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及细胞第二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高中必修1第2章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案4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高中必修1第2章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案4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能力方面:培养实验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积极参加讨论,列举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关注人类健康。

二、教学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结合水的概念。

2、无机盐的作用。

四、板书设计:一水1、含量特征:(85-90%)(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2)水生生物〉陆生生物(3)幼年〉成年2、存在形式 3、功能结合水: 4.5%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 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运输二、无机盐:(1-1.5%)1、存在形式:主要是离子形式2、作用组成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瓶玉米种子,请观察比较数量相等的新鲜的玉米种子和干燥的玉米种子,体积、重量有何差异?晒干的种子中就没有水分了吗?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演示实验一分别将等量的新鲜的玉米种子和晒干的玉米种子中放入试管中同时加热,观察现象。

思考:1、两支试管分别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试管壁都有水珠,新鲜种子组水珠多,晒干种子组水珠少)新鲜的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失去了大量的水分,这部分水是易蒸发的;但是晒干的种子中,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水,这部分水失去了流动性。

2、晒干的种子如何才能萌发?(吸足了水分)3、晒干的种子烘烤后还能不能萌发?(不能,说明细胞结构被破坏,失去了活性)观察实验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回答水含量的几个特征分析讨论一下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多媒体展示:表一: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表二:水生动物的含水量大于陆生动物表三:人在不同生长发育期水的含量也是不同的。

幼儿比成年男女要高,而成年男性比女性高。

学生分析数据,回答过渡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是单一的吗?有哪几种?各有何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了解分子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了解分子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了解分子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分子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分子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细胞的能量转化过程;4.理解分子和细胞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分子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的能量转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应先预习本节课的教材,了解课堂重点和难点,然后准备好所需要的教具、实验器材和课堂资料,确保教学效果。

2.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讲解、图片、演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热情高涨,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3.课堂教学(1)第一部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本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方面的内容。

(2)第二部分: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本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分子和细胞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内的各种分子、蛋白质等核心成分结构和功能。

(3)第三部分:细胞的能量转化过程本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能量转化过程和细胞的代谢功能,包括细胞内的物质转运、能量产生、有机物质的合成等方面的内容。

(4)第四部分:课堂互动和实验本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和实验中,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提高对于细胞和分子的理解和认知。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成果。

五、教学总结在教学总结时,教师应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概括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适当复习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建议和反馈,以推进教学质量和效果。

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认识到它们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对细胞物质组成的初步认识。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功能,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和推理能力,学会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理解生命现象。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探究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来源、分布及作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社会责任:认识到元素和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与平衡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细胞中主要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元素与化合物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教学资源•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教材及教辅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视频、动画等展示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功能•实验材料(如有条件):用于检测细胞中特定化合物存在的试剂(如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相关科学文献、网络资源等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PPT和视频,系统讲解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功能。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元素和化合物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细胞或生物体,分析其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及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实验演示法(如有条件):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细胞中化合物的存在及检测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张包含多种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元素和化合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设疑激趣:提问“细胞是由哪些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这些元素和化合物在细胞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细胞中的无机物》教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中的无机物》教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
1.2、水的作用
教师:分发化学球棍模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书上内容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构建水分子的结构模型,同时播放水的特性视频,加深学生对水的特性的认识。
学生:自主学习书本楷体字的内容,,理解水分子之间氢键形成的原理,进而理解水分子的生理功能。即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以及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学情分析:通过前期学习,学生对细胞中的物质已有一定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对水和无机盐积累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没有明确认识。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要注重从感性的生物现象提炼出本质,并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方便学生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4、社会责任:认同水和无机盐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深化水资源保护意识。
三、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的知识点为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主要从水和无机盐这两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两者在细胞中的作用展开学习,为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一、细胞中的水
1.1、水的含量
教师:PPT展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所占比例、几种不同生物体内水的含量以及人体中几种不同器官或组织中水含量的相关表格。从而引出水的含量。提问:“分析这三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数据,回答问题。明确水在生物体内的含量特点。即不同种生物含水量不同;水生生物含水量一般比陆生生物高;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含水量不同。
前后呼应,加深学生印象。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对应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理念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且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属于理解水平。

新教材先介绍蛋白质的功能,再处理蛋白质的结构,从宏观到微观,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易于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相关领域的重大成果,让学生在了解与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了解,通过预习及导学案的学习,对氨基酸的种类及结构通式也具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缺乏化学键、脱水缩合等有机化学知识,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构建模型和小游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学会鉴定蛋白质。

2.能力目标:(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几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试着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概括结构特点。

