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_胡德坤
中国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民族意识觉醒
中国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民族意识觉醒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进行的一场历史性斗争,也是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和牺牲,不仅展现了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也激发出了他们团结一心、崛起反抗的民族自豪感。
一、侵略浩劫下的民族觉醒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正处于百年屈辱的历史时期,连续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备受痛苦。
然而,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唤醒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自尊、民族尊严的意识。
他们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抵抗侵略者,才能保卫家园,挽回国家的尊严。
二、浴血奋战中的民族凝聚力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
全国各个地区的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战斗中。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组织和领导了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
无论是正规军队还是游击队,他们都团结一心,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毫不畏惧地浴血奋战。
这种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不但推动了战争的进程,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三、战争带来的民族文化复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文化领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重振。
人们在战争中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军队的文化建设方面,通过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弘扬主旋律,振奋民心。
同时,许多文化人物积极参与抗战,如鲁迅、郭沫若等,他们的作品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复兴。
四、浴血奋战的民族自信心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予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他们通过千辛万苦的战斗,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胜利的经验也让他们明白,只要团结一心,坚持抗战,他们就能够打败侵略者,守卫祖国。
这种自信心有效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抗战胜利与民族复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标志着中国人民意识觉醒的巨大胜利。
他们通过浴血奋战,不仅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与尊严,也有效地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3)徐州会战(1938.1—5)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
李
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宗
仁
共歼敌1.8万人,缴获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 大炮50余门,以及其他武器和军用物资。…给侵 略者的嚣张气焰以有力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 人民的抗战士气。…中国军队损失1.95万人 。 — —《大江南北:抗日战争十四年全记录》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军事上:组织大规模会战 结合教材P148页-150页,概括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1)淞沪会战(1937.8.13-11.12)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 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决不放弃领土 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 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8.14)
——王明《坚持抗战国策克服投降危险》
“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 物质上看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 幼稚不完善。” “中国没有一件能与日本 比拟,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日本自 然也感到困难, 可是日本感觉到痒的时候, 中国已痛不可忍了!”
——《汪精卫传》
王明
中国速胜?
vs 中国必亡?
汪精卫
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抗
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辟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 山东、苏南、皖东等,开展游击战争。
意义:配合正面战场,牵制在华日军一半以上兵力。
地道战
地雷战
③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秩序
(2)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华北,彭德怀
论抗日战争
论抗日战争工商管理4班张雪莱摘要: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叫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日本对中国的民族压迫,从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到“九一八”占领中国东北,这里不去细说。
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日本提出建立所谓“东亚新秩序”,在中国实现“王道乐土”,也就是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它的附属国、殖民地。
抗战八年中,大半个中国土地遭到日军占领践踏。
中华民族真正到了存亡续绝的关头。
抗日战争就是中国人民用民族战争来挣脱日本施加的民族压迫,收复中国领土主权,恢复自己的民族尊严。
这是全中国人民的神圣事业。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辉煌的一页。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正文一、抗日战争的背景。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的背景应从中国和日本两个方面来看。
