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社会”的经济分析及历史论证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随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份制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导方向各省将经营情况良好的农村信用社改造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步伐日趋加快。
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产权、公司治理和竞争对象都与前身农村信用社完全不同作为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如何应对区域内日趋激烈的金融业竞争进行有效的体制建设和机制转换如何克服自身弱势在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也成为各家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为何要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SWOT分析虽然国家一再推出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但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显然并没有构建垄断的意图邮储银行的建立和国有股份制银行在农村地区分支机构的恢复可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趋势。
愈演愈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已使得各家金融机构不得不制定一个相对稳固的发展战略以应对愈来愈狭小的市场优势。
对于先天不足的农村商业银行而言本身已在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容乐观一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其发展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商业银行。
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区域性一级法人其规模和影响力均小于其他商业银行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模和效率影响较大。
二是银行业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
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成立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也在陆续进驻使其所在城市的金融企业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有一个飞跃同时各家金融企业都在调整目标市场定位转变经营思路和营销策略将会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空间和方式产生影响。
三是农村商业银行都是从过去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过来的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将不再享受免征所得税政策将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
从经典的营销学理论而言SWOT分析是一个普遍运用且科学性较强的分析工具。
这种分析工具通过对公司企业的内部情况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企业的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以矩阵的形式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对企业进行分析与定位并制定相应战略。
宋朝的农村重商主义经济
宋朝的农村重商主义经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经济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时期不同于其它中国历史时期,此时期经济的核心是农村重商主义。
本文将从历史脉络、宋朝农村经济结构、农村商业化程度、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来探讨宋朝的农村重商主义经济。
一、历史脉络宋朝建立之初,由于地处南方,气候适宜,产量丰富,所以农业非常发达。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土地兼并、地租膨胀、农业生产技术停滞等。
与此同时,商业在城市得到了繁荣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农村重商主义经济体系。
二、宋朝农村经济结构宋朝时期,农业仍然是经济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种植业的茶、丝、油、蔗、罗布麻等经济作物逐渐增多,养殖业的水产养殖和家禽家畜养殖也得到了发展。
此外,手工业、矿业和垦殖等行业纷纷涌现。
三、农村商业化程度宋朝时期,农民参与商业活动的程度非常高。
许多农民不仅只是简单地自己种植作物或养殖家畜,而是通过与商家建立联系,将自己的农产品卖给商家,获取更为丰厚的利润。
这种商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四、产业结构宋代的产业结构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
农业、手工业、商业并存,形成了一种三业平衡的状态。
三业中,手工业和商业在城市比较集中,农业则分布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
五、对外贸易宋朝时期的对外贸易也非常繁荣。
大量的出口产品包括茶叶、丝绸、瓷器等成为了当时的“国货”,同时,进口产品也开始涌入,如马匹、鸟类、珍珠等。
这些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加速了农村重商主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在宋代历史中,农村重商主义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代表着当时经济形态的一种新趋势。
它使得农民的经济地位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城乡的经济发展。
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有着经久不衰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迁和发展。
这个过程中,农业经济一直是基础,并逐渐与商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相互融合,推动了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一、古代农业经济的基础中国古代从农业经济起家,粮食生产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早在夏、商、周时期,农民们已经掌握了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的种植技术,并开始组织生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种植技术逐渐提高,农业生产逐渐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
二、商业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商业经济起初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商人们开始通过长途贸易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
商业经济的兴起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商业街区为中心的城市结构。
在商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对商业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城市,如郑州、成都、杭州等。
这些城市以其繁荣的商业活动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旅行者。
三、手工业经济的崛起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商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手工业经济是指通过手工劳动进行商品生产和加工的经济形态。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涵盖了纺织、陶瓷、造纸、铁器等多个行业,形成了独特的手工业制造系统。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制造水平在一些领域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如汉代的造纸术和唐代的陶瓷制作技术都享誉世界。
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生产的规模扩大和质量的提高,为商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货币和市场的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逐渐形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市场逐渐发展起来。
古代中国的货币形式多种多样,如金银、铜币、布币等。
