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如何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并认识基本几何体。
教学准备:教师有四个几何体模型和学具。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情景。
(全班参与)老师要在班中找一个人,怎么办?1、讨论一:找怎么样的人?(男→瘦→最高→姓?)2、讨论二:怎么找人?(按规则找人)【教学时首先用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结合生活实际,记忆一些问题方法,为教学问题铺路。
】二、进入教学情景,讨论问题。
(小组讨论)给物体分类。
(屏幕上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出示课题。
先思考同桌讨论,再按照讨论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体。
学生分类(允许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类,也可以是3类或2类,学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些比较规则的物体。
三、新授,让学生在讨论中求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长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从桌面上举起来。
学生找到后,教师出示长方体。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摸一摸,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给它起什么名儿?在小组中讨论。
学生讨论长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2)师举起正方体,它的形状和长方体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找出来,再给它起一个名字。
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3)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图形。
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2、认识圆柱和球(1)同桌互玩两种物体,让学生在玩玩想想中区分圆柱和球,两生扮演小老师,按研究结果,上来介绍圆柱的形状特点。
(先在小组里互说,再请代表在班里说。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认识图形∣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认识图形∣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认识图形∣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第一节“认识图形”。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各种图形,了解和掌握立方体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各种图形,了解和掌握立方体和平面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各种图形,了解和掌握立方体和平面图形的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立方体模型、平面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体,找出立方体和平面图形。
特征。
4. 知识拓展:让学生通过操作平面图形卡片,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立方体的特征、平面图形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练习第13题。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立方体和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寻找立方体和平面图形的应用,如家中的家具、建筑物等,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体和平面图形的特征至关重要,也是他们在空间想象力方面需要加强的部分。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体,找出立方体和平面图形。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发现和识别周围的立方体和平面图形,这对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五篇材料]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
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你们猜一才看他们是谁呢?学生边摸边猜活动师: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生:平平的、滑滑的。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1、说一说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学生汇报,交流。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北师大版教案:认识图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认识图形”。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识别和命名这些基本图形;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和相同之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了解和掌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这些基本图形。
难点:让学生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和相同之处,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实物物品,以及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多样性和美丽。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图形?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图形的认识。
2. 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图形卡片,向学生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
例如,圆形是没有角的,正方形四条边相等,长方形有两对相等的边,三角形有三条边等等。
3.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带的实物物品,进行剪纸、拼图等手工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操作任务。
4. 比较与思考(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图形的组合,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同之处。
例如,让学生找出两个相同的图形,或者找出由多个图形组合而成的新的图形等等。
2024年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2024年202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第一册第四章《认识图形》,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分类,以及简单图形的描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式,对图形进行分类和描述,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创作和表达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难点:图形描绘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 教学新知(15分钟)(1)通过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3)举例说明各种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找出下列图形中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答案。
(3)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图形的分类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练习题:根据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创作与表达(10分钟)(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进行创作,如拼图、组合等。
(2)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图形作品。
(3)展示作品,让学生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认识图形2. 内容:(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2)图形分类:边数、角度、形状(3)图形描绘:画图、拼图、组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家里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与家人分享。
(2)用所学的图形创作一幅画,描述你的创作过程。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掌握较好,但在图形描绘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通用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第三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认识和区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圆柱、球等常见图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能正确识别和区分各种常见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分类和识别,特别是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以及各种常见图形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模型、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如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如书本、铅笔、篮球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图形,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讲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区别。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如“找出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找出正确答案。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图形的特征,指导学生正确识别图形。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收集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5. 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我们身边的图形”),讨论并展示成果。
(2)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图形2. 板书内容:(1)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2)立体图形:圆柱、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生活中的图形,并注明它们的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图形的概念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
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能需要反复强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并能区分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图形。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片,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图形卡片,用于学生操作和识别。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并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展示。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图形卡片,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识别各种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图形卡片进行游戏,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三章《认识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学会观察、辨别各种图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基本平面图形,学会辨别它们。
