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3 口耳目手足》2024

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3 口耳目手足》2024

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3 口耳目手足》课前解析本课的目的是通过看图识字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教材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张包含生字的图片,展示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是学生熟知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部分是两句与身体部位相关的成语,其中包含了“站”和“坐”这两个生字。

通过两幅京剧人物的形象,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站立和坐立的正确姿势,从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注写字:本课重点在于书写4个生字,特别关注3种新笔画:横折、撇、弯钩。

例如,“口”和“目”都有横折笔画,但书写方式有所不同。

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准确书写这两种不同的横折笔画。

同时,弯钩与竖钩相似,需特别注意区分。

通过细致观察,确保学生能够规范地书写汉字。

关注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口、耳、目、手、足等身体部位的功能。

通过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身体部位的作用,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图片,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清晰地描述身体部位的功能。

关注拓展:五官歌两个眼睛看四方,两个耳朵听声响。

一个鼻子闻花香,一张嘴巴喝热汤。

两片嘴唇亲爸妈,撅起小嘴像这样。

两个脸蛋胖嘟嘟,它们都在我脸上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图片和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学会书写“口”、“目”等4个汉字及横折、撇、弯钩等3种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了解站立和坐姿等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图片和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学习识别“口”、“耳”等7个生字,并掌握书写横折、撇、弯钩这3种笔画。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站立、坐姿等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会写“口、目”等4个字。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图片比对和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我们将学习并认识“口、耳”等七个生字。

2.我们将深入了解与人体相关的各个部位,并探讨学习相关的行为动作规范。

3.通过练习,我们将达到能够正确无误、流畅通顺地朗读整篇课文的目标。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举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

(2)教育学生学会主动参与课堂,积极举手发言,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重要性。

2.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举手》的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举手发言的实物道具(如小手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实物道具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模仿举手发言的动作。

(2)引导学生说出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意义。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举手》,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

(3)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表演课文场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在下一个教学单元中,继续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教育意义。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欣赏。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举手》是一篇关于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举手发言的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了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

2.2 生字词解析(1)举手:用手抬起。

(2)发言:在会议上或课堂上发表意见。

(3)鼓励:激发、勉励。

(4)赞扬:称赞、表扬。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在课堂上,你们是否愿意积极举手发言呢?为什么?从而引出本课课题《举手》。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教育意义。

3.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课堂上的举手经历,以及举手发言带来的收获。

3.4 课堂提问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生字词。

4.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举手发言的短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书写规范性,以及短文的质量。

5.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举手发言带来的收获。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模拟课堂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6.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互相提问、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6.4 奖励机制对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一一、全册教材分析及教学总目标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准确认读252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一qi0个。

继续练习用钢笔、毛笔写字,能按字的结构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3、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语言环境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6、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

8、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通顺的短文。

学习使用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为新拆分班。

学生情况还待进一步了解,根据多方了解,情况基本如下:1、少部分同学上课能认真听讲,爱动脑,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但个别同学有缺交作业的现象。

2、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错别字多,而且知识积累也太少。

3、阅读方面,基本能流利大声朗读课内和课外读物,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基本能对文章中的人物和较为重要的句子做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但对于主要内容和段意的概括能力尚有待于加强。

4、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语句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晰,内容欠具体,写作水平有待加强。

今后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放胆想象,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本领,养成多积累,勤练笔、善自改的习惯。

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特征,写出个性。

三、完成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语文《举手的秘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举手的秘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举手的秘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举手的秘密》原文小学三年级时,我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

因为课程进度不同,老师讲的很多内容,我都听不懂。

课堂提问时,别的同学全都高高举起右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而我却往往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敢举手。

后来,出于虚荣心,有的问题我明知自己不会答,也举起了手。

刚开始还蒙混过几次,可不久还是露馅儿了。

那是在一节数学课上,一位刚调来的姓高的女老师给我们上课。

高老师提问时,我习惯性地举起了手。

那次,高老师偏偏就叫了我。

我的脑袋嗡的一下蒙了。

我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

我隐约听到旁边同学的窃笑,眼泪很快流了下来。

那一节课我什么也没听懂。

放学了,我仍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教室里伤心。

就在我泪流满面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我吃惊地一回头,看见了高老师亲切的笑容。

高老师耐心地问清了我的情况,微笑着对我说:“这样吧,当你真的能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就和大家一样举起右手。

