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心理学再认识
《儿童心理学》学龄初期儿童的游戏
一、学龄初期儿童的游戏特点儿童进入小学以后,游戏不再是儿童的主导活动。
他不能过多地从事游戏活动,只有在学习的余暇才能游戏。
这是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第一个特点。
其次,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作用,也和学前时期不同。
学前儿童游戏本身就包含着自己独立的教育目的和意义,而学龄初期的游戏,主要是为教育和教学目的服务的。
例如,利用游戏可以加强学习动机,帮助掌握教材,提高复习的兴趣,克服学习上的某些困难等等。
再次,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也和学前时期不完全相同。
例如,游戏的目的性、组织性更加提高了,集体分组竞赛的因素更多了,对智力活动更感兴趣了,游戏的内容越来越多地反映复杂的社会事件等等。
因此,在小学里,不是儿童要不要游戏的问题,而是如何适当地运用游戏活动来对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问题。
二、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发展1.创造性游戏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也还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创造性的游戏,但无论是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与学前儿童不同。
第一,学前儿童对游戏本身较感兴趣,学龄儿童对游戏的结果较感兴趣。
第二,学龄初期儿童的游戏有更大的组织性和目的性,因而能更好地按规则进行游戏。
第三,游戏的题材比学前时期更加广泛和深入,很多题材来自于社会生活事件。
有些游戏的主题虽和学前儿童相同,所反映的生活却更加复杂深刻。
2.教学游戏在低年级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帮助教学的教学游戏,对于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但不能过多地运用这种游戏形式,运用过多了,反而会引起儿童的厌烦。
至于中年级以上,偶尔利用一下教学游戏的形式是可以的,但不宜经常运用。
作为教学游戏形式之一的智力游戏,也是学前初期儿童比较感兴趣的游戏,例如下象棋、下跳棋、猜谜语等等。
3.活动性游戏学龄初期儿童仍非常喜欢活动性游戏,例如跑、跳、爬高、跳绳等等。
但也具有新的特点:第一,集体性更加发展;第二,采用更多的竞赛形式,儿童常常分成小组进行比赛;第三,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对球类运动更感兴趣,如足球、乒乓球等等。
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研究
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研究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研究引言:儿童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
通过参与游戏,幼儿能够展开想象力,培养社交技巧,发展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游戏的类型,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教师在引导儿童游戏中的角色。
一、儿童游戏的类型1. 角色扮演游戏:儿童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医生、老师、消防员等。
这种游戏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模仿成人行为,学习社交技巧和责任感。
2. 建构玩具游戏:幼儿使用积木、拼图等玩具进行建构,并创造出自己的世界。
这种游戏促进了幼儿的空间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模仿游戏:幼儿在模仿游戏中可以模仿成人或其他孩子的动作和行为,例如模仿洗衣服、做饭等日常活动。
这种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日常生活的规则和动作,同时促进了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4. 情境游戏:通过提供特定的情境和角色,幼儿可以在情境游戏中体验不同的情况和问题。
这种游戏培养了幼儿的情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和社交关系。
二、儿童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1. 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儿童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角色扮演游戏和建构玩具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世界和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2. 社交技巧培养: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孩子交流、协作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和社交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社交技巧和合作精神,并理解彼此情感的表达。
3. 认知能力提升:儿童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包括观察力、记忆力、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观察、记忆和分类不同的对象或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4. 情绪管理和表达:通过参与情境游戏,幼儿可以体验不同的情绪并学会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儿童学前游戏与玩耍中的心理发展
儿童学前游戏与玩耍中的心理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认知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通过游戏和玩耍来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心理能力。
游戏和玩耍不仅是孩子们快乐的来源,还是他们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儿童学前游戏与玩耍中的心理发展,并介绍游戏和玩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儿童通过游戏和玩耍来感知和观察周围的事物,从而培养他们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比如,儿童可以通过玩耍玩具模型来观察不同形状、颜色和功能的物体,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游戏和玩耍还可以帮助儿童认识和区分事物的属性,例如通过玩“认识水果”的游戏,孩子能够学习和分辨各种水果的外观和味道。
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游戏和玩耍给予儿童展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儿童可以通过创造性的玩耍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新颖有趣的故事和情景。
例如,儿童可以玩扮演不同角色的游戏,他们可以扮演超级英雄、医生、老师等,通过角色扮演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种创造性的游戏和玩耍有助于儿童开拓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三、语言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儿童学前期是语言和交流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游戏和玩耍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和玩耍活动,儿童可以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
比如,儿童在玩团队游戏时需要与其他孩子合作,通过沟通和协商来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和交流过程不仅促使儿童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四、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在游戏和玩耍的过程中,儿童会遇到各种情绪和挑战,通过游戏和玩耍的体验,他们能够逐渐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例如,当儿童在游戏中遇到失败或者面对挑战时,他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通过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克服困难。
