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9月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学生的社会化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人际关系、社会价值观、家庭背景等因素,对中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了解当代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不同背景的城市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学校、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中学生,共计1000人。
调查结果性别差异我们首先关注中学生社会人格之间的性别差异。
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男女中学生的社会人格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男生在自信心、争强好胜上得分更高,女生则表现更好的考虑问题全面性、敏捷反应性和慎重思考性。
男女中学生的互动中,女生更关注对他人的了解和交流,男生则会更加倾向于冲突和对话。
家庭背景与社会人格的关系通过对中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调查并与他们的社会人格评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家庭对社会人格的塑造具有显著的影响。
来自中高收入家庭的中学生倾向于更加独立和自信,而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则更倾向于内向和沉默。
同时,父母的教育水平、行业等也是影响社会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年龄段差异年龄是人类不同社会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因此年龄段在人格形成与塑造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在14岁左右的中学生中,社会人格更加内向、保守、避免和他人不必要的冲突;而对于16岁左右的中学生,社会人格更多的表现为开放、自信,喜欢冒险和尝试新事物。
调查结论和建议本次对不同背景的城市中学生进行社会人格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男女中学生社会人格存在一定差异;•家庭背景对社会人格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中学生的社会人格也存在明显差异。
以下是我们对中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建议:1.学校应该注重调动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积极性,创设更多的社交活动和沟通机会,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
2.家长应该关注中学生的社交情况,启发中学生正确的社交观念和健康的价值观,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文档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
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
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方法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
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
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 spss 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
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4篇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4篇关于《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4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
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
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
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方法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
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
”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分析当代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探讨城市中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格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发展整体向好,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业压力、网络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等。
关键词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调查报告;教育;心理健康1.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发展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社会人格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因此,对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2.1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某市10所中学的1000名学生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2.2 数据分析收集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访谈内容进行质性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调查结果3.1 社会人格发展特点独立性增强:城市中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
多元价值观: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社交能力提升: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2 存在的问题学业压力大:应试教育的压力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分数,忽视了个性发展。
网络依赖性:部分学生对网络和游戏过度依赖,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3.3 成因分析教育环境:单一的评价体系和过度的学业负担是影响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的单一化和过度保护也对学生的独立性和抗压能力产生影响。
社会影响: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4. 建议4.1 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减少应试教育的压力。
鼓励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优秀调查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优秀调查报告调查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在面临着新的挑战。
从一方面来讲,城市的多元文化和信息的高速交流,也让中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外来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现象。
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的日益复杂,网络暴力,性别歧视等问题的存在,也让中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冲击。
鉴于此,本次调查以当代城市中学生为对象,旨在了解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优秀表现,为相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调查的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0份,回收率达90%。
问卷内容覆盖了中学生社会人格的有关问题,包括自我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等。
调查结果一、自我价值观在自我价值观方面,我们发现了以下优秀表现:•91.2%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87.3%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自我激励的能力,能够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86.5%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做到更好。
二、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发现了以下优秀表现:•89.9%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交往能力,能够与不同类型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83.5%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关心他人,能够倾听、帮助和支持他人。
•80.7%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是积极的、理性的,并且很少产生冲突。
三、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我们发现了以下优秀表现:•86.9%的中学生认为应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比如老人、残疾人、儿童等。
•83.7%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对社会环境应该有所贡献,比如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
•78.5%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并积极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代城市中学生在社会人格方面表现出许多优秀的特点,比如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等,这些都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2篇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2篇(一)标题: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引言:城市中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社会人格状况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当代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为教育和社会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城市的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社会交往情况、价值观念、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共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
结果与分析:1.社交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学生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有78%的中学生经常与同学和朋友交流、相互帮助。