如果你不会,你就举左手。

这样我就知道你到底会还是不会了。

”从此,每次提问我都能够从容举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举起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多。

每每与高老师目光相遇时,我俩都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

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的童年。

直到今天,我的心里仍然保存着一份感激。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举手的秘密》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露”“调”,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样进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使学生理解到课文中的高老师之所以能巧妙的给予“我”鼓励和信任,是出于她对学生的热爱。

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协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懂得学习要充满自信的力量。

2、了解高老师的做法,理解她对学生的“爱”。

第二十二课勇于举手发言教案一年级下册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第二十二课勇于举手发言教案一年级下册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第二十二课勇于举手发言教案一、学情分析一年级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在公共场合,如课堂上发言,感到害羞或缺乏自信。

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被鼓励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羞涩,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因此,教育活动应着重于创建一个安全、支持的学习环境,其中孩子们可以在不受批评的情况下自由发言,从而逐渐建立自信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应设计得有趣且互动性强,以吸引学生的参与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勇敢表达自己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想法都很重要,并鼓励他们勇敢表达。

难点:帮助害羞或不自信的学生克服内心的障碍,积极发言。

四、教学准备准备《小兔子的大胆主意》故事。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小兔子的大胆主意》故事(10分钟)从前,在森林里住着一群小动物,他们经常举行会议讨论森林的事务。

有一天,他们讨论如何改善森林的环境。

小兔子吉米一直有个好主意,但她总是感到害羞,不敢在大家面前说话。

每次会议,她都安静地坐在角落里,虽然心里充满了想法。

这一天,吉米决定鼓起勇气。

在会议开始前,她对自己说:“我的想法很重要,我要勇敢说出来!”会议上,当讨论到环境问题时,吉米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

起初,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但随着讲述自己的想法,她越来越有信心。

她提议建立一个小动物园林小组,共同打理森林。

听完吉米的想法,其他动物都惊讶于她的创意,并一致同意她的提议。

从那以后,吉米变得越来越自信,经常在会议上分享自己的想法。

其他小动物也被她的勇气所鼓舞,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

思考:1.小兔子吉米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主意?2.为什么吉米一开始不敢发言?3.故事中其他动物对吉米的提议有什么反应?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像小兔子吉米这样的情况,比如“上课想回答问题,却不好意思发言”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二)加油站(10分钟)当我们上课想举手回答问题又害羞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1.深呼吸放松在举手前,深呼吸帮助自己放松,减轻紧张感。

小学一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5.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取趣干赶方仿(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1)同桌讨论。

(2)交流。

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汉字。

(多媒体出示)(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多媒体出示:袋活题张(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dàishéyègōng代舌页弓(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1)多媒体出示:禾火禾少火丁火少(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二、我会认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多媒体出示:字代舌页弓秒炒(1)齐读(2)活动:找朋友。

2.练习巩固:比一比,谁最棒。

(1)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认得多。

(同桌互读)(2)指名开火车读,如果可以,请扩词。

第二课时一、我会读1.多媒体出示奇怪聪明活泼冰凉可口准备赶快观看包围堆积花花绿绿干干净净高高兴兴1.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优秀11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优秀11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优秀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11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的写作思路。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彩虹》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读好读懂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4、积累词语“荡来荡去、飘啊飘”,并仿照拓展。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

感受想象的美好纯真。

教学准备:写好句子的磁力贴教学时间:2课时一课时一、猜字导入,引出课文1、教师写甲骨文“虹”,学生猜是什么字,怎么猜出的。

教师讲字源。

2、板书“彩虹”,谈话:彩虹什么样?3、出示一自然段:(1)指名读,齐读。

(2)识记“座”,积累“一座……”的词语。

(3)理解“美丽的桥”就是彩虹。

指名读一自然段。

4、引出课文:你想过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这篇课文中的小姑娘就有奇妙的想象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文中的“我”想走到桥上干什么?2、同桌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师:别急着说,先跟同桌轮流读一遍课文,想清楚,和同桌练习说说,再举手吧。

3、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我”想到桥上干什么?三、读懂第二自然段1、读好一句。

(1)师:文中的“我”想象多奇妙。

课文写得也很有意思。

你能读懂吗?先来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标出句子。

出示: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学生自读,齐读。

(2)师:“我”要的是什么?她要水壶干什么?读第二句吧。

2、读好第二句(1)出示第二句。

自读齐读。

师做动作,学生齐读。

举手的教学设计范文

举手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范文:举手让学生变得更活跃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也需要随之改变。

