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中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影响因素

中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影响因素,不少于1000字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互补性。
韩国是一个出口型经济体,而中国则是一个进口型经济体。
韩国农业生产相对较少,但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品质,如韩国的泡菜、海苔等就备受中国消费者的欢迎;而中国则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能够满足韩国大量的进口需求,如豆类、水果、蔬菜等。
在贸易方面,中韩两国的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
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量迅速增长,目前已成为韩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同时中国也成为韩国第五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地国。
根据韩国农业部的数据,韩国2019年的农产品进口额为133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农产品进口额超过了60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45%左右。
随着中韩两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也在不断加强。
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因素。
首先,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是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障碍。
中国和韩国在农业领域存在着一些技术和品质方面的贸易壁垒,这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市场的自由竞争。
此外,在政策层面,两国之间的贸易政策、关税和配额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限制,这些限制给中韩农业贸易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物流和交通也对中韩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
由于两国之间的距离较远,农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因此物流和交通成为制约中韩农业贸易发展的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天气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农产品的贮藏和长途运输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最后,两国农产品市场的不平衡也是影响中韩农业贸易的因素之一。
由于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两国农产品市场的消费力和需求结构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需要中韩两国农业贸易合作双方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贸易策略和产品结构,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总体来说,中韩农业贸易的前景是广阔的。
双方可以通过加强孕育和技术交流、减少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提高贸易的效率和规模,建立更加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以实现中韩两国农业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 引言中韩两国作为地理上相邻的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合作。
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有助于了解双方之间的贸易情况,并为进一步拓展贸易关系提供参考。
2. 中韩农产品贸易概况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快速增长。
韩国对中国的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海鲜等方面,而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谷物、豆类、肉类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额约为100亿美元,韩国对中国的农产品进口额约为100亿美元。
3. 中韩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贸易结构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互补性。
中国拥有较大的农业产能,可以为韩国提供大量的农产品供应。
而韩国在农产品加工和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中国提供高品质的加工农产品。
双方通过农产品贸易实现了互利共赢。
(2)贸易竞争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由于中国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韩国在某些农产品领域面临竞争压力。
中国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也面临一定的质疑。
(3)贸易政策中韩两国的贸易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产生了影响。
例如,双方的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增长。
两国的贸易壁垒和关税也对农产品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4. 展望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多样化,对农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品质和安全性,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实现共同发展。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通过分析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可以看到双方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中韩两国应继续加强合作,促进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最新整理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docx

最新整理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一.绪论1研究背景和意义2文献综述二、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1、双边农产品贸易概况2、对韩农产品出口特点三、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四、对策五、结论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中韩两国地理位置临近,历史文化传统有很大的渊源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农产品贸易领域也取得了较大发展。
韩国一直以来是农产品净进口国,作为邻邦的中国,在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地理和成本等优势,使得韩国在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
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而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20xx年,中国农产品出口601.3亿美元,其中对韩出口额达到41.75亿美元,同比上升高达18.3% 。
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摩擦不断,出现了诸多问题。