这种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交适应非常重要,游戏和玩耍提供了一个自主练习的平台。
总结起来,儿童学前期的游戏和玩耍对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三年级学生游戏学习的心理学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游戏学习的心理学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游戏学习的心理学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于学习和游戏的认知能力正在快速成长。
游戏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途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游戏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游戏中,他们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需要动脑筋寻找解决方法。
这种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例如,当他们玩解谜游戏时,会通过试错和推理找出正确的答案,这种过程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展。
其次,游戏还能够促进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许多游戏需要多人合作或者竞争,这种互动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互动,更是在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彼此,并有效地沟通交流。
通过与同学一起玩游戏,他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够从失败中学会接受挑战并迎接下一次的机会。
此外,游戏还可以作为一种情绪调节的工具。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能会面临学习压力、家庭期望等各种心理负担,游戏成为了他们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的重要途径。
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摆脱现实中的束缚,尽情享受探索和创造的乐趣,从而调整情绪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然而,游戏教育也需要适度和引导。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区分好的游戏和不良游戏,引导他们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内容。
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使游戏真正成为学习和成长的有益工具。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游戏学习不仅仅是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他们不仅能够在玩乐中成长,还能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培养出色的综合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因此,正确引导和有效利用游戏教育,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
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在中国,儿童游戏一直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交能力培养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
儿童游戏是儿童自发的、无目的的、愉悦的行为活动。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在模拟的情境中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游戏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
首先,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他们的感知、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能够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判断力。
其次,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能够表达他们的愉悦、愤怒、焦虑等情绪,通过与其他儿童的互动,他们能够学会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对于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与其他儿童进行合作、竞争和冲突解决,他们能够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儿童还能够通过游戏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身份和责任,从而理解社会的规则和价值观。
总结起来,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儿童游戏,儿童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游戏的发展和推广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儿童游戏的儿童心理学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研究领域。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促进中国儿童游戏的发展,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心理学分析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心理学分析1.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经验,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本文将对幼儿园游戏活动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幼儿园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
2. 游戏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2.1 感知能力的发展游戏活动通过刺激幼儿的感官,促进他们的感知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儿童乐园的攀爬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触摸、视觉和听觉感知游戏器械的形状、颜色和声音。
这种感知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辨别能力,促进他们对事物的认知。
2.2 社交能力的培养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其他幼儿互动的机会,促进了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习与其他孩子合作、分享和交流。
通过与其他幼儿互动,他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培养友谊。
2.3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游戏活动也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能会面临竞争、挫折和失败等情绪压力。
通过适当引导和教育,幼儿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对挫折和失败,增强心理韧性。
2.4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和情节,虚拟创造自己的世界。
这种游戏活动可以扩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3. 如何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3.1 幼儿发展水平的考虑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