举手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学生举手不够积极,或者出现了漏掉的情况,如何让举手更加有效成为了教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设置1.了解举手的意义和重要性。

2.掌握正确的举手方式。

3.提高学生的举手积极性,增加课堂互动。

三、教学策略1.用趣味性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认识举手的意义和重要性。

2.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举手方式,使举手更加高效和规范。

3.利用小组竞赛、奖惩机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举手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教师可先问学生,你们知道举手的意义和重要性吗?引起学生的注意。

2.知识传授教师介绍举手的方式:应该用正确的姿势,举起健康的手臂,双手交叉在头上,静静等待老师的指示。

教师还可以演示一下举手的方式,供学生模仿。

3.应用拓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鼓励学生参与举手:A.小组竞赛:把课堂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举手正确率最高的小组给予奖励。

B.奖惩机制:鼓励学生活跃举手,可以给予奖励;如果出现恶性竞争和假装举手等不当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

C.课堂互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举手回答,形成课堂互动。

D.积极评价:教师可以在学生举手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精神激励和鼓励。

五、教学效果分析经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举手方式,同时也提高了举手的积极性,课堂互动度得到了提高。

同时,学生也更加清楚了举手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举手》的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提问、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举手》是一篇描写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胆小的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后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变得勇敢、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故事。

2.2 生字词举手、胆小、鼓励、帮助、勇敢、积极、课堂、问题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角色的情感。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的能力。

3.3 示范教学法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学校上课时,有没有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为什么?4.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境,体会角色的情感。

4.3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新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4.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讨论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4.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勇敢举手回答问题。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5.2 阅读思考让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勇敢、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文章,思考并总结自己的收获。

5.3 家庭作业以“我勇敢举手”为主题,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朗读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进行评价。

6.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检查,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6.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收获。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举手”的意义和用法,学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生词和短语学习: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能用它们造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对“举手”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课文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学生通过参与情境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通过作业的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起学生对“举手”主题的兴趣。

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与“举手”相关的问题或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发音和意义。

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通过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情感和态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积极参与课堂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分析人物情感和态度,学会感恩,珍惜学习机会。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4. 角色扮演所需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情感和态度。

3.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情景。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感和态度。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 拓展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小故事。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角色扮演评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情感把握和团队合作。

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2个新词的意思;能写出“永久、缘由、瞅”的近义词。

2、能说出两个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议论不休”造句。

3、能用“……是因为……”的句式答复下列问题。

4、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词句。

5、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意义是学习要敢于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预习时提出不懂的问题,读懂有关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个比喻句的意思,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意义是学习要敢于提出问题并逐渐付诸行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犹豫、一叶孤舟、永久、哄堂大笑、议论不休”等的意思。

2、理解第2节中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议论不休”造句。

3、初步学会预习时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1、提醒课题: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我们除了要专心听讲,还应该做到什么?出示课题。

2、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按要求听课文录音:①编上节号。

②听清生字读音,划出新词。

③考虑课堂上两个小朋友分别是怎么做的。

〔2〕认读生字卡片。

〔3〕课文写了哪两个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提出问题,“我”是怎么做的?学习委员是怎么做的?3、学生自学。

〔1〕大声朗读课文。

〔2〕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写在第1、2题上。

4、学习2—4节。

〔1〕上课的时候,老师说“谁有问题请举手”,“我”不敢举手。

诗歌哪几节告诉我们“我”不敢举手的`原因,找出来读一读。

用“……是因为……”的句式来答复。

〔2〕按以上步骤自学3、4节。

5、学习第一节。

〔1〕“我”心理想不想提问呢?齐读第一节。

〔3〕想提又不敢提,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可用哪个词来表示?6、有感情地朗读1—4节。

7、作业:〔1〕作业此题3。

〔2〕作业此题6。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词语“瞅”、“缘由”和第二个比喻句的意思。

2、能用因果句式答复两人两红的不同原因。

3、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意义是学习要敢于提问。

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

我举手儿歌教案中班

我举手儿歌教案中班

我举手儿歌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我举手》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发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掌握《我举手》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准确地唱出来。