由于对韩农产品出口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和中国农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该问题值得两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甚至民众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1.1.2 研究意义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各个国家都被看做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问题。
作为一个农产品净进口国,韩国对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中韩农产品经贸关系对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对两国政治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近几年来,对于建立两国FTA(free trade area)的呼声很高。
因此,正确认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方案的思考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和两国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两国FTA谈判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2 文献综述朴恩喆(20xx)分析了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和趋势,并采用 HS 两位数编码,分析了 1999-20xx 四年间18 个主要农林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指数,结果表明,韩国除花卉、糖类糕点类、烟草类 3 种产品具有优势外,其余产品均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加之由于中国廉价农产品进口的激增而使韩国农业受到了冲击。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简介中韩两国是亚洲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家,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情况、贸易政策和市场竞争等方面。
一、中韩两国农产品出口情况对比1.1 中韩农产品出口总体情况根据数据统计,中韩两国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其农产品出口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
韩国虽然相比中国规模较小,但也是亚洲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1.2 主要农产品对比中韩两国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主要出口大米、小麦、玉米、蔬菜、水果、肉类等农产品。
而韩国则以水产品、海苔、泡菜、果蔬饮料等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对象。
二、中韩农产品贸易政策对比2.1 中方政策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支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为了提高农产品出口速度和质量,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农产品出口关税、优化出口程序、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等。
2.2 韩方政策韩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产品贸易,努力推动农产品的出口。
韩国政府通过优化贸易政策、提供贸易补贴、鼓励农产品创新等方式,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三、中韩农产品贸易竞争分析3.1 市场竞争中韩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中国以其庞大的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低成本优势,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韩国则凭借其独特的农产品品种和高品质,逐渐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2 互补性中韩两国在某些农产品方面存在着互补性。
中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韩国则凭借其技术和品质优势在高端农产品市场具有竞争力。
因此,中韩两国在特定农产品贸易中可以实现互利互惠。
四、未来展望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两国政府可以继续加强贸易合作,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
同时,双方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合作,提高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引言中韩两国是亚洲地区两个重要的经济体,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形势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贸易量、贸易结构、贸易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
贸易量及趋势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量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在过去十年里持续增长,在2019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中国是韩国农产品重要的进口市场,而韩国则是中国农产品重要的出口市场。
贸易结构分析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主要向韩国出口水果、蔬菜、畜禽肉类等农产品,而韩国主要向中国出口海产品、食品添加剂等农产品。
这种互补的贸易结构使得两国在农产品领域互利互惠。
贸易模式分析中韩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采取了多种贸易模式。
除了传统的两国企业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外,还有一些新兴的贸易模式出现,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便利。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中韩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双方在贸易规模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进口规模远大于韩国对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规模。
,双方在贸易平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调整。
,质量安全和标准问题也是两国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挑战。
建议和展望为了进一步促进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我们建议双方加强贸易合作,扩大贸易规模,并致力于打造更加平衡的贸易体系。
,加强质量安全和标准的合作与沟通,确保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通过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合作潜力和发展机遇。
双方应充分利用各种贸易模式,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以上就是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的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谢谢阅读!。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一、引言
本章将介绍韩国农产品贸易的概况,包括该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二、韩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性
