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卵巢多囊、高雄激素水平和月经紊乱等症状。
中医认为,PCOS与肝气郁结、痰湿内生、血瘀等病机相关。
近年来,中医学在PCOS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简单综述中医学在PCOS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医病机及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理论,PCOS的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痰湿内生、血瘀等。
肝气郁结是PCOS发生的根本病机,而痰湿内生和血瘀则是由肝气郁结引起的病理反应。
中医病机认为,肝气郁结可导致肝胆失调,调节卵巢功能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进而引发黄体功能不足、卵巢多囊等症状。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原则是疏肝解郁、化痰祛湿、活血化瘀。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 1、清肝泻火,清肝活血;2、疏肝解郁,平肝理气;3、祛湿化痰,止痰软坚;4、补脾益气,调和气血;5、养阴补血,滋阴养血;6、统领扶正,化瘀通经等。
中医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方包括逍遥散、丹参等。
逍遥散是一味经典的中成药,具有疏肝解郁,平肝理气的功效,用于治疗PCOS具有良好的效果。
丹参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PCOS治疗中用于调节月经,改善卵巢功能等。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疗法之一,针灸治疗PCOS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活血化瘀,改善卵巢微循环等,达到调节卵巢功能,改善PCOS的症状。
营养调理营养调理是PCOS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PCOS患者应以清淡食品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肥甘厚味和刺激性食品等。
结语中医学在PCOS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营养调理等。
然而,目前研究还较为初步,需要更多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中医治疗PCOS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9:CHINA'S NATUROPATHY,Mar.2021,Vol.29No.5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鲜颖,李若烟,夏宛廷,曾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川成都610075)【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西医药物或手术方式干预都有一定的弊端,中医特色疗法操作简易,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深受患者喜爱。
该文系统总结了针刺、灸法、耳针、穴位贴敷、埋线等不同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目【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针刺;灸法;耳针;穴位贴敷;埋线中图分类号:R270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ki.11-3555/r.2021.0546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女性,发病率为5%〜10%。
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闭经、不孕、肥胖、多毛等闪1PCSS属中医“月经失调”“闭经”“不孕”“肥胖”等范畴。
中医认为,月经生理及生殖功能与肾多干、脾三脏及冲、任二脉关系较为密切,PCOS的病机以肾多干、脾三脏功能失调为本,以血瘀、痰湿阻滞为标该20%年我国 最新诊疗指南明确提出,西医治疗PCOS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闪,以调整月经周期、诱导排卵、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雄激素水平等药物干预为辅,必要时采用手术干预。
西医治疗疗效迅速,但具有一定依赖性,骤然停药后病发。
中医特色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患者的认可。
笔者通过对中医特色疗法在PCOS的应用 进行概述,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包括、埋线、针灸、穴位贴敷、埋针等在治疗PCOS中的研究进展。
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被广泛应用于PCOS的治疗。
针刺能够降低黄体生成素、性激素、睾酮等激素水平,调整周期,调节糖代谢及脂代谢,诱导排卵匚6该针刺常用主穴可取关元、三阴交、阴陵泉任极、大赫等6在辨证方面,痰湿阻滞证可选、中脱和丰隆,行泻法;脾肾气虚证选脾俞、肾俞、太白、太溪,行补法;肝郁气滞证选内关、期门、蠡沟,行泻法囚。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定程 度 的糖 代谢 障碍 ¨ 4 ] 。I R导 致 糖尿病 、 糖耐量受损( I G T ) 、 高血脂 预 测 P C O S — I R 的一 个 重 要 指 标 。
R家 族史 。 的高胰 岛素血症 ( H I ) 可诱发 H T , 及I 上述因素通过影响胰岛素一 受体反 机制可能为 :①H I 作用于卵巢胰 1 . 2 肥 胖 及 炎 症 肥 胖 常 伴 有 应链的任何一个环节 ,导致 I R的 岛素 、 胰 岛素 样 因 子一 1 ( I G F 一 1 )受 I R、血 脂异 常 及低 度 炎性 状 态 , 是 产生 。
1 西 医病 因病 机研 究 致 I R综合 征 易患性 增加 。
P C O S的确切 病 理生 理 机制 尚 细 胞成 熟 和减数 分裂 。 P C O S — I R的 1 . 5 青春期发育亢进 学说 不 明确 , 可 能与 下丘 脑一 垂体一 卵巢 病 因可 能还 涉及 以下 几个 方 面 :
・
综
