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讲4分钟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业题目:
经过这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请结合本次培训,完成一份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微课、课堂实录三选一)并提交。

微课作品说明: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可以针对某一个教学环节,也可以对应某一知识点的典型习题。

课堂实录说明:实时记录某一节课,形成课堂实录文字版或视频版以作业形式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

2.微课视频时长建议5—8分钟,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

3.课堂实录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视频版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必须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5.建议:所有作品请以附件形式上传至平台(注: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秀8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秀8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秀8篇)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1、猜谜导入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

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

(打一日用品)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出示课题:认识钟表)2、新授课1、认识钟面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⑴出示主题图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⑴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学生讨论后,汇报)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⑴巩固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⑴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可以了。

⑴介绍用数字表示的写法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提醒学生冒号写在数字的右下角)⑴师拨钟,让学生用两种写法来表示(集体点评)三、巩固练习1、下面是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提问:请大家看图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有两种表示方法写在书上(学生写完后,集体讲评)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时间,写出过小时后是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过1小时”的含义(学生先做后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了。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

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

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

体现数学________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

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

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

2024最新-《时、分、秒》教案(优秀5篇)

2024最新-《时、分、秒》教案(优秀5篇)

《时、分、秒》教案(优秀5篇)下面是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时、分、秒》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分、秒》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描述具体的事情。

2. 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时刻,会画时针分针,会根据具体情境计算所经过的时间。

3. 感受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了解时分秒的关系,会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三、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四、教学具准备一段音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故事《一分钟》:班杰明接到年轻人的求救电话,向他诉说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他约年轻人到房间好好谈一谈,当年轻人赶到班杰明房间时,里面乱七八糟,狼籍一片。

班杰明让年轻人在门外等一分钟,一分钟后,门打开了,房间整理的井然有序,而且还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

没等年青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话题说出来,班杰明就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

你进来已有一分钟了。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能做许多事,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道理呀!”说完,便开心地走了。

小结:班杰明知道一分钟能做许多事,也能让别人知道一分种的内涵,正如古人所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育我们即使一分一秒也要珍惜。

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一分钟虽然那么短暂,但是集少成多。

所以,我们应该灵活运用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还要向班杰明学习,让我们身边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

(二)探究新知1. 认识钟表(1)认识钟面的格数认法在图上指出一大格,一小格,并知道共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整个钟面共有60小格,通过简单乘法得出为什么钟面会存在60小格。

(2)认识分针(感受1分钟)会看:较长的针是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安静一分钟!感受!或者让学生们在这1分钟内能做什么?(3)认识时针会看:较短的针是时针,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说出时针与分针、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分析:时针走1大格,分针会走几小格。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维也纳的音乐钟》是选自人音版第五册第七课的一首管弦乐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

这段音乐夸张而富有童话色彩,主题音乐共出现了四次,每次重复之间都穿插有插部,属于回旋曲式结构。

在开展《维也纳的音乐钟》这堂课时,我将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让学生每人一台平板电脑,利用读书郎教学平台以及希沃白板等软件,形成智慧教育课堂,让他们被多元化,动态的信息化课堂吸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我也通过利用希沃白软件进行了备课。

在这节课堂中,我主要以愉快式的引导教学为主,注重讲练结合,并坚持任务式教学。

让学生们自己作为主体,给他们布置一些趣味的小任务、让他们在课堂的一次次音乐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增进了感情,提高了集体合作的精神。

我始终认为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所以在坚持抓好书本上的基本音乐常识教学中,我还积极的去学习探索了新的教学规律,充分运用智慧课堂,在《维也纳的音乐钟》这堂课中大胆的进行了教学改革,加大了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并优化了以往的教学方式。

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去发掘出他们的身上的音乐性,让他们真正爱上音乐。

《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三年级的欣赏内容,该年段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故事为主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创设情境法以及提问设疑法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在本课中运用智慧课堂的理念,通过各种信息化的设备带来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更好的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我们教师也可以根据平台反馈回来的数据,去了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备课。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能力点应用,运用了A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A5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A11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A14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及B3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大量的音乐内容融入到课堂中,使教学不拘泥于书本的单调,丰富了课堂内容、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4)-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4)-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4)-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时间、计算时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他们珍惜时间。

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

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 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准备:1. 课本、教案。

2. 时钟模型或图片。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时钟,提问:你们知道时钟上有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分别表示时、分、秒。

