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岗位需求的《移动通信》教学内容和手段改革探讨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资讯2017 NO.24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量众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
高职院校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更多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来解决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勘察、施工、运行维护,设备的安装与调测,网络规划优化等工作。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2]。
而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构成单位,课程的内容设计、排列先后顺序、课程的教学实施等都直接影响着整个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因素。
1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1.1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移动通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主要从三个方面:行业院校的调研;毕业生座谈会;合作企业反馈。
通信类行业院校是指原邮电部门管辖的学校,这些院校因行业的发展而产生,依托行业,服务行业,与行业的紧密联系是它们办学的优势,且能走在行业的前沿,为行业服务的同时能很大程度地提升自己专业内涵建设。
经常与行业院校取得联系,学习它们先进的办学经验,了解行业动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深入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调研,获得了专业人才需求的丰富信息。
毕业生在通信类企业工作的实际岗位和相关具体项目,能更好地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帮助。
毕业生的工作体会,也间接体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及岗位需求占比。
在具体操作方面,我们会对工作年满1~3年的毕业生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交流,这些学生占总毕业生的20%~30%左右,主要了解其工作内容、工作中的困难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移动通信教学与改革论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移动通信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摘要:本文分析了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教学、实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通过两年来以通信工程专业07、08级本科为对象进行的教学改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社会需求;移动通信;教改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06-02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据统计中国移动用户已达到7.39亿。
自2009年中国发放了3g牌照,拉动了上千亿元的投资规模。
从设备制造商的研发与生产,到运营商的建设与运营,再到终端用户的应用与认可,3g产业链已经形成。
4g标准也已处于了研发和提出阶段。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3g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仍不理想,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原因是我们培养的通信类人才还不具有能胜任移动通信技术岗位的工程素质。
这样的就业现状,给学校带来一个思考,应该怎样培养移动通信类人才,应该怎样开展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
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会从事通信制造方面的研究和设计等、通信运营、或者是通信维护。
“移动通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学生走进通信行业的重要课程。
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显得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
一、移动通信课程中问题分析移动通信课程设计面广,内容更新快,应用型较强。
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专业基础,如要有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等课程做基础。
目前移动通信课程的现状并不能适应移动通信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现有移动通信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太慢,而通信产业更新速度又太快,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对滞后,影响就业前景。
2)移动通信课程大多讨论环境和干扰的理论研究,较少涉及应用的对象和系统的实现,和通信产业的要求相去甚远。
移动通信教案范文
移动通信教案范文教案:移动通信教学目标:1.了解移动通信的定义、原理和发展;2.掌握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3.了解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
教学难点:1.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移动通信的概念和定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了解学生对移动通信的理解程度。
Step 2:讲解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发展(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PPT,向学生讲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包括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等。
Step 3:介绍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目前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包括2G、3G、4G和5G等技术,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PPT展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Step 4:探讨移动通信的应用(25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每个小组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通过PPT展示并进行讲解,包括应用的具体内容、实现原理和使用效果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参考案例,如移动支付、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
Step 5: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应用场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移动通信领域的学习和创新。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移动通信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一篇小论文进行展示;2.学生可以组织一个移动通信创新项目的小组,进行实践和创新。
教学评价:1.学生的讨论表现和讲解内容的质量;2.学生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理解程度;3.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关注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技术的最新进展;2.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比赛和竞赛,提高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 7 4・
价值 工程
公 积金贷款档案规范化 管理摭谈
S t and ar di z e d Ma na g e me nt o f Ar c hi v e s a bo ut Ho us i ng Pr o v i de nt Fun d Loa n s
