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优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优势

【摘要】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招生录取工作也经过了不断的改革,目前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广大考生所认可。按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高校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高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录取,有利于考生志愿的填报,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学科大类招生优势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有30多年的历史,招生录取工作也经过了不断的改革,目前招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按专业招生,另一种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所谓按学科大类招生就是指高校在二级学科类内的专业(或部分专业)实行统一招生,前期对学生按大科类方向培养,后一阶段再进行具体专业教育的招生模式。学生入学后,学校对同一专业大类学生实行通识教育,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学生在前两年(或一年)统一学习基础课,二年(或一年)末根据社会需求、个人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志愿以及学校教学资源等,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可在同一学科大类所涵盖的专业范围内选择具体专业,这样可以使专业选择离学生志愿和社会需求更接近。从目前按大类招生的实践看,按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高校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高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录取;有利于考生志愿的填报;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正由于按学科大类招生具有如此优势,这种招生摸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

一、按学科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

按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即对同一专业的学生,采用同一种培养方案、同一种教学计划、同一种学习要求,培养成具有一样或是大体一样的知识结构、能力的人。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导致知识面偏窄,学文科的不懂数理化,学理科的人文素养欠缺,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竞争力弱。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更需要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知识,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按大类招生正是高等教育由专业教育向基础教育转化的具体体现,是高校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表现。按大类招生不是简单地将几个专业合并在一起招生,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这就要求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求对现行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进行重新构建和组合,由单一的人才培养规格向多元规格转变。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发展性和社会性。加强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改进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专业结构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贯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思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化和通识化,使人才培养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从目前按大类招生的实践经验看,按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学科结构的调整和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

二、按学科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招生录取

高校实行按大类招生后,招生专业相对减少,大类专业招生人数相对增加。高校在做招生来源计划时,就可以在更多的省份安排招生计划,同时,大类招生专业在某一省份招生人数也会相应增加,这样有利于高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录取,可以增强学校的招生力度,并可产生直接的招生效益。从多年的实践看,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专业生源质量好,第一志愿率高,新生报到率高。

三、按学科大类招生有利于考生志愿的填报

高校此前大多细化专业招生,但实践中发现这样不利于满足考生志愿,目前高校招生规模比较稳定,每所高校一年招生总数也就数千人,若按专业招生,每年高校数十甚至上百个专业对外招生,平均每个专业100人左右,再分到各省、市、区,不少专业在一个省(市、区)的招生计划也就一到两名,考生选择难度大。实行按大类招生后,招生专业相对减少,某一大类在某省(市、区)招生人数大幅增加,考生填报志愿时更容易,志愿满足率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给考生提供了再次选择专业的空间。

按大类招生使考生填报志愿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宽。按照大类招生以后,若干个专业“浓缩”到一个大类里,考生选择某一类专业,实际上就等于选择了好几个专业,增加了考生对不同专业的选择机会。

按大类招生使学生选择专业更理智。学生一般在选择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和选择相对盲目,学生未必清楚专业真正的发展前景,也未必真正了解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对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生毕业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对考生本人的专业发展方向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定位。实行大类招生的好处是,延迟了专业选择时间,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规划,更加理性地选择具体专业,会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生专业选择时间上的延迟,会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所选专业能够更适合社会需求。

四、按学科大类招生有利于人才培养

高校培养人才应根据市场需求,以“拓宽、适应”的观念建设专业,注重以强化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发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方向。

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并不是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的,在校学习的某一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涵盖了若干行业的职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现实需求有滞后性,过早地实施单一专业教育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应该坚持以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原则。按大类招生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实施“宽、专、交”和“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是当前

高校改革传统的招生方式和培养模式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行按大类招生后,经过前期基础课的学习,学生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对相关专业会有更深入和细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更科学、更合理,专业思想也更稳定,而且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选择余地更大,把更多的选择权利交给了学生,也就意味着学生对自身的发展要负更大的责任。在‘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的人才培养理念下,学校将给学生在学习方面以更多的选择性、自主性,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得以全面发展。按大类招生,有利用于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专业方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未来的意识,有利于学校对人才的培养。

虽然按大类招生有很大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和专业都适合按大类招生,高校要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按大类招生。一般情况下,基础学科相对较容易实行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而对于专业性较强、对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更适合实行按专业招生和培养。另外,按大科类方向对学生进行培养,其教学计划中基础课程肯定有所变化,低年级增加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必定会减少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的讲授将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对学生的专业培养也将相对减缓或减轻。同时由于专业分流还可能导致不同的院系之间争抢生源的现象,致使一些冷门专业教师“吃不饱”,导致师资的发展不平衡。尽管如此,高校还是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为最大利益,积极推进按学科大类招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