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钨、铝地质勘查规范培训

合集下载

钨矿地质勘查规范

钨矿地质勘查规范
第二章 工业要求
钨矿石的含钨量通常是不高的,必须经过选矿富集。我国目前生产的钨精 矿,主要取自含钨矿石中的黑钨矿,其次是白钨矿。钨矿物的氧化物钨华等按 目前的选矿方法和流程尚不能回收。
冶炼要求的合格钨精矿,含 WO3 应达到或大于 65%。经火法冶炼制成钨铁 合金(含 w>70%或>65%);经水法冶炼成正钨酸钠,仲钨酸铵或钨酸钙等。进 一步处理成三氧化钨(含 WO3? 99.9%),再用还原剂(通常用氢)还原成钨粉 (含 w? 99.9%)等。
208
石中,一般属较易选的矿石,有些矿区钨矿物颗粒太细,则较难选,含钨品位 中等到较贫,局部较富。矿床规模从小型到巨大型均有。如湖南瑶岗仙、新田 岭、江西宝山等矿床。
具有重要意义的湖南柿竹园,属于石英细(网)脉一云英岩一矽卡岩复合 型矿床,钨矿化在空间上与矽卡岩体分布基本一致,自下而上为云英岩一矽卡 岩钨锡钼铋矿体,矽卡岩钨铋矿体,再向上尚有大理岩锡铍矿体。深部花岗岩 中有云英岩型钨钼铋矿体。
二、冶炼对钨精矿的质量要求
钨的冶炼有火法冶炼和水法冶炼两种,冶炼时使用黑钨精矿或白钨 精矿,其工艺流程不同,因此,当矿石中既含有黑钨矿,又含有白钨矿 时,要求查明其相互关系,所占比例,并分别统计储量。
由 于 As、 S、 Cu、 P 等进入钨钢中会使钨钢变脆,影响钨钢制品的 质量,Sn 会降低钨钢的切削性能,水法冶炼过程中 As 会使粗钨酸不易 净化,Mo 会影响钨丝的效能和使用寿命,水法冶炼黑钨精矿过程中, Ca 会影响 WO3 的浸出率而降低回收率,水法冶炼白钨精矿过程中,Mn 会影响 WO3 的回收率,因此,都被列为有害杂质。黑钨精矿中的 Sb、 Bi、Pb,白钨精矿中的 Zn、Bi、Pb 对于生产优质钨铁有不良影响,白钨 精 矿 中 的 Fe、Sb 对生产优质钨制品等也有不良影响,故在某些钨精矿的 特级品中,这些组分也被列为有害杂质。

钨矿地质勘探规范

钨矿地质勘探规范

钨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一九八四年三月第一章绪论钨是银白色的最难熔金属,致密的钨在外观上与钢相似,比重19.3,熔点3380︒C,沸点5927︒C ,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0.002毫米直径的钨丝拉伸强度为450公斤/毫米2,在高温下的抗张强度则超过任何金属,其导电性和导热性良好,膨胀系数小。

常温下钨在空气中是稳定的,在400︒C时开始氧化,失去光泽。

600︒C温度下水蒸气使钨迅速氧化,生成WO3和WO2。

不加热时,任何浓度的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以及王水对钨都不起作用,当温度升至80︒—100︒C 时,上述各种酸中,除氢氟酸外,其它的酸对钨发生微弱作用。

