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00.05.29•【文号】建城[2000]124号•【施行日期】2000.05.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环保局、科委,北京市市政管委:为了引导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防治城市水环境的污染,现将《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二000年五月二十九日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总则1.1为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所称“城市污水”,系指纳入和尚未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之混合污水。
1.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指导污水处理工艺及相关技术的选择和发展,并作为水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
1.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及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要求,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并优先安排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
1.5城市污水处理,应根据地区差别实行分类指导。
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理方式。
1.6城市污水处理应考虑与污水资源化目标相结合。
积极发展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综合利用技术。
1.7鼓励城市污水处理的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开发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10412)
城镇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总则1.1为明确城镇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原则和技术发展方向,促进城镇污水处理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满足水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城镇污水处理与排水管理条例》(待发布),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运营、监管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
1.3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系指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既包括城镇污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利用和污泥处理处置,也包括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
1.4城镇污水处理的目标是:将雨污水收集并处理、将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并安全处置,满足水污染防治的要求;结合本地水资源实际状况,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再生处理并充分利用、将雨水收集处理并充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应将雨污水收集与排除、雨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以及雨污水再生利用统一为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进行规划、建设、监督与管理。
1.6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编制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标准与规范,形成科学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指导规划、建设、监督与管理。
1.7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建设规划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并与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与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8城镇污水处理应符合节能降耗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采取切实措施,降低能量与物料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实现低碳污水处理。
2污水收集2.1应根据当地水环境质量要求、降水量及径流污染状况、城镇现状及发展规划、地形地质等方面,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排水体制。
2.2一般地区应优先考虑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污水处理与水污染治理政策
污水处理与水污染治理政策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如何有效处理污水并治理水污染,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的重点。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与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一、污水处理政策为了保护环境、改善水质,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污水处理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1. 制定环境法规。
各国通过立法,将污水处理作为法定任务,规定污水排放标准和相关处罚措施。
这些法规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管网。
政府投资兴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将收集到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和排放,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3. 推行污水处理费收费制度。
政府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减少污水排放,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水污染治理政策为了有效治理水污染,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2. 制定水质标准和排放标准。
依据国际标准和科学研究,制定严格的水质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引导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
3. 实施水资源管理政策。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采取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和使用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增加投入,推广水污染治理技术。
政府加大对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推广应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水污染防治技术,提高治理水平。
5. 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水污染治理。
三、案例分析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污水处理和水污染治理方面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
中国政府设立了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的建设,促进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
同时,中国推行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率100%的目标。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水 集 中处 理 设 施 。达 标 排 放 的 工 业 废 水 应 纳 入 城 市 污 水 收 集 系统 并 与 生 活污 水 合 并 处 理 。 对 排 入 城 市 污 水 收 集 系 统 的 工 业废 水 应 严 格 控 制 重 金 属 , 毒 有 害 物 质 , 在 厂 内进 行 预 处 理 , 有 并 使 其 达 到 国家 和 行 业 规 定 的 排 放 标 准 。 对 不 能 纳 入 城 市 污 水 收 集 系 统 的 居 民 区 、 游 旅
( ) 审考 核不合格 的 ; 二 年
使 用 有 机 食 品 标 志 时 , 在 标 志 图 形 的 下 方 同 应 时 标 印 该 产 品 的有 机 食 品认 证 证 书 号 码 。 第二 十 八 条
内使 用 。
有 机 食 品 标 志 必 须 在 限 定 的 范 围 任 何 单 位 和 个 人 不 得 伪造 、 改 、 涂
( ) 反 本 办 法 第 十 四 条 规 定 , 事有 机 食 品 三 违 从 有 偿咨询活动或有 机食品生产 经营活动 的 ; ( ) 反 第 十 五 条 规 定 , 认 证 过 程 中 弄 虚 作 四 违 在
假或欺骗客户 的 。
第二 十九条
转 让 有 机 食 品标 志 。 第 三 十 条 在 生 产 、 工 或 销 售 过 程 中 有 机 食 加 品 受 到 污 染 或 与 非 有 机 食 品 发 生 混 淆 时 , 机 食 品 有 生 产 经 营 单 位 或 个 人 必 须 及 时 通 报 原 有 机 食 品 认 证 机 构 , 该 食 品停 止 使 用 有 机 食 品 标 志 , 不 得 再 作 对 并 为有机食 品生产 、 工或销售 。 加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总则1.1为明确城镇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原则和技术发展方向,促进城镇污水处理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满足水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城镇污水处理与排水管理条例》(待发布),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运营、监管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
