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精英与乡村治理_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政治传播机制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传统国家乡村治理是指在古代国家制度下,国家对乡村社会进行管理和治理的方式和机制。
自古以来,乡村是国家的基础和根基,乡村治理一直是国家政权的重要职能之一。
在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运作逻辑。
本文将从历史脉络和运作逻辑两个方面探讨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一、历史脉络1. 封建社会时期的乡村治理在封建社会时期,乡村治理是由地方官员和地方豪绅进行的。
地方官员由朝廷派驻,具有行政和司法职能,负责统治和管理当地的乡村社会。
地方豪绅是乡村社会中的权力和资源支配者,他们通过封建制度和家族关系控制着乡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
地方官员与地方豪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
2. 农民起义和土地改革运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农民起义和土地改革运动对乡村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起义是农民群体为了反抗封建地主压迫和剥削而进行的武装抗争活动,它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治理秩序,动摇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土地改革运动是国家对封建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政治运动,它削弱了地方豪绅的地位和势力,使乡村治理出现了新的变革和调整。
3. 社会主义时期的乡村治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和乡村治理的特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乡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乡村人民公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公有制和集体化管理改变了乡村治理的方式和机制。
国家对农村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了保障和帮助,全面提高了乡村的生产能力和社会福利水平。
二、运作逻辑1. 权力控制和资源调配乡村治理的运作逻辑是基于权力控制和资源调配的。
在传统国家乡村治理中,地方官员和地方豪绅是乡村社会的主要权力和资源控制者,他们通过土地和人口的控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地方官员和地方豪绅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手段,实现了权力的延续和资源的调配。
2. 社会秩序和权力平衡乡村治理的运作逻辑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力平衡。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传统国家乡村治理是指在历史上,国家对农村地区进行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管理与治理的一种制度和机制。
在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始终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治运作的重要逻辑之一,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脉络。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和运作逻辑两个方面,对传统国家乡村治理进行探讨。
一、历史脉络1. 封建时期的乡村治理在中国古代的封建时期,乡村治理是以封建土地制和封建官僚制为基础的。
国家将乡村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由地方官员进行管理。
这些官员在乡村中扮演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角色,负责征收税收、组织劳役、处理纠纷等。
乡村中还存在着地主和豪绅等地方势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和干预乡村治理,使得乡村治理成为政治斗争和社会秩序维护的重要场所。
2. 农民起义与乡村治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乡村治理往往成为农民起义的重要对象和目标。
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封建乡村治理的不足和不公,使得农民在生活和生产中受到了压迫和剥削。
在历史上,一些农民起义领袖如张角、黄巢等都曾试图改善乡村治理,并对封建乡村治理进行了颠覆和改革。
3. 乡村治理的变革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机构和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和完善,为后来的乡村治理奠定了基础。
一些社会学者和政治家也开始对乡村治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二、运作逻辑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村社自治、地方官僚管理和封建宗法制度。
村社自治是指村民自行组织和管理村社事务,由村长和村民代表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这是封建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地方官僚管理是指国家对乡村进行行政管理与监督,通过派遣官员和设立巡查机构等方式对乡村进行管理。
封建宗法制度是指以宗族关系和世袭制度为基础的等级秩序和社会组织形式,影响了乡村治理的运作逻辑。
传统乡村治理与国家统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在封建时代,乡村的治理主要是由官府负责的,官府设立了一套完善的行政机构,包括县、乡、村等组织,负责管理乡村的各项事务。
官府还会委派乡绅来管理乡村事务,他们是地方的有力人物,负责协调村民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村民也在村落中组织自己的自治组织,通过村规民约来管理村内事务,这些乡村治理机构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乡村秩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国家的乡村治理体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20世纪初,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乡村治理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乡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推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还建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和村级合作社,加强了农村的发展和管理,提高了农村的自治能力。
现代乡村治理的运作逻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主要依靠政府部门、村委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自治组织等多方面的合作。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农村政策,加强对乡村基层自治组织的指导和监督。
村委会则负责协调乡村内部事务,维护农村社会秩序。
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自治组织通过选举产生的村民代表,参与农村事务的决策制定,共同管理村内事务。
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和传统乡村治理体系相比,主要是在乡村自治组织的发展和政府监管机制的完善方面有了新的变化。
