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知识点
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

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4、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

5、数对的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6、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7、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巧记位置
表示位置有绝招
一组数据把它标
竖线为列横为行
列先行后不可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
逗号分隔标明了
在方格纸上,物体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切记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内容概括数的运算:重点学习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技巧。

运算定律:掌握并应用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基本的运算定律,为简化计算和提高计算速度提供方法。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如面积和周长的计算、速度与时间的实际问题等。

几何初步:初步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学习其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的运算,理解运算的算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回顾本学期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重要性进入五年级的学习,数学的领域将变得更加广阔,挑战也将随之增加。

本学期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不仅在于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第二单元学习的展开,我们需要回顾并强调本学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目标。

首先本学期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系。

学生需要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理解并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此外通过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数据处理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科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其次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锻炼思维的学科,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再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学习数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知识点+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知识点+练习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

4轴对称图形的法:(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平移: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

4、平移几格并不是指原图形和平移后的新图形之间的空格数,而是指原图形的关键点平移的格数。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对称1.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案;(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平移的格数和方向;(3)平移,描出对应点;(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1)先选好基本图案;(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3)选好关键点,并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轴对称和平移》1、把图形向右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1)向左平移2格2、把图形向左平移5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向右平移5格3、把图形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4、画出小船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5、画出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6、(1)小汽车向()平移了()格。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涉及位置概念,包括方位词、地点及其位置关系等内容。

教材目标1.知识技能–学会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能够通过图形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学会简单的方位导航。

2.过程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位置概念。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位置概念。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学习方位词的用法。

2.学习如何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3.学习基本的方位导航。

2.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能够通过图形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3.能够根据简单的方位导航找到目标位置。

3. 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练掌握方位词的用法。

2.帮助学生理解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引导学生通过位置描述进行简单的方位导航。

4. 教学难点1.理解方位词在描述中的具体应用。

2.注意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5. 教学策略1.示范教学结合学生练习。

2.小组合作探讨位置概念。

3.利用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6.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引入方位词,让学生初步认识并练习使用。

•第二课时:学习表示物体位置关系,通过图形表示理解。

•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方位导航,让学生实际操作。

三、教学活动1. 活动一:方位词拼图•分组进行拼图,每组根据提示用正确的方位词组合完成拼图。

2. 活动二:位置关系图•给出几个物体的位置,让学生用图形表示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3. 活动三:方位导航游戏•模拟场景,让学生按照提示进行简单的方位导航,在规定时间内找到目标物体。

四、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位置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表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位词的应用。

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通过互动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凑,例子丰富,既有梯度又富有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但对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分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间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教学时应关注全体学生,适当给予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分数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分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用于讲解分数的应用。

3.练习题:设计一些分数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举例说明,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分数的加减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讲解练习题,分析错误原因,让学生加深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概念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概念

第二单元概念一、平行四边形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拼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表示:S=a×h或S=ah。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

3、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或高)不变,高(或底)扩大(或缩小)几倍,面积就(或底)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三角形1、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原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或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h÷2或S=ah÷2。

2、底和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相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底和高不一定相等。

3、一个三角形,它的底(或高)不变,高(或底)扩大(或缩小)几倍,面积就(或底)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三、梯形1、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或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个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或S=(a+b)h÷2。

2、两个梯形,它们的高相等,两底之和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一、填空题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任意的一条()剪开,就能拼成一个()。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总结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总结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总

本文旨在总结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重难点内容,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一、数的读写比较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读写和比较多位数的整数。


要的知识点包括:
- 多位数的整数如何读写:按照位权原则,根据数字在整数中
的位置来读写;
- 多位数的整数比较大小:比较每一位上的数字,从高位开始
逐位比较。

二、数的前后顺序
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会找出一组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重要的知识点包括:
- 前一个数:在给定数的基础上减去1;
- 后一个数:在给定数的基础上加上1;
- 给定一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通过逆运算找出这个数。

三、数的加减运算
这一部分是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 数的加法:对于两个数相加,首先对齐个位数,然后按位相加,注意进位运算;
- 数的减法:对于两个数相减,也要对齐个位数,按位相减,注意借位运算。

四、附加题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面对一些附加题目,需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这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前面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重难点内容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一、选择题1.下面的四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已知条件,第()号图形的面积可以算出来。