本章将详细介绍韩国农产品贸易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包括其对国内就业、农民收入、食品安全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三、韩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本章将分析韩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包括出口和进口量的增长趋势、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四、韩国农产品出口概况
本章将详细介绍韩国农产品出口的概况,包括主要出口品种、出口目的地和出口规模的变化。
五、韩国农产品进口概况
本章将详细介绍韩国农产品进口的概况,包括主要进口品种、进口来源和进口规模的变化。
六、韩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本章将详细介绍韩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包括进出口政策、关税政策、贸易协定和相关法规。
七、韩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挑战
本章将分析韩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国际市
场竞争、贸易壁垒和食品安全问题等。
附件:
本文档附件包括相关数据统计表、图表和案例,以便读者
更好地了解韩国农产品贸易的情况。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进出口政策:指国家制定的关于进口和出口商品的政策,包括关税、配额等限制措施。
2-关税政策: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和征收方式。
3-贸易协定:指国家之间签订的关于贸易规则、市场开放
和关税减让等方面的协定。
4-相关法规:指韩国国内对农产品贸易领域制定的相关法
律和条例。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概述韩国是一个进口依赖型国家,农产品也不例外。
韩国的农产品以国内消费为主,但其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韩国必须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主要农产品韩国的主要农产品包括大米、辣椒、大豆、水果、蔬菜等。
这些农产品在韩国的饮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韩国消费者来说,它们的质量和产地非常重要。
农产品进口韩国的农产品进口量逐年增加。
主要进口国包括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
其中,中国是韩国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国,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包括食用油、水果、蔬菜等。
韩国农产品贸易政策韩国政府对农产品有一些限制措施,旨在保护本国农民和确保食品安全。
这些限制措施包括关税和配额。
韩国政府还鼓励本国农民增加农产品生产,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农产品质量标准韩国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
进口农产品必须符合韩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并且需要经过检验和认证才能进入韩国市场。
这些标准和认证程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非常重要。
农产品出口韩国的农产品出口量相对较少,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包括鱼类、海藻、泡菜等。
韩国的泡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健康的形象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展望随着韩国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农产品贸易也将持续增加。
韩国政府将继续通过与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合作,促进农产品贸易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韩国的农产品贸易概况显示,韩国是一个进口依赖型国家,主要从中国、美国等国家进口农产品。
韩国政府重视农产品贸易,并致力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韩国的农产品贸易还将发展壮大。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韩国作为亚洲的一个重要经济体,其农产品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韩国的地理环境对其农业生产有着显著的影响。
韩国地形多山,平原面积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大规模发展。
其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适合种植一些特定的农作物。
在农产品的生产方面,韩国的主要农作物包括稻米、蔬菜、水果等。
稻米一直是韩国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韩国政府为了保障国内的粮食供应,对稻米生产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然而,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和劳动力成本较高,韩国的农产品自给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在谷物和肉类等方面,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大。
韩国的农产品进口规模一直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农产品供应无法满足消费需求。
进口的农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谷物、肉类、乳制品、水果等。
其中,谷物的进口量较大,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肉类进口主要来自巴西、美国等,以满足国内对猪肉、牛肉等的消费需求。
乳制品方面,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是重要的供应来源。
水果的进口则更加多样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水果在韩国市场上都有销售。
在农产品出口方面,韩国也在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一些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如泡菜、人参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泡菜作为韩国的传统食品,近年来出口量不断增加,受到了许多国家消费者的喜爱。
人参也是韩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以其高品质和独特的药用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韩国的花卉、海鲜等产品也有一定的出口规模。
韩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对其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农业,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如设置进口关税、进口配额等。
同时,也通过农业补贴等方式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
然而,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韩国也面临着降低贸易壁垒、开放市场的压力。
韩国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也较为多元化。
除了与周边国家如中国、日本等保持密切的贸易往来外,还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大国有着广泛的贸易合作。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韩国作为一个贸易量在全球排名第十二的贸易大国,其农产品贸易量一直很大。
韩国的农业种植主要集中在水稻生产,其大米供给量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程度。
小麦、玉米和大豆是韩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且进口数量不断增加。
畜产品的进口主要是牛肉和牛奶。
韩国的旧石器时代的生存经济到了新石器时代就发展成以杂粮为中心的火田式的锄农法。