然而,有22%的中学生表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2.价值观念:调查发现,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多样化,尊重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和追求个人成长是他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然而,也有一部分中学生存在追逐物质、攀比心理等不良价值观念。
3.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方面,绝大多数中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家人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50%以上的中学生表示与同学之间存在紧密的友谊,75%以上的中学生认为与老师之间关系融洽。
4.情绪管理:在情绪管理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能够良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然而,也有少部分中学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的情况。
结论:当代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整体较好,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积极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也有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社交困难、不良价值观念等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教育和社会管理者可通过提供相关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中学生发展健康的社会人格。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2篇(二)根据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结果和分析:总体情况:1. 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呈现多样性。
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社会人格,包括友善、诚实、正直等特点;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显示出消极的社会人格,如自私、不诚实、攻击性等特点。
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考察报告
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考察报告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社会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和行为方式。
城市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社会人格状况的良好与否对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1.1个人特质方面:根据对城市中学生的访谈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城市中学生具有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特点。
他们在学习方面有着较高的自我要求,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外,他们在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人际交往方面: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城市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他们普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对于集体协作缺乏经验和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
其次,城市中学生缺乏健康的交友观念和方法。
他们对于友谊的认识较为肤浅,追求表面的热情和娱乐,并且容易受到虚拟社交平台的负面影响。
最后,城市中学生的包容性和同理心较低,对于不同种族、性别和文化的个体缺乏理解和尊重。
二、原因分析:2.1家庭教育的缺失: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问题与家庭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
由于家庭重视学业成绩的培养,时常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使得他们在性格培养和社交能力方面相对薄弱。
而一味追求成绩和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观念,影响其良好的人际交往。
2.2学校教育的不足:三、对策与建议:3.1家庭教育的改进: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和情商。
家长应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规则,了解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并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示范。
3.2学校教育的创新:学校应积极推行综合素质教育,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协作和社交训练的机会。
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如社区服务、情感教育和沟通技巧等。
3.3社会的参与:社会应加强对城市中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最新-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精品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
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
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
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
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
”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
最新-2019年9月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精品
2019年9月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范文青少年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于是乎中学生的人格问题也受到了关注,为您整理了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
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
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
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
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
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word精品文档7页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
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
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
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我来自xx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
【调查】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
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
大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
服饰、化妆品仍是女生消费的大头,68.3%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衣着服饰”。
只有31.7%的人认为“无所谓,穿得舒服就行”。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
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
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23.9%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很希望和自己的恋人结婚。
22.1%有恋爱经历的受访者是为了“寻找未来伴侣”。
大学生谈恋爱能结婚的仅占1.5%。
要定期到眼科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眼病,及时治疗,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_实践报告完整篇.doc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_实践报告作者:邹刚学校:兰州大学年级:96级院系:哲学与社会学系专业:社会学指导老师:黄少华(副教授)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
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
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
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
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
”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文秘知识、条据书信、行政公文、活动报告、党团范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shop. I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ample essays, work summary, secretarial knowledge, article letters, administrative official documents, activity reports, party group sample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正文内容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概述:本调查报告基于对当代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进行的调查分析。
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面试,共涉及300名中学生,男女比例约为1:1。
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代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发展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其社会人格形成的影响。
调查结果:1. 社会人格特征:大部分中学生具有积极向上、友善、合作和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格特征。
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
2. 社交技能:大部分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交技能,如有效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还有一部分中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培养和训练。
3. 社会适应能力:大多数中学生在不同社交场合中表现出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友谊关系,和平解决冲突,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4. 社会认同感:中学生普遍追求自己的社会认同感,关注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他们希望在同伴圈中被接纳和认可,但也存在一些中学生对于自我价值的质疑和自卑感。
