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柿资源的开发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效益
03
堵对土地利用的负面影响。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 作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推行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经济手段,引导 企业和个人节约用地。
加强土地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维 护良好的土地市场秩序。
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用地效益
01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可持续发展。
02
智能化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将更加智能化,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03
土地利用政策将更加完善
未来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加强土地利用的监管和调控,促
进城市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
政策建议和研究方向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政府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 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 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 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02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逐
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不断增加。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
03
部分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存在工业用地占比过高、
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不足等问题。
典型城市土地利用案例剖析
北京
作为首都,北京土地利用以公共 设施和住宅用地为主,商业用地 和工业用地相对较少。近年来, 北京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
推动土地利用技术创新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推动土地利 用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科技 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土地利 用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保护的协调
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7.31•【文号】自然资发〔2024〕146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自然资发〔2024〕1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潜力,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的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目标,细化土地管理政策单元,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供应体系、加强产权保护、改进监测监管,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体系,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有序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和要素保障。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与城市发展阶段、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相适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防洪排涝抗震等要求,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明确可开发利用和限制、禁止开发利用区域,合理确定开发利用时序。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地下空间要与地表、地上空间统筹规划,协调人防、交通、防洪排涝等相关规划,处理好相邻关系,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明确准入要求,实行分类指导。
根据需要,依法设立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等,加强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管。
公共优先、复合利用。
坚持把公共利益放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首位,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韧性建设要求,服务民生、平急两用、平战结合,实行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空间连通开发,坚持安全环保,推进复合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还能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1、拓展城市空间城市土地资源有限,而地下空间的开发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维度。
可以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交通枢纽等,从而增加城市的空间容量。
2、缓解交通拥堵通过建设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快速路等交通设施,能够分流地面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城市道路拥堵问题。
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一些功能设施置于地下,如仓储、污水处理厂等,可以释放更多的地面空间用于城市绿化、公共活动等,提升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4、增强城市防灾能力地下空间在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时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例如,可作为防空设施、抗震避难所等,提高城市的安全保障水平。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些大城市建设了大规模的地下交通网络,如地铁系统;部分商业中心开发了地下商业街和购物中心;一些住宅区也配备了地下停车场等设施。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导致地下空间开发布局不合理;部分地下设施功能单一,未能实现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存在安全隐患等。
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1、科学规划制定全面、系统的地下空间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明确地下空间的功能分区、开发深度和规模,合理布局交通、商业、仓储、公共服务等设施。
同时,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2、综合开发实现地下空间的多功能综合利用,将交通、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融合在一起。
例如,可以在地铁站周边建设地下商业综合体,实现交通与商业的无缝对接;将地下停车场与地下商场、地下通道等相连通,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备空袭而建造的人民防空工程。
从1950年开始,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8年,第三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提出了“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1986年国家人防委、建设部在厦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平战结合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实行平战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使人防工程除战略效益外,充分发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成为今天以解决城市交通阻塞和缓解城市服务设施紧缺为动因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