这意味着最初的定居农业的出现。
这样的锄农法一直延续至稻栽培农业较为普及的青铜时代,接着又发展成耜农法。
而到了铁器时代的初期和原三国时代,开始利用了灌溉设施和借牛的力气拉犁的‘犁农法’。
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业起源与世界的发展轨迹是一致的。
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韩国农业是以杂粮和米为中心发展的。
毋庸置疑,这是国土所处的自然环境使然。
韩国国土面积狭小,建立起自己的完善的农业基础体系,加上在较小的国土面积上养育了较多的人口,故而其生产的农产品很少用于出口。
韩国盛产人参,因此形成了以人参及其制品为特色的农产品出口结构。
日本是韩国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国。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由于政府采取干预措施,通过引进高产品种、限制水稻消费两种措施,推动实现水稻大米自给。
近年来由于高附加值农作物的种植,导致水稻的种植面积以及产量逐年下降。
自给的不足导致国家大米储备渐渐空虚,韩国政府以“不求质优,但求价廉”的政策推行大米进口战略。
韩国消费者对于国内大米要比世界优质大米价格更高强烈的不满,另外WTO对于成员国间的贸易有着硬性规定,迫于内外的压力,韩国政府决定最低限度的放开大米的进口。
从 1994 年开始韩国政府在履行乌拉圭协议的同时进行了为期五年的全面农业政策调整。
重点从水稻生产转移到其它领域,包括经济作物生产、销售手段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概念,强调农业的其它功能,如环境功能和文化功能,以期借助 WTO 所允许的“非贸易关注”条款,继续通过贸易壁垒或国内补贴来维持国内生产。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概念,强调农业的其它功能,如环境功能和文化功能,以期借助 WTO 所允许的“非贸易关注”条款,继续通过贸易壁垒或国内补贴来维持国内生产。
中韩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及前景展望

比较优势有了较大增长。从趋势上看 , 中韩两国水产品
的出口 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 就园艺产品来看, 中国在此类
收稿 日期 :0 9— 3—1 20 0 4 作者简 介: 凌华(9 l , 安徽舒城人 , 18 一) 女, 博士生 , 研究方向 : 业经济管理 。 农
14 6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 卷 1
注 : 据 U 。mhd 数 据计 算 整 理 。下 表I 根 no ae 司。
2 中韩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分析
年韩国从中国进 口的农产 品在韩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中的 份额达到了 2 .8 04 %。由此可以看出, 国作为 中国农 韩
产 品的重要 出 口国 , 重要 性与 日 增 。 其 俱 从 中国来看 , 据 19 20 年 中国 出 口韩 国 的农 根 92~ 07
根据上述分析 , 目前 中韩农 产 品贸易的现状 表现 为: 一方面, 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在韩国总进 口中所
出口到韩 国的农产品占中国农产品总 出口的比重在不同
步合作将会促进双边经济 贸易关系的良好发展。为此 ,
年际间波动较大, 但总体还是处于上升的趋势。且受 中 国加入 wr O的影响,0 1 2o 年后该 比值基本呈现逐年增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简介
韩国是一个高度依赖农业的国家,农产品贸易对于韩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韩国的农产品贸易概况。
农产品种类
韩国的主要农产品包括谷物、水产品、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等。
其中,水稻、大豆和玉米是韩国的主要谷物作物。
韩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藻生产国之一。
农产品出口
韩国的农产品出口规模庞大,主要出口对象包括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地。
韩国的水产品、蔬菜和水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韩国的泡菜、辣椒酱等传统食品也受到了国际消费者的喜爱。
农产品进口
韩国的农产品进口量也很大,尤其是谷物和畜产品。
由于韩国自身农业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进口这些产品。
主要进口来源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
农产品贸易形势
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形势较为稳定,出口和进口规模相对平衡。
韩国的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国际竞争压力和贸易壁垒等。
农产品贸易政策
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产品贸易,包括减少进口关税、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推动农业国际合作等。
韩国也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谈判,争取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
农产品贸易前景
随着韩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
韩国农产品贸易前景广阔,尤其是在高品质、健康和有机农产品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对于韩国农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韩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促进农产品贸易,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韩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韩国作为⼀个贸易量在全球排名第⼗三的贸易⼤国,其农产品贸易量⼀直很⼤。
韩国的农业种植主要集中在⽔稻⽣产,其⼤⽶供给量已基本实现⾃给⾃⾜的程度。
⼩麦、⽟⽶和⼤⾖是韩国进⼝的主要农产品,且进⼝数量不断增加,。
2002年分别增加到、和t。
畜产品的进⼝主要是⽜⾁和⽜奶,2002年分别进⼝了万和t。
近年来,⾕物、⽔果、蔬菜、畜产品等⼏乎所有农产品的进⼝都有增加。
出⼝产品包括⽟⽶、⽜⾁、⽪⾰、⼤⾖、⾯粉和棉花,2000年出⼝总额达26亿美元。
其它主要出⼝国为澳⼤利亚(⼩麦、⽜⽺⾁、⽺⽑、糖);马来西亚(橡胶、棕榈油);新西兰(⽜⾁、猕猴桃、奶制品);加拿⼤(⾕物饲料、油菜籽);欧盟(猪⾁、⾕物饲料、⾁制品)和中国。
中国⾃1984年开展对韩贸易以来,出⼝的产品越来越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物饲料,并在这个市场中具有⼀定的竞争⼒。
韩国农产品的出⼝不多。
1997年农产品的出⼝,包括猪⾁、苹果、泡菜、⽅便⾯、⼈参和⼈参制品,其价值不到进⼝农产品的20%和农业产值的5%。
⽇本是韩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国,1997年对⽇出⼝占全部出⼝的37%(指农林产品,不包括⽔产品)。
韩国逐步开放⼤⽶市场⼤⽶⾃给韩国⾃70年代后期起就通过政府的⼤量⼲预实现了⼤⽶⾃给(个别⽋收年份除外)。
60和70年代⽔稻产量持续增长,直到80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渐下降。
⼈均⼤⽶消费在80年代以前⼀直在不断上升,但⾃87年起⼏乎年年下降。
70年代,韩国政府决定采取联合措施来推动实现⽔稻⾃给。
这⼀措施包括两项内容,即提⾼⽔稻产量和限制⽔稻消费。
⾸先是引进⾼产的统⼀稻(Tongil)和杂交稻(印度稻与⽇本稻的杂交品种),尤其是统⼀稻产量更⾼,稻农纷纷转向这个新品种;同时,提⾼国内⼤⽶收购价,使稻农收⼊增加。
然⽽1980年6⽉的⼀场寒流摧毁了统⼀稻的收成,极⼤地挫伤了农民对新品种的信⼼,并造成⼤⽶市场供应的严重短缺。
政府只好紧急进⼝100多万吨⼤⽶。
韩国农产品质量安会管理体系

韩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韩国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国土面积9.9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 00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400余万,占9%左右。
就农产品而言,韩国是一个典型的进口型国家,进口远远大于出口,农产品国际贸易呈现明显的逆差态势。
2001年,韩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为83.8亿美元,出口总额仅为13.7亿美元。