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 的 中西 医研 究进展
祖 义志 成 都 中医药大 学 2 0 1 4级 硕 士研 究生 6 1 0 0 7 5 四川 成都 市 十二桥 路 3 7号 陈 秋 成 都 中医药大 学 附属 医院 冷 兴川 唐小妹 方 威 王建峰
6 1 0 0 7 2
成都 中医药大学 2 0 1 4 级硕士研究生 6 1 0 0 7 5
者年龄多在 2 0 ~ 4 O岁 ,大 多数 起 脏合成分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游 改其遗传基 因对 出生后病理 的易
病于青春期。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 我 离睾酮增加 ,使雄激素活性增加 ; 感性 。
国育 龄 期 女 性 P C O S发 病 率 约 为 ④ I R或 H I 可 直 接 影 响 下 丘 脑 造 1 . 4 低 出生体 重 许红 等 [ 1 0 通 过 8 %~ 1 7 %, 其 中超 过 3 0 %属 于难 治 成 促 性 腺 激 素 分 泌 混 乱 , 部 分 随 机 对 照 研 究 发 现 低 出生 体 重 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由于雄激素水平增高引起的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囊性卵巢、排卵障碍和激素紊乱等症状。
该疾病一
直以来都是中医学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和瘀血互结。
中医学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和
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草药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学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四物汤、川芎嗪、柴胡桂枝汤等,这些药物可以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等,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
征。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功能的疗法。
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
合征的发病与肝郁气滞、脾虚湿滞等相关,针灸可以调理这些脏腑的功能,达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的效果。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提高排卵率和孕率,改善患者的生育能力。
尽管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该病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是通过改善
症状来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和生殖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药的疗效
和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验证。
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相信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将会发挥更大
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研究进展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0 1 3 年第 3 4 卷第 9 期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多 囊 卵巢 综 合 征所 致不 孕 的研 究 进展
张 珂
( 陕西 中 医学院 2 o 1 2 级研 究生 ,陕 西 成 阳 7 1 2 0 4 6 )
摘 要 : 多 囊 卵 巢综 合 征 所 致 不 孕 是 多囊 卵巢 综 合 征 患 者
[ 1 8 ] 康文娟, 都增强 . 外洗外 敷方 1 ~4 号 配合胰 岛素 治疗糖尿 病足 坏疽 3 O例口] .陕西 中医, 2 0 0 9 , 3 0 ( 1 1 ) : 1 4 9 3 . [ 1 9 ] 易建昌, 黄联继 , 易建平 . 针药结合治疗 糖尿病 足临床观察 [ J ] .
芬l 5 ] 教 授治疗本 病的特点是 以益 肾健 脾为治疗 原则 , 化 湿为 大法 , 注重 患者心理调护 。蔡小荪[ 6 ] 教授认 为, 肾精不 足导致
卵子难 以发育和成熟 , 痰湿 血瘀 阻碍 冲任 和胞脉 为本病排 卵 功 能障碍 的原 因, 治法为补 肾养血 助发育和化痰通络促 排卵 。 韩延华 l 7 ] 教授认 为, 本病 以 肾虚 为本 , 肝郁 为标 , 其 发病 多为 本 虚标 实。故立益 肾调肝 、 活血调经为治疗大法 。
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 0 1 0 , 1 6 ( 4 ) : 4 0 6 -4 0 9 .
活血调经 , 推动气血运行使胞宫泄而不藏 。卵泡期 : 宜补 肾益
[ 1 7 ] 廉德胜 .中药煎液浸泡辅助治疗糖 尿病足 临床 观察[ J ] .中国中 西医结合杂志 , 2 0 0 8 , 2 8 ( 1 2 ) : 1 0 8 9 .
1 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研究进展
2临床辨证论治进展
D V T 多发 生在下肢及 盆腔静 脉 ,大多数学 者认为 ,瘀血 阻于 脉络 是本病 的基 本病机 - 4 _ 。许 多医家根据本病 的病 因病机及 临床表现 ,进 行分 型辨证论 治 ,因其辨 证分型变化 较大 ,标 准也不尽相 同 ,所 以在 治疗上 出现 了百家争鸣 的情 况 ,但均 取得 了满意 的疗效 。这也充分体 现 了祖 国 医学 中 同病 异治 、异病 同治的学 术思想 。侯玉芬 等 将本病 分为三 型 :湿热下 注型 、血瘀 湿重 型和脾 肾阳虚 型。芦琳 将 本病概
例,总有效率1 0 0 %,认为本药熏洗患肢,能扩张局部血管,使周围组
[ 4 ] 高怀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临证探要[ J ] _ 中医药学
刊, 2 0 0 1 , 1 9 ( 2 ) : 1 7 9 .
[ 5 ] 侯玉苑 刘明, 周黎丽. 实用周围 血管疾病学[ M ] .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 0 0 5 : 3 1 2 .
