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硕连读)指导性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尊重患者及家属隐私和人格;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
合作开展工作的观念;树立依法工作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他人和自身的权益。
22.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具有较宽厚的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较良好的文
8 熟悉医学伦理学、循证医学的有 关知识与方法。
医学伦理学、循证医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 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 习等实践。
9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 传染病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专题讲座、
传播的基本规律及防治原则。
社区宣传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等实践。
理论与专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 2.实践环节:在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后,在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入医院跟师见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
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
4 掌握中医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 中医伤科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学术报告
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等、跟师门诊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等实践;
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5 熟悉中医“治未病”等预防医学 知识及中医康复知识。
中医养生学概论、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课程;相关 网络课程及内容;学术报告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 阶段见习等实践;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践;运用网络与专业学习结合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19 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运用一门外语初步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
19.1 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19.2 运用一门外语初步阅读医学文 献的能力 20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 力。
21 职业道德得到提高
22 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23 身心素质得到提高
中医古籍文献方法训练、中医古籍训诂等课程;相关 网络课程及内容、读书笔记,经典学习研究社团,教 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大学英语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以及研究生 阶段的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生查阅外文文献的水平, 撰写医学综述的训练。 读书笔记、综合实训、暑期专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 等实践;网络学习;各类各级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 医学综合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教师推荐的学习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伦理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设 计与实现、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等课程及实践; 生命意义展、志愿者活动等第二课堂;勇搏励志班; 阶段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
医事法规、医疗事故责任与赔偿、形式与政策、医疗
10 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活动中的法律问题、医疗经济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
和法规。
程及内容;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第二课堂;毕业实
习、阶段见习、暑期专业实践等实践。
11 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采集病史和书写病历的能
力;具有运用西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体格检查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中医事业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备系统扎实的中医学专业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中医传承能力、中医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 通、协作能力;能够从事临床医疗、中医教育、科研,以及对外交流和中医药事业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三、培养要求及实现途径: (一)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受到人文、科学、职业教育及临床 实践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中医药进行诊疗、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身心素 质都得到提高。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进行体格检查的能力
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暑期专业实践、综合实
训等实践;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1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能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常见病、多发 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报告、专题讲座、
病;运用方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对 跟师门诊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暑期专
大学语文;老子的哲学智慧、《易经》选讲等课程;美 学原理、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等尔雅通识教育 课程;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医传承学术活动月、学生 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勇搏励志班
军事训练;体育俱乐部;心理健康系列教育;学生社 团活动等第二课堂;勇搏励志班
四、修业年限:该专业修业年限为 7 年。
五、主干学科:中医学。
11.1 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 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采集病 史和书写病历的能力
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 容;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跟师门诊等第二课堂;毕 业实习、阶段见习、暑期专业实践等实践;教师提供 的学习资源
诊断学基础、临床检验指标的解读等课程;相关网络
11.2 具有运用西医学知识和技能 课程及内容;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跟师门诊等第二
化艺术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23.身心素质得到提高,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有正确的自我意
识、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实现途径 根据本专业培养要求,学校提供了基本实现途径,学生要能够明确课堂学习不是获取知识、锻炼技能、提高素养的唯一方式,能
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 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志愿者服务、专题讲座、
传教育的能力。
暑期专业实践、综合实训等实践
18 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文化、实用中医信息学、中医信息综合训练等
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 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专题讲座、暑期专业实
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
能力。
综合实训等实践
16 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 医患沟通与交流技能、人际交流等课程;相关网络课
交流的能力,具有与他人交流沟通 程及内容;跟师门诊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
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习、暑期专业实践、综合实训等实践
17 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 健康教育、中医养生学概论、健康心理学、药膳学等
六、核心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
中医妇科学、针灸学。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一)阶段见习 1.实践目的:通过阶段见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训练,巩固、加深与提高所学的基础
14 具有对一般急症进行初步诊断、 急救处理的能力。
急诊医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学术报告、 专题讲座、毕业实习、阶段见习、暑期专业实践、综 合实训等实践
15 具有根据情况合理选择临床技 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相关网络
术和方法、手段进行诊断、治疗的 课程及内容;毕业实习、阶段见习、暑期专业实践、
6 熟悉西医基本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熟悉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知识。
6.1 西医基本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 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
学知识
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影像学基础、内科学、西医
外科学、急诊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与病原生物
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学术报告等第二课
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等实践;教师提供的学习资
源
预防医学、性教育与艾滋病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
6.2 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知识
内容;学术报告、社区宣教实践等第二课堂;毕业实
习、阶段见习等实践。
7 熟悉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 用药原则。
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 容;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 段见习等实践。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3.掌握中医学临床基础的经典理论与知识。 4.掌握中医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5.熟悉中医“治未病”等预防医学知识及中医康复知识。 6.熟悉西医基本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熟悉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知识。 7.熟悉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8.熟悉医学伦理学、循证医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 9.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及防治原则。 10.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11.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采集病史和书写病历的能力;具有运用西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 体格检查的能力。 1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运用方药、针灸等治疗方法,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13.具有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以及运用中医思维表达和传承中医理论的能力。 14.具有对一般急症进行初步诊断、急救处理的能力。 15.具有根据情况合理选择临床技术和方法、手段进行诊断、治疗的能力。 16.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与他人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科竞赛、志愿者服务等第二课堂;教师提供的和学生
自己通过图书馆,网络获取的学习资源
高等数学、细胞生物学、生命科学导论等课程;相关
1.2 自然科学基本知识
网络课程及内容;专题讲座、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
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等。
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论文撰写、医学统计学等课程;
1.3 科学方法知识
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科竞 赛、学术报告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等实
践;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2 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 识。
3 掌握中医学临床基础的经典理论 与知识。
中医学导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方剂学、内经选读、针灸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 内容;学术报告、跟师门诊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 阶段见习等实践;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 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学术报告、跟师门诊等第二课 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等实践;教师提供的学习资 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本硕连读)指导性培养计划
一、专业简介 学校自 2000 年开设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年)》,该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 业,天津市品牌专业。按照国家要求开办专业同时,学校突出重基础、强临床办学特色,丰富了学生知识结构,拓展了学生发展空间。 该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中医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或到各类各级医疗单位,从事医疗相关的工作。
训等实践;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叶桂吴瑭医案精讲、《温热论》的临床应用、《伤寒论》
13.2 运用中医思维表达和传承中医 理论的能力。
方治疗疑难杂症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学术 报告、专题讲座、跟师门诊等第二课堂;读书笔记、 毕业实习、阶段见习、暑期专业实践、综合实训等实
践;参与教师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
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辨证 业实践、综合实训等实践
论治的能力。
13.具有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以及运用中医思维表达和传承中医理论的能力。
内经与现代临床、名中医思维方法等课程;相关网络
13.1 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课程及内容;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跟师门诊等第二 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暑期专业实践、综合实
17.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的能力。
18.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
19.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运用一门外语初步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
20.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1.职业道德得到提高,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
够主动拓展有利于达到培养要求和个人发展的新途径,努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建立终身学习意识。
培养要求
实践途径
1 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
学习和医学实践。
1.1 人文、社会学基本知识
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书法、易
经选讲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专题讲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