其中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贸易额超过1 000万美元的品种有水产品、玉米、大豆、蔬菜、家禽产品和水果,蘑菇、罐头和茶叶也有一定数量的进口。
韩国除大米、蔬菜等极少数农产品外,大多数农产品依赖进口。
韩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以保护消费安全为核心,以提高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从其监管的对象看,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明显严于本国产品,从监管的措施看,进口产品以强制性检验检疫和市场检查为重点,国内产品以技术服务和认证为重点。
韩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已完成由出口产品管理向进口管理为重点的转变,特别是1999年政府机构改革,理清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能,通过近3年的运行,改革富有成效,管理富有成果。
一、韩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目前韩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只涉及农林部、食品药品安全厅和海洋渔业部三家。
农林部负责农产品(即种植业产品)生产、贮藏和批发市场中的质量安全管理,畜产品从“牧场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和农畜产品的品质认证、地理标识管理、原产地管理及GMO标识管理,以及进口农畜产品及加工品的病虫害检疫和畜产品(包括加工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海洋渔业部负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病虫害检疫工作;食品药品安全厅负责农产品加工品(经加工已不能辨认其原有形态的产品)和流通领域农产品的安全(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工作。
1. 农林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在全国实施的是垂直管理。
农林部内设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局、畜产品质量管理局和粮食管理局,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对策的拟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财政预算的编制。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简版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9cfc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c.png)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 引言中韩两国是邻国,拥有相似的农业资源和需求。
农产品贸易在双方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2. 中韩农产品贸易总览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之一,而韩国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出口市场之一。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年年攀升,双方在农产品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3.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优势与互补性中韩两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与互补性。
中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大量生产粮食等主要农产品。
韩国则在农产品加工和技术方面相对较为先进,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加工农产品。
这种互补性促进了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4.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主要产品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涵盖了多种产品。
其中,中方主要以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水果为主要出口产品。
韩方主要以畜牧产品、水产品以及加工农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
双方在农业领域的贸易互补性使得两国农产品贸易更加有利可图。
5. 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随着中韩两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产品贸易也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
首先,双方的农产品贸易额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新的高峰。
其次,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合作不断加强,将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和提高贸易效率。
最后,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将成为中韩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中韩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尽管中韩农产品贸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双方间的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可能会对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双方在农业领域的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某些产品的贸易不平衡。
此外,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对农业生产和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双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7. 结论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互利共赢。
2023修正版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引言中韩两国是亚洲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本文将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进行分析,探讨双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情况。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中韩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韩两国农产品的贸易总额达到亿美元。
其中,中国向韩国出口了大量农产品,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水果、蔬菜等;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牛肉、猪肉、海产品等。
双方均享受到了农产品贸易带来的经济利益。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中韩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之一,而韩国作为发达国家之一,具有较强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市场渠道。
中韩两国在贸易中的角色相对明确,中国主要出口大宗农产品,而韩国则更多地出口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挑战和机遇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双方在贸易方式、贸易壁垒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差异,需要通过协商解决。