[ 6 ]
括为 湿热 、瘀 血 、气血虚 ( 脾虚 、阳虚 )三型 。经汇总 王景春 、杨
修身 】 、刘维善 、陈光等” 临床报道 其疗 效均确切有效 。综上所述 ,
可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病因不外责之于湿、热、瘀、虚 ,此四种
致病 因素 或单独发病 ,或两种 、或几种相 互影响 ,共同作用 而导致深 静 脉血栓形 成 ,治疗 原则上应 以清热利 湿、活血化 瘀 、补脾 益气为总
国眶|虱暖猛
2 0 1 3 年1 月第 1 1 卷 第1 期
・
文献综述 ・ 7 1
Ho m a n s 征阳性Ⅲ。当时由于科学技术在临床医学辅助学科上的应用局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卵巢多囊、高雄激素血症和不孕不育。
PCOS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给女性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中医学对PCOS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揭示了其发病机制,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本文将对PCOS中医学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中医对PCOS的认识在中医传统理论中,PCOS的病因主要与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痰湿内蕴有关。
肝肾不足导致了脏腑失调,气滞血瘀造成了月经紊乱和卵泡发育异常,痰湿内蕴则导致了卵巢功能异常和多囊的形成。
中医治疗PCOS的关键在于调理肝肾、理气活血、祛痰化湿。
通过中药、针灸、艾灸等方法调理患者的体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PCOS一直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中医师会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
如养肝益肾、调理气血的方剂,具有缓解PCOS症状、调理内分泌的作用。
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祛痰化湿作用的中药方剂,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卵巢多囊的症状。
临床实践表明,中药治疗PCOS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月经不调、卵巢多囊、雄激素水平升高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
3. 艾灸治疗艾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对于PCOS的治疗同样有一定的作用。
艾灸可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祛湿化痰,对于调理患者的体质、改善患者的月经不调、卵巢多囊等症状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选择经络穴位进行艾灸,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达到调理内分泌系统、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的目的。
三、中医治疗PCOS的研究进展2. 针灸对PCOS的研究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对于PCOS的治疗研究也逐渐增多。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理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月经不调、卵巢多囊等症状。
通过选择经络穴位进行针灸可以提高患者的雄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生育能力。
一些实验研究还表明,针灸可以调节卵巢中雄激素的合成,减少卵巢多囊的形成。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现状
1 辨 证 论 治
Hale Waihona Puke 如 高 稚 6 将 0例 多 囊 卵 巢综 合 征 患 者 按 中 医 辨 证 分 为 痰
湿 型 、 虚 夹 瘀 型 、 经 郁 热 3型 。 湿 型 以 苍 附 导 痰 汤 加 肾 肝 痰 减. 肾虚 夹 瘀 型 以 归 芍地 黄 丸加 味 , 经 郁 热 型 以丹 栀 逍 遥 散 肝
加 减 , 煎 , 日 l剂 , 药 期 间 监 测 B T 服 用 7 1 水 每 服 B。 ~ 4剂 如 未 排卯 . 续 服 用 . 疗 3个月 为 l 程 。 果 总 有 效 率 8 . %。 继 治 疗 结 83 3
妊娠 率 5 . . 型 疗 效 基 本 一 致 。 显 著 性 差 异 ( > . ) 张 00 各 % 无 PO 5 。 0
中医药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研 究现 状
吕晶武 高 月萍
( 南京 中医药大 学 , 苏南京 2 0 2 ) 江 10 9
摘 要 多囊 卵 巢 综 合 征 是 一种 发 病 多 因性 、 临床 表 现 多 态性 的 综 合 征 。 目前 , 医 药 治 疗 本 病 多 采 用 辨证 论 治 、 中 专
补 肾化 痰 祛 瘀 方 为 基 本 厅 , 物 组 成 : 地 黄 2 g 首 乌 2 g 药 熟 0, 0, 菟 丝 子 1 g 淫 羊 藿 1 g 续 断 1 g 当 归 1 g 丹 参 1 g 月 南 5, 0, 5, O, 5 ,口
1g组 成 闷加 陈 胆 星 1g 便 秘 加 大 黄 1g 小 腹 冷 加 补 骨 5 胸 O, 0,
中 图分 类 号
R 1 .5 . 7 1 05 7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关 键 词】 多囊 卵巢综 合征 ; 中医 ;西 医 中图分 类号 :R 7 1 1 . 7 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2 3 - 0 0 4 3 — 0 2
多囊 卵巢综 合征 ( P C O S )常见 于青春 期及 育龄 期妇 女 ,是 一种 高发 的、临床表 现多样化 的且病 因极其复杂 的 内分泌 紊乱性疾病 ,其 特征是高雄激 素和胰 岛素抵 抗以及持续性 无排卵 。 1病 因病 机 1 . 1中 医病 因病 机 :翻 阅相 关 中医 古籍 文 献 ,并无 “ 多囊 卵巢 综 合 征 ”这一 病名 的记 载 ,但 通过 对多 囊卵 巢 综合 征 的临床 症状 及体 征
2 0 1 5年 8月第 1 3卷 第 2 3期
・
文献综述 ・ 4 3
多囊卵巢综合征 的 中西 医诊疗研究进展
旋 静
( 长春 中医药大学 附属 医院肿 瘤血 液科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1 )
【 摘 要】 近 年 来 ,在 妇科 内分 泌疾 病 中, 多囊 卵 巢综合 征 ( P C OS )是 发病 率 比较 高 的一 种疾 病 ,现 已成 为妇 科疾 病 中备 受 关注 的焦 点 。 迄 今 为止 , 多囊 软 巢 综合 征 的 发病 原 因还 不 是 十 分明 确 , 但是 在 , 床 中, 中 医通 过 辩 证 分析 对 该 病 已经 有 了很 好 的 认识 ,并 且 也拥 有 着 其独 特 的 治 疗 方 法 。通 过 不 断地 对 该 病进 行 实 验 观 察 与 临床 研 究 ,使得 中 西 医对 该病 都 有 了更 多 的 了解 和 认识 ,现 将 近 年 来 的研 乃后天之本,主统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西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黑棘皮症等,属祖国医学的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范畴。
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1]。