1.日本方面。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军国主义势力控制本国政权。
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1927年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为摆脱紧急危机,日本帝国主义者决心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1.中国方面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百年之间,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与欺凌,积弱不堪。
且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又多,与日本隔海相望,于是便成为日本扩张的对象。
从1931年起,日本仔领土上不断侵逼,中国一再退让、蒋介石在1931年7月已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本此举不过寻常挑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这种态度是日本侵略者更加无所顾忌地用武力大规模进攻中国,直至全面侵华。
二、抗日战争的经过。
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历时8年,直至1945年以中国的胜利结束。
教学设计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汾湖实验初中胡德坤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全民族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历史史实,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张自忠和左权的事例,以及全国各界团结抗战的情况,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明确论从史出的基本观点;结合中共七大的背景和内容,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探究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联系前面课文,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抗战胜利原因,从而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抗战和以前数次列强侵华,引导学生探究抗战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抵御外辱、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吗,“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以致用,结合现实。
冷静的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认识抗击外来侵略韩国家族群和民族尊严。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全民族坚持抗战和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难点:中共七大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学习法、感受信息法、问题情境法、讨论法并与学生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播放音像图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知历史和理清脉络,把一个真实、全面、生动、具体、形象的历史事实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提升历史认知。
四、教学过程师过渡: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我们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
3、请同学们探讨:(1)、问题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到过哪几次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哪几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结果如何?结合此图表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材料分析: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51个师团有35个师团在中国,有力的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尊敬的读者: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之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天,是中华民族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日子。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及胜利意义三个方面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影响。
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横行亚洲,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境。
直面侵略者的狡猾和残暴,中国人民抱定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信念,发起了历时八年的艰苦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精神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勇气。
战争过程抗日战争的战争过程非常艰辛。
中国人民军队以正规军和游击队相结合的方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他们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
著名的抗战战役如淞沪抗战、长城抗战、百团大战等无不展现出中国人民的顽强意志。
在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积极参与到战争中,维护家园的尊严。
胜利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深远而广泛。
首先,抗日战争的胜利波及全球。
峰会上,中国代表和盟国代表共同签署《联合国宪章》,为二战后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其次,抗战胜利使中国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和尊严,结束了百年屈辱历史。
最重要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持,激励着后代继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面对历史,我们要铭记先烈的英勇牺牲和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梦,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和人民的憧憬,更是在先人们的血泪中铸就。
我们应该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并汲取教训,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勇敢面对未来。
