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a478cf3d1711cc7931b716b7.png)
中华五岳
文 化 保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华五岳
南岳衡山
文 化 保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华五岳
西
岳 华
文 化 保
山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华五岳北
岳 恒 山
文 化 保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断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旅游服务的争议
争议焦点:能否烘托当地特色、增加吸引力?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天然和开发的争议
争议焦点:是否能接待游客、只要有吸引力?
喜马拉雅山
张家界百龙电梯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结论
1. 一切具有生态美的生态系统,既包括自然生态 系统,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
浩瀚的
宇宙
广
袤
太
阳
系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大自然的演化 蔚蓝的地球
美丽的大自然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人与自然共同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造(一)—“三才”
• 理念 • 古代哲学家把“天”、“地”、“人”称为“三
才” • “三才”即“天时”、“地利”、“人和” • “三才”和谐是一切成功的关键 • “三才”理念指导农业生产
世界园艺博览会
科 普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自然博物馆
美
科
国
普
自
生
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80da3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f.png)
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来说,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不仅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了解目的地的特色,也可以指导旅游业发展和管理。
下面将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对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自然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景观的分类可以根据地貌、水系、植被等因素进行划分。
比如,按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等类型;按水系可分为河流、湖泊、海洋等类型;按植被可分为森林、草原、沙漠等类型。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憩和探险体验。
其次,人文资源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景观的分类可以根据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艺术表现等因素进行划分。
比如,按历史文化可分为古迹遗址、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等类型;按民俗风情可分为民俗节庆、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类型;按艺术表现可分为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类型。
这些人文景观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历史文化的感受,还可以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
最后,服务设施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设施的分类可以根据便利程度、品质水平、特色特点等因素进行划分。
比如,按便利程度可分为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等类型;按品质水平可分为星级酒店、特色客栈、特色餐厅等类型;按特色特点可分为民宿农家乐、特色美食街、特色手工艺品店等类型。
这些服务设施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旅行环境,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服务设施三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可以更好地指导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希望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从业者能够根据这些分类标准,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生态旅游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生态旅游产生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9d57c5f3968011ca2009154.png)
代表国家之三:肯尼亚 旅游产品: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滨海旅游 经验和教训:
非洲的肯尼亚素以野生动物数量大、品种多而著称。肯 尼亚早期的生态旅游是基于国家公园的大型狩猎游戏,当时 美其名曰“野生生物巡游”,79%的游客是受肯尼亚的原始 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吸引来此旅游的。
(一)生态旅游起步萌芽阶段
1983年以前。一些学者开始思考传统的大众性观光旅 游活动对当地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系列 与生态旅游相近的观光旅游方式。
归纳如下:自然取向的旅游、自然旅行、自然导向的旅游、友 善的环境旅游、环境朝圣、永续观光、另类旅游、伦理旅游、软性旅 游、自然观光、野生生物旅游、绿色观光、特定主题的旅游、适宜的 旅游、负责的观光;此外还有自然旅游、科学旅游、农业旅游、未经 破坏地区的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选择性旅游、适当的旅游、 低影响的旅游、轻松的旅游等等。
生态旅游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实现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它一 产生就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 迅速崛起并迅猛发展,有着深刻的时 代背景和旅游市场内外的诸多因素。
一、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1、旅游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
(1)区域性环境问题 酸雨、降尘、水污染、“八大公害”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多诺拉持 续雾天,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 气味,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
,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随之而来的是 美国多诺拉事件
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 、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 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 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 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这次的烟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 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 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 ,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 严重污染了大气。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f15a7c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b.png)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一、山水之美中国拥有众多山脉、河流和湖泊,这些自然地理景观成为了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
