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设计
变电站设计规范
变电站设计规范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 年 5 月 1 日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第 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电压为 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 5000kVA 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第 1.0.3 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 5,10 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第 1.0.4 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第 1.0.5 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第 1.0.6 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第 2.0.1 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靠近负荷中心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三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四交通运输方便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七所址标高宜在 50 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八应考虑职工生活第 2.0.2 条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九应考虑变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变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第 2.0.3 条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 2.2m 高的实体围墙.城网变电所工业企业变电所围墙的高度及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第2.0.4 条变电所内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3.5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1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第 2.0.5 条变电所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和道路纵坡确定宜为 0.5,2最小不应小于 0.3局部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6平行于母线方向的坡度应满足电气及结构布置的要求.当利用路边明沟排水时道路及明沟的纵向坡度最小不宜小于 0.5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小于 0.3最大不宜大于 3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大于6.电缆沟及其他类似沟道的沟底纵坡不宜小于 0.5.第 2.0.6 条变电所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 0.3m屋外电缆沟壁宜高出地面 0.1m.第 2.0.7 条各种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满足安全检修安装及工艺的要求并宜符合附录一和附录二的规定.第 2.0.8 条变电所所区场地宜进行绿化.绿化规划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并严防绿化物影响电气的安全运行.绿化宜分期分批进行.第2.0.9 条变电所排出的污水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第三章电气部分第一节主变压器第 3.1.1 条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第 3.1.2 条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如变电所可由中低压侧电力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备用电源时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第 3.1.3 条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断开一台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不应小于 60的全部负荷并应保证用户的一二级负荷.第 3.1.4 条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线圈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线圈变压器.第 3.1.5 条电力潮流变化大和电压偏移大的变电所如经计算普通变压器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第二节电气主接线第 3.2.1 条变电所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网中的地位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要求.第 3.2.2 条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变电所高压侧宜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第 3.2.3 条 35,110kV 线路为两回及以下时宜采用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超过两回时宜采用扩大桥形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的接线.35,63kV 线路为 8 回及以上时亦可采用双母线接线.110kV 线路为 6 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第 3.2.4 条在采用单母线分段单母线或双母线的35,110kV 主接线中当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设施.当有旁路母线时首先宜采用分段断路器或母联断路器兼作2旁路断路器的接线.当 110kV 线路为 6 回及以上35,63kV 线路为 8 回及以上时可装设专用的旁路断路器.主变压器35,110kV 回路中的断路器有条件时亦可接入旁路母线.采用 SF6 断路器的主接线不3.2.5 条当变电所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6,10kV 侧宜采用分段单宜设旁路设施.第母线.线路为 12 回及以上时亦可采用双母线.当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设施.当 6,35kV 配电装置采用手车式高压开关柜时不宜设置旁路设施.第3.2.6 条当需限制变电所 6,10kV 线路的短路电流时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一变压器分列运行二采用高阻抗变压器三在变压器回路中装设电抗器.第 3.2.7 条接在母线上对接在变压器引出线上的避雷器不宜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装设隔离开关.第三节所用电源和操作电源第 3.3.1 条在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所用变压器.如能从变电所外引入一个可靠的低压备用所用电源时亦可装设一台所用变压器.当 35kV 变电所只有一回电源进线及一台主变压器时可在电源进线断路器之前装设一台所用变压器.第3.3.2 条变电所的直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的接线.采用分段单母线时蓄电池应能切换至任一母线.第 3.3.3 条重要变电所的操作电源宜采用一组 110V 或 220V 固定铅酸蓄电池组或镉镍蓄电池组.作为充电浮充电用的硅整流装置宜合用一套.其他变电所的操作电源宜采用成套的小容量镉镍电池装置或电容储能装置.第 3.3.4 条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全所事故停电 1h 的放电容量:二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容量.小容量镉镍电池装置中的镉镍电池容量应满足分闸信号和继电保护的要求.第 3.3.5 条变电所宜设置固定的检修电源.