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08-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复件
土壤学课件:8土壤空气和热量
第一节 土壤空气
若土壤空气中O2的含量小于9%或10%,根系发育 就会受到影响,O2含量低至5%以下时,绝大多数作物 根系停止发育。
O2与CO2在土壤空气中互为消长,当CO2含量大于1 %时,根系发育缓慢,至5~20%,则为致死的含量。
土壤空气中还原性气体,也可使根系受害,如H2S使 水稻产生黑根,导致吸收水肥能力减弱,甚至死亡。
第一节 土壤空气
二、土壤空气含量
土壤空气含量=总孔度-水分容积百分率 土壤空气的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土壤水分、土 壤生物活动、土壤深度、土壤温度、pH值,季节变化 及栽培措施等都会影响土壤空气变化。 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增加,O2 含量减少,其含量相互消长。
三、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
0.98
一般越接近地表的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越相近, 土壤深度越大,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差异也越大。
土壤空气
土壤 空气 与近 地表 大气 组成 的差
别
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 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 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于大气 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土壤剖面CO2和O2体积含量分布示意图
2、土壤空气与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所需氧气主要由土壤空气提供,缺氧时, 葡萄糖酒精发酵,产生酒精,使种子受害。
第一节 土壤空气
3、土壤空气与微生物活动
(1)土壤空气影响微生物活动,影响有机质转化。 通气良好 利于有机质矿质化。
(2)根系吸收养分,需通气良好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4、土壤空气状况与作物抗病性 (1)植物感病后,呼吸作用加强,以保持细胞内较高的 氧水平,对病菌分泌的酶和毒素有破坏作用。 (2)呼吸提供能量和中间产物,利于植物形成某些隔离 区阻止病斑扩大。 (3)伤口呼吸增强,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病菌侵染。
第一节土壤和空气的热量交换方式和热特性
第一节土壤和空气的热量交换方式和热特性一、土壤和空气的热量交换方式在土壤和空气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热量过程。
除分子热传导、辐射和对流这三种方式外,还存在着平流、乱流和因水的相变而引起的热量转移形式。
这些过程对土壤和空气层热状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分子热传导以分子运动来传递热量的过程称为分子热传导。
在土壤层中,热量交换是由分子热传导形式来完成的。
分子热传导过程强弱对土壤层内热状况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但在空气中,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其分子导热率很小,因而由传导方式进行的热量转移比其他方式要少得多,在多数情况下是可忽略不计的。
(二)辐射地面和大气层之间的辐射热交换是始终存在的。
地面一方面吸收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同时也向大气放出长波辐射。
白天当地面吸收的辐射超过放出的热量时,地面被加热增温,并通过辐射或其他方式把热量传送到大气层和土壤下层使之增温;夜间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超过吸收的大气逆辐射,结果使得地面损失热量,导致地面温度下降,此时土壤深层和大气就反过来以各种方式向地面输送热量,以维持地表温度不致下降太多,结果使得土壤深层和大气层的温度也发生下降。
(三)对流1、对流的概念空气在铅直方向上的大规模升降运动。
2、对流的种类对流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1)热力对流(自由对流)发生在低层气温剧烈增高或高层空气冷却时,上下层气温差异加大,造成低层空气密度较小,高层空气密度较大的不稳定状态,因而很容易产生对流。
(2)动力对流(强迫对流)空气水平流动时遇到山脉等障碍物时被迫抬升或因其它外力作用强迫时发生的。
对流使上下层空气混合,并发生热量交换。
对流的空气升降速度有时可达10m/s以上,高度可达对流层顶部附近。
土壤学(第六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PPT课件
.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土壤空气的扩散
在大气和土壤之间CO2和O2浓度的不同形成分压 梯度,驱使土壤从大气中吸收O2,同时排出CO2的气 体扩散作用,称为土壤呼吸。是土壤与大气交换的主
要机制。
土壤中CO2和O2的扩散过程分气相、液相两部分。 气相扩散:通过充气孔隙扩散保持着大气和土壤 间的气体交流作用
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组成,主要差别: (1)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 (2)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 (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 (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土壤空气含量(soil air content)
土壤空气含量=总孔度-水分容积百分率。
土壤空气的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土壤水分、 土壤生物活动、土壤深度、土壤温度、pH值,季 节变化及栽培措施等都会影响土壤空气变化。
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增加, O2含量减少,其含量相互消长。
.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表6-2 覆膜和裸露棉田在不同生长期内土壤空气含量 (%)
覆膜
气压变化、温度梯度、土壤表层风力、降水或灌溉 等。
土壤对流公式:qv=-(k/η)▽p qv—空气的容积对流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横截 面积的空气容积);
k—通气孔隙通气率; η—土壤空气的粘度;
p—土壤空气压力的三维(向)梯度;
负号表示方向。
从公式可见空气对流量随土壤透气率和气压梯度 增加而增大。
(3) 土壤空气中还原性气体,也可使根系受害,如 H2S使水稻产生黑根,导致吸收水肥能力减弱,甚 至死亡。
2.土壤空气与种子萌发(bourgeon)
第五章土壤空气与土壤热量状况
20.362
19.873 20.022
问题:土壤空气质量如何满足作物生长
需求的?