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深远,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勇气,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追求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中日战争史》读后感
《中日战争史》读后感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伦理学使人有修养,为了让自己更加充满智慧,近期也阅读了作者胡德坤的著作:《中日战争史1931-1945》,阅读过后写下了自己小小的一点感悟。
这本书详细的记录了1931-1945年期间中日双方战争的开始与结束,长达十五年的战争让几十年后的我们这一代从这本书中又体会到了当初的抗日战争的艰辛,体会到了老一辈爱国人士的情怀。
书的最开始按照时间线索,1931年9月18日,日本炮轰北大营,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拉开了序幕。
历史上已经记住了这个日子,卢沟桥事变也叫作“九一八事变”,这是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日本开始了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也开始了抗日战争。
从卢沟桥事变也可以看出,无论你是多么正义的一方,在邪恶的面前,无论你怎么争辩,该来的还是会来的,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日本只是为了找个借口派兵进入罢了,当时的中国人心不齐,政府也比较保守,企图想丢卒保帅,但在日本侵略者的野心面前无疑是助长了他们的威风。
现在的我们首先要自立自强,为了不让当时的悲剧重演,我们首先要强大起来,当时的中国被西方人称作“东亚病夫”,当中国取得了胜利,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印证了拿破仑的那句话,“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
”但是现在这头狮子醒过来了,但他是一只文明的,和平的,可亲的狮子。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也要从历史中反映现实,现在我们再来看这本书,也要学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不断向前。
现在的社会许多人都说社会太现实了,人也十分现实,其实仔细想想,本来就是,我们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国家也一样,为了不再让卢沟桥事变重演,我们需要强大自己,让每个人,每个国家都要正视我们的祖国。
书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日本加紧全面侵华,从这一节中就可以看出日本谋划中国绝对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已经对中国虎视眈眈了,做了充足的准备,一个是准备齐全,一个是仓皇应对,所以看这本书也就是中日战争历史的前半部分,日本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于是书的第二节提到了全面灭亡中国是他们的既定国策,还提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卷(三)(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复习卷(三)1.如图为《谭嗣同殉难图》,图中殉难的历史人物所参加的运动是()A.义和团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长期地存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3.4月18日是世界遗址日,保护历史遗址,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
如图(八一起义纪念馆)可以考察()A.义和团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辛亥革命D.南昌起义4.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政府文告中总少不了这样的词汇:左公、先贤、遗爱、遗泽等,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收复了新疆。
这个历史人物是()A.曾国藩B.奕䜣C.左宗棠D.张之洞5.下列属于洋务派将“必先求富而后能强”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成立轮船招商局C.创建福州船政局D.修筑京张铁路6.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A.抗日战争的开始B.近代史的开始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抗日战争的胜利7.某一战役的战略部署如下:“人民解放军决心大军分为东、中、西3个集团,利用芜湖、南京、江阴的长江突出部位,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钳形攻击、翼侧牵制、纵深控制的战法,而后向南发展,形成合围()A.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B.基本摧毁了国民党主力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D.挫败国民党的全面进攻8.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这些运动()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9.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
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D.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10.某学者认为:“经过8年抗战(注:应为14年抗战),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被削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被动摇,抗日战争的胜利()A.标志着中国人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已过去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使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D.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1.1937年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第三次长沙会战12.如图《体操器具》刊登于1913年《儿童教育画》,图中用9只哑铃和14支球杆搭成五色旗和十八星旗。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抗战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抗战作者:胡德坤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5年第09期二战时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是亚洲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
但由于冷战的影响,战后70年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受到西方的漠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成为“被遗忘的盟友”,这是不公正的。
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二战由法西斯国家挑起。
