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册总复习教案1

合集下载

西师版十二册数学教案(2021年版修订)

西师版十二册数学教案(2021年版修订)

西师版十二册数学教案(2021年版修订)西南师大2021修订版第一单元: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2.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材第1页情景图;第2页服装吊牌图。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师:春节刚过,同学们在节日里一定买了不少的新衣服。

你们知识怎样识别一件合格的衣服吗?引导生认识到服装的成分标识等是识别其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衣服上是否有这样的标识?生找寻自己服装上的成分标识。

师:在标识上你发现了什么?哪些与我们的数学有关?引导生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执行标准”,厂家电话,面料及里料成分涉及到数字。

师:你认识代表面料或里料成分的数字吗?绝大多数学生可能已从生活中认识了这样的百分数。

师: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是我们从这节课开始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百分数。

二、进行新课1.初步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出示第2页服装成份图。

师:在这里也有一张服装标识。

你知道它体现的是什么服装吗?引导学生会看服装标识,识别出标识体现的是女裙。

师:谁来说说这里面的百分数有哪些?引导学生说出有36%、25.6%、21%、17.4%、100%。

板书:36%、25.6%、21%、17.4%、100%。

师:其中的36%代表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导生说出36%代表的是女裙面料中的羊毛含量,表示把这条裙子的面料成分看成100份的话,羊毛占其中的36份。

? 1师:那谁来说说25.6%又代表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25.6%代表的是女裙面料中的涤纶含量,表示把这条裙子的面料成分看成100份的话,涤纶占其中的25.6份。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2007年 月 日 第1页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2007年  月  日  第1页
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借助“思考·练习”1理解第三、四段内容。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2007年月日第4页
课题
2.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刽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刽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教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周星期第节2007年月日第1页
课题
1.卜算子·咏梅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重点
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四、由情导读,因读成颂
1、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深入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
2、播放网上下载的名家配乐朗诵,让学生学习朗读的技巧。
3、播放音乐,让学生自己配乐朗诵。
布置作业
1、读读背背陆游的咏梅词。
2、搜集毛泽东诗词,为下节课的演唱、朗诵会做准备。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2007年月日第2页
教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将全班学生分为5个竞赛组,每组4人。各小组提前将参赛诗词曲目报上来。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1、《夏》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西师版)六年级下册二、设计理念:课文词句鲜活生动,气势恢弘,富有感染力。

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烘托了气氛,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并且还要加强朗读指导,通过朗读,体会夏天的磅礴气势,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熟读成诵。

三、教学目标:1 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课文第一段。

四、教学重点:在作者的联想与想象中,感受夏天的磅礴气势。

五、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六、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夏天的图片。

七、教学方法:感受参与陶冶八、教学时间:2课时夏热烈——磅礴之势金黄——旺盛活力紧张——人倍忙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十一、课后反思:今天开课了,本以为已经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预习,学生已经能够对《夏》有所了解,学习起来轻松愉快。

(抓住关键性的词语体会)2、古诗二首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西师版)六年级下册二、设计理念:学习古诗的韵律,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

三、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默写两首古诗。

3、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欣赏夏日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背诵课文,默写《古诗两首》。

四、教学重点: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欣赏夏日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难点:自学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词语。

六、教学准备:教师:课文挂图。

学生:查阅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和写夏天的诗句。

七、教学方法: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八、教学时间:2课时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十一、课后反思:学生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数的整除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_教案教学设计

数的整除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_教案教学设计

数的整除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的整除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作出明确的判断和区分,进一步完善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抓重点内容进行复习的方法,最好能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网络。

3、创设相互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培养全员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整除的有关概念;整除与除尽的关系;自然数的分类;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自然数的分类;小组合作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设计:一、引入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大家一起对“数的整除”这一节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二、看书回顾(5')数的整除这节内容有很多的概念需要大家正确理解。

下面请大家根据以下复习提纲各自看书回顾课本第十册p28-41页中的内容。

(可小组交流)1、这一节中都介绍了哪些知识?2、你还能理解这些知识吗?重点钻研不理解的地方。

3、在这些知识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认为?三、反馈交流(6'-8')1、谁来说一说这节内容中都介绍了哪些知识。

板书:(整除、除尽倍数、约数……)2、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谁自告奋勇选择其中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知识点向大家作一下解释。

(不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偶数、奇数的持征;)3、选择你认为最难理解的知识点向大家作一下解释。

4、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

(指导:要找出最重要的概念,我们可以先找出这些知识间的联系,然后你就可以明白其中哪个知识点是最重要的。

)四、小组合作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一)整理知识网络(12')师:请你们把相互间有联系的知识用线连起来组成一幅知识结构图。