在乡村治理的运作逻辑方面,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更加注重村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通过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方式,让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管理,提高了乡村的自治能力,增强了农村社会管理的效力。
乡村精英变迁视角下的村社治理
承包 制度进 行必要 的调整 和创新 , 以使 土地 资源得 到 有效 、 理和充 分 的利用 。二 是“ 民 自治 ” 合 村 制度 面 l 临
新 的问题 。不少乡村精英基 于经济利益驱 动而进入城 市 , 一流动 客观上造 成 了乡村社 区的空壳 化和原子 这
[ 关键 词] 乡村精 英 ; 治理 ; 互 动 能量
[ 中图分类号- 426 1 2. 1 1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3 40 (060 -0 7-0 1 0 - 3720)6 08 4 1
当代 中 国正在 经 历一 个现 代 化 和制度 转 型 的过 程, 在这一转型过程 中, 乡村社 区 的治理 变革 集 中反 映 了当代 中国政治和社 会生活领域 的两大主题 : 一是“ 国 家一社会 ” 系的调整 , 是“ 关 二 民主一 自治” 的社会治理
具有重要 的示范意义 。
一
人 更有能力 , 他们在各 个方面都 出类拔 萃 , 而享有较 从
高的社会 地位 , 这些人便是社会 的精英 o[(6 之所 以  ̄ ]Z) 4P7 有精 英与大众之分 , 在达尔看来 , 这主要是 由四个方面
、
乡村精英及其变迁
乡村 , 主要是一个社 区概念 , 强调的是一定社 区的
维普资讯
No , 0 6 v 20 NO. n r l 7 6 Ge e a 1 8
甘
肃 理
论
学
刊
20 0 6年 l 1月
Ga s h o y R s a c n u T e r e e rh
第 6期
总第 18期 7
乡村 精 英 变 迁 视 角 下 的村 社 治 理
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试卷(六)(含答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单元检测试卷(六)一、选择题(16个小题,每题3分,计48分)1.(2024·沧州高二月考)秦朝“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什伍皆有长”,实行“连坐制度”;“使民无得擅徙”,若迁居,应请求地方官吏“更籍”。
秦朝这一制度的实行( ) A.革新了地方行政机构B.加强了基层管理C.平衡了全国人口布局D.加剧了社会矛盾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秦朝通过什伍连坐等措施,加强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控制,从而进一步维护了统治,故选B项;秦朝地方行政机构仍然以郡县为主,并没有革新,排除A项;基层管理的方式并不会改变人口分布,排除C项;秦朝的什伍连坐制加强了对基层的管理,未必会加剧社会矛盾,排除D项。
2.(2023·浙江新阵地联盟高二下联考)《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虽然从全国范围看,县是基层行政单位,但真正直接管理百姓的是乡亭里之类的组织。
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以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等事,都是由乡里官员直接承担办理的……乡官实际以啬夫为主……当时有“但闻啬夫,不知郡县”的说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啬夫成为地方实际掌控者B.郡县长官在地方治理中未发挥应有作用C.亭长负责地方讼狱、捕盗D.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可知古代的基层组织需要负责征收赋役,调节地方纠纷,维护地方治安,故选D 项;基层组织只是中央政府管理地方的延伸,地方实际掌控者依然是地方政府,排除A项;啬夫是地方郡县下属的基层治理组织,基层治理根本上依然要对地方郡县负责,所以地方郡县在上传下达和地方治理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啬夫负责地方治安,地方讼狱和捕盗主要由当地司法官员负责,排除C项。
3.(2024·安徽皖豫名校联盟联考)汉朝重视户籍登记管理。
据张家山汉简《奏谳书》记载,汉初颁布的“自占书名数令”中有“诸无名数者,皆令自占书名数。
令到县道官,盈卅日,不自占书名数,皆耐为隶臣妾,锢,勿令以爵、赏免,舍匿者与同罪”的规定。
政治社会学论文乡村精英的崛起与政治认同的获得国家政权与乡村关系新形态的探讨
政治社会学论文乡村精英的崛起与政治认同的获得国家政权与乡村关系新形态的探讨政治社会学论文乡村精英的崛起与政治认同的获得国家政权与乡村关系新形态的探讨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乡村地区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乡村精英的崛起以及他们对政治的认同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将探讨乡村精英的崛起如何影响政治认同,并进一步探讨国家政权与乡村关系的新形态。
一、乡村精英的崛起乡村精英是指在乡村地区具备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群。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出现了一批乡村精英。
他们通常是当地的企业家、农业专家或者是具备一定教育背景的人士。
这些乡村精英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权力,并在乡村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乡村精英的崛起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首先,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乡村精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乡村精英通过投资农业、兴办企业等方式积累了财富。
其次,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使得乡村地区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得到了重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了乡村精英的新生力量。
此外,政府也在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支持,为乡村精英崛起提供了支持和机会。
二、政治认同的获得乡村精英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地位的提升,对政治的认同也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
政治认同是指个体对特定政治体系、价值观或政党的认同和归属感。
乡村精英通过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和社会事务,表达自己对国家政权的认同。
乡村精英获得政治认同的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和资源投入,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乡村精英看到政府领导层关心农村地区的努力,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决策制定能力表示认同。
其次,乡村精英通过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社区建设,实际参与到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中,从而加深了对政府的认同。
三、国家政权与乡村关系的新形态随着乡村精英的崛起和政治认同的获得,国家政权与乡村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形态。
传统上,国家政权在乡村地区的控制力较弱,政策的执行和资源的分配存在一定问题。
19世纪中叶至2O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