法西斯势力对内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对外实行疯狂的侵略扩张,其矛头所向,无论是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无一幸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相继在意大利、日本和德国上台,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侵略战争,企图称霸世界、奴役全人类。
1931年日本法西斯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侵华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打响了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从而在世界上最早举起了反法西斯的大旗。
1937年日本精心策划“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采用了“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尽早结束中日战争,避免陷入持久战。
中国则采用了“持久战”战略,将日本引入持久战之中。
面对强敌入侵,中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迅速形成了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呼应,共同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历经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重创日军。
据日军作战记录记载,在上海作战中,中国守军的抵抗极其顽强,即使受到炮击和包围也不后退,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斗志昂扬,日本参谋本部称“战况悲惨”。
在上海战役中日军死伤达4万余人。
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守军决死奋战,“顽强抵抗到最后”,战壕中“尸山血河”,“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是役,歼灭日军11984人。
在敌后战场,1937年9月,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战役中全歼日军1000余人,取得了七七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抗日胜利与中国民族觉醒
抗日胜利与中国民族觉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中国人民欢欣鼓舞,为国家的解放感到自豪。
这场艰苦卓越的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对抗侵略者的斗争,更是中国民族觉醒的象征。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
它不仅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场战争让中国人民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激发了对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渴望。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牺牲。
无论是在前线战斗的将士,还是在后方支援的人民,他们都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奋斗和牺牲,不仅是为了国家的解放,更是为了中国民族的觉醒。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团结和坚韧。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男人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们都积极参与到抗日斗争中。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支持和配合中国军队的作战行动,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团结和坚韧的精神,不仅帮助中国战胜了侵略者,更让中国民族觉醒。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民族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让中国人民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和价值,激发了对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追求。
它让中国人民意识到,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为中国民族觉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国家建设的新征程。
他们努力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更让中国民族觉醒。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民族觉醒的里程碑。
它让中国人民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激发了对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追求。
它也为中国民族觉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团结和坚韧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人民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中国面貌的正义战争
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中国面貌的正义战争胡德坤2012-8-1 17:08:12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京)1995年03期第6-18页【专题名称】中国现代史【作者简介】胡德坤武汉大学历史系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凡属正义的革命的战争,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
”①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之重大,其影响之深远,一言以蔽之:它改变了中国。
一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在近代落伍了。
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起点,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受压迫和奴役。
为了获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华民族对外来侵略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抵抗,但却都遭到失败,每一次失败都被迫签订屈辱条约,导致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因此,能否抵御并战胜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则成为中华民族求生存、求解放、求变革、求发展的关键。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新的危机,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胜则兴,败则亡。