第四节控制室第 3.4.1 条控制室应位于运行方便电缆较短朝向良好和便于观察屋外主要设备的地方.第 3.4.2 条控制屏台的排列布置宜与配电装置的间隔排列次序相对应.第 3.4.3 条控制室的建筑应按变电所的规划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控制室应适当简化面积应适当减小.第五节二次接线第 3.5.1 条变电所内的下列元件应在控制室内控制:一主变压器二母线分段旁路及母联断路器三63,110kV 屋内外配电装置的线路35kV 屋外配电装置的线路.6,35kV 屋内配电3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装置馈电线路宜采用就地控制.第 3.5.2 条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宜装设能重复动作延时自动解除或手动解除音响的中央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装置.驻所值班的变电所可装设简单的事故信号和能重复动作的预告信号装置.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可装设当远动装置停用时转为变电所就地控制的简单的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有监视信号.第 3.5.3 条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团锁装置.屋内的配电装置尚应装设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设施.闭锁联锁回路的电源应与继电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的电源分开.第六节照明第3.6.1 条变电所的照明?杓朴Ψ 舷中泄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第 3.6.2 条在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室蓄电池室及屋内主要通道等处应装设事故照明.第 3.6.3 条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屋外配电装置的照明可利用配电装置构架装设照明器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第 3.6.4 条在控制室主要监屏位置和屏前工作位置观察屏面时不应有明显的反射眩光和直接阳光.第 3.6.5 条铅酸蓄电池室内的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照明器不应在蓄电池室内装设开关熔断器和插座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第 3.6.6 条电缆隧道内的照明电压不应高于 36V如高于 36V 应采取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第七节并联电容器装置第 3.7.1 条自然功率因数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变电所应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其容量和分组宜根据就地补偿便于调整电压及不发生谐振的原则进行配置.电容器装置宜装设在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或主要负荷侧.第 3.7.2 条电容器装置的接线应使电容器组的绝缘水平应与电网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与接入电网的运行电压相配合.的绝缘水平相配合.电容器装置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或双星形接线.第3.7.3 条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5倍.第 3.7.4 条电容器装置应装设单独的控制保护和放电等设备并应设置单台电容器的熔断器保护.第 3.7.5 条当装设电容器装置处的高次谐波含量超过规定允许值或第 3.7.6 条电容器需要限制合闸涌流时应在并联电容器组回路中设置串联电抗器.装置应根据环境条件设备技术参数及当地的实践经验采用屋外半露天或屋内的布置.电容器组的布置应考虑维护和检修方便.第八节电缆敷设第 3.8.1 条所区内的电缆根据具体情况可敷设在地面槽沟沟道管道或隧道中少数4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电缆亦可直埋.第 3.8.2 条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避免电缆受到各种损坏及腐蚀二避开规划中建筑工程需要挖掘施工的地方三便于运行维修四电缆较短.第 3.8.3 条在电缆隧道或电缆沟内通道宽度及电缆支架的层间距离应能满足敷设和更换电缆的要求.第 3.8.4 条电缆外护层应根据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选择.直埋电缆应采用铠装并有黄麻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外护层的电缆.在电缆隧道电缆沟内以及沿墙壁或楼板下敷设的电缆不应有黄麻外护层.第九节远动和通信第 3.9.1 条远动装置应根据审定的调度自动化规划设计的要求设置或预留位置.第 3.9.2 条遥信遥测遥控装置的信息内容应根据安全监控经济调度和保证电能质量以及节约投资的要求确定.第 3.9.3 条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宜装设遥信遥测装置.需要时可装设遥控装置.第 3.9.4 条工业企业的变电所宜装设与该企业中央控制室联系的有关信号.第 3.9.5 条远动通道宜采用载波或有线音频通道.第 3.9.6 条变电所应装设调度通信工业企业变电所尚应装设与该企业内部的通信对重要变电所必要时可装设与当地电话局的通信.第 3.9.7 条远动和通信设备应有可靠的事故备用电源其容量应满足电源中断 1h 的使用要求.第十节屋内外配电装置第 3.10.1 条变电所屋内外配电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第十一节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第3.11.1 条变电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第十二节电测量仪表装置第 3.12.1 条第3.12.1 条变电所电测量仪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第十三节过电压保护第 3.13.1 条变电所过电压保护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5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第十四节接地第 3.14.1 条变电所接地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要求.第四章土建部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 4.1.1 条建筑物构筑物及有关设施的设计应统一规划造型协调便于生产及生活所选择的结构类?图安牧掀分钟侠砉椴?蚧岳噶霞庸な?ぜ霸诵?变电所的建筑设计还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第 4.1.2 条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应考虑下列两种极限状态: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要求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构效应应小于或等于结构的抗力或设计强度.计算中所采用的结构重要性系数 ro荷载分项系数 r可变荷载组合系数ψc 及其他有关系数均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结构的设计强度则应遵照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采用.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极限值.要求在标准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构长期及短期效应不宜超计算中所采用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ψc 及准永久值系数ψq 按过附录三的规定值.本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第 4.1.3 条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等级均应采用二级相应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应为 1.0.第 4.1.4 条屋外构筑物的基础当验算上拔或倾覆稳定性时设计荷载所引起的基础上拔力或倾覆弯矩应小于或等于基础抗拔力或抗倾覆弯矩除以表 4.1.4 的稳定系数.