常温下,钨可以迅速溶解于氢氟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中,但在碱溶液中不起作用。

有空气存在的条件下,熔融碱可以把钨氧化成钨酸盐,在有氧化剂(NaNO3、NaNO2、KClO3、PbO2)存在的情况下,生成钨酸盐的反应更猛烈。

高温下,钨与氯、溴、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等起反应,但不与氢反应。

金属钨是电器工业及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

碳化钨主要用于生产硬质合金。

广泛用于金属切削加工工具,矿山及地质钻头镶片,拉伸冲压模具,耐磨耐腐蚀零件等。

碳化钨和金属钨粉经过熔炼后制成铸造碳化钨合金。

用于要求耐磨的零件或制品的表面堆焊,可以延长使用年限。

钨合金钢用于制造高速钻头,切削工具和机械中抗磨、抗打击、耐腐蚀的结构材料。

含钨很高的铁镍铜锰制成的高比重合金,用于飞机的平衡系统和配重系统、205仪表系统中的惯性旋转元件及陀螺仪的转子,以及医疗和化学放射性同位素(钴60)的容器等。

钨的其它化合物应用于颜料、油漆、橡胶、纺织、石油、化工等方面。

钨的用途还在不断扩大,例如:高温冶金中用作抗氧化的涂层;宇航工业用作火箭喷嘴、喷管、离子火箭发动机的热离解器;核子工程用钨作盛液态金属的容器,热离子交换器等。

钨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第六周期第Ⅵ付族,原子序数为74,原子量为183.92,原子价有正四价、正六价等,但在自然界中一般形成W6+的钨酸盐矿物;钨在自然界中的同位素有五种,即W184、W186、W182、W183、W180,其中以W184最多。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教材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教材
13

5、资源储量分类 原规范的储量级别主要是根据工程控制程 度和研究程度决定的,分为 A 、 B 、 C 、 D 级, 金属矿产勘查只探求B、C、D级。新规范的 资源储量分类是根据经济意义、可行性评 价程度和地质可靠程度三要素划分的,资 源储量的经济意义是以可行性评价及其所 得出的结论来决定的,地质可靠程度是由 工程控制程度所决定的。共分为储量、基 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 16 种类型,其中有 三种储量、六种基础储量、七种资源量。
11

公益性的地质勘查工作只做到预查、 普查阶段。详查与勘探均属商业性的 地质勘查工作,而且主要由投资者来 决定是否进行详查与勘探。由于今后 的地质勘查工作更多地由各种投资主 体来进行,做到什么程度由投资者根 据需求来决定,因此勘查工作的阶段 性划分并不一定很清楚,地质依据充 分者,可以跨阶段。勘查报告达到什 么程度,由评审单位根据提供的资料 (资源储量类别)加以判断。
14

6、新、旧规范资源储量类别的对比 新规范是适应市场经济、与国际惯 例接轨的一种全新的标准,严格地讲, 新、旧规范的资源储量类(级)别是不 能一一对比的。新规范资源储量只有分 类,没有分级,但新规范在修订过程中 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所以,新、 旧规范的内容仍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采 用大致、相当的对比,以加深了解。
对矿体沿走向和倾向进行控制,基本
确定其连续性,排除大的多解性,并
依据新的探矿结果和地质认识调整勘
查类型。
22
勘探阶段:为满足矿山设计和开采 的需要,根据详查阶段确定的勘查
类型,适当加密工程间距,详细圈
定矿体,肯定矿体的连续性,排除
多解性。
23



7、矿床勘查类型划分

勘察人员安全培训

勘察人员安全培训
了解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针对使用特种设备的勘察作业,培训应特别强调特种设备的 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的安全性能、操作方法、维护保养 等方面的知识,确保勘察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特种设 备。
了解应急处理措施
熟悉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培训应涵盖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其应急处理措施,如发生火灾、中毒、机械伤害等 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使勘察人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 措施。
考。
反馈调查
总结词
反馈调查是评估勘察人员安全培训效果 的必要手段,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学员对 培训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VS
详细描述
反馈调查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 内容包括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 训师资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对培训的改 进意见和建议。反馈调查结果可为进一步 改进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勘察人员安全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目 录
• 培训目标 • 培训内容 • 培训方式 • 培训效果评估 • 培训计划与安排 • 安全意识培养与文化推广
CHAPTER 01
培训目标
提高安全意识
了解安全事故的危害和后果
通过案例分析、事故报告等方式,使勘察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事故对个人、家 庭、社会和企业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对安全事故的警觉性和重视程度。
安全文化标语征集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文化标 语征集活动,选出优秀标 语并予以奖励,增强员工 的安全意识。
安全知识竞赛
竞赛形式
组织勘察人员参加安全知识竞赛 ,通过答题、抢答等形式检验员
工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奖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对竞赛中表现优秀 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