难点: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教具、实物模型等。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1)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窗户、书本、红绿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什么图形。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图形。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自己的学具拼摆各种图形,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的特征。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用学具拼摆各种图形。
(2)小组代表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例题及解题思路。
3.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今天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
答案:略。
2. 拓展延伸: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例题讲解、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精选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四章《认识图形》,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图形的分类,以及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平面图形,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分类和特点掌握。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彩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书本、红绿灯、自行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什么形状。
2. 教学新课(15分钟)(1)认识图形:结合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实物模型,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学会用图形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教材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画图、分类等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画图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图形2. 板书内容:(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2)图形分类:按边数、按角度、按形状(3)空间观念:用图形描述生活事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教材第48页的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找出生活中的图形,与同学分享。
(3)思考:如何用图形组合出不同的图案?2. 答案:(1)图形名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2)生活中的图形:如窗户是长方形,红绿灯是圆形等。
(3)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创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活动意图说明:进一步加强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并通过对话与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几何体之间的不同特点。
课堂练习:3.在生活中找一找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品,并与爸爸妈妈说一说,再把它们搭成你喜欢的玩具。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学习任务单学习内容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习目标1.我能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我能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我能在活动中提升自我的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习资源准备牙膏盒、墨水盒、茶叶筒等立体图形的物品随堂记录学习过程一、说一说1、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物品?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2、和同桌说一说,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类,再动手操作。
3、全班汇报。
二、照样子分一分,认一认1、观察笑笑的分类方法,思考笑笑的分类标准。
2、照样子,分一分。
3、同桌交流:每一类的物品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4、全班交流: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分本是什么。
三、玩一玩1、猜一猜,说一说。
游戏规则:同桌两人将自备实物放入学具袋里,通过摸一摸,描述对摸到物品的具体感受,让对方猜一猜是什么几何体。
2、滚一滚,玩一玩。
把每类几何体拿来滚一滚,你有什么发现?先同桌分享,再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作业检测在生活中找一找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品,并与爸爸妈妈说一说,再把它们搭成你喜欢的玩具。
学后反思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观察☐操作☐思考☐倾听☐合作☐提问☐答问☐评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主要讲述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认识和区分。
是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知识的延续,同时为今后学习立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并能简单区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基本几何体。
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分。
4.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5.教具希沃软件,笔筒、杯子、盒子若干。
6.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叮当猫吗?生:认识师:它有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知道这个口袋有什么神奇之处吗?生: 它有一个口袋,可以变出很多东西。
师:今天叮当猫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点击下一步),它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点击下一步),看一看,礼物都有什么?生回答师:叮当猫有个小要求,(点击下一步)请帮我按形状分类吧?生上台操作。
师:他分的很准确,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生:回答(回答的很清晰,掌声欢迎他回到座位)师:那我们给这些图形取个名字吧生:我把这些叫做长方体,(师:你为什么这样取名字?)生:因为它是长长方方的。
生:我把这些叫做正方体,(师:你为什么这样取名字?)因为它是正正方方的。
生:我把这些叫做圆柱体(师:你为什么这样取名字?),因为它像个柱子。
生:我把这些叫做球体,(师:你为什么这样取名字?)因为它像个球。
(从右侧拖出四个名称条)师:这些图形都是立体图形,也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四个字)现在我们来分别认识一下这四种图形。
二、教授新知(一)正方体和长方体1.初步认识长方体师:首先让我们拿出长方体,摸一摸上面的面,你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师:像这样平平的面有几个?数一数?生:一共有六个面师:我们按照一定的方向来数一数,先数上下,再数左右,再数前后,1,2,3,4,5,6(长方体有6个面)师:让我们看一看、比一比它们的上下两面,形状有什么特点?生: 我发现上下两形状完全相同的师:那么除了上下面还有哪些面形状相同的呢?生:左右面相同生: 前后面相同师:我们把类似于前后面,上下面,左右面,统称为相对面,所以长方体的相对面形状相同。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第一篇: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会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会认识各种不同形态的圆柱。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师:出示学具中颜色相同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手中拿的两个物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能形象的说出来吗?(这时学生的答案很多,大部分学生认同“一个胖的,一个扁的”,此时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师再次出示学具中的一些图形,让学生区别哪些是“胖的、扁的” 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些“胖”的物体,他们都属于立体图形,那么那些“扁”的图形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平面图形,在以后会学习到。
二、情境认知师:今天老师把我获得创意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带来了,你们想看看吗?生:想。
师课件出示机器人,问为什么会获得一等奖?生:因为它们都是用图形搭成的。
师: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机器人中有没有相同的图形呢?现在老师邀请你们把它拆开,你们能把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吗?同桌讨论,分成几类?师:哪个孩子先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其他的孩子仔细倾听,看你们分的和他们一样吗?生分。
师:像这样每种形状相同的图形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课件,并在黑板上板书名称。
三、操作学习,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师:请同学们从你们的学具袋里拿出一个长方体,放在桌上,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学生描述,师随机板书)B、感知正方体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拿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精选1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篇1教学目标: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关键:观察比较中认清各种图形的特征。
课前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教学过程: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
“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
”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
学生评价结果。
观察与交流中初步认识。
从实物图中直观地抽象出各种平面图,用实物体描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加深认识。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出示3 6页l,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
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认识和理解平面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特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对图形有了一些初步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认识。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掌握更丰富的图形知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正确地辨别和命名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正确地辨别和命名这些图形。
2.教学难点: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观察比较法、分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学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认识圆形: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圆形,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的特征,如曲线、无角等。