这些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交换更加便捷,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通过市场的运作,商品的需求和供应可以更加自动地匹配,促使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市场经济的形成为经济和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与繁荣。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的发展是一个深受农业经济影响的漫长过程。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与商业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与商业文化一、引言中国作为全球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拥有灿烂璀璨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而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与商业文化,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也深深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以历史为线索,分析中国历史中几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时期和商业文化的特点。
二、先秦时期:农耕经济与商贸活动在中国历史的初期,农耕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态。
土地耕作和农业生产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农民的劳动和农田的耕种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事情。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交换和贸易逐渐兴起。
商人和贸易者开始在城市和交通要道上建立市场,进行物品的交换和买卖,逐渐形成了商业文化的雏形。
三、唐宋时期:繁荣的商业与文化交流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商业与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
随着交通的便利和海上航行技术的进步,商品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国内外商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唐宋时期的经济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繁荣发展的态势。
同时,文化交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四、明清时期:商业市场与根植民间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商业市场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区、集市和市场在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建设和发展。
商业活动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也为广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商业文化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根植,如商会的兴起、商人的行业规范等进一步推动了商业文化的发展。
五、近代以来:工业化与现代商业文化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商业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现代企业逐渐崛起,商业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也带来了更多国际商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六、结语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与商业文化凝聚着无数先贤和商人的智慧和努力。
论中国从农神社会向农商社会的转变
论中国从农神社会向农商社会的转变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其中,从农神社会向农商社会的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这一经济转型,体现了中国农村经济从自给自足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的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从农神社会向农商社会转变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一、农神社会时期和农民生活的变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农民依靠种植粮食为生,生产工具和技术相对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也较低。
在这个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农民对神灵的信仰很深。
农民们在种植开始前举行祭祀仪式,希望能获得丰收和福祉。
这种以信仰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被称为“农神社会”。
在这个时期,农民家庭以自给自足为主,大多数农民从事小农经济,即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和消费。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们往往生活在贫困状态下,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二、农商社会的出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数量逐渐减少,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从农神社会向农商社会转变,即将农业生产转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扩大农村市场化经济规模,并发展集体经济和农业合作社。
这一转变,意味着中国农民开始从自给自足转向市场上销售农产品,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和消费转向以生产和销售为目的的经济模式。
因此,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商社会。
三、农商社会的特点1.农民开始关注市场需求,在农产品生产中注重市场效益。
2.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型合作经济成为农业的重要组织形式。
3.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城镇化加快。
4.农民收入逐步提高,贫困面积不断减少。
5.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
四、农商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从农神社会向农商社会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市场化、产业化时代。
农商银行发展 文献
农商银行发展文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农商银行的发展历程、业务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商银行的发展历程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银行,是中国农村信用社体系内的一类银行机构,主要面向农村地区发展。
农商银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1987年,我国开始试点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改革,并于1999年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3年,国务院批准农村信用社筹组农村商业银行试点工作,并于2007年底正式开始试点。
至今,我国已有超过100家农商银行得到了批准。
二、农商银行的业务特点农商银行主要面向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具有以下几个业务特点: 1.业务范围窄。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农村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相对较少,因此农商银行的业务范围相对窄。
2.客户群体单一。
农商银行主要服务于农民群众,客户群体单一。
3.风险较高。
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还存在很多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因此农商银行的风险较高。
三、农商银行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农商银行面临着一些挑战:1.业务拓展困难。
由于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相对较少,因此农商银行的业务拓展相对困难。
2.品牌建设难度大。
农商银行的品牌建设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风险控制难度大。
农村地区存在着很多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农商银行的风险控制难度也相对较大。
四、农商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应对面临的种种挑战,农商银行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1.拓宽业务范围。
农商银行应该逐步拓宽业务范围,开展更多的金融业务。
2.提升客户体验。