二、新课1.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

- 时:时钟上的时针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12个小时,我们把这一圈叫做一时。

- 分:时钟上的分针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60分钟,我们把这一圈叫做一分。

- 秒:时钟上的秒针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60秒,我们把这一圈叫做一秒。

2. 讲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 1时 = 60分- 1分 = 60秒3. 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 时换算成分:1时 = 60分- 分换算成时:1分 = 1/60时- 秒换算成分:1秒 = 1/60分- 分换算成秒:1分 = 60秒4. 讲解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 识别时钟:通过观察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位置,可以知道当前的时间。

- 计算时间:可以通过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三、练习1. 让学生观察时钟,说出当前的时间。

2. 让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例如:从8:30到9:45经过了多少时间?四、总结1. 回顾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强调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强调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五、作业1. 写一篇关于时、分、秒的日记。

2. 计算从现在开始,经过1小时30分钟后的时间是多少?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学会了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并能正确识别时钟和计算时间。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来辅助教学,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1今天非常的荣幸和几个兄弟姐妹去听了汀田三小吴明寅执教的一年级《认识钟表(整时)》,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要求学生知道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建立时间的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吴老师的课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板书工整漂亮,教态自然得体,课程结构完整。

一、板书工整漂亮写得一手好字对教师而言有多重要,字如窗户,无论是听课的教师,还是学生看到这样一手好字,第一感觉就很好。

再说,我们做教师的天天要求学生写好字,自己不能写好字又如何有更强的说服力去要求学生写好字呢。

二、教态自然得体吴老师人长得漂亮,教态自然得体。

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公开课的时候有点紧张很正常,而吴老师的这节课让人感觉不到她有任何的紧张,下面坐着10多位听课的老师,能做到这样不容易,让我自愧不如。

吴老师的肢体动作没有多余的,显得很得体端庄,要多多学习。

三、课程结构完整吴老师的课从开头的导入,再到引申,到练习,最后总结。

给人一种很流畅的感觉,看得出来对这节课的准备吴老师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当然课的流畅与吴老师上课的不紧张也有很大的关系。

有时候上课,我会突然感觉自己接下来要讲的东西忘了,这是教学的大忌,也是新教师常犯的毛病,而吴老师的课确实做到了流畅,结构非常的完成。

当然吴老师的课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困惑,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商榷!一、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吴老师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引入了秒针的知识,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分针与时针的认识被秒针一搅合,新知识的学习大打折扣。

这个问题,首先源于学生的学具,学生的学具上出现了秒针,是通过秒针的拨动来调节时间,对整个时间的认识而言这样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将秒针加入却有点勉强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不可操之过急。

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学堂训练”的背后

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学堂训练”的背后

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学堂训练”的背后2006年,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以下简称永威)正迅速“沉沦”。

学校管理松散,教师上课满堂灌,教学质量急剧下降,有的学科期末考试全班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及格!学生厌学,有能力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转走。

学校前途堪忧。

当年I0月,刚从江苏省洋思中学退下来的蔡林森加盟永威。

不到3年,永威判若“两人”:学生(绝大部分是三流生源)成绩稳居当地一流,甚至有的学生转读永威时两科成绩之和将将半百,1年后却考上了重点高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原来满地纸屑变为窗明几净,课间操由稀稀拉拉变为沁阳的一道风景线(5000多人做得整整齐齐)。

曾经转到别的学校的学生恳求父母把自己转回永威,各地家长纷纷把孩子送来,小学部急剧扩张,初中部新生比3年前翻了一番,高中部生源越来越好。

永威成了河南省的品牌学校!3年前,有人对蔡林森说:你到这个地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3年后,到永威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蔡林森靠什么彻底改变了永威?他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节没有任何“花样”的课这是永威的一节普通课。

八年级数学。

执教的是年轻的刘晓书老师。

上午8点,上课铃响过,准时开始。

没有任何的“热身”,直接进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材第15章的‘同底数幂的乘法’。

”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随即,多媒体出示:“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2.能够准确地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进行计算。

”学习目标就是教学目标。

确认每个学生都看完之后,刘老师没有开讲,而是请大家自学:“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立即紧张地自学。

”以下是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41页至第142页练习前面的内容,注意:通过解答第141页“探究”中的问题,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例1是如何运用这个性质的?6分钟后,要检测大家运用这个性质的能力。

学生们立即全神贯注看起书来。

《认识钟表》大班教案1

《认识钟表》大班教案1

《认识钟表》大班教案《认识钟表》大班教案《认识钟表》大班教案1 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处。

2、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力、动手才能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意识。

5、开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6、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整时、半时,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络。