当基础处于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时应考虑浮力的影响此土容重宜取 10,11kN/.表 4.1.4 时基础容重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容重减10kN/基础上拨或倾覆稳定系数荷载类型计算方法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在短期荷载作用下按考虑土抗力来验算倾覆或考虑锥形土体来验算上拔 1.8 1.5仅考虑基础自重及阶梯以上的土重来验算倾覆或上拔 1.15 1.0注:短期荷载系指风荷载地震作用和短路电动力三种其余均为长期荷载.第二节荷载第 4.2.1 条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及偶然荷载三类.一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含导线及避雷线自重固定的设备重土重土压力水压力等:二可变荷载:风荷载冰荷载雪荷载活荷载安装及检修荷载地震作用温度变化及车辆荷载等三偶然荷载:短路电动力验算稀有风荷载及验算稀有冰荷载.第 4.2.2 条荷载分项系数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 r 宜采用 1.2当其效应对结构抗力有利时宜采用 1.0对导线及避雷线的张力宜采用 1.25二可变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 rq 宜采用 1.4对温度变化作用宜采用1.0对地震作用宜采用 1.3对安装情况的导线和避雷线的紧线张力宜采用 1.4注:在大风覆冰低湿检6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修地震情况下的导线与避雷线张力均作为准永久性荷载处理其荷载分项系数宜采用 1.25但安装情况的紧线张力宜作可变荷载处理其荷载分项系数宜采用 1.4.三偶然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rqi 宜采用 1.0.第 4.2.3 条可变荷载的荷载组合系数ψc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房屋建筑的基本组合情况:风荷载组合系数ψcw 取 0.6二构筑物的大风情况:对连续架构温度变化作用组合系数ψcr 取 0.8三构筑物最严重覆冰情况:风荷载组合系数ψcw 取 0.15冰厚?10mm或 0.25冰厚gt10mm四构筑物的安装或检修情况:风荷载组合系数ψcw 取 0.15五地震作用情况:建筑物的活荷载组合系数ψcw 取 0.5构筑物的风荷载组合系数ψcw取 0.2构筑物的冰荷载组合系数ψcj 取 0.5.第 4.2.4 条房屋建筑的活荷载应根据实际的工艺及设备情况确定.其标准值及有关系数不应低于本规范附录四所列的数值.第 4.2.5 条架构及其基础宜根据实际受力条件包括远景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分别按终端或中间架构来设计下列四种荷载情况应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其中最低气温情况还宜作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条件对变形及裂缝进行校验.一运行情况:取 30 年一遇的最大风无冰相应气温最低气温无冰无风及最严重覆冰相应气温及风荷载等三种情况及其相应的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二安装情况:指导线及避雷线的架设此时应考虑梁上作用人和工具重 2kN 以及相应的风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三检修情况:根据实际检修方式的需要可考虑三相同时上人停电检修及单相跨中上人带电检修两种情况的导线张力相应的风荷载及自重等对档距内无引下线的情况可不考虑跨中上人四地震情况: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及相应的风荷载或相应的冰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地震情况下的结构抗力或设计强度均允许提高 25使用即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采用 0.8.第 4.2.6 条设备支架及其基础应以下列三种荷载情况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其中最大风情况及操作情况的标准荷载还宜作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条件对变形及裂缝进行校验.一最大风情况:取 30 年一遇的设计最大风荷载及相应的引线张力自重等二操作情况:取最大操作荷载及相应的风荷载相应的引线张力自重等三地震情况: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及相应的风荷载引线张力自重等地震情况下的结构抗力或设计强度均允许提高 25使用即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采用 0.8.第 4.2.7 条架构的导线安装荷载应根据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及程序确定并将荷载图及紧线时引线的对地夹角在施工图中表示清楚.导线紧线时引线的对地夹角宜取 45?,60?.第 4.2.8 条高型及半高型配电装置的平台1.5kN 集中荷载验算.在走道及天桥的活荷载标准值宜采用 1.5kN/?装配式板应取计算梁柱和基础时活荷载乘折减系数当荷重面积为 10,20 ?时宜取 0.7超过20 ?时宜取 0.6.第三节建筑物第 4.3.1 条主控制楼室根据规模和需要可布置成平房两层或三层建筑.主控制室顶7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棚到楼板面的净高:对控制屏与继电器屏分开成两室布置时宜采用 3.4,4.0m对合在一起布置时宜采用 3.8,4.4m.当采用空调设施时上述高度可适当降低.电缆隔层的板间净高宜采用 2.3,2.6m大梁底对楼板面的净高不应低于 2m.底层辅助生产房屋楼板底到地面的净高宜采用 3.0,3.4m.第 4.3.2 条当控制屏与继电器屏采用分室布置时两部分的建筑装修照明采暖通风等设计均宜采用不同的标准.第 4.3.3 条对主控制楼及屋内配电装置楼等设有重要电气设备的建筑其屋面防水标准宜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屋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 1/50并采用有组织排水.第 4.3.4 条主控制室及通信室等对防尘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地坪应采用不起尘的材料.第 4.3.5 条蓄电池室与调酸室的墙面顶棚门窗排风机的外露部分及其他金属结构或零件均应涂耐酸漆或耐酸涂料.地面墙裙及支墩宜选用耐酸且易于清洗的面层材料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防酸隔离层.当采用全封闭防酸隔爆式蓄电池并有可靠措施时地面墙裙及支墩的防酸材料可适当降低标准.地面应有排水坡度将酸水集中后作妥善处理.第 4.3.6 条变电所内的主要建筑物及多层砖承重的建筑物在地震设防烈度为 6 度的地区宜隔层设置圈梁7 度及以上地区宜每层设置圈梁.圈梁应沿外墙纵墙及横墙设置沿横墙设置的圈梁的间距不宜大于 7m否则应利用横梁与圈梁拉通.对于现浇的或有配筋现浇层的装配整体式楼面或屋面允许不设置圈梁但板与墙体必需有可靠的连结.第 4.3.7 条在地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以上的变电所其主要建筑物及多层砖承重建筑在下列部位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外墙四角二房屋错层部位的纵横墙交接处三楼梯间纵横墙交接处四层高等于或大于 3.6m 或墙长大于或等于 7m 的纵横墙交接处五8 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物的所有纵横墙交接处六7 度地区的建筑物纵横墙交接处一隔一设置.第 4.3.8 条变电所内的主要砖承重建筑及多层砖承重建筑其抗震横墙除应满足抗震强度要求外其间距不应超过附录五的规定.第 4.3.9 条多层砖承重建筑的局部尺寸宜符合附录六的规定但对设有钢筋混凝构造柱的部位不受该表限制.第四节构筑物第 4.4.1 条结构的计算刚度对电焊或法兰连结的钢构件可取弹性刚度对螺栓连结的钢构件可近似采用 0.80 倍弹性刚度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近似采用 0.60,0.80 倍弹性刚度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近似采用 0.65,0.85 倍弹性刚度.长期荷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的影响应另外考虑.第 4.4.2 条钢结构构件最大长细比应符合表 4.4.2 的规定.各种架构受压柱的整体长细比不宜超过 150当杆件受力有较大裕度时上述长细比允许放宽 10,15.第 4.4.3 条人字柱的受压杆计算长度可按本规范附录七采用.第 4.4.4 条打拉线条架构的受压杆件计算长度可按本规范附录八采用.8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表 4.4.2 钢结构构件最大长细比构件名称受压弦杆支座处受压腹杆一般受压腹.。