19世纪中叶至2O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内容提要: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在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
清统治者为弥乱固本,维护帝国统治,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
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其扶植的敌伪政权,对东北及其他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腥风血雨中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调整和处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前后不同的选择。
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政权经历了由工农代表苏维埃到人民民主政权的历史嬗变,与此相联系,她所领导的乡村基层政权也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结构性变化。
关键词:乡村治理;晚清;伪满基层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民主革命政权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是中国经历动荡最多、经受破坏最大、对当代中国发展也影响最深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乡村治理结构在外敌人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
一、晚清乡治结构的历史变迁清统治者于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了全国性政权以后,为弥乱固本,维护帝国统治,并以求“世袭罔替”,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
(一)里甲制与保甲制清代(特别是前期)乡治结构总体上是承袭明制之旧,尽管乡村组织的名称繁多,如里甲、里社、保甲、牌甲等,但就其社会职能而言,大都名异而实同,大致可分为里甲制和保甲制两类。
清制规定,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为长。
里下为“甲”,甲设甲首。
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涉一里之事,里甲每五年编审一次①。
清初里甲保甲并行,且互为补充。
这时里甲制的主要职责为编造赋役册籍、调查催办钱粮,可以说是一种徭役与田赋合而为一的制度,所以,颇为清政府所重视。
自雍正摊丁人亩以后,由于只以土亩作为纳税的单一标准,地丁钱粮基本固定,里甲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里社组织,而已具有了基层社会行政管理的职能,里长除“管舏里事”(管理里中自治性事务)外,还消“勾舏公事”(协助官府办差)。
新中国成立以来村落政治精英的产生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以浙南XF村为例
江西社会科学2011.11新中国成立以来村落政治精英的产生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以浙南XF村为例■任映红新中国成立以来,村落政治精英的产生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国家权力主导阶段,乡村民主萌生阶段,家族文化复兴阶段,经济能人村治阶段。
但是,这四种村治模式都不是理想的法治型村治模式。
当前,探索农村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就要做到:加强村委会选举的法制建设;大力发展农民文娱组织,消解村落家族文化影响;通过政治社会化提升农民素质;整合和扩大农村政治资源,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关键词]村落;政治精英;乡村治理模式[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1-0204-05任映红(1965—),女,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化社会学。
(浙江温州325035)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联“浙江基层民主的实践与创新”(编号:2009XZ45)、温州文化研究工程“地方性知识语境下的农村政治发展研究”(编号:WYK11160)的研究成果。
村落是当今农民最为基础性的生活区域,在这一基本生活空间里,中国的大多数人口以地缘血缘为纽带集合成一定的社会群体,世代繁衍生息。
村落政治精英指的是在村庄中发挥着领导、决策、管理作用的村干部。
本文立足田野调查,从一个村落的视角,观察新中国成立后村落政治精英更替的几个阶段及内在影响,希望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示。
XF村是浙江温州所辖的一个自然村。
2009年,XF 村全村465户,总人口2012人,其中村民代表44人,党员63人。
村里有大中小企业近200家,人均收入2万元左右,是远近闻名的汽摩配专业村,2007年被评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
XF村是一个主姓宗族村,陈氏占总户数的48%,王氏占总户数的24%,金氏占总户数的7%。
它与单姓宗族村落不同的是,宗族内部有亲和力,但宗族之间却会发生诸多利益资源(主要是权力资源)纷争,各大姓常会不由自主地卷入以“谁在这个村说了算”为目标的村落政治权力的角逐中。
公需课培训乡村振兴战略作业100分答案(二)
公需课培训乡村振兴战略作业100分答案(二)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须以()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A、儒家B、社会主义核心C、传统D、法治2、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还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A、俭朴村风B、淳朴民风C、勤劳家风D、节俭族风3、使民主制度运转起来的关键是要让( )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行为习惯。
A、村民自治B、民主精神C、民主选举D、民主复议4、农村社会治理开始朝着网格化方向实施制度创新,实施“民生110”工程。
表明:国家权力契合农村基层法治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以()的多元救济通道;A、以基层司法为核心B、以传统文化文化为核心C、以乡贤规则为核心D、以村规民约和村民意愿为核心5、中国农业起源于什么时候?A、200万年前B、5万年前C、1万年前D、5000年前6、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组织基础是()A、利益相关B、关系相融C、阶层相近D、地域相近7、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
A、手段B、保障C、目的D、基础8、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美洲引进到中国的水果是?A、烟草B、菠萝C、西瓜D、梨9、“村治”是指以( )为后盾,强调高度的自治和一定程度的民主,事关村民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 这里主要是指“村务”) 由村民自己处理。
A、宪法和法律B、传统文化C、乡贤规则D、以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意愿10、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哪一类资源节约型技术()A、节水B、节能C、节地D、节药E、节肥F、节劳力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下面四种农作物,那几种是地理大发现后由美洲传入中国的?A、高粱B、玉米C、番薯D、马铃薯2、当代中国农村“村民自治”难以取得成效的原因,包括()A、自治单位过大,村民自治难参与。