难点:让学生掌握儿歌的节奏和音准,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我举手》这首儿歌的歌谱和音乐播放器。

2. 教师准备一些与儿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如手指、手掌等。

3. 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节奏器材,如小鼓、小铃铛等。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儿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指、手掌等身体部位,让他们了解这些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然后,教师可以播放《我举手》这首儿歌,让学生跟着节奏摆动手指、手掌等身体部位,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唱儿歌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唱一遍《我举手》这首儿歌,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接着,教师可以分段教学,教学生唱儿歌的每个部分,让他们逐步掌握歌词和旋律。

3. 舞蹈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儿歌的节奏编排舞蹈动作,让他们在音乐中展示自己的舞蹈天赋。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4. 制作道具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与儿歌内容相关的道具,如手指、手掌等。

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游戏互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儿歌内容相关的游戏,如“找手指”、“捉手掌”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快乐,增强他们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

6. 总结反馈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并鼓励学生在家里多听、多唱、多练习,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音乐的美好。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我举手》这首儿歌,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举起你的右手体育游戏教案

举起你的右手体育游戏教案

举起你的右手体育游戏教案一、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举手姿势和技巧;2. 学生能够理解举手运动对身体的好处;3. 学生能够通过举手游戏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的举手姿势和技巧;2. 举手运动对身体的好处;3.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举手运动对身体的好处;2. 学生能够通过举手游戏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一块开阔的场地;2. 一些小道具,如球、绳子等;3. 老师准备好相关的示范动作。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为后续的举手游戏做好准备。

2. 举手姿势和技巧的讲解老师向学生介绍正确的举手姿势和技巧,包括手臂的伸展、手掌的张开等。

并进行示范动作,让学生跟着一起练习。

3. 举手运动对身体的好处老师向学生介绍举手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包括能够拉伸肌肉、增强肌肉力量等,让学生认识到举手运动的重要性。

4. 举手游戏老师安排学生进行举手游戏,可以是传球游戏、绳子拉力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举手运动的乐趣,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游戏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游戏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让学生认识到举手运动对身体和团队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举手姿势和技巧,理解举手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同时在举手游戏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举手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七、课堂延伸老师可以邀请专业的体育老师来进行举手运动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举手运动的技巧和好处。

八、板书设计1. 举手姿势和技巧2. 举手运动对身体的好处3.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举手姿势和技巧,理解举手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同时在举手游戏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举手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浙教小学语文三下《15举手》教案 (1)

浙教小学语文三下《15举手》教案 (1)

举手教材理解:这是一首反映儿童学习生活的叙事诗,它采用对比的方式写了两个学生对待提问的不同态度。

当老师问“谁有问题请举手”时,学习委员高高举起了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受到老师的夸奖,我则犹豫不敢提出问题。

最后两人脸都红了。

教育学生质疑问难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举手发问是勇敢的表现。

该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光对学生,同时对老师也是一种教育。

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7个生字,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记忆“豫”“犹”“缘”的字形;2.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议论不休”和“犹豫不决”的含义;3.在充分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我”和学习委员脸红的不同原因;4.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树立自信心,大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发表个人见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会举手吗?什么时候要举手?在你想举手的时候,你都敢举手吗?指名说。

(简析:第一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废话,但是用意是明显的,意在引导学生知道:我是会举手的,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导致了我不举手。

第二个问题意在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

第三个问题就切入了本课的教学中心,切入了本课教学的要害)2.平日你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简析:设计的意图就是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和新课标的理念一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对等的)3.今天,有两位同学也遇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解决的。

下面我们就去学习《举手》。

(教师课件出示课题)二、探究学习1.它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吗?指名说。

2.我俩的脸都红了,脸红了,却不是一个缘由。

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小节的?(课件出示句子。

重点“俩”“缘由”)3.你能用上“俩”来说一句话吗?4.研读课文,探究学习我俩的脸红了,脸红了,却不是一个缘由。

为什么我的脸红了?(因为我没有举手。

学习委员举手了,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感到难为情)结合学习“缘”。

你有好的办法记住它吗?为什么学习委员的脸红了?(因为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而高兴激动)结合理解什么叫大海上勇敢的水手?你见过大海上勇敢的水手吗?自由读——指名读——自由读我为什么没有举手?(担心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担心遭到同学们的嘲笑)练习生活理解“犹豫不决”“哄堂大笑”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曾经犹豫不决?什么时候教室里会发出“哄堂大笑”?自由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指导说话①假如,你就是当时稳中作者的同学,你会举手吗?指名说②假如你就是那位学习委员,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③假如你就是作者,听了学习委员的话之后,你想说什么?5.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6.感悟说话老师有一首小诗想献给大家。