110kv变电站设计
一、绪论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1.1 概况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仍然依靠原来的人工抄表、记录、人工操作为主,将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的需求;同时用于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包括故障录波、紧急控制装置,不能充分利用微机数据处理的大功能和速度,经济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而且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电能供应,建国以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分配的日益复杂和用户对电能的质量的要求进一不提高,电网自动化就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自动化技术的成熟,发展配电网调度与管理自动化以具备了条件。
变电站在配电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担负着电能转换和电能重新分配的繁重任务,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既是实现自动化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满足现代化供用电的实时,可靠,安全,经济运行管理的需要,更是电力系统自动化EMS和DMS的基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调节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它是变电站的一种现代化技术装备,是自动化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它可以收集较齐全的数据和信息。
它具有功能综合化、,设备、操作、监视微机化,结构分布分层化,通信网络光缆化及运输管理智能化等特征。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为变电站小型化、智能化、扩大监视范围及变电站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基础保证。
1.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1.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合理和设置网络和功能终端。
采用分布式分层结构,不须人工干预的尽量下放,有合理的冗余但尽量避免硬件不必要的重复。
2.采用开放式系统,保证可用性(Interoperability)和可扩充性(Expandability)。
110kV变电站设计
110KV 变电所电气设计说明所址选择:首先考虑变电所所址的标高,历史上有无被洪水浸淹历史;进出线走廊应便于架空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尽量少占地并考虑发展余地;其次列出变电所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年均最高、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厚度、地震强度、年平均雷暴日、污秽等级,把这些作为设计的技术条件。
主变压器的选择: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和配电装置的结构。
它的确定除依据传递容量基本原始资料外,还应依据电力系统5-10 年的发展规划、输送功率大小、馈线回路数、电压等级以及接入系统的紧密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选择。
选择主变压器型式时,应考虑以下问题:相数、绕组数与结构、绕组接线组别(在电厂和变电站中一般都选用YN ,d11 常规接线)、调压方式、冷却方式。
由于本变电所具有三种电压等级110KV、35KV 、10KV ,各侧的功率均达到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低压侧需装设无功补偿,所以主变压器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为保证供电质量、降低线路的损耗此变压器采用的是有载调压方式,在运行中可改变分接头开关的位置,而且调节范围大。
由于本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故冷却方式采用自然风冷却。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该变电所装设两台主变压器。
当系统处于最大运行方式时两台变压器同时投入使用,最小运行方式或检修时只投入一台变压器且能满足供电要求。
所以选择的变压器为2X SFSZL7-31500/110型变压器。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要求,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负荷性质、出线回路数等条件和具体情况确定。
通常变电站主接线的高压侧,应尽可能采用短路器数目教少的接线,以节省投资,随出线数目的不同,可采用桥形、单母线、双母线及角形接线等。
如果变电站电压为超高压等级,又是重要的枢纽变电站,宜采用双母线带旁母接线或采用一台半断路器接线。
变电站的低压侧常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或双母线接线,以便于扩建。
6~10KV馈线应选轻型断路器,如SN10型少油断路器或ZN13型真空断路器;若不能满足开断电流及动稳定和热稳定要求时,应采用限流措施。
110kv变电站设计
目录1设计任务书 (1)1.1建设规模和依据 (1)1.2负荷统计 (1)2电气主线路 (2)2.1电气主线路的设计原则及要求 (2)2.2拟定确认主线路方案 (2)3变压器的选择 (6)3.1负荷的计算 (6)3.2变压器的选型 (6)4短路电流计算 (8)4.1短路电流计算概述 (8)4.2短路电流计算 (8)4.3短路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0)5电气设备的选择 (11)5.1高压电气设备的保护、选择及校验 (11)5.2110K V母线进线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选择及校验 (12)5.335K V母线进线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选择及校验 (13)5.410K V母线进线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选择及校验 (14)5.5高压熔断器选择 (18)5.6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8)5.7室内配电开关柜选择 (20)总结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1 设计任务书1.1 建设规模和依据(1)变电所电压等级为:110/35/10KV,110KV是本变电所的电源电压,由330KV变出双回110KV线路送到本变电所;35KV和10KV是负荷侧电压。
(2)10KV电压等级:出线12回,本期上10回,备用2回。
负荷统计见表1.1。
(3)35KV电压等级:出线8回,本期上6回,备用2回。
负荷资料见表1.2。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5500h,同时率取0.9,线路损耗取5%。
(4)系统归算到本变电所110KV母线阻抗值:正序X1=0.06;零序 Xo=0。
(5)气象条件:年最高温度40度,平均温度25度,年平均雷暴日为38日,气象条件一般。
1.2负荷统计序号用户名称最大负荷(KW)cosΦ回路数1 钢厂8000 0.85 22 硅铁厂7500 0.85 23 水泥厂3000 0.85 24 养蜂场2500 0.85 15 煤矿6500 0.85 26 面粉厂3000 0.85 1表1.1 10KV用户负荷统计资料序号用户名称最大负荷(KW)cosΦ回路数1 四坝变电站8500 0.85 12 红光变电站6000 0.85 13 位奇变电站5500 0.85 14 花草滩变电站6500 0.85 15 崖头变电站6000 0.85 16 东乐变电站7500 0.85 1表1.2 35KV用户负荷统计资料1.3 设计任务1、熟悉题目要求,查阅相关科技文献2、主接线方案设计3、选择主变压器4、短路电流计算5、电气设备的选择6、配电及继电保护设计2 电气主线路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110KV变电站的设计与规划
110KV变电站的设计与规划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110KV变电站已成为城市供电和工业用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电压转换和电能分配的关键设施,110KV 变电站的设计与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110KV变电站的设计原则、步骤、关键技术及运营管理,以供参考。