摘要 : 公 积金贷款档案作 为一种从无到有再 到不断壮 大的专门档案 , 在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 中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 用, 本文通 过 分析公积金贷款档案规 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在 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 , 提 出了公积金 贷款档案规范化管理 的途径。
Ab s t r a c t :P r o v i d e n t F u n d l o a n i f l e a s a s p e c i a l i f l e f r o m s c r a t c h t o g r o w i n g ,p l a y s a d e c i s i v e r o l e i n t h e r i s k ma n a g e me n t o f t h e
家档 案 系统 的 重要 构 成 部 分 。 有效 的监 控 着 个人 住 房贷 款 中 心给 个 人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的详 细 记 录 , 直接 影 响办 理 和 管
作者简介 : 张 海妍 ( 1 9 8 4 一) , 女, 黑 龙 江 黑河 人 , 助理 馆 员 。
制 贷款 事务 的查 询 、 证 明和 相 关 数 据 参 考 。
张海妍 Z HA NG Ha i — y a n
( 黑 河市 住 房 公 积 金 管理 中心 , 黑河 1 6 4 0 0 0 )
( H e i h e H o u s i n g F u n d Ma n a g e m e n t C e n t e r , H e i h e 1 6 4 0 0 0 , C h i n a )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要求 。因此 , 在 教学 过程 中 , 对 于基 础 比较薄 弱 的班级 要做 到对 重 点知识 的 回顾 ,使 学生更 好 地接 受和 理解 系统 的 组 成 原理 , 在 此基 础 上还要 对 新技 术进行 涵 盖 , 教学 内容非 常 多, 导致 了大量 的知识 点与 有 限的课 程 时间 的矛盾 , 这就需 要 教 师 在课 程 教授 过程 中对 教学 内容 进行 必 要 的筛 选 、 更
定 的理 论性 和 实 践性 。这 门课 程 涉及 到 的知 识 点 很 多 ,
内容涵盖广泛 。其中包括 了了高 、 低频 电子线路技术 , 信号 与系统 , 数字信号处理 , 信息理论与编码 , 微波与天线等技 术。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习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后续 知 识有 着非 常重 要 的作用 。 因此 , 在教 学过 程 中 , 不仅 要重 点阐述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 、关键技术和系统的 T作流程 , 还要包括一些重要知识的回顾。此外, 还需要培
・
结构等相关 图文信息, 通过动态演示与分析 , 将整个通信领 域 所 涉及 的整体 设 备和 完整 系统 进行 展示 ,使 学生 可 以全 面 了解 整 个通信 领 域 的各个 环节 , 建立 全 网的概 念 , 开 阔了 学生 的思路 , 提高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3 1 。 2 . 讨 论 学 习法 。 传 统 的教 学 方式 不重 视 与学 生的互 动 , 即教 师满 堂讲 , 学生 只 负责 听课 , 这 样很 难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路径探析作者:李强来源:《南北桥》2021年第23期【摘要】“1+X”证书制度是职业改革的重大创新,自2019年1月国务院推行“1+X”试点证书工作以来,淄博职业学院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将“1+X”试点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将5G移动网络运维证书标准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完善教学组织和评价方式,将“1+X”证书日常备考工作与专业技能大赛培训、社团建设相结合,并以“1+X”证书考试为契机,不断完善对应的实训投入、保障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路径。
【关键词】“1+X”试点“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技能大赛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3.025“1+X”证书制度是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的有力探索,是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创新。
自2019年教育部公布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标准以来,淄博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该项工作。
在推进“1+X”证书考试的过程中,如何积极发挥“1+X”证书制度的作用,让它成为学校专业建设的“粘结剂”和“连通器”,目前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岗课赛证”融通的有机结合方式还不明晰,尚未构建好适应“1+X”证书考试需要的课程体系,与“1+X”证书考试相适应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评价方式亟待完善,在“1+X”证书考试背景下更好地实现校企师资合作的效果还不明显,“1+X”证书与专业社团建设、技能大赛培训结合的路径尚不明确,“1+X”证书考试实训的投入、保障和激励机制还不到位,等等。
淄博职业学院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两年来认真落实“1+X”证书制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1+X”证书与日常工作充分融合,对“岗课赛证”融通路径进行了探索,两年的融通建设有力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
一、主要做法(一)“岗课融合”和“课证融合”将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5G证书)岗位标准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随之高速发展的还有通讯事业。
通过对通信市场的调查,研究,分析后,对通信工程发展,市场变化与通讯课程教学做出了具体的改革处理方法。
高校在进行通信课程的教育时应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的发展高校人才的实践能力,提高整体水平。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y, the communications field has a rapid development. through survey, study and analysis on communications market, the paper makes a specific reform method 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market 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course teaching. in the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 course, 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develop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through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关键词:改革;移动通信;实践key words: reform;mobile communications;practice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73-021 移动通信教学改革的背景在经过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社会对通信技术人才需求在扩大。
各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工作的岗位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3g时代的来临、未来通信的发展,这些相关领域的事企业人才缺口愈来愈大。
基于工作任务的移动通信专业实训课程设计与实现
、
背景
作者简介 :王俊 , , 女 讲师 ,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 , 现就职于广东 邮电职业技术学 院。研究方 向为扩频通信 、 下一代 网络及 网
络数据库等方 向。 1 0 1年
