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公式全集
初中物理公式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计算公式:v=s tS ——路程——m ,t ——时间——s ,v ——速度——米/秒(m/s)1m/s=3.6km/h 。
v =s t ,变形可得:s =vt ,t =s v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四、测量平均速度1、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 ,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
t=分+秒。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 t第四章光现象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密度: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 /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 3)m ——质量——千克(kg )V ——体积——立方米(m 3)密度的常用单位g/cm 3,g/cm 3单位大,1g/cm 3=1.0×103kg/m 3。
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密度:ρ=m/V 。
体积:V=m/ρ。
质量:m=ρV 。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第七章 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 地球 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其作用点叫 重心 ,施力物体是 地球 ,用符号 G 表示,其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即与水平面相垂直。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 其几何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采用 悬挂法 来确定。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 成 正比 ,用公式表示是 G=mg ,其中G 表示 重力 ,单位是 N ,m 表示 质量 ,单位是 kg ,g 表示 重力与质量的比 ,其值是 9.8N/kg ,它表示的含义是:质量为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N 。
第九章 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 和受力面积大小 有关,压力 越大 ,受力面积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物体 单位面积 上受到压力叫 压强 ,计算公式:SF P ,其中P 代表 压强,F 代表压力,S 表示 接触的受力面积 。
初中所有物理公式(带单位)
初中所有物理公式(带单位)欧姆定律I=U/R电流:I安培(A)电压:U伏特(V)电阻:R欧姆(Ω)比热容公式Q=mc*t热量:Q焦耳(J)比热容:c J/(kg*℃)时间:t秒(s)质量:m千克(kg)燃烧能量公式(热值公式)Q=mq热量:Q焦耳(J)质量:m千克(kg)热值:q焦每千克(J/kg)做功公式:W=FS或W=Gh功:W焦耳(J)力:F牛顿(N) 重力:G牛顿(N)沿力移动距离:S米(m) 上升高度:h米(m)功率公式:P=W/t功率:P瓦特(W)功:W焦耳(J)时间:t秒(s)电功率公式1 .P=UI功率:P瓦特(W)电压:U伏特(V)电流:I安培(A)2 .P=I^2R功率:P瓦特(W)电流:I安培(A)电阻:R欧姆(Ω)3. P=U^2/R功率:P瓦特(W)电阻:R欧姆(Ω)电压:U伏特(V)电功公式W=Pt电能:W千瓦时(kW*h)功率:P瓦特(W)时间:小时(h)注:1.可以将上式中[P]代换为电功率1~32.电功率单位(千瓦时)可以换算为焦耳,1kW*h=3.6*10^6J压强公式:固体压强P=F/S压强:P帕斯卡(Pa)压力:F牛顿(N)面积:S平方米(㎡)液体压强P=ρgh压强:P帕斯卡(Pa)液体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重力公式:g牛顿每千克(N/kg)深度:h米(m)浮力公式1. F=G浮力:F牛顿(N)排开水重:G牛顿(N)2. F=ρgV液体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重力公式:g牛顿每千克(N/kg)排开液体体积:V立方米(m³)浮力:F牛顿(N)3.F=G1-G2浮力:F牛顿(N)物重:G1牛顿(N)物沉入水后重力:G2牛顿(N)密度公式ρ=m/V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质量:m千克(kg)体积:V立方米(m³)重力公式:G=gm重力:G牛顿(N)质量:m千克(kg)重力质量关系:g牛顿每千克(N/kg)速度公式:v=S/t速度:v米每秒(m/s)距离:S米(m)时间:t秒(s)。
物理公式汇总大全
物理公式汇总大全物理公式是指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符号表示法,通过使用这些符号,我们可以在数学形式下描述和分析各种物理问题。
因此,精通物理公式是深入了解物理学本质和积累实践经验的重要前提。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汇总最主要的物理公式,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和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力和运动学公式力和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两个基本领域,涉及物体如何移动,及其移动受到的影响。
下面是运动学和力学的公式汇总:1、斯涅尔定律:n1 sin (θ1) = n2 sin (θ2)2、运动学:d=vt + (1/2)at²3、牛顿第一定律:F=ma4、牛顿第二定律:F=dp/dt=mdv/dt5、牛顿第三定律:F1 = -F2热力学公式热力学是物理领域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物体与热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热力学的公式汇总:1、温度:T = (K - 273.15) ℃2、热量:Q = mc∆T3、熵变:ΔS = Q/T4、理想气体定律:P × V = n × R × T5、热机效率:e = 1 - (Tc/Th)电学公式电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领域之一,涉及电荷和电磁现象的属性。
下面是电学的公式汇总。
1、库仑定律:F = kq1q2/d²2、安培定律:B = μ0I/2πr3、电场强度:E=k * Q/r^24、电势差:V=KQ/r光学公式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光传播和反射。
下面是光学的公式汇总。
1、华氏衍射:Xm = mLλ/d2、焦距:1/f = 1/do + 1/di3、布儒斯特角公式:n1/n2= tanθi/tanθr总结:以上物理公式仅涵盖了物理的基本领域,如果您进一步了解,需要更深入的了解,请参考课本或其他物理参考书。