安全可靠性:变电站的设计应首要考虑安全性,确保变电设备运行稳定,降低故障风险,满足N-1安全准则。
同时,应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
经济实用性:在满足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变电站的设计应注重经济实用性,合理控制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考虑扩建和改造的可行性。
先进性:变电站的设计应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实现高效运营。
环境适应性:变电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10KV变电站的设计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需求分析:明确用电需求,分析负荷特性,同时对地理、气象、环境等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设计构思: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设计方案,包括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布置方式等。
方案论证:对设计构思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安全可靠性、经济实用性、先进性和环境适应性的要求。
设计审批:经过专家评审和相关部门批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110KV变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气设备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布线设计:合理规划电气设备的连接线路,采用成熟的接线方式,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注重电缆或架空线的选材和布置,以便于维护和检修。
防雷措施:为防止雷击对电气设备的损害,需设计完善的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避雷线等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确保电气设备在雷雨天气的正常运行。
对于110KV变电站的运营管理,以下措施值得:人员管理:加强变电运行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确保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强。
(完整版)110KV变电站设计
110KV变电站设计学院:专业:年级: 指导老师:学生姓名:日期:摘要:本文主要进行110KV变电站设计。
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及线路和所有负荷的参数,通过对所建变电站及出线的考虑和对负荷资料分析,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的要求确定了110KV、35KV、10KV侧主接线的形式,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从而得出各元件的参数,进行等值网络化简,然后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计算,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包括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并确定配电装置。
根据负荷及短路计算为线路、变压器、母线配置继电保护并进行整定计算。
本文同时对防雷接地及补偿装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进行了电气主接线图及110KV配电装置间隔断面图的绘制。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变压器,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carries on the design of 110KV sub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mandate given by the system and the load line and all parameters of the substation and line consideration and the data of load analysis, meet the safety,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of 110KV, 35KV, 10KV side of the main connection form is determined, and then through the load calculation and determine the scope of supply the number, size, and type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thus obtains the parameters of each element, the equivalent network simplification, and then select the short circuit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the maximum continuous working current according to short-circuit current, selection and calibr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including bus, circuit breaker, isolating switch, voltage transformer, current transformer etc., and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load and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for the line, transformer, bus configuration of relay protection and setting calc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and compensation device, and finally carries out the electrical main wiring diagram and the 110KV distribution unit interval section drawing.Key words: substation design, transformer, electrical main wiring, equipment selection目录1 引言 (1)1.1 变电站的作用 (1)1.2 我国变电站及其设计的发展趋势 (2)1.3 变电站设计的主要原则和分类 (5)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6)1.5 设计思路及工作方法 (6)1.6 设计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7)2 任务书 (7)2.1 原始资料 (7)2.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0)3 电气主接线设计 (11)3.1 电气主接线设计概述 (11)3.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4)3.3 电气主接线选择 (14)4 变电站主变压器选择 (18)4.1 主变压器的选择 (19)4.2 主变压器选择结果 (21)5 短路电流计算 (22)5.1 短路的危害 (22)5.2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2)5.3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22)5.4 短路电流计算 (23)5.4.1 110kv侧母线短路计算 (25)5.4.2 35kv侧母线短路计算 (27)5.4.3 10kv侧母线短路计算 (28)6 电气设备的选择 (31)6.1 导体的选择和校验 (31)6.1.1 110kv母线选择及校验 (32)6.1.2 35kv母线选择及校验 (33)6.1.3 10kv母线选择及校验 (34)6.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35)6.2.1 110kv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36)6.2.2 35kv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38)6.2.3 10kv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40)6.3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42)6.3.