1、小组合作整理知识结构图。

(8')2、选一组进行汇报,说说你们为什么这样连线。

还有其它的整理方法吗?(4')3、总结得出最重要的知识点。

(整除)(二)解决一个重点,一个难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总复习教案)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108整理与反思以及P108-109练习与实践1-5题。

知识要点:1.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

2.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变换图形的位置,不能改变图形的大小。

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不能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可以改变图形的大小。

5.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2.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些特殊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整理与反思1.提问:你知道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有哪些?引导学生说出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平移和旋转。

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是旋转。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2.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图形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运用放大和缩小的方法可以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3.比较平移与旋转与放大和缩小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区别: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而放大和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联系:两种方法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4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条对称轴?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结合学生的判断,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含义,即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教案)-数学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

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教案)-数学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

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1新设计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89-90页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悟学习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转化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学情分析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内容,是将小学数学中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集中进行复习。

这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最基本的计算。

通过复习,系统整理知识,弥补学习缺陷,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

这节课是在学生复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重温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放手让学生把这些平面图形摆一摆,摆成网络图,完善知识结构上。

教学难点则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5教学过程5.1第二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培本美丽的西校区,(欣赏图片)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西校区会再次进行扩建,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成为你们的学弟学妹,高兴吗师同学们猜猜看,这块扩建土地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师根据学生的口答,随机贴出平面图形。

)师土地的形状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但无论什么形状,计算面积时,都要运用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

这就是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6种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什么叫做面积呢生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活动2【导入】二、自主梳理,引导建构(一)集中呈现面积计算公式师这6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们还记得吗怎么用字母表示一起来看看。

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十二册 练习1 第一课时

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十二册 练习1  第一课时

编号:10第十二册练习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入体。

2、认识儿话音,读读比比某一个词儿化以后读起来语音上发生了变化。

3、练习运用叹词表达恰当的语气。

4、修改病句,知道句中语意必须积累。

5、熟记12条成语,丰富语言积累。

6、根据资料向同学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了解民族风俗,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修改病句。

2、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习题1—3题课时目标: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认读儿化韵。

2、练习用叹词表达恰当的语气。

教学进程: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

⑴指名读题目。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⑴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⑵让学生说说写钢笔字行楷的注意点。

(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⑶以“爱”、“歌”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⑷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4、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二、教学第二题1、指明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⑴学生自由读,比一比同一组词前后有什么变化。

⑵指名学生回答、讨论。

⑶教师范读,讲解方法:在发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的同时卷舌。

⑷学生模仿发音。

3、练习。

⑴学生自由读。

⑵四人小组轮流读,互相指正。

4、反馈。

⑴指名读,注意纠正指导。

⑵延伸练习:平时学习中,你还读过或听过哪些儿化音?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⑴学生自读例句,思考:填了一个什么词?⑵师生讨论:怎样选用合适的叹词?3、练习4、反馈:指名读,师生共同讨论是否符合语气。

培智实用数学第十二册教案1—15课

培智实用数学第十二册教案1—15课

培智实用数学第十二册教案1—15课培智实用数学第十二册教案:1-15课第一课:整数乘法目标:了解整数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如购买水果、购买文具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整数乘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阐述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例如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等。

3、示范:通过具体的例子,如2×3,5×6等,演示如何进行乘法计算,同时解释每一步骤的含义。

4、练习:给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如3×4,5×2等,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

5、反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同时鼓励他们的进步和积极性。

第二课:小数乘法目标: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比较水果价格等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乘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介绍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例如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以及如何进行小数乘法计算。

3、示范:通过具体的例子,如0.5×0.2,1.5×0.4等,演示如何进行小数乘法计算,同时解释每一步骤的含义。

4、练习:给出一些简单的小数乘法题目,如1.2×0.3,2.5×0.4等,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

5、反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同时鼓励他们的进步和积极性。

第三课:分数乘法目标: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乘法计算。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如切割蛋糕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数乘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介绍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例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如何处理以及如何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3、示范:通过具体的例子,如1/2×1/3,2/3×3/4等,演示如何进行分数乘法计算,同时解释每一步骤的含义。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十二册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十二册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十二册教案一我最好的老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

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

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师?” 《我最好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能有感情地朗诵这两首诗,并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通过理解诗句,了解内容,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首先请同学们读一读唐代诗人韩愈曾写过的一句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出示这句诗写了唐代两个伟大的诗人,李是——李白,称为“诗仙”,杜是——杜甫,称为“诗圣”。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教案