影响因素:1. 家庭背景:中学生的社会人格受到家庭教育背景的影响。
家庭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对中学生的社会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 同伴影响:中学生的社会人格也受到同伴圈的影响。
他们往往受到同伴的认可和压力,这可能对其社会人格的塑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3. 学校教育: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对中学生的社会人格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结论:当代城市中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社会人格特征,但仍存在部分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面。
家庭背景、同伴影响和学校教育是影响中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进一步的研究和措施需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关注,以促进中学生社会人格的全面发展。
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考察报告
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考察报告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考察报告背景:城市中学生是指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学生群体,由于城市的特殊性质和环境,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具有一定的特点。
本报告旨在考察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为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为了考察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我们采用了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对一定数量的城市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他们的社会行为、人际关系、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城市中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社会人格特点和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
结果:经过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自我意识较强: 城市中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注重自我意义的探索和认知,对自身的发展具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2. 价值观多样: 城市中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样性。
他们受到城市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于个人自由、平等和多样性抱有积极的态度,同时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3. 社交能力较强: 城市中学生的社交能力相对较强,他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并且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
他们注重与人的交流和合作,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压力和焦虑较大: 城市中学生在面对学业和升学压力时感受较大,也面临着社交和心理压力。
一些学生可能面临着自我认同、自尊心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困扰。
讨论与建议: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以下讨论和建议:1. 加强社会人格教育: 针对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需求,学校和家庭应加强社会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和社交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
2.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由于城市中学生面临较大的压力和焦虑,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提高心理素养。
3. 创设多元文化环境: 学校和社会应创设多元文化环境,鼓励城市中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尊重和包容多样性,并培养他们积极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意识。
结论:城市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状况在自我意识、价值观、社交能力和压力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9月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范文导读:青少年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于是乎中学生的人格问题也受到了关注,为您整理了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
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
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
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
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
”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
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
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
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
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
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
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11.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
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11.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
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
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
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
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
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
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那么在学校里,作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居首位的“德”又如何呢?调查结果:a)9.8%的老师只强调学习,从不教导学生的品德;b)20.8%的老师强调的道德品质教育虽已在校园内列为正规的课程,但形式老套,所举的榜样人物、模范事迹,空洞而缺乏说服力。
c)46.4%的老师虽能深入浅出,于日常生活中举现实例子对学生作颇有说服力的道德教育,但多半“光说不练”,给学生所作的示范性作用不强,d)仅有23.4%的老师才能做到不仅课堂强调品德教育,而且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由此可见,目前中学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已有落后于形势的迹象,德育的空洞无实际内容,榜样人物缺乏时代性,缺乏说服力,不能面对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要求已成为中学生对德育评价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实际上,据“对学校各科开设的课程满意度”之调查题目的结果看,中学政治课的平均满意度为2.60,已接近取值“③”--“态度一般”,即使平均值仍在“一般”与“较满意”之间,但有近40%的学生评价很低,这表明了中学德育改革的势在必行。
2.学生在家庭内、学校内缺乏与家长、老师的情感交流,就调查问卷中“交流状况”一题而言,“与同学谈心或讨论问题”是中学生人际交往中最为频繁、最为主要的形式,用spss中的descriptive(描述性统计)功能得出中学生总体对“与同学交流与讨论”一项的总体平均值为1.87,在取值①“非常多”与②“较之多”间,靠近“较多”,这反映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中,同辈群体和首届群体间的交流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正是在这种交流中个人开始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作为一个社会的“准成员”逐步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含义和规范。
其次,“与父母一起看电视”的总体平均值为2.53,在取值②“较多”与取值③“一般”中间。
但相比之下,语言的交流状况则不是很令人乐观,“与母亲谈心和讨论问题的总体均值为2.71已靠近”一般“水平,”与父亲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13,”与老师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62,已在”一般“与”较少“之间,且大大低于与母亲的交流状况均值。
由以上数据得知,青少年选择的交流对象首先是同学或朋友,其次是母亲,再次是父亲,最后才是老师,这同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有关,据调查,仅有1.7%的学生承认经常有老师到家中家访,有20.7%的学生承认偶尔有老师家访,有77.4%的学生从未见过老师家访。
同样,在对”学校诸方面的满意度“调查中,学生最不满意的列举项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学生认为”师生间缺乏交流与理解。
“应试教育格局下师生间缺乏交流,亲子间缺乏沟通已成痼疾,目前,素质教育已提到中国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我们相信在将来的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师生间会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友谊关系,这是新时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未来人人格的需要。
3.对家庭、学校的各种状况的满意度:在问卷上,我们一共询问了中学生对其家庭的七种基本情况的满意度,得到的每项的平均值均在取值②”较满意“与取值③”一般“之间,但达不到超过”较满意“的水平,按满意度从高到低地排列为:”父母从不体罚自己(2.12,指均值,下同);“对父母的职业”(2.27);“对家庭的住房情况”(2.41);“对家里给自己的零用钱”(2.48),“对家庭的收入”(2.53),“对家庭对自己的兴趣的了解”(2.56),最低的是“听取自己的意见”(2.74),由均值最低的两项来看,目前中学生对家庭觉得较不满意的方面主要还是亲子间的交流与了解不够,特别是对自己缺乏一种“以成人对待”,能够给自己在家中以一定的决定权和发言权的民主态度,这对于处在青少年期的中学生而言,是一种缺乏认同与肯定的不利因素,故而当我们在“自我评价”一题中询问“您觉得自己是否独立”,回答值的平均值为1.88,非常靠近值②“一般”水平,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面对以上家庭环境难以培养自我的独立感与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