由于本病发病为多因性,表现呈多态性,所以对于pcos的治疗,众学者各有己见,治法各异。
现就本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药治疗国内文献中关于中药治法的报道多是辨证论治、中药组方人工周期、自拟方和针灸穴位疗法。
1.1辨证论治pcos的发病涉及肝、脾、肾等脏腑与气血冲任督带、胞宫等有关月经失常的功能失常有关。
陈锦黎等[2]采用补肾化痰法治疗痰湿阻滞肥胖型pcos57例,治疗6个月,闭经、体重指数、雄激素水平、lh/fsh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1.22%。
杨正望等[3]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pcos45例,总有效率84.4%。
王兴娟[4]认为本病当从肾阴不足、痰温郁火辨治中、用滋阴降火法治疗,总有效率86.67%,其认为滋阴降火法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1.2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将中医月经周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性腺轴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周期性的中药治疗。
申霞[5]采用中药治疗pcos105例,均用补肾活血方加减,月经后期加枸杞子、何首乌;排卵前期加丹参、泽兰、香附;排卵后期加杜仲、川续断、桑寄生、阿胶;经前期加川牛膝、桃仁、百花、三棱。
治疗2-4个疗程后,痊愈72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90.48%,妊娠52例。
薛秀伟等[6]应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本病,经后期用卵泡汤,经间期用排卵汤,经前期用黄仲汤,月经期用调经汤,对照组服用克罗米芬,结果显示治疗组妊娠率较高,且中药治疗对卵巢无过度刺激。
1.3自拟方法疗有学者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出自拟方药。
柴丽宏[7]自拟中药疏肝清解汤,治疗青春期pcos30例,共治疗6个月,停药3个月后显效率80%,有效率10%,停药6个月后显效率70%,有效率16.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作者:贾汝楠刘玉兰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12期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是目前青中年妇女发病率较高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此病可由多方面因素诱发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紊乱。
是育龄期妇女月经不调,不孕等疾病的主要诱因。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进展;致病因素;中医病机;西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Abstrac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s an endocrine disorder syndrome with reproductive dysfunction and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It is at present the endocrine system disease with high incidence rate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women,and this disease can be induced by many factors,causing 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function axis disorder.It is the main inducement of irregular menstruation and infertility and other diseases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In this paper,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research are elaborated,and the progress of modern medicine research and TCM research on PCOS,an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re listed.Keyword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Research progress; Pathogenic factors; Pathogene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中图分类号:R242;R71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2.033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焦剑波(综述);李天禹(审校)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24(35)3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特征包括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血症(HA)、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卵巢多囊样改变。
目前PCOS的病因机制未完全探明,且病程长、易复发,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近年来,中西医学界针对PCOS治疗提出了多种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疗效。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PCOS的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今后PCOS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帮助。
【总页数】5页(P448-452)
【作者】焦剑波(综述);李天禹(审校)
【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遵义医科大学附属附属医院
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5
【相关文献】
1.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2.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3.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发病机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4.中西医治疗多
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5.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诊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人类生殖协会共 同推出 P C OS的诊 断标准是 :① 临床 出 现持续无排卵或偶发排卵 ;②临床和/ 或生化指标提示存 在高雄激素血症 ,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 高雄 激素的原 因; ③卵巢呈多囊样 改变 ;④符 合上述 三项 中的两项者可诊 断为 P ( ) [ ) s [ 2 ] 。近年来随着对 P C OS 的深入研究 ,在诊断 和治疗上都取得了很大 的进步 。