地勘安全教育培训

地勘安全教育培训

钻探设备类型及安全操作要点
钻探设备类型
包括钻机、钻塔、泥浆泵等,每种设备都有其特定的安全操作规范。
安全操作要点
操作前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禁止违规操作;操作完成后要及时关闭电源,清理设备。
设备维护保养周期与注意事项
维护保养周期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厂家建议,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周期,如每日检查、每周保 养、每月大修等。
强等特点。
主要风险
地勘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 ,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 害、触电、坍塌、中毒窒息等。
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包括人员操作不当、设备 设施缺陷、环境因素不利、管理缺 失等。
安全法规与标准要求
国家法律法规
地勘行业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 《矿山安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确 保安全生产。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01
02
03
危险源辨识
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排查 ,识别出潜在的危险源, 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等。
风险评估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 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动态管理
定期对危险源进行复查, 更新风险评估结果,确保 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及佩戴要求
勘探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地质勘探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 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 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
策和措施。
环境监测技术
运用各种监测技术对勘探过程中 的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为环
境影响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环境风险评估
对地质勘探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 境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相

2024年矿业与地质勘探行业培训资料

2024年矿业与地质勘探行业培训资料

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创新研究
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加工、 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模式创新
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需要不断 创新模式,如建立废弃物回收体 系、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 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案例分析:成功转型经验分享
案例一
某大型煤矿通过引进充填开采技术,实现了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 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绿色矿业发展,如《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矿产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四五”规划》等,为绿色矿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绿色开采技术应用推广情况分析
绿色开采技术
包括保水开采、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矸石不升井等一系列技术,旨在减少 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应用推广情况
近年来,随着绿色矿业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开采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矿山 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推动绿色开采技术的创新发展。
2024年矿业与地质 勘探行业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26
目录
CONTENTS
• 行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 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方法 • 矿山开采技术与安全管理 •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策略 • 绿色矿业发展路径探讨 • 行业前沿动态与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01 行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矿业与地质勘探行业现状及重要性
加强矿业与地质勘探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 的人才队伍,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推动矿业与地质勘探领域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加 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未来科技挑战及机遇预测
深部资源勘探技术挑战
随着矿产资源向深部延伸,深部资源勘探技术面临诸多挑 战,如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勘探技术、深部成矿规律研究等 。

2024年地质勘探行业培训资料

2024年地质勘探行业培训资料
地质遥感技术
应用遥感手段对地质体或地质现象进行远距离观测,以获取所需地质 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钻探技术
利用钻探机械和钻探方法,向地下钻进一定深度的钻孔,采取岩心、 矿心、土样、水样等,以探明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勘探方法。
常用地质勘探方法介绍
• 重力勘探:通过测量与围岩有密度差异的地质体在其周围引起的重力异常,以确定这些地质体存在的空间位置 、大小和形状,从而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作出判断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地震勘探: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 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叫作地震勘探。
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实例一
在某金属矿区开展地质勘探工作,通过综合应用 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成功圈定了 矿体的空间位置和赋存状态,为后续的矿产开发 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质勘探是对地质环境、矿产资源、 地下水等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的工作 ,旨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 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矿产资源保障。
特点
地质勘探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 期、技术密集等特点,需要专业的勘 探队伍和先进的勘探技术。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我国地质勘探行业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地质队伍勘探和市场经济时期的 多元化勘探两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勘探体系。
国际化发展
我国地质勘探行业将积极 参与国际竞争,加强与国 际先进水平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国际竞争力。
02
地质勘探技术与方法
地质勘探技术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利用物理原理和方法,通过测量和研究地球的各种物理场的变化来探 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方法。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勘察设计人员技能培训

勘察设计人员技能培训

02
勘察设计技能提升
勘察技术与方法
地质勘察
掌握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 水状况等基础地质信息,能够进 行地质测绘、钻探、物探等操作

环境勘察
了解环境因素对工程的影响,掌握 环境调查、监测、评估的方法和技 术。
测量技术
具备工程测量、地形测量、GPS定 位测量等技能,能够进行数据采集 、处理和成果编制。
建模。
Revit
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 用于建筑设计和建筑信息建模