根据幼儿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合理选择游戏器材和活动内容。
例如,在幼儿认知发展较早的阶段,可以选择简单的拼图游戏,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和辨别能力。
3.2 游戏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每个游戏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旨在培养幼儿的特定能力。
例如,在团队合作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设置合作解决问题的任务,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合作。
目标和任务的明确性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心理学对儿童游戏行为的解释
心理学对儿童游戏行为的解释引言:儿童的游戏行为在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还通过游戏中展示的行为和情绪,向他们了解自我和社会。
心理学研究了儿童的游戏行为并提供了许多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支持他们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儿童游戏行为的解释,并探讨其在儿童心理健康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游戏行为的定义:首先,让我们来定义什么是游戏行为。
游戏行为是指儿童在玩耍和娱乐中表现出来的活动,其特点是自愿性、自主性和寻求乐趣。
这种行为通常是基于儿童自身的需求和兴趣,并通过模拟、角色扮演、创造性思维等方式来展现。
游戏行为在儿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他们的身体运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和情绪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
心理学解释游戏行为的理论:1. 游戏行为促进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游戏行为是儿童主动学习和探索世界的过程。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体验和应用他们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试错的方式不断发展和提高。
例如,一个儿童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空间概念和物体关系,还发展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行为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2. 游戏行为促进情绪管理:情绪发展理论认为,游戏行为有助于儿童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情境,通过模拟和演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这种情景扮演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儿童学会处理和调适他们的情绪。
例如,一个儿童在和朋友玩“医生”的游戏中,可以通过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来处理他们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情绪。
3. 游戏行为促进社交发展: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游戏行为是儿童学习社会规则和行为的重要方式。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与同伴互动、合作和竞争,从而学会分享、尊重和合作的价值观。
游戏行为也为儿童提供了结识新朋友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
例如,当儿童参与角色扮演游戏时,他们需要理解并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心理学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
心理学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儿童时期是一个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游戏在儿童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儿童游戏。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实践指导。
心理学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游戏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认知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运用各种认知能力,如观察、记忆、想象、推理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在游戏中的思维活动,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具挑战性和适应性的游戏环境,促进其认知发展。
2. 培养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儿童在游戏中会面临各种情绪体验,如兴奋、沮丧、恐惧等。
心理学的情绪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的情绪体验,并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地面对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或故事情景游戏来教导儿童如何表达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并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
3. 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儿童游戏是儿童社交互动的重要场所,通过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他们可以学会分享、合作、交流等社交技巧。
心理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解儿童社交发展的指导。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设置和引导,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 通过游戏了解儿童内心世界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样的,而游戏是他们表达和展现内心世界的途径之一。
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访谈、绘画等。
通过与儿童互动游戏,我们可以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语言,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并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5. 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儿童游戏环境的设计依据。
我们可以根据心理学理论,设计适宜儿童年龄和发展阶段的游戏内容、材料和规则,创造有利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游戏环境。
此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心理学的评估方法,评估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展水平,从而针对性地提供儿童的教育和支持。
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游戏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游戏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引言:儿童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探索世界、发展想象力、培养社交技能等。