据2005年统计,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的人防工程达数千万平方米,年产值和营业总额近千亿元。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空需要而修建的人防工程。
目前,除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建设了地下交通和少量共同沟之外,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地下项目主体依然是人防工程。
许多城市建设的地下商城和地下商业街,也大都是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项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建设也实现了一个跨越跃式发展。
一是结合城市广场公园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目前,北京比较流行的方式是结合绿地公园修建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契合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主题。
河南省信阳、驻马店、漯河等中小城市引资建设的平战结合人防项目,都是位于城市广场地下。
二是结合城区道路改扩建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著名的长沙市黄兴北路地下商业街,就是抓住了黄兴北路打通的机会而修建的。
三是结合大型场馆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青岛市“五四广场”人防工程就是结合奥运场馆建设而修建的。
济南市经十一路地下商业街项目,也是结合省体育中心及周边设施改造而同步建设的。
四是结合地铁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广州市黄沙区地铁站地下综合体,就与地面广场、汽车站、过街地道等实现了有机组合,将商业、娱乐、人员转乘、掩蔽等多种功能集为一体。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提速,都市人口聚集,城市化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越来越紧张。
在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速度,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上进行了地下空间的扩展。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城市化大势所趋,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口增加,交通压力等城市地面空间容纳能力有限的矛盾。
但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缺乏规划,不仅表现在开发的规划,立法,管理等方面,在开发的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立法规划上,具体分析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优势和不足,将地下空间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趋利避害。
标签: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用地不足、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矛盾和问题相继出现,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如何开发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服务社会?如何紧跟城市建设步伐,寻求能够加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机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问题。
一、城市地下空间的含义与地下空间的利用历史1、含义:所谓城市地下空间,主要是指人类为满足某方面的需要而对地表以下的介质进行有目的的改造而生成的人工空间。
如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地铁,地下通道,人防战备工程,地下工厂等。
城市的地下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国土资源。
2、地下空间利用历史:人类出现到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利用地下洞穴防遮风避雨、防寒防暑、防御自然灾害等;如北京周口店天然栖生溶洞、陕西蓝田猿人的黄土窑洞等古代时期:公元前3000年到5世纪,进入铜器和铁器时代,生产力初步发展,地下空间初步利用阶段秦汉出现砖瓦后,出现楼阁、宫廷地面建筑;地下建造拱形结构物、陵墓、墓穴(秦始皇陵、长沙马王堆汉墓、徐州中山靖王墓等)国外:埃及金字塔、采矿穴、罗马下水道、巴比伦城幼发拉底河下的人行隧道、引水隧道等;中世纪时代:5世纪到14世纪,进一步发展时期。
精明收缩理念下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与规划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1012024.08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数据,我国县市(区)级收缩城市数量占比已近半数,其中既有因资源枯竭而导致经济衰退、人口流失的城市,也有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而衰落的城市;既有因大城市虹吸效应导致被动衰退的都市圈外围城市,也有本身资源匮乏、又不靠近港口与大城市的偏远城市[2]。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2022年颁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主流的规划理念也开始由增量规划向“收缩型规划”转变[3]。
在国内关注城市收缩问题之前,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意识到城市扩张的传统范式亟需转型,并开展了大量研究,“精明收缩”理念应运而生[4,5]。
以扬斯敦、弗林特等收缩城市2000年以后的创新规划为起始点,西方国家应对城市收缩的规划范式便开始向“精明收缩”转变[6],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策略解决城市收缩背景下人口日益减少以及物质环境恶化等问题,其中包括强调集中发展、确定合适的城市尺度、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土地银行以及公众参与等。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探究人口收缩地区的空间发展问题[7-9],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量质并举”的精明发展路径[10]。
然而,城市收缩成因、类型多样,不同地区在面对收缩时政策态度和响应策略有着显著差异,应对重点各有不同。
此外,就研究对象而言,目前也没有同时对中心城区和镇区两个层面的研究。
本研究希望借助湖北省大冶市案例,基于第六次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 及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其收缩特征与发展困境,探索精明收缩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湖北省及其他相似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提供借鉴。
摘要 城市收缩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难题。
都市绿地规划管理中的困扰、重要考虑因素及建议
都市绿地规划管理中的困扰、重要考虑因素及建议引言都市绿地规划管理是保护城市绿色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些困扰,同时需要考虑一些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困扰问题在都市绿地规划管理中,我们经常面临以下困扰问题:1. 土地利用压力:城市发展日趋迅猛,土地资源有限,都市绿地面临被开发利用的压力,给规划管理带来困难。
2. 资金问题:绿地规划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在财政经济紧张的情况下,确保足够的资金支持成为一大挑战。
3. 规划决策权衡:在绿地规划中,要权衡各种因素,如环境保护、市民需求、公共利益等,往往难以做出全面有效的决策。