有资料表明:如果土壤不具备通气性,那 么,土壤空气中O2仅能够作物根系呼吸消耗 12~40个小时,可见,土壤气体更新是多么 重要。土壤是如何通气的呢?
25
二、土壤空气的更新
★土壤空气与大气的交换方式
气体扩散 整体对流
土壤热平衡应用
S=Q〒P〒LE〒R
农业生产中,常采
用中耕松土,地表
覆盖,设臵风障,
塑料大棚等措施以
调节土壤温度。
40
★ 2.土壤热量状况
①土温的日变化
土壤表层:
最低温出现于早晨5-6点 最高温出现在下午13-14点
表层变化幅度大,约每深10㎝可滞后 2.5-3.5小时,至40-100cm深处变化幅 度小甚至消失,
5.土壤有效水范围是从(
)到(
) 之间的含水量。
二.填空
6.
7. 8.
9. 10.
11.
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分为 、 、 和 4种类型。 一般土壤含水量越高,空气含量就越 。 吸湿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 或 。 重力水的含最取决于土壤 孔隙的数量。 土壤毛管水分为 和 ,前者的最大值称 为 ,后者达到最大值时称为 。 作物对水需求存在 和 两个关键时期
表示土壤稳温性的强弱, 热容量大的土壤, 稳温 性强, 反之, 稳温性弱.
P111
2.影响因素
粘土﹥ 壤土﹥ 沙土
土壤三相组成影响
★热容量主要取决于:土壤组成物质 土壤含水量
矿质土粒
沙土是“热性 土”,粘土是 “冷性土”,为 什么?
第六章 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1 ppt课件
2020/12/27
2
一、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类型 1. 土壤水的保持
水分进入土壤后,受三种力的作用被保持在土壤中: 一是土粒和水界面上的吸附力 二是水和空气界面上的弯月面力 三是地心引力(重力)
➢土粒和水界面上的吸附力由两种力所组成:
一是水分子与土粒间的分子吸力:包括固相表面剩余表面能对邻近 水分子的作用、范德华力、氢键。
二是胶体表面对极性水分子的静电引力。
两种力作用的结果,使水分子牢固地被吸附在土壤颗粒的表面上。
2020/12/27
3
➢水和空气界面上的弯月面力
水进入土壤,土粒对水分子的吸附力超过水分子之间的吸力,因
而在土粒构成的毛管孔隙中形成凹形弯月面,弯月面使液面产生压力 差,形成弯月面力。弯月面力(T)的大小与曲率半径(R)和水的表 面张力(δ)及湿润角(α)的关系是:
土壤吸湿水所受吸力?