同类 T作 任 务进 行归 类 。对需要 掌 握 的知识 、 能力 、 素质 作 出较 为详 细 的描述 。 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各工作岗位能力素 质 的详细 描述 , 结归 纳 出典 型工作 任 务 。 总 ( ) 定 学 习领 域课程 三 确 其大 致 可分 为 以下 3步 : 1 . 确定 行 动领域 在分析通信行业职业特征的基础上 , 通过召开 教学研讨会 , 组织专业教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 理、 归类 、 整合 、 提炼 , 结合相应 中、 高级职业 资格标 准 在 归 纳典 型工 作 任 务 的基 础 上 进行 能 力 整 合 产 生行 动领 域 。 2确定 专业 核心 学 习领 域课 程 . 遵 循学 生 职业 能 力培 养 的基 本 规律 , 对行 动 领 域进行教化处理产生高职通信技术专业 的学习领 域课 程 。 3确定 公共 基础 和 拓展学 习领域课 程 . 系统 分 析 以核 心 学 习 领 域课 程前 期 所 需 的 基 础知识 ,结合学生适应通信行业 岗位群 的需要 , 确 定公 共 基 础和 拓展 学 习领 域课 程 , 3为 部分 核 心 表 课 程 的典 型工 作任 务 、 习领 域 和前 期 所 需 的基 础 学 知识 示 例 。
三、 实训课 程设 计 与组 织
、 / 工 作 任 务 掌握 3 网络基本 G 0 3对安装 中 0: 网络结 构 、 网元 功 / 各 、 原理性知识 学 、 v 兴 华为 C D— 工程 能 习 MA 00 B C 20 S 监 理 v 握 主 流 3 无 线 f 识 3 、掌 / G v' . k G设 备 及 B S的 工 T 设备硬件结构 V 3 无 线 设 备 G 作过程 0 1 0 进 、掌 握 3 / G无线设备 安装及 工程施工 工程 监 理 , 行 安 装 规 范 及 工 程 施 规范案例学习 按监理要求对 工规 范 施 工 过 程进 行 督导。 、 掌 握 3 网 络 基 本 / G 网络结构 、各网元功
移动通信课程改革论文
移动通信课程改革的探讨摘要:本文针对移动通信课程的特点,结合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验、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移动通信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讨。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移动通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
该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内容更新快, 目前受实践条件限制, 课程教学难度大。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效果,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 一年来, 我们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验、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讨。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采用项目化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将教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分成6个项目,遵循由浅入深、以及工作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设置。
内容由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内容构成。
课程内容取舍上,基础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知识侧重点。
2 .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理论教学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感性的方法展现出来,并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讲解,有效地使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程教学中,设置一些内容让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实训过程中,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根据移动通信课程的特点,将移动通信内容分为6个项目,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
移动通信课程改革实践
4 9
移动通信课程改革实践
◎ 侯 春 雨
摘 要 :文 章 结 合 目前 我 国 3 时 代 背 景 , 对 新 的 技 术 和 市 场 需 求 , 课 程 设 计 思 路 、 学 内 容 的 G 针 从 教
选 取 、 学模 式 的 设 计 、 学 方 法 的 运 用 和 教 学 环 境 的 构 建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阐 述 , 绍 了本 单 位 移 动 通 教 教 介 信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 实践 经 验 。
能力 。
本 课 程 的 开 发 和 设 计 依 据 通 信 服 务 职 业 任 职 要 求 ,参 照 通 信 企 业 移 动 通 信 无 线 网 络 设 备 维 护 岗位 职 业 资 格 标 准 ,在 课 程 的设 计 中 充 分 体 现 课 程 的 职
业 性 、 践性 和开放 性 。 实
强 教 学 内 容 的 针 对 性 与 适 用 性 。为 此 , 们 在 选 择 工 我
多 年 来 的 教 学 改 革 我 们 发 现 : 对 于 专 业 课 程 的 教 学 , 学 做 考 合 一 是 一 种 高 效 率 的 教 学 方 式 。课 程 教 教 学 在 校 内 生 产 性 实 训 室 里 ,实 施 “ 学 做考 一体 教
本 课 程 通 过 对 WC DMA 无 线 网 络 设 备 配 置 维 护 职 业 岗位 的工作 任务 分析 , 炼 典 型工作 任 务 . 析 提 分 归 纳 行 动 领 域 ,对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再 进 行 教 学 论 加 工 确 定 课 程 内 容 。 我 们 与 企 业 专 家 和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一 起 讨 论 , 终选 择 了 2 最 1个 维 护 任 务 为 载 体 。 建 了 构 WC DMA 无 线 网 络 设 备 配 置 维 护 课 程 的 学 习 情 境 。 由于 WC DMA 无 线 网 络 设 备 配 置 维 护 涉 及 到 No e d B 和 RNC 两 个 不 同 的 设 备 , 设 计 了 两 个 子 学 习 领 故 域 , 个 子 学 习 领 域 分 别 设 计 3个 学 习 情 境 , 体 内 每 具 容 与 学 时 安 排 如 表 l所 示 。
【教学】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关键字】教学《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LTE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类学生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主要介绍LTE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是通信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的科普性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悉LTE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协议体系,了解LTE系统的发展、应用以及相关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为今后的工作以及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LTE系统的网络结构,了解E-UTRAN的协议结构,了解LTE系统的关键技术。
掌握OFDM技术的工作原理,理解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了解MIMO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MIMO系统的传输模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TE 系统的体系结构、理解OFDM系统的工作原理和MIMO系统的传输模型,从而加深对移动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具备较扎实的移动通信理论知识,并了解移动通信领域发展的前沿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为基础讲述LTE的网络体系和基本工作原理,然后讲解LTE系统的核心技术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最后讲解MIMO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讲解LTE系统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同时,回顾先修课程的相关内容、介绍相关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及相关的其它网络体系的结构。
培养学生掌握LTE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LTE关键技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在实际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了解LTE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严谨的作风和善于钻研的精神。
