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

合集下载

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近年来,乡村治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显现,农村治理体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其历程、特点和现状,以期为今后乡村治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1. 建国初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国初期,中国农村社会基础薄弱,农民自身组织能力有限。

为此,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成立了农村人民公社,将农民组织起来,实行集体化经营。

这一时期,乡村治理体制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政府在农村治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2.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制度的推行,强调了农民的经济权益,使农民成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从而拉开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序幕。

在乡村治理中,政府逐渐放权,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农村治理主体逐渐由政府转向农民。

3. 20世纪90年代至今:乡镇政府责任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进一步推动了乡镇政府的责任制改革。

乡镇政府由原来的计划指令型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市场导向型管理模式。

乡村治理中,政府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公共服务,鼓励农民自主发展。

乡镇政府责任制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乡村治理体制的特点1. 多元化:乡村治理主体多样化,包括政府、基层组织、农民自治等。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乡村治理主体也有所差异。

2. 协同性:乡村治理需要政府、基层组织和农民自治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 弹性:乡村治理体制需要根据不同乡村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和变化。

不同地区的乡村治理体制会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和发展。

三、乡村治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 农村空心化问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的路径选择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的路径选择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的路径选择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社会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关键任务,对于构建和谐农村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的路径选择。

一、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关系乡村振兴是指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社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过程。

而农村社会治理则是指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手段,维护和促进农村社会秩序的过程。

乡村振兴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治理,而农村社会治理也需要乡村振兴来提供支撑和动力。

首先,乡村振兴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平台。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农村社会治理的有序进行。

只有通过良好的社会治理,才能为乡村振兴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农村社会治理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农村社会治理的改善能够提高农村社会秩序,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构建和谐农村社区的路径选择为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需要在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路径。

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村级组织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基础,要注重其组织机构的完善以及能力的提升。

通过推进村级组织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制。

建立健全符合农村特点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政府、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等多主体参与的机制。

通过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和村民自治相结合,实现多元化农村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3.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注重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知识技能人才回乡创业,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机制,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加强诚信守法意识的培养,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的效能。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乡村治理模式是指在乡村地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乡村事务进行管理和协调的模式和方式。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乡村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1.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中,乡村的治理主要由乡村长老、村民代表和地方政府人员共同参与,主要采取“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村民自治”等方式,乡村发展问题主要由村民自己商议解决,政府只在特殊情况下介入。

这种模式下,乡村治理主要依靠乡村自治形式,缺乏法治和专业性,故往往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政府主导乡村治理模式20世纪后期,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中国政府开始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模式逐渐由传统的村民自治向政府主导型转变。

政府加大对农村事务的干预和投入,加强了对农村事务的管理和协调,推动了农村治理模式的现代化。

但是在实践中,政府主导的乡村治理模式,往往会出现过度行政化、农村事务过度依赖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等问题。

3.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向社会参与型转变。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强调社会力量在农村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注重发挥农村社会组织、专业团体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更加重视乡村民主决策和自治管理,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平衡。

1. 向法治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向法治化发展。

法治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化乡村治理模式将倡导依法治理,强化法治意识,加强乡村基层法治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村民权益。

2. 促进政府和市场的协同未来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注重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发挥各自的优势,解决农村事务中的矛盾和问题。

政府将加强对农村事务的监管和指导,为市场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支持,引导市场资本向农村领域倾斜,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乡村治理模式是指针对乡村地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处理的一种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下面将从历史发展、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从历史发展来看,乡村治理模式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变革。

在农耕社会时期,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家族自治和地方社团的组织来完成。

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地主势力逐渐掌握了乡村治理权力,实行“乡村官治”模式。

到了近代,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向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治理模式发展。

而在当代,乡村治理模式又面临着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

从需求变化来看,乡村治理模式也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

在传统农耕社会时期,乡村治理模式主要是以土地经营和农业生产为核心,以维护家族利益和地方秩序为目标。

而到了现代,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权益问题的凸显,乡村治理模式逐渐从农业生产导向转变为农民农业生活全面发展的模式。

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健康、教育文化等需求也逐渐增多,这就要求乡村治理模式在提供基本农业服务的更加关注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从发展趋势来看,乡村治理模式将向着深化政府与农民合作的方向发展。