SketchUp
三维建模软件,适用于建筑、 景观、室内设计等领域。
Civil 3D
土木工程设计软件,主要用于 道路、铁路和水利工程设计。
软件基本操作与技巧
文件管理
掌握如何新建、保存、 打开和关闭文件。
绘图环境设置
了解如何设置图层、颜 色、线型等绘图参数。
岩土工程性质
了解岩石、土壤的工程性 质,如强度、稳定性、渗 透性等,为工程设计和施 工提供依据。
地下水勘察
掌握地下水的类型、分布 、运动规律,了解地下水 对工程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
工程设计基本原理
设计原则与程序
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程序和方法,能够按照 规范要求完成设计任务。
结构设计
掌握结构分析、设计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 结构选型、计算和优化设 计。
智能化设计软件
02
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软件
进行建筑设计、结构分析、能耗模拟等。
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03
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设计方案的沉浸式体验和
实时反馈。
绿色勘察设计理念与实践
可持续性评估

铝矿石矿安全操作培训

铝矿石矿安全操作培训

铝矿石矿安全操作培训2.培训目标3.培训内容– 3.1 铝矿石矿概述– 3.2 安全操作流程– 3.3 应急处理程序– 3.4 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4.培训方法5.培训评估6.培训后续支持1. 概述本培训旨在为从事铝矿石矿相关工作人员必要的安全操作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执行工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发生的可能性。

2. 培训目标• 了解铝矿石矿的基本情况和特性。

• 掌握铝矿石矿的安全操作流程。

• 熟悉应急处理程序,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 理解和正确使用相关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

3. 培训内容3.1 铝矿石矿概述• 铝矿石矿的定义和分类。

• 铝矿石矿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条件。

• 铝矿石矿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2 安全操作流程• 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清理工作区域等。

• 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从开采到运输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操作要点。

• 工作后的清理和检查:强调清理工作区域、归还工具设备等。

3.3 应急处理程序• 各类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 事故现场的紧急处置流程。

• 事故后的报告和记录要求。

3.4 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 各种安全设备的种类、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佩戴要求。

• 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的意义和作用。

4. 培训方法• 讲授: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操作的演示。

• 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员对安全操作的理解和应用。

• 视频教学:播放相关安全操作视频,生动展示正确操作流程。

• 互动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培训评估• 知识测试:进行笔试或在线测试,评估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 技能评估:通过实际操作考核,检验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反馈调查:收集学员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反馈意见,以持续改进培训质量。

6. 培训后续支持• 安全操作手册和相关资料,供学员参考和学习。

2024年地质勘探行业培训资料矿产资源勘探与储量评估

2024年地质勘探行业培训资料矿产资源勘探与储量评估
阔应用前景。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通过分析土壤、岩石、水系沉积 物等地球化学异常来寻找矿产资 源,具有直接、快速、经济等优 点,在隐伏矿和难识别矿的勘探
中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进 行矿产资源勘探,具有覆盖范围 广、获取信息快等优点,在区域 矿产资源调查和预测中具有广泛
应用。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储量评估中发展潜力
需要发展高效、低成本的钻探技术,如定向钻探、随钻测量等。
03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受天气、地形等因素影
响,数据获取和处理仍存在一定难度。未来需要提高遥感数据的分辨率
和处理效率。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中存在问题
数据采集不规范
部分地区数据采集方法落后,导致数据质量不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规范和质量控 制体系。
2023
PART 05
矿产资源勘探与储量评估 中存在问题及挑战
REPORTING
技术手段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01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虽然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仍面
临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地球物理数据的分辨率和解释精度。
02
地质钻探技术
钻探是获取地下矿产资源最直接的手段,但钻探成本高、周期长。未来
铜矿资源储量评估结果展示
储量分类与评估方法
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等相 关规范,将铜矿资源储量分为探明的 、控制的和推断的三类。采用地质块 段法和剖面法进行储量计算。
储量评估结果
经过评估,该地区铜矿资源储量丰富 ,达到大型矿床规模。其中,探明的 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较高,表明该矿 床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024年金属与矿业行业培训资料