B、利益纽带缺失,村民自治难民主C、行政自治相冲突,村民自治难作为D、减人不减地、增人要增地引发的纠纷E、农村人口负增长及老龄化趋势显现3、我国精耕细作农业存在于下列那些王朝?A、商朝B、秦朝C、唐朝D、清朝4、推进基层农村有效治理内生性关键要素,包括()A、利益相关B、关系相融C、阶层相近D、地域相近E、文化相连5、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方面的法律规定主要来源于()A、《行政诉讼法》B、《宪法》C、《村委会组织法》D、《行政复议法》E、《监察法》6、下列那些属于乡村文化建设工程A、文化广场B、村史馆C、文化礼堂D、修族谱7、通过乡村精英的制度培育,实现乡村振兴,其内容包括()A、加大乡村发展的政策投资力度B、建立常态化的精英吸纳机制C、提高村庄精英的生活待遇D、提供完善的村庄公共服务,做好精英回流工作E、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8、下列那些是农业文化遗产具备的特征A、悠久性B、战略性C、个体性D、活态性9、当前农村土地问题取代负担问题,治理危机出现新焦点的原因是()A、减人不减地、增人要增地引发的纠纷B、村组机动地管理不规范引发的纠纷。
20世纪20_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威在基层政治中的变动趋向_以晋西北乡村为例
其父在兔 坂主村 当村长, 与区 长关系好, 在全区地位高。
受村长、小商人。
临县乔先生 五寨温先生
民 国 25 年当 村 长后, 地 位 提 高 到全村为之崇拜而畏惧的程度。 村 副, 当 地人 称 山大 王, 没 人 敢 惹。
临南王先生 名中医, 连任本村两任村长。 宁武丁先生 当村长两年。
交城武先生 富商 有 钱, 操 纵 区 公所, 当选 宁武丁先生 省议员 , 在太 原政界 与本地 有威
— 103 —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年第 3 期( 总第 152 期)
重要区域。“村制”的实行, 意味着国家行政 力量向基层社会的大规模渗透, 这一行政 力量的扩展对士绅在草根社会的统治模式 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引起了何种变化, 其动 因是什么, 以及这种变化导致士绅在国家 与社会中间环节所呈现出的角色特征等一 系列论题, 是本文的主要关怀。笔者拟以晋 西北乡村社会为例, 以士绅声望获得方式 的转变为切入口, 对这一论题展开论述。
五寨蔚先生 岢岚段先生 神医卖药, 包税。 公正、清高、有学问。 村长、区长、公道团长。 为人正直, 不借势欺人。
根据上表所列, 我们再来审视通过传 统方式获得声望的士绅与“权力资本”的关 系。如表中所示: 部分士绅的社会声望源于 行医、写状子等传统职业, 但他们社会地位 的确立与“权力资本”并非毫无牵涉, 如“临 县士绅郭效业, 在曲峪、兔坂市镇经济上很 有实力, 且文化程度高, 社会活动能力强, 但本人最得意的是当过村长, 老百姓信仰 他; 士绅郭俊选, 不仅由于会写状子, 也因 为 当县 政 府 科 长 而 在 晋 西 一代 很 有 名 气 ”〔10〕。由此, 对于部分士绅而言, “权力 资本”则是增加其社区声望的重要砝码, 并 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引以自豪的地位象征 资本和奋斗目标, 这一现象进一步表明乡 村 精英的身份由士绅向“权绅”转变的趋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乡村治理是指国家对农村地区的管理和治理工作。
在传统社会中,乡村治理往往由地方乡村领导和村民自治机构共同参与,形成一种共治的模式。
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和运作逻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通过设立乡村行政单位或乡村官府来统治和管理农村地区。
这些官府负责乡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如土地分配、税收征收、剿匪防守等。
乡村领导由官府的官员担任,他们依靠权力和法律来行使管理的职责。
在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村民自治机构是指由村民自愿组成的一种自治机构,代表村民的利益,管理和处理村民事务。
在村民自治机构中,通常由村民自行选举产生一批代表村民利益的村民委员会成员,他们负责管理村级事务,并制定乡规民约等村级规章制度。
这种村民自治机构在乡村治理中起到了连接国家与村民的桥梁作用。
在传统国家乡村治理中,乡村领导和村民自治机构之间经常形成一种共治的关系。
乡村领导通过官方权力来管理和管理农村地区,而村民自治机构则通过村民自愿参与的形式,对村级事务进行管理和决策。
两者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为乡村实现安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
乡村领导可以通过官方权力进行决策和监管,而村民自治机构则可以通过民主选举和村民参与来实现村民意愿的传达。
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运作逻辑主要是通过权力与民主的结合来实现的。
乡村领导通过权力来推动政策和规划的实施,确保农村地区的秩序和稳定。
村民自治机构则通过民主选举和村民参与来实现对乡村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这种权力与民主的结合,既能够保证国家的决策和政策得以有效执行,又能够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导论:试论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
导论试论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一引论2006年,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农业税在中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皇粮国税已内化为中国农民政治正确的一部分,河北有“交了粮,自在王”[1]的民谚,“自在王”是说国家不扰民,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原因并不是国家不想治,而是传统国家是典型意义上的弱国家,缺少深入社会的能力和治理技术。
“自在王”的前提是“交了粮”,“皇粮国税不可免,但是皇粮国税不能太重,必须轻徭薄赋。
税赋太重就会引发严重问题”[2]。
进入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不得不以现代化作为回应,现代化的前提是增加从农村社会的资源提取,以发展现代事业,如建立现代警察制度和教育制度,用于洋务运动,发展军事工业。
传统的弱国家的基层治理制度难以满足从农村社会提取大量资源的要求,国家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自上而下的现代行政体系,以有效地从农村抽取资源。
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在抽取农村资源和国家政权建设之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国家政权无能力建立有效的官僚机构,而是靠复制扩大旧有的治理制度,即政权内卷化,从农村抽取的资源大多被非正式中间机构的贪污所消耗,从而产生了政权合法性的严重危机。
[3]真正完成国家政权建设,并能够从农村社会有效抽取资源,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通过政社合一的制度,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并因此完成了从农村抽取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农村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小,国家越来越不依赖从农村抽取资源来进行现代化建设。
以承包制为开端的农村体制改革,很快就由经济体制到行政体制。
至1984年,人民公社解体,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乡(镇)政村治”治理架构最终确立,国家将强有力地伸入农村基层的组织体系收缩回去。
20世纪80年代至2006年的20多年时间,是一个过渡阶段,是在中国回应现代化要求中,通过国家政权建设来扩大从农村抽取资源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阶段,和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不再从农村抽取资源,出现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的过渡阶段。
乡村治理的发展历史
乡村治理的发展历史:
乡村治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乡村治理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