黄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脉之一,其奇峰、怪石、云海和温泉吸引了无数游客。
张家界的凤凰山则以其险峻的峰林和壮丽的峡谷而闻名。
而壶口瀑布是中国最大的黄河瀑布之一,并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
二、森林探险中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提供了极佳的探险旅游机会。
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一个热带雨林地区,这里的热带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吸引了许多自然爱好者。
黑龙江的小岭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保护区之一,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色壮丽,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湿地生态中国拥有许多湿地生态资源,这些地区对于保护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四川的九寨沟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湿地,拥有多个瀑布和彩色湖泊,吸引了众多游客。
而中国东北的红海滩湿地是一个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每年都会有大量候鸟在此停歇和繁殖。
四、海洋探险中国拥有辽阔的海洋,提供了丰富的海洋探险旅游资源。
海南的三亚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这里的白沙、蓝天和海水构成了美丽的海洋风景。
福建的厦门是一个岛屿城市,拥有美丽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吸引了许多海洋爱好者。
五、地质奇观中国拥有许多地质奇观,这些地区的地貌特征吸引了众多游客。
甘肃的麦积山是一个由黄土堆积而成的巨大土丘,其形状独特,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广西的桂林则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这里的山峰、溶洞和地下河形成了美丽壮观的景象。
六、温泉养生中国是温泉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些温泉不仅可以供人们洗浴放松,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能。
四川的九寨黄龙温泉是中国最著名的温泉之一,其温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皮肤和身体健康有益。
而浙江的南浔温泉则以其温泉水质清澈、温度适宜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七、动植物观察中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提供了优良的观察和研究机会。
西藏的阿里地区是一个高原生态系统,这里的高原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吸引了许多生物学家和自然爱好者。
生态旅游学第2章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学第2章 生态旅游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4310f5cee06eff9aff80767.png)
“为了解当地环境、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 的的到自然区域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 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 展机会,自然资源的保护能够使当地居民受益”。
民族风情文化游
民族风情文化游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ຫໍສະໝຸດ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 此外,生态旅游具有以下五个主体,扮演着他们 各自的角色,分别介绍如下。
• (1)有准备的旅游者 • (2)接受训练的当地居民 • (3)生态旅游经营者 • (4)研究者 • (5)政府
– 在历史上,人们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思想根深蒂固,生态旅游为这种保护思想提供 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为模式和获利方式。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 一、生态旅游的缘起
– 生态旅游始于一个未经验证的想法,许多人希 望这个想法能够有利于全世界自然资源的保护。
– 20世纪70年代对肯尼亚的研究表明 (Thresher,1981)野生动植物的旅游经济效益 远远超过捕猎(这项活动已于1977年在肯尼亚 被禁止)。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 负责任的旅游需要有四个支撑要素,即:(1)环境影响 最小化;(2)目的地文化影响最小化;(3)目的地居民 经济利益最大化;(4)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娱乐” 需求。 ——黑策(Hetzer)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 一、生态旅游的缘起
–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的户外旅游兴趣和环 保意识的增强,以自然地为基础的国际商业活 动逐渐繁荣起来,为野营和徒步旅行配备极好 的新的户外装置,从而对这种旅游方式起到了 激励作用。
中职旅游概论教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概述
![中职旅游概论教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bc327e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d.png)
1、生态旅游的概念:
狭义: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对生态学知识有强烈兴趣或较多的了解的人们,到偏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的专项旅游。
广义: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加生态及相关知识。
※知识拓展:从“3S”到“3N”:
“3S”:阳光sun、海水sea、沙滩sands
“3N”:大自然nature、怀旧nostolgia、天堂nirvana
2、生态旅游的特点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学生区分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堂讨论
交流体会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堂讨论
交流体会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教
学
内
容
(1)天然性。
(2)保护性。
(3)知识性。
(4)高层次性。
(5)参与性。
※交流体会:
想一想,为什么要提倡发展生态旅游?
(1)少而精原则。
(2)保护原则。
(3)严格管理原则。
(4)“双赢”原则。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学生区分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堂讨论
交流体会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课堂讨论
交流体会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教
学
内
容
3、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1)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交流体会:
想一想,为什么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而接待地则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1、晓东有必要写这封电子邮件吗?为什么?