1.3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系指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既包括城镇污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利用和污泥处理处置,也包括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水的收集与处理。
1.4城镇污水处理的目标是:将雨污水收集并处理、将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并安全处置,满足水污染防治的要求;结合本地水资源实际状况,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再生处理并充分利用、将雨水收集处理并充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应将雨污水收集与排除、雨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以及雨污水再生利用统一为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进行规划、建设、监督与管理。
1.6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编制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标准与规范,形成科学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指导规划、建设、监督与管理。
1.7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建设规划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并与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与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8城镇污水处理应符合节能降耗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采取切实措施,降低能量与物料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实现低碳污水处理。
2污水收集2.1应根据当地水环境质量要求、降水量及径流污染状况、城镇现状及发展规划、地形地质等方面,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排水体制。
2.2一般地区应优先考虑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1总则1、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2、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6、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7、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1.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1、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2、污泥处理处置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3、应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划污泥产生量,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模;近期建设规模,应根据近期污水量和进水水质确定,充分发挥设施的投资和运行效益。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4号( 2000-05-29实施)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联合发文(此文件系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1.总则1.1 为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市污水”,系指纳入和尚未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之混合污水。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指导污水处理工艺及相关技术的选择和发展,并作为水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
1.4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及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要求,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并优先安排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
1.5 城市污水处理,应根据地区差别实行分类指导。
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理方式。
1.6 城市污水处理应考虑与污水资源化目标相结合。
积极发展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综合利用技术。
1.7 鼓励城市污水处理的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开发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2.目标与原则2.1 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2.2 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并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对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应严格控制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并在厂内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
对不能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居民区、旅游风景点、度假村、疗养院、机场、铁路车站、经济开发小区等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排放的污水和独立工矿区的工业废水,应进行就地处理达标排放。
201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水污染治理领域)
政策法规Policies,Regulations and Rules1 增强型膜生活污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工艺路线及参数:原水先经过预处理,进入采用增强型膜的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生化处理。
膜前池设置厌氧、好氧、缺氧,对污水中的磷及氮进行去除。
出水经消毒后可排放或回用。
膜系统吨水电耗低于0.15kW ·h/m 3,膜运行寿命5年以上,单个模块设备日处理规模可达1260m 3;增强型中空纤维微滤膜抗拉强度>200N/单丝,纯水通量大于19.6L/m 2·h·kPa。
主要技术指标:处理生活污水时,系统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COD Cr 、BOD 5、氨氮可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适用范围:城镇污水处理与回用。
技术特点:采用了支撑衬与PVDF相结合的增强型纤维膜,增加了膜强度;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保持长期稳定的通量,运行压力低,抗污染性强;高低曝气强度相结合的方式,使膜丝轻微抖动,减少膜污染和运行能耗。
应用案例:房山区水务工程建设项目办公室20,000t/d 北京市房山区城关再生水厂及回用管网MBR工程。
2 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工艺路线及参数:污水通过预处理去除悬浮或漂浮的固体物,然后提升至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反应器内大量兼性复合菌群的作用下被分解,混合液通过膜过滤,出水排放或回用。
反应器内DO为0.5~1.0mg/L。
主要技术指标:处理生活污水时,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适用范围:生活污水及食品废水等污(废)水处理。
技术特点:实现了污水C、N、P同步去除;与常规工艺相比,剩余污泥大量减少。
应用案例:江西奉新工业园印染集控区污水处理厂10,000m 3/d市政污水处理项目。
3 污水不锈钢编织网滤布过滤技术工艺路线及参数:不锈钢编织网滤布转盘过滤器由中心转鼓、滤布膜片、滤布骨架、反洗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建城[2009]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建城[2009]23号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八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1.总则1.1.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2.1.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的相关技术政策进行探讨。
一、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与挑战当前,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其次,污水成分日益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处理难度加大。
此外,一些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较低,运行管理不善,影响了处理效果。
二、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选择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格栅、沉淀、过滤等方法。