在古代,乡村治理主要是以宗族和乡绅为主导的治理模式。
宗族是乡村社会的基本单位,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力和资源分配权。
乡绅则是乡村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影响力,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决策作用。
进入近现代以后,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乡村治理也逐渐开始进行改革和探索。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加强对乡村治理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一些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也开始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为乡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乡村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治理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同时,一些创新性的乡村治理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如“村民自治”、“村级组织建设”等,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的来说,乡村治理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乡村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精英选举与乡村治理
精英选举与乡村治理一、精英:乡村治理无以回避的一个群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农村改革是一种以下放权力为主要表征的分权式改革。
分权式改革的推进意味着村民获得了日益增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也意味着强行政控制的村治体制面临解体。
与此同时,备受农民群众青睐并且得到国家回应的民主化村庄治理模式迅速发展起来。
其标志就是以村委会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
当前对村民自治的关注重在于其民主方面,而对治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弱。
即使已有研究,也多在对其价值和效能的评判。
然而,无论是思考村民自治的价值功效,以推测“草根民主”到底能走多远,还是探索民主化村庄治理模式的选择,都不能置乡村的具体场域不顾。
关注村民自治不能回避对特定乡村社会的性质的思考,因为特定乡村社会的性质不仅型构着乡村的选举风景,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选举后的村治运行和村庄政治。
必须理解特定乡村社会的性质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能忽视乡村社会的性质。
因为村庄内诸多活动是脱离不了乡村社会性质的掌控,受制于乡村社会的性质。
二是不能忽视我国乡村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必须看到我国从来就不存在统一农村的客观实际,注意区分不同地域的乡土性质,分清四种不同类型的村庄[1],及其村庄治理的不同内涵,避免笼统地谈论村民治理的不适宜性。
理解特定乡村社会的性质,并不在于要抓住乡村社会的固态容貌,而是要掌握其线索和构成因素。
掌握这些线索和构成要素,必须思考村庄内部结构。
在村庄内部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2](P5)然而,“在大多数政治体系中,对政治事务极感兴趣,关心并了解政治,活跃于政治事务的人,一般来说,往往是少数……简言之,大多数人是无政治性的”[2](P131)。
因此,在村庄治理中,对乡村治理产生影响的是有政治性的人。
在这些人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乡村精英。
从理论上讲,民主化村庄治理,是村民通过民主的方法获得村庄秩序。
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
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政府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等。
这些内容对于中国乡村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首先,在政府改革方面,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便更好地治理乡村。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推行地方自治制度,逐步建立起了乡村自治组织。
同时,还加强了对乡村的政治宣传教育工作,使得乡村居民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加强。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中国乡村治理奠定了政治基础。
其次,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以及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等。
这些改革为农村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在农村教育改革方面,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教育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农村学校的建设、农村教师的培训以及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提升提供了保障,也为乡村的人力资源培养提供了保障。
此外,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政府也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经济发展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技术的普及以及农业产业的发展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最后,在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方面,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推行农村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以及弘扬民族文化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农村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保障。
总的来说,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乡村的稳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
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乡村治理领域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将从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及乡村治理的不足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