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42)6.3.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44)7 继电保护的配置 (46)7.1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46)7.2 110kv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 (53)7.2.1 110kV线路继电保护配置 (53)7.2.2 110kV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53)7.3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及整定计算 (58)7.3.1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58)7.3.2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59)7.4 母线保护 (61)7.5 备自投和自动重合闸的设置 (63)7.5.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含义和作用 (63)7.5.2 自动重合闸装置 (63)8 防雷与接地方案的设计 (64)防雷概述 (64)1.1雷电的成因及危害 (64)1.2直击雷的成因及危害 (64)1.3感应雷的成因及危害 (64)防雷设计原则 (65)8.1 防雷保护 (65)8.2 接地装置的设计 (66)9 配电装置 (67)9.1 配电装置概述 (67)9.2 配电装置类型 (68)9.3 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步骤 (68)9.4 屋内配电装置 (69)9.5 屋外配电装置 (69)10 结束语 (70)参考文献 (72)致谢 (73)附录 (74)附录一电气主接线图 (74)附录二110KV屋外普通中型单母线分段接线的进出线间隔断面图 (75)1 引言1.1 变电站的作用一、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电力系统是由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
110kV变电站土建设计全文-综合-
■ 3.2 全站生产及辅助建筑物
1 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空间的协调关系、方案的特点。
2根据使用功能及工艺要求、确定建筑平面布置、层数、层 高、垂直及水平交通的组织、安全出入口的布置及采光、通 风、隔热保温、节能、防眩光、防噪音及为适应其他环 境 条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 3.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1 总平面布置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应包括站区占地面积,各建筑物的建筑占地面积,围墙以外用地估算, 站外引接道路,路径规划,站外水源管线规划。
2 坐标系统计算 应包括围墙坐标,站区建构筑物坐标计算。
3)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应包括挖、填方量及土方平衡(应考虑基础,基坑的余土量)。
■ 8 土石方情况
说明土质结构比,预估土石方工程量和 费用,说明取土土源,弃土地点等情况。
■ 9 进站道路和交通运输
■ 9.1 说明进站道路的引接方案需新建道路的 长度和改造道路等的工程量。
■ 9.2 说明大件运输的条件并根据水路、陆路、 铁路情况综合比较运输方案。
■ 10 站用电源 ■ 11 站址环境 ■ 12 通信干扰 ■ 13 施工条件
二、可研说明书内容
■ 1. 站址区域概况 ■ 1.1 站址所在位置的省、市、县、乡镇、村
落名称。 ■ 1.2 站址地理状况描述:站址的自然地形、地
貌、海拔高度、自然高差、植被、农作物 种类及分布情况。 ■ 1.3 站址土地使用状况:说明目前土地使用权, 土地用途(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 地区人均耕地情况。
4)建筑 应有全站的生产和辅助建筑面积计算。
5)结构
对有代表性的框架、梁柱构件及基础进行估算(当有类似工程或 标准设计时,可套用计算书)。新技术新结构的选型,应有选型的计 算论证。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摘要】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其进行了全面探讨。
在引言中,阐述了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接着在详细介绍了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关键技术、安全考虑、节能环保措施以及智能化应用,为读者深入理解该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
最后在结论中,展望了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了其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在电力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基本原则、关键技术、安全考虑、节能环保、智能化应用、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现状、总结1. 引言1.1 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重要性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110kV变电站是连接输电网和配电网的重要纽带,承担着电能传输和转换的关键任务。
而电气设计则是变电站建设和运行的基础,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110kV变电站的电气设计涉及到大量设备和系统的选择、配置和布置,需要充分考虑功率传输、设备保护、系统协调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理念,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深入理解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重要性,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电力供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发展现状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质量要求的提高,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变电站设计规范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变电所的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 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的设计.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第1.0.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第2.0.1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靠近负荷中心;二,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三,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四,交通运输方便;五,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六,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例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的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有重要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所有影响的矿藏地点,否则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七,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否则,所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工业企业)的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八,应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及水源条件;九,应考虑变电所与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第2.0.2条变电所的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第2.0.3条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2.2m高的实体围墙.