其次,中韩两国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也存在差异,双方需要加强合作,增进了解,以满足对方市场的需求。
另外,全球贸易形势不稳定、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也会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一定影响。
然而,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随着中韩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贸易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双方在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等领域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可以加强合作,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未来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可能呈现以下趋势:1. 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高质量农产品需求的提高,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有望继续增加。
2. 贸易结构优化:双方将更加注重贸易结构的优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合作,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互利共赢合作:中韩两国将加强合作,建立更加稳定和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简版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简版中韩两国作为亚洲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国家,在农产品领域的贸易合作日益增加。
以下是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的简版分析。
一、贸易量和贸易结构1.中韩农产品贸易量持续增加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主要受到贸易壁垒的降低以及双方农业合作的推动。
中韩两国政府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得农产品贸易更加便捷和高效。
2.农产品贸易结构逐步优化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呈现出互补性较强的特点。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以大豆、棉花、肉类、水产品等为主,而韩国的农产品出口以辣椒酱、泡菜、海产品等为主。
二、主要贸易商品中韩两国主要的农产品贸易商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方农产品出口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以大豆、棉花、肉类、水产品等为主。
大豆是中国出口到韩国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中国是韩国的重要大豆供应国。
棉花也是中国出口到韩国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中国的棉花质量和产量在亚洲地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韩方农产品出口韩国农产品出口主要以辣椒酱、泡菜、海产品等为主。
韩国的泡菜和辣椒酱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其独特的口味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韩国的海产品也以其新鲜、高品质的特点受到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三、挑战与机遇1.挑战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贸易壁垒。
虽然中韩两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仍存在一些非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对农产品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此外,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中韩两国在贸易中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
2.机遇总结起来,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中韩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
然而,面临的挑战包括贸易壁垒和竞争压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韩两国应继续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贸易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韩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环境

韩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环境韩国是一个食品进口大国。
为了提高本国农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农产品进口对本国农业的冲击,韩国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努力。
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中构筑起了较强的农产品贸易壁垒,并在严格限制进口的同时,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和部分农产品生产进行大力扶持。
直到80年代末关贸总协定谈判和1995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时,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壁垒坚冰才开始逐步打破。
韩国政府农业政策的两个最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产品自给和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政府利用具有鼓励性的收购价格和进口壁垒来实现这一双重目标。
一方面,对大米、大麦、玉米、大豆和烟草生产给予不同程度的政府补贴;另一方面,对大米、大麦、水果、蔬菜和畜产品进口实行高关税壁垒;同时,对小麦、谷物饲料、油菜籽、皮革和棉花等进口物资却降低市场准入限制。
大米在韩国农业政策中占重要地位。
政府以高昂的预算支出和纳税人支出为代价,通过大量收购(1990-1997年平均收购量为水稻总产量的26%)的办法来控制大米的市场价格和稻农的收入。
然而,1995年后,韩国对世贸组织所作的关于削减综合支持量的承诺对这些补贴措施起到了一定限制作用。
2000年,政府收购量下降至17%。
但大米进口仍由政府控制,并使进口大米与国内市场隔离。
这种生产扶持加进口限制的双重保护措施使大米零售价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OECD)常用“生产者补贴等值”(PSE)作为衡量国内支持的尺度。
按照OECD的标准计算,韩国对主要农作物的国内补贴始终高于50%。
而“消费者补贴等值”却常常为负数,这个数字所代表的正是政府的“生产者扶持计划”加大了消费者食品支出中的隐含税,这说明在韩国的几种主要食品的价格中隐含税占到50%以上。
在1989年结束的由关贸总协定发起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中,韩国同意到1997年7月1日后不再享受关贸总协定第18条关于发展中国家在关税上可以有适度灵活性的规定。
截止到1989年,韩国政府已收到各国和各地区政府提出的一大批要求进行审批以取得进口许可的产品名单。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精简版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引言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数据,2019年韩国农产品的总出口额达到了70亿美元,而进口额则达到了24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规模均呈现出较大的增长。
主要农产品贸易情况出口韩国主要农产品的出口以水果、海产品和肉类为主。