然而,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儿童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并探讨游戏的类型、游戏的重要性以及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具体影响。
一、游戏的类型儿童游戏可以分为两类:自主游戏和引导游戏。
自主游戏是指儿童自发进行的游戏,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
而引导游戏则是由成年人或其他儿童引导的游戏,目的在于教授特定的技能或知识。
无论是自主游戏还是引导游戏,都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游戏的重要性儿童游戏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游戏还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游戏还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1. 发展注意力和集中力:儿童在游戏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处理各种信息和任务。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2.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游戏中常常涉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儿童需要思考和尝试不同的方法。
这种锻炼可以帮助儿童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提升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儿童在游戏中需要记住规则、策略和信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应用,他们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4. 培养社交技能:许多游戏需要多人参与,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智力。
5. 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游戏涉及到虚拟的世界或角色扮演,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论:儿童游戏对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
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幼儿园儿童的游戏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活动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发展他们的身体、思维和情感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创造力。
本文将对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进行全面详细的探讨。
首先,幼儿园儿童的游戏活动对于他们的身体发展非常重要。
幼儿时期,他们的身体正在快速发育,游戏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例如,追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速度和敏捷性,拼图游戏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这些都对他们的身体发展非常有益。
其次,游戏活动对于幼儿园儿童的思维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时期是孩子发展认知能力的关键阶段,游戏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益智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们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幼儿们可以积极参与并思考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此外,游戏活动对于幼儿园儿童的情感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时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们表达他们的情感,并学会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例如,团队合作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他们体验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通过游戏,幼儿们可以积极参与社交互动,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和社交技巧。
最后,游戏活动还对幼儿园儿童的创造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创造力最为丰富的阶段,游戏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艺术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们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积木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游戏,幼儿们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幼儿园儿童的游戏活动对于他们的身体、思维、情感和创造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游戏,幼儿们能够发展他们的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表达和处理情感,并学会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与设计策略
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与设计策略儿童游戏的心理分析儿童游戏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增强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深入了解儿童游戏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儿童游戏的动机、角色和规则三个方面来探讨儿童游戏的心理。
一、儿童游戏的动机儿童游戏通常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如探索、运动、表达和互动。
儿童通过游戏来学习和成长,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运动和社交来释放能量、放松心情、提高技能,并在其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此外,儿童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解决问题、创新和沟通的能力。
二、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以探索世界、理解生活。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此外,儿童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情境,并从中学习如何处理问题和应对挑战。
三、儿童游戏的规则规则是儿童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则有助于规范游戏行为,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使所有参与者都能得到同等的体验。
在游戏中,儿童需要遵守规则,同时也需要学会制定规则。
通过制定规则,儿童可以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
儿童游戏的设计策略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儿童游戏的设计策略:一、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为儿童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在物理环境方面,游戏空间应该宽敞、安全、有趣,有足够的玩具和游戏设备。
在社会环境方面,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以培养他们的多元技能和兴趣爱好。
二、提供多种类型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是游戏的必要组成部分。