HH
H
土H H
H
பைடு நூலகம்
HH
H H
HH
粒 HH
H
H
H
H
H
H
最大吸湿量
109 Pa (1万大气压)
3106 Pa (31大气压)
影响吸湿水的数量的因素:
质地比表面
有机质数量
沙土
0.5~10g·kg-1 (0.5-1%)
壤土 20~50g·kg-1 (2-5%)
粘土
50~65g·kg-1 (5-6.6%)
蔫湿度、临界水分)。
8
表61 各种作物的土壤萎蔫含水量(g·kg-1)
粗砂土 细砂土 砂质壤土 壤土 粘壤土
水稻
9.6
27
小麦
8.8
33
玉米 10.7
第五章土壤空气与土壤热量状况PPT课件
p109
要关心剖面土壤空气质量
覆膜和裸露棉田在不同生长期内土壤空气含量(%)
深度
/cm
0
覆膜
05-01
07-29
CO2
O2
CO2
O2
-
- 0.915 -
露地
05-01
07-29
CO2
O2
CO2
O2
- 0.056 0.056 -
问题:土壤空气质量如何满足作物生长
需求的?
有资料表明:如果土壤不具备通气性,那 么,土壤空气中O2仅能够作物根系呼吸消 耗12~40个小时,可见,土壤气体更新是 多么重要。土壤是如何通气的呢?
√
.
6
4、 风干土中含有( ) 。 A.重力水 B.毛管水 C.膜状水 D.√吸湿水
5.在土壤含水量15%时,其他条件一致,哪种质地的土 壤水势最低( )。
√A、√粘质土 B、砂质土 C、壤质土 D、不确定
6.取鲜土15克,烘干后为12克,问土壤含水量是( )。 √A、25% B、20% C、80% D、75%
5 0.158 20.497 1.006 20.439 0.70 20.649 0.211 20.653
10 0.420 20.397 1.060 20.275 0.104 20.513 0.279 20.668
15 0.250 20.486 0.865 19.953 0.134 20.857 0.385 20.506
√
二、判断题
1. 土壤水吸力越大,对作物的有效性就越大。( ) F
2. 任何一种土壤,无论是由干变湿还是由湿变干,只要土壤
土壤学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一、土壤热量的来源
(一)太阳的辐射能
在地球大气层的顶部测得 的垂直于太阳光下一平方厘米 的黑体表面在一分钟内吸收的 辐射能常数,称作太阳常数,
一般为1.9k/cm2/min。
99%的太阳能包含在0.3-
4.0微米的波长内,这一范围
的波长通常称为短波辐射。
不同土壤组分的热容量 6-3 土壤不同组分的热容量
土壤组成物质
粗石英砂 高岭石 石灰
Fe2O3 Al2O3 腐殖质 土壤空气 土壤水分
重量热容量
(Jg-1c-1)
0.745 0.975 0.895 0.682 0.908 1.996 1.004 4.184
容积热容量
(Jcm-3c-1)
2.163 2.410 2.435
五、 土壤通气性的调节
1、调节土壤水分含量 2、改良土壤结构 3、通过各种耕作手段来调节土壤通性
对旱作土壤,有中耕松土,深耙勤锄,打破土 表结壳,疏松耕层等措施。
对于水田土壤,可通过落水晒田、晒垡,搁田 及合理的下渗速率等措施。
第二节 土壤热量 (Soil heat)
土壤热量最基本的来源是太阳辐射 能,还有生物热和地热 。
①坡地接受的太阳辐射因坡向和坡度而不同; ②不同的坡向和坡度上,土壤蒸发强度不一样,土壤 水和植物覆盖度有差异,土温高低及变幅也就迥然不同。南坡 的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可以促进早发、早熟。
(三)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土壤颜色深的,吸收的辐射热量多,红色、黄色的次 之,浅色的土壤吸收的辐射热量小而反射率较高。在极端情况 下,土壤颜色的差异可以使不同土壤在同一时间的土表温度相 差2-4℃,园艺栽培中或农作物的苗床中,有的在表面覆盖 一层炉碴、草木灰或土杂肥等深色物质以提高土温。
土壤学 第6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难点:
气体的扩散,辐射平衡,热状况的调节。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土壤空气 第二节 土壤热量 第三节 土壤热性质 第四节 土壤温度
第一节 土壤空气 soil air
土壤空气主要来自大气,少量是土壤中生物、生物 化学和纯化学过程产生的气体。故土壤空气与大气的基 本组成相近,但由于土壤多相体系的特点,因而也存在 差异,显示其自身的特点。
支出的长波辐射(E)— 收入的长波辐 射 (G)
R=(I+H)(1-α)-r
地面的热量平衡(北半球)
(二)影响因素
1. 太阳的辐射强度
地表
表面类型
反照率 %
雪 2
75-90
.
