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_城市生态建设的新高度
新时代生态方面的成就
新时代生态方面的成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时代生态方面的成就展示了中国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示新时代生态方面的成就:环境治理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治理与保护新时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治理与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改善和保护环境。
首先,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通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排放标准管理,推广清洁能源,中国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其次,水污染治理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水质,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
此外,为了保护水资源,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节水技术、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等。
最后,对于土壤污染的治理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政府实施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加强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工作。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企业环境监管、调整产业结构等,中国的土壤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二、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首先,中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
在工业领域,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在农业领域,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技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其次,中国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和草地恢复,恢复退耕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此外,中国还积极保护自然保护区,推动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
最后,中国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
通过建设生态湿地、绿色公园和城市森林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三、可持续发展新时代,中国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首先,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风能、太阳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中国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了能源结构转型。
新中国7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新中国7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就,形成了一些宝贵经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新中国7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环境保护政策,通过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标准,大力推行治理污染、节能减排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状况。
大气质量明显改善,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质改善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湖泊和河流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得到了有效提高,特别是在西部地区。
中国积极推行生态建设,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数量增加,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
新中国7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所拥有的资源总量不多,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推动了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的实施。
中国实施了一系列资源税改革政策,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节能技术,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
中国积极开展矿产资源勘探,实施了一系列拓展资源领域的政策措施,保障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7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土地保护,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沙化土地治理,有效遏制了土地退化现象。
中国加大了对湿地和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建立了一系列湿地公园和水库保护区,保护了湿地资源和水资源。
中国积极推行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新中国7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些宝贵经验。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中国注重科学规划和系统治理,通过制定环境标准、推动技术创新和建立环境监测体系等措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资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存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在新时代下,发展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 正文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态环境现状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历史遗留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恶化。
城市和农村的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林木大量砍伐,草原沙漠化加剧,动植物种群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危机日益加剧。
在城市方面,大量的工业排放污染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导致雾霾频发。
工厂废水废气乱排放,污染了周围的土壤和水源,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农村地区的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田退化严重,农作物品质下降。
林木资源严重过度开发,导致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生态系统失衡。
草原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沙漠化严重。
许多珍稀动植物种群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十分严峻,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恢复。
生态文明的发展必须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2.2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与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与推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civilization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生态文明:城市生态建设的新高度
2 南 京师 范大 学环境 科 学研 究所 , 江苏 南京 .
摘
要 :随着 城 市 化进 程 的 发 展 , 之 相 伴 生 的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也 日益 严 重 , 为 制 约 城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的重 要 因 素 , 与 成 因而
第2 5卷 第 2期
2 0 1 年 4 月 2
污
染
防
治
技
术
Vo _ 5. . I 2 No 2
Ap , r. 2 0 1 2
POLLUTI CONTR0L ON TECHN0L0GY
生 态 文 明 : 市 生态 建 设 的新 高 度 城
俞 卫忠 陈 。 建 20 9 ) 10 6
1 城市 化与 生态 环境 问题 城 市是 人类 文 明不 断发展 的产 物 , 先 进生 产 是
出 。 , 人地 矛 盾 已经成 为可 持续 发展 所 面 临 的重
大 挑 战之一 。这也 使 得 城 市 化成 为 了关 注 和 研
究 的 热 点 。相 对 发 达 国 家 ,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起 步 中 晚 , 度快 , 达 国家 上 百 年 分 阶段 出现 的生 态 环 速 发
u ba c lgc lc n tu to r n e oo ia o sr c in.
Ke y wor : r niain;e o —e io me a r b e ds u ba z t o c nvr n ntlp o l ms;ur n e oogc lc n tu to ba c l i a o sr c in;Ec l gc lCiiiain o o ia vlz t o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摘要】本文探讨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首先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然后探讨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强调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最后讨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强调了二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关系。
总结指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并强调了共建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析,可以更好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重要性、现状分析、主要路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经济社会发展、共建美丽中国、方向、未来、统一1. 引言1.1 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下,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体现,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找准发展方向和重点。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探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也是重要内容,需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本文将全面展现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
书记谈生态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到清代。
我国不少朝代都有保护自然的律令并对违令者重惩,比如,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
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
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
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
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
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
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
2018年5月4日,我们召开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
我在会上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
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枫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城市
第六部分
应对重大环境问题的挑战
雾霾启示录
讲到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 。2013年,“雾 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 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 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谢谢观看
请大家批评指正!