4. 管理体制不完善:都市绿地规划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合作,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重要考虑因素在都市绿地规划管理中,需要考虑以下重要因素:1. 环境保护:都市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首要考虑因素,确保规划管理措施对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2. 公共参与:公众对绿地规划管理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应加强公众参与,听取其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 可持续发展:都市绿地规划管理应注重长远发展,采取可持续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为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态城市环境。
4. 协同合作:各部门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在规划管理中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建议为解决都市绿地规划管理中的困扰问题和考虑重要因素,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 加强法规建设:完善都市绿地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确保规划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多元筹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公私合作模式等,多元化资金来源,缓解资金压力,保障规划管理的顺利进行。
3. 完善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绿地规划管理的成效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措施。
4. 强化部门协作: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部门间的协同作战,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鹏城俯飞_再展宏图——深圳市规划引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打造立体城市纪实
他山之石深圳市是探索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行者”,从2000年首部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印发,到2023年新版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完成,深圳市创造了集约高效用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城市典范,特别是在综合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地下空间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更是走在全国前列。
统筹协调 分层规划开启地下空间智慧化探索深圳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00年,深圳市编制完成首部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深圳市经济特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发展规划》;2006年,深圳市致力编制新一轮《深圳市地下空间资源规划(2006—2020年)》,确定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商业区等8个地区为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域;2008年,深圳市颁布实施《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明确把地下空间分为单建式地下空间和结建式地下空间,并推出地下空间分层利用方案,对地下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为保障地下空间品质,深圳市将地下空间开发范围、建设规模等要求纳入空间出让条件,通过探索三维地籍管理和分层登记管理,全面保障地下空间合法权益。
2021年8月,《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施行,明确地下空间优先用于建设交通、市政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在用地管理上,明确规定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区,未来将通过进一步编制重点开发地区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穿山越海 打通“捷径”加速构建城市立体交通网地铁,被称为深圳市轨道交通的主动脉。
“地下轨道线网和线路布局需综合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在统筹站点周边开发建设及用地开发利用方面,自然资源部门发挥了助推和保障作用。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说。
1998年12月,深圳市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2年2月,罗湖口岸/火车站地区改造工程开工;2011年6月,深圳市地铁二期全网开通试运营,形成“四横三纵”网络结构;同年,地铁三期工程开工建设,线路总长175.5千米;2018年1月,深圳市轨道交通四期工程开工;2020年6月,科苑大道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及13号线共建综合管廊项目开工,实现地下行走空间与地铁车站的无缝衔接。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备空袭而建造的人民防空工程。
从1950年开始,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8年,第三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提出了“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1986年国家人防委、建设部在厦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平战结合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实行平战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使人防工程除战略效益外,充分发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成为今天以解决城市交通阻塞和缓解城市服务设施紧缺为动因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
据2005年统计,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的人防工程达数千万平方米,年产值和营业总额近千亿元。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空需要而修建的人防工程。
目前,除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建设了地下交通和少量共同沟之外,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地下项目主体依然是人防工程。
许多城市建设的地下商城和地下商业街,也大都是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项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建设也实现了一个跨越跃式发展。
一是结合城市广场公园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目前,北京比较流行的方式是结合绿地公园修建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契合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主题。
河南省信阳、驻马店、漯河等中小城市引资建设的平战结合人防项目,都是位于城市广场地下。
二是结合城区道路改扩建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著名的长沙市黄兴北路地下商业街,就是抓住了黄兴北路打通的机会而修建的。
三是结合大型场馆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青岛市“五四广场”人防工程就是结合奥运场馆建设而修建的。
济南市经十一路地下商业街项目,也是结合省体育中心及周边设施改造而同步建设的。
四是结合地铁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广州市黄沙区地铁站地下综合体,就与地面广场、汽车站、过街地道等实现了有机组合,将商业、娱乐、人员转乘、掩蔽等多种功能集为一体。
石家庄市参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步 完 善城 市节 水立 法 . 把 推 行 节 水 器
一
具 作 为 一 项 硬 性 规定 执 行 。
划 坚 持 水 资 源 配 置 与 经济 社 会 发展 相 适 应 :水 资 源 总供 给与 总 需 求 的动 态 平 衡 中 要 力 求 开 发 与 保护 、 源 与 节 流 、 开 供
庄 市 和 首 都 北 京 的 经 济 共 同 发 展 .近 期 在 确 保 全 市 工 业 和 城 镇 生 活 用 水 的 前 提 下 . 向 北 京 应 急 供水 。 岗南 、 壁 庄 两 可 黄
座 大 型水 库 9 %和9 %两 个 保 证 率 可 供 0 5
浇灌浆水” 的小 麦 节 水 高 产 灌 溉 技 术 . 大 力 发 展 平 原 区 大 田 节 灌 和棚 室 微 灌 . 解