乡村治理需要政府提供支持和保障,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也需要农民积极参与和管理乡村事务。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治理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形成政府与农民互动、共治的新模式。

还需要推动农村社会组织建设,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增强农民自治能力,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参与和民主化。

乡村治理模式是根据社会发展变革和需求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未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将是政府与农民合作的方向,加强农民参与和自治能力,推动乡村治理模式的民主化和社区化发展。

当代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选择

当代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选择

当代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选择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治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乡村发展的需求,亟需新的路径选择来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本文将围绕当代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选择展开论述,旨在为乡村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加强乡村治理主体建设乡村治理的主体建设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当前,在乡村治理实践中,乡村委员会和村民自治组织是乡村治理的主要主体,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组织力量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

加强乡村治理主体建设是当代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选择之一。

应该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乡村治理中的干部队伍是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乡村治理的效果。

要加强对乡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乡村治理工作。

应该强化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村民自治组织是乡村治理中的基本主体,其组织力量和管理水平影响着乡村治理的运行。

应该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促进其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提高其对乡村治理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保障。

当前,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着体制陈旧、机制僵化、政企权责不分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治理的发展。

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是当代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选择之一。

应该完善乡村治理法律法规。

乡村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

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乡村治理的职责和权限,规范乡村治理的行为,使其更加规范和有序。

应该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乡村治理中存在着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不足等问题,机制不够灵活、效率不高。

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优化乡村治理机制,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是当代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选择之一。

当前,乡村治理体系中存在着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等问题,亟需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村治理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
迁及发展趋势饱含了许多重要的思考和探索。

1. 传统农村治理模式。

传统的农村治理模式是以家族为核心的,由家长和族长担负
起村庄内事务组织的角色。

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十分明显,比如缺乏民主、法治意识、缺乏公平和效率等。

2. 建制化治理模式。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家将“三资”管理机制推向乡村,建立了村委会等基层政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建制化治理模式”。

3. 公共治理模式。

21世纪初期,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治理模式
逐渐发生了变化,逐渐从行政治理向公共治理转变。

以社区为单位,民主协商、群众自治、法治保障等逐渐成为了指导思想。

发展趋势:
1. 增强农村民主。

民主是公共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村治理也不例外。

增强
农村民主,允许农民更多地参与决策和管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向。

2. 提高乡村人才素质。

乡村治理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也需要大量的尖端
人才参与其中。

提高乡村人才素质,是乡村治理能否顺利转型升级的基础。

3. 建设智慧农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智慧农村也逐渐进
入人们的视野。

智慧农村能为农民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是一篇很有意义的话题。

只有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探索,才能找到乡村治理的新路径,为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摘要】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其定义,然后分析了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特点和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现代化的推进,新型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文章还探讨了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及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强调了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深入了解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乡村治理模式、变迁、发展趋势、传统、新型、创新、探索、重要性、发展方向、结论。

1. 引言1.1 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性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过去,农村社会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矛盾,需要有效的治理模式去解决,而乡村治理模式就是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乡村治理模式的建立可以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乡村治理模式的建立还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可以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乡村治理模式也可以帮助农村实现农村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乡村治理模式的定义乡村治理模式是指在农村地区,政府、村民、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通过各种制度机制和管理方式,共同决策、共同管理、共同分享农村资源、开展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解决农村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一种组织形式。

乡村治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参与、法治保障、社会协作、依法治理,在实践中体现了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群众参与的特点。

乡村治理模式的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形成协调高效的农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和动力。

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机理及完善路径

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机理及完善路径

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机理及完善路径摘要:“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我国基层治理创新的典型代表,从2013年启动试点到2017年10月写入十九大报告,标志着“三治结合”从“地方性经验”上升到“国家治村方略”,其产生到扩散,有着阶段性和创新性。

从政策创新扩散角度看,“三治结合”经过初步经验总结、区域推广扩散、成熟定型三个阶段,研究扩散阶段,更有利于掌握政策创新的动力、影响因素、运行机制,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应用于推广。

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一进步完善,需要以自治为基,以法治为本,以德治为先,三者相互交融,互为支撑,从而实现乡村善治。