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④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
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①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② 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③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废弃物垃圾处置。 ④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⑤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⑥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5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
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6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什么是生态文明城市如何建设
什么是生态文明城市如何建设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生态文明城市不仅是人类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追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城市?又该如何去建设它呢?生态文明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它不是单纯地增加一些绿化面积或者减少一些污染排放,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个生态文明城市,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包括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自然景观等。
城市中的公园、绿地、河流等生态空间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让人们能够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其次,生态文明城市要有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应该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
例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再者,生态文明城市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在城市的建设和运行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比如,推广节能建筑、优化水资源管理、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等,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同时,生态文明城市还应该有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
这包括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先进的垃圾处理设施、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等。
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还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在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城市要有高度的公众参与和生态意识。
市民们应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
比如,自觉遵守环保法规、倡导绿色消费、参与环保志愿活动等。
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呢?首先,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
比如,划定生态红线,明确哪些区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功能区;合理规划城市的产业布局,避免工业污染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 任务。要采取有效措 施,保护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 。要实施重点生态工 程,加强生态系统保 护和修复,保障生态 安全。同时,要加强 环境监测和治理,推 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 设,提高城市生态环 境质量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3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1.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是建设生 态文明的基础性工作。要弘扬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高 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通过宣传 教育,使人们更加了解生态文明 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自觉地参 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是建设生态文 明的保障。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 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资源 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加强生态文 明建设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同时,要建立绿色发展的评估指 标体系,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 各方面的绿色发展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5.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 国界和地区范围,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推动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事务,推动国际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变革,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内涵
2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既依赖于自然,又改造着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
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的工作。
在我国各地,已经涌现出了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看北京市的“绿色交通”项目。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着城市发展的难题。
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北京市政府实施了“绿色交通”项目,推广公共交通、鼓励非机动车出行、限制机动车使用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了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其次,我们来看看浙江省的“绿色工业”示范区。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改善工业区的环境质量,浙江省政府在一些工业园区实施了“绿色工业”示范区项目,推动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治理等工作,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再次,我们来看看西藏自治区的“生态保护”工程。
西藏是我国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自治区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包括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珍稀物种的生存空间,为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们来看看江苏省的“城乡一体化”规划。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城乡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困扰着当地政府的难题。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江苏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包括推动城市绿化、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实现了城乡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加公平和优质的生活条件。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
本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态环境现状入手,介绍了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
同时也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总结了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未来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新中国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里程碑事件、政策措施、成就、挑战、展望、成功经验、总结。
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与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需要上,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态环境的现状并不容乐观,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亟需得到有效治理和改善。
只有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才能推动国家建设和民众福祉的全面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凸显无疑,唯有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并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挑战,方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态环境的现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当艰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许多工厂和矿山直接排放废水、废气,污染了周边的土壤和水源,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工程、公路和铁路建设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许多植被被砍伐,湿地被填埋,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生态文明典范建设创新举措
生态文明典范建设创新举措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绿色生态文明,中国在政策制定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保护环境、珍爱生态的意识。
比如加强城市景观和规划,以建造具有文化特色和环保特性的建筑、公共设施、商业街区、工业园区等。
建设生态文明公园、生态园区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绿色建筑措施近年来,绿色建筑在中国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绿色建筑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将现代建筑技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其中,采用节能、环保、可回收材料的绿色设备、装置和材料等,是最为重要的措施。