尽管这些公式看起来很简单,但它们都充满了意义和深刻的框架,您可以用它们来更好地了解和分析物理现象和规律。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您理解和运用这些公式。
物理公式大全归纳
物理公式大全归纳一、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理解口诀:1.第一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
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
正负符号要准确,收入支出来理解。
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强调:(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等见课本。
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公式是描述自然界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它们包含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这里将介绍一些常见和重要的物理公式。
力学方面的公式: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2. 动能公式:K = 1/2 mv^23. 势能公式:U = mgh (重力势能),U = 1/2 kx^2 (弹性势能)4.功和功率:W=F·s,P=W/t5.动量定理:F·Δt=Δp6.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热学方面的公式:7.热传导方程:Q=k·A·(ΔT)/d8.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9.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10.热力学第二定律:ΔS=Q/T电学方面的公式:11. Ohm定律:V = IR12.电功率公式:P=IV13.电容器充放电公式:Q=CV,U=1/2CV^214.高斯定理:Φ=E·A15.法拉第定律:I=n·F·v光学方面的公式:16.焦距公式:1/f=1/v+1/u17.光速:c=λ·f18. 斯涅尔定律:n1·sinθ1 = n2·sinθ219. 光的能量:E = hf量子力学方面的公式:20.德布罗意波长:λ=h/p21.测不准原理:Δx·Δp≥h/2π22.薛定谔方程:iħ∂ψ/∂t=-ħ^2/(2m)∇^2ψ+Vψ这仅仅是一些重要的物理公式的例子,物理学中还有非常多的公式和方程式。
每一个公式背后都有其特定的物理含义和应用领域。
在学习和应用这些公式时,必须理解其基本原理和假设条件,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适当的推导和运用。
同时,物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新的定律和公式也在不断涌现。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一、质点的运动1.1直线运动1.1.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 +V t2)/2]1/26.位移S= V平t=V o t + at2/27.加速度a=(V t-V o)/t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m)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1.1.2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 =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 t=(2h/g)1/2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1.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 gt (g=9.8≈10m/s2)3.有用推论V t2–V o2= -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 V o 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物理必背100个公式
物理必背100个公式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i=ft {i:冲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3.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就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就是m1v1+m2v2=m1v1′+m2v2′5.非弹性相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小动能}6.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7.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恒定的物体m2出现弹性超必杀技: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8.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9.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恒定放在水平扁平地面的长木块m,并内嵌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短木块的加速度}注:(1)超必杀技又叫做对心相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4)相撞过程(时间较长,出现相撞的物体形成的系统)视作动量动量,原子核裂变时动量动量;(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有关内容:气动式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到第一册p〕。