2、怎么样写,阅信人会更容易接受?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f9a52b67ec102de2bd89c1.png)
我国生态旅游的政策、产品类型、发展遇到的问题及示范案例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2008年,国家制定纲要—《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
2016年,重要指导性文件发布--《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15年》。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共有7中类型:山地攀爬生态游、森林休憩生态游、草原风情景生态游、湿地观鸟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沙漠探险生态游和人文历史生态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分为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示范生态旅游产品、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种。
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生态旅游内涵要求未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开发带来负面影响景区基础与服务设施生态化不足社区参与层次较低与专业人才不足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五、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案例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篁岭古村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继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游年”之后,2009年又被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2013年开始进行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推出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显示,截至目前为止,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共计111处(见附录)。
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生态旅游是实现自然保护、旅游业发展及区域振兴等多重目标的一种最佳手段。
从概念引进到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生态旅游在近期也得到理性发展。
其中,国家政策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规范和推动尤为突出。
2005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2fa5a5ccc22bcd126ff0ce6.png)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
有关人士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
在我市,随着蓬莱阁西苑、田横山文化公园和兴瑞庄园等景区(点)的出现,生态旅游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蓬莱大旅游的队伍中。
在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而在我市、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生态旅游研究都还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
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9f1e6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7.png)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环境为主要吸引物,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需求为目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湖泊、河流、山脉、沙漠等自然景观,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
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古迹遗址、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品等文化资源。
3.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等农业资源。
4. 工业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工业生产、工业遗产、工业文化等工业资源。
5. 科普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资源。
这些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时,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eb3e96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c.png)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陆地生态旅游资源是自然形成的,其中尤以森林的生态旅游价值最高。
世界及我国自然保护区中,半数以上均为森林生态系统。
一望无际的草原也有较高生态旅游价值,尤其是牧业利用草原后更增强其旅游价值;荒漠似乎荒凉沧桑,但其广漠之美、生物为抗争不利生存环境而具备的适应特性中蕴含着生命活力之美,仍有生态旅游价值。
(一)森林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指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并具有一定结构的特定功能总体。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则看重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噪音、防止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
(二)草原草原是指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旱生和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世界广泛分布。
温带草原主要以禾本科植物连绵成片分布,缺乏散生乔木,是最典型的草原,旅游审美价值极高,城市绿化中,多模仿此种草坪;另外还有一种在湿生条件下形成的草甸,草甸据其生境又可分为河流旁的泛滥草甸,次生的大陆草甸及高海拔山地上的高山草甸,其中高山草甸夏秋之际特有的“五花草甸”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温带内蒙古高原及黄土高原及新疆,高山草甸大面积分布于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这些区域同时为我国牧场所在地,结合牧民浓郁民族风情,是一个生态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三)、荒漠荒漠是指在干旱、极端干旱地区降雨量不足200mm,年蒸发量(对蒸发力而言)超过2000甚至5000mm(撒哈拉中央)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即所谓“不毛之地”。
荒漠作为生态旅游资源是以它一望无际的旷远之美吸引游客。
更为重要的是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生命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丰富的“生态美”内涵。
我国的荒漠属中亚荒漠的一部分,分布于西北各省,其中尤以新疆分布面积最广,近几年新疆旅游业正积极开拓荒漠的生态旅游。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8f4967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c.png)
雨林内有大量的动植物种群,包括许 多珍稀和濒危物种,如巨嘴鸟、金刚 鹦鹉、美洲豹等。
亚马逊雨林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游客可以参加丛林探险、观赏野生动 物等活动。
大堡礁
01
02
03
04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系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 样性,包括珊瑚、海葵、海星
动植物资源
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珍稀动物如金丝猴、 金钱豹等,以及原始森林和多种珍稀植物。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地理位置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 自治州境内,是世界生物 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特色景观