关键词:三治结合;乡村治理,创新,扩散;完善路径课题:2022年无锡市党校系统科研课题“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机理及完善路径”(XT220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自此“三治结合”由桐乡“地方性经验”上升为“国家治村方略”。

但学界对其产生机理、创新扩散等方面研究涉猎不多,仍有探索空间与研究意义。

尽管学界对自治、法治、德治乡村治理体系表述不一(如“三治融合”“三治合一”“三治结合”等),固始有其话语表达形式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分,但都是对其理论诠释与意义探讨。

一、“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形成机理中国乡村治理体制有着内在发展脉络与变迁逻辑,“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不是突然产生及扩散,而是是基于传统乡村治理模式与乡村现代化之间碰撞与调适发生的,有着内在延续性和创新性。

(一)乡村治理结构变迁:从传统到现代从历史维度看,中国乡村治理有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官政自治”—“政社合一”—“政社分设”—村民自治,最后又演进至“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呈现出四次大转型:1.从“官政自治”到“政社合一”(传统乡土社会—1978)。

中国传统农业时代即“乡土社会”,是“官政自治”模式,其治理结构是“官—绅 (族长)—民”的“双轨模式”。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乡村治理模式在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乡村治理模式,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本文将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特点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主要由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组成。

村民自治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它代表了村民的利益,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行使自治权。

村委会是在村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下管理村务的组织。

而乡镇政府则是对村级政府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负责协调各村之间的事务。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特点是稳定、延续性强、集权化、公共参与度低等。

1. 经济变迁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农村发展需要。

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由于城市化的推进,乡村居民也开始出现向城市转移的趋势。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面临着经济变迁所带来的挑战。

2.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也是导致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重要原因。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居民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对乡村治理模式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期待。

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阶层的出现,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3. 生态环境变迁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严重性逐渐暴露,乡村治理模式也开始面临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因此需要调整和变革。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推动生态保护型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

1. 强调公民参与未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强调公民参与。

村民自治组织将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权利和资源,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将得到提升。

政府也将积极促进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加强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合作。

2. 推动政府改革为了适应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政府需要加强改革,提升治理能力。

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六大模式

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六大模式

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六大模式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

本文将介绍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和六大模式。

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第一,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

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径。

通过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推动乡村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源,打造宜居的农村社区。

第三,农村治理路径。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和村级自治制度,提高农民参与农村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和食品安全工作,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农村文化振兴路径。

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培育乡土文化产业,为农村经济增加新的动力。

同时,要注重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

乡村振兴的六大模式一、产业发展模式。

基于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例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带动农村发展。

二、城乡互动模式。

通过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例如,引导城市企业“下乡”,对接农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科技驱动模式。

推动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四、农民合作模式。

鼓励农民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力和谈判能力。

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金融支持模式。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贷款、保险、信用等金融产品,解决农民资金需求。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乡村治理是指在农村地区针对村庄社区及其居民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居民幸福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乡村治理发生了许多变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乡村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变。

本文将对乡村治理的变迁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治理路径选择。

一、乡村治理的变迁1.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瓦解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通常是由村级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共同管理村庄事务,村民议事会作为重要决策机构。

但是随着农村人口外流、村庄规模扩大、社会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出现了问题,村干部的管理能力受到质疑,村民自治意识逐渐淡化,村庄内部治理难以顺畅进行,导致一些村庄面临治理困难。

2. 政府介入加强为了解决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问题,政府开始加强对乡村治理的介入,成立了乡镇政府和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对村庄事务进行管理和指导。

政府介入的加强一方面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弱化了村民自治的意识,导致村庄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3. 农村居民需求多元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农村居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农业服务和基本管理,需要更多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

这就要求乡村治理从单一的管理向多元化的服务转变,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有效治理路径选择1. 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为了提高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和自治性,应该加强村级自治组织的建设,促进村务公开、村民参与、村民自治,建立健全的村民议事会和村委会,实行民主选举和村务公开制度,使村庄事务能够更好地由村民自己管理和决策。