决 好 投 入 机 制 问 题 .加 快 节 水 灌 溉 发 展 步伐 。 城 市 生 活和 工业 用 水 方 面 .认 真 执 行 计 划 用 水 制 度 .实 行 用 水 总 量控 制 和
北 京 水 量 ( 总 干 渠 ) 别 为 31 亿 m 、 人 分 .8 , 27 亿 m :预 测 到 20 年 .0 1 5 . 9 0 7 9 % ̄ 9 %两 1
有 限 的 水 资 源 发 挥 最 大 效 益 .保 证 石 家
设。 续分 阶段实施冶河 、 继 绵河 、 南 、 槐 磁
左 灌 区 续 建 配 套 与节 水 改 造 农 业 用 水 方 面 . 面 推 行 “ 浇 返青 全 不 水 , 时 浇 好 拔 节 水 , 浇 孕 穗 水 , 重 适 重 慎
的水 资 源 规 划 .围 绕 区 域 水 资 源 合 理 调 度 和优 化 配置 .进 一 步 加 强 调 水 输 水 工
资源型城市的三个界定原则和四个界定标准
资源型城市的三个界定原则和四个界定标准1 关于资源型都市11 关于我国资源型都市得确定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2 年在《我国资源型都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资源型都市得三个界定原则和四个界定标准.其原则为:(1)发生学原则.即都市得产生和进展与资源开发有紧密关系.具体来讲,依照资源开采与都市形成得先后顺序,资源型都市得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都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得,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前已有都市存在,资源得开发加快了都市得进展,如大同、邯郸等.(2)动态原则.即考察资源型都市必须关注他得全过程,既要看他得过去,更要看他得现在.因为有些都市曾经是资源型都市,但通过若干年得经济转型之后,资源性产业在都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已非常小、甚至微不足道了,都市经济对资源性产业得依靠程度不大或者差不多非常低了,这类都市在过去某个时期能够叫资源型都市,但转型后已不再是资源型都市了,他得本质特征已与资源型都市相差非常远了.(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得原则.仅从定性角度去确定资源型都市,主观因素太多,难以做到科学、准确;同理,仅从定量角度去确定资源型都市,过于机械,难以将非常多不宜用数据表示得复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难免偏离现实.因此科学得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其四个界定标准为:①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得比重在10%以上.②采掘业产值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一亿元,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两亿元.③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得比重在5%以上.④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1万人,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万人.12 我国资源型都市得现状依据这些原则和标准确定得我国资源型都市共118个,其中黑龙江省最多,有13个;山西省其次,有11个;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辽宁等省分不为7-10个.东北三省合计30个,约占全国得1/4. 并从资源种类、行政等次以及人口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按资源种类分类,在118个资源型都市中,煤城有63个,占53%;森工都市21个,占18%;有色冶金都市12个,石油都市9个,黑色冶金都市8个,其他都市5个,分不占10%、8%、7%和4%.我国资源型都市得现状不容乐观,正面临着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得危机.资源型都市产业结构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咨询题:(1)产业结构僵化单一,多呈超重型.资源型都市产业结构形成得特别机制导致第二产业是产业结构中得主体,能源、原材料工业与配套产业成为产业体系得主导产业,形成较为单一得产业结构.(2)产业关联度低,都市产业之间进展脱节,产业结构聚合质量难以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对资源型工业得鼓舞和都市经济对初级产品开采得过分倚重,尤其是资源型都市得主导产业专门突出,关于地点工业关联带动作用微弱,都市中除主导工业之外得轻型加工业和都市内其他产业进展都较为缓慢,造成国有企业实力强大,而当地得中小企业特别落后,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断层”.(3)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不高,产品得科技含量决定了产品得竞争力.大多数资源型都市得主导产业技术装备趋于老化,要紧工业部门和生产技术结构差不多处于中下等水平. (4)产业组织得单调性.资源型都市产业组织得单调性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较多,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较小;在企业得规模上表现为大、中型企业较多,而小型企业较少;在科技结构和人才结构上也表现为单一化,资源型产业人才济济,其他产业科技力量不足,技术创新人才匮乏.2 我国资源型都市得进展变化分析21 资源型都市面临得危机在新中国得工业化历程中,资源型都市发挥了重要得作用.大多数资源型都市基本上国家重要得能源、原材料基地,为国家持续、无偿得提供了大量得原煤、原木、原油以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物原材料,为中国得现代工业进展做出了重要得贡献.资源型都市得廉价得能源、原材料也为其他都市得工业进展制造了非常大得空间.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资源型都市也是推进当地工业化和都市化得要紧力量.然而目前大多数资源型都市都面临“资源丰富、经济贫困”得尴尬局面,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得资源型都市得资源已近枯竭,资源型都市得可持续进展咨询题已迫在眉睫. 22 资源型都市转型得必要性分析(1)资源型都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进展得客观要求.可持续进展必须遵循两个差不多原则,一是进展原则.二是可持续原则.人类追求得进展必须是可持续得.传统得进展模式是以增加投入、增加消耗来实现得粗放式经济进展模式,这必定使进展对自然资源得依靠性增强.而自然资源得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传统得进展模式无法持续下去.资源型都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进展得核心内容和迫切需要.资源型都市作为一种特别类型得都市,是在资源得大规模开发中,依靠外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得集中投入而迅速进展起来得,对本地资源和外部得投入依靠性大.随着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落或资源型产品市场发生变化,这种资源危机会引发都市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差不多日益凸显,只有进展都市转型才能使资源型都市走上可持续进展得道路.(2)资源型都市转型是提高都市竞争力得关键.都市竞争力得关键是主导产业得竞争力.但由于资源型都市依靠进展得资源型产业得竞争力弱,因而导致资源型都市得竞争力也较弱.依照周德群对中国51个矿业都市经济进展状况分析得出结论,矿业都市得经济增长明显滞后于全国其他都市.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不高得缘故要紧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资源型产业得附加价值低.二是资源产业得波动性较大.三是资源型产业具有边际收益递减得特点.四是资源型产业不是持续产业.五是资源型产业得有机构成低.(3)我国得实际国情也决定了资源型都市必须转型.我国得资源型都市得人口规模普遍较大,大部分得资源型都市都已具有了中等以上得规模,如唐山、抚顺、徐州、鞍山都差不多是人口过百万得特大都市,大同、大庆、本溪等12个都市人口也都超过了50万,资源型都市市区人口总规模差不多超过了3500万,相当于2个中等规模欧洲国家得水平.如此庞大得人口想实现异地移民是不可能得,资源型都市得衰退会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得冲击和压力.而解决这一咨询题得可行方案确实是实现资源型都市得产业转型,就地安置这些人员.3 实现资源型都市经济可持续进展得途径资源型都市得进展有其独特性,结构过于单一,依靠自然资源得进展等特点基本上限制资源型都市得关键因素,只有大力深化制度改革和改变产业结构才能摆脱这一困境.而市场对技术进步虽有需求,但由于创新得周期长、投资得风险大或由于设备得更新改造得短期代价太大,使实际得产业结构难以升级.这时,需要政府凭借其强大得经济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弥补市场作用得不足.31 充分发挥政府得主导作用由于历史得缘故, 我国资源型都市经济基础薄弱,都市失血过多而“造血”能力不足,在市场经济得环境中处于劣势,单凭自身得力量实现经济进展有些力不从心,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资源型都市得进展.