2024年金属与矿业行业培训资料
2024年金属与矿业行业培 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30
目录
• 行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 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 • 冶炼加工与新材料制备技术 • 安全生产管理与风险评估控制 • 市场营销策略与供应链管理优化 • 智能化转型与数字化升级路径
01
行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金属与矿业行业简介
金属与矿业行业定义
关键冶炼设备
高炉、转炉、电炉等冶炼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
冶炼过程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冶炼过程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金属材料加工方法概述
塑性加工方法
锻造、轧制、挤压等塑性加工技术的原理、工艺及应用。
切削加工方法
车削、铣削、磨削等切削加工技术的特点、刀具选择及加工精度控 制。
产资源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国际市场现状
全球金属与矿业市场呈现多元化 发展格局,各国资源禀赋、产业
政策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国内外市场对比
中国在金属矿产资源储量、生产 规模和消费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 地位,但在资源利用效率、环保 技术和高端制品方面仍需提升。
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属与矿业行业将 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工业互联网在金属矿业中应用前景
远程监控与操作
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 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大数据分析与优化
利用工业互联网收集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优化生 产流程、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
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提高生 产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效率。
智能化转型战略规划及实施步骤

金属矿地质勘查讲座

金属矿地质勘查讲座

规范类别
规范名称
规范代码
居全国前十位 我省优势 需重点掌握 金属矿产名称 金属矿产 规范的矿种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国标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砂矿(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 金 属 矿 地 质 勘 查 规 范
GB/T17766—1999 GB/T13908—2002 (岩金+砂金) 第三位 (钛)第十位 (铅)第八位 (钼)第三位 (锌)第十位 (镍)第六位 (汞)第二位 (锑)第七位 (锰)第八位 (稀土)第九位 岩金矿 砂金矿 金红石 岩金 砂金 金红石 铜、铅 锌、钼
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
陕西省国土资源规划与评审中心 刘平立 二○○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一.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及我省优势 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及我省优势 矿种 二.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的历史沿革 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的历史沿革 三.新的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的共性 新的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的共性 特点 四.金属矿勘查规范修订前后主要内 金属矿勘查规范修订前后主要内 容对比及使用新规范应注意的要点 五.对新的金属矿勘查规范中两个关 对新的金属矿勘查规范中两个关 系的理解 六.勘查工作中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勘查工作中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二.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的历史沿革 金属矿地质勘查规范的历史沿革
岩金矿 1993年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 年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 定 了 《 岩 金 矿 普 查 规 范 》 ( DZ/T0074—1993 ) ; 1995 年 制 定 了 《 岩 金 矿 地 质 详 查 规 范 》 (DZ/T0152—1995); ) 本次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编制、 颁布的最新《 本次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编制 、 颁布的最新 《 岩 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 ( DZ/T0205—2002)是在上述 ) 1984年3月、1993年、1995年三个规范的基础上修订、 年三个规范的基础上修订、 年 月 年 年三个规范的基础上修订 合并而成。 自本规范2003年 3月 1月颁布实施后将代 合并而成 。 自本规范 年 月 月颁布实施后将代 替上述三个规范。 替上述三个规范。