2. 完善政府引导和监管政府在乡村治理中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和监管的作用,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同时监督和评估村庄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农村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3. 多方合作共治多方合作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路径选择,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应该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合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涉及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关乎着乡村振兴的成败。

如何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将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分析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人居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卫生问题。

农村地区存在着一些卫生问题,比如村庄内垃圾乱丢、污水横流、卫生厕所缺乏等情况。

2.村容村貌问题。

部分农村地区的路面破旧不堪,房屋老旧,没有规范的村庄规划和整齐的村落格局。

3.农村设施问题。

有些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破旧不堪,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4.乡村环境问题。

一些农村地区存在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生态破坏等问题,乡村环境恶化。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1.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

农村地区应加大投入,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强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2.加强村容村貌规划和改造。

通过制定规范村庄规划,引导村民进行房屋和村落格局整治,提升农村地区的环境整体形象。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供水、供电、路网等公共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4.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植被修复和生态修复工程,改善乡村环境质量。

5.加强村民自治和参与。

通过发挥村民自治、居民参与的作用,吸引和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形成各方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局面。

以上路径探索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开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乡村治理中民主化进程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乡村治理中民主化进程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进入近代社会 以后 , 尤其是在 中国共产党 领 导下 的革命 根 据地 就形成 了公 民参 与 的乡 村 治 理模式 。 14 99年 1 0月 , 主席 在 天 安 门 向 毛 全 世界 宣 布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 了 , 中国人 民 从 此成为 了 国家 的 主人 , 民主化进 程不 断推进 。 15 92年 1 , 务 院颁布 了《 ( 2月 政 乡 行政村 ) 民 人 政 府组织 通 则 》, 这 个 通 则 中 政 务 院 明 确 规 在 定 了行政村和乡是作为 国家 的一级政权存在 的, 并明确规定了在乡村治理过程 中行使 国家 权力的是村( 人 民代表 大会和村 ( 人民 乡) 乡)
乡村治理 中民主化进程 的对应之策。
[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民主化 ; 困境 ; 路径 [ 中图分类号】 9 6 1 C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0 8— 0 1 2 1 )2— 0 4— 5 10 89 ( 0 2 o 0 9 0
当前我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 , 同时也是现代化建设和 民主化建 设 的关键时期 。由于我国乡村占绝大多数 , 且是承载着人 口最多的地域 , 我 国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离不开乡村 民主化 , 但其 民主化发展较为缓慢 , 因
政府 , 在一 定 程度 上 这使 得 乡 村治 理 中的 民主
委员会 。从此 ,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了 村 民委 员会 的法律 基础 和法 律地位 。新 宪法规 定: 村委 会是农 村基 层 群众性 自治 组织 , 委会 村 主任 、 副主 任和委 员 由村 民直接选 举 , 委会 同 村 基 层政权 的关 系 由法律 规定 。这些 规定 为农 村 实行村 民 自治 提 供 了法 律 依 据 。所 谓 村 民 自

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途径和方式

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途径和方式

乡村治理是指在乡村社会中,通过各种组织参与形式和各种制度安排,协调和管理乡村事务,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

而乡村治理的参与者主要有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等,而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途径和方式则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

一、农民代表大会农民代表大会是农村基层组织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是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基本途径。

农民代表大会可以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农民裙众的利益,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是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一种基本方式。

二、村民议事会村民议事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重要评台,通过村民议事会,村民可以直接参与制定和监督村规民约、决定村务事项、管理村级财务和监督村级干部等,是村民广泛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

三、村民自治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是指村民依法组织自己管理村务,发挥集体智慧,参与乡村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村民自治组织可以通过选举产生村委会、村监会等,实行村级自治,使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广泛化。

四、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结成的经济组织,是农民共同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

农民合作社可以通过民主管理、自主决策,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生产、乡村建设和社会管理,是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

五、村民理事会村民理事会是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上,由村民依法组织管理的裙众性自治性组织,是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村民理事会可以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管理村务事项、监督村级干部等途径,引导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六、乡村民主建设乡村民主建设是指在乡村社会中,通过建立和完善乡村自治组织、开展乡村民主选举、积极参与村民议事会等途径,促进农民广泛参与乡村治理,实现村民自治。

乡村民主建设是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发挥农民在乡村事务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