(1)产业政策.针对我国资源型都市得实际情况,政府应在产业布局、项目审批等方面,对资源型都市采取适度得产业倾歪优惠政策.产业布局上,优先安排能够发挥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大、国际竞争力强得重大项目.(2)财政税收政策.资源型都市因长期以来不合理得财政税收体系使地点利益受到非常大损害,导致都市各方面得进展欠账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给予适当得财政税收倾歪政策.如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是资源型都市可持续进展得物质基础.(3)建立专项基金.在国家财政得支持下,建立一个国家资源型都市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专项治理,专款专用,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在资源型都市经济进展过程中,注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进展科技产业,加强对资源型都市人才得培养也非常重要.32 制度创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在制度创新中,产权是重要得变量,有什么样产权就会有什么样组织,什么样得技术,什么样得效率.我国得资源型都市受打算经济得妨碍深,导致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所有制结构单一等,这些原有得产权内容严峻约束了资源型都市得经济进展,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习惯资源型都市进展需要得新体制.(1)打破条块分割得治理体制,成立全国资源型产业得统一治理机构,专门研究制订科学得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都市得产业政策、产业进展战略和长期进展规划,协调中央、省级、地点各方面得利益.同时,各资源型都市依照全国统一治理机构制定得战略,依据各自资源型都市产业现状,进行详细论证并及时反馈.(2)加快政企分开得改革步伐,明晰政府与企业之间得权力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运行得主体,政府退出微观经济领域,成为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为都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治理得调控部门.为经济进展提供软硬环境,为劳动力制造就业机会,协调内外关系,促进都市得可持续进展.(3)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进展得所有制结构.资源型都市中,国有企业经济成份偏重,如大同、大庆、鞍山等,导致都市经济缺乏活力,应积极进行所有制结构改革得探究.能够组建企业集团,实现股权多元化,创办中小企业得孵化器,推动中小型企业进展,大力进展非国有经济成份.4 总结资源型都市是依托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而建立得都市,不间断得和不合理得开发都迟早会导致资源枯竭得状况,因此资源型都市可持续进展咨询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合理得开采机制并适时得完成资源型都市得经济转型才是资源型都市能够持续进展得出路.。
城市发展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浅谈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建设规模迅速扩必,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但在突飞猛进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水资源短缺与现代化城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为此,本文从城市发展。
对可能出现的城市水危机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改善城市发展与水的矛盾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关键词:城市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城市水危机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状况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城市作为人口聚集地和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和保障。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耗水量大的新兴工业的建立,以及农业灌溉采取的粗放式的灌溉方式,严重的浪费了水资源,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量日益增多,造成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的矛盾,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因此,妥善解决水的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1我国城市发展态势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采取的是大量生产,无度消费,大量废弃的方式,这是建立在对自然界的水资源是无限的认识之上的。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并向大都市集中,使得水资源不堪重负,水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使人类意识到水资源与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而我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与世界各国相比,又具有独自的特点。
1.1滞后性统计资料表明,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上等收入国家为71%,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38%,而我国为26.4%。
1.2反弹性50年代末,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曾一度达到19.7%,相当于当时中下收入国家水平。
六、七十年代我国一度强制性将城市人口输散到农村、将工业企业由沿海迁往内地,城市人口比重最低在1972年,减为17.1%。
土地二级开发
土地二级开发土地二级开发指的是对已经具备基础设施的土地进行再开发利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涉及土地复垦、改造以及再利用等步骤,旨在达到土地的最大化利用和增加土地价值的目的。
土地二级开发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建设用地,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土地二级开发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土地的利用价值:通过对土地进行再开发,可以将未充分利用的土地重新整合和开发,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例如,在城市郊区的废弃工厂区域进行二级开发,可以将其改造为商业中心或住宅区,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益。
2. 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土地二级开发可以通过对废弃或未使用的土地进行改造和利用,增加城市建设用地,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3.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土地二级开发可以通过对城市空闲土地的整合和再规划,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例如,将城市郊区的分散农田整合成大规模农业园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土地二级开发的具体步骤包括土地的勘察、规划设计、建设以及后期管理等。
首先,对待开发的土地进行勘察,包括地理、地质、水文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确定土地的可行性和开发潜力。
然后,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土地二级开发的具体用途和布局,包括道路、公共设施、绿化等的规划。
接下来,进行建设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物建设等。
最后,进行后期管理,包括对土地进行维护、修缮和管理,确保土地的持续利用和价值的不断增长。
土地二级开发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该注意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在建设和管理阶段,应该采取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措施,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和环境友好性。