农商银行应该提升客户体验,通过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客户。
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决定农村商业发展方向
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决定农村商业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商业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这些趋势对农村商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一、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商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的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这意味着农村商业需要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经营策略。
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减少,商业机会可能会减少,农村商业发展方向需要更加明确和精准。
二、新兴市场带动农村商业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兴市场对农村商业发展的带动将日益明显。
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逐渐增长,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因此,农村商业应该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农村商业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农村商家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市场信息,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营销。
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农村商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使农产品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城市市场。
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对商业发展的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也对农村商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金融服务的健全能够为农村商业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解决农村商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同时,金融服务还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支付、结算和风险管理等业务,为农村商业的规范化和发展提供保障。
五、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发展的关系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商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着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商业的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通过建设更加便利快捷的交通网络,农村商品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市场,农村居民能够更加方便地消费和享受服务。
六、农村商业发展与农村特色产业的结合农村商业发展应当与农村特色产业结合,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和特色优势。
农村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与展望
农村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与展望1.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是指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由毛泽东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改革。
这一时期的背景是中国经济低迷、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巨大困难和风险,农村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2.农村改革的初衷农村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放农业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初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农民通过个体经营土地,积极投入生产,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同时,农民个体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4.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改革开放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农村经济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了以农、林、牧、副为主的多业结构。
农村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多个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5.农村人口流动的加速农村改革开放推动了农村人口流动的加速。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促进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
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短缺,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
6.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村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差距。
由于资源和产业的不均衡分布,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城乡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不平衡的发展带来了农民的不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7.对农村改革开放的反思农村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
土地流转和保障农民产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也亟待加强,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8.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科技创新的推动,农村经济有望实现再次跃升。
农村发展要注重农业现代化、产业多元化和农民收入增长,使农村和城市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高中历史的解析探究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的发展与演变
高中历史的解析探究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经济和商业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世界经济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古代中国经济与商业的发展及其演变过程。
1.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农业为主导。
在农业社会的背景下,农民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国家政权的不同,中国古代经济可以分为封建、军阀和科举制三个时期。
2. 封建时期的经济与商业发展在封建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农业生产。
土地是封建经济的核心,农民通过缴纳地租和赋税来维持封建社会的稳定。
同时,封建时期也见证了商业的起步。
随着手工业和手工艺业的兴起,商贩的出现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
3. 军阀时期的经济与商业发展军阀时期是中国经济和商业发展的一个动荡时期,民用产品生产受到了军事活动的限制,因此经济更加依赖农业。
随着战乱不断,手工业和纺织业遭受破坏,商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4. 科举制时期的经济与商业发展科举制时期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科举制的实行使得社会地位不再仅仅由出身决定,而是取决于个人才能。
这种社会变革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业活动逐渐脱离了封建土地的束缚。
同时,科举制时期的城市化程度增加,商业中心和市场的规模也扩大了。
5. 商业与海洋贸易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海洋贸易密切相关。