三、节能减排措施为了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以及城市环境的污染,中国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清洁能源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由此,政府部门、企业和经济组织、民间组织等不断努力,促进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迅速推进绿色低碳、经济适用的发展方式。
五、生态农业和生态人居措施为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增加生观农业收入四个方面,全面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建设生态人居环境,以及推行生态消费,让人们拥有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
总体来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接受和支持。
随着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的高速发展,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让中国成为一个发展到达新的高度的绿色生态文明新标杆。
生态文明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探讨
生态文明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探讨一、引言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如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成为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我国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之一,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二、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及应用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念,认为人类必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涉及到资源的节约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方面。
1.资源的节约利用城市是资源集中的地区,资源稀缺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此,在城市发展中,推进资源的节约利用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手段。
资源的节约利用可以通过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建立资源回收体系,鼓励节能减排等方式实现。
例如,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将可回收、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2.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城市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基础之上,否则将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城市建设在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环境效益。
城市建设中需要控制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推进环境保护和修复。
例如,在城市公园建设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态修复,提高城市生态质量。
3.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城市发展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
例如,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城市的环境建设和监管。
三、生态文明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实践1.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减少机动车污染、加强污染源治理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政府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方针和战略,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
在政策层面,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节能减排。
在经济层面,中国提出了“绿色农业、低碳城市、循环经济”等发展理念,鼓励科技创新和资源回收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了对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
中国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在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湿地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还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减少了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中国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在能源结构上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投入。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生产,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
中国还大力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绿色化,减少了碳排放量,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出了一系列的减排目标和措施,为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努力推动生态文化建设。
中国坚持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的发展模式,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和绿色出行。
中国也大力推动生态教育,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中国还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智慧和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独特道路。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是指新中国在建国初期就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一直被视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践行这一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既要经济发展,也要保护环境,才能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继续生存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国家实力和形象的重要体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才能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为国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继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目标。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环境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生产力水平低下、资源环境极度匮乏的困境,生态环境状况十分脆弱。
长期的战争破坏和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等问题普遍存在。
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推进生态修复、制定生态保护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我国的空气质量逐步改善,部分地区的水质得到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但与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生态系统遭受的压力仍然巨大。
新中国7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新中国7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和经验。
下面将从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在经济发展的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实施了一系列减排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对传统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整治力度,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
中国加强了环境治理力度。
通过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大力整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加强了环境监测和数据公开,提高了环境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在城市污染治理方面,推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和生态红线制度,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保护了农田、森林、湖泊等重要生态资源。
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开展了禁捕禁猎和物种保护等工作。
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通过发布可持续发展战略文件,明确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标准,推动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在农村发展方面,推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建设方面,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行可持续城市建设,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新中国70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和经验。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治理,注重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还需要继续努力。
希望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成就
近年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全社会高
度重视下,政府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各项生态治理措施成
效显著,这是我们为美丽中国而付出的辛勤努力的成果。
首先,中国推行了“绿色发展”,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
在城市规划、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化环保等方面采取了一
系列创新措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和更新,