土地二级开发的具体案例有很多。
例如,中国的深圳特区就是一个成功的土地二级开发案例。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趋势
西德的汉堡,法兰福、慕尼黑。
斯图加特,法国的巴黎,北欧的斯德哥尔摩,奥斯陆、赫尔辛基等。
重建和改建中,发展了高速道路系统和快速有轨交通线合大型地下综合体,特点是规模大、内容多、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布置也较复杂。
城市中心综合开发地下空间,把市中心的部分功能(主要是交通)转入地下,地面实行步行化,并充分绿化,把步行街中设置地铁出入口,以达到扩大空间容量,美化环境、疏导交通,80年代中期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列•阿菜地区再开发,是迄今为止城市市中心再开发中,地下空间规模最大的一个实例。
一个现代地下都市中心,不仅给都市市区提供了有效的功能设施,且同时更新和丰富了市中心的风貌,与周围许多古老建筑取得和谐协调,它的更大意义在于说明,地下空间的多层次利用,已成为在非常密集的市中心地区解决集中活动和交通循环的有效方法。
(图5-21)美国城市由于高层建筑过分集中,城市空间环境恶化,在高层建筑最密集的地区,如纽约的曼哈顿区,费城的市场东街,芝加哥的中心区等,通常开发建筑物之间的地下空间与高层建筑物地下室连成一片,形成大面积的城市地下综合空间,成为整个综合性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设置停车场、商场、地下通道、游乐设施,特别是下沉袖珍广场、庭园、洛克菲勒中心是这类地下空间的代表。
[color=Blue]3、国外地下空间发展趋势[/color]从国外地下空间现状分析,其发展有以下一些趋势:①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自然延伸的简单利用(消极空间)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实体(积极空间)。
②因地铁建设地下空间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拓宽,从布置上分散,功能单一的孤立的地下建筑物发展成功能复杂的大型综合空间,并因经济上的赢利性调动社会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积极投资。
③在旧城再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区域向促进地面实行步行街,使之在竖向上进行功能分区成为可能,消除传统城市分区格局中功单元之间联系不便的弊病,便分隔和联系得以统一。
⑤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逐渐克服、缓解地下空间一些固有不足,塑造成为富有特色的地下环境,从技术建筑中分离出来,设计上注重文化价值。
城市规划设计如何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
城市规划设计如何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城市规划设计在当今都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已成为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们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讨论城市规划设计如何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的相关策略和方法。
一、强调现有城市空间资源的潜力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现有城市空间资源的潜力。
通过综合分析城市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因素,找出城市内部存在的空白地带、闲置用地和未利用的建筑物,挖掘这些资源的潜力。
例如,将闲置用地进行再开发,将未利用的建筑物进行改造,使其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二、建立紧凑型城市格局为了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需要建立紧凑型城市格局。
通过合理控制城市扩张速度,提高城市用地的密度,减少建筑分散布局带来的资源浪费。
此外,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布局,将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布局在城市内部,减少人口和物质在城市中的交通流动,节省城市空间资源。
三、推行绿色建筑和节能措施绿色建筑和节能措施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
绿色建筑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目标,通过在建筑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创新,高效利用城市建筑空间。
例如,利用屋顶进行绿化、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等措施,使城市建筑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四、推进公共交通发展发展公共交通是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推进轨道交通、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减少私家车使用,减少道路交通压力,节约城市道路空间。
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使得公共交通服务覆盖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利用率。
五、发展优质公共空间优质公共空间是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通过规划设计优质公园、广场、步行街等公共空间,增加城市的休闲娱乐、社交活动空间,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合理利用城市空间,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可以吸引更多人在城市中居住、工作,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
论城市资源生产力—兼谈唐山市如何开发利用城市资源生产力
完成 不 少 成 功 的项 目 ,使 唐 山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 上 了一 个 新 台阶 ;前 不 久 在北 京 召 开 的 中韩 经 济洽 淡 会 , 又 向前 推 进 了一 大步 ,有人 说 ,以 天津 、北 京为 圆心 ,以 2 0 0 0公里 为 半径 画 圈 ,正好 是 一 个 南 到深 圳 、
维普资讯
城嘉
星
于 渤 海 的 中间地 带 ,南 临渤 海 、北 依 燕 山 、东 与秦 皇 岛 市接 壤 、西 与 京 、津 毗邻 ,是 东北 三 省入 关 后 的 京 畿 要道 ,全市 公 路 通 车里 程 已 达 79 3 6公里 ,其 中高速 公路 达 2 8公 8 里 ,形 成 “ X” 型 的 高 速 公 路 0+ 网。铁 道 、公路 的密 度 已步 入 先进
为 依 托 , 以 城 市 建 设 为 切 入 点 ,发
资 源 。但 光 有 资源 优 势没 有 政 策优
势 ,也很 难 转化 成 生产 力。 近几 年
来 ,大连 、青 岛靠 区位 优 势 和 开放
的政 策优 势 已率 先 发展 ,为 沿 海城 市 闯 出 了一 条发 展城 市 生产 力 的路 子 ,很 值 得借 鉴 。 唐 山市 所 处 的地
展城 市资源 生产力 。
自 然 资 源 与 生 态 环 境 也 是 生 产
力 资源 ,充 分 利 用这 一 资源 ,可实
理位 置 有很 强 的 区位 优 势 :唐 山位
现 城 市 生产 力的 优 化组 合 。 自然 资
维普资讯
区域 在 线
E o o M IC 0 U T o o C N L K T H E B o H A IS E A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得到了快速推进,城市化也成为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人口的流动、聚集、增加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市化的背后是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形成,这使得城市中的人口和人力资源得到了发挥。
因此要引导人力资本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聚集,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发挥人才的最大潜力。
此外,要加大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度,积极营造国际化人才创新氛围。
同时,还要致力于提升城市就业和社保体系的供给能力,积极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实现更平等的分配,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只有这样,城市化进程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也要重视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
