 科学 发展 观不 泽东思想 , 凝结 了几代 中国共产 党人带领 中国特 色社 会主义 , 为中华 民族 伟大复兴 仅 突出 了加强 以 民生 为重点 的社会建设 人 民不懈探索实践 的智慧和心血 , 是马克 而 奋斗 ; 三是 在理论 品质上 , 它 们都坚 持 思想 , 而且也 在推进党 的执政 能力建设 和 思主义 中国化最新成 果 , 是党最 可宝贵的 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与时俱进 ; 四是 在理 先进性 建设 以及推进产 业结构 和经济发 政治和精神财 富 , 是全 国各族人 民团结奋 论 基 点 上 , 它 们 都 以社 会 主 义初 级 阶段 这 展 方 式 中 , 丰 富 和发 展 了邓 小 平 理 论 、 “ 三 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基 本 国情 为 立 论 基 础 ; 五 是 在 理 论 目标 个代表” 重要 思想 。三个 “ 小体系” 内涵 的
运 用科 学 方 法 对 新 鲜 实 践 经验 进行 总 结 , 遇到 的新矛盾 、 新问题 , 在理论创新 和理 备 。这就 是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的与
使 其深 刻系统理论化 , 这样总结 出来 的理 论发展上做出各 自的独特 贡献 。 论 结 晶必然是 在实践 中发展 了马克思主 义 。 以邓 小平 、 江泽民、 胡锦 涛 为代表 的 的本质和如何建设社会 主义 , 对共产党来 中国共 产党人 所领导 的 中国特色 社会主 说 , 这 主要是解 决客体 的问题 ; 建设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