以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 、热带竹林等景观为主, 被誉为“热带雨林博物馆 ”。
动植物资源
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包括珍稀动物如亚洲象、 长臂猿等,以及原始森林 和多种珍稀植物。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是中国著 名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珍稀动 物如中华白鳍豚、中华鲟等,以及原 始森林和多种珍稀植物。
特色景观
以丹霞地貌、溪流瀑布、原始森林等 景观为主,被誉为“奇峰异石的天然 博物馆”。
05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未 来发展
技术创新在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中的应用
跨国保护区建设
01
与国际组织合作,建立跨国生物景观保护区,共同保护珍稀和
濒危物种。
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02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共同研究生物景观的形成、演变和保
护措施。
旅游市场合作
03
推广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国际旅游市场,提高生物景
观类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d00514c989eb172ded63b73b.png)
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从生态旅游的产生到现在,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原始生态旅游阶段、现代的生态旅游起步阶段、现代的生态旅游快速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1、原始生态旅游阶段(文明之初——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威胁。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人口少,交通不发达,能够参与旅游的人更是凤毛麟角2、现代生态旅游起步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开创近代旅游业。
这一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是:数量激增、经营粗放、低层次开发3、现代的生态旅游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末)美国建立了368个国家公园,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森林公园体系4、全面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莫霍克协定》——2000年11月17日~19日,世界生态旅游峰会——2002.5生态旅游三大效应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各种影响:1、社会效应:生态旅游可以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发挥生态旅游扶贫功能,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可以改善旅游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给参与游客以最大的游憩满足感,并培养大批生态旅游者,促进生态旅游大众化,提高游客队伍的素质;有助于缓解保护观念的传播和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生态旅游技术的推广和传播2、经济效应:从国家和地方财政来看,生态旅游具有更高的创汇能力;从旅游目的地来看,生态旅游目的地有更为优越的筹资环境、融资能力和融利能力;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可以缩小区域经济的差距;从旅游业内部来看,生态旅游可改变城市居民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和客源流向,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环境效应:生态旅游有助于培养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有助于人们提高欣赏自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助于提高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有助于发现新物种,加深人们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世界生态旅游的困惑及发展趋势困惑: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资源掠夺问题;不规范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客源市场拓宽的可行性日益明显,生态旅游者将持续增加;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体系中的地位凸显;生态旅游产品倾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生态旅游产业体系趋于完善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118d3ef783d049649a66580a.png)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赋予地理区域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
但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必须经过人为的开发,建筑旅游设施,才能成之为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地文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
地表各种地文景观的形成和演变,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它包括五小类。
(1)山岳形胜:主要指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
中国的五岳名山:东岳山东泰山(五岳独尊,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西岳陕西华山(为五岳最高,华山天下险)、北岳山西恒山(道教圣地)、中岳河南嵩山(佛教少林寺之地),南岳湖南衡山(五岳独秀)。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有“清凉佛国”之称)、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三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峨眉天下秀”“雄秀西南”)、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称“莲花佛国”“佛国仙城”)、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称“海天佛国”)。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道教第一名山)、四川青城山(青城天下幽)、安徽齐云山(乾隆誉为江南第一名山)、江西龙虎山(道教正一派发源地)。
还有闻名于天下的山东崂山(道教名山);安徽省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和天柱山;浙江省雁荡山(东南第一山、有“寰中绝胜”之称)、天台山(佛教天台宗发源地)和天目山;江苏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福建武夷山(三三秀水清为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江西省著名避暑胜地庐山(四大奇观:瀑布、奇峰、云海、植被)、鄱阳口锁湖插江的石钟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朱德题名“天下第一山”);湖北“神农架”;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包括张家界、索西峪、天子山)、岳麓山(岳麓书院,为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和毛泽东故乡韶山;四川乐山(乐山大佛);重庆缙云山;贵州梵净山;广西桂林山水;广东省四大名山丹霞山(中国红石公园)、西樵山、鼎湖山(有“北回归线绿宝石”之称)和罗浮山;海南五指山;台湾阿里山;吉林长白山;辽宁千山和医巫闾山;天津盘山(京东第一名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等等。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a11d4030b4e767f5acfce77.png)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而出现的概念。