DZ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DZ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息,选定找矿远景区进行预查。对预查区内有成矿条件的物探、化探异 常、矿点、矿化点通过(1∶25 000)~(1∶50 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或踏勘及适当比例尺的物探、化探工作进行初 步评价,查明主要物探、化探异常特征及分布范围,对发现有价值的物 探、化探异常及矿化蚀变体(层),可用极少量工程加以揭露,如发现 矿体,应大致了解有用矿物成分及品位、矿体厚度、产状等;大致了解 矿石结构构造和自然类型,为进一步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4.1.2 普查阶段 在预查阶段收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区域 地质及矿产信息和成矿远景;对经预查后选定的普查区应初步查明地 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情况,依据矿种及矿床类型的不同应有所侧重 地调研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质因素;通过(1∶50 000)~(1∶10 000)甚至(1∶2 000)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及适当比例尺的物探、化探方法,寻找、发现 与评价各类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点和矿点,通过有限的取样工 程,大致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矿体的连续性是推 断的;大致了解矿床氧化带发育情况,评价区内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的矿体,为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4.1.3 详查阶段 根据该区域相关地质、矿产及物探、化探资料,大致了解区域成矿地质 背景。通过(1∶25 000)~(1∶2 000)甚至(1∶1 000)地质填图工作基本查明矿区地层层序、分布特征;基本查明岩浆 岩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分布特点;基本 查明主要构造性质、产状,基本查明控矿构造因素及矿化富集的构造条 件,以及成矿后构造的破坏影响程度;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与蚀 变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通过系统取样工程,基本查明矿体规模、形 态、产状及厚度与品位变化情况,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基本查明矿 体中夹石及顶底板岩性分布情况;基本查明矿床氧化带特点,发育程 度、范围、深度、矿物组合和可选性能,初步划分氧化带、混合带、原 生带矿石界线,对次生富集现象和规律有初步了解。通过上述工作,为 是否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对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所控制的矿产资源还 可作为矿山总体规划及矿山项目建议书的依据。 4.1.4 勘探阶段 4.1.4.1 区域地质:应根据该区地质、矿产和物探、化探资料,简要 反映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成矿因素,了解区域成矿远景。 4.1.4.2 矿区地质:通过(1∶5 000)~(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三、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6、关于新、旧规范资源储量类(级)别的对比。新规范是适应市场经济、 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一种全新的标准,严格地讲,新、旧规范的资源储量类 (级)别是不能一一对比的。但新规范在修订过程中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 国情,所以,新、旧规范的内容仍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大致、相当的对比。 新规范资源储量只有分类,没有分级,但可以把“探明的”、“控制的”、 “推断的”、“预测的”看作“分级”。这样,新分类就把矿产资源分为 “三类四级16个类型”。 在类别上:经济的--相当于原表内矿的a亚类; 边际经济的--相当于原表内矿的b亚类; 次边际经济的--相当于原表外矿。 在级别上:探明的--相当于B级(原一、二勘探类型); 控制的--相当于C级(原一、二勘探类型); 推断的--相当于D级和部分控制较好的E级 (原一、二勘探类型)。 这仅仅是“相当于”,而不是“等于”。至于原规范各级储量与新 规范中各个类型的一一对比,则要给原各级储量赋予经济意义后才能对比。
2
一、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 范制定的历史沿革
1991年1月1日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发布了《银矿地质勘探规范》 (试行)。 1995年,地矿部发布了行业标准: DZ/T0149-1995《银矿地质普查规范》 DZ/T0150-1995《银矿地质详查规范》 1997年,地矿部发布了DZ/T0174-1997《铜矿地质普查规范》。 本次修订是在3上述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将铜、铅、锌、 银、镍、钼六个矿种的规范合并为一个规范。修编工作主要是 在2000年进行的,几经修改,于2001年3月形成了报批稿。国 土资源部2002年12月17日分布了《铜、铅、锌、银、镍、钼矿 地质勘查规范》,并于2003年3月1日实施。