腺功能异常 、遗传 因素、环境 因素等有关 。
2 中医治疗
2 . 1 辨证 论治 目前 ,中医对 P ( ) [ ) s 无统一 的辩证分型 标准 ,临床 辨证 分 型、治疗 方法 、所 用药 物 不尽 相 同 , 但大体都从 肾、脾 、肝人手 。马春芬[ 7 等将该病分 三型 : ① 肾虚型 ,方 用六味 地黄丸加 减。②气滞血瘀 型 ,用 柴 胡疏肝散合 少腹逐瘀 汤加减 。③ 痰阻型 ,方用苍 附导痰 丸合桂枝茯 苓汤加减 。苏 薇[ 日 将多 囊卵巢 综合征 临证 分 为三型 :① 肾虚痰 实型 ,治宜 补肾化痰 。药 用 :菟丝 子 3 0 g ,淫羊 藿 2 0 g ,熟 地 黄、 山萸 肉、 巴戟 天 、茯 苓 各
多 囊卵 巢综 合征 ( p o l y c y s t i c o v a r y s y n d r o me ,P — C O S ) ,是最常见 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 ,发病率 占生育 年龄妇女 的 5 %~1 0 %,占不 排 卵 性 不 孕 症 的 5 0 %~ 7 0% [ 1 ] 它是以持续性 无排 卵、高雄激 素或胰 岛素 抵抗 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 的症候群 。其 临床特 点为闭经 、肥 胖 、多毛 、不孕 、双侧卵巢呈 多囊样改 变 。2 0 0 3年欧洲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女性群体。
传
统的西医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口服避孕药或其他荷尔蒙药物来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系统。
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常常带来的副作用或治疗效果不佳,促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将目光投向中
医药治疗。
正常的中医观念认为,PCOS是由于肝郁气滞、痰湿内盛和肾虚导致的。
因此,中医药治疗的原则是调理全身气血,增强免疫力,以及平衡内分泌等。
1. 基于药物治疗的中医疗法
首先,中医药可以通过平衡患者的内分泌和改善慢性炎症来改善PCOS的症状。
例如,柴胡、当归、枸杞子、川芎、乌鸡白凤丸等药物可以舒缓人体的情绪、减少体内的痰湿,
缓解肝郁气滞的情况。
此外,穿山甲、鹿茸等滋补肝肾的药物可以为体内的卵巢和子宫提
供充足的营养。
很多中医学家发现,PCOS患者的饮食中往往有许多反复无常的因素。
为了改善病情,中医药建议患者饮食要健康、适量,避免过度的高热量密度、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
特别是,胡萝卜、苦瓜、海藻、黄花菜等食物可以清洁体内毒素,消除痰湿,保持人体健康。
此外,中医药也推荐患者通过调理情绪、保持体育锻炼等方式来减轻PCOS的症状。
例如,通过瑜伽或医学按摩,可以舒缓心情、减轻紧张感,缓解肝郁气滞情况。
总之,中医药为PCOS患者提供了一条健康长久的治疗路径。
相比于传统的药物治疗,中医药旨在针对患者的整体情况,以改变病理生理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单纯缓解症状。
前提是,患者应该接受过专业的中医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一、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肾虚、脾虚、气滞、痰湿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脾主运化,是气血生成的重要器官;气滞痰湿是中医对于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要调理肾脾,并引导气血畅通,祛除痰湿。
二、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白芍、川芎、丹参、枸杞子等。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祛痰化湿等功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内分泌状况,调节卵巢功能,提高生育能力。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等,这些穴位可以调和气血、调理内分泌,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症状。
艾灸疗法也常常与针灸疗法相结合使用。
3.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于调理身体的重要性,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也是如此。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避免食用寒凉生冷的食物,如生冷水果、冰饮等,以免伤脾胃功能;同时还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适当摄入些许温性食物,如小米、糯米、韭菜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气血状况。
三、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改善患者症状、调理内分泌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国内某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采用中药调理结合针灸疗法治疗PCOS患者,其月经恢复正常、排卵恢复及妊娠率均有较好的效果。
还有研究表明中医治疗PCOS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提高患者生育能力。
四、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独特优势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强调整体调理,重视调理气血、阴阳平衡,而非仅仅针对某一个症状进行治疗。
中药疗法因其温和、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更加适合PCOS患者的需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补充肌醇似乎可以改善卵巢功能,增加排卵率和月经周期的频率[10-11]。
然而,现无高质量的证据支持肌醇的有效性,因此它仅被视为一种实验性疗法,不过它的疗效展现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1.1.2IR的治疗胰岛素抵抗是PCOS最典型的特征之一。
研究发现,65%~95%的PCOS女性存在IR和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compensatory hyperinsu-linemia,CHI)[12]。
过多的胰岛素可过度刺激卵巢组织,导致卵泡内膜细胞雄激素合成增加,间接损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13]。
目前,最常见的治疗IR策略为使用胰岛素增敏药物,如二甲双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receptor agonist,GLP-1RA)、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其中二甲双胍在PCOS治疗中被广泛应用[12]。
二甲双胍可增加肝脏和其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防止卵巢中胰岛素过度活化[14-15]。