它是吸引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客体,又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施和生态旅游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那么生态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和有哪些分类?一、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一)、生态特征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其形成上具有原生性与和谐性特征;在其构成上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因其自身的脆弱性,故需保护。
1、原生性与和谐性原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森林”等。
原生自然生态系统既包括让人赏心悦目的山青水秀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也应该包括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荒漠。
原生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生命与当地环境磨合而成的,除了其感观上的赏心悦目,更以它丰富的美学、科学及文化内涵吸引游客。
和谐性是指人遵循生态学规律,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的形成有的是因生产力限制顺应自然而建,如农耕文明的田园风光;有的则是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所建,如中国名山、中国园林;有的则严格遵循自然生态学规律所建,如野生动植物园等。
这些文化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人与自然和谐,或者说具有和谐之美。
2、综合性与系统性综合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及当地民族等生态因子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
如森林,其生长离不开当地的气候、水文及土壤,其内有与之相互依存的动物,当地人依靠它而生存和发展。
系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各组分之间、系统的内部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限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自己特有的生态结构特征和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循环,游客作为一生物体参与到这一系统同时,也对这一生态系统的演替发挥作用。
3、脆弱性与保护性脆弱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对作为外界干扰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出这一限度就会影响和破坏这一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分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7299fc5f7ec4afe05a1df73.png)
★按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类 原生性旅游资源 ——在成因、分布上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变特征 ——不可再生性、地域垄断性和不可移植性 萌变性旅游资源 ——在成因、分布上有明显变化的特征 ——可再生性、无地域垄断性
★按照旅游资源的结构分类
旅游景观资源(自然旅游景观资源、人文旅游 景观资源)
旅游经营资源(旅游食用资源、旅游住宿 资源、旅游购物资源、旅游人才资 源等)
(二)旅游资源的分级 ★按照资源的行政管理分级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按照资源的属性、成因性状分级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 三个层次(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 本类型)
以上“国标” 分类方案有没 有不足之处?
★旅游资源的动态分类系统
落叶树种、海光、动物群、候鸟、
鸟鸣、沙丘、海潮等;农业土特产
型
不稳定规律变 云海、云雾、树挂、沙鸣、山鸣等 化型
随机型
海市蜃楼、极光、佛光等
我国十大旅游资源区的划分
旅游资源区 内蒙区
西北区 青藏区
东北区 中原区 华东区 华中区 四川区 华南区 西南区
所辖范围 内蒙古
新疆、甘肃、宁夏 青海、西藏
辽宁、吉林、黑龙江 京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生物多样性可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赋予自然 景观以无限生机和活力
古老珍稀的动植物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及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人类历史遗存
2.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
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不同 民族、不同社会形态形成文化差异,呈现出颇具 魅力的民族文化和异域风情。
3.艺术和宗教的深刻影响
人文旅游资源 (古迹建筑类、现代建设成就、 消闲求知健身、购物类)
1生态旅游概述
![1生态旅游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c5dfa57551810a6f4248614.png)
课程教学内容
目录
生态旅游的概述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的功能与模式 生态旅游的环境伦理观 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
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 生态旅游的产品设计 生态旅游的市场机制
生态旅游业及其发展
本章讨论 内容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 生态旅游的特征与类型 生态旅游的原则与标准 生态旅游的作用与影响 生态旅游与相关旅游的关系
1、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概念一: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人谢贝洛斯.拉 斯卡瑞——
“生态旅游”是1983年由他首次在文章使用这一 概念的。他指出,“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因 此,自然景物不能受到损害”。
强调“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 游客在欣赏和游赏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 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享受和考察旖旎的风光 和野生动植物。”
理污染源。
讨论
4、九寨沟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性质 旅游地
一种旅游方式 一种生态化的旅游活动(食住行游购娱)
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区域 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
对 象 :当地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与历史知识
欣赏、享受和认识大自然
目的
了解、学习和研究当地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 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机会
为社会提供公共环境教育
观看视频
并思考 2、九寨沟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自然的生态景观特色: 集翠海、叠瀑、彩林、雪峰等于一体
吃:沟内具民族特色的自助餐 住:沟外民族特色宾馆或民居 游客的食宿行游购娱:行:网上预订车票、门票、酒店 游:乘观光车或步行游美丽景观 购: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和土特产 娱:体验民俗风情(服装、歌舞等)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df70d1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e.png)
的影响。
监管与评估
03
建立健全自然旅游资源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生物景观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总结词
中国拥有丰富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资源,这些地方是保护和展示自然生态系统的宝贵 场所。
详细描述