其中,水果方面,韩国的草莓和苹果以其高品质和独特口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欢迎,成为了韩国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海产品方面,韩国的黄鱼、对虾和明太鱼干等也是备受国际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韩国的猪肉和牛肉等肉类产品也在出口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进口韩国的农产品进口方面,主要以谷物、豆类和畜产品为主。
由于韩国国内对粮食的自给率较低,需大量进口来满足内需。
豆类产品如大豆和黄豆也是进口量较大的农产品。
韩国还从其他国家进口了大量的肉类和畜产品,以满足其国内市场需求。
国际贸易政策为了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韩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国际贸易政策。
韩国与其他国家签订了多项自由贸易协定,使得农产品的进出口更加便利。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出口补贴政策,以支持农产品出口商,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韩国还加大了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以确保农产品的贸易安全。
发展趋势韩国农产品贸易在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对健康和安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韩国的高品质农产品有望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韩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韩国还将继续加大对农产品出口商的支持力度,以推动农产品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
结论韩国农产品贸易在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呈现出较大的增长。
韩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高品质和独特口感著称,并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全球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增加和韩国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韩国农产品贸易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并为韩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现代韩国农业现状分析报告

现代韩国农业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现代韩国农业是韩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现代韩国农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2. 现状分析2.1 农业产业结构韩国农业以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农地分散且面积较小。
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韭菜、黄瓜、苹果等。
然而,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的地位逐渐下降,农民数量减少,年龄结构老化。
2.2 农业技术发展韩国农业技术发展较为发达,农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
农业研发机构与大学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近年来,数字农业、智能农业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2.3 农业政策支持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农业行业。
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供农业保险、退休金、培训等支持,鼓励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3. 面临的挑战3.1 地力递减和水资源短缺韩国土地资源有限,且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压力。
土地的长期耕作使得土壤养分递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困难。
此外,水资源也面临严重短缺的问题,农业面临着节水生产的压力。
3.2 市场竞争压力韩国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以满足农产品的产量。
此外,进口农产品的竞争也加剧了国内农业的竞争压力。
3.3 人口老化和劳动力不足随着农民数量的减少,农业劳动力短缺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另外,农业劳动力的年龄普遍较大,年轻一代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4. 发展前景4.1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韩国农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
因此,韩国农业需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改善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
4.2 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韩国农业需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通过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形式集中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农产品贸易概况韩国作为一个贸易量在全球排名第十三的贸易大国,其农产品贸易量一直很大。
韩国的农业种植主要集中在水稻生产,其大米供给量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程度。
小麦、玉米和大豆是韩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且进口数量不断增加,。
2002年分别增加到、和t。
畜产品的进口主要是牛肉和牛奶,2002年分别进口了万和t。
近年来,谷物、水果、蔬菜、畜产品等几乎所有农产品的进口都有增加。
出口产品包括玉米、牛肉、皮革、大豆、面粉和棉花,2000年出口总额达26亿美元。
其它主要出口国为澳大利亚(小麦、牛羊肉、羊毛、糖);马来西亚(橡胶、棕榈油);新西兰(牛肉、猕猴桃、奶制品);加拿大(谷物饲料、油菜籽);欧盟(猪肉、谷物饲料、肉制品)和中国。
中国自1984年开展对韩贸易以来,出口的产品越来越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谷物饲料,并在这个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韩国农产品的出口不多。
1997年农产品的出口,包括猪肉、苹果、泡菜、方便面、人参和人参制品,其价值不到进口农产品的20%和农业产值的5%。
日本是韩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1997年对日出口占全部出口的37%(指农林产品,不包括水产品)。
韩国逐步开放大米市场大米自给韩国自70年代后期起就通过政府的大量干预实现了大米自给(个别欠收年份除外)。
60和70年代水稻产量持续增长,直到80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渐下降。
人均大米消费在80年代以前一直在不断上升,但自87年起几乎年年下降。
70年代,韩国政府决定采取联合措施来推动实现水稻自给。
这一措施包括两项内容,即提高水稻产量和限制水稻消费。
首先是引进高产的统一稻(Tongil)和杂交稻(印度稻与日本稻的杂交品种),尤其是统一稻产量更高,稻农纷纷转向这个新品种;同时,提高国内大米收购价,使稻农收入增加。
然而1980年6月的一场寒流摧毁了统一稻的收成,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对新品种的信心,并造成大米市场供应的严重短缺。
政府只好紧急进口100多万吨大米。
随后,农民陆续改种日本稻,该品种虽然产量低,但抗寒能力较强。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干预大米消费市场。
首先是对水稻进口实行国家垄断,通过禁止水稻进口(除1980年的特殊情况外)来提高国内大米零售价。
其次,政府下令在食品制作中将大麦、小麦与大米混合使用以减少大米的用量。
绝大部分水稻加工被禁止。