(2)认识正方形、长方形: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如四条边、四个角等。
(3)认识三角形: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点,如三条边、三个角等。
6.1《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6.1《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识别这几种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几何图形语言。
3.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
2.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识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识别所学的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磁性黑板、贴纸。
2.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模型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图形,激发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兴趣。
2. 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在磁性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识别游戏,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手中的图形模型或图片放在身后,其他组员根据描述猜测是哪种图形,猜对的组加分,最后评选出最佳小组。
4. 应用: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然后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其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模型或图片,并标注名称。
2.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其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图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认识图形》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以及能够识别这些图形。
-举例解释:重点讲解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圆是一个闭合的曲线等特点。通过对比不同图形,强调每种图形的独特性。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分类图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展示常见的物品,如书本、红绿灯、硬币等,来说明这些图形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圆的特征。通过举例和比较,帮助大家理解这些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找出教室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认识图形》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描述和分类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使学生能够感知图形的形状特征,发展其空间想象力。同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使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图形特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提升数学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符合新教材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认识图形》(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认识图形》(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上课的内容是《认识图形》,这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部分。
我们将要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基本的二维图形。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这些基本图形,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够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名称和特点,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为了上这节课,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模型,以及一些练习题。
我会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引入图形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我会逐一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我会让学生试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计算图形的面积或者找出隐藏的图形。
在课堂的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对于板书设计,我会将图形的名称和特点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作业题目包括:1. 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2. 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3. 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4. 找出隐藏的图形。
上完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和活动,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图形。
这就是我对于《认识图形》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和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这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因为只有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这些基本图形,才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它们。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辨别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2.学生能够描述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3.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描述平面图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一)内容1. 平面图形的种类教师向学生介绍平面图形的种类:点、线段、直线、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 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点:没有长度,没有宽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可以量。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没有限制。
•射线:有一个端点,长度没有限制。
•角:由两条线段组成,有角度,用度数表示。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有三个角,内角和为180度。
•四边形:由四条线段组成,有四个角,内角和为360度。
•圆:由一条封闭曲线组成,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3. 平面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教师向学生介绍平面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街道上的交通标志、建筑物的形状等。
(二)方法1. 视频教学法通过播放认识平面图形的视频,让学生对平面图形产生兴趣和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发言,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2. 游戏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乐趣来认知平面图形,如开展寻找平面图形之旅、玩画图填空、图形连连看等游戏,加深记忆,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操作式学习法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认知平面图形,如用纸片做三角形、四边形等形状,并在操作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认识平面图形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知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
2.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平面图形?(二)讲解1.介绍平面图形的种类:点、线段、直线、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解释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3.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发现并描述平面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练习1.开展寻找平面图形之旅,引导学生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平面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并认识基本几何体。
教学准备:教师有四个几何体模型和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情景。
(全班参与)
老师要在班中找一个人,怎么办?
1、讨论一:找怎么样的人?(男→瘦→最高→姓?)
2、讨论二:怎么找人?(按规则找人)
【教学时首先用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结合生活实际,记忆一些问题方法,为教学问题铺路。
】
二、进入教学情景,讨论问题。
(小组讨论)
给物体分类。
(屏幕上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出示课题。
先思考同桌讨论,再按照讨论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体。
学生分类(允许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类,也可以是3类或2类,学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些比较规则的物体。
三、新授,让学生在讨论中求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长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从桌面上举起来。
学生找到后,教师出示长方体。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摸一摸,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给它起什么名儿?
在小组中讨论。
学生讨论长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2)师举起正方体,它的形状和长方体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找出来,再给它起
一个名字。
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3)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图形。
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认识圆柱和球
(1)同桌互玩两种物体,让学生在玩玩想想中区分圆柱和球,两生扮演小老师,按研究结果,上来介绍圆柱的形状特点。
(先在小组里互说,再请代表在班里说。
)小朋友在小组里交流学习并反馈。
(2)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圆柱和球体。
3、小结(摸一摸,说一说)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说出各个图形的特点。
分辨出只有球和圆柱能滚动,正方体和长方体不能滚动。
四、巩固所学,游戏激趣
1、做课本上练习。
2、猜一猜,
3、观察机器人悠悠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让学生用各种形状搭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