中国拥有超过2000个森林公园和100多个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 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游客提供了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态旅 游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自然文化遗产。
天象景观
日出日落景观
中国拥有许多适合观赏日出日落的地点 ,如黄山、泰山等名山,以及一些海滨 城市。在这些地方,游客可以欣赏到壮 观的日出和日落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 神奇魅力。
VS
星空景观
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些高海拔、光污染较少 的地点,如阿里、那曲等地,拥有极其美 丽的星空。在这些地方,游客可以观赏到 繁星闪烁的壮观景象,领略宇宙的浩瀚和 神秘。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contents
目录
•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 山水景观 • 生物景观 • 气候与天象景观 • 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01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境内 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 地貌、生物资源和气候现象等自 然资源。
特点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景 观奇特、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极 高的观赏、休闲和科学考察价值 。
水域景观
水域景观
中国拥有众多美丽的江河、湖泊和瀑布。长江、黄河等大江 大河自西向东穿越中国大地,形成了壮观的峡谷和河谷风光 。而青海湖、鄱阳湖等湖泊则展现出宁静美丽的湖光山色。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55645fc6240c844769eaee12.png)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摘要: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世界旅游热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好时机,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对生态旅游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则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如何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如何在旅游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中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将是我国旅游业今后在世界旅游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入手来分析了解生态旅游的内容和类型。
关键词:生态旅游概念;生态旅游类型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世界旅游热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好时机,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对生态旅游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则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如何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如何在旅游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中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将是我国旅游业今后在世界旅游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这一宏大课题亟需我国旅游理论界和旅游实践工作者在漫长的探索中共竟此业。
旅游资源单体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单体基本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f8b8a6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7.png)
旅游资源单体基本类型一、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指地球上形成的自然地貌和自然生态系统。
这些地貌和生态系统通常是由地质作用、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
自然景观的种类繁多,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草原、沙漠等。
这些景观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前来观赏和探索。
二、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景观,包括建筑物、人造水域、公园、庙宇等。
这些景观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发展。
人文景观的种类繁多,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故宫等。
这些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三、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是指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动物资源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畜,如狮子、大象、兔子、牛羊等。
植物资源包括野生植物和农作物,如森林中的树木、草原上的花草以及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这些动植物资源不仅美丽多样,还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者可以通过观赏和体验动植物资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力量。
四、地质景观地质景观是指地球上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和地质遗迹。
地球上的地壳不断运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
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地壳运动形成的山脉和峡谷、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湖等。
这些地质景观不仅具有壮丽的景色,还记录着地球的演化过程,对研究地球科学和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五、水域景观水域景观是指地球上的水体景观,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瀑布等。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的源泉。
水域景观具有独特的美丽和神秘感,吸引着众多旅游者。
例如,大海的浩渺壮观、湖泊的宁静祥和、河流的奔流不息、瀑布的水花飞溅,每一种水域景观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和感受。
六、名胜古迹名胜古迹是指具有历史、文化或艺术价值的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通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例如,长城、金字塔、巨石阵、博物馆等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名胜古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温带森林: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大部和北美洲
北部.南半球因温带范围大陆很狭,温带森林面积很小. 主 要为落叶阔叶林,以砾类为代表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4)寒带森林:是针叶树和落叶树的绿色接壤地带,它
环绕著北半球的一大片土地,范围遍及以前苏联的大部 分土地,北欧和加拿大。它早已被认定为世界上三个最 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1)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的湿润区域植物明显
地分为好几层,上层为乔木,高达60米,种类繁多,树干 挺直;中层由许多中、小型乔木组成;低层,本质藤本植 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30厘米,长可达300米。