(2)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了解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鉴定蛋白质,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关注发展史和科技前沿,如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的研究过程、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三聚氰胺问题等,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高中生物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五节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五节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五节教案刘金喜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含量。

2.举例说出水的生理功能。

技能目标:1.对关于水常识的调查及分析,体验探究活动及小组合作学习。

2.分析细胞中水的含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取他人意见,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解释证明和修改的能力。

3.课后实践活动设计实验方案及进行试验操作,学会初步设计实验、增强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参加讨论,列举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2、体验合作探究精神,在交流中建立自信;3、形成自觉爱护水源的环保观念。

4、关注水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人类健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水在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并掌握水的作用,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因而是重点知识。

教学难点:结合水的概念。

结合水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知识较抽象,生活经验欠缺,不易理解,因而是难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重点处理:水在细胞中的作用,这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但内容并不难,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水的重要作用,因而课程设计以学生合作讨论为主,并尝试自己举例说明水的作用,教师结合学生的例子及生活常识、收集的资料等,全面系统地进行讲解,从而突出重点;难点处理:结合水的概念是本节课程的难点,让学生认识结合水,可以让学生观看“烘烤晒干的小麦种子,管壁产生水”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晒种子的过程,损失的是自由水,而烘烤晒干的小麦种子,损失的水分是结合水;再从新鲜鸡蛋液态胶状的存在形式,加深对结合水的理解,解决难点。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方法有:自主探究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问题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具体分析如下:1、情境教学法:课程导入以创设情景的形式开展,以生活中的常识:人只喝水和只吃干粮哪种活的长,来引入对水的学习。

高三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教学设计

目录细胞膜教学设计高密市凤城中学王志亮 (1)《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淄博市教学研究室张家军. 3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济宁市育才中学韩耀珍 (8)《细胞质》的教学设计沂水县第二中学李颖 (11)细胞膜教学设计高密市凤城中学王志亮2009年7月15日 15:29一、理论依据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最完美的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二、实施设计1.构建知识体系,指导学生自主复习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从新的角度来重新梳理原有的知识,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2.突出图表的利用在进行串讲时,运用图表将知识系统地呈现给学生。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属于穿过膜结构的跨膜运输方式,而胞吞和胞吐作用不属于穿过膜结构的跨膜运输方式。

例如,O2进入红细胞要穿过一层膜结构,而抗体从浆细胞中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出来却没有通过膜结构。

3.善于知识的迁移复习不是对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通过复习,要让学生真正提高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新的情景实现知识的重现,会更加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我对几个知识点的处理方法。

(1)细胞膜的成分用脂酶和蛋白酶处理细胞膜时,使细胞膜瓦解,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存在着脂质和蛋白质。

(2)膜的流动性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鼠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发现两种染料会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另外,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变性虫的变形运动等都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4.联系生活实际收集生物膜研究成果在工农业生产和医学方面的应用资料,给学生补充,让学生了解当今科学前沿。

资料一:通过对生物膜内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的研究培育抗逆性强的作物,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时,植物的抗寒能力强;当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时植物的抗旱能力强。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教案
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形式不同。
展示图片组三:水的各种形态
展示图片组四:一杯水与鸡蛋清
问题:在自然界中水有哪些存在形式呢?在细胞中又是以哪种形式存在的呢?这两种液体有什么区别?
从同学们的回答入手,进一步的引导他们认识到前者是可以自由流动,后者难以流动,从而得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概念。紧接着补充讲解它们的特点。
问题:为什么要在运动员的饮料中添加无机盐呢?无机盐在细胞中又有什么作用呢?
展示图片组九:血红蛋白与叶绿素的分子式
问题:有的同学最近感觉头晕耳鸣,浑身无力,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贫血,缺铁导致的。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呢?植物缺镁为什么会影响光合作用呢?
教师总结:以上例子都说明:细胞中的无机盐是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学生回忆,容易得出答案是:水。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温故知新,引入学习目标。
知识一.细胞中的水
知识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概括反馈
展示图片组二: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发育时期生物的含水量、不同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请同学们仔细分析图表,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找出一些规律。
过渡:从最后一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心肌和血液的含水量很接近,为何心肌呈坚韧的形态而血液却呈流动的液态呢?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2.难点:结合水的概念;无机盐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视频播放:NASA发现火星表面液态水活动证据
问题:为什么科学家在为寻找其他星球是否有水而努力?找到水又能说明什么?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学设计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人教版(2019)生物学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

它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在细胞及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后续学习载体蛋白、酶、激素、抗体等知识的关键。