振动和波公式1.四极振动f=-kx {f:答复力,k:比例系数,x:加速度,负号则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逆向}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l>>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同意}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m/s;20℃:m/s;30℃: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差距恒定、振幅相似、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运动和力公式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同意,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则表示方向恰好相反,f、f′各自促进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领域:气动式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Immunol:fn>g,舱内: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备注: 平衡状态就是指物体处在恒定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就是匀速转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1.运动学公式:v = v0 + ats = v0t + 1/2at^2v^2 - v0^2 = 2as2.牛顿定律:F = ma3.能量守恒:E = Ek + Ep4.动量守恒:p = mv5.引力定律:F = Gm1m2/r^26.圆周运动:v = ωra = ω^2rT = 2πr/v7.功和功率:W = FscosθP = W/t8.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f = μFn9.能量和功:E = W + Q10.机械能守恒:Ek1 + Ep1 = Ek2 + Ep2以上是高中物理公式的概述,其中包括运动学公式、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功和功率、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能量和功、机械能守恒等。
这些公式在物理学中非常重要,学生们需要掌握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合外力为零或接近于零,或某个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时,下面的公式适用于一动一静的弹性碰撞模型:Mv1=Mv1'+mv2'①Mv2=Mv2'+M-mv1'②其中,M和m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是碰撞前的速度,v1'和v2'是碰撞后的速度。
在电学中,元电荷的大小为e=1.6×10^-19C。
电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产生: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库仑定律表明,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场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Q,其中F是电场力,Q是电荷。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决定式为E=kQ/r^2.电场线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电势差可以表示为UAB=WAB/q,其中WAB表示从A到B的电场做功。
电势表示为从某点到无穷远的电势能。
场强可以表示为E=U/(4πkQ/r^2)。
电阻可以表示为R=ρ=l/A,其中l为电线的长度,A为其横截面积。
电流可以表示为I=Q/t,其中Q是电荷,t是时间。
电容可以表示为C=Q/U,其中U是电势差。
最新版初中物理全部公式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1、速度公式:v=s/t公式变形:求路程—— s=vt 求时间—— t=s/v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3、密度公式:ρ=m/V4、浮力公式:F 浮=G – FF 浮=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F 浮=G5、压强公式:p =F/S6、液体压强公式:p =ρgh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 那部分面积7、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8、滑轮组:F = G总/n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 =1 F =G ;s =2h9、机械功公式:W =Fs10、功率公式:P =W/t11、机械效率:η= W 有/W 总×100%12、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 =cm △t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 mq提示: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 放 = Vq ;物理量 单位F 1——动力 N L 1——动力臂 m F 2——阻力 N L 2——阻力臂 m13、欧姆定律:I=U/R14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W = U 2t /R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15P = W /t16、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U 1/U 2=R 1/R 2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W 1/W 2=R 1/R 2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P 1/P 2=R 1/R 217、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整理)
v2 m
,则 M
v2r
)
r2
r
G
(6)已知环绕天体的角速度ω和轨道半径 r( G
Mm r2
m 2r ,则 M
2r3 G
)
3
(7)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
v
和周期 T( v
2r T
,G
Mm r2
v2 m
r
,联立得 M
v3T 2G
)
(8)已知环绕天体的质量 m、周期 T、轨道半径 r。中心天体的半径 R,求中心天体的密度ρ 解: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θ=90º,F=
F12
F22
,F 的方向:tgφ=
F2 F1
。
F1=F2,θ=60º,F=2F1cos30º, F 与 F1,F2 的夹角均为 30º,即 φ=30º θ=120º,F=F1=F2,F 与 F1,F2 的夹角均为 60º,即 φ=60º 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合力范围:(F1-F2)≤F≤(F1+F2)
①粒子穿越电场的加速度: a F qE qU m m md
②粒子穿越电场的运动时间: t L v0
③粒子离开电场的侧移距离: y 1 at 2 1 qEL2 qUL2
2
2 mv02 2mdv02
④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偏角θ: tan
vy v0
qUL mdv02
恒定电流
电流强度: I Q U neSv tR
动量: p mv 2mEk
冲量:I=Ft
动量定理: Ft p p
动量守恒定律的几种表达式:
a, p p
b, m1v1 m2v2 m1v1' m2v2' c, p1 p2
50个常用物理公式