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生态环
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持续向好。
其次,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生态城市,包括了苏州、温州、宜宾、临汾等等。
这些城市注重生态建设、技术创新,都在基
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生态维护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例如温州牵头
建设的“生态城市”,强调全面规划、稳步推进、高水平建设生态城。
在城市设计中,演绎出新型城市化、结合当地的资源和文化特点打造
具有现代化的城市区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
最后,中国政府也加强力度保护生态资源。
例如,加强了长江流
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一系列保护和修复措施,使生态环境逐渐回
复良好状况。
还有重点保护区的建设,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
措施,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强化环境意识,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品质,人们一直将其作为重要的任务。
未来,我们也需要继续努力,强化环保观念,绿色生产必将成为未来
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方式。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与基本思路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与基本思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路和举措,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的生存环境放在首位,力求在保护环境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在环境保护和建设中,注重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意愿,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态环境。
二、注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之一就是注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中国政府认识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
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济转型。
三、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还包括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
中国政府下大力气,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强化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政府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污染者的治理成本,并鼓励和支持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四、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之一是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推动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治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治理。
中国政府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倡导绿色发展,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事务,加强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亲爱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感谢各位同事对这次会议的积极参与。
今天,在这里,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向大家汇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进展,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作为一个地处山区的城市,我市的生态环境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一方面,生态破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包括空气、水质的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恶化;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我们支撑经济发展、吸引外来投资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基础。
过去几年,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
我们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通过整治污染、治理水源地、加强垃圾分类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动了生态产业的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产业和企业仍然存在环保意识淡薄、追逐短期利益的问题,导致环境污染的情况依然严重。
其次,我们在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得我市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不够强。
面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更加强化法律意识,依法行政,加强环境监管和法律执法力度。
我们要坚决打击环境污染行为,重罚污染企业,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问责。
同时,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激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自我监管,提升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第二,我们要加大环保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项目。
同时,我们还要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科研经费支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为生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我们要注重全民参与,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新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新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一系列新理念应运而生,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首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一理念深刻地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不惜牺牲环境。
然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告诉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比如,一些地区依靠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同时,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
尊重自然,就是要认识到自然具有自身的规律和价值,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顺应自然,要求我们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避免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保护自然,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例如,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避免大规模的填湖造地、开山毁林等行为。
在农业生产中,要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再者,“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理念强调了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兴衰的密切关系。
历史上,许多文明的衰落都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比如,古埃及文明由于过度开垦和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最终走向衰落。
而那些注重生态保护的地区和国家,往往能够实现长久的繁荣和发展。
这一理念提醒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建设美丽家园,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此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 [6 ] 大挑战之一 。这也使得城市化成为了关注和研 出 究的热点。 相对发达国家, 中国城市化进程起步 晚, 速度快, 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生态环 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并且日益严重 , 未来的工业 , , 化与城市化仍将加剧 这样的背景下 必须对城市 生态化建设加以足够的重视。 2 生态文明与城市生态建设 事实上, 对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以及对
1 2 俞卫忠 , 陈 建 ( 1. 江阴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江阴 214400 ;
2.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6 )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与之相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而
城市生态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对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城市生态建设经历了日渐深入的过程 。 生态文 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的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 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有城市生态建设的继承与发展, 通过生 态观念、 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 生态人居、 生态社会和生态制度六大系统的全面生态化优化提升,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将城市 生态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X820 文献标识码: A
第 25 卷 第 2 期 2 0 1 2 年 4 月
污 染 防 治 技 术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No. 2 Vol. 25 , Apr ., 2012
生态文明 : 城市生态建设的新高度
[1 ] 环境 问 题 与 危 机, 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 , 是人类改造生
态环境、 实现生态良性发展的成果的综合, 是工业 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 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和 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 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生 式为内涵, 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