为儿童提供多种类型的游戏材料,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多元化的技能和兴趣爱好。
这包括操作性材料、故事性材料、语言性材料、科学性材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刺激儿童的感官、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基本理解。
三、设计有趣的游戏规则有趣的游戏规则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一年级游戏学习的心理学探索
小学一年级游戏学习的心理学探索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在生命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阶段。
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书本知识,更是通过游戏和互动体验世界的方式。
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游戏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游戏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他们参与角色扮演或者建构性游戏时,实际上在模拟和探索真实世界的各种情景。
例如,在操场上的“假装医生”游戏中,他们不仅学会了社交技能和合作,还通过模拟医生和病人的互动,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交流。
其次,游戏还能促进孩子们的认知和智力发展。
比如,解决问题的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玩拼图游戏或者寻宝游戏,他们学会了分析和解决复杂的任务,培养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这种在游戏中学习的过程,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成绩,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另外,游戏还有助于孩子们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玩耍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分享、等待轮次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这些都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所必需的技能。
当他们在游戏中遇
到挫折时,也学会了应对失败和重新尝试的勇气,这对他们未来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至关重要。
最后,游戏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活动,更是小学一年级孩子们认知世界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和引导各种适合年龄的游戏,来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游戏学习的作用,将其视为小学一年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出更加积极、自信和富有创造力的新一代。
儿童游戏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儿童游戏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游戏不仅是儿童生活中的乐趣,更是他们学习和探索世界的方式。
儿童游戏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儿童游戏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从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认知发展儿童游戏对认知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模仿、探索和创造来增进认知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了解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儿童通过游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情感发展儿童游戏对情感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游戏中的儿童可以体验到成功和失败,学会承受挫折和面对困难。
他们可以通过游戏表达情感,学会控制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
在游戏中,儿童还可以建立情感纽带,培养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社交技巧。
三、社交发展儿童游戏对社交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与其他儿童互动和交流,学会分享和合作。
他们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到规则和纪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
在游戏中,儿童还可以培养友谊、接纳他人和尊重差异的能力,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四、儿童游戏的建议为了促进儿童游戏与心理发展的良好关系,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 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选择,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创造性游戏等,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
2. 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游戏,提供支持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和挫折。
3. 创建安全和有益的游戏环境,确保儿童在游戏中能够自由表达和探索。
4. 促进儿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关注儿童游戏中的情感表达,引导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
6. 教育儿童遵守游戏规则和纪律,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
7. 鼓励儿童与自然环境接触,开展户外游戏,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结起来,儿童游戏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游戏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重视儿童游戏的重要性,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机会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一年级的游戏选择与心理发展
小学一年级的游戏选择与心理发展
小学一年级的游戏选择与心理发展
在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眼中,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部分。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游戏对他们的影响深远而且多样化。
首先,通过选择适当的游戏,孩子们能够在玩耍中培养社交能力。
例如,他们会选择团体游戏,这不仅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和分享,还能够在集体互动中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
在这些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其次,游戏也是孩子们表达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选择玩具和角色扮演游戏时,他们能够构建自己的虚拟世界,并通过角色扮演来探索不同的身份和情境。
这种创造性的游戏不仅令他们乐在其中,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游戏中也开始建立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当他们选择个人游戏或者解决问题的游戏时,他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调节。