培育社会资本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路径选择

培育社会资本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路径选择

培育社会资本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路径选择张伟(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10级研究生)摘要: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治理的诉求,而社会资本与治理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的关系。

社会资本是一个解释性很广的概念,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

进而反映出社会治理的总体状况。

从社会资本的信任、网络与规范等内容对乡村治理进行分析,从创建积极社会资本的角度探索实现有效乡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治理社会资本培育一、乡村治理的研究现状随着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和村民自治的推行,中国农村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是这两次的重点变迁,乡村治理问题又再次提上了热点研究议程。

中国乡村治理问题是一个很广阔和复杂的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问题。

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它们都涉及了乡村治理的制度和非制度这两个基本层面。

而目前对乡村治理的制度层面研究大多部分集中在村民自治研究上。

何雪峰认为,当前学术界对村民自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视角是从民主的方面来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现状及其后果,这种关注视角焦点是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一种民主制度,在当前乡村社会中的实施现状及其对村民民主观念、民主意识的促进程度,这种视角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村民自治研究的主流;另一种是从治理的方面来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现状及后果,尤其是村民自治实践的可能性研究,其关注的焦点是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民主化的村级治理的具体过程、运作基础及其主要特征,这种视角的研究近年逐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村民自治研究由政策性解释研究向政策基础性研究过渡的重要标志。

对乡村治理的非制度性方面的研究也有涉及,比如有人研究农村治理深层的文化影响和传统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关注农村治理的乡村社会背景的研究等。

相对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微乎其微。

但非制度性因素又对我国乡村治理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人们通常所说的宗族、家庭、朋友、同乡、邻居等各种关系对乡村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旨在实现城乡发展均衡、推动农村现代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其效果评估。

一、路径选择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有赖于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政策导向、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农村治理等因素。

政策导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并明确目标使命。

同时,要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比如发展山水田园、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

此外,产业发展也是重要方面,要有重点培育壮大的乡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乡村治理也需要加强,完善基层自治机制,推进农村社会事务民主化。

二、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土地制度改革。

当前,乡村土地的流转、承包期限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取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散形式,鼓励土地流转,拓宽农民土地运用渠道。

同时,要为农民提供更稳定的土地权益保障,并加强土地的流转市场建设。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过去,农业发展存在着产能过剩、效益低下等问题,需要通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来实现农业供给侧的改革转型。

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优化农产品结构,推动健康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品质。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建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

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加强公路和乡村公交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便利农民生产和生活。

同时,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设施和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水平。

此外,要完善农村电力和通信设施,提高乡村信息化水平,推动农村智慧化建设。

五、农产品市场化农产品市场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变迁、主线及方向

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变迁、主线及方向

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变迁、主线及方向作者:蒋永穆王丽萍祝林林来源:《求是学刊》2019年第05期摘要:乡村治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乡村治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村社合一”阶段、“政社合一”阶段、“乡政村治”阶段、“三治结合”阶段。

70年的乡村治理变迁历程表现出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由间接到直接的转变,二是乡村治理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三是乡村治理的模式——由“管治”到“三治结合”的转变,四是国家与乡村的治理关系——由“汲取”到“给予”的转变。

同时,有五条鲜明主线贯穿整个变迁历程: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坚持党的领导为统领、以平衡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为内容、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需要、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旨归。

新时代加强乡村治理需要紧扣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治理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从而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治理;发展历程;变迁主线;发展方向作者简介:蒋永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 610065);王丽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成都 610065);祝林林,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 61006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和实践效果研究”(18ZDA035)DOI编码:10.19667/23-1070/c.2019.05.001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治理的成色。

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乡村治理的探索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根据农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乡村治理的政策与方式,推动乡村治理的变革。

70年的乡村治理实践表明,党领导广大农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立场与中国的乡村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道路。

村庄治理转型背景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径

村庄治理转型背景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径

村庄治理转型背景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径随着村庄治理机制的转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径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自治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众多村庄治理模式中的主流之一,其发展路径却是由历史逐渐演化而来。

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径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村社会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传统乡村社会。