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教案[ 2007-4-23 9:43:00 | By: 施施 ]?一、代数初步知识.复习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代数初步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的:1.通过系统的整理,帮助学生形成代数初步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对代数初步知识的掌握水平。

2.使学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使学生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进一步教会学生抓住联系整理知识的方法和针对重难点进行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复习重点:代数初步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生谈话。

师:(对一个学生)你今年多大了你们知道老师比他大多少岁吗你们能用一个式字表示出老师比他大的岁数生:x表示老师的岁数,(x-12)就表示出老师比他大的岁数。

2. 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代数方法。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块儿来整理复习代数初步知识。

二、整理知识1. 回忆整理。

提问: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哪些代数初步知识请大家打开课本98页边看边回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忆在屏幕上逐一出示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简易方程、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比和比例。

师:这些都是过去学过的代数初步知识,它们之间有联系吗要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就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根据这些知识要点和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并记录出整理的结果。

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将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得简洁、清晰,又有特色!学生分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结果和过程。

结合交流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

?3.归纳概括。

提问:请大家比较一下刚才这些方案,你更喜欢哪一种小结:其实这些方案都很出色,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根据什么来进行整理的它们都抓住了整理的关键,也就是根据知识要点和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整理。

小学语文第12册教案(人教版新)

小学语文第12册教案(人教版新)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十二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修订后的教材,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的编排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

本册共有课文篇,其中精读课文篇,略读课文篇,选读课文篇。

此次修订,增加了课文分量,并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

在篇课文中,保留了原教材的篇课文,新选了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

如《向往奥运》抒发了对北京申奥成功的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世纪宝鼎》《清明上河图》《拉萨古城》《名碑荟萃》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三克镭》展示了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鲁滨孙漂流记》体现了鲁滨孙挑战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新选课文还注意了体裁的多样性,有散文、诗、词,有简单的说明文,还有长篇小说的缩写和文言文。

本册教材的编排,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全册课文分为组,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导读。

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课例。

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

每组有—篇课文,这几篇课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

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语文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在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中,也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讲解,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方法。

教案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在词语的讲解过程中,教案中不仅告诉学生们这些词语的意思,还会详细介绍这些词语的构成和用法,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词语。

同时,教案中还会引导学生们归纳总结词语的特点,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除此之外,教案中还注重了课文的基础知识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会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且在讲解这些课文的时候,会注重对课文的基础知识的讲解。

比如,对于生词的解释,句法的解析,语气的把握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此外,教案中还注重对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的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会先让学生认识相关的基础知识,比如文章的结构、段落之间的关系等等,然后再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理解。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意思,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同时,这种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需要多方面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的学科,而在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确定位置复习教案

确定位置复习教案

确定位置复习教案确定位置复习教案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知识要点: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4.比例尺的知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图形与位置”。

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二、整理与反思1.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2.请大家利用我们教室里面的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3.请大家利用我们学校和学校周围的物体,用东、南、西、北来指明物体的方向和位置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4.刚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来表示物体所在的大家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们要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大家还记得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吗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图略)标出点D(6,1)、E(10,1)、F(9,4)、G(7,4),并顺次连接D、E、F、G、D。

围成的是什么图形5.练习:(五下P.16练一练)6.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除了用数对的方法标出所在的列和行,还可以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表示,怎样表示7.教师投影一幅野生动物园的示意图,学生用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搞清:
(1)整除与除尽的关系
(2)质数与合数的区别
(3)质数与互质数的区别
(4)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区分,并能熟练说出20以内的各数
(5)质数与质因数
以上概念分别举例说明
四、练习:
1、判断:第2题。
先独立做,再小组讨论,解决疑点
补充练习:
判断:
(1)任意两个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是合数。
(2)2的所有倍数,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11、作业:《作业本》
修改栏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
备课教师:袁津潘忠娥吕春霞陈小良郭园盛荣王丽刚
主备:潘忠娥执教:年月日
课题
总复习(五)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P.105)
课时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
提高四则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
备课教师:袁津潘忠娥吕春霞陈小良郭园盛荣王丽刚
主备:潘忠娥执教:年月日
课题
总复习(一)数的概念(P.99)
课时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重点难点
对数的概念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各概念的区别
课前准备
小黑板








一、内容整理:
(3)一个奇数加上5,一定能被2整除。()
(4)如果a=2b(a、b都是自然数),那么2和b都是a的约数。()
2、选做题:
(1)10以内不是奇数的质数是(),不是偶数的合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2)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十位上是4的四位数中,最小的是()。
(3)有两个自然数,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216,这两个数是()、()。
理解加、减、乘、除运算的意义、法则
课前准备