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继续,但它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结果一改屡战屡败的结局,取得了首次全胜。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国际法西斯侵略势力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矛头所向,不仅是将中国,而且是将全世界置于其统治与奴役之下。
自九一八事变始,随着法西斯侵略的不断扩大,世界上法西斯侵略势力与反法西斯民主力量之间的矛盾迅速发展上升为主要矛盾。
制止和抵抗法西斯侵略,是历史赋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使命。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奋斗者的足迹——记年轻的世界历史学家胡德坤教授
作者: 开功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理论月刊
页码: 36-37页
主题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历史学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武汉大学;研究领域;历史系;副教授;中国抗日战争史;湖北省;奋斗
摘要: <正> 胡德坤教授,湖北随州市人,1946年生。
196.4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69年毕业并留校工作。
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8年升任教授。
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历史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胡德坤教授作为年轻的世界历史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更研究领域脱颖而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
关于太平洋战争前夕中国战场的若干问题——与胡德坤同志商榷
作者: 袁鸿林
出版物刊名: 世界历史
页码: 59-61页
主题词: 对华政策;世界历史;指导方针;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华战争;研究成果;问题提出
摘要: <正> 《世界历史》1985年第9期所载胡德坤同志的《中国抗战与日本对华政策演变(1941—1945)》一文(以下简称《演变》),主要利用日本方面的一些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日本侵华战争指导方针的演变和战争过程作了新的论述,值得一读。
不过,文中也有不少论述值得商榷,笔者仅就几个具体的史实问题提出三点意见,不当之处,请胡德坤同志和史学界同行指正。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历史进程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历史进程
胡德坤
【期刊名称】《外国军事学术》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与反法西斯各国一起共同打败了法西斯,扭转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使全世界避免了法西斯统治与奴役;二是以中国为主要参战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了20世纪前半期战争与动荡的旧时期,开创了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三是以中国为主要参战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以来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以征服与掠夺求发展的旧的世界发展模式,建立了战后以平等与依存求发展的新型世界发展模式。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战场之一。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而为推动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四大国之一,对战后世界历史进程无疑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页数】8页(P5-12)
【作者】胡德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0
【相关文献】
1.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J], 王浩斌
2.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影响 [J], 张纪
3.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J], 姜锡龄
4.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J], 薛正昌
5.抗日战争加速了中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J], 凌道明;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王凤青
【期刊名称】《理论学刊》
【年(卷),期】2018(0)3
【摘要】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主要政治力量暂时超越了党派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歧异,将实现民族复兴与打败日本侵略者相联系.其中,共产党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为奋斗目标;国民党提出了“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政治主张;中间力量提出了“贯彻抗日主张,恢复领土之完整”的口号.三支政治力量对中华民族复兴目标认识的一致性,推动形成了全民族合作抗战的局面和抗战胜利的最终到来.但由于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路径及终极指向存在着诸多分歧,导致他们在共同抗战的同时,也以自身独特的逻辑对这些问题进行着探索,从而构成了一幅幅孜孜追求民族复兴的波澜壮阔画面,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页数】7页(P156-162)
【作者】王凤青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
【相关文献】
1.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
2.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起点
4.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起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中国“七·七”抗战的国际影响
论中国“七七”抗战的国际影响
韩永利;胡德坤
【期刊名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卷),期】2007(60)3
【摘要】中国“七.七”抗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抗日战场的开辟粉碎了日本妄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打乱了日本的战略步骤,延缓了东西方法西斯结盟的进程,促进了东亚国际格局向有利于反法西斯方向发展,动员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进程。
【总页数】8页(P363-370)
【关键词】“七·七”抗战;反法西斯;国际影响