2、整时、半时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活动准备1、《在钟表店里》音乐磁带。

2、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情境。

3、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闹钟。

4、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播放音乐《在钟表店里》,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游戏进入活动室〔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观察活动:1、老师指导幼儿观察这些钟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字、格子、针〕。

2、这两根表针有什么特点?〔一根粗一根细〕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3、你能指给大家看吗?〔上台介绍时针、分针〕4、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师重点指导幼儿观察3、6、9、12这几个数。

三、尝试活动。

1、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幼儿每人手里一只时针、分针都指向12的表〕2、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中表的分针拨一圈,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3、老师小结: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也就是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1、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1点〕,老师: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老师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2、观察你手中的表〔12点半、1点半〕,你又发现了什么?〔分针都指向6〕老师小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就是几时半。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7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7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7篇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84、85页,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通过对古代计时器的了解,培养爱国精神和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课时安排:1课时—————————认识钟表和表面2课时—————————识读整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白纸、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钟表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瞧,他来了!(课件演示:教师描述:天亮了,太阳公公早早就起来了?)?2、这就是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新朋友——小芳。

3、指导看主题图。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钟表。

4、小芳是几时起床的?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挂钟)5、小芳7时就起床了,她有没有赖床?师:对,我们要学小芳按时起床,上学才不会迟到。

6、今天我们和小芳一起来认识钟表。

揭题:认识钟表二、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课件显示钟表图)(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同位同学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钟面:①有1~12个数字。

(指给孩子们看)②有2根针,长针和短针。

(课件标注)电子表:①由数字表示时间。

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教师小结:刚才通过观察我们知道,钟面上有2根针,有12个数字。

三、活动巩固自己画一个漂亮的钟表。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已经知道的了钟表的构成,那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白纸和彩笔,画出一个漂亮了漂亮的钟表好不好,老师看谁画的漂亮。

认识钟表教案五篇

认识钟表教案五篇

认识钟表教案五篇认识钟表教案篇1一、谈话导入:由班里的一名同学照片进行导入,以学生的妈妈送学生钟表引入课题。

(出示课题:认识钟表)(运用媒体演示,借助同学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认识钟面1.小组合作学习,观察钟面:钟面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钟面,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2.汇报结果使学生了解到钟面上比较长的针叫分针、比较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2个数。

(观看课件:钟表的自述)三、认识整时,几时半1.观看课件,说说__x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2.教师把六个钟面帖在黑板上,让有能力的同学认一认,引导学生分类并整理六个钟面。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并结合学过的分类`整理的相关知识把钟面分成两类:一类:整时另一类:是几时半。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3.小组讨论:整时和几时半时针与分针的特点。

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四、活动1.游戏:装钟表。

(以竞赛`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2.老师还知道他喜欢看的几个电视节目的时间,它们是:听录音,这是什么节目?(生:大风车)每天下午5时30分准时收看大风车节目,用你手中的钟拨出5时30分来,相互检查。

听录音,这是什么节目?(生:动画城)每天下午6时准时收看动画城节目,用你手中的钟拨出时来,相互检查。

听录音,这是什么节目?(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每天下午7时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用你们手中的钟拨播出7时来,相互检查。

4.刚才我们了解了__x的一些生活情况,老师也很想知道你们的一些情况。

谁来说说你每天起床,上学,睡觉的时间,到前面来拨一拨,其他同在下面拨。

五、结束关于钟面上和时间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

有信心学好吗?认识钟表教案篇2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84-85页)认识整时。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8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8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8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1《认识钟表》这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让学生从小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陈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做一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堂中通过形象、生动的积极主动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来学习知识。

在这节课中,以下这几个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陈老师在这节课上,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些特点,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突出知识点。

例如:在欣赏各种各样的钟面时,老师用准备很多漂亮、形状不一的钟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难怪全班学生都想和这些钟面交朋友。

再如:当学生观察了钟面后,在他们的汇报交流中认识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分针后,又通过把时针、分针分别进行闪烁,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教学钟面上有12大格时都把一大格一大格做了处理,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二、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陈老师在这节课上,注意创设了很多轻松愉悦的情节。

如:老师创设了“老师是早上7时起床,你是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情景,展开教学,学生兴趣很浓。

在认识了钟面以后,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因为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学生注意力很集中,一下子就拨出了这些时刻,正确率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获取知识陈老师在这节课上,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己观察上的钟面,说说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认识整时,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时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有基础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认识钟表的,再出示3个钟面:7时、8时、3时,互相说一说:“钟面上的时刻各是多少?它们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并且比较三个钟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经过比较,学生完全理解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7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7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7篇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有个小小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滴答滴答响不停,天天催我早起床。