另外,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熏陶和锻炼,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移动通信概论、GSM、CDMA2000等。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例
- 51 -基金项目:2018年兰州工业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周彬,女,汉族,甘肃白银人,兰州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信与电子信息、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例周 彬1,穆 颖1,刘 扬2(1.兰州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2.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1100)摘 要:文章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为例,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制定教学和育德双重教育目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巧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进取精神,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同时,专业课教育坚持理论认识与情境认知的统一,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动手实践中,逐步具有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更具备科学认识和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专业性。
本课程主要侧重于现在发展迅速的移动通信领域的4G LTE 技术,结合中兴通讯LTE 平台设备,使学生在获得岗位胜任力。
同时,结合全国思政会议精神的号召和通信企业不断提高的用人需求,课题组积极投身课程思政的变革之中,深入挖掘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点,使该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最大化。
一、课程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育人目标三个方面研究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支撑专业学习成果中相应指标点的完成。
拟确立如下课程目标并进行建设。
课程目标1:掌握LTE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LTE 的关键技术,掌握LTE 网络的系统结构和网元功能。
课程目标2:掌握LTE 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和板卡功能,掌握LTE 网络设备的硬件安装和数据配置,掌握LTE 网管软件的安装方法。
谈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需求 ,适应 就 业市 场 的实际需 要 ,培 养生 产 、服务 、管 理 考试 的内在 规律 和本 质 ,未 能建 立起 适应 现代 社会 发 展 的 第 一 线 的 “ 用 型 ”人 才 。 笔 者讲 授 的移 动通 信 技 术 课 考 试模式 和 制度 ,忽视 了对 学 生 的品德 、智 能 、个 性 等方 实 程 ,是计算 机通 信 专业 的一 门重要 专业 课 ,课 程特 点是 理 面水 平 的考核 ,尤 其在 考核 职业 能力 方面 没有 取得 突 破性 论性 和实 践性并 重 ,在 讲授过 程 中 ,发现一 些 问题 。
‘_ -- _ _‘ ‘0 0 ’ ●- _ -- -_ - -_ - -- - -- - -- --- -- -●- __ _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月 日 0■ ∞ 自 0目 ■ ■ — … -: # … # -- ,- ‘
能 型”人才 的教学过 程 和培养 目标 有三 个 显著 特点 :一 是 现在 通信 行业 应 用技术 。这 样在 学生 毕业 时 ,专业 技 能滞
注 重 岗 位 能力 培 养 。根 据 “ 需 施 教 、学 以致 用 ” 的原 后 于行 业 需求 ,造成就 业 困难 。 按
则 ,组织课 程 教学 、实验 和实 习 ;二是 强调课 程体 系 的针
移 动通 信 技术是 一 门综合 性 的专业课 程 ,要 求学 生牢
维普资讯
辽 尹孝 职 寝
第1 0卷 第 2期 V 10 N . o1 。 o . 2
I
胡 立荣 :谈 高职 移动 通信技 术课 程 的教 学改革
墨墨雹■
3G移动通信技术与高职通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C语 言 程 序 设 计 电路基 础 、 模拟 电子技 术 、 市 场 营销 、 数 电子 设计 自动 化 、 字 电子 技 术 、 子产 品 结 构 光 纤 通信 、 代 交 换 技 术 与 电 现
、
、
养 高技 能 型 人 才 为 目的 的 教 学 。
高 职 院 校 工 艺 、 / + +程 序 设 计 、 CC 通 通 信 网 移 动通 信 原 理 与 应 信原 理 、 片 机 原 理 与 接 口 单 用 、 通信 电缆线路 、 计算 机通
技术
-- — —
信 与 网络 、 接入 网技 术
2 46 பைடு நூலகம்— - —
1 % 00 8 l % 6 00 l % 4 OO 】 % 2 OO 1 % O OO 8. % 00 6 0O %
■ 计 算 机 嚣 口T商管理粪 口 经 济 学 类
■ l
的培养 高技 能型 人 才 的要 求 。“ 高 E o 6 1 教 2 o ] 6号” 文件 提
N o.1 2 0 5, 01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aeId s y dr ui s Tr ut ns d n r
21 第 1 0 0年 5期
3 G移 动 通 信 技术 与 高 职 通信 专 业 课 程 改 革 研究
耿 晶 晶
( 汉软件工程职 业学 院, 北 武汉 400 ) 武 湖 3 2 5 摘 要 : 过 对 3 移 动 通 信 技 术 发 展 的 介 绍 以及 对 高 职 通 信 技 术 专 业 教 学现 状 、 在 问 题 与 改革 趋 势 的 分 析 , 阐述 通 G 存 来
通 过 高 职 院 校 与 本 科 院 校 通 信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的 开 设 情 社会 对 于 通 信 技 术 人 才 的 需 求 也 在 日益 增 加 。 通 信 技 术 专 业 毕 业 生 面 向 的 社 会 岗 位 是 多 方 位 、 层 次 的 , 着 况 ( 2 可 以看 出 , 科 院校 与 高 职 院 校 的 课 程 开 设 相 似 度 多 随 表 ) 本 3 时代 的 到 来 和 未 来 通 信 的 发 展 , 关 领 域 的 企 事 业 单 位 高 达 8 。导 致 无 法 有 效 体 现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与 普 通 高 等 教 G 相 5 迫 切 需要 大 量 的 通 信 技 术 人 才 ( 1 。 表 ) 育 人 才 培养 方 向 的 区 别 , 就 达 不 到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所 提 出 也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改革与建设
2 0 0 9年 1月 7 日 .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为 中 国 移 动 、 中 国 电 信 和 中 国联 通 发 放 了 第 三 代 移 动 通 信 ( 3 G) 牌
照 , 标 志 着 我 国正 式 进 入 3 G 时 代 。3 G发牌 后 , 形 成 一 条包括 3 G 网络 建 设 、 终 端设 备 制 造 、 运 营服 务 、 信 息 服 务在 内的通 信 产业 链 . 对相 应 的业 务 技 能人 才 需求 将 呈 现 阶跃 型 的增 长态 势 . 这 对 高 职 高 专 层 次 通 信 专
对应 岗位 必备 素质 与技 能 移 动通 信从 业人 员必 备 的基础 知识 : G S M 网络 维护 、 测试、 运 营商 客服 、 设 备销 售 ; C D M A 网络维 护 、 测试 、 运营 商客 服 、 设备 销售 ; 3 G设备 安装 与调 测 : 3 G网络 运行 、 维护 、 测试: 3 G网络 客服 、 设 备销 售 : 3 G网络 售后 服务 教学模 块 无 线信 号 传播理 论 G S M( T D M A) 移动 通 : 信 系 统 原理 : C D MA及 3 G移动 通 信 系 统 原理 : 3 G基站设备运行与维护
岗位 , 因此 。 基 础 理论 方 面应 以理 解 、 了解 为 主 , 不 必
做 深 入 的 研 究 与 探 讨 课 程 中 应 该 多 介 绍 移 动 新 技 术 的 应用 与发 展 . 以 拓 展 学 生 的 知 识 面 。实 践 动 手 能 力 的 培 养更 为重 要 。 所 以. 在课 程设 计 中应 体 现 理论 教 学 内 容 改 革 . 理 论 与 实 践 教 学 比 例 的 变 化 以术 》 课 程 以无 线 与 移 动 通 信
《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5G网络工程方向)课程代码:DZ3227 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开设学期:第三学期计划学时:108一、课程性质《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是通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课程的设置结合了当前通信行业主流厂家的设备,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把5G基站建设的整个工作流程分解为对应的任务,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掌握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