教材在“问题探讨”中创设问题情境,在正文阐述中贯彻始终,通过对四种氨基酸的结构进行比较,求同归纳,自己总结出氨基酸的机构通式,以及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特点。

教材提供了“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通过思考讨论说出氨基酸构成多肽和蛋白质的过程,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原因,并通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帮助学生形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教材有两处与社会的联系,结合对蛋白质结构的认知,传递“熟鸡蛋、熟肉易消化”“加热、加酸、重金属、紫外线引起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等健康防疫知识,促使学生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

二、学情分析学习本节时,学生已了解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内容,但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特别是对连接各原子的化学键)教学中,应让学生练习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模型模拟或图像加强教学直观性,增加对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能说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科学思维)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能说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科学思维)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高中 分子与细胞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高中生物高中 分子与细胞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相互校正学案答案,列表总结糖类以及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提升阅读和归纳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对比糖类和脂肪,理解脂肪作为主要储能物质的原因,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道理。

3、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关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糖类的种类和功能、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教学难点: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教学方法列表比较:利用分类比较,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教材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媒体展示: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肥胖患者的图片指出肥胖往往会引起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严重的疾病,进而提出问题:1、食物中什么成分易导致肥胖呢?2、糖类脂质包含哪些种类,它们在细胞中有什么作用?3、我们能不能为了避免肥胖,在日常饮食中完全拒绝糖类,脂质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新课推进:一、细胞中的糖类1、阅读教材,归纳出糖类的功能和组成元素2、活动一:结合教材30-31页,小组内相互校正学案第一页(细胞中的糖类)的答案。

小组派代表完成课件中的表格,师生一起总结完善表格中的细节。

问题: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提供能量,那么,主食中淀粉的能量又是怎么转换成人体中的能量?反馈练习:1、自主完成右图,并完善总结糖类的功能。

2、回忆前面内容,归纳出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沉淀的糖类有哪些?过渡:欣赏正在冬眠的动物的图片,动物冬眠前会大量进食,储存足够的能量,那么,这些能量主要储存在哪里呢?-------脂肪二、细胞中的脂质活动二:结合教材31-32页,小组内相互校正学案第2页(细胞中的脂质)的答案。

小组派代表完成课件中的表格,师生一起总结完善表格中的细节。

与生活的联系:瘦子怕撞,胖子怕热,能体现脂肪的什么功能?为什么补钙的同时服用少量的鱼肝油效果会更好?问题1:糖类和脂肪都能储能,为什么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根据以下表格进行思考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案例导入(幻灯图片):在安徽阜阳的农村,有一件怪事。

从去年开始,那里的100多名婴儿,陆续患上了一种怪病。

本来健康出生的孩子,在喂养期间,开始变得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尤其是婴儿的脑袋显得偏大。

当地人称这些孩子为大头娃娃。

你们知道个中缘由吗?如果你是质检人员将会如何进行检验?我们当中很多人并没有喝牛奶,我们所需的蛋白质从何而来?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吗?(注意准确和广泛)初步了解蛋白质:组成生命体的化合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是有机物中比例最大的,介绍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和分子量。

(一)、蛋白质主要由C、H、O、N 4 种化学元素组成。

很多重要的蛋白质还含有P、S两种元素,有的也含微量元素Fe、Mn 、Cu、Zn等元素。

(二)、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也就是说的相对分子量很大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分子质量的变化范围很大,从几千一直到100万以上。

例如,牛的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700,人的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500。

设问:如此之大的分子可不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呢?如何吸收?(不能,必需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引出:(三)、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说明:自然界中存在600多种氨基酸,而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

我们今后探讨的就是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思考与讨论(幻灯图片演示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学生探究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补充提示:氨基、羧基的结构与写法提问、归纳出:(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2)氨基酸的判断依据后续问题:(1)氨基酸的种类是由什么决定的?(2)氨基酸中的元素会存在于什么位置?(3)一个氨基酸分子中一定只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吗?(让学生在思考中明确R基的变化)学生练习:在P20四种氨基酸中画出氨基、羧基、R基(巡视指导)人体对于不同氨基酸有何要求呢?(幻灯展示某“氨基酸”口服液说明书并让学生结合教材P21了解“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过渡:氨基酸只有20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100多;蛋白质却有1010――1012种,分子量几千到几百万不等。

那么,不同氨基酸如何构成蛋白质分子,并导致其多样性呢?(多媒体展示氨基酸之间的结合)观察、讨论以明确以下几点:(1)氨基酸之间的结合方式:脱水缩合(2)肽键的形成位置、写法与判断(3)脱去的水中的元素来源(4)从氨基酸到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5)肽链数、肽键数、氨基酸数、水分子数之间的关系思考巩固: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中,共有肽键 99 个,若每个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则此多肽分子量为110182. 一个有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形成过程中,共脱去m-n分子水。