A.B.C.2.如图,三个图形A、B、C的面积,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A.S A<S C<S B B.S C<S A<S B C.S A<S B<S C3.一块平行四边形纸板,面积为5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沿8厘米的高剪开后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56B.30C.284.一个三角形,底扩大8倍,高缩小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A.扩大2倍B.扩大8倍C.扩大4倍5.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甲( )乙.A.大于B.小于C.等于二、填空题6.在下面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江苏省的面积大约是10万( )。

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3( )。

7.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0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3分米、4分米和5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9.三角形的底8厘米,高5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如果把它的下底减少2厘米,这个梯形就能变成正方形,原来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1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增加2 cm,对应的高减少2 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 ) 1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周长不变。

( )13.如图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涂色部分的面积都相等。

( )14.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15.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形状也一定相同.( )四、计算题16.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五、作图题17.下面方格纸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表示1厘米,先在方格纸上以AB为底画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梯形,然后在梯形的右面画一个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面积和高都与梯形相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课件
依次为第1列、第2列、第3列……
周明
张亮 孙芳
王艳
赵雪
李小冬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探究新知
位置
确定第几行时,一般从前往后数, 依次为第1行、第2行、第3行……
第5行
王艳
第4行
周明
张亮
第3行
赵雪
孙芳
第2行
第1行
李小冬
探究新知
位置
周明
张亮 孙芳
王艳
赵雪
李小冬
是第2列、第 3行的同学。
观察一下,看看 你有什么发现?
(6, 4)
这这两两个个数数对对中中的的第第12 个个数数都都是是34,,说说明明熊大 猫象馆馆和和大海门洋是馆在是同在一 竖同线一(横列线)(上行。)上。
探究新知
位置
议一议:你能总结一下我们发现的规律吗?
在同一个平 面图上的几 个数对
数对中第一 个数相同
数对中第二 个数相同
A和C在同一列。 B和D在同一行。
课堂练习
位置
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5,9) B( 2,1) C( 9,6) D( 1,6) E( 8,1)
D.
.C
B.
.E
课堂练习
位置
仔细观察下面的平面图,填一填。 (1)用数对表示下列地点的位置。 学校( 1,1 ) 小明家( 8,6 ) 体育馆( 2,9 ) 商场( 8,8 ) 图书馆( 9,4 ) 小玲家( 2,4 )
物体在同一列 物体在同一行
探究新知
动物园示意图
猩猩馆
狮虎山
飞禽馆
位置
请你在图上标出 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 1) 猩猩馆(0, 3) 狮虎山(4, 3)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

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4.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

5.数对的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6.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7.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巧记位置】表示位置有绝招一组数据把它标竖线为列横为行列先行后不可调一列一行一括号逗号分隔标明了在方格纸上,物体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切记】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练习题一.填空。

1.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

列数( )数,行数( )数。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应先写( )数,再写( )数。

3.亮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

4.点A(3,6)向右平移3格用数对表示是( ),向左平移2格用数对表示是( )。

5.点B(3,4)向上平移2格后用数对表示是( ),向下平移2格后用数对表示是( )。

《第二单元位置》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位置描述的基本概念。位置描述是使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它在日常生活和多种学科领域中都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使用方向和距离给朋友发短信描述你的位置。这个案例将展示位置描述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二单元位置》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位置》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利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理解和使用“角度”和“距离”两个概念,用它们来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学习使用平面图,以自身或某个物体为中心,绘制简单路线图;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总体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被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自信心。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课后,我收到一些学生的反馈,表示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困惑。这让我意识到,除了课堂教学,还应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和跟进。我将在课后主动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4.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5.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数学生活化、实践性的学习体验。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二单元位置》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1.培养学生运用空间观念描述物体位置和运动,增强对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的理解和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探索数学世界: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全面解析》1. 前言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是学生们接触到的一个重要数学知识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们将学习关于分数、小数、百分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们理解数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按照由浅入深的方式,全面探讨这些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2. 分数的概念与运算2.1 什么是分数分数是一个整数除以一个自然数时得到的结果,表示了整体中的一部分。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分数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门槛。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圆形被分成4等份,其中的3份就是一个分数。

2.2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

通过简单的情景设定和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加深对分数运算规律的理解。

3. 小数的引入与转化3.1 小数的引入在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中,学生们将学习小数的引入,理解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通过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3.2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解决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4. 百分数与实际应用4.1 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是百分之一的意思,通常用来表示一个数在100中所占的比例。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中,学生们将学习百分数的概念,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转化关系。