本课程主要涉及知识点:理论方面包含无线通信的发展过程及4G/5G相关基础知识; 4G/5G系统的主要指标和需求;4G/5G的总体架构;4G/5G的关键技术;5G gNodeB和4G eNodeB系统相关产品的介绍; gNodeB和eNodeB相关产品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结构;实训方面采用5G虚拟仿真软件,实训内容包含设备拓扑图规划、4G/5G BBU设备安装、AAU设备安装、BBU和AAU电源线连接、BBU和AAU保护地线连接、GPS安装、网线和光纤等传输线缆连接、基站数据配置、无线小区配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行业,熟悉4G/5G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4G/5G网络建设的整体概念和配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移动通信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依据教育部电子信息大类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结合5G网络工程师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识记、领会、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应能识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5G/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OFDM基本原理、MIMO基本原理、协议及移动性管理等内容,能表述相关知识点,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5G/4G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理解学会5G/4G基站的相关设备,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并能应用有关原理与技术完成5G基站的开通与维护。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通过以项目导向、任务为驱动、校企合作、课程置换等方式对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83-02经过多年对高职通信人才需求的跟踪调研,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逐步探索出适合地方通信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现代通信网络的技术链(如图1所示),科学地构建高职通信技术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显示高职通信岗位职场进升途径(如图3所示)。
由此确定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从事通信行业工作最重要的专业实用技术课程,直接面向多个初次就业的岗位。
为此,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选择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作为教学改革重点。
本文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定位据易观国际统计,截至2012年2月,三家电信运营商的移动用户为8.42亿用户,其中,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超过6.61亿户,td用户总数达到5658.8万户。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2.88亿人,环比2009年增速达40.5%。
预测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移动通信系统将成为信息传输的主要支撑技术。
图1所示通信系统技术链,完成信息交互通信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用户终端设备,主要功能为收发信息处理(主体设备为手机终端和个人计算机);另一部分为运营商提供的传输交换信息的网络,由核心网(cn)与无线接入网组成,无线接入网(ran)由用户端与运营商的无线空中接口bts(nodeb)基站及基站控制器bsc(rnc)组成,无线接入网分布工程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工作,就是高职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最大的岗位群,而承担这些工作必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
图2所示树形通信专业课程体系,根据通信系统技术链每个子系统进行解构后,确定所需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
树根为通识课程;树主干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树的副主干为支持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专业理论课程;树枝为专业基础技术课程;树叶为专业实用技术课程。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作者:谢微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10期[摘要] 移动通信技术是高职通信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掌握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技能。
针对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阐述在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中区分理论部分和实验实训部分分别开展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践,以期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积累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的经验。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价值观[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0-0004-03随着5G牌照的发放,2019年成为公认的5G元年,即将到来的5G时代,不仅为我们带来“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网络体验,也推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教育等科技的发展,市场对ICT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
2019年互联网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5G人才需求猛增,供给却增长滞后。
本校高职通信专业的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正是面向5G需求的课程,面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更加要关注在系列课程中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
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5G是一个高科技的交叉领域,合适的候选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也比较高,特别是针对高职学生,更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精神。
为此,我们从本课程的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展开分析,以思想政治教育统领知识、学理、技术等教育环节,凸显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功能,发挥隐性教育“润物无声”的作用,达到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相互协同的效应。
一、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特点及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一)课程涉及的技术更新快移动通信技术内容广,且技术发展速度快,高校的移动通信技术教材更新往往要比技术发展的速度慢。
2019年,5G预商用,5G牌照发放,这都意味着新的技术也在逐渐成熟,而目前教材教学内容更多还是以4G为主,这就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相矛盾。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创新教学实践