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重视乡村治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改革、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土地改革是当时的重要任务,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土地进行改革,实现土地所有权的合理分配,进行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的土地保有权和经营权,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的投入,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社、互助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加强村民自治。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了许多乡村道路、水利设施和电力设施,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灌溉和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乡村治理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对中国农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乡村治理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使农村土地流转更加灵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乡村治理推动了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增强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村自治的能力,为后来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乡村治理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农民创造了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最后是乡村治理的不足。
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首先,乡村治理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导致了一些地方乡村治理工作推进缓慢,效果不明显。
其次,乡村治理中存在一些腐败现象,一些政府官员以权谋私,损害农民利益,影响了乡村治理的实际效果。
再次,乡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不足,有些农村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总之,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改革、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系列工作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对中国乡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
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The rural governance in China during the 1920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challenges. This period marked a shift from traditional feudal systems to new forms of governance. Let us delve into the main aspects of rural governance in 1920s China.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乡村治理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挑战。
这一时期标志着传统封建制度向新形式治理的转变。
让我们深入了解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
1. Land reform:In the early 1920s, land reform became a central issue in China's rural governance agenda. The aim was to address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land ownership and break down the power of wealthy landlords over peasants. Theredistribution of land was aimed at providing peasants with their own plots for cultivation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1. 土地改革:在20世纪20年代初,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农村治理议程的核心问题。
旨在解决土地所有权不平等问题并打破富有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力。
土地重新分配旨在为农民提供属于他们自己种植的土地,并提高农业生产力。
社区工作(山东联盟)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 慈善组织会社首创了以特定社区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为社会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选择题:美国建立的第一座社区中心是芝加哥霍尔中心。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 中国古代的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选项:A:家族B:同乡C:行会D:宗教E:社仓乡约答案: 【家族,同乡,行会,宗教】4、选择题: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区工作突出内容就是“邻里之家”模式的推行,其主旨是动用社区资源对有需要的人进行服务。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选择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不少地区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晏阳初、陶行知和梁漱溟。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6、选择题: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和社区睦邻运动是当代社区工作的渊源。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选择题:爱尔伯福制要求救济款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最低限度发放。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选择题:专业社区工作开始逐渐形成的标志首先是在1939年美国学者兰尼的报告系统的阐述了社区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选择题:古代中国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自发性特征,往往从血缘、地缘,业缘和信缘四个方面考虑。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0、选择题: 关于社区睦邻组织对我国农村社区工作开展的启示,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选项:A:有目的的组织有志于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人士真正到农村去,扎根于农村B:在农村成立社区服务机构,使社区工作者可以有稳定的住所和工作场所C:直接由有经验的农村社区工作者制定自上而下的计划,并监督开展D:在深入了解社区及居民选择题的基础上,与居民一起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答案: 【有目的的组织有志于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人士真正到农村去,扎根于农村,在农村成立社区服务机构,使社区工作者可以有稳定的住所和工作场所,在深入了解社区及居民选择题的基础上,与居民一起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11、选择题:英美社区睦邻组织对我国城市社区工作发展的启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项目的策划必须建立在社区选择题或需求评估的基础上B:与居民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居民既是服务对象也是项目开展的主要参与者C:从宏观上促进社区的整体发展D:需要社区工作者深入、全面的了解社区,其方法可以借助社区观察、社区调查、社区访谈、社区咨询、文献等答案: 【项目的策划必须建立在社区选择题或需求评估的基础上,与居民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居民既是服务对象也是项目开展的主要参与者,从宏观上促进社区的整体发展,需要社区工作者深入、全面的了解社区,其方法可以借助社区观察、社区调查、社区访谈、社区咨询、文献等】12、选择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很多独立的新兴国家,他们面临着贫穷、失业、教育落后等一系列社会选择题,因此在1951年联合国通过议案倡导开展“社区发展运动”。