《举手》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举手》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举手》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犹豫不觉、一叶孤舟、哄堂大笑等词,能写出“永久、缘由、瞅”的近义词2、能说出两个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议论不休’造句。

3、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词句4、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敢于提出问题的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在预习时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2、理解‘议论不休“的意思并造句第一课时(一)初学课文,提出预习要求1、轻读课文,自学生字和新词,把容易读错写错的词划出来。

2、不理解的字查字典,难理解的用“~“标出。

划出渴望内中的两个比喻句(二)检查预习情况1、文中哪几节写我?哪几节写学习委员?(三)学习1——4节1、集体朗读1——4节2、说说“永久、议论不休”的意思,用“议论不休”造句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节的比喻句的意思4、讨论“犹豫”什么意思?说说我不敢举手的原因是什么?5、同桌讨论后慨括A怕全班只有我不懂,一个人孤零零举手都难为情;B怕老师说我笨让老师永远留一个坏印象多不好;C怕同学哄堂大笑,背后议论不休。

6、朗读指导7、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四)作业1、带生字的词抄3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2、说说我犹豫的3个原因(二)学习课文5——7节自学要求1、“瞅”什么意思?说说和它意思相近的词。

2、说说比喻句“老师夸她像大海上勇敢的水手”的意思。

3、“水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学习委员不作水手?4、老师夸学习委员像大海上勇敢的水手,我是怎么想的?(三)学习课文第8节1、朗读第八节2、“缘由是”是什么意思?我和学习委员脸红的原因各是什么?3、总结全文(五)作业板书设计我学习委员犹豫不决高高举手一叶孤舟勇敢的水手懊悔、难为情高兴、激动◆[2003-12-6]《举手》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反思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举手》,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会通过举手发言的方式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语文。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采用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课文《举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简单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课堂练习:(1)设置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举手发言,教师点评、解答。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的举手发言现象的看法。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情境教学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是否能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2)课堂互动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情感教育:(1)学生是否能理解课文中的举手发言现象。

根据课后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课文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分组讨论,探讨在现实生活中举手发言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教案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举手》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书写。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良好习惯。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尊敬老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3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朗读、书写,让学生跟着学。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敬老师的故事,引出本课课题《举手》。

4.2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逐个学习生字词,讲解其含义,让学生正确书写。

4.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4.4 讨论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4.5 总结课文: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尊敬老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义。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生字词。

5.2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5.3 写一篇关于尊敬老师的小作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6.2 生字词测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6.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问答或小测验形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4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包括书写、语法和表达。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课堂管理:反思课堂活动的组织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

7.2 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7.3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

7.4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举手》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2个新词的意思;能写出“永久、缘由、瞅”的近义词。

2、能说出两个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议论不休”造句。

3、能用“……是因为……”的句式回答问题。

4、、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词句。

5、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意义是学习要敢于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预习时提出不懂的问题,读懂有关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个比喻句的意思,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意义是学习要敢于提出问题并逐渐付诸行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犹豫、一叶孤舟、永久、哄堂大笑、议论不休”等的意思。

2、理解第2节中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议论不休”造句。

3、初步学会预习时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我们除了要专心听讲,
还应该做到什么?出示课题。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按要求听课文录音:①编上节号。

②听清生字读音,划出新词。

③思考课堂上两个小朋友分别是怎么做的。

(2)认读生字卡片。

(3)课文写了哪两个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提出问题,“我”是怎么做的?学习委员是怎么做的?
3、学生自学。

(1)大声朗读课文。

(2)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写在第1、2题上。

4、学习2—4节。

(1)上课的时候,老师说“谁有问题请举手”,“我”不敢举手。

诗歌哪几节告诉我们“我”不敢举手的原因,找出来读一读。

用“……是因为……”的句式来回答。

(2)按以上步骤自学3、4节。

5、学习第一节。

(1)“我”心理想不想提问呢?齐读第一节。

(3)想提又不敢提,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可用哪个词来表示?
6、有感情地朗读1—4节。

7、作业:
(1)作业本题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