在传统农村社会中,村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村庄内自成一体,社会系统相对固定。

村庄治理机制往往是由尊重长辈和地方权威的族长或村干部所领导,而决策则由全体村民一起参与。

这样的村庄自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管理和维护社会和谐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权力的不均衡分配以及封闭性等问题。

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观念的进步,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村庄自治制度的适应能力。

因此,村庄治理机制的转型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村庄治理机制的转型包括了由传统村庄自治制度向法制和民主的村庄治理转型,这也为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时代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村民自治制度逐渐从传统的尊重长辈和地方权威的族长或村干部,向现代化、民主化的路径转化。

新的村庄自治制度要求大家平等参与民主决策,依据法律法规来治理村庄,并通过公开透明的村务公开体系,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在新社会背景条件下,重大的村庄决策必须由全体村民或代表组成的大会进行表决,这更好地保证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减少了传统村庄集体决策中权力不平衡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村庄治理体系不断升级和现代化的背景下,村民的自治能力也不断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村民自治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管理机制,在这个体系中,民主理念愈发根植于每位村民的心中,村民自主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因此,在新时代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径逐渐与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趋于一致。

最后,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路径还体现在民间组织、基层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同和合作中。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世界各地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解释。

本文将探讨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1、从传统到现代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的,以家族、宗族等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形式。

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能力。

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农村社会结构开始和城市接轨,家族关系松动,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农民对治理问题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这使得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显得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的需要。

2、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参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了农村改革政策,乡村治理体系也发生了变化。

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过去的家族、宗族等传统社会机制被淘汰,代之以由政府主导的乡村治理机制。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社会参与程度开始逐渐增强,逐渐构建起更加多元、开放、平等、协同的乡村治理模式。

3、从分权到权责合一以前的乡村治理模式中,职责分配不明确,有时不同部门之间出现协调不力的情况,一些责任被拖延或弃权。

随着社会发展和制度的逐渐完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更加强调权责合一,相对权力与责任的分离问题得到解决,基层干部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应该落实好职责,责任和任务。

1、发展社会服务功能乡村治理的重点已经由单纯的管理转向了社会服务,这就意味着乡村治理不再只是公共服务的补充,而是成为了社会治理体系的综合治理的一部分。

乡村治理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如健康、养老、文化等方面。

2、强化社会参与现代乡村治理应该走向多元化和立体化,强化社会参与,增强公众的参与和协调作用。

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合作,也需要促进不同乡村领域的交流、协调和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建设。

3、建立公共参与平台乡村治理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公共参与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一个透明、公正、公平、实用、有效的治理平台。

公众应该有充分的信息渠道和参与技能,可以更好地理解、参与和影响决策过程。

一、乡村治理的历史演变

一、乡村治理的历史演变

一、乡村治理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中国最有活力、变化最快的是乡村基层社会,而促成乡村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乡村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即国家权力不断深入乡村,企图加强其对乡村社会控制。

此种尝试与努力始于清末新政,贯穿于整个近现代历史,对于建立现代国家制度影响深远。

(一)建国前的乡村治理沿革1、封建时代的“乡绅治理”有学者认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国家行政机构止于县级,这是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介入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力之间的动态平衡点。

介于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乡绅发挥着特殊的整合与治理功能,满足国家从乡村社会提取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和乡村社会对公共权威提供的秩序与安全的需要。

乡绅必须有能力促进地方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必须有一系列利益综合的规则保持共同体的内聚,才可以在强制之外获得社会服从的力量。

乡绅治理地位的获得与稳固,需要一系列制度性力量的支持。

在文化与意识形态制度方面,传统国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建立在对经典的理解之上。