二十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
二十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2006年取消农业税,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取消农业税及国家开始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意谓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就农村来说,取消农业税不仅意谓着2000多年来一直作为国家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农业税赋的终结,而且意谓着中国已经完成内向积累的工业化阶段,进入了全新的现代化建设时期。
回顾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如果依据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状况,可以清晰地划分出几个相当不同的时期,其一是晚清至民国的20世纪上半叶;其二是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尤其是人民公社时期;其三是分田到户后至2006年取消农业税前。
2003年全国农村推行税费改革开始,即为取消农业税作了准备。
20世纪的以上三个时期都面临着中国要通过内向式积累以完成工业化建设任务,都要实现毛泽东同志所说实行“大仁政”的富国强兵的历史使命。
但是,三个时期在完成以从农村提取资源为目的的内向式积累方面的能力及效果方面,差异极大,在处理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方式方面也差异极大。
20世纪的历史是刚刚过去的历史,从乡村治理角度总结这段历史,有助于客观地看待20世纪历史,并有助于理解新世纪取消农业税的深刻原因。
从改革开放以后的乡村治理开始讨论,可以找到更多鲜活实证的资料,也更容易与读者的所见所闻勾联起来。
1980年代初,全国农村分田到户,人民公社解体。
从国家与农民关系方面看,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通过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将农民组织起来,国家与人民公社打交道。
人民公社解体后,国家不得不通过乡村组织与近2亿农户打交道。
从农民方面看,因为将生产单位划小到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作为小私有单位的家庭,而焕发了家庭的内在积极性。
分田到户后不久,一方面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一方面粮食收购价上调,化肥供应突增,良种迅速推广,加之人民公社时期修建的水利设施发挥作用,粮食产量持续上升,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东方论坛2007年第5期民 间 精 英 与 乡 村 治 理*——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政治传播机制章 兴 鸣(江南大学 法政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收稿日期:2007-09-03作者简介:章兴鸣(1975-),男,湖北浠水人,博士,江南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政治传播和公共政策。
*本文为2007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项目批准号07SJD810010)成果。
摘 要:在传统乡村,以士绅为主的基层精英阶层在沟通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官民良性互动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到20世纪前期,现代传媒对乡村地区几乎不产生直接影响,由于民间精英的城市化和劣质化,国家权力组织也未能有效地渗入基层,从而导致了乡村治理的困局。
关键词:民间精英;乡村治理;政治传播中图分类号:D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7)05-0113-05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自然村庄一般被认为是只包含庶民的一个个闭塞而又有政治结构的单位。
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和传统社会的现代型进程的开启,到20世纪前期,传统乡村治理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前期国家政权屡次试图渗入村庄,但大多公共事务仍由传统的村庄权威来处理,中国大部分村庄都仅仅是极其有限地被纳入村外的政治体系。
关于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进程中的乡村治理问题,黄宗智、王奇生等学者做了深入分析。
黄宗智认为,将中国传统乡村基层中立足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受到两方面的影响的公共空间称为“第三领域”,而正是依靠这些第三领域准官吏的帮助,正式的国家机构才能实现对全社会的控制。
[1](P420-443)王奇生认为,传统士绅的上下沟通是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基本构架,到20世纪前期,传统士绅阶层的衰落和知识分子的城市化,传统乡村的治理结构遭受破坏,而国民党政府由于组织能力有限,未能有效地推进乡村建设,最终导致了乡村的败落。
[2](P549-590)本文试图从政治传播的视角寻找20世纪前期乡村治理困局的成因。
通过描述这一时期乡村政治传播机制的演进历程,评价其对乡村治理的直接影响,考察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治理的演变,这对于拓展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理论视域是一个初步尝试。
本文的研究框架为分析和解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提供了另一种解答思路。
一、沟通与整合:传统乡村的政治传播机制传统乡村内生权力结构与外置权力结构往往是二位一体的,在大部分时间里构成一个高度和谐的政治沟通机制,这种二位一体权力结构的载体就是以士绅阶层为代表的民间力量。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皇权不下县”,负责县以下公共事务的是乡里、保甲之类组织,它们大体上只协助正式国家组织征收赋税和维护地方治安,并不构成政权组织实体。
在县以下的基层社会,实际存在着三个非正式的权力系统在运作:一是附属于县衙的职业化吏役群体,二是里甲、保甲等乡级准政权组织中的乡约地保群体,三是由具有生员以上功名及退休官吏组成的乡绅群体。
根据费正清的描述,上述三种权力系统之间的沟通机制大致如下:首先,县衙门的命令通过衙门胥吏向下传达。
这些命令很少是直接发到各家各户去的,多是把命令传给乡约地保。
衙门吏胥虽直接代表统治者和人民接触,但其社会地位特别低,受人奚落和轻视。
乡绅是不出面和衙门吏胥直接在政务上往来的。
同样,乡约地保也是一个苦差,大多由平民百姓轮流担任。
当乡约地保从衙门吏胥那里接到公事后,就得去请示乡绅。
乡绅如果认为不能接受的话就退回去。
因为违抗了命令,这时乡约地保就会被胥吏送入衙门。
于是,乡绅乃以私人关系出面和地方官交涉,或通过关系到地方官的上司那里去交涉。
交涉成了,县衙命令自动修改。
