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乡村四月翻译赏析
《乡村四月》原文、译文及注释
![《乡村四月》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25df8dc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7.png)
《乡村四月》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乡村四月》是宋朝诗人翁卷的代表作,诗人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诗的文眼在最后一句“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的意境优美,处处散发出诗的魅力,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原文: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对照翻译: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乡村四月古诗意思解释 -回复
![乡村四月古诗意思解释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d2637c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b.png)
《乡村四月》古诗意思解释
一、【原文】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二、【古诗意思解释】
《乡村四月》的古诗意思是翠绿的青草早已长满山间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在烟雨朦胧之中时不时有杜鹃鸟的啼叫声传来。
四月的乡村里,几乎没有空闲的人,这不才刚刚种桑养蚕,就要忙活着插秧的农事。
《乡村四月》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于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与向往之情的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于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本是描绘了四月乡村农忙的景象,我们却反而能够从诗中感受到一种从容恬静的氛围,全诗意境朦胧而意蕴悠长。
四、【古诗全文翻译】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翻译: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翻译: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3.子规:鸟名,杜鹃鸟。
4.才了:刚刚结束。
5.蚕桑:种桑养蚕。
《乡村四月》原文及译文
![《乡村四月》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332e1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9.png)
《乡村四月》原文及译文《乡村四月》原文及译文《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四月》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乡村四月翁卷〔宋代〕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词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自然景象。
“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
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
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
“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山间原野。
白,白色,指水。
川,河流。
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催促农事意。
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
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
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
这两句写自然风光。
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
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
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译文赏析)
![乡村四月(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d77ba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4.png)
乡村四月(译文赏析)
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子规: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在田里插秧
白话译文
山地与平原都披上了绿装,河里的水一片白茫茫,蒙蒙细雨中杜鹃鸟在欢快地歌唱。
四月的农家少有闲人,才弄完蚕桑又去田间插秧。
诗人介绍
翁卷(生卒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浙江温州)人。
南宋诗人。
他的诗多采用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江浙一带乡村四月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
对劳动人民生活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景,山坡上、平地里到处都是绿色,蓄满水的稻田,水光与天色相映,一片亮白,烟雨迷蒙中杜鹃在欢快地鸣叫。
有声、有色,如诗、如画,一幅四月江南乡村图展现在眼前。
诗的后两句主要写江南四
月劳动人民紧张劳动,采桑养蚕和插秧这两件事只不过是代表农民衣和食
的两件大事,可能大家还在干别的什么事,这里不能看得太实。
全诗语言质朴,笔调明快,一种恬淡上心头。
《乡村四月》原文注释及简析
![《乡村四月》原文注释及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59ca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c.png)
《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背景翁卷,宋代人,字续古,一字灵舒。
生卒年不详。
南宋诗人。
永嘉 ( 今为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淡溪镇埭头村人);一身没有做过官,与赵师秀 . 徐照 . 等被称为 " 永嘉四灵 ",其中翁卷的年纪最大。
●注词释义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如:好像。
才:刚刚。
了: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古诗今译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
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
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名句赏析——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今乐清市淡溪镇)的劳动繁忙。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
翁卷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了,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f6edfdcc7931b764ce1579.png)
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3.川:平地。
4.子规:杜鹃鸟。
5.如:好像。
6.才:刚刚。
7.了:结束。
8.蚕桑:种桑养蚕。
9.插田:插秧。
翻译: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葱葱郁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中,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
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要开始插秧了。
[简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赏析1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翁卷乡村四月古诗赏析
![翁卷乡村四月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ac100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9.png)
翁卷乡村四月古诗赏析翁卷乡村四月古诗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翁卷乡村四月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四月》原文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翻译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乡村四月》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乡村四月》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
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
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其实那不是雾,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广阔,笔触细腻;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1665e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8.png)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四月》的全诗翻译赏析 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3、川:平地。
4、子规:杜鹃鸟。
5、如:好像。
6、才:刚刚。
7、了:结束。
8、蚕桑:种桑养蚕。
9、插田:插秧。
翻译: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葱葱郁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中,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
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要开始插秧了。
[简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赏析1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https://img.taocdn.com/s3/m/b0965f1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7.png)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出自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赏析】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今乐清市淡溪镇)的劳动繁忙。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
翁卷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了,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乡村四月》的诗意赏析
![《乡村四月》的诗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da9ff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f.png)
《乡村四月》的诗意赏析《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CN人才网为您精心整理的《乡村四月》的诗意解析,希望可以帮到您。
如果您喜欢的话可以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原文】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田。
【翻译】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秧了。
【诗意】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勾勒出了出来。
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
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鲜明的图画卷。
四月的*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主宰的世界。
在绿*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雾之中。
其实那不是雾,那是如*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南大地的景*,眼界广阔,笔触细腻;*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如*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田。
”后两句歌咏*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秧;有人是先蚕桑后*田,有人是先*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乡村四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乡村四月》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6b4c1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0.png)
原文:乡村四月翁卷〔宋代〕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自然景象。
“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
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
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
“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山间原野。
白,白色,指水。
川,河流。
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催促农事意。
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
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
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
这两句写自然风光。
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
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
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乡村四月》赏析
![《乡村四月》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f16e1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8.png)
《乡村四月》赏析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山间原野。
白:白色,指水。
川:河流。
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叫声如“布谷布谷”,有催促农耕的意思。
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
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
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耕。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这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才了蚕桑又插田”,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自然景象。
“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
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
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
“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
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乡村四月翻译赏析
《乡村四月》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翁卷。
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前言】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自然景象。
“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
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
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
“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翻译】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
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赏析】
《乡村四月》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
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
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
/b/941htm,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其实那不是雾,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广阔,笔触细腻;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
“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
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