2、说说钟的作用3、板书课题(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出一道有趣的谜语,看谁会猜?有个小小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滴答滴答响不停,天天催我早起床。

生(齐声):钟师:你们真聪明,它的谜底就是钟表(出示实物钟)师:你知道钟有什么作用吗?生1:可以让我们起床。

生2:可以让我们按时睡觉。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通过钟表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二、自主探究1、认识钟面学生拿钟面看一看,拨一拨,玩一玩2、交流发现3、教师小结4、认识整时(1)学生观察7时、9时时针、分针的特点(2)教师小结5、认识几时半6、教学大约几时三、巩固练习1、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通过观察7时、9时、11时、4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大约几时从整时切入。

在6时的钟面上,稍改变分钟的位置,使它不正好指着“12”。

首先让学生感到钟面上“不正好是6时”。

联系经验分辨一个钟面上6时不到,另一个钟面上6时刚过;然后指出这两个钟面上都接近6时,都可以说成大约6时。

从而体会大约6时与6时的差别。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7篇)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7篇)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7篇)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精选7篇)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篇1今天学习《认识时间》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的,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

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及相关的计算打下基础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带领孩子复习了整时,几时过一点,快几时了,然后认识分,重新认识钟表,知道钟表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

本节课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在拨一拨中学习几时几分。

但本节课存在着不足:1.在教学本节课时有些孩子5个5个的数也不够熟练,是依靠手指来完成这一过程的。

所以对这些学生的教学很难,在认识钟表的时间时出现了困难。

2.还有一些孩子在数大格时,由于手和嘴在数的时候不一致,往往出现多数5分或少数5分。

3.部分学生在读时间时往往容易读错,例如7时45分、4时55分这样的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时针靠近大数,学生容易取大数,看成8时45分、5时55分。

这可能受之前学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的思维的限制。

还有的学生是分针指着数字3,就说是3分钟,指着数字8就说是8分钟等。

第二节课,我又复习巩固了认识时间,让学生自己拨钟表,观察分钟转动时,时针的变化,尤其对比观察半时前后时针的位置变化,让孩子拨一拨8时45分,接着让分针继续前进15分,到9时,观察这两个时刻时针的位置都指向9。

但第一个时刻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9,还没到9时,再过15分钟才到9时,所以虽然时针指向9但并不表示9时。

我重点让孩子动手拨一拨,同桌一个人拨钟表,另一个人认时间。

过一会儿,同桌调换。

然后,让一个孩子上台拨钟表,全班同学说时间。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认真备课,多方位了解学生,做好预设,让我的课堂在追求生动活泼的同时,追求实效性。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篇2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今天齐老师的以猜谜的方式引出时钟,再根据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为主线进行教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说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2、教材和学情分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一门重要而运用广泛的学科。

本课《认识钟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具体情景中学习数学。

《认识钟表》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步尝试。

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钟表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计时工具,由于以往的认知都是孩子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作的感性认知,因此,对他们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特别是在如何指示时间方面,更是一无所知。

此外,生活中,我们对时间和时刻两个概念不详加区分,致使学生在掌握这两个概念时,更为困难。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感知钟表如何指示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能正确认读整时,为学习半时、几时几分作准备。

本课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

因此,让学生感知钟表如何指示时间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3、确立教学目标从认知水平来看,一年级学生观察的细致性,顺序性水平较低,注意的分配能力也较差,因此,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忽视细节.(如钟面刻度,指针运动方向等细节的忽略)。

注意到刻度时,又有可能不注意区分指针,顾此失彼。

此外,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起步阶段。

思维和具体实物,具体操作相联结。

脱离了具体实物和具体操作将导致学生不会思考,因此,最根本的途径是遵循学习内容的逻辑性,引导学生把认识建立在一系列的观察操作之上。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三维目标,特别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另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教材的编排也呈现循环上升的特点。

作为一年级且第一次学习钟表,我们主要认识指针和刻度,初步会看整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过渡到认识几时几分。