城网变电所,工业企业变电所围墙的高度及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第2.0.4条变电所内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3.5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1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第2.0.5条变电所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和道路纵坡确定,宜为0.5%~2%,最小不应小于0.3%,局部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平行于母线方向的坡度,应满足电气及结构布置的要求.当利用路边明沟排水时,道路及明沟的纵向坡度最小不宜小于0.5%,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小于0.3%;最大不宜大于3%,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大于6%.电缆沟及其他类似沟道的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5%.第2.0.6条变电所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0.3m;屋外电缆沟壁,宜高出地面0.1m.第2.0.7条各种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满足安全,检修安装及工艺的要求,并宜符合附录一和附录二的规定.第2.0.8条变电所所区场地宜进行绿化.绿化规划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并严防绿化物影响电气的安全运行.绿化宜分期,分批进行.第2.0.9条变电所排出的污水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第三章电气部分第一节主变压器第3.1.1条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第3.1.2条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如变电所可由中,低压侧电力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备用电源时,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第3.1.3条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断开一台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不应小于60%的全部负荷,并应保证用户的一,二级负荷.第3.1.4条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线圈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线圈变压器.第3.1.5条电力潮流变化大和电压偏移大的变电所,如经计算普通变压器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第二节电气主接线第3.2.1条变电所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网中的地位,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要求.第3.2.2条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变电所高压侧宜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第3.2.3条35~110kV线路为两回及以下时,宜采用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 超过两回时,宜采用扩大桥形,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的接线.35~63kV线路为8回及以上时,亦可采用双母线接线.110kV线路为6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第3.2.4条在采用单母线,分段单母线或双母线的35~110kV主接线中,当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设施.当有旁路母线时,首先宜采用分段断路器或母联断路器兼作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旁路断路器的接线.当110kV线路为6回及以上,35~63kV线路为8回及以上时,可装设专用的旁路断路器.主变压器35~110kV回路中的断路器,有条件时亦可接入旁路母线.采用SF6断路器的主接线不宜设旁路设施.第3.2.5条当变电所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6~10kV侧宜采用分段单母线.线路为12回及以上时,亦可采用双母线.当不允许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设施.当6~35kV配电装置采用手车式高压开关柜时,不宜设置旁路设施.第3.2.6条当需限制变电所6~10kV线路的短路电流时,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一,变压器分列运行;二,采用高阻抗变压器;三,在变压器回路中装设电抗器.第3.2.7条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对接在变压器引出线上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第三节所用电源和操作电源第3.3.1条在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所用变压器.如能从变电所外引入一个可靠的低压备用所用电源时,亦可装设一台所用变压器. 当35kV变电所只有一回电源进线及一台主变压器时,可在电源进线断路器之前装设一台所用变压器.第3.3.2条变电所的直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的接线.采用分段单母线时,蓄电池应能切换至任一母线.第3.3.3条重要变电所的操作电源,宜采用一组110V或220V固定铅酸蓄电池组或镉镍蓄电池组.作为充电,浮充电用的硅整流装置宜合用一套.其他变电所的操作电源,宜采用成套的小容量镉镍电池装置或电容储能装置.第3.3.4条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全所事故停电1h的放电容量:二,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容量.小容量镉镍电池装置中的镉镍电池容量,应满足分闸,信号和继电保护的要求.第3.3.5条变电所宜设置固定的检修电源.第四节控制室第3.4.1条控制室应位于运行方便,电缆较短,朝向良好和便于观察屋外主要设备的地方. 第3.4.2条控制屏(台)的排列布置,宜与配电装置的间隔排列次序相对应.第3.4.3条控制室的建筑,应按变电所的规划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控制室,应适当简化,面积应适当减小.第五节二次接线第3.5.1条变电所内的下列元件,应在控制室内控制:一,主变压器;二,母线分段,旁路及母联断路器;三,63~110kV屋内外配电装置的线路,35kV屋外配电装置的线路.6~35kV屋内配电3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装置馈电线路,宜采用就地控制.第3.5.2条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宜装设能重复动作,延时自动解除,或手动解除音响的中央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装置.驻所值班的变电所,可装设简单的事故信号和能重复动作的预告信号装置.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可装设当远动装置停用时转为变电所就地控制的简单的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有监视信号.第3.5.3条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团锁装置.屋内的配电装置, 尚应装设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设施.闭锁联锁回路的电源,应与继电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的电源分开.