1、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以整数:
一个数乘以小数:
一个数乘以分数: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完成练习:
1、第一题:填空练后反馈
2、补充练习:
填空:
(1)()是10个一千万一百亿是10个()
五十亿是()个亿()个一百万是一亿
(2)用9、5、0、1、3、6这六个数字组成最小六位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万。
(3)一个六位数,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最小质数,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练习内容:第4题(共3组)
练习要求:(1)每做一组题,反馈一次
(2)规定时间内完成
(3)每人做对一题得1分,计小组总分
练后小结,说说自己成功或是失败的原因。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与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以后在做计算题时,你会注意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
五、小结。
修改栏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
备课教师:袁津潘忠娥吕春霞陈小良郭园盛荣王丽刚
主备:潘忠娥执教:年月日
课题
总复习(四)分数和百分数(P.103)
课时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正确通分、约分
(4)用2、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3、完成第3~5题。
五、课堂小结。
六、思考题。先独六完成,再交流反馈。
修改栏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
备课教师:袁津潘忠娥吕春霞陈小良郭园盛荣王丽刚
主备:潘忠娥执教:年月日
课题
总复习(三)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P.102)
三、完成练习
1、第2题。直接写出得数。练后说说运算顺序。
2、把几个分步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1)208÷26=8(2)1 - =1
32+8=40 ×1 =
25×40=1000 3- =2
(1)学生试做
(2)说说你的方法
(3)将分步式列成综合式,要注意什么?
(如看清运算符号、添加括号等)
3、竞赛活动:谁是计算小能手
五、作业。第5题。
修改栏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
备课教师:袁津潘忠娥吕春霞陈小良郭园盛荣王丽刚
主备:潘忠娥执教:年月日
课题
总复习(七)(P.109)
课时目标
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算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认真、仔细、负责的良好学习习惯。
分小组讨论,看哪组总结的规律多
4、练习:102页第1、2题
四、提高练习(投影)
1、m和n都是自然数,m÷n=6(n不等于1、6),那么m和n的最大公约数是()。
2、“相会的日子”。小明每隔30天理发一次,小刚每隔40天理发一次,在2003年1月1日两人同时去了理发室,这一年中他们在理发室再次相会是几月几日?(注:2003年是平年)
5、练习。第3、4题
6、复习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1)学生自己列式,找出规律
(2)共同讨论、小结:
0+a=a a÷a=1 0×a=0
a-0=a 0÷a=0 a×1=a
a-a=0 a÷1=a
7、完成第5题(1)
先小组完成,然后反馈,说说验算的方法
8、独立完成第5题(2)、(3)、(4)
9、小结。
判断:
(1)牧场里有许多羊,表示羊的只数的数是自然数。
()
(2)八十亿零四百万九千写作:804009000。()
(3)把0.5亿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5000万。
()
3、选做题。92页第3题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作业本》
修改栏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
备课教师:袁津潘忠娥吕春霞陈小良郭园盛荣王丽刚
主备:潘忠娥执教:年月日
课题
总复习(二)数的整除(P.101)
课时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作出明确的判断和区分。
重点难点
理解数的整除各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准备
投影








一、看第十册课本“数的整除”一章内容。
二、各学生自己写相互有联系的概念,并说一说。
三、完成101页表格,并根据“→”说说联系和区别。
以上分别举例说明
2、说说四则运算的法则,以实例说明
4、完成第1题。练后交来自反馈4、填写四则运算的关系式
(1)学生自己填写
(2)反馈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1、说说 分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
(2)把3个单位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
它的分数单位是“ ”,引出课题。
2、各学生自己写出关于“分数”的有关内容,并分别打上“√”、“?”。
3、交流、讨论,相互补充,教师同时板书。
课时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正确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重点难点
复习巩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法
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课前准备
投影








一、内容整理
1、学生自己复习
2、说说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举例说明
3、说说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区别。
修改栏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
真分数
分数分数的分类
假分数(可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3、完成第5题:比较分数大小(用多种方法)
练后反馈
4、说说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分数:(1)可表示具体量,如:米;
(2)可表示分率,如:()是()的几分之几
百分数:表示()是()的几分之几
6、完成第1~4题
(2)得出结论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互质关系
1
两数之积
倍数关系
较小数
较大数
一般关系
短除法
短除法
3、练习:103页第3题、第4题
三、复习巩固“互质数”
1、意义:强调“两个”数,公约数只有1
2、举例:(1)两个数都是质数
(2)两个数都是合数
(3)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各自举例,同桌交流
3、思考:怎样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10、作业
修改栏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
备课教师:袁津潘忠娥吕春霞陈小良郭园盛荣王丽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