通过面对游戏中的挑战和障碍,他们逐渐学会了面对困难时保持耐心和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些经历不仅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取得成就感,还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自信心和应对挑战的勇气。
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的游戏选择不仅是孩子们娱乐和放松的方式,更是他们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适的游戏,他们能够在玩耍中培养社交能力,表达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建立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当重视并引导孩子们选择有益于他们全面发展的游戏,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5年级学习游戏的心理学分析
小学5年级学习游戏的心理学分析在小学五年级的课堂上,学习游戏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
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娱乐的方式,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游戏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这些角度对小学五年级学习游戏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心理学机制。
首先,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分析,学习游戏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思维开始变得更加灵活,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信息。
学习游戏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挑战不仅仅是对他们知识掌握的测试,更是对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例如,数学游戏中的算式解决、逻辑谜题等都需要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这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加复杂的认知结构。
其次,学习游戏在情感发展的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五年级学生正经历着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成功和失败的感受也变得更加敏感。
学习游戏能够通过设置奖励机制和提供即时反馈,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当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时,他们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正面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此外,游戏中的互动和合作元素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情感交流,提升他们的情感调节能力。
在社交发展的方面,学习游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年级学生开始更加重视与同伴的关系,游戏作为一种社交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互动机会。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
例如,在小组合作游戏中,学生需要共同制定策略、分工合作,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帮助他们提高了社交技巧。
此外,游戏中的竞争元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这对于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学习游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也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根据心理学研究,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更为持久和深远。
通过游戏学习:启蒙教育中的儿童心理学应用
通过游戏学习是启蒙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应用儿童心理学的原理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介绍游戏学习在启蒙教育中的儿童心理学应用,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一、游戏学习的心理学基础1. 自主性:游戏学习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自主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要素,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情感投入:游戏学习可以引起孩子们的积极情感体验,如兴奋、喜悦和满足感,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情感投入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促进儿童认知和情绪发展。
3. 社交互动:游戏学习通常需要合作和互动,这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社交互动有助于提高沟通能力、解决冲突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游戏学习在启蒙教育中的具体应用1. 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模拟不同的角色和情境,让孩子们学习并理解社会规则、职责和行为准则。
这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认知和道德意识,同时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2. 探索性游戏:提供丰富多样的探索材料和环境,让孩子们主动观察、发现和研究。
这种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3. 团队合作游戏: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孩子们共同制定策略、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
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4. 反思性游戏:在游戏结束后,让孩子们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与老师或其他孩子的讨论和分享,促进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游戏学习的重要性1. 激发兴趣:游戏学习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欲望。
2. 个性化教学:游戏学习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学龄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龄前儿童的小小心思,你了解多少?咱们今天来聊聊学龄前儿童那点事儿,特别是他们心里头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
你可能觉得,小家伙们整天除了吃就是玩,能有啥复杂的?嘿,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学龄前这段时光,可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重要一站,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可藏着不少咱们大人想象不到的秘密呢。
咱们先说说这“学”的事儿。
学龄前儿童,指的就是三到六岁这帮小家伙。
你别看他们年纪小,其实啊,他们这时候的学习能力,简直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嗖嗖地往上涨。
你可别小看了他们每天玩的那些游戏,比如搭积木、过家家啥的,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搭积木能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还能让他们慢慢学会怎么解决问题;过家家呢,则是他们模仿大人,学习社会规则的好机会。
