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编号:20180169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

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名称:复合型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开放式

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建设

成果完成人:张卫国黄嫚丽刘勇曾萍周文慧

成果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成果起止时间:2009-01-01至2018-04-30

申请时间:2018-05-15

一、形成了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和建立了基于“KCAT模型”的培养目标管理体系

考虑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研究生素质与能力的新要求,同时结合管理学科的综合与实践双特性,形成了支撑工商管理学院使命的复合型学术研究生培养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兼备、人文与理工融合、创新与创业并举,并充分体现在如图1所示的基于“KCAT模型”的培养目标管理体系中。(附件1)

图1 学术研究生基于“KCAT模型”的培养目标管理体系“KCAT模型”,即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强调理论与实践兼备、人文与理工融合、创新与创业并举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其中,“K”指“Knowledge”,即管理类学术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知识与理工知识)与专业知识;“C”指“Capability”,即他们应具备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实践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A”指“Attitude”,即他们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道德修养(包括学术道德);“T”是指“Thinking”,即他们能够很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解决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目标可细分为培养子目标,并

通过覆盖全面的课程地图来实现,在此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与论文过程管理制度。其中,强调理工学科基础的课程嵌入,例如选修课中数学模块选修课、优化方法类选修课等设计。

通过三个层面的循环改进不断提供培养质量:(1)课程组层面的循环改进,通过对课程是否达到该课程培养子目标的评估,分析不足并针对不足进行持续改进;(2)培养子目标层面的循环改进,学术型研究生教学委员会收集所有课程的评估结果和改进报告,最终形成学位项目层面的改进报告。在必要的情况下,该改进报告将指导培养方案的细微修订。(3)培养目标层面循环改进,根据培养子目标层面的评估结果,学术型研究生教学委员会根据培养子目标的整体实现情况,形成分析和持续改进报告,在必要时指导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大幅修订。

学院所形成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以及相应的基于“KCAT模型”的培养目标管理体系,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管理学院等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同。(附件2)

按照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学院已培养出大量具备厚基础、强能力和高素质的管理创新人才,他们中很多已经成为所就职企业、大学或科研院所等管理或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共培养出博士127名,学术型硕士876人,就业率达到100%。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在单位的整体表现为非常满意的比例达60%,满意的比例达40%。(附件3)

二、建立了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创建了“学校+国际、企业、政府、社会”的培养共同体

聚焦国家与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实践,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打造“学校+国际、企业、政府、社会”的培养共同体,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国内领先的国际化、多平台、多维度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2.1建立了学术研究开放式平台

通过开展师生学习共同体活动、举办三大品牌论坛、举办学术会议、支持学术型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等,建立了学术研究开放式平台(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

图2 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师生学习共同体活动,包括:研究生导师每周组织研讨会,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调研、课题研讨会等。通过上述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强化了他们对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方法的理解,提高了他们基于管理实践发现、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三大品牌论坛,包括:(1)“博学论坛”,每学年开展4-6次。围绕着学科发展前沿,邀请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校内外资深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展现相关学科发展现状与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主讲老师主讲、嘉宾老师点评、学生提问等环节的互动方式,实现多科学思想碰撞。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形成从多学科视角审视社会现象、激发研究兴趣、凝练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2)“明辨论坛”,每学年开展6-8次。学院遴选在读博士研究生举行论坛,通过由相关领域的资深教授引导、多人报告的主题发言、参会者相互提问、主持人总结凝练等师生互动形式,强化学术研究生对相关研究问题发展动态的理解,提高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研究生中形成相互学习的良好学风。(3)“笃行论坛”,每学年开展4-6次。围绕研究生研究方法及论文选题、写作、发表等相关内容,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院举行论坛,通过主讲老师主讲、嘉宾老师点评、学生提问等环节,提高学术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附件4)

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2015-2017年,共举办2017“互联网+共享经济下的运作

管理”国际学术论坛等13次学术会议,资助学术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超过450人次。(附件5)

2.2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平台

在整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基地、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平台,吸收大量学术型研究生加入到产学研项目研究之中,强调研究的实践导向与情境嵌入,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创新主体提供社会服务。(附件6)例如,广州市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基地,多位教师带领学术研究生组成精干的团队,为丝绸之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及广州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很多高水平的咨询报告,获得了广东省、广州市相关部门与企业的高度评价。2015年12月,基地报送的《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制度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协调对策》被教育部采纳。2018年3月,以该基地为重要研究力量(副主任单位)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正式成立,强调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附件7)。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技术创新评估研究中心、科技革命与技术预见智库、重大科技项目与平台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智库等研究机构同样吸收研究生加入到地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中,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得到地方政府领导与诸多企业的高度认同。(附件8-9)

2.3建立了创新创业开放式平台

通过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建立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举办创业训练营,组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建立了创新创业开放式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学术研究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在国内首次提出创业通识、能力素质与实践三层次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创业体验。开设《创业学》等19门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向所有学术研究生开放(附件10)。组织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4月,获第38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国际总决赛亚军(附件11)。2012年以来累计孵化学生创业项目40多个,均获得风险资本融资,并涌现出有米科技、广东正茂等众多学生创业典范。(附件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