乡约地保也就回乡。
[2](P550)传统自然村庄的规模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村庄内信息是高度共享的。
传统村落的规模一般不会超过个人所能熟知的人数,这一人数也是共享信息的村落群体的规模。
同时,村落成员的流动性不大,村落居民往往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地域,村庄的社会交往很少超出自然村的界限,这为相互熟知提供了条件。
村落中的流动成员一般是姻亲,但即使姻亲也很少超出方圆数里的范围。
村中通行的乡间辈份关系,每人都知道他(她)相对于每个其他人的辈份。
[3](P232)一个村子里的每个人对其他成员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发生于这一群体之间的一切事件都会传遍整个群体。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真实再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的社会意识形态——人情社会。
由于乡村基层是国家和社会二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家族担负着政治、经济和道德教化等功能,是基层传播的最主要的组织载体。
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通过亲属关系和伦理纲常组合起来。
个体与家庭、由小家庭组织起来的大家庭、以及宗族之间是不同程度的结合。
费孝通把这种结构关系称作“差序格局”,即以自我为中心,然后推己及人,“像水的波纹那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
[4](P27)“差序格局”是一种亲疏格局,亲近近的,疏远远的,随地理空间与血缘关系的不断延伸,亲密程度也在逐渐稀释。
“差序格局”同时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格局,村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因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出现差别,假设一个家庭发生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家丑不外扬”,信息的传播也会沿着“内”“外”有别的“差序格局”层层扩散,层层稀释。
传统乡村政治传播机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国家通过制度化的社会教化机制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维持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教化实施一般由国家提供主导思想,朝廷大力倡导,地方政府对可当社会楷模的家族予以表彰,士大夫积极传布和身体力行。
传统乡村社会教化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乡约”制度。
“乡约”最早设立于宋代,由民间士绅自发组织,以“礼治”、“教化”为手段的基层控制形式。
它最初完全是一个单纯的教化组织,其主要作用是讲读乡约,旌善罚过,以励风化。
到明清时期,“乡约”逐渐成为基层普遍设立的一种民间教化组织,其具体形式有明代的“宣谕”和清代的“讲约”。
[5]明代的“宣谕”已形成制度,明中后期,许多州县已经建立了乡约,朔望讲读圣谕或约规已经成为明朝社会教化的重要形式,以补充“州县官簿书纷烦,不能专力教化”之不足。
清朝的历代统治者都把乡约视为“教化齐民”的主要形式和有效手段,认为“乡约行,则一乡之善,恶无所逃,盗息民安,风易俗移,皆得于此”,“凡为忠臣,为孝子,为盛世良民,皆由此出”。
[5]清廷规定:“凡直省州县乡村巨堡,及番寨土司地方,设立讲约处所,拣选老成者一人,以为约正;再择朴实谨守者三四人,以为直月。
每月朔望,齐集耆老人等,宣读《圣谕广训》、钦定律条,务令明白讲解,家喻户晓。
该州县教官仍不时进行巡导。
如地方官奉行不力。
督抚查参”。
[5]“乡约”、“宣谕”、“讲约”等社会教化机制成为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正社会风气的重要措施,作为政治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在传统乡村的政治整合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教化往往通过各种官方或民间的仪式进行。
政府官员代表全民举行最高层次的祭礼仪式,将朝廷的政治文化权力加之于民间符号体系之中;而乡绅族长则通过祭祀活动表现其领导地位,乡村的祭礼将地方精英及国家政权联络到一个政治体系之中。
传统的传播媒介,如儒家经典教义、家族的宗谱、嗣堂等等,在宣传强化伦理规范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一些民间文艺形式如戏曲、评书等,也会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派上用场。
在这一机制中,士绅阶层掌控乡村公共空间的话语权,依据传统儒家道德行为标准进行信息“把关”,实施教化的权力。
以士绅为主体的基层精英在乡村政治传播机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乡村内生权力与外置权力这一双层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家直接的权力限于这个双层的社会政治结构的上层。
在下层,它一般只能透过士绅间接行使权力,并靠吸引下层结构中的上移分子进入上层来控制自然村”。
[3](P229)基层精英是政治信息的传播者,也作为传播媒介而起作用,相对封闭的传播环境有助于维持基层精英作114为信息传播者的功能,“地方士绅一言一动,乡里倚为重轻”。
士绅阶层为主的基层精英既与国家官僚体系休戚与共,又与基层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成为沟通国家和农民的中介。
作为官僚系统的触角的延伸,基层精英配合官府向人民征收赋税,维持地方治安;作为基层民众的代言人,他们又是地方利益的代表,有时甚至会与损害地方利益的官府发生冲突。
正是以士绅阶层在官民之间上下沟通,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传统国家与社会的整合。
[2](P551)二、断裂与阻滞:20世纪前期的嬗变近代西方政治、经济势力的入侵,造成了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背景下,传统乡村政治传播格局也发生了缓慢却是深刻的变化。
1、现代传媒对乡村影响的有限性与间接性现代传播媒介的兴起和发展,使其成为思想启蒙的先锋和革命的利器,对20世纪初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政治发展。
但在全国的广大乡村,直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发生之前,现代传播媒介的影响是微弱的。
新式传媒的受众基本限于通商口岸或沿海城市中接受过现代知识的居民。
辛亥革命前,“广袤的内地同外国还没有接触,这里是传统思想和受到旧式教育的文人士大夫的天下,士绅们不读报纸,仍然埋头攻读经典,他们的精神思想几乎完全不受通商口岸的影响”。
[6](P446)中国的广土众民和历史悠久使得西方的冲击在乡村地区只不过是一丝波澜,而不是大的风浪。
传统乡绅们思想闭塞,墨守成规,对外界的情况麻木不仁,边远地区尤其如此。
20世纪前期现代传媒在乡村的影响非常有限,但它已使得传统封闭的传播环境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了。
近代大众传播的兴起和发展,使以往不知有报纸的农民“今日渐知有报纸,闻讲报社之讲演,则鼓掌欢呼。
惟恐其词之毕,而恨己之不能读者。
”《申报》在1906年2月25日刊登《论阅报者今昔程度之比较》一文,分析了大众传媒对农民的间接影响,认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接触报刊的机会要少得多。
农民因无购报、阅报能力,充其量他们只能算是新式传媒的间接受众。
[7]2、乡村内生权力结构的崩坏与官民互动常轨的断裂传统国家通过科举制度,利用儒家规性意识形态,将官僚集团与绅土集团统摄于共同的国家统治目标之下。
在科举废除,帝制倾覆后,士绅的“继替常轨”中断,传统士绅逐渐从政治社会的权力中心退居到边缘。
士绅群体本身也发生分化,一部分有钱有势的大士绅迁居都市,留存乡村的传统士绅或老成凋谢,或消极因循,逐渐丧失传统的沟通整合功能。
到20世纪30年代初,拥有科举功名的最末一代士绅已经整体没落,另一部分留在乡村的小士绅逐渐蜕变为单纯的地主和高利贷者,其中又游离出一批作恶乡里的劣绅。
民国时期虽然还有“绅”的称谓,但与传统士绅不同,不再以“功名”身份获取社会地位,而是强权武力或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