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沉淀可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过滤则进一步去除细小的悬浮物。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常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如混凝沉淀、化学氧化等。
混凝沉淀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染物凝聚沉淀,化学氧化则利用氧化剂将污染物氧化分解。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有机物,生物膜法则是通过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来净化污水。
三、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优化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降低处理成本,需要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
一方面,可以采用组合工艺,将不同的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
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工艺能够更有效地去除各类污染物。
另一方面,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水量特点,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如曝气量、停留时间等。
四、城市污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1、加强规划和监管政府应制定科学的城市污水处理规划,合理布局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其达标排放。
2、推广节水措施鼓励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
3、提高污水排放标准逐步提高城市污水的排放标准,促使污水处理厂采用更先进的处理技术和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不可阻挡,但与之伴随的是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污水。
当污水处理不当时,它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和实施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成为了当务之急。
污水处理是将城市生活和工业排放的废水进行净化和处理的过程。
这些污水通常含有有机物、悬浮物、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未经适当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造成水污染,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和饮用水安全问题。
因此,严格按照污水处理政策要求进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污染防治技术是必要的。
首先,生物处理技术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态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减少废水中的有机负荷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等。
其次,物理处理技术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物理处理采用了各种过滤、沉淀、浮选等方法,将悬浮物、微小颗粒等进行分离和去除。
最后,化学处理技术也可以辅助污水处理过程。
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如絮凝剂、消毒剂等,可以更彻底地清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政府在立法和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污水处理的责任和要求,强化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和审批,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排放。
政府还应制定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污水处理,推动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除了政府的作用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
企业应加强环境管理意识,建设和维护优良的污水处理设施,严格遵守污水排放标准。
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积极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非政府组织可以发挥监督作用,推动政府和企业履行责任,维护公众的权益。
在国际层面,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也需要合作和共同努力。
各国可通过交流经验、技术转让等方式,共同提高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水处理一直是城市发展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到城市的健康、整洁,更关乎着城市空气的质量、水质的改善和周围环境的维持。
所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污染的控制和防治政策的制定尤为重要。
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污水的收集、排放和处理的系统,这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基础。
现在,大部分城市已建立了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统,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仅仅依靠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排放质量。
污水处理技术也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因为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多变的,污水中的污染物也在不停的变化着,所以,污水处理技术也应该与之适应,使用更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污水处理分为几种不同的处理技术,比如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等,每种处理技术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只有合理的选择才能够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要解决的是城市污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制定。
在污水处理技术上,效果来自于政策的精准实施。
现行的污水污染控制的政策着眼于污水收集、排放以及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其中,增加污水收费,鼓励污水控制技术和投资,这一政策措施已被广泛采用。
此外,还应该重视污水排放的及时性,对污水处理技术的实施,促进污水排放的稳定,以及限制外来污染源的排放,这些都是有效的污染控制政策。
最后,要完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污染控制政策的实施,必须解决相关原因,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相应的法规来保证污水排放的及时性,对污水排放量和质量进行限制;二是要提高企业及其他污水污染源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加强处理设施的安装,改善污染排放技术,完善污水污染控制的执行机制,推进再生水的利用和环保投资的开发。
总之,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制定,对于改善城市环境、维护水资源宝贵至极,这不仅是政府政策应当致力于解决的重大课题,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火车有效发展的关键所在。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城市污水成为一个紧迫的环保问题,因而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的政策也成为当前非常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综述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相关问题。
一、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现状1.1水处理技术方面城市污水处理主要包括污水收集、输送、污水处理和排放四个部分。
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主要根据污水源的性质和数量,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地下污水管道、污水池等,可以有效的收集污水。
污水的输送系统利用重力或者鼓气输送法,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过污水处理以后,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染源,减少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
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有生物法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
生物法处理是以生物过程为主,利用微生物的各种代谢产物,使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进而清除污染物,逐步恢复合格的水环境。
化学处理技术则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放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染物固化、混凝、絮凝等方式沉淀下来,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污水的净化、脱水、回收和分离,主要利用物理原理,如浮选、沉淀、滤池、离子交换等,来去除污染物,使污水达到废水标准。