【作者】韩永利;胡德坤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4
【相关文献】
1.第七届北京国际家具及木机展展后报道·细分主题专业化展览推进家具产业大发展·第七届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两大德国展会携手,打造2005国际展会品牌 [J],
2.第七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9月将在广州开幕第七届中国国际保健节同期举行
[J], 刘志学
3.2006第七届中国国际机械装备展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模具制造技术设备展览会[J], 无
4.第七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第七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工程机械、建筑机械、专用车辆展览会 [J],
5.中国现代史学会“七·七”抗战学术讨论会综述 [J], 高峻;吴国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
的 新格 局 为 夺
,
取抗
日
战 争 的 胜 利 营造 了 有 利 的 国 际 环 境
,
。
第二 抗
日
战 争 奠 定 了 中 国 的 世界 大 国 地 位
,
。
在第 二 次世界 大 战 中 各 国 的 国 际 地位取 决 于 各 国 为 这 场 战 争 所 做 出 的 贡献
陆抗 击 和 打 败 日 本 法 西 斯 的 主要 战 场
, , ,
。
笔 者 认 为 中 国 历史 进 人 接
日
近 民 族 复 兴 时期 不 是偶然 事 件 而 是 有 着 深 刻 的 历 史 渊 源 尤 其 是 与 中 国 抗
战 争 和 第 二 次世 界 大
。
战 密切 相关
。
在某 种意义 上 可 以 说 中 国 抗 战 和 二 战 为 中 国 的 民 族 复 兴开 辟 了 道 路
。
令美 年
。
1
英 等 国 感 到 再也 不 能 以 不 平等 条约 来维 系 与 中 国 的 国 家关 系 了
月
,
于是 从
,
1
9 4 2
年
1
0
月 到
1
9 4 3
中 国 分 别 与 美 英 两 国 进 行 谈判 宣 布 废 除 不 平 等 条 约 签 订 平 等 新 约 相 关 国 家 也 起 而 效 之
,
一
场光 明 与 黑 暗 正 义 与 邪 恶 前 进 与 倒 退
、 、
的 生 死搏 斗 是将人 类 从 法 西 斯侵 略 与 暴 政 下解 放 出 来 的 正 义 战 争
, ,
。
如 果 德 意 日 法 西斯 野 心 得 逞
。
,
,
全世 界将 处 于 法 西 斯 统 治 的 水 深 火热 之 中 世 界 历 史 将发 生 严 重 倒 退
中 国 战 场 的 巨 大 贡 献 得 到 美 国 总 统 罗 斯福 多 次 高 度 赞 扬 和 盟 国 的 认 可
,
。
1
9 4 2
年
1
月
。
1
日
,
2 6
个 反法 西斯 国 家 在华 盛顿 签署 了 《 联 合 国 家 宣 言 》 标 志 着 国 际 反 法西 斯联 盟 的 正 式 成立
,
,
鉴 于各 国
,
,
、
、
雅 尔 塔 会议 和 波 茨坦会 议 中 国 首脑 虽 然 只 参 加 了 开 罗 会 议 但 其 他 会议 涉 及 到 对
,
,
日
作战 和对
日
处
J
O
世
9 4 5
界
年
7
历
月
史
2 0
1
5
年第
4
期
置 的 决 策 公告 发 表 大 多 有 中 国 参 与
、
, ,
。
1
,
美 英苏 三 国 首 脑在 波 茨坦 会 晤
。
?苏
1
联 政府 和 人 民 高 度 赞扬 中 国 抗 战 斯 大林 明 确 指 出 中 国 不 仅 是 为 年
8
自
己作战
,
。
9 3 7
月
2
1
日
,
苏联 同 中 国 签 订 了
,
《
中 苏互 不 侵 犯 条 约 》 并 率 先 给 予 中 国 宝
,
一
贵援 助
。
中 国 抗 战 促进 了 美 英远 东 政 策 的 转 变 美 英 也 开 始 给 中 国
、
,
, ,
一
于
是 长达
,
个世 纪 的 作 为 中 国 对外 关 系 基础 的不 平等 条约 体 系 终 于 崩 溃 中 国 从法 理上 获得 了 平 等
、
,
的 国 际地 位
1
。
9 4 3
年
1
1
月
1
下 旬 中 美英 三 国 首脑 举 行 开 罗 会 议 会 议 主要 讨 论 了 三 国 联 合 对
。
1
9 3 7
年
1
0
月
2 5
日
,
毛 泽 东在 与 英 国 记 者 贝 特
,
兰 的 谈话 时 指 出 中 国 抗 战 唤 起 了 国 际 舆论 的 同 情
,
“
。
国 际 间 过去 鄙视 中 国 不 抵 抗 的 现 在 转 变 为 尊
, ,
敬 中 国 的 抵抗 了
也 是为 苏 联 作 战
”
,
抗
,
日
战 争 是 中 国 近现 代史 上 第
次赢 得 完 全
胜利 的 民 族解 放 战 争 从 而 洗 刷 了 中 华 民 族 的 百 年耻 辱 为 中 国 最终 获 得 国 家 独 立 和 民 族解放 提 供
了 历 史契 机
。
以 中 国 为 主要 参 战 国 的 反 法 西 斯第 二 次 世界 大 战 是
, ,
因 此 这场 历 史 上 空 前 伟 大
。
的 反 法 西 斯 战 争 既 决 定着 人 类 的 命 运 也 决 定 着 战后 世 界历 史 的 发 展 方 向
值 得 庆幸 的 是
”
,
中华 民
,
族在 这
1
一
关键 时刻 牢 牢 地 把握住 了 百 年
,
一
遇 的 历 史机 遇 在 世界 上 最早 站 起来 反 抗 法 西 斯 侵 略 以
,
定数 额 的 援 助 这 就 将 中 国抗
,
。
世界各 国
自
发
组 织 民 间 团 体 声 援 中 国 抗 战 很多 外 国 友人 亲 赴 中 国 投 入 抗 日 战 争
,
。
日
战 争融 入 了 世
,
界 反 法 西 斯 战 争 的 整 体格 局 之 中 中 国 才 得 以 与 美 英 苏 等 世界 大 国 结 为 联 盟 携 手 并 肩 对 日 作 战 从 根 本上 改 变 了 近 代 以 来 西方 列 强联 合 制 华 的 格 局 形 成 了 中 国 同 西 方 大 国 联 手抗
, ,
件
日
。
但 该 文件是 以 美英 苏 三 国 名 义 发 表 还 是 以 美英 苏 中 四 国 名 义 发 表
,
,
出 现 了 分歧
。
深感 中 国 抗
战 场 地 位 之重 要 的 美 国 总 统罗 斯 福 指示 国 务 卿赫 尔 要 在 莫 斯科 的 美 英 苏 三 国 外 长会议 上 全 力 支
,
。
,
自
。
1
8 4 2
年中
国 与 西 方 大 国 签 订第
,
一
批 不平 等条 约 开 始 中 国 就进 入 了 外 国 称 之 为 条 约 体 系 的 时 代
,
中 国 要在 国
,
际 上 取 得平 等 地 位 首 先 就 要 废 除 这 些 不 平 等条 约
。
中 国 的 持 久 抗 战 提 高 了 中 国 的 国 际地 位
在 反法 西 斯 战 争 中 的 地位 与 作 用 不 同 中 国 进人 与 美 英 苏 共 同 领 衔 签字 的 四 大 国 之 列 其 他 国 家 则
,
按 英文 字 母 顺序 签 字 第三 抗
,
。
可 见 中 国 在 那 时 就 被 盟 国 公认 为 世 界 反 法 西 斯 四 大 国 之
,
一
,
开 始 从 世界 舞
台 的 边 缘走 向 中 心 地带
日
。
战 争 使 中 国 获 得 了 废 除 不 平 等 条 约 收复 国 土 的 国 际 法 保 障
、
,
。
近 代 以 来 西 方 利 用 不平 等 条 约 致 中 国 国 土 沦 丧 主 权 受 损 成 为 半 殖 民 地 国 家
中 国 抗 战 开 启 了 中 华 民族 复兴 的 新征程
胡 德 坤
当 前 中 国 正 处 在 接 近 民 族 复 兴 的 新 时 期 令 国 人 振奋 世 界 瞩
,
,
,
目
。
但人 们 在关 注 这
’
一
问 题时
,
住 往 只 注 重 改革 开 放后 中 国 的 发 展 而很 少从 历 史 演 进 的 角 度 来 思 考
,
破坏 了
日
德 在 中 东 会 师 的 计划
。
中 国 抗战牵 制 了
,
日
本 的结盟战 略 使
日
德 意 同盟 有 名 无 实
。
总之
,
中 国 抗 战 为 世界 反 法 西 斯 战 争 做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奠 定 了 中 国 作 为 世界 反 法 西 斯 大 国 的 地 位
,
,
日
作战 和 战 后
日
处置
日
本问题
。
2
月
,
美 英 中 三 国 首 脑 发表 了 《 开 罗 宣 言 》 宣 布 战 争
,
目
。
的 在于 制 止和惩 罚
三国
本的
,
侵略 将被
,
三 国 决心 并 肩 作 战
、
,
把 战争进 行 到底 直 到
,
日
。
本 无 条件 投 降 为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