城市发展中,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化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消耗。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不能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来追求经济发展,要加强环保和资源管理,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加强污染治理,改善城市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等各方面的生态环境事关百姓的健康和城市质量的提升。
同时,要倡导低碳、绿色、循环的发展模式,构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生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建立健全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制定需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基于全球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城市规划,发挥城市设计和城市景观规划的作用。
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城市数据化、科学化的城市资源管理系统,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资源能够得到优化、协调的配置和利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决定城市发展走向的关键。
只有让城市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让环境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随着国家生产力、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国土空间开发,既可保障人民生计和经济发展,又不破坏环境和自然资源,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等现代化建设不断加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逐渐凸显。
大气、水、土壤等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环境质量严重下降,不仅妨碍了人类健康和生活,而且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对策:着力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保工作和生态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坚持保护优先、节约发展原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行节能、环保型建筑等战略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实施生态修复与保护,建成具有可持续性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二、土地资源紧张与不合理利用土地是国土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但由于经济、人口等需求的增长,土地资源面临日益紧张的局面。
此外,土地利用不合理,如随意占用耕地、乱损林地等,也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降低。
对策:严格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行土地增量控制和减量补偿机制,加强耕地保护和林地保护,推广农业土地多种经营、多项功能的农耕社区模式,采用“节约用地、集约利用、高效益”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轨道交通、城市更新等资源利用集约化、可持续化。
三、城市空间扩张与乡村空心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建设扩张和乡村地区的空心化依然存在。
随着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膨胀,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导致资源消耗大,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侵占农村土地资源,使乡村地区成为空心化的现象,进而影响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对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制度,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缩小城乡差距,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促进农村城市化、城市乡村化相互促进,落实绿色生产方式,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
北京市土地资源利用与特性分析
北京市⼟地资源利⽤与特性分析北京市⼟地资源利⽤与特性分析⼀、北京市概况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隅,四周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地理坐标为北纬39°38′—40°51′,东经115°25′—117°30′。
北京市总⼟地⾯积1.64万平⽅公⾥,占全国总⼟地⾯积的0.17%。
东西宽160km,南北长170km左右。
东南距渤海约150km。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向西北黄⼟⾼原、内蒙古⾼原的过渡地带,西部、北部系太⾏⼭脉和燕⼭⼭脉,⼭地⾯积约占全市⼟地⾯积的三分之⼆;东南部为平原,⾯积约占三分之⼀。
按地貌成因及形态分类,北京地貌可分为⼭地、丘陵和台地、平原三种类型。
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候区,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较长。
年均太阳辐射量为562kj/cm?0?5 ,热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全年⽇照时数春季最多,每⽉⽇照230—290/h,冬季最少,每⽉⽇照不⾜200h。
年平均⽓温为13.1°C。
1⽉最冷,平均⽓温—3.9°C;7 ⽉最热,平均⽓温26.5°C。
年平均降⽔量430.9mm,年度降⽔主要集中于夏季。
北京市地貌类型复杂,植物多样,⽓候垂直差异明显,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壤类型。
主要有⼭地草甸⼟、⼭地棕壤、褐⼟、潮⼟、⽔稻⼟等。
北京市⼟壤质地较好,平原⼟壤耕层以轻壤为主,约占平原⾯积的53%,砂壤质地约为22%,中壤质约占15%,砂质约占8%,黏质约占2%。
⼟壤质地的不同适宜性对北京市⼟地利⽤布局有重要影响。
其中壤质⼟较疏松,保⽔保肥能⼒较好,适种性⼴,可种植粮⾷作物、蔬菜等。
砂壤质⼟较疏松,保⽔保肥能⼒较弱,适种性较⼴,可种植⾖类作物、油料作物、粮⾷作物、果树等。
砂质⼟漏⽔漏肥且易脱肥,宜种植⽠类、果树和油料作物。
黏质⼟较紧实,保⽔肥能⼒强⽽通透性差,适种⼩麦、⽔稻、⾼粱和⾖类。
⼆、北京市⼟地资源利⽤现状特征(⼀)⼟地利⽤结构复杂多样,具有典型的⼤城市及其郊区⽤地的特点⼟地利⽤结构直接反映了⼀定区域内⼟地资源开发利⽤的合理性程度,是⼟地利⽤研究的核⼼内容。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摘要:人口数量的激增,使得城市在提高房屋建筑的楼层高度的同时,依然面临较大的压力,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另一种有效的解决对策。
现阶段城市对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利用程度已逐渐成为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引言城市的快速发展要求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规模,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但是由于用地面积的限制,使得城市只能向高空或者地下发展。
现代城市建筑大多都是高层、超高层建筑,但是由于建筑结构和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使得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楼层高度受限,因此加强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十分必要。
现在部分发达国家地下空间开发深度数十米,甚至部分国家开发深度近百米,由此看出地下空间开发具有巨大潜力。
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目前,世界上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比较好的城市有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加拿大蒙特利尔,这几个城市意识超前通过不断地开发,其地下空间建设利用的已经相当完善。
例如,地下街市,影院、大型蓄水池、大型的城市综合体等建筑设施相当齐全,而且开发利用面积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我们国家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面临的建筑用地越来越少,交通越来越拥堵,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也已开始重视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