50个常用物理公式1. 运动学公式:- 平均速度:v = (Δx) / (Δt)- 平均加速度:a = (Δv) / (Δt)- 位移与初末速度关系:Δx = (v + v₀) * t / 2- 位移与加速度关系:Δx = v₀* t + (1/2) * a * t²- 末速度与初速度、加速度、位移关系:v² = v₀² + 2a * Δx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牛顿定律):F = ma,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动能和势能:- 动能:KE = (1/2) * m * v²- 重力势能:PE = m * g * h(其中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高度)- 弹性势能:PE = (1/2) * k * x²(其中k 是弹性系数,x 是弹簧变形量)4. 万有引力定律:- F = (G * m₁ * m₁) / r²(其中G 是万有引力常数,m₁和m₁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5. 浮力:- F = ρ * V * g(其中ρ是液体密度,V 是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g 是重力加速度)6. 压强:- P = F / A(其中F 是受力,A 是力作用的面积)7. 能量守恒定律:- E₀= E₁(系统能量守恒)8. 热力学定律:- 热传导公式:Q = k * A * (ΔT / d)(其中Q 是传热量,k 是热导率,A 是传热面积,ΔT 是温度差,d 是厚度)9.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P = σ * A * T⁴(其中P 是辐射功率,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 是发射面积,T 是绝对温度)10. 热容和比热容:- Q = mcΔT(其中Q 是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 是物体的质量,c 是比热容,ΔT 是温度变化)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P 是气体压强,V 是体积,n 是物质的摩尔数,R 是气体常数,T 是绝对温度)12. 理想气体的升压工作:- W = P(V₁ - V₁)(其中W 是气体的升压功,P 是气体的压强,V₁和V₁分别是末态和初态的体积)13. 声速公式:- v = √(γ * RT)(其中v 是声速,γ是气体的绝热指数,R 是气体常数,T 是绝对温度)14. 压强与速度关系(伯努利定律):- P₁ + (1/2)ρv₁²+ ρgh₁ = P₁ + (1/2)ρv₁²+ ρgh₁(其中P 是压强,ρ是液体密度,v 是速度,g 是重力加速度,h 是高度)15. 光速:- c ≈ 3.00 × 10^8 m/s(真空中的光速)16. 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 n₁sinθ₁ = n₁sinθ₁(其中n₁和n₁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₁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17. 焦距公式:- 1/f = 1/v + 1/u(其中f 是焦距,v 是像距,u 是物距)18. 球面镜成像公式:- 1/f = 1/v + 1/u(其中f 是焦距,v 是像距,u 是物距)19. 波长、频率和速度关系:- v = λf(其中v 是波速,λ是波长,f 是频率)20. 光的折射和反射:- θ₁ = θ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 n₁sinθ₁ = n₁sinθ₁(折射定律)21. 波的叠加:- 两个波叠加时,波峰和波谷相遇时会发生叠加干涉,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时会发生叠加增强。
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公式大全力学方面的公式:1.力的公式:F = ma,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等于它们质量的乘积除以距离的平方3.动能公式:K = 1/2 * mv^2,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平方的一半4.势能公式:U = mgh,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5.功公式:W=Fs,功等于力乘以位移6.动量公式:p = mv,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热学方面的公式:1.热力学第一定律:ΔQ=ΔU+ΔW,系统的热量变化等于系统内能变化和对外做功之和2.热力学第二定律:ΔS≥0,系统的熵增加不小于零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压力乘以体积等于物质的摩尔数乘以气体常数乘以温度4.热传导公式:Q=kAΔT/L,热传导的热量等于热导率乘以传热面积乘以温度差除以传热距离5.热膨胀公式:ΔL=αL0ΔT,长度的变化等于线膨胀系数乘以原始长度乘以温度变化电磁学方面的公式:1.库仑定律:F=k*(,q1q2,/r^2),两个电荷之间的力等于库仑常数乘以电荷的乘积除以距离的平方2.电流公式:I=Q/t,电流等于电荷除以时间3.欧姆定律:V=IR,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4.电功率公式:P=IV,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dΦ / dt,电磁感应电动势等于磁通量的负导数光学方面的公式:1.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2.普朗克公式:E = hf,光子的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频率3.光速公式:c=fλ,光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4.几何光学公式:1/f=1/v-1/u,薄透镜成像公式5.光强公式:I=P/A,光强等于光功率除以面积以上只是物理领域众多公式的一小部分,物理学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其中涉及许多复杂的理论和公式。
希望上述简要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
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公式大全
1、力学:
力的合成:F=F1+F2+F3+……
力的平衡:F1=F2+F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状态恒定,闭合系统内外力之和等于零;F=ma。
牛顿第二定律:作用于一个物体的总弹力等于这个物体的质量乘以加
速度;F=kx。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相等相反的力;F1=-
F2。
2、动能定律:
动能定理:动能E=mv^2/2。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受力物体的动量变化等于受力物体所受外
力的时间积分;∮Fdt=∆p 。
3、势能定律:
弹簧势能定律:U=1/2kx^2;
重力势能定律:U=mgh。
4、电磁学: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一个系统内的电荷不可累加或消失;∆Q=0。