从唐宋时期开始,中国加大了与海外国家的经济和商业交流。
海洋贸易的繁荣使中国古代商业逐渐走向了繁荣。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商品走向世界,与外国商人的物资交换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6.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与影响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是以家族企业为主导,同时也存在着小作坊、集市和商业街等形式。
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商业活动的兴盛也带动了金融和货币交易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繁荣对中国古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与评价农村经济是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国家推行农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进行评价。
一、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在市场中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然而,与此同时,农村经济也面临着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不稳定等问题,使得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农村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村工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份额有限等问题。
需要加强农村工业的品牌塑造、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提升农村工业的发展实力。
三、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状况农村金融是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扩大,金融服务不断优化。
但是,农村金融仍然存在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服务不完善等问题。
需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金融获得能力。
四、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状况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培养农村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目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高,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应加强农村人才培训、转移农民劳动力等措施,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五、农村商贸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商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农村商贸领域存在着市场不规范、网络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需要加强对农村商贸的监管和扶持,建立健全农村商贸体系,提高农村商贸的发展水平。
六、农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状况农村环境保护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环境问题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
传统文化中的古代经济与商业社会
传统文化中的古代经济与商业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社会的经济与商业发展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些经济和商业活动不仅是社会乃至国家的基石,也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中的古代经济与商业社会。
一、古代经济的基石——农业农业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石,它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社会中,农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职业,生产出大量的粮食、丝绸、茶叶等农产品。
这些农产品不仅满足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也成为了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此外,农田的耕作技术和灌溉设施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繁荣与发展在古代中国,手工业是经济和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造纸、织造、冶炼等为代表的手工业,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铜器、纺织品、陶瓷等手工制品都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在手工业中,各行各业的工匠们通过世代相传的技艺,不断创新和提高生产水平,为古代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与跨文化交流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是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商贸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市场,商人通过运输、交易、投资等方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商业网络。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将中国的商品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带来了外来商品和文化的引入,使中国古代经济和商业社会变得更加繁荣和多元化。
四、儒家思想对古代经济和商业社会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对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诚信、道德和责任感,这为商人们的经营行为提供了准则和规范。
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为本”、“廉洁守法”等价值观,推动了商业行为的规范化和商业道德的发展,为古代经济和商业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中的古代经济和商业社会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方面的发展,古代经济和商业社会达到了繁荣与稳定的状态。
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古代经济活动与商业文化
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古代经济活动与商业文化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回顾古代经济活动与商业文化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和商业活动一直是人们生产、生活和交流的重要领域。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活动和商业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独特特点的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和总结中国古代经济活动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农耕经济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农耕经济的初步形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发掘铜、铁等矿产资源,锻造农业生产所需的农具和武器等。
同时,人们也开始耕种水稻、谷子等粮食作物,并通过不断地垦荒开垦新的农田,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耕经济。
二、封建社会的繁荣与经济文化发展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封建社会逐渐繁荣起来,经济和商业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工商业群体,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市场经济。
同时,随着道家、儒家和法家等多种哲学思想的出现,商业文化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一些优秀的商人、学者和文人雅士也开始重视商业文化的发展,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和研究,推动了商业文化艺术和理论等方面的发展。
三、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繁荣与文化交融在唐宋时期,中国经济和商业发展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