这一机制可能与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呼吸链、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16]有关。
此外,二甲双胍还被报道具有纠正月经模式、恢复排卵甚至提高怀孕概率的作用[17-18],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对于二甲双胍不能耐受后反应不良的女性,可选择TZD治疗[19]。
1.1.3HA的治疗HA中雄激素过度活化可能导致排卵障碍、月经紊乱、毛发和痤疮等问题[20]。
对于HA的治疗,常用的抗雄激素药物有醋酸环丙孕酮、螺内酯、非那雄胺和氟他胺等。
其中醋酸环丙孕酮的抗雄作用最强,可以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直接抑制雄激素的生成,并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的合成,阻断雄激素在外周靶器官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月经失调、排卵异常等临床症状[2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传统医学中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有关。
中医体质辨识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有效调理患者的内分泌平衡。
针灸疗法在调节患者月经周期、改善排卵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中药调理月经周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医药联合心理疗法的综合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将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研究进展、体质辨识、中医药、针灸疗法、中药调理、月经周期、心理疗法、效果评估、进展、研究、临床实践、治疗方法、策略。
1. 引言1.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治疗、针灸疗法、中药调理月经周期以及中医药联合心理疗法等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不断深化,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性得到了初步验证,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也逐渐形成。
中医药联合心理疗法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前景。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为中医治疗这一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相信将有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管理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2. 正文2.1 中医体质辨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患者往往伴有月经不调、多毛、肥胖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与气血两虚、肾虚湿盛、痰浊阻滞等体质有关。
中医体质辨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根据中医理论,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搏等生理指标和询问其生活习惯、体征等,中医医师可以确定患者的体质类型,如气虚体质、阴虚体质等。
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其特征包括高雄激素水平、卵巢多囊以及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
近年来,中医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对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和总结。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从病因病机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
传统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肝郁气滞、脾胃虚弱等引发的内分泌紊乱。
近年来,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密切相关。
这些新观点的提出,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在治疗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药物、针灸、艾灸等手段调理气血、益肾阴、疏肝理气,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
研究表明,采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不调、卵巢多囊等症状,提高生育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育能力,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些研究还表明,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甚至优于西医药物治疗,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这些临床实践的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也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医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中医治疗的机制和方法。
一些研究者还尝试结合中西医治疗,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途径。
可以预见,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将会迎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中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医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和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和西医诊治研究进展对近年来中医和西医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状予以概述,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治;西医诊治;研究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
以月经紊乱、不孕、多毛、肥胖、痤疮、双侧卵巢持续增大,以及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为临床特征[1]。
PCOS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是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PCOS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0~30岁,育龄期妇女发病率为3.5%~7.5%,严重者对生育造成威胁[2]。