地
水
3-10
面 湿的深色粘土 2-8
的 干的深色粘土 16
反 照
湿的砂土
9
率 干的砂土
18
(albedo)
裸地
12-25
1. 土壤热容量(Heat capacity of soil) 比热(C)(specific heat ):单位重量的 土壤每升高(或降低) 1℃所需的热量。 容积热容量(Cv)(volumetric heat capacity):单位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 降低) 1℃所需的热量。 Cv = Db×C
• 土壤通气量(soil air flux):单位时间内单位 压力下,进入单位体积土壤中气体的总量(ml cm-3 s-1).
• 充气孔隙度(air-filled capacity):
fa = 总孔隙度-体积含水量
• 氧化还原电位(redox potential)
R
Eh
E0
RT nF
【实用】土壤空气及热量状况PPT文档
由缺二地O2球、土内壤部土中的的岩壤根浆系传空则导短至气而地粗表的,的根热更毛。数新量大(量减土少。壤空气与大气的交换) 1. 整体交换 W3—土壤水分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R—其它方面所消耗的热量
土壤空气与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吸收一定的热量后,除用于本身的升温外,还将热量传给临近土层。
土壤导热率:指厚度为1cm,两端温度相差1℃时, 每秒钟通过1cm2土壤断面的焦耳数。()
土壤导热率主要受含水量、松紧程度孔隙状况影响。 土壤导热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含水量增加后 不仅在数量上水分增加易于导热,而且水分增加后使土 粒间彼此相连,增加了传热途经。所以湿土比干土导热 快。导热率低的土壤,昼夜温差大,导热率高的土壤昼 夜温差小。
土壤中O2的分压总是低于大气,而CO2的分压总是高于 大气。所以O2是从大气向土壤扩散,而CO2则是从土壤 向大气扩散,正如人不断呼出CO2和吸进O2一样,因此, 土壤气体交换被称为“土壤呼吸”。 三、土壤的通气性 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允许 通气的能力。 土壤通气性的重要性:通气与大气的交流,不断更新其 组成,使土体各部分组成趋向一致,如果土壤通气性差, 土壤中的O2在短时间内可能被全部耗竭,而CO2的含量随 之升高,以至妨碍作物根系的呼吸。
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过程中常放出一定的热量, 但数量较少。
2 3. 地球内热 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传导至地表的热。但因地壳导热能力
差,因此这部分热量占的比例小,但温泉附近,这一热
源不可忽视。
二、土壤的热性质
1.土壤热容量
是指单位重量或单位容积的土壤,当温度增或减 1℃时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用焦耳数 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 —反射率
地面辐射平衡示意图
2.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 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
– 1、太阳的辐射强度 、
• 日照角越大 ,坡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 坡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 • 在中纬度地区,南坡坡地每增加一度,约相当于纬度南 在中纬度地区,南坡坡地每增加一度, 移100公里所产生的影响。 100公里所产生的影响。 公里所产生的影响 • 同样,在中纬度地区,南坡比北坡接受的辐射能多,土 同样,在中纬度地区,南坡比北坡接受的辐射能多, 温也比北坡高。坡度越陡,坡向的温差越大。 温也比北坡高。坡度越陡,坡向的温差越大。坡向的这 种差异具有巨大的生态意义和农业意义。 种差异具有巨大的生态意义和农业意义。
–99%的太阳能包含在0.3-4.0微 99%的太阳能包含在0.3-4.0微 99 0.3 米的波长内, 米的波长内,这一范围的波长通 常称为短波辐射。 常称为短波辐射。 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 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其热 量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散射, 量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散射,一部 分被云层和地面反射, 分被云层和地面反射,土壤吸收 其中的一少部分。 其中的一少部分。
– 2、地面的反射率 、
• 太阳的入射角越大,反射率越低,反之越大。土壤的颜 太阳的入射角越大,反射率越低,反之越大。 粗糙程度、含水状况, 色、粗糙程度、含水状况,植被及其他覆盖物等都影响 反射率。 反射率。
3、地面有效辐射
• 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 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