文化与意识形态整合的力量以科举制度为基础,治理地位与持有功名密切相关。

乡绅治理正是从这里获得了文化与意识形态上的支撑,他们在国家权力不及之处实行统治,并得到国家认可,他们坚持从道义上赢得权威并通过捍卫传统道德学说来体现这种权威。

换句话说,他们是出于提高社会地位、威望的考虑并承担相应的社会公共责任,而非单纯为了追求自身财富,这也是美国学者杜赞奇所谓的文化网络中绅士出任乡村领袖的主要动机。

在土地制度方面,土地主要由家族所有而非严格归个人所有,以保证乡村公共事务的必要开支不必因“私人”财产而受到限制。

历史研究发现,在中国南方的某些省份,私人地主的势力远不及“集团地主”——即集体性的土地占有者。

集团地主控制的生产资料,其收益的固定部分被规定在某个范围内公共分享,如“学田”、“庙田”、“族田”等。

为了保证这种“集体产权制”,还有一系列相关制度,如未经同意,私自出卖、瓜分族田会严重触犯族规,未征求宗族意见出售土地会被宣布无效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农经//2019年9期DOI :10.16675/14-1065/f.2019.09.006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马晶晶摘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适度规模经营群体经济实力扩增,改变了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

分析各经营主体利益和特点发现,目前合作社是乡村自治最恰当的选择。

构建“村两委+合作社”治理模式,发挥村两委供给公共服务产品和保护乡村环境生态的职能,发挥合作社治理乡村经济和引领乡风文明的功能,可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有效治理。

关键词:乡村;治理模式;合作社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9-0014-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党校重庆401420)1乡村治理的变迁建国后,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工业来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

这一阶段,国家对乡村的战略定位是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尽可能多的人力和物质资源。

为此,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10~15年或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完成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1958年,我国全面实现了人民公社化[1]。

这种“政社合一”的特征,使乡村农民的生产、生活高度集体化。

这个时期,国家政治完全渗透进乡村治理,实现了对乡村的全面控制。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对乡村治理模式是一次新的变革。

从此,新的治理模式———“乡政村治”登上历史舞台,并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种模式下,村两委成为了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载体。

《民法总则》第101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随着2006年农业税费彻底取消,村两委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逐渐边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乡村崛起了一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

新经营主体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出现了乡村多元共治的局面。

2乡村治理的现状及问题2018年底,我国城镇化率接近59%,但乡村依然生活着5亿多农民群众。

农民群众生活在怎样的治理体系之中,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乡村发展,也关系着党对基层的执政基础。

自农业税费取消以来,以村两委为代表的基层组织在提供乡村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中的表现力不从心,管理范围渐渐缩小,政治权威屡遭质疑。

在长期城乡二元体制下,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被迫改变。

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崛起,新精英阶层涌现。

要么因较大的经济实力,要么因智慧的头脑,新精英阶层在乡村社会中地位较高。

这些新群体有参与乡村治理的强烈愿望,对传统乡村治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乡镇政府和村两委等合法治理主体在乡村社会治理中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尽管政府组织依然享有治理乡村的法定权利,但其权利遭到了新崛起主体的分割和分解。

在一些集体经济弱的乡村,村两委治理主权遭到了更大冲击。

学者们调查发现,适度规模经营群体之所以能够留守乡村,除了便于照顾家庭实现其自雇经营的就业方式,其余的是为了谋取村民代表和村组干部等公共职位,以便获得一定的政治和社会地位[2]。

农民合作社能感召联结一大批农户,从合作之初承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属性,悄然兼具经济与治理双重属性。

农民合作社对社员纠纷处理、村民矛盾等自治范围的事务多有涉及,影响着乡村治理格局。

乡村中的宗族族长、乡贤群体和部分乡绅虽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部分影响,但这种影响大多局限于特定节日、特殊场合和特殊事件上,其治理作用长效性不稳定。

以农业经营能手、退休干部、返乡创业人士等为代表的新精英阶层,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团结农民增加乡村社会公共利益,在乡村社会中信望较高,特别是在民主选举、重大事情决策、调节乡村成员矛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此,现阶段乡村社会权利平衡体系出现了严重失衡,影响了乡村治理效果,已成为制约乡村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乡镇政府是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权力中心,其权力不断扩张、泛化和异化,难以得到上级政府的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村民自治组织作为社会自主性权力的象征,其自主性权力受到作者简介:马晶晶(1992—),女,汉族,甘肃景泰人,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及农林经济管理。

14··(上接第1页)乡镇公权力挤压并出现“公民社会”发育不充分而呈萎缩和弱化的趋势。

有学者指出,我国“乡政村治”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压力性运行体制,也不仅仅在于不合理的财政体制,而在于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即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3]。