11
三、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的勘查工作具体实践中,预查、普查、详查、勘探一般是对整 个勘查区而言,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资源储量类型往往 是对勘查区内的各个地(块)段而言。二者不能完全一一对应,即某 一个特定的勘查阶段可能产生几种不同的地质可靠程度。一般情况是: 预查的成果包括预测的,普查的成果包括推断的和预测的,详查的成 果包括控制的、推断的,勘探的成果包括探明的、控制的和推断的。 因此:勘探报告可能包括探明的、控制的和推断的资源储量类型; 详查报告可能包括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类型; 普查报告可能包括推断的和预测的资源量类型。 因为勘查工作是由疏到密循序渐进的,较高阶段勘查是在较低阶段成 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较高阶段勘查的结果是较高的地质可靠程度, 但为了资料的完整和利用的方便,较高勘查阶段的成果报告除应反映 该阶段加密工程后取得的成果外,还应该反映原勘查阶段中未加密控 制的那一部分资源储量成果。这样,某一勘查阶段的成果报告中就可 能存在一种以上的地质可靠程度。
4
二、新规范的主要特点 新规范的主要特点
3、取消了各级储量比例的要求 新规范对“各级储量比例”再不作硬性规定,而是由投资者根 据需要确定,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市场发展的需求。对于各 类储量、基础储量或资源量的用途要求仅作一般性规定,基本原则 是探明的矿产资源应满足矿山建设还本付息期所需的矿量;控制的 矿产资源应达到矿山最低服务年限的矿量;推断的矿产资源应满足 矿山远景规划的矿量。 4、利用“类型系数”作为划分矿床勘查类型的依据 新规范对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首次引入了“类型系数”的新 概念,利用“类型系数”作为划分矿床勘查类型的依据,减少了人 为的干扰因素,使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从定性向半定量转变。并把 勘查类型由原来的四至五个调整为三个。 5、新规范包含四个勘查阶段的有关技术要求 新规范不仅对勘探工作提出了有关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对详 查、普查、预查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所以,称为“地质勘 查规范”。
5
三、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1、修订后的规范与以前相比,不仅有勘探阶段对地质勘查工作程度的技 术要求,还增加了详查、普查、预查等不同勘查阶段对工作程度的主要技 术要求。力求对不同勘查阶段的技术工作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以满足多 层次勘查和不同业主对地勘工作的需求。 2、地质勘查阶段划分为四个:勘探、详查、普查、预查。其中预查阶段 与普查阶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物、化探异常、矿(化)点的工作程度 上。普查阶段除对物、化探异常进行评价外,主要使用数量有限的工程对 找到的矿体进行初步评价,相当于地表稀疏工程控制和1-3条剖面的深部 工程控制。而预查阶段主要是对物、化探异常及矿(化)点进行以地表为 主的评价工作,有可能发现矿体,也有可能未发现矿体。如果发现了矿体, 应施工极少的工程对矿体进行大致了解。是贫?是富?经济价值如何?作 出大致的判断。如未发现矿体,也应指出下步找矿的方向。因此,普查阶 段大部分工作是对已知的及新发现的矿体作初步查明,并提出概略性经济 评价意见,预查阶段主要是在远景区内寻找异常和矿(化)体,如果发现 了矿体只作大致了解,为进一步勘查提供靶区、靶位。 从预查→普查→详查→勘探:①工作范围逐渐缩小,从面到点、由 浅入深;②工程投入逐渐增加,从极少量工程→数量有限的工程→比普查 密的系统取样→加密各种采样工程;③对矿体连续性的了解由预测→大致 掌握→基本确定→肯定矿体的连续性。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制 定的历史沿革
全国储委1959年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类规范《矿产储量暂行 规范(总则)》; 1962 年11 月冶 金部 、地质 部联 合发布 了《 铜矿储 量分 类规范 ( 暂 行)》,即铜矿的地质勘查规范; 1981年5月地质部、冶金部颁布了《铜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1983年9月地质部、冶金部颁布了《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1983年10月地质部、冶金部颁布了《镍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1983年11月地矿部、冶金部颁布了《钼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6
三、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3、地质勘查工作就是地质经济工作,主要是围绕着矿产资源(矿 体),进行地质经济评价。勘探阶段的各项技术工作要求、研究 程度、工程控制程度等,都是为了要开发利用该矿床(体),是 在开采前必须进行的工作,要为矿山建设设计取全、取准必要的 地质经济技术参数,因此对各项技术工作要求比较详细。详查阶 段的工作是对普查中找到的矿体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价,一切技术 工作只要求做到基本查明的程度,为是否能进行更深入的勘查评 价、或者为矿山长远规划设计或进行开采利用提供意见。因此详 查工作主要围绕矿体(资源)能否开采利用提供基本的地质经济 评价意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的地质勘查工作只做到 预查、普查阶段。详查与勘探均属商业性的地质勘查工作,而且 主要由投资者来决定是否进行详查与勘探。由于今后的地质勘查 工作更多地由各种投资主体来进行,做到什么程度由投资者根据 需求来决定,因此勘查工作的阶段性划分并不一定很清楚。勘查 报告达到什么程度,由评审单位根据提供的资料(资源量类别) 加以判断。