因消费者不喜欢统一稻的味道,政府便通过提高收购价格来引诱农民继续种植统一稻,尤其是在发生了1980年自然灾害以后,仅 1986-1988两年收购价就提高了116%。
同时以较低价来引诱消费者购买。
由于政府在稻米生产上的政府预算赤字急剧膨胀,政府不得不考虑通过扩大征税来对农民进行补贴。
1991年政府停止收购统一稻。
由于没有其它销路,统一稻种植终止了。
尽管大米人均消费量持续下降,但由于产量下降,韩国大米储备在94-96年期间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使大米种植业失去了对众多小型农场的吸引力。
水稻种植面积逐年递减。
大米进口当前韩国政府的大米进口政策是"不求质优,只求价廉",这使国外优质的日本大米很难进入韩国大米市场主流。
韩国原本是全球对大米质量要求最高的,但现在消费者却要为国产大米支付高于国外优质大米的价格。
因此,这个市场对于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和中国北方等大米主要出口地区极具诱惑。
加入WTO后,韩国同意从1995年开始最低限度地放开大米进口。
195年,韩国按照最低报价进口了印度大米,随后几年,又以同样方式从中国进口了大米。
借助进口,韩国的大米储备在1997年后迅速恢复。
但由于消费量减少的态势仍在加剧,大米储备急剧增加,因此,韩国"大米市场管理委员会"建议将收购价降低4 -5%,但遭到农业生产部门的强烈反对,最终政府宣布2002年的水稻收购价保持不变。
关于乌拉圭谈判的减让承诺同其它WTO签字国一样,韩国承诺根据1995乌拉圭协议进行政策调整。
总体上讲,该协议带来了市场准入方面的改善(降低关税、增加配额、取消进口禁令),限制了出口补贴和产生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并增加了对假借进出口卫生检疫措施构筑贸易壁垒现象的追索权。
韩国向WTO通报不实行农业出口补贴。
在动植物检疫方面,韩国同意一切与卫生检疫相关的限制进口措施必须有科学证据。
韩国还在市场准入和综合支持量方面做出了具体承诺。
大米进口是韩国国内广泛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近几十年来大米进口基本上是被禁止的。
在乌拉圭谈判中,韩国同意逐渐增加最低市场准入量。
根据乌拉圭协议的要求,韩国1995年大米进口总量仅相当于基期(1986-1989)国内消费量的1%,到2004年执行期满时增加到4%。
加上配额内进口部分的5%的关税,大米贸易在10年的乌拉圭协议执行期内实际上仍处于韩国政府的严格保护下。
乌拉圭协议签定后的十年内,韩国农产品平均关税下降了24%,到2004年将下降到62%。
韩国同意在2001年1月前取消所有对牛肉进口的非关税壁垒。
乌拉圭谈判前,牛肉进口实行配额制,直到2000年执行期截止前配额逐年递增,并清除了不合理涨价。
增加的配额主要分配给了大型私有企业集团买主,如超级市场、饭店、宾馆等。
通过这?quot;购销同步系统",集团买主可以自由地与国外出口商就质量和价格进行直接协商。
其余的配额由国有进出口贸易企业-韩国畜产品营销组织负责管理,该组织再将部分进口牛肉分配给特许专卖店。
从2001年1月起,牛肉进口完全放开,附加41.2%的关税。
同时将取消原来进口牛肉只能在专卖店销售等限制性措施。
园艺作物和加工农产品市场也是由于贸易自由化而受益的领域。
韩国在农业领域所采取的国内支持政策已经对对外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
乌拉圭协议中对综合支持量做出了规定来限制上述政府支持。
根据韩国在乌拉圭谈判中承诺的减让进度表,韩国在基期的综合支持总量为21.4亿美元。
韩国是以1989-1991年作为基期来计算其综合支持量减让承诺的。
用基期综合支持量来表示国内政策中所规定的向农业转移资金的货币量,就是以产量乘以基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价。
基期综合支持量是1995-2004年间每年国内支持支出上限的起点,该上限逐年递减,每年用于几种国内政策性支持的支出必须低于当年的综合支持量上限。
韩国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减让补贴的商品共八种,但其中三种(葡萄、蚕茧、牛奶)的减让幅度低于最低限量,并在乌拉圭协议中被允许免除减让承诺。
其余五种承诺减让补贴的农产品为大米、大豆、大麦、玉米和油菜籽。
水稻的补贴幅度是最大的,占综合支持总量的91%。
因此,以综合支持量来衡量韩国基本农业政策实际就是衡量政府每年的大米收购量。
大米收购量和收购价格由国家立法委确定。
因为政府收购价很优惠,实际上等于对农民的补贴,而在私营大米市场上是得不到这种价格的。
综合支持量中的大米部分是指政府向农民直接收购时所支付的额外补贴价/附加价(extra value)。
这一附加价是以基期(89-91)内政府的大米收购价同大米进口价(从中国进口大米的离岸价加10%运费)之间的差价来计算的。
补贴的作用是提高了韩国的大米产量,因此,采取补贴减让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尽管减产幅度并不大。
韩国承诺在10年内(1995-2004)将综合支持量降低13.3%。
但同其它乌拉圭协议参与国以86-89年为基期不同,韩国是以1989-1991年(高综合支持量阶段)的平均价来计算综合支持量的。
而且,由于基期后韩国又将综合支持量提高了许多,因此韩国大米的综合支持量的计算是以1993年较高的市场补贴价为参数的。
不过,到2004年执行期末时的最终水平还是要达到在1989-1991年平均综合支持量的基础上减少13.3%。
韩国减让承诺见下表:在1997和1998年物价暴跌时期韩国政府进行的活牛收购使政府支出高出了协议规定的综合支持量标准。
对此,美国曾按WTO诉讼程序对韩国提起诉讼。
前景预测预计在今后十年里韩国将继续尽最大努力保护本国农产品生产,抵御进口带来的竞争。
但降低产量、提高质量并创立品牌也是势在必行的。
国家机构和私有企业将会努力提供资助以解决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
然而,随着牛肉等畜产品以及柑桔和菜籽油进口量的增加,国内同类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放慢,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将拉大。
饲料进口量还会继续有所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将低于前二十年。
未来的挑战在于韩国能否在防止进口大米进入消费市场的同时,成功地保持国内大米市场的平衡,另外,在取消配额后,韩国的牛肉、猪肉和禽肉业是否还能保持竞争力。
目前韩国国内对未来水稻政策的制定非常关注,农民希望政府新的水稻政策中能够充分利用乌拉圭农业协议中的"绿箱"优惠政策,提高直接支付的比例,并希望政府提高谈判能力,以便在新一轮谈判中能够更好地应付"开放市场"的要求,并继续保持"发展中国家"身份。
韩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环境韩国是一个食品进口大国。
为了提高本国农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农产品进口对本国农业的冲击,韩国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努力。
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中构筑起了较强的农产品贸易壁垒,并在严格限制进口的同时,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和部分农产品生产进行大力扶持。
直到80年代末关贸总协定谈判和1995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时,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壁垒坚冰才开始逐步打破。
韩国政府农业政策的两个最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产品自给和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政府利用具有鼓励性的收购价格和进口壁垒来实现这一双重目标。
一方面,对大米、大麦、玉米、大豆和烟草生产给予不同程度的政府补贴;另一方面,对大米、大麦、水果、蔬菜和畜产品进口实行高关税壁垒;同时,对小麦、谷物饲料、油菜籽、皮革和棉花等进口物资却降低市场准入限制。
大米在韩国农业政策中占重要地位。
政府以高昂的预算支出和纳税人支出为代价,通过大量收购(1990-1997年平均收购量为水稻总产量的26%)的办法来控制大米的市场价格和稻农的收入。
然而,1995年后,韩国对世贸组织所作的关于削减综合支持量的承诺对这些补贴措施起到了一定限制作用。
2000年,政府收购量下降至17%。
但大米进口仍由政府控制,并使进口大米与国内市场隔离。
这种生产扶持加进口限制的双重保护措施使大米零售价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OECD)常用"生产者补贴等值"(PSE)作为衡量国内支持的尺度。
按照OECD的标准计算,韩国对主要农作物的国内补贴始终高于50%。
而"消费者补贴等值"却常常为负数,这个数字所代表的正是政府的"生产者扶持计划"加大了消费者食品支出中的隐含税,这说明在韩国的几种主要食品的价格中隐含税占到50%以上。
在1989年结束的由关贸总协定发起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中,韩国同意到1997年7月1日后不再享受关贸总协定第18条关于发展中国家在关税上可以有适度灵活性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