与农民在小块土地上生产经营的分散性相对应的是其利益表达的分散性,因而传统农业生产难以形成有组织性的力量去维护自身权益。

改革后,国家强制性行政力量在乡村社会成式微趋势。

然而由于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民社会”发育不充分,我国村级组织系统和能力不完整,一些宗族势力、黑色或灰色组织,甚至邪教组织在一些农村地区活跃起来,严重危害了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侵害了农民正当权益。

3乡村有效治理的路径基于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情况,新时代乡村治理过程应遵从国家公权力与社会自主性权利相互衔接、增强互动的原则,通过“村两委+”模式,服务于新时代乡村治理、乡村产业发展、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

3.111合作社更适合“村两委+”乡村治理模式当下我国家庭农场模式以家庭自主经营为主,雇工经营规模不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只代表小部分人的利益。

龙头企业又常常出现工商资本入侵农业,侵占农民利益的现象。

而合作社是众多农户自愿联合组成的利益联合体,建设之初就确定了以农户利益为根本的原则。

此外,合作社组织机构完善,组织者发起者大多是现任农村干部、回乡创业者、退休教职工、乡村能人贤人等,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基于此,“村两委+合作社”治理模式应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模式,以充分发挥村两委的法治功能和合作社的自治能力。

3.211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强化治理效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农户的职能,才能真正为农民谋利益,取得农民更多信任。

社会化服务是合作社联系农户、服务群众最好的途径,也是农户经营农业最大的服务需求。

合作社要在乡村治理中有所作为,必须强化其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功能,解决农民生产困境,解放更多劳动力,帮助农民实现增效增收。

3.311明确主体治理职责就“村两委+合作社”治理模式而言,村两委具有治理乡村的法定权利,是直接与上级政府沟通协调的主体。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村两委供给乡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村两委要加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给予农民合作社更多治理空间和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紧密联系农户,要认清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在发展乡村经济过程中保护好小农户的根本利益,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好中介作用。

此外,合作社还要发挥好新社会精英阶层在乡村的感召力和带动力。

参考文献:[1]孔祥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变化:基于权益视角[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32(3):16-25.[2]贺雪峰,印子.“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兼评农业现代化激进主义[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555(2):45-65.[3]闫芳.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理论探索/1924年,65岁的杨得龄总经理率先注册了中国白酒业的第一枚商标———高粱穗汾酒商标。

汾酒创造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中国白酒业的第一个“老大”。

1932年,晋裕公司兼并“义泉泳”作坊后进行扩建,使公司资本达5万元,在13年间增长了9倍,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白酒企业。

汾酒是中国第一个将实用性科学研究融入酿酒业的企业。

1933年,方心芳先生来到杏花村,开始了中国白酒业第一次系统的实用性科学研究,写出了《汾酒酿造情形报告》等中国制曲酿酒的第一批科学论文,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

汾酒创立了中国白酒企业的第一个企业核心理念。

“振兴国酒,品质优廉,信誉至上,优质为本,决不以劣质欺世盗名”,这是杨得龄为晋裕汾酒公司确立的企业核心理念。

汾酒建立了中国白酒业的第一个全国营销市场网络。

1935年,上海酒业同业公会共有6家,其中酒类专业协会3家。

参加汾酒公会的业主数量高达226家,是当时上海最大的酒类专业协会。

以山西大本营和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石家庄等5大城市为中心,汾酒及其系列产品很快辐射到全国各地,成为当时中国遥遥领先的第一大名酒品牌。

汾酒还是中国白酒第一股、中国健康白酒第一品牌、第一个国宴用酒、申遗第一酒、第一家上市的白酒企业。

这些开创性的纪录,体现了汾酒文化的厚重积累。

汾酒文化是中国酒业千百年来发展的核心力量,蕴含着中华65000年酒文化的核心精神,代表着中国酒业的核心价值。

这是中国任何一个酒类品牌都无法取代的“核心力量”“核心精神”和“核心价值”。

汾酒是中国酒魂,是中国酒史之魂,是中国酒工艺之魂,是中国酒文学之魂,是中国酒艺术之魂。

汾酒的品牌和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酒魂信仰体系”。

(续完)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