(1)云雾、水汽和风:它们能强烈吸收和反射地 云雾、水汽和风 云雾 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大,因而使地面 有效辐射减少; (2)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空气密度、水汽、尘埃随海拔高 海拔高度 度增加而减少,大气逆辐射相应减少,有效辐射增大; (3)地表特征 地表特征:起伏、粗糙的地表比平滑表面辐 地表特征 射面大,有效辐射也大; (4)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导热性差的物体如秸杆、草皮、 地面覆盖 残枝落叶等覆盖地面时,可减少地面的有效辐射。
8.1 土壤空气状况
二 土壤空气的运动 (一)土壤空气的对流及其产生原因 (二)土壤空气的扩散及其产生原因 (三)土壤通气性 1 土壤通气性的定义 2 土壤通气性的调节
一 土壤中的空气流动
(一)对流
对流,又称质流,驱动力是总气压梯度,它使 气流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整体运动。
∂P / ∂t = α∂ ρ / ∂x
土壤空气的变化规律: 土壤空气的变化规律: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空气中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含量增大, 含量减少, CO2含量增大,O2含量减少,无论在膜 地或露地均是如此; 地或露地均是如此; ♠气温和土温升高,根系呼吸加强,微 气温和土温升高,根系呼吸加强, 气温和土温升高 生物活动加快,土壤空气中CO 生物活动加快,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增 夏季CO 含量最高; 加,夏季CO2含量最高; ♠覆膜田块的CO-2含量明显高于未覆 覆膜田块的CO 覆膜田块的CO 稻草原露地, 则反之. 稻草原露地,而O2则反之. ♠土壤空气中的CO2和O2的含量是相 土壤空气中的CO 土壤空气中的 互消长的, 互消长的,二者的总和维持在 19~22%之间 之间. 19~22%之间.
3.地球内热 3.地球内热
8.2 土壤热量状况
(二)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
1. 地面辐射平衡
R=[(I+H) -(I+H) α] +(G - E)
H E I
R= (I + H)(1-α) - r
r=E-G
R—地面辐射平衡差额 I—太阳直接辐射 H—大气辐射(天空辐射) E—地面辐射 G—逆辐射 r—地面有效辐射
三
土壤空气与土壤肥力
1.影响种子萌发 2.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 作物的抵抗缺氧能力的在小顺序为: 水稻 > 玉米 > 西红柿 > 豌豆 3.影响根系吸收功能 玉米在缺氧时对各种养分吸收能力递减顺序是: K>Ca>Mg>N>P 反之,通气后,各养分吸收能力递增顺序是: K>N>Ca>Mg>P,
4.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状况 固氮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都与土壤空气状况密切相关。 5.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状况 通气不良,土壤还原性加强,有机质分解不彻底, 可能产生过多的还原性气体,如H2S, CH4等,H2S是含铁 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的抑制剂,土 壤溶液中H2S含量达到0.07ppm时,水稻即表现枯黄,稻 根发黑。CH4的存在可以降低大麦根的生长速度,抑制 西红柿的生长等。
不同充气孔隙度下草甸褐土透气率K值 北京农业大学 不同充气孔隙度下草甸褐土透气率 值(北京农业大学 1989)
基质势(hPa) -9.8 -98 -310 - 含水率(%) 40.24 25.47 23.07 0 充气孔度 (%) 14.06 28.83 31.23 54.30 K(µm/s) 12 133 272 682
第二节 2.生物热 2.生物热
土壤热量(soil heat)
–据估算,含有机质4%的土壤,每英亩耕层有机质的潜能为 据估算,含有机质4 的土壤, 据估算 6.28× 6.99× KJ,相当于20 50吨无烟煤的热量。 20~ 6.28×109~6.99×109KJ,相当于20~50吨无烟煤的热量。
春 夏
夏 春
注意: 注意:
① 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许多过程和因素需进 一步研究。如土壤微生物需O2有一个很宽的范围。 ② 仅仅一个空气容量指标并不能肯定土壤是否能满足植 物和微生物对氧的需求。 ③ 土壤中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有的研究表明,某一特定植物对CO2浓度有一最佳值, 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根系生长衰退。过高浓度CO2往往 伴随缺O2而造成不良后果,但一定浓度CO2对植物生长 也有促进作用,而且CO2造成的土壤溶液的微酸性也有 利于有些土壤养分的释放.