9
三、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7、新规范对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通过对75个矿床勘查类型实例的研究, 首次提出了“类型系数”的新概念,并对勘查类型做了调整。即把原来的 四至五个勘查类型调整为三个勘查类型: Ⅰ勘查类型为简单型,类型系数为2.5-3,相当于原Ⅰ、Ⅱ勘探类型; Ⅱ勘查类型为中等型,类型系数为1.7-2.4,相当于原Ⅲ勘探类型; Ⅲ勘查类型为复杂型,类型系数为1-1.6,相当于原Ⅳ、Ⅴ勘探类型。 每一个类型的类型系数是矿体五个主要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划分 勘查类型的具体条件参见附录D。 五个主要地质因素是:矿体规模 、形态、构造影响程度 、厚度稳定 程度 、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 8、新规范对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只提出一些原则意见。为了在实际工 作中能有所参考,在附录D之表D.4中列出了铜、铅、锌、银、镍、钼各矿 种控制的资源/储量沿矿体走向与倾向的参考工程间距。这些数据仅是经 验的总结。使用者必须结合矿床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工程间距。 需要说明的是表D.4中未给出探明的和推断的工程间距。探明的工程 间距应在研究矿床自身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加密工程间距,不限于“控制 的勘查工程间距”的一倍,目的是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使矿体连接无异议。 推断的工程间距,可以是不等间距的稀疏工程控制,其稀疏程度可以是 “控制的勘查工程间距”的2-3倍,并有1-3条剖面有深部工程控制。
12
三、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11、取消了各级储量比例的要求。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投 资也趋向多元化,而矿体的特征又各不相同,人们对客观地质规律的 认识也不统一,因此投资者(业主)会根据各自对矿床的认识、对矿 产资源的需求程度和自己的财力提出各类型资源储量比例的要求。 新规范对矿床控制程度的原则要求是:探明的资源储量应达到矿 山首期建设设计返还本息的要求,控制的资源储量应达到矿山最低服 务年限的要求,推断的资源量应达到矿山远景规划的要求,预测的资 源量能作为区域远景宏观决策的依据。即“保证首期、储备后期、以 矿养矿”。 12、本规范适当提高了勘查工作质量的要求。如:钻探工程矿心采取 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80%。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对工程质量的 必然要求,也是钻探技术进步的体现。 13、新规范增加了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同时鼓励采用新技术、 新方法,尽可能减少人为性。
3
二、新规范的主要特点 新规范的主要特点
1、类别划分和名词、术语的定义与国际惯例接轨 新规范按新分类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将资 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每一类型一 个编码,便于不同类型的识别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与信息交流。名 词、术语的定义严谨、词义确切,与国际惯例一致,便于国际交流。 2、强化了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内涵 资源储量分类的依据是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 度、相应的可行性评价及其得出的不同经济意义。突出了可行性评 价程度(特别是可研和预可研)及其得出的经济意义在分类中的重 要作用。
7
三、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
4、新规范增加了可行性评价工作,并把它作为地质勘查工作的一 项重要内容。可行性评价的程度(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 行性研究)及其得出的经济意义结论是划分资源储量类别的重要 依据。因此,地质勘查单位提交的成果报告,未进行(预)可行 性研究的,只能提交资源量;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的,才能 提交相应类型的资源/储量。 新规范对可行性评价工作的资质也作了规定,可行性研究和预 可行性研究“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或有资质的技术经济专家会同 有关专业人员完成”;概略研究由地质勘查单位完成。 5、原规范的储量级别主要是根据工程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决定的, 分为B、C、D、E级。新规范的资源储量分类是根据经济意义、可 行性评价程度和地质可靠程度三要素划分的,资源储量的经济意 义是以可行性评价及其所得出的结论来决定的,地质可靠程度是 由工程控制程度所决定的。共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 类16种类型,其中有三种储量、六种基础储量、七种资源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