这个时期,港口城市的兴起、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以及货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由于唐宋时期文化和艺术的高度繁荣,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艺术文化得到了更为深入的交融和融合。
四、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化转型与新兴商业形态的出现明清时期,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社会衰落的影响下,中国的商业文化和经济活动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型期。
此时,一些新兴的商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也逐渐形成,如钱庄、票号、商会等,这不仅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现代商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国古代的经济活动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和阶段,有着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特点。
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的策略探析
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的策略探析农商行作为农村地区重要的金融服务结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表现在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而且多年来深耕农村地区,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十分了解。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农村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风险,这对农商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农商行既面临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压力,这就需要加强农商行的内部改革,更好地服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1.实力薄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再加上我国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基础设施缺乏,信息技术落后,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水平比较低等问题。
而农村商业银行由于资金规模等与其他大型银行相比,在实力方面比较薄弱,而且随着银行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在县区级农村商业银行网点的数量占比比例并不大,在服务农村经济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同时对于农村经济来说,由于其面对市场压力的能力并不强,容易受到气候以及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比较多的风险。
对于农商行来说,在从业经验以及风险控制方面,特别是在风险识别和分析方面比较薄弱,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流转等新的农业经济合作形式开始出现,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逐渐地增大,但是由于农商行实力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很多农村经济组织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扎根农村经济,也增加了农商行的压力,农商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业务竞争。
2.管理理念落后农商行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强的官方色彩,表现在市场化不足,没有足够的服务意识,不具备服务农村经济的思想和意识,在经营的过程中逐渐地偏离其初衷。
同时农商行在经营过程中,管理水平等有限,再加上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以满足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
农商行申论范文
农商行申论范文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金融市场也日益兴盛。
农商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农商行的历史背景、服务农村经济的职责和农商行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看农商行的历史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村信用社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1997年推出了农商行改革试点,将部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
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商行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农商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有着服务农村经济的职责。
首先,农商行要积极支持农民创业就业。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通过创业来提升收入。
农商行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提供金融咨询等方式,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和创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开展经营。
我们来谈谈农商行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科技的进步,农商行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农商行可以通过与互联网金融的结合,推动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金融可以为农商行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也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农商行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拓展力度,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同时,农商行还可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农商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科技的进步,农商行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农商行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
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本文《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探讨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将首先对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金融服务不足、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金融产品创新滞后等。
文章还将对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文章将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健康发展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活跃,农村商业性金融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早期,农村商业性金融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这些机构在支持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商业性金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使得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也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多种机构类型。
这些机构在农村地区广泛分布,为农民和企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
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也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然而,尽管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不足,部分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不足,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等。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农村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二、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情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是,在供给方面,由于农村资源和肥力的不足,农产品供应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