[9 ]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 生态文明在自然观、 价值 发展观、 消费观等均有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深厚 观、
内涵
[10 ]
。生态文明视野下, 城市生态建设是人类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努力而非被迫之举 。 其次, 生 态 文 明 已 经 成 为 重 要 的 治 国 理 念。 2007 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 “建设生态 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 业结构、 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 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 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 。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 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 :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也提出 政治建 。将 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 生态的思想作为对一种文明形态的要求 , 把人与自 然和谐的精神贯穿于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中 , 这表 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一种国家意志 3 3. 1 建设生态文明的六大系统 生态观念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Heights of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YU Wei - zhong1 , CHEN Jian2 ( 1 . Jiangyin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Jiangyin,Jiangsu 214405 ; 2 .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6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2012 年 4 月
俞卫忠等 . 生态文明: 城市生态建设的新高度
· 63 ·
生态观念的树立是整个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 城市建设的基础。 生态观念, 关系到人类如何认识自身在自然万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协调 物中的位置, 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选择自身发展的模 式等诸多问题,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行为, 影 响着城市能否生态化、 可持续地发展。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生态伦理观都曾蕴含人 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特别是众多中国古代先哲 [12 ] 均提倡这样的生态思想 。 然而人类改造自然能 力的增强和对物质追求的提升导致了对这样思想 的背离以及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 。 生态文明的自然观与价值观要求人类能够与 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利用和 自然和谐发展, 改造自然, 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 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与自然和谐相 而对人类自身而言, 又要能不分国别、 种族和代 处, 际的差别, 平等地享用资源环境 。 树立正确的 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发展动 生态观念, , 借助学校、 媒体、 社区等多方渠道, 普及生态 环保的基本原理与知识, 促进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扎 力 根, 实现政府、 企业与公众协力联动, 引导各方自觉 地保护生态环境, 积极参与城市生态建设; 通过长 最终力争实现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 期努力, 态文化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旋律。 3. 2 生态经济 生产活动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 也是 [14 ] 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 因此经济 发展是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 生态文明 的发展观要求发展的强度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 为基础, 将发展强度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了 的发展模式、 规模及速度, 只有把发展强度控制在 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发展 生态经济, 实现产业生态化转型, 是解决城市生态 环境问题、 进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发展生态经济, 需要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和 方法, 研究各类产业活动及产品与生态环境之间相 互关系, 建立涵盖第一、 二、 三产业各个领域的生态 产业。产业结构上, 需要统筹一、 二、 三产业, 实现 协同发展; 产业布局上, 需要产业发展与区域生态 功能想协调。 对于三种产业自身, 也需要通过优化调整, 实 。 , 现各种产业的生态化 生态农业即是一种产业 也 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一种维护城市生态平
[3 - 5 ]
。2008 年, 城市人口首次在历
史上超过农村人口, 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至 2050 年 世 界 人 口 的 化进程将 继 续 快 速 进 行, 70% 可能是城市居民[2]。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 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
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
收稿日期: 2012 - 03 - 02 作者简介: 俞卫忠( 1975 —) , 男, 江苏江阴人, 工程师, 大学本 科, 主要从事环境管理工作。
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 , 是先进生产 力和先进文化的载体, 其 6000 余年的发展史见证 了人类历史的变迁。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替更 迭, 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工业文明创造了农 近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为 业文明无可比拟的成就, 之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当人类在工业化过程中极大 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并创造了空前规模物质财富 和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时, 城市和城镇网络体系成 为了其空间载体
Abstract: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so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new human civilization based on respect and maintenance to the nature,which appreciate harmonies between human beings,human and nature,human and society,establish sustainabl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and lea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set new heights of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eco - environmental problems;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62·
俞卫忠等 . 生态文明: 城市生态建设的新高度
第 25 卷 第 2 期
在国内现行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中 , 就包括城 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对城市环境质量、 污染控制、 环境建设与管理等进行统一化、 定量化 建设部提出 考核。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 了园林城市创建, 发布并修订了相关标准及申报评 选与考核办法, 从 1992 年至 2009 年共命名 12 批 共计 170 个国家园林城市 ( 区 ) 。1997 年, 原国家 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 护模范城市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指标 , 从社会 环境质量、 环境建设、 环境管理四个方面进行 经济、 考核, 此后考核指标经过数次调整, 突出了污染减 排与环境质量; 截止至 2008 年, 全国 657 个城市已 有 67 个城市和 5 个城区获得 "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 在山东和江苏两省还分别形成 城市( 区) " 的称号, 、 、 、 了威海 青岛 苏州 常州、 无锡 5 个国家环境保护 模范城市群, 此外, 全国还有 120 多个城市和十几 个城区正在积极开展创模工作。 这一系列创建活 动以不同角度推动了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 开展, 然而却未能实现生态环境的综合建设 。 根据生态学观点, 城市具有高强度社会、 经济、 自然集聚效应和大尺度人口、 资源、 环境影响的微 缩生态景观, 密集的人流、 物流、 能流和高强度的区 域环境影响是其显著特征, 城市的实质是以人为主 三者相互依 体的社会 - 经济 -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7 , 8 ] , 存、 相互影响 对于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 统, 污染治理或者其他任何一种单一的努力只能实 某一环节的优化, 停留在环境保护 现对某一要素、 的环节只能实现在城市生态系统的末端的管理 , 只 , 是一种被动的方式 而无法实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 的可持续发展。 2002 年 8 月, 第五届世界生态城市大会在深 圳召开, 大会就城市化、 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 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 大会正式通过了 《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 》 , 为城市一体化进程 中城市问题研究与城市生态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 2003 年 5 月, 原国家环保总局开始组织开展 生态县、 生态市、 生态省建设, 并制订了相应的建设 指标, 这是对原有的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继续和发 展。生态市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和社 会进步三类, 共 28 项。2007 年 12 月, 原国家环保 其中“环境保护 ” 修订为 总局对指标进行了修订, “生态环境保护 ” , 指标由 28 项削减为 19 项, 弱化 , 。 了经济指标 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市创建, 实现了城市生态建设由污染治理向生态环境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