所以啊,咱们当爸妈的,可得好好陪着他们玩,别觉得那是瞎胡闹。
再来说说他们的“心思”。
学龄前的孩子,情感世界可丰富了。
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也开始懂得什么是高兴、什么是难过。
有时候,他们可能因为一颗糖果没拿到而嚎啕大哭,也可能因为一句夸奖而乐上半天。
这时候,咱们得耐心点儿,多听听他们的小心思,多抱抱他们,让他们知道,不管啥时候,爸爸妈妈都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说到这,还得提一句他们的“小脾气”。
学龄前的孩子,情绪变化那叫一个快,简直比夏天的天气还难琢磨。
可能前一秒还笑得跟朵花似的,下一秒就因为一点小事儿而大发雷霆。
这时候,咱们可别跟着上火,得学会“冷处理”。
等他们情绪稳定下来,再慢慢引导,告诉他们,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要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还有啊,他们这时候的好奇心,简直就像十万个为什么。
为啥天是蓝的?为啥鸟会飞?为啥鱼在水里游?这些问题啊,他们能问上一整天。
咱们呢,也别嫌烦,得耐心解答,因为这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
要是咱们答不上来,也别硬撑,可以和他们一起找答案,比如查查书、上上网啥的。
这样一来,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到这,还得说说他们的“小团伙”。
幼儿游戏的心理学基础与应用
幼儿游戏的心理学基础与应用幼儿游戏是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孩子通过游戏来学习、探索和适应生活。
但是,幼儿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是一种心理学的实践和应用。
因此,深入研究幼儿游戏的心理学基础,对于从事幼教工作的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幼儿心理学基础1. 感知感知是指幼儿通过感官器官的刺激来获取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后产生的知觉。
游戏是让幼儿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游戏能够刺激幼儿的注意力、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从而促进幼儿感知的发展。
例如,盲人儿童在玩猜物品游戏时,通过摸物品的形状、质地和重量,利用手感官获取信息,同时还可以听到其他儿童的声音,利用听觉感知远离自己的物品。
这一过程能够开发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促进其感知的发展。
2. 认知认知是指幼儿对周围事物进行理解、记忆和推理的过程。
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发展认知能力,因为游戏中常常需要幼儿思考、解决问题、记忆等,这些活动都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例如,幼儿在玩汽车拼图游戏时,需要通过观察汽车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拼图的过程,从而训练幼儿空间想象与视觉记忆能力。
同时,从幼儿自发的解决问题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促进幼儿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的发展。
3. 情感情感是指个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及体现个体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情感表达。
游戏是培养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游戏能够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例如,幼儿在玩卡通人物拼图游戏时,可能会遇到难题、有疑惑,但是当幼儿通过努力实现游戏目标时,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幼儿游戏的心理应用1. 语言游戏语言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如计数游戏、绕口令、押韵游戏、猜谜语等,都是非常适合幼儿进行的语言游戏,能够让幼儿在听语言、说语言、读语言和写语言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某种意义上说,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发展方式。 通过游戏, 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社会性等方面可 以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对于 学龄初期的儿童, 游戏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 响, 特别对其心智发展方面具有统整功能。[3]
一、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心理学分析 ( 一) 游戏是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 游戏活动中, 既有全身活动的游戏, 也有局部运 动的游戏, 这些活动可以使儿童身体的系统和器官 得到有效的活动, 促进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加速 儿童肌体的新陈代谢, 有利于他们内脏和神经系统 的发育, 并且锻炼他们的基本技能, 协调儿童的运动 机能, 促进儿童身体的整合性发展。 ( 二) 游戏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理解环境、影响环境的 需要的表现,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这种认知发展的需 要。在游戏中, 幼儿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
动,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模仿和表现周围的 人与事物。同时, 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心 理学的研究表明, 游戏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加强和 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综合 感知能力, 并且可以使儿童在活动中增进对周围事物 的认识, 获取社会生活知识经验, 发展观察、注意、想 象、记忆、思维、意志等智力因素。
收稿日期: 2008- 04- 03 作者简介: 秦喆( 1982- ) , 女, 陕西汉中人, 硕士生, 研究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 陈家麟( 1949- ) , 男, 江苏泰州人, 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 心理健
康 教 育 、心 理 卫 生 和 心 理 咨 询 。
- 119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二) 传统游戏衰落,“另类游戏”扭曲了游戏的 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诸如“踢毽子“”过 家家“”玩泥巴“”投沙包“”跳皮筋“”滚铁环”等传统游 戏正一天天远离儿童的生活。然而, 这样一些传统游 戏是经过几百年流传下来的, 既受儿童的欢迎, 又是 对儿童发展最有帮助的媒介。但是传统游戏对儿童各 方面的均衡协调作用已经被忽视, 家长们希望孩子多 玩一些开发智商的游戏, 同时, 玩具开发商由于利益 驱动, 生产出大量智能化、电动化游戏, 多是装电池就 可以玩的电动玩具, 这样的玩具转换性和益智性差, 无形之中, 儿童与机器接触的时间长了, 与人相处的 机会就变少了。如果儿童丢掉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和集 体的意识, 就丢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对儿童的人 格发展极为不利。真正的游戏精神是儿童机体运动
归自然, 回归天性。家长、教师应该更新和转变观念, 吸收传统游戏的精华, 将它们适当融入儿童的日常 生活中, 既要发挥现代游戏的优越性, 又要巧妙结合 传统游戏的长处, 以弥补现代游戏的不足。