通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开发,我国一线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也有了逐渐的进步,像地铁的建设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地下的停车场、购物中心、娱乐场所、蓄水池、各种管线等诸多设施也都陆续投入使用。
由于,我们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方面起步较晚,地下开发还未形成一定规模,一些规划设计方面还需像国外发达城市学习借鉴。
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1)有利于缓解城市建筑用地的紧张局面。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张,由此带来的建筑用地不足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 兴安 岭林 区 . 要分 布在 它的酉 髓和 北 麓 , 主 全 区蕴 藏量 约 1 0万 吨 . 3 近年 年产 不足 1万 吨 . 不足 蕴藏
维普资讯
林 业 技 术 二 则
新植 果树施 禽粪害 生畜 处大
近 几年 , 新建果 日较 多 。新 裁果树 挖穴 施嬲 时 , 报
食 品 工 业 的 好 原 料 提 高 心脏 内乳 酸 脱 氨 酸 的 活 监 , 对 保 护 心 血 管 有 良好 作 用 , 时 对 胃 、 胱 、 道 等 消 化 、 同 膀 尿
分泌 系统 炎症 , 有可 靠 的疗 效 二 、 布 区域 和 产量 分 都柿 资 源 在大 小 兴安 岭 和 长 白 山林 区 都有 生长 , 在小 安 I 林 区 以伊舂 市 北 分 布最 广 仅 “伊春北 J 争 部 的 乌伊 I 林 业 局 为倒 , 中成 片 的都 碲 就有 一百多 J 争 集 处 ( ) 每 处面积 少则 几 十公 顷 t 刚上 百 公 顷。隶属 片 , 多 乌伊 蜉局 的桔 源林 场 其 2 林班 为中心 的 一大 片 都 2 柿 塘 就 有 3 0多 公 顷 据 说 . 源 林 场 的 “ 源 二 字 , 0 桔 桔 就是 由 越 桔发 源地 ” 意而得 名 。 调 查 队调 查 一 登 之 据 每
日程 上 来 。 要 通 过 。 出 去 ” 习 , 进 来 训 . 高 撅 学 请 培 提
理右 资源 应加强 经营 管理 .及 早组织 科技 人员对资 源
状况 , 在地 区的 分布 、 量 、 所 数 具体 成熟 期 、 开发 采收 条 件等 , 行调 查摸 底 . 进 对那 些连 片的 大面积 资 源应划 定
系争 夺 水分 和 养分 的 矛盾 。 对果 树缓 苗 期 生长 发 育撅
为不 利 .因此 . 新植 果 树 切忌 旌 生 畜禽 粪类 等 有 机 肥
料 。
用. 方法 是 t 石灰块 加承 调成 稠糊状 涂 于剪 1 伤 口 将 3或
处, 即可 达到 骑止 敏果 。
( 海德) 采
功 效 , 理 想 的 饮 食 佳 品 是
都柿 , 叉名越 桔 , 系杜 鹃花 科 . 桔属 野生落 叶灌 越 木 。都柿 主要 分越 桔和 和 生 态 习性
1笃斯越 桔 。又称旬 果 , 花冠 带绿 白色 , 壶形 , 期 花 6月 果 熟期 8月 。浆果 成熟后 黑 紫色 , 球形 或椭 圆形 , 径在 L O毫米 . 果有 白霜
E 剐 刚成 熟 . 上 可用 生物量 最多 时采 收为宜 。 止“ 防 啃青 和 拖后 采 收 。 前 一 时 期的 采 集方 法是 , 们进 山“ 窝蟑 一 粒 人 一
一
要将 这种 资豫优 势转 化 为商 品优 势 , 吐繁荣 林 区市 场 . 发展 林 区经 济 , 这是 林 区决 策 部 门不 可忽 视 的 重要 课
其氮 素多 以尿酸 形态 存在 。尿 酸盐 不但 不易 被果 树根
系吸 收 , 还对 根系 生长 有害 。轻 者表现 为 叶绿干 枯 , 叶 脉 有深 色 阴影 , 重 时 整个 叶片干 枯脱 落 , 系受 害后 严 根
呈红褐 色 水烫状 ( 谓 的烧根 ) 导致 死 根 的同时 。 所 , 还会 招 引蛴螬 等地 下害虫 的危 害 。加之 新植果 树 报系本 来 就较 步 , 到损 害后 。 受 肥料 在腐 熟过 程 中更 加剧 了与 报
的 历 史 产 品 销 路 好 , 遭 纯 , 生 素 含 量 高 , 常 爽 昧 维 非
2 桔 。又 称红 豆 . 白色 或淡 红色 , 形 , 期 6 越 花 钟 花 ~7月 . 熟期 8月 下 旬至 9月 下 旬 , 果 , 形 成熟 果 浆 球
红 色 5 7毫 米 。 径 ~
多人将考经过腐熟的畜禽粪等有机肥料直接回填到树
穴 中, 这种 做法 不科学 。未 经腐 熟 的 畜禽 粪类 有机 肥 ,
石 灰 可 防 止 葡 萄 伤 流
葡萄 树 冬 剪过 晚或 发 芽前 伤枝 , 会 引起 剪 口或 都 伤 口树 液 流 出 。 伤流 不 止 , 者导 致 树 本 衰弱 。 者垒 轻 重 株死 亡 。特别是 冬 季 气温偏 高时 . 修剪过 晚 , 流会 如 伤 更 加严 重 。 近年 来 ・ 般采用 腊 封或烧 蒋 剪 1 费工 费 时很 麻 一 3, 烦。 试验 证 明, 石灰 防止葡 萄伤 流 , 法 简便 . 济实 用 方 经
伤枝 株 , 多时就 可采 一筐 。 不 这是林 区群 众的一 项技 术
革 新成果 , 应有 组织 的推 广应用 。 都 柿是 一 种 野果 , 生长 环 境 清 新 , 圬染 , 它 无 质量 纯正, 颤能 吸弓『 外商 的 欢迎 由于 它 多 生 长在 林 区腹
因, 生产 规模 尚待 进一步 提高 。
都柿 陈鲜食 外 , 能 酿酒 。林 区土法 制渣 是 : 还 把鲜 都 柿装进 罐里 密封 起来 藏于 窖 中 , 持入冬后 起 出来 , 捞 出浮 沫 , 出果 汁 , 加 少量 糖和 白酒 便成 为 别 具 风 滤 再 味的都柿 酒 。这 种 自酪 的都柿 酒 量纯 正 , 质 是林 区山 里 人招待 高朋 贵宾 的佳 酿 良酒 内蒙 古 牙 克 石酿 酒 厂生 产 的越 桔 酒 已有 3 0多年
5 资 源的保 护和 开发 利 用 、
都柿 是 北方 林 区生长 的 一 种重 要 自然资 源 。 一 是
种报 有开 发前景 的野 生浆 果 。 年来 . 然每到 成熟 期 近 虽
林 区都有 人 上山 采收 , 这是 一种 小 规 模 、 组织 、 但 无 自 发 性 , 带有 掠夺 性的采 收 。 然 它不利 于资 潭的发 展 井 显
・
20 ・
各 国都柿发 展概况 后 , 出: 指 由于 都 柿 的 独 特 风 昧和 丰
富 约营养 , 已在不 少 国家受 到重视 . 成 为世 界性 的主 将
栽 品 种
全局 可年 产都 柿 5 0吨 以上 勿庸 置疑 整 个伊者林 区 0
其产 量将 更 为可观 。
过 击林 区对 都 柿开 发 重视 不 够 . 年 该 局 眼 睛 向 近 外 到 国外开发 都柿 资源 的 启发 车地 区 种 资源优 受 将 势转 化 为经济优 势 。他们把 都 柿加工 成果 汁 、 饮料 果 酱 、 点等 多刊r 品 . 限于 技术 工 艺 , 糕 食 但 设备 投 资等 原
和再 生 .由于缺 乏管 理 。 无序 采收 。 的未 能适 时采 收 有 ( 括 早 采和 晚 采 ) 使 资源 未 能 充分 利 用 , 的袂 棵 包 致 有 被折 扭断 柱 。 使资源 遭破 坏 , 致 影响 持续 利用 。为使 资 源保 持再 生船力 , 实现永 续 利用 , 区主管 部 门首先 对 林
题。
粒 击摘 , 累又 慢 I 而改 为 大把 捋 或折 枝采 收 . 既 进 遗
都不是 正 确方法 。 近年 发 明了一 种特制 的摄 于 , 前半 部 甩馈 线焊 成 梳子 状 , 半 部是 铁 皮 摄 子 , 部 为 椭 圆 后 底 形 。 这种 摄子 在皋 实密 集处 轻轻一 撮就 是一 堆 , 不 用 还
迎 柿 还 可 制 造 各 种 饮 料 和 系 列 风 味 食 品 如 都 柿 汽 都
水 、 柿甜 汁 、 柿果 酱 、 都 都 都柿 果 干等 系列食 品 都 柿还 有很 好 的医药 价值 , 制成 多 种药 品, 的果 实及 叶 皆 可 它 有 收敛 、 清热 之功 能 , 可洽腹 泻 、 炎 等症 肠
潜 力远 未挖掘 出来 据 科研 人员研 究分 析 种都 柿果 营养 、 健价 值 两 保 都 很高 。除上 面述及 的 以外 , 它们还 含 柠檬酸 、 多种 氨 基酸 、 糖分 、 多种 矿 物质 、 量 元 素和 维 c以 外 的其 它 微 维 生 素 。特 别 是 笃 斯 越 桔 . 合 有 熊 果 甙 、 色 素 、 还 红 蔗 糖 、 机酸 等 。 有 它具 有抗 癌 、 防病 、 神 健体 和抗 衰老 等 提
地 , 有空 气新 鲜 、 具 光照 柔和 、 水分 充足的 生物条 件 。 它 和 农 家果 树 结 出的果 实 不 同 , 曾受 到 废 气 、 水 、 未 污 农
药、 化肥 等有 害物 质的 侵害和 污染 等 人 为干预 , 因而 不 存 在残毒 问题 , 作为 绿色 食 品 的 原料特 男 适宜 , Ⅱ 林 区 主管 部 门 , 应将 开发 利用 都 栉 资源 提 到重 要
顷 多者 长 有近 1 O万 株 . 产 1万 株 上 下 . 保 守 估 计 亩 按
在世 界年 产量 在 3 O万 吨 上 , 销售 额 达 L 5亿美 元 , 世 界种 植面积 1 2万公 顷 . . 它适 应湿 地生 长 , 环 境较 为 对 敏感 , 外每年 收获季 节 比中 国晚 , 国 约在 1 O月分 以后 前不 久 , 美国 明里 苏达 川 都 柿 专家 威尔 登先 生 来 吉林 松 江河 林 业 局考察 都柿 后 . 我 国林 区 的都 柿 质 对 量评 价很 高 他 认 为中 国都 柿 多合花 青 素 , 颜色 浓重 , 清 香味美 , 酸甜 为主 在 向中国 科技 人员介 绍世 界 他
维普资讯
f
・
越 . ,
蔡培 印
’
/
、
开 都 柿 资 源 的 发
开利 ‘ 发髻7 用 /
三 、 养 保 健 价 值 营
; 姜 春 圃 L 萍
量 的 1 , 集 利 用率 低 . 源 浪 费 比较 严 重 源 的 采 资 资
人们的采 集 , 储存 乃至 加工方 面 的专业 技 能 , 尽快改 变 粗放 经营 方式 , 咀最大 限度 的提高 利用 率 。 区贸 易部 林 门要 & 时组织 收购 , 深加工 或直 接供 外贸 出 口创 汇 .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