传统的农业经济逐渐向非农业经济转变,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养殖业、种植业以及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得到了有效发展。
四、农村创业就业情况为了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农村创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
许多农民开始转变思维,选择在农村就业创业,破除了以往农村劳动力深陷于乡土文化和环境之中的困扰。
农村创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活力。
五、农村教育与技能培训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和技能培训。
为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同时加强了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支持。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后勤支持。
七、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农村金融服务的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的问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政策,如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合作社发展等,以提高农民的融资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
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广泛关注。
政府加大了农村环境治理的力度,加强了农田水利和农业洪涝防护等工作,以保护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试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实现金融创新的发展之路
试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实现金融创新的发展之路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试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实现金融创新的发展之路。
一、背景分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起步比较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只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
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困难,如业务经营模式落后、风险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村商业银行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二、发展历程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如推出了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产品,让农村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务。
农村商业银行还不断加强了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例如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进行了深度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为了满足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农村商业银行还积极推出了农村金融产品,如农村信用贷款、农村保险等,为农村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农村商业银行还加大了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
三、面临问题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村商业银行在人才储备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金融科技方面的人才。
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上的投入和成效还不够,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和创新投入,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存在一定隐患,特别是在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领域,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农村商业银行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合作机构的监管和合作协议的约束,确保金融服务的安全和准确性。
四、发展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商社会”的经济分析及历史论证若从产业演进角度观察社会经济形态的嬗递轨迹,我们发现中国三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即古代农业社会、近世农商社会和现代工商社会。
其间发生的两次转折,第一次是在两宋时期(其端倪则在唐宋之际的变革期即已经显现),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开始跨入近世农商社会阶段;第二次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端倪则在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之后已经显现),近世农商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进。
此后经过20世纪整整100年的寻觅和探索,到21世纪初,当代中国终于从总体上跨入现代工商社会。
1史实表明,两宋时期率先进入农商社会门槛的是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本文即以宋代为考察重点。
显而易见,农商社会是处在古代农业文明和现代工商文明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此前的农业社会无疑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上的,其主要景观是农舍炊烟,男耕女织,一派田园风光,秦汉隋唐时期即是如此。
农商社会的发展前景是现代工商社会,其主要景观是城市崛起,工厂林立,商店鳞次栉比,20世纪以来大抵如此。
在这两种景观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农业基础丰厚、商业交易繁荣、市场容量扩大、市镇大批兴起、货币愈发重要的历史阶段,此即本文所称之农商社会阶段。
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对自给自足经济的逐步瓦解;而这是在原先农村生产方式(即小农经营和租佃经济)尚未发生根本性变革的环境中产生的变化,于是此时的社会经济格局由单一农业结构变为农商并重结构。
研究表明,不仅宋代江南区域经济已经跨入农商社会,而且元、明、清三朝亦处在农商社会这个发展阶段。
在这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商业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日渐扩大,其对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甚至对政府财政的作用,已经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
亦即此一时期,农业经济已无法像汉唐时期那样独力支撑整个社会经济的顺畅运行,商业(含商品生产性质的手工制造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系统中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宋元明清农商社会程度不同地具有如下五个特征(当然各个特征在发展程度和地域分布上存在差别):一是商品性农业的成长导致农村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二是江南市镇兴起、市镇网络形成,城市化进程以市镇为据点不断加速;三是早期工业化进程开始启动,经济成长方式从传统的“广泛型成长”向“斯密型成长”转变;四是区域贸易、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扩展,市场容量增大,经济开放度提高,一些发达地区由封闭向开放转变;五是纸币、商业信用、包买商和雇佣劳动等带有近代色彩的新经济因素已然出现并有所成长。
[1]农商社会自身有一个慢慢成型和逐步扩展的过程。
在其形成初期即宋元阶段,不免带有其前身即汉唐时期自给自足农业社会的诸多痕迹,成长中的商品经济地盘也难免稍显狭窄。
到其中期即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至少在狭义江南即长江三角洲地区,农商社会已俨然成型,并沿着长江和东南沿海向内地扩展(当然,内地还有不少地方仍处在自然经济之中,中国实在太大了)。
晚清到民国时期,则进入到农商社会后期。
此时农商社会之经济属性有所增强,地盘亦有所扩大。