3. 血红蛋白分子是由574个氨基酸组成,共有4条肽链,血红蛋白分子中共有肽键570个,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至少有4个氨基。

4.由10个氨基酸分子形成的多肽可能的结构有2010种。

归纳出:(四)、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①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不同②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③每种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均不相同。

过渡: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为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提供了可能,那么,现在我们就从具体的生命活动现象中寻找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通过教材及多媒体展示各种实例让学生说明蛋白质作用。

――注意名称与作用的统一)(五)、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1. 是结构物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结构蛋白)2. 具有催化作用,如参加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大多数酶。

3.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血红蛋白、载体)4. 有些蛋白质其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激素)5. 有些蛋白质由免疫功能。

(抗体)6.细胞识别(受体)得出结论: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从中不难看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这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观点之一总结(媒体展示概念图)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模块一(必修)——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2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主要包括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等内容。

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节的内容还是学习《生物 2(必修)——遗传与进化》中“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法分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从进行实验操作入手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除了按《标准》所设定的能力目标(分析、表达、表述、判断、反思、修改)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设计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教学方法】实验、讲述和讨论的方法。

【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准备】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蒸馏水,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温度计,载玻片,盖玻片,大烧杯等实验材料用具。

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结构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利用“问题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实验观察,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获得感性认识→观察图解,认识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可通过列表比较辅助认识)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1)【学习目标】1.识记原生质的概念及化学成分。

2.理解组成生物体的几种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作用。

3.理解蛋白质是生物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它的分子结构层次和多样性。

4.知道细胞是这些化合物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

【学习障碍】1.理解障碍(1)如何理解原生质的概念?(2)如何理解水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3)如何理解无机盐的生理功能?(4)如何理解糖类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5)如何理解脂质的存在形式及功能?(6)如何理解蛋白质的合成、多样性及重要功能?(7)如何理解核酸的种类及功能?2.解题障碍化合物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问题。

【学习策略】1.理解障碍的突破(1)用“层析综合法”理解原生质。

原生质的概念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从成分上,原生质指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它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的多分子体系;②从结构上,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但不包括细胞壁,由于细胞壁不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才可以说“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小团原生质”;③从功能上,原生质是指细胞的全部生命物质,这些生命物质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的组织起来,才能实现各种生命活动,即新陈代谢。

例如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例1]下列关于原生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生质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B.新鲜的叶肉细胞是一小团原生质C.雌蛙的卵细胞是一小团原生质D.生物体内的原生质能自我更新解析:用“层析综合法”解。

从成分上说,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所以A项正确;从结构上看,这些生命物质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小团原生质,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是,所以C项正确;从功能上看,原生质能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自我更新。

答案:B(2)用“迁移法”理解水的两种存在形式。

“迁移法”是指应用已获得的知识来理解和解决另一方面知识或问题的方法。

因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由此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知识也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是体现能力的重要方面,如用化学、物理、数学的知识来理解生物学的知识。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进行知识的迁移。

在关于生物体内的化合物水的学习中,有两个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注意:一是水的含量:①水是原生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②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差别很大;③同一种类的生物体中,随着发育期和细胞种类(或者说不同的组织、器官)含水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是关于水的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而对于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功能,就可以运用“迁移法”来理解和掌握。

原生质的化学成分除水外,主要就是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占细胞干重50%以上,蛋白质分子形成空间结构时,疏水基团(如烷烃基、苯基等)包在分子内部,而许多亲水基团(如—NH2、—COOH、—OH)对水有很大的亲和力,化学中也学习到H2O是极性分子。

所以原生质中的蛋白质分子等,其表面就会吸引很多水分子,形成一层很厚的水层(如下图)。

水分子距离蛋白质分子越近,吸附力越强;相反,则吸附力越弱。

靠近蛋白质而被吸附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就叫结合水;距离蛋白质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叫做自由水。

但是注意,这两种状态的水分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自由水参与各种代谢作用,它的数量制约着植物的代谢强度,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生长速度等。

自由水占总含水量百分比越大,则代谢越旺盛;结合水不参与代谢作用,而生物(主要指植物)要求低微的代谢强度去度过不良的外界条件,因此结合水含量与植物抗逆性(抗不良环境,例如寒、旱等)大小有密切关系,即结合水含量相对高,则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就强。

由此可见,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率往往反映出植物的代谢强度。

[例2] 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

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NH2、—COOH、—OH),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