1.2染防护技术方面城市污染防护技术主要包括固体废物处理、气体污染控制及水污染控制。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将城市污染的固体废物收集、处理、资源化等,通过分类、处理、抗菌、脱水、焚烧等方式,减少其污染物,达到净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气体污染控制技术主要是指将污染物经过气体净化设备,进行处理,将有害物质从大气中分离出来,进行气体辐照、催化氧化、吸附剂等,从而控制城市空气污染。
水污染控制技术则是将污染水通过滤池、活性炭等处理设备污染物分离,然后用水源水处理作为清洗液,对污染物进行混凝、絮凝、分离等处理,从而控制水污染。
二、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未来发展2.1术和设备将受到重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将受到重视,技术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37795
( 建城[2022]23 号 2022-02-18 实施)2022-02-181.1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者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 本技术政策合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 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 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 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 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1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2.2 污泥处理处置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宜相对集中设置,鼓励将若干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集中处理处置。
城市污水处理规范要求与水污染防治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规范要求与水污染防治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必须遵守一系列规范要求,同时采用切实可行的水污染防治技术。
本文将探讨城市污水处理规范要求及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城市污水处理规范要求1. 污水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相关的污水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对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的具体规定,如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等。
通过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设施要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必须符合一定的设计和建设标准。
包括容量、冲洗和清理设备、操作机组等各方面要求。
同时,还需要有完善的监测系统和紧急处理设备,以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安全可靠。
3. 运维管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管理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检修和更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对设施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运维管理,才能保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性和长期可持续性。
二、水污染防治技术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和降解能力,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其中,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载体法和生物膜法等。
这些技术在去除COD、BOD和氨氮等有机污染物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2.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水污染防治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高效、无残留物和对一些难降解有机物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等优点。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通过特定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离的技术。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污染物,使水质得到提升。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建城[2009]23号2009-02-18实施)1.总则1.1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 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
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 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建设2.1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应符合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土地利用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2.2 污泥处理处置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污水处理重磅政策汇总
污水处理重磅政策汇总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污水处理成为各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
污水处理涉及到环境和公共卫生事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
一、加强污水排放标准为了减少水体污染物的排放,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污标准。
例如,中国在2015年出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这意味着处理后的水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并且对水中的污染物要进行精细处理。
二、鼓励发展先进技术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处理效果,各国政府纷纷鼓励发展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
例如,欧盟通过资助研发机构,推动先进的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提高分离和过滤效果。
同时,各国政府还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探索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
三、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为了解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的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
例如,印度政府在2015年发布了“印度水清洁计划”,计划在2020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万座污水处理厂,以提高污水处理覆盖率和水体质量。
四、强化监管和执法为了保证污水处理政策的实施效果,各国政府加强了对污水处理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例如,德国实施了严格的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并设立了专门的执法部门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监督,并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处罚。
这样的做法有效地推动了德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和水环境的改善。
五、提高环境意识和培养公众参与除了政府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也是解决污水问题的重要环节。
各国政府将公众教育纳入污水处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认知和参与意愿。
同时,政府还鼓励公众通过参与环境监测、举报违法排污等方式来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改进和发展。
总结而言,污水处理重磅政策的出台是各国政府切实关心水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城[2000]124号)
1、总则
1.1、为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制订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所称“城市污水”,系指纳入和尚未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之混合污水。
1.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指导污水处理工艺及相关技术的选择和发展,并作为水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