!"#!$%&$'(')*+&,-./&$01$21(3$&)%)())%(M 移动通信技术 课程创新教学实践周彬4穆颖4雷锡骞兰州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摘4要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具有技术更新快"内容多的特点!但学时较短!传统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单一"课堂沉闷!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为此!项目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创新教法和学法!构建了+三模块两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多元"全过程评价机制!开展课程内容融入工程案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动起来,#另外!在教学之余!注重岗位实训"认证考试和竞赛的指导培训!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探究相融合#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全程多维度,评价机制$典型案例$混编教师团队$创新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 50M) R f')'&M44文献标识码 644*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秉承*德育为先$学生中心$校企协同$理实一体$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为抓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习内容融合工程实践案例"促进实践验证理论&$'%校企混编教师团队设计典型案例"打造充满激情$互动$挑战的高效移动通信课堂"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让技术从无形到有形"让知识从无趣到有趣%实施开放式教学"开展多元化$*全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形成学习动机"实现灌输式到*参与式$研讨式+的课堂互动方式的转变%一 建设内容本项目从建设*有料有温度+的典型案例入手"建立饱含真实环境$真实问题的教育资源&)2('"在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法学法和改革传统的评价体制这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力求解决以下问题!($)教学内容多"学时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传统教学中课程育人功能不完善"普遍存在价值引领与知识传递$能力培养间脱节的问题%(()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授课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相对落后"考核方式单一%'一(构建+三模块两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教师对标*两性一度+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根据通信类岗位发展需要"深度挖掘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对接企业工作过程"以35^R]硬件设备为实践平台"在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工程案例"构建了*三模块两创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即采用分层模块化教学内容重构和创新教法和学法"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将教学内容中的N个任务模块按基础知识$专业操作和专业素养三方面进行分层模块化整合"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专项后综合"循序渐进地分为(个层次%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启发$小组学习$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借助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动起来+"实现灌输式到*参与式$研讨式+的课堂互动方式的转变"促进教与学的协同"提升课堂效率%'二(建设+两有,典型案例从中央精神$国家发展$文化传承$专业要素$学生兴趣等方面挖掘*有料$有温度+的典型案例"其包含*科学素养和创新进取精神$工程伦理和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三大教育元素&3'"课题组教师着手设计将这些元素融入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修订教学大纲$建立典型工程案例库$优化教案%'三(改革传统的评价体制构建知识$能力与思政考核并重的过程化考核和多维度考核"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M'"加大过程性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教师将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建立了*全程嵌套+的评价体系"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不同渠道完善考核评价"实现全过程考核%课题组教师将评价方法变成激励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前教师和学生清晰交流课程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并鼓励学生和授课教师一起制定评价量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减少学生学习中的盲目性%本门课的#$&.科技风/0/1年2月创新教学评价主体有学生自己$小组成员和教师三者"他们依据规范化评分量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组间互评"结合教师评价"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先互评再自评"有助于思索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和原因%依据评价量表"学生互评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发展他们的审辨思维能力%改革后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四(校企协同!构建+平台支撑"实践主导"课证融通"科创竞赛牵引,的实践技能拓展训练模式借助中兴通讯企业资源打造紧跟#_R 技术发展趋势的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基地建有行业领先的实践平台和智慧学习环境"并已建成职业认证中心"项目组老师指导和培训学生参与专业技能认证"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获得感%'五(师资团队建设项目组一方面按照学院要求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岗前三级试讲$老教师传帮带$集体教研活动常态化工作制度"参加教学改革专题培训$教学竞赛和进行典型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建设"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另一方面混编师资团队利用暑假按期参加华晟公司暑培计划$选派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与合作企业协作开展产品研发"共同承接横向课题与技术攻关"项目组不断深化*交流.学习.培训.应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二 实施方案项目组教师从创新教法学法出发"建设资源$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的闭环反馈教学组织形式"打造积极参与的有效课堂"采纳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到考评量表的制定和评价之中"从根本上建立*学习.评价.改进.提升+的良性循环%'一(深度挖掘课程典型案例!