( 三) 把游戏辅导活动引入心理活动课 , 使儿童 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游戏是一种适合学龄初期儿童心理辅导的方 法, 因为他们正处于好活动的成长阶段。游戏辅导 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儿童的心理疾症, 使儿童在游 戏中减少焦虑与防卫意识, 游戏活动还可以将儿童 的内心活动投射出来, 使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同 时, 在游戏活动中, 儿童可以自然地学会沟通、学会 休息、学会自信、学会同情、学会友爱等。游戏活动是 表达潜意识和培养社会性的最佳方式之一, 它的魅 力 正 在 于 它 的 欢 乐 性 、自 主 性 、创 造 性 、主 动 性 。 因 此, 教育工作者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 以了解心理教 育的方法与手段, 掌握一些有心理教育价值的游戏 活动, 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使儿童体验到生活的乐 趣, 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最终促成儿童的心理健康 及人格的成长与整合。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游戏在儿童的世界 里绽放着独特的光芒。最早的儿童游戏可以追溯至 古代的原始部落, 在我国的史料中也有记载。国外有 很多关于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研究, 例如, 弗洛伊 德认为, 游戏是儿童通过想象来满足自我需求的虚 拟行为。[1] 皮亚杰认为, 游戏是解决 儿童情感冲 突 的一种手段。[2] 维果斯基的游戏学 说认为, 游戏 是 儿童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活动形式。兰格和谷鲁斯 通过对儿童游戏的探索发现, 游戏是儿童心灵的体 现。可以说, 儿童与游戏的关系如鱼和水一样不可分 离, 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
第 25 卷
( 四) 游戏丰富和深化了儿童的情感 人的情感是在活动中产生、变化和不断发展的。 根据荣格的心理学理论, 人们通过游戏会感到快乐 的秘密是“动力”“压力”和“压力的释 放”。[4]游戏作 为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 很容易给儿童 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时, 游戏中的情感宣泄也有助 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游戏也是儿童创造美和感 受美的过程, 通过多样的游戏形式, 能够培养儿童的 审美能力。 ( 五) 游戏是满足儿童自我实现的需要 伽答默尔认为, 人的游戏是一个自然过程, 因此 就“人是自然”而言, 人的游戏的意义应该是一种纯粹 的自我表现。[5]在游戏中, 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 更重 要的是他们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 可以建 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儿童在游戏中能够通过自己的 行动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时候, 就会感到自己是 有能力的人, 会获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 目的的快乐。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自主感和幸福 感, 可以满足幼儿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对目前儿童游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儿童游戏的权利被不同程度剥夺 儿童生活的现实及儿童游戏的现状提醒我们, 儿 童游戏及其游戏精神面临衰落的危险。根据刘焱等人 的 调 查 , 20 世 纪 80 年 代 儿 童 游 戏 的 人 数 比 例 为 43.8%, 由于游戏时间的减少, 到 20 世纪 90 年代, 参 与游戏人数的比例已经降到 13.4%。[6]这给我们敲响了 警钟: 儿童不能只是为将来活着, 他们也为现在而生 活, 他们应当充分享用儿童期的生活, 拥有快乐的童 年, 而快乐的童年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儿童的一项正 当权利。它既不应是成人的施舍, 也不应被看做对儿 童良好行为的一种奖赏, 它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目 前, 把游戏看做儿童权利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 理解与赞成,《儿童权利公约》更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 点加以肯定。但是目前我国学龄初期儿童的游戏时间 却越来越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社会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日 趋都市化, 使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日趋公寓化, 家庭结 构日趋小型化, 独生子女居多, 儿童与手足一起游戏 的机会成为泡影。一家一户的居住格局使人们彼此封 闭, 缺乏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淡薄, 这种交 往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极为不利。儿童被封闭在自己狭 小的空间里, 只能自己一个人玩或同父母一起玩, 有 的甚至以小动物或玩具作为游戏伙伴, 极大限制了儿 童玩耍的空间, 扼杀了儿童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 剥夺了儿童从中获得乐趣、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2. 升学竞争带 来的 压 力 和 人 们 思 想 观 念 的 改
变。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 重知识、重考试、重学历成为一种社 会风气。人们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做功课、学习成为 儿童生活的主旋律, 被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在考试指 挥棒的引导下, 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 的指引下, 儿童面临着沉重的课业负担, 家长们更不 愿意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与升学无关的游戏中, 各 种才艺学习, 占据了儿童所有业余时间; 教师迫于工 作方面的各种竞争, 用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标准来 约束儿童, 给学生施加压力, 课堂的时间不够, 还挤 占学生的课余时间, 这样就使成人社会的竞争延伸 到了儿童身上, 使儿童过早地结束了童年, 背上了沉 重的心理包袱。因此, 游戏的教育价值和发展价值 “理所当然”地被忽视, 儿童自由游戏的权利与机会 得不到保障, 使儿童不能游戏的年第 3 期
秦 喆, 等: 对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心理学再认识
的、情绪情感的、认知的、社会交往的多样化的精神方 式的综合, 并且这种综合是完整的, 同时也是和谐的。 诸如网游、网恋、网婚等“另类游戏”的出现, 完全颠覆 了传统游戏的精神, 把儿童带入一个冷漠和残酷的精 神世界中, 极大地危害着儿童的心理健康, 甚至有些 游戏还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
3. 成人对儿童独立人格的干涉和压制。成人( 家 长、教师) 对儿童生活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对儿童的 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指导并不意味着一味干 涉和压制。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 儿童一直被视为未 来“开明社会”中的行为者。这个概念意味着儿童被视 为“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 尚无能力, 尚未 长大成人, 一味地将儿童时代界定为一个准备时期, 一个转折时期, 我们将儿童锁入监狱, 他们必须在那 里等待, 准备成为未来的行为者。”[7]过多地注重了儿 童的不成熟性和幼稚性, 把儿童看成是容器, 看成是 简单加工、塑造的原料, 忽视儿童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不注重儿童自身的发展和要求。儿童阶段最重要的活 动就是游戏, 儿童更希望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事。但是在成人的各种干涉和压制下, 游戏只是儿童 学习之后的补充, 甚至成为儿童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的 奖赏, 游戏已经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