1 病因病机1.1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古籍中并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其主要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之功能失调,肾、肝、脾三脏功能失常。
肾虚是主要因素,《傅青主女科》:“经水出诸肾”;《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肾藏精,主生殖,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
肾精充盛,冲任调畅,气血调和,则月事以时下。
若肾气不足,肾精不能化生气血,冲任不充,则致月经失调、不孕等[3-4]。
肝郁气滞是另一个因素。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
肝主疏泄、藏血,又称“血海”,冲任起于胞中而通于肝,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
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肝血亦不足,则致月经失调、痛经、闭经。
肾虚天癸迟至,脾虚内生痰湿,阻塞冲任,气机不畅,血虚瘀滞[5-6]。
概况起来,PCOS的病因病机为肾虚、痰湿、气滞血瘀、肝经湿热互结,虚实错杂,冲任不能相资,胞宫藏泻失职以致月经停闭。
1.2 西医病因病机西医学中普遍认为PCOS主要与肾上腺功能失调、细胞色素P450c-17a调节失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异常、肥胖、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及遗传因素有关[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讯作者:李伟莉,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E m ai:l li w eili 800@si na .co m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曹 芬,李伟莉(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 230038)摘要: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具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异质性的疾病,其治疗不仅包括减重、降雄、减轻胰岛素抵抗、促排卵及手术治疗,中医药和针灸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也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 lycystic ova ry syndro m e ,PCO S)是由生殖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10%,在无排卵的不孕症患者中约占70%。
PCO S 临床表现呈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如闭经、月经稀发或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多毛、肥胖、卵巢多囊性大、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L H /FS H 比值升高等。
中医史籍对本病无专门记载,但根据其症状可归于 月经量少 、 月经后期 、 闭经 、 不孕 、 崩漏 等病范畴。
中医认为PCO S 的发病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多由肾精不足、冲任乏源;脾肾阳虚、痰湿内生;或肝气郁结、化火化热而导致本病的发生[1]。
现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西医治疗1.1 控制肥胖、调整生活方式 PCO S 患者有50%左右为肥胖症,主要为向心性肥胖。
控制体重主要是中等卡路里限制的节食和加强锻炼[2]。
另外调整生活方式还包括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奏、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热能摄入、避免长期精神紧张、避免使用塑料制品等。
但控制体重不宜过度,否则走向反面导致神经性厌食,变为极瘦的无排卵状态[3]。
1.2 降低雄激素治疗 由于PCOS 患者高雄激素不是单一来源,应采用综合性抗雄激素治疗。
口服避孕药目前最常用的是妈富隆、达英-35周期应用,但有报道指出口服避孕药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醋酸环丙孕酮(CPA )具有强有力的孕激素和抗雄激素作用,能阻止双氢睾酮和受体结合,通过对雄激素受体和5 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使雄激素失去活性,但CPA 可能加重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不全,H DL 稍微有所下降,虽抗雄激素效果较好,但不宜久用[4];非那雄胺为5 还原酶抑制剂,且不影响其它激素水平,可抑制多毛症状,使血脂水平改善,该药副作用小,通常为胃肠道反应,但可引起男婴生殖器官的两性畸形,故应注意避孕;螺内酯(SPA )为一种醛固酮与雄激素受体的拮抗剂,除利尿作用外,亦具有明显的抗雄激素活性[5],其与口服避孕药或地塞米松联合用效果更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治疗卵巢性高雄激素,目前临床多用国产亮丙瑞林3.75mg 皮下注射,每月1次,连用6月;安体舒通也是一种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与受体结合产生一种无生物活性的安体舒通及其受体的复合物,除抑制甾体激素合成外,还抑制雄激素受体,而且抑制5 还原酶的作用较强。
副作用为月经过多或不规则、乳房胀痛、头痛、性欲减退,亦可引起男胎畸形,应用后4个月内应避孕。
1.3 胰岛素增敏剂 PCOS 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时可选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
前者可降低外周血胰岛素浓度,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减少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并能减少肝糖原的生成;后者可直接抑制类固醇合成酶,减少类固醇的合成,同时又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6]。
噻唑烷二酮类是一类新的胰岛素增敏剂,包括曲格列酮(T rog lita zone ,TG Z)、罗格列酮(R osilitazone ,RGZ )和匹格列酮(P ioglitazone ,PGZ ),它们能够在胰岛素受体后水平提高胰岛素活性,但有研究显示格列酮类可引起动物胎儿成熟障碍,然而在人类还未有相关报道[7];其它一些降糖药如磺脲类、格列奈类(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因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并且对胰岛素抵抗一般没有显著的改善效应,故在PCOS 患者中应用价值不大; 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且在PCO S 患者中经验也有限,故应用极少[8]。
1.4 诱导排卵 克罗米酚(CC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口服促排卵药,属非类固醇类药,具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及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竞争体内雌激素受体,通过反馈作用诱导LH 的排卵前高峰,继而出现排卵。