1.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及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要求,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并优先安排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
1.5、城市污水处理,应根据地区差别实行分类指导。
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理方式。
1.6、城市污水处理应考虑与污水资源化目标相结合。
经济发展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综合利用技术。
1.7、鼓励城市污水处理的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开发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2、目标与原则
2.1、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2.2、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并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对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应严格控制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并在厂内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
对不能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居民区、旅游风景点、度假村、疗养院、机场、铁路车站、经济开发小区等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排放污水和独立工矿区的工业废水,应进行就地处理达标排放。
2.3、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可分期分批实施。
受纳水体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时,为防治富营养化,城市污水应进行二级强化处理,增强除磷脱氮的效果。
非重点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可先行一级强化处理,分期实现二级处理。
2.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
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对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特殊要求,可积极稳妥地选用污水处理新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的要求。
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须进行深度处理。
2.5、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按照远期规划确定最终规模,以现状水量为主要依据确定近期规模。
3、城市污水的收集系统
3.1、在城市排水专业规划中应明确排水体制和退水出路。
3.2、对于新城区,应优先考虑采用完全分流制;对于改造难度很大的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可维持合流制排水系统,合理确定截留倍数。
在降雨量很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流制。
3.3、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受纳水体环境要求较高时,可考虑将初期雨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
3.4、实行城市排水许可制度,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监督检测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水质和水量,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安全有效运行。
4、污水处理
4.1、工艺选择准则
4.1.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
4.1.2、工艺选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资、处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等。
4.1.3、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
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
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殊时,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
4.1.4、积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
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
4.2、处理工艺
4.2.1、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一级强化处理,应根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要求和建设规模,选用物化强化处理法,AB法前段工艺、水解好氧法前段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等技术。
4.2.2、二级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在20万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
也可采用其他成熟技术。
日处理能力在10-2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艺。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
可选用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滤池法等技术,也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
4.2.3、二级强化处理二级强化处理工艺是指除有效去除碳源污染物外,且具备较强的除磷脱氮功能的处理工艺。
在对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区,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选用A/O法、A/A/O法等技术。
也可审慎选用其他的同效技术。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A/O法、A/A/O法外,也可选用具有除磷脱氮效果的氧化沟法、SBR 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必要时也可选用物化方法强化除磷效果。
4.3、自然净化处理工艺
4.3.1、在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和水体自净能力要求的条件下,可审慎采用城市污水排入大江或深海的处置方法。
4.3.2、在有利条件的地区,可利用荒地,闲地等可利用的条件,采用各种类型的土地处理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
4.3.3、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不能满足水环境要求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进一步处理。
4.3.4、采用土地处理技术,应严格防止地下水污染。
5、污泥处理
5.1、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
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处置。
5.2、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可进行堆肥处理和综合利用。
采用延时曝气的氧化沟法,SBR法等技术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需达到稳定化。
采用物化一级强化处理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处置。
5.3、经过处理后的污泥,达到稳定和无害化要求的,可农田利用;不能农田利用的污泥,应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6、污水再生利用
6.1、污水再生利用,可选用混凝,过滤,消毒或自然净化等深度处理技术。
6.2、提倡各类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按照经济合作和卫生安全的原则,实行污水再生利用。
发展再生水在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城市杂用、生态恢复和工业冷却等方面的利用。
6.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根据用户需要和用途,合理确定用水的水量和水质。
7、二次污染防治
7.1、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必须充分重视防治二次污染,妥善采用各种有效防治措施。
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前期建设阶段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进行充分论证。
7.2、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防治传染性疾病传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应设置消毒设施。
7.3、在环境卫生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应防治恶臭污染。
7.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应采用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并符合有关噪声控制要求。
7.5、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农田时不得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卫生填埋时严格防治污染地下水。
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