2. 土壤通气性的调节 (1)调节土壤水分含量 (2)改良土壤结构 (3)通过各种耕作手段来调节土壤通性 对旱作土壤 旱作土壤,有中耕松土,深耙勤锄,打破土表结壳, 中耕松土,深耙勤锄,打破土表结壳, 旱作土壤 中耕松土 疏松耕层等措施。 疏松耕层 对于水田土壤 水田土壤,可通过落水晒田、晒垡,搁田 合理的 落水晒田、 水田土壤 落水晒田 晒垡,搁田及合理的 下渗速率等措施。 下渗速率
8.1 土壤空气状况
一 二 三 土壤
一
气体成分 近地面大气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的组成
表 8-1 O2 20.94 18~20.03 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比较 (容积 % ) CO2 0.03 0.15~0.65 N2 78.05 78.8~80.24 其它气体 0.98
第8 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土壤空气状况 1.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与大气的差异以及产生原因。 2.重点掌握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 3.了解土壤空气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哪些方面。 4.了解在农业生产中,一般用哪些措施来调节土壤空气状 况。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土壤热量状况 1.了解土壤热量的来源,为什么说太阳辐射能是土壤 热量最基本的来源。 2.重点掌握土壤的热性质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变化和 相互关系。 3.掌握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和对植物生长和土 壤肥力的影响。 4.采用哪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调节土壤的温度状 况。
第二节
土壤热量(soil heat)
8.2 土壤热量状况
(三)土壤的热量平衡
S = Q ± P ± LE + R
S— Q— P— LE — 土壤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获得 或失掉的热量 辐射平衡 土壤与大气层之间的湍流交 换量 水分蒸发、 水分蒸发、蒸腾或水汽凝结 而造成的热量损失或增加的 量 土面与土壤下层之间的热交 换量
0.98
主要差别: 主要差别: 1 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 2 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 3 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 4 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5 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影响土壤空气变化的因素:土壤水分、土壤生物活动、
土壤深度、土壤温度、pH、季节变化及栽培措施等。
8.2 土壤热量状况
(二)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 一 土壤的热量平衡 二 土壤热性质 三 土壤温度 四 土壤温度与土壤肥力 五 土壤温度调节
8.2 土壤热量状况
一 土壤的热量平衡 (一)土壤热量来源 1 太阳的辐射能 2 生物热 3 地球内热
1.太阳的辐射能 1.太阳的辐射能
垂直于太阳光下一平方厘米 的黑体表面在一分钟内吸收的辐 射能常数),称作太阳常数,一 般为1.9kal/cm2/min。 1.9kal/cm2/min。 1.9kal/cm2/min
2
2
方程4.9就是土壤空气瞬态对流的近似方程。 必须说明: 使用此方程的基本前提是流动过程属层流, 且这种层流是在小的压力差作用下产生的。
(二)土壤空气扩散扩散(soil air diffusion) 土壤空气扩散扩散( 气体扩散是指气体分子由浓度大(或分压大)处向 浓度小(或分压小)处的运动,它是由气体分子的热运动 (或称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引起的 布朗运动 土 壤 中 气 体 扩 散 过 程 也 可 用 Fick 第 一 定 律 表 示 。
dc q = − Ds dx
(4.10)
式中: q:表示扩散通量;Ds:表示土壤中气体表观扩散系数 c:表示某种气体 浓度;x:表示扩散距离 Dc/dx:表示浓度梯度
注意: 注意: 首先,土壤中气体表观扩散系数Ds必然比自由大气 中的扩散系数Do小。 其次,水在土中的传导性主要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分 布,然而,气体扩散与孔隙直径大小分布无关,因为分子 热运动时的平均自由途径(即无规则运动的一个分子与其 它 分 子 碰 撞 前 所 经 历 的 “ 平 均 ” 距 离 ) 只 有 0.0001 至 0.0005毫米,比一般的充气孔隙小得多。扩散主要受可供 扩散的连续孔隙的总体积和弯曲度的制约 连续孔隙的总体积和弯曲度的制约。 连续孔隙的总体积和弯曲度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