电场强度定律:电场强度E=kq/r^2;
电势差定律:电势差V=Ed。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B=μ0I/2πr。
5、热学:
热膨胀定律:体积膨胀系数α=1/V(∂V/∂T);
热容定律:热容C=Q/ΔT。
摩尔定律:pV=nRT;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ΔU+ΔK=ΔQ-ΔW;。
物理常用公式总结
物理常用公式总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重要的物理公式,这些公式帮助我们描述和预测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物理常用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一、运动学公式1.速度公式:速度(v)=位移(s)/时间(t)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速度变化(Δv)/时间(t)3.匀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速度(v)×时间(t)4.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初速度(v0)×时间(t)+ 0.5 ×加速度(a)×时间(t)²5.自由落体运动公式:高度(h)= 0.5 ×重力加速度(g)×时间(t)²二、力学公式1.牛顿第二定律:力(F)=质量(m)×加速度(a)2.万有引力公式:引力(F)= 引力常数(G)×(物体1质量(m1)×物体2质量(m2))/ 距离²3.功与能量转化公式:功(W)=力(F)×位移(s)= 势能的增量(ΔPE)+动能的增量(ΔKE)4.动能公式:动能(KE)= 0.5 ×质量(m)×速度²(v²)三、热学公式1.摩尔热容公式:热容(C)=摩尔热量(Q)/温度变化(ΔT)2.热传导率公式:热传导率(k)=热量传递速率(Q/t)/温度差(ΔT)3.热膨胀公式:长度变化(ΔL)= 初始长度(L₀) ×热膨胀系数(α)×温度变化(ΔT)四、电磁学公式1.欧姆定律:电流(I)=电压(V)÷电阻(R)2.电阻公式:电阻(R)=电阻率(ρ)×长度(L)÷截面积(A)3.电场强度公式:电场强度(E)=电力(F)÷电荷量(Q)4.电磁感应公式:感应电动势(ε)= 磁感应强度(B)×导线长度(l)×移动速度(v)五、光学公式1.光速公式:光速(c)=频率(f)×波长(λ)2.透镜公式:1/焦距(f)= 1/物距(u) + 1/像距(v)3.光的折射公式:n₁ × sin(角度₁) = n₂ × sin(角度₂)4.光的反射公式:角度₁ = 角度₂以上公式只是物理学中的一部分,但涵盖了物理学的许多重要方面。
物理公式大全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1.1平均速度 v =t△△r1.2 瞬时速度 v=lim△t →△t △r =dtdr1. 3速度v=dtds ==→→lim lim△t 0△t △t△r 1.6 平均加速度a =△t△v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t →△t △v =dtdv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rd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gy v at y gtv 22122 ⎪⎪⎩⎪⎪⎨⎧-=-=-=gy v v gt t v y gt v v 221202200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a v v av v y x sin cos 00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1.19射程 X=g av 2sin 21.20射高Y=gav 22sin 201.21飞行时间y=xtga —g gx 21.2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 1.23向心加速度 a=Rv 2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1.25 加速度数值 a=22n t a a +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tdv1.28 ωΦR dtd R dt ds v ===1.29角速度 dtφωd =1.30角加速度 22dt dtd d φ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a n =222)(ωωR RR R v == a t =αωR dt d R dt dv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公式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千克kg m=pv温度t摄氏度°C速度v米/秒m/s v=s/t密度p千克/米³kg/m³p=m/v力(重力)F牛顿(牛)N G=mg压强P帕斯卡(帕)Pa P=F/S功W焦耳(焦)J W=Fs功率P瓦特(瓦)w P=W/t电流I安培(安)A I=U/R电压U伏特(伏)V U=IR电阻R欧姆(欧)R=U/I电功W焦耳(焦)J W=UIt电功率P瓦特(瓦)w P=W/t=UI热量Q焦耳(焦)J Q=cm(t-t°)比热c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国际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且ρ物>ρ液七、简单机械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
W=FS功的单位:焦耳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W的单位:焦耳;t的单位:秒。
八、光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
【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
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光路图应用u>2f f<v<2f倒缩小实照相机f<u<2f v>2f倒放大实幻灯机u<f放大正虚放大镜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
⊿t=Q/cm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
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
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电流单位:安培(A)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
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U1/R1=U2/R2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解:由于P=3瓦,U=6伏∴I=P/U=3瓦/6伏=0.5安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如右图,因此U2=U-U1=8伏-6伏=2伏∴R2=U2/I=2伏/0.5安=4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