而国际形势发生巨变,经过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用武力叩开中国国门,外国资本主义挟其机器生产之威力从沿海逐步渗入内地,社会经济被迫发生调整并出现分化。
少数都市(例如上海、宁波、天津、武汉、广州等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机缘巧合走上工业化道路,迈进现代工商社会门槛;也有部分市镇及其周围地区或原地踏步或趋向衰落,仍处于农商社会之中;而内地农村则停滞不前,陷于刘易斯所说的“二元经济”之泥淖中苦苦挣扎。
1二、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农商社会运行机制的经济学阐释毋庸讳言,两宋之前的汉唐社会亦有一些商业贸易和商业经济成分,但是其时商业部门对经济运行影响甚微,经济运行的支撑力量在农业,农业兴衰维系并决定着秦汉以来诸帝国之兴衰,所以维护农业顺畅运作是古代帝国的头等要务。
但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运行不再单纯基于农业生产,还依赖于商业运作。
更为重要的是,其时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开始发生变化:不仅其生产效率因农业和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即专门化发展)而大幅提升,同时其交易效率亦因商贸活动频繁和市场容量扩大而有质的飞跃。
此时可以看到,市场力量在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亦即市场容量的扩大与经济效率的提升之间发生良性互动,农商经济体于是呈现出内生增长态势。
农商社会之运行机制可以阐释如下:首先,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商社会赖以出现的逻辑起点。
农商社会中,农业仍然是基础性、支柱型产业,这不仅因为粮食、布帛等仍然是全部人口的衣食之源,更因为农业剩余率的提升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为手工业和商业释放出更多劳动力,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及为商业提供商品等;而且非农部门的成长反过来又为农业部门的商品化生产提供需求与动力。
宋代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制度的改进(即租佃经济取代田制经济)和生产专门化的加深。
劳动者长期的经验积累、劳动分工、技术外溢和生产专门化,使知识、技术相对于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对农业产出的提高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
1但是,为获得此种好处的代价是增加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他们必须依靠彼此相互交换产品才能生产、生活。
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交易费用过高,甚至抵消了专门化的好处时,交易将大幅减少甚至不再发生,该经济体将退回到自给自足的状态。
因此,在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的前提下,交易效率的改进成为农商社会形成的关键要素。
其次,交易效率的改进和提高又是农商社会不断前行的内生动力。
作为总产品的“输出口”,市场“是与商贸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活动的总和”[2](P276)。
只有参与交易的农业产品才在根本意义上与农商社会发生关联。
而交易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商贸活动的多少,商业活动的增进又依赖于技术与制度的完备。
当经济环境(如城市化)、相关制度(如货币制度)或技术(如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等外部因素变得有利于交易时,农商经济体中的交易效率会内生地得到提高,进而商贸活动和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
而这又将进一步刺激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从而使得更多农业生产活动被卷入市场之内。
所以“交易效率是市场生产力的推动力量”[3](P108),也是农商社会不断前行的内生动力。
随着交换经济因素的增加,整个社会的“商业”色彩会渐趋浓烈。
当国民经济中商业经济的份额和属性变得与农业一样重要时,该社会农商并重的经济结构赖以定型。
复次,市场容量增加会促进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同时得到提高。
在一国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决定其产业效率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市场规模。
只有当市场需求足够大时,才能刺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
“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
”[4](P17)而构成庞大市场的,“不是单纯的面积或人口,而是购买力,即吸收大量年产出的能力”[2](P276)。
当社会购买力显著提高而形成巨大需求时,市场会促使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同时提高,进而使农商并重的结构性特征更加显现。
这就是说,农商社会中,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之间的良性互动会将整个社会中更多的产品和资源卷入市场网络,越来越多的人们只有依赖市场交换才能生产、生活。
一个人的经济决策不仅影响他本人的产出和消费,还会影响到他人生产率及他人产品的市场,这是一个立体式的社会效应。
处在农商社会中的人们一方面以农业效率为基础而生产出丰富的物质产品,一方面因交易效率的改进而提升消费总效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以累进的方式自我繁殖”[2](P277)。
如果上述良性循环不被外界打扰或破坏(如战争、社会动荡等),农商社会会进一步演进到工商社会,从而实现社会形态的再次转型。
此种情形恰如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言,被市场卷入的人们,其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
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为商业社会”[4](P20)。
也就是说,农商社会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之间的双向正反馈机制会逐步将之导向现代工商社会。
先看农业生产效率。
至迟到两宋之际,以两浙、江东西和福建沿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已经实现了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的耕制革命(此后千余年间一年两熟制的范围续有扩展)1,因而南宋粮食亩产已达214宋斤/宋亩,折合今制为亩产312斤。
[5](第5卷,P279)这个数据刚好与1952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持平。
[6](P155-156)而且南宋时期单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可生产4000斤粮食,这个数据可与20世纪80年代相媲美。
[5](第5卷,P280)因此,无论从土地产出率(亩产)还是劳动生产率(人均产粮量)看,其时农业效率均已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这不仅可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非农产业的扩大提供粮食支撑,而且为商品性农业(如桑蚕、茶叶、苎麻、甘蔗、果树、蔬菜、花卉和经济林木等)的生产腾出更多土地和人力,进而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并为商业的扩展和市镇崛起孕育条件。
城市化率可以看作是测算非农部门从业人口的近似指标。
已有研究表明,北宋城市化率在10%~11%上下,南宋中叶即孝宗末年(约12世纪末)升至12%~13%之间,到理宗初年(13世纪20年代)达到13%~14%。
[5](第5卷,P281-289)而据施坚雅的估计,直到1893年,长江下游270个城市中心地的人口为475万,该区域的总人口为4500万,城市化率只有10.7%。
[7](P246)南宋中叶城市人口比重即以13%计,仍旧高出晚清时期2.3%。
南宋中叶人口在7000万上下,城市人口(按13%计)已达900万,每人每天口粮平均按一升半计,一年须耗费商品粮四五千万石,约占当时粮食总产量的5%。
[5](第5卷,P279;第6卷,P307-309)这些数据表明,两宋时期的粮食剩余率完全能够满足城市人口和非农部门从业人口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两宋时期的商业部门,连同商品生产性质的手工制造业部门,同时得到扩展。
文献反映,当时的手工业门类已是“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备;特别是与民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日用品行业(农具制造、纺织、制瓷、造纸和印刷等)和食品加工业(粮油加工、酿酒、熬盐和制糖等)急剧扩大。
其中纺织、制瓷等业还受到海外贸易的强力拉动,显现出“外向型”发展的一抹亮色。
[8](P414-422)而在手工业内部,由于分工细密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其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提高,已经带有“斯密型成长”(the Smithian Growth)的某些特征,而与此前只有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广泛型成长”(the Extensive Growth)相区别。
2这就是说,农业、手工业的分工深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两宋时期的经济增长开始出现某些近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