说说新课改下我的有效教学观

说说新课改下我的有效教学观
学生为主策略的实施,最大的阻力在于教师的课堂时间观的更新。只有相信课堂时间主要是供学生学习交流用的教师,才有可能把尽量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当然,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不等于让课堂成为放任自流的地方,而是要在教师认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适时的调整下有明确目标地进行。
二、先学后教的课堂
所谓先学后教,是指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书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魏书生老师这样谈论学生的“自学”:学生最初没有自学习惯,好像一部静止的汽车,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欲望好像打着了火,第一次推动不能性急,要慢,慢才符合运动规律,才符合人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完成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主要方式,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不断提高自学的能力。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自学课文之后完成书后练习,这是天经地义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中学与小学低年级学习方法的最大不同。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中学生最重要的作业是预习作业,学生上课之前要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同伴及老师的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然后把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出教室,这才是最正常的课堂学习方式。
说说新课改下我的有效教学观
摘要: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上,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目标三维、面向未来”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生为主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个性教学 合作学习 面向未来
一、学生为主的课堂
所谓学生为主,是指:课堂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而不是老师讲授用的;课堂是学生表现用的,而不是老师表演用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释疑、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而不是老师完成“教案剧”的地方。也就是说,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用的,教师在课堂上所能占据的集体授课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新苏科版五年级上册劳动第10课《创意时钟》说课稿

新苏科版五年级上册劳动第10课《创意时钟》说课稿

新苏科版五年级上册劳动第10课《创意时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创意时钟》是新苏科版五年级上册劳动第10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制作创意时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材以实际操作为主,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图片,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时钟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独一无二的时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观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同时,他们的耐心和细致程度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耐心制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学会制作创意时钟,提高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对劳动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制作创意时钟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时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欲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创意时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时钟的设计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制作创意时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3.示范: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分组合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制作创意时钟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评价标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作品创意、美观程度和功能完整性。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讲4分钟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讲4分钟

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讲4分钟课堂教学新方法:每节只讲4分钟被江苏省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的农村学校——洋思中学,自_83年开始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

_9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的学生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居全市之首,全校学生的每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

他们的做法是——每堂课教师只讲4分钟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三大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三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

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4分钟,其余的时间全部让学生自学;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没有课外作业;学校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好多外地外校教不好的“差生”送到洋思来都变好了。

自_9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居全市之首。

学校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称号。

校长蔡林森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首批名校长,_96年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受到____总书记的接见。

许多外地区、外省市的家长都慕名把孩子送到这所农村学校就读。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

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语文课是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分析课文;数学课由学生自学例题,自己做练习题;理化课变成了游戏课,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也不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

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4分钟。

洋思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全校每个学科的每一个教师都是这样教学,这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启示1: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有许多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

幼儿园时钟认识教案8篇

幼儿园时钟认识教案8篇

幼儿园时钟认得教案8篇幼儿园时钟认得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适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进展孩子的逻辑思维本领。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定时作息的好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定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一、老师出示挂钟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便利,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绝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定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老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伙伴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老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得“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帮助幼儿认得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课件的内容是:兔子的脚长,跑得快,乌龟的脚短,跑得慢。

有一天,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四、老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更(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老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老师连续拨长针。

边拨边告知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

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思中学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
被江苏省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的农村学校——洋思中学,自1983年开始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

199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的学生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居全市之首,全校学生的每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

他们的做法是——每堂课教师只讲4分钟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三大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三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

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4分钟,其余的时间全部让学生自学;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没有课外作业;学校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好多外地外校教不好的“差生”送到洋思来都变好了。

自199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居全市之首。

学校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称号。

校长蔡林森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首批名校长,1996年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

许多外地区、外省市的家长都慕名把孩子送到这所农村学校就读。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

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语文课是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分析课文;数学课由学生自学例题,自己做练习题;理化课变成了游戏课,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也不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

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4分钟。

洋思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全校每个学科的每一个教师都是这样教学,这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1: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有许多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

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

洋思中学的蔡校长讲:许多学校学习洋思的经验,把经念歪了。

有的学校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

蔡校长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

有些老师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
好。

思想不解放的人课堂教学改革是搞不好的。

这几年笔者在中小学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教师仍然是讲满堂,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

有些学校领导在听课时看到教师讲得少,就认为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

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

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迈大步。

启示2: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

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

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

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

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

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

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启示3: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
后进生问题在全国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转化
后进生的经验,但做到大面积丰收还不容易。

洋思中学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

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

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

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

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

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后进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

启示4: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洋思中学的许多课都是自习课,上公开课也经常是“哑巴课”。

有人说:“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自学,还要老师干什么?”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与课下的自学不同,课上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主导仍在起作用。

蔡校长打了一个比喻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

另外对后进生要督促、鼓励、辅导,对好学生要不断表扬。

教师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把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并考虑如何解决。

”可见,在这里教师
的主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启示5: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多年来我们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

洋思中学1983年开始搞教学改革,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

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

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

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

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4分钟。

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