完善课程案例资源经过多年收集整理"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教师按照课程不同环节进行典型工程案例部署和教学设计"力求*润物细无声+&0'"据此建设了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如在经世优学智慧学习环境和开物云平台上建立了系统的线上资源"线下建设了富含工程实际的讨论话题素材库"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有料有温度+"让技术从无形到有形"让知识从无趣到有趣"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利用课堂内外*两结合+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通过*课前自主学习P 课中翻转课堂P 课后巩固+使教学环节形成闭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中心"本着能力培养"打造线上线下$校企协同$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外主要指学生在课前通过开务云平台上的导学课件$视频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课堂内指的是课中采用翻转课堂方式&1'"授课教师通过课前测试了解自学情况实现精准定教"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解析"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如角色扮演$互动研讨等"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搭建理论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形成观点"鼓励其自由表达见解"对有失偏颇的观点和错误认识进行分析和点评%注意挖掘移动通信技术原理及其背景知识"构建新知识"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启发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课后以发布的拓展性研讨题目为依托"引导学生组成小组总结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整合学习"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内容"借助实践平台进行动手操作和深度学习"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复述或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其理解所应用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当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时"是最富激励性的"达到*以学促用"以用促学+的良性循环%'三(制定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教师经过讨论和实践"对本课程过程性考核组成内容及其比例进行了如下划分!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0%X "包括线上学习及小组讨论发言(翻转课堂)()%X )$课前*后测试成绩和平时作业($MX )$开放式大作业($%X )$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撰写($MX )%其中"线上学习主要以开物云平台上传的视频和讨论话题为主"通过看视频"学生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相应章节的重难点知识"讨论话题为科学家的故事$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热点问题或学生们学习时的认识误区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经小组讨论"形成一定的认识"在线下翻转课堂时进行小组间的研讨"授课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言情况进行点评%三 教学实践项目组老师从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中挖掘哲学思想$讲述为通信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正确判断和处理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等%下面是课程讲述过程中采用的案例%'一(专业知识与通信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结合!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激发同学们创新进取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透过具体的知识和内容"挖掘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在讲解移动通信系统的更迭时"通过讲述古老的烽火台$鸣金收兵$鸿雁传书等事件"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讲述(5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R !2[_!Y 6系统"中国M5系统的商用"让学生感受我国通信技术公司自主创新"积极进取$逆创新教学科技风/0/1年2月风飞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核心技术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从而由此及彼"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自强自立$奋发有为"教师再适时地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二(课程导入运用情境讲授!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导入教学内容时"通过小视频$发人深省的数据或故事$有趣的活动$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其中的人生感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R]网元功能是移动通信技术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涉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功能实现和信令流程的理解和深入学习"在讲述时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的学习感悟%在课堂教师先从网元功能引出"接下来通过小组参与"教师引导"由此及彼"进而引申到做人做事上"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也要识大局"将个体力量融进集体之中"懂规矩"守纪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三(讲好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报国热情一般在上完)至(节课的间隙"单独留M\$%分钟的时间"为同学们讲述为移动通信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的事迹"如*无线电之父+威廉0马可尼$电报发明人莫尔斯$电话发明人贝尔$*中国通信界元勋+张煦$让中国通信技术引领世界的邬贺铨院士$*中国35掌门人+尤肖虎教授$我国M5领域的*探路者+申怡飞等"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使同学们受到感染和教育"产生情感共鸣"用积极的心态投身专业学习中"激起学生报效祖国的理想情怀%'四(学好+移动通信技术,!走+科技强国,之路在课程讲述中"引导学生认识移动通信技术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本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所感悟"从而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上得到较深的思政教育"了解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了解课程知识在国家安全$社会与发展$生产与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如在讲述信道编码技术时"通过讲述R@?I:码$L:A=?码的原理和产生过程"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发展需要很多人坚持不懈地努力"让学生坚定科学信念#在讲述6Y#Y"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模式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智能天线技术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发表各组感受%引导学生考虑思考智能天线技术的精妙之处"它的研制背景及研发过程中有哪些感人故事分享/让学生全面了解Y#Y"技术的前世今生的同时"培养其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能从技术背后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为自己的学习树立更高的起点和追求"帮助学生树立履行时代使命的责任担当%结语本项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教法和学法"以*两有+教学案例为载体"把典型工程案例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实践了专业课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培育相得益彰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参考文献%$&李克!许菁菁!苏利敏&结合行业热点开展工程案例教学%Q&&教育观察!)%$'!N')N()$$%2$$)&%)&吴康军!谭先锋!林志成!等&油气地质技能培养的工程案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Q&&教育教学论坛!)%)%'%'()$)'2$(%&%(&刘华明!毕学慧!王秀友!等&+互联网P,竞赛背景下-软件工程.案例教学研究%Q&&韶关学院学报!)%$1!(N'$$()$%%2$%3&%3&周彬!穆颖!刘扬&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例%Q&&教育信息化论坛!)%$'!('$$()M$2M)&%M&周华从!陈秋月!洪海龙!