但该药可导致宫颈粘液异常,不利精子穿过,致子宫内膜过薄,不利胚胎着床,且应用CC 后,排卵者的黄体功能不全及间质致密仍有发生,导致排卵率高而妊娠率低[9]。
自从盆腔超声诊断技术应用以来,发现使用CC 诱发排卵的患者中,有30%以上患者发生发生黄素化未破裂综合证(LU FS),而且部分患者还存在CC 抵抗[10]。
目前CC 用法为:于月经周期第5~9天口服50~100m g d -1,一般连用3~6个周期,超声监测排卵,大剂量应用CC 时应注意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促性腺激素(G n)是耐CC 患者和体外授精一胚胎移植(I VF ET )中最常用的药物,包括FS H 及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 M G )等。
目前G n 促排卵最常用的是低剂量FS H 缓增方案,其主要机理是通过缓慢而小幅度增加FS H 量以达到单个或至多3个卵泡发育的目的,降低多胎妊娠和OHSS 的发生;三苯氧氨(他莫西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小剂量短程治疗具有良好的促排卵作用;来曲唑(LE)是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阻碍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或垂体的负反馈抑制,继而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但对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 患者,由于其可导致服用后雄激素水平更高,对原本失衡的机体内分泌环境更不利[11]。
1.5 手术治疗1.5.1 卵巢楔形切除术 去除一部分卵巢组织及局部所积聚的抑制素,通过反馈使垂体增加FS H 分泌促卵泡发育成熟,分泌适量雌激素,激起LH 释放,利于排卵。
但术后易发生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现已少用。
1.5.2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术(transvag i nal826 安徽医药 AnhuiM ed ical and Pharmaceu tical Journal 2009Ju;l 13(7)i m m at u re f o llicle aspirati o,TV I M FA) TV I M FA治疗PCO S的原理与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相似,其主要的机制为,通过卵泡穿刺抽吸,将未排卵卵泡内的卵泡液吸出,减少了原卵泡中高雄激素对卵巢功能的影响,颗粒细胞胞芳香化酶活性恢复,卵泡局部雌激素上升,雄激素降低,优势卵泡得以进一步增长,促进卵泡发育并排卵。
其操作简便,患者所受损伤更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费用低廉,更易为患者所接受[13]。
1.5.3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OD) 应用LOD可明显降低卵巢雄激素及抑制素生成,增强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
并发症:无效、盆腔粘连、卵巢功能减退、卵巢早衰;注意事项:打孔数不能过多;打孔不宜过深;电凝功率不宜太大;避开卵巢门打孔;促排卵引起的多囊卵巢(PCO)不是LOD的指征。
1.6 辅助生育技术 对于有生育要求但经所有助孕方法失败或经六个月以上标准促排卵周期治疗后有排卵但未妊娠的PC O S患者,可选择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 V F ET)术。
但其流产率较输卵管性不孕高,且OHSS发生率和多胎妊娠率亦较高[12]。
2 中医治疗2.1 中药治疗 目前中医多认为PCOS的发病与肾、肝、脾密切相关,而肾虚是PCO S的本质证侯[14]。
常文艺认为痰湿型予补肾健脾、化痰活血,基础方选苍附导痰丸并加减:苍术、香附、陈皮、黄芪、茯苓、当归、仙灵脾、川芎等;脾肾虚而夹瘀型予益肾调冲活血,基础方选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并加减:菟丝子、杜仲、枸杞子、熟地、当归、山药、川芎、桃仁、红花等;肝经郁热型予泻肝清热、活血调经,基础方选丹栀逍遥散并加减:丹皮、山栀、生地、当归、白芍、茯苓、柴胡、桃仁等。
服用方法:日一剂,经期停服,服药期间监测BBT,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PCOS患者120例,总有效率88.33%[15]。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通过调节 肾 天癸 冲任 胞宫 间的平衡来改善性腺功能,依据月经周期中的四个阶段,分别于经后期补肾滋阴,经间期补肾通络,经前期补肾壮阳,月经期活血通经。
尤昭玲[16]以紫石英、锁阳、覆盆子、山萸肉、地龙、三七、泽泻、泽兰为基本方,根据月经周期分段施治:经后期:血海空虚为阴长阳消期,宜酌加滋阴养血药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等;经间排卵期为重阴转阳期,应在补肾阳的同时加用活血通络药如赤芍、丹参、泽兰等以促进阴阳的顺利转化;经前期为阳长阴消期,应以补阳药为主,以顺应生理变化,促进周期的正常演变;行经期胞脉充盛,血海由满而溢,治应理气调血,促进经血的顺利排泄。
袁雄芳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PCOS38例,各型均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分别拟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活血调经汤,经1~3个疗程治疗后26例痊愈,7例好转,总有效率86.8%[17]。
2.2 针灸疗法 费义鹃等[18]选取肝俞、肾俞、脾俞、关元、中极、子宫穴、三阴交,于末次月经第5天开始进行针刺治疗,1次/d,每次30m i n,电针仪刺激,刺激频率维持3H z,强度以患者能一般忍受,不过度为原则,治疗PCO S患者30例,治愈4例,有效22例,有效率为88.67%。
张丽梅[19]治疗PCOS患者64例,卵泡期口服补肾汤(山茱萸、石斛、肉苁蓉、熟地、巴戟天、白茯苓、石菖蒲、陈皮、香附),排卵期、卵泡期辅以针灸治疗(选用疏波、中等强度,针刺双侧子宫穴、中极穴),治疗3个月为1疗程,症状改善率96%,LH/FS H、T值下降率70%。
2.3 中西医结合疗法 山西荆氏[20]应用补肾活血中药结合克罗米酚治疗,观察420例患者,妊娠率为65%,有效率为87.5%,认为对孕酮反应阴性者单用克罗米酚诱发排卵难以达到满意疗效,而中药活血化瘀、补肾养血具有良好的促排卵作用。
根据女性生殖周期的阴阳转化规律,用中药调整阴阳、补肾养血、活血化瘀,改善卵巢周围血管循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可弥补纯西医治疗的不足。
黎小斌[21]等将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多点电凝术辅以补肾化痰中药(导痰种子方)对PC O S不孕症进行治疗,并与单纯腹腔镜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提示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多点电凝术辅以补肾化痰中药治疗PC O S不孕症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
综上所述,PCOS患者在遗传上、生化及临床表现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其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西医治疗副作用仍较大,且存在停药后易复发的缺点。
中医对治疗本病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其服用不便及依从性差,且疗程长,剂型多样性,故应用较为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