主要分布:南美洲 的亚马逊盆地、非 洲的刚果盆地、东 南亚一些岛屿,往 北可伸人我国西双 版纳与海南岛南部。
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 循, 山环水抱,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 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 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 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承德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比私家园 林更肃穆,宏大,比 较注意园林中建筑的 式样和布置得格局; 造园的思想路线:皇 家追求长生不老,国 泰民安(一池三山, 五海)。
第七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教学内容 1.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 2.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 3.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重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及类型; 难点: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一 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
(一) 大自然的演化
宇宙的起源学说众说纷纭,有“盖 天说”、“浑天说”、“地心说”、“日心 说”、“星云说”、“大爆炸说”。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3. 人类的出现及演化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二)人与自然共同营造
1.农业生态系统的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颐和园
2. 园林绿地的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邱园
3. 科普园地的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三) 保护
1. 大自然自己的保护:极地或者路途艰
3. 温泉
黄石公园温泉
4. 河流
长江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三)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1. 田园风光 2. 牧场
云南元阳梯田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3. 渔区
长沙千龙湖全国钓鱼比赛
4. 农家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黄姚古镇
(四)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园林四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 体、植物等。
颐和园
1.中国园林:不求轴线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第一级
第二级
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自然生态旅
游资源
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人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
自然共同营 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造)生态旅 游资源
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第三级 森林、草原、荒漠生态旅游资源
海滨、湖泊、温泉、河流生态旅 游资源 田园风光、牧场、渔区、农家生 态旅游资源 中国、西方园林 植物园、天然野生动物园、自然 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私家园林:追求个性的解 放,寄情;清雅,自然, 随意。
苏州留园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拙政园
2. 西方园林:追求规则式的人工雕凿美。
法国凡尔赛宫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意大利台地园
3.荒漠: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物
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其蒸发量超过降水量数倍乃 至数十倍的流沙、泥滩、戈壁分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 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
戈壁滩
撒哈拉沙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二)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1. 海滨
三亚
2.湖泊
长白山天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北极、南极、山岳冰川生态旅游
保护生态旅
资源
游资源
文化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宗教名山、水源林生态旅游资源
法律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 园、风景名胜区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三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1.森林:旅游价值包括富含负离子氧 能使人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免疫力;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植 物.ppt;有趣的植物.ppt。
险,人类难以到达的生态旅游资源。
北极
玉龙雪山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布达拉宫
2. 传统文化的保护:宗教
文化以及龙山、神山。
甘孜格聂神山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3. 法律的保护
扎龙丹顶鹤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二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分类依据
1. 成因依据; 2. 主导因素依据; 3. 人类利用依据; 4. 保护性依据; 5. 旅游价值依据。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2. 草原: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
为主的植被。
(1)热带稀树草原:在热带干 旱地区以多年生耐旱的草本 植物为主,并有少量散生木 本植物所构成。分布于热带 森林和半荒漠间,位于赤道 南北5°~20°范围内,在非洲、 南美、澳大利亚和亚洲均有 分布。我国稀树草原面积不 大,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及 广西、贵州的干热河谷和海 南省 。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1. 地球的形成
地球形成公认是由太阳星云边 缘的圆环上的物质形成。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地球的圈层变化
❖ 原地球是一个近似均匀的物体,主要由 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 没有明显的分层,后因地球温度变化, 加之重力原因使物质发生分层。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2. 生命的起源及生物圈的形成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2)亚热带森林:分布在大致23.5°N-40°N、23.5°S-40°S
附近 ,具有热带雨林的一些特点,林冠比较平整,缺少突 出林冠的高大树木;森林内部的附生植物以苔藓植物为主, 而高等附生植物较少;林下出现较多的树蕨和竹类;大型 木质藤本、茎花板根等热带雨林典型的特征则逐渐减少, 森林也逐渐变矮 。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2)温带草原:温带半干旱至半湿润环境下多年生草本植物组
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以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
温带草原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3)草甸: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
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 。
草甸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