等&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考核评价及持续改进思考与实践***以制药工艺学课程为例%Q&&高教学刊!)%))!N')%()M2'&%0&靳小燕!周围&基于课程思政的_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Q&&高教学刊!)%))!N'$N()$302$3'&%1&周彬!李萍!刘扬&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移动通信技术,轻度翻转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Q&&无线互联科技!)%)%!$1'$N()12N&基金项目 )%)%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校企协同模式的-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编号)$'3($)%)%年兰州工业学院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移动通信技术,'编号)$3($兰州工业学院)%)$年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3移动通信技术4课程为例,'编号)$3(作者简介 周彬'$'10*4(!女!汉族!甘肃白银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通信与电子信息"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穆颖'$'N(*4(!女!回族!甘肃天水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通信技术$雷锡骞'$''(*4(!男!汉族!甘肃靖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无线协作通信技术"智能反射面#S[#.科技风/0/1年2月创新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2 . 0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0 2 — 0 0 5 1 — 0 2
移动通信近年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变 了通信行业 的面 貌, 每年带动 了高达数千亿 的市场需求 , 在满足人们个性化 的通信需求并且极大地改善通信舒适度体验的同时 ,吸纳 了数以百万计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中包括 了大量通信专业 的毕业生 ,目前对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显示和移动通信相关 的通信服务运营商 、 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设计 、 制造和维护等 部 门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吸纳地 。《 移动通信》 作为通信专 业很重要的一 门面向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 ,其教学内容和 教学质量决定 了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具备基本 的职 业素养和足够的知识储备、 能否尽快适应新泛认可 , 很多学校
( 内蒙古科技大学
摘 要: 目前激烈的就业竞争提 高了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 ,传统的教 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通信行业的快速变 革, 教 学改 革和 内容 创 新 势在 必行 。本 文通 过 分析 传 统 教 学存 在 的 弊 端 和 目前 移 动通 信 相 关企 业 对 通信 人 才 的 需求 的现 实差距 , 提 出了对教 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 。
步加深印象 , 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该方法 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随着 网络信息时代 的发展 ,虚拟测试技术的应用普及 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通过着眼于实际操作能力 的课程教学 ,学生能初步掌握虚拟仪器设计的基础技能和 技巧 。 有志于在将来涉足虚拟仪器应用行业的学生 。 还可以 通过参与全 国虚拟仪器大赛 , 或是参J J l C L A D ( L a b V I E W助 理开发员认证 ) 、 C L D( L a b V I E W开发员认证 )甚至是C L A ( L a b V I E W架构师认证 ) 考试 , 将 自己的技 能提升到更专业 的水平 , 为 自己将来的就业铺设一条更宽的道路。
2O14 年 1 月 第 2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D U C ATI ON T EA CH I N G FO RU H
J a n. 2 O1 4
NO . 2
面向岗位需求的《 移动通信》 教学 内容和手段改革探讨
‘
张 宝 华
信息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1 0 )
一
、
进一步提高 , 本文结合移动通信的教学实践 的体会 , 对移动
相应 的模 块 。 例 如在 实 际应 用 中的实 验题 “ 交 通 灯 系统模 拟 设计 ” , 实验基本要求为模拟交通信号灯 , 控制东西南北 四 向直行的交通运行 , 并可以自由的设置信号灯时间的长短 ; 在该 实验 中设 置 了扩 展模 块 , 除 了完 成基 本模 块外 , 需 要 考 虑路 口的左转、 右转信号指示 ; 在辅助教学 中的实验题 “ I I R 滤波 器 的设 计 ” , 实验 的基 本要 求 为产 生一个 带有 噪声 的正 弦信号 , 选择一种滤波器对其进行低通滤波 , 显示滤波前后
的效果 ; 课题中的扩展模块为综合滤波器设计 , 可以实现多 种低通滤波器的自主选择 , 以及滤波器参数的自由调节 。 3 . 实验点评。 实验点评时讲授实验中所包含的知识点 ,
解决 学生 在 实验 过程 中存 在 的问题 ,并 对小 组实 验设 计 成 果进行检验。实验的点评主要侧重 以下几个方面: ( 1 ) 实验 规划点评 : 包括实验功能的细化 , 实现方案 的比较 , 实现方 案过程中的重难点把握程度等 , 通过这些要点的点评 , 整合 出最 全 面 的实验设 计 ,强 化学 生细 致 的分析 能力 和全 面 的 综合能力 ; ( 2 ) 实验知识点评 : 教师对实验 中涉及 的重难点 知识 进行 讲解 , 提示 知识 点应 用 过程 中需要 注 意 的细节 ; 并 对辅助教学实验中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 ,从而使学生能将 各个学科 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 , 加强学科间的交流 ; ( 3 ) 实验设计点评 : 对程序界面设计美观度 、 代码编写 的规范性 进行点评 ,培养学生 良好的编程 习惯及严谨的逻辑思考能 力; ( 4 ) 实 验效 果 分 析 : 需 要对 各 个 小组 的完成 情 况 进 行统
的变动 , 即使再版 , 也是小修小补 , 而熟悉专业课教学的老 师知道 , 本专业技术发展和应用是 日 新月异的 , 移动通信领 域的变化更是其中最明显的, 从终端到个性化业务 , 从通信 理念到服务体验 , 几乎时刻都有新的概念诞生、 新的业务推 出、 新 的技 术革 新 , 不 到三 年 , 回顾 总 结就 会发 现 已经发 生 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很多熟悉的东西已经落伍甚至淘汰了; 另一方面, 规划类教材一般原理方法讲得多 , 与技术发展联 系的前沿进展 内容讲的相对较少 , 重理论轻应用 ; 自编教材 果 ,并在课程考核中采用了用计算机考试替代卷面考试的 方法, 以便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 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分组合作实验教学法 ,打破了传统 常规的教学模式 ,分组合作模式能够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 业中团队协作的氛围。 通过实验的精心选取 , 取得 了较好的 教学效果,实际应用实验侧重于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 能力 , 而辅助教学实验有助于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 使学生 对其他专业课程较抽象内容有形象的认知,对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起到较大的帮助。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学生能与教师 形成 良好 的互动 ,一方面能够针对 自己在实验设计 中遇到 的问题 , 通 过 思考 和解 决 问题 , 巩 固教师 课 堂上 的 知识 , 进
增 加 了资 源投 入 ,改 善 了课 程 的教 学条 件 ,丰 富 了教 学 内 容, 但还有很多基础性的问题没有解决 , 影响 了教学质量的
通信课程教学 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进行探讨 。 传 统教 学存在 的弊端 1 . 教学 内容与技术发展严重脱节 。教材是学生获取相 关课 程知 识最 主要 的来 源 , 高校选 择教 材时 , 根据各 自的情 况和教学水平大致分为两类 : 使用规划教材或 自编教材 , 不 管是哪一类 , 任课教师确定后 , 若干年基本上教材不会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