4.2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打折、涨价等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 总结与展望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分数、小数、百分数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与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将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们能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应对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包括小数的认识和使用、小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等内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小数的认识和使用小数是数学中的一种数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比整数更精确的数。

在小数的表示方法中,小数点是一个很重要的符号。

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会遇到小数的使用,例如我们上学时考试成绩是90.5分,这个90.5就是一个小数。

在小数中,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几分之几。

二、小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在小数之间进行大小比较时,可以通过比较小数点前的整数部分的大小,若整数部分相等,则比较小数部分的大小,小数点后方数字多的小数大,小数点后方数字少的小数小。

例如,比较0.25和0.3这两个小数的大小,0.25小于0.3。

三、小数的四则运算1.小数的加法小数的加法运算与整数的加法类似,首先对小数点对齐,然后按列进位计算。

例如,计算0.25+0.3,先将小数点对齐,再按照列进行运算,得到0.55。

2.小数的减法小数的减法运算与整数的减法类似,也是首先对小数点对齐,然后按列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0.9-0.6,先将小数点对齐,再按照列进行运算,得到0.3。

3.小数的乘法小数的乘法运算也需要对小数点进行处理,将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加得出结果的小数点位置。

例如,计算0.25×0.3,计算结果为0.075。

4.小数的除法小数的除法运算也需要对小数点进行处理,将被除数和除数移动小数点,使除数变为整数。

例如,计算0.4÷0.2,将小数点移动一位,得到2。

四、小数的应用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购物时的折扣可以用小数表示,比如7.5折;药品的浓度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比如成人用药浓度一般为10mg/ml;货币的计算也是使用小数,如1元等于10角、10元等于100角。

小数的应用还涉及到更高级的数学内容,如百分数、比例、利润和损失等。

总结:小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数的表示方法,对小数的认识和使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局部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展计算。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存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存两位小数。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

如:0.3636……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

如:12.0.46。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0.6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 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 0 补足。

4、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 6.3232…………的循环节是 32.
7、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在计算19.76÷0.26时,应将其看作()÷()来计算,运用的是()的性质。

2、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 1.2,另一个因数是()。

3、9.9898…是一个()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4、20÷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5、在圆圈里填上“>”、“<”或“=”。

1.377÷0.99 ○1.337 1.377÷1.9 ○1.377
2.85÷0.6 ○2.85×0.6
3.76×0.8 ○0.8×3.76
6、 1.2×()=0.48 ()×0.34=2.38
27.6=()×0.46
7、李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48.8元买了12枝钢笔,每枝钢笔是()元。

8、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1.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他们相差()。

9、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大19.8,原来的数是()。

二、我是法官(共5分)
1、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
2、4.83÷0.7 、48.3÷7和483 ÷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

()
3、3.54545454的循环节是54。

()
4、近似数4.2与4.20的大小相等,精确的程度也相同。

()
5、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商不变,余数也不变。

()
6、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
7、两数相除,所得的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9948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6.00
B、5.99
C、6.0
2、下列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是()。

A、4.421421
B、4.421421…
C、4.421
3、与4.83÷0.7的商相等的式子是()。

A、483÷7
B、48.3÷7
C、0.48÷7
4、8.5除以4个0.23,商是()。

A、8.5÷0.23×4
B、8.5×4÷0.23
C、8.5÷(0.23×4)
5、一个除法算式,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A、扩大10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0倍
四、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前两道除法要验算)(
0.03÷0.12= 52.78÷26=
1.86×0.47 3.81÷7 5.87÷1.9=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计算下面各题。

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4.05÷0.5+10.75 21.6÷0.8-1.2×5 6.8×2.7+2.7×3.2 8.4×6.9÷(6.44-4.14) 0.38×102 4.8÷2.5÷4
五、解决问题。

1、小云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面积是68.4平方米,他的宽是7.2米,长是多少米?
3、食堂运进一批煤,计划每天烧0.3吨,可以烧20天,如果每天烧0.25吨,能烧多少天?
4、 8辆汽车14天共节约汽油360.64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5、车南站货场有货物4.25万吨,每天运出0.37万吨,运了5天,剩下的货物要求在4天内运完,平均每天需运出货物多少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