第六节照明第3.6.1条变电所的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第3.6.2条在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室,蓄电池室及屋内主要通道等处,应装设事故照明.第3.6.3条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屋外配电装置的照明,可利用配电装置构架装设照明器,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第3.6.4条在控制室主要监屏位置和屏前工作位置观察屏面时,不应有明显的反射眩光和直接阳光.第3.6.5条铅酸蓄电池室内的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照明器,不应在蓄电池室内装设开关,熔断器和插座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第3.6.6条电缆隧道内的照明电压不应高于36V,如高于36V应采取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第七节并联电容器装置第3.7.1条自然功率因数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变电所,应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其容量和分组宜根据就地补偿,便于调整电压及不发生谐振的原则进行配置.电容器装置宜装设在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或主要负荷侧.第3.7.2条电容器装置的接线,应使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与接入电网的运行电压相配合.电容器组的绝缘水平,应与电网的绝缘水平相配合.电容器装置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或双星形接线.第3.7.3条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5 倍.第3.7.4条电容器装置应装设单独的控制,保护和放电等设备,并应设置单台电容器的熔断器保护.第3.7.5条当装设电容器装置处的高次谐波含量超过规定允许值或需要限制合闸涌流时, 应在并联电容器组回路中设置串联电抗器.第3.7.6条电容器装置应根据环境条件,设备技术参数及当地的实践经验,采用屋外,半露天或屋内的布置.电容器组的布置,应考虑维护和检修方便.第八节电缆敷设第3.8.1条所区内的电缆,根据具体情况可敷设在地面槽沟,沟道,管道或隧道中,少数4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电缆亦可直埋.第3.8.2条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避免电缆受到各种损坏及腐蚀;二,避开规划中建筑工程需要挖掘施工的地方;三,便于运行维修;四,电缆较短.第3.8.3条在电缆隧道或电缆沟内,通道宽度及电缆支架的层间距离,应能满足敷设和更换电缆的要求.第3.8.4条电缆外护层应根据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选择.直埋电缆应采用铠装并有黄麻,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外护层的电缆.在电缆隧道,电缆沟内以及沿墙壁或楼板下敷设的电缆,不应有黄麻外护层.第九节远动和通信第3.9.1条远动装置应根据审定的调度自动化规划设计的要求设置或预留位置.第3.9.2条遥信,遥测,遥控装置的信息内容,应根据安全监控,经济调度和保证电能质量以及节约投资的要求确定.第3.9.3条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宜装设遥信,遥测装置.需要时可装设遥控装置.第3.9.4条工业企业的变电所,宜装设与该企业中央控制室联系的有关信号.第3.9.5条远动通道宜采用载波或有线音频通道.第3.9.6条变电所应装设调度通信;工业企业变电所尚应装设与该企业内部的通信;对重要变电所必要时可装设与当地电话局的通信.第3.9.7条远动和通信设备应有可靠的事故备用电源,其容量应满足电源中断1h的使用要求.第十节屋内外配电装置第3.10.1条变电所屋内外配电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第十一节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第3.11.1条变电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第十二节电测量仪表装置第3.12.1条第3.12.1条变电所电测量仪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第十三节过电压保护第3.13.1条变电所过电压保护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5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第十四节接地第3.14.1条变电所接地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四章土建部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建筑物,构筑物及有关设施的设计应统一规划,造型协调,便于生产及生活,所选择的结构类型及材料品种应经过合理归并简化,以利备料,加工,施工及运行.变电所的建筑设计还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第4.1.2条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应考虑下列两种极限状态: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要求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构效应应小于或等于结构的抗力或设计强度.计算中所采用的结构重要性系数ro,荷载分项系数r,可变荷载组合系数ψc及其他有关系数均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结构的设计强度则应遵照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采用.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极限值.要求在标准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构长期及短期效应,不宜超过附录三的规定值.计算中所采用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ψc及准永久值系数ψq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第4.1.3条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等级,均应采用二级,相应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应为1.0.第4.1.4条屋外构筑物的基础,当验算上拔或倾覆稳定性时,设计荷载所引起的基础上拔力或倾覆弯矩应小于或等于基础抗拔力或抗倾覆弯矩除以表4.1.4的稳定系数.当基础处于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时,应考虑浮力的影响,此时基础容重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容重减10kN/,土容重宜取10~11kN/.表4.1.4 基础上拨或倾覆稳定系数荷载类型计算方法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在短期荷载作用下按考虑土抗力来验算倾覆或考虑锥形土体来验算上拔 1.8 1.5仅考虑基础自重及阶梯以上的土重来验算倾覆或上拔 1.15 1.0注:短期荷载系指风荷载,地震作用和短路电动力三种,其余均为长期荷载.第二节荷载第4.2.1条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及偶然荷载三类.一,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含导线及避雷线自重),固定的设备重,土重,土压力,水压力等:二,可变荷载:风荷载,冰荷载,雪荷载,活荷载,安装及检修荷载,地震作用,温度变化及车辆荷载等;三,偶然荷载:短路电动力,验算(稀有)风荷载及验算(稀有)冰荷载.第4.2.2条荷载分项系数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r宜采用1.2,当其效应对结构抗力有利时宜采用1.0;对导线及避雷线的张力宜采用1.25;二,可变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rq宜采用1.4,对温度变化作用宜采用1.0,对地震作用宜采用1.3,对安装情况的导线和避雷线的紧线张力宜采用1.4;注:在大风,覆冰,低湿,检6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修,地震情况下的导线与避雷线张力均作为准永久性荷载处理,其荷载分项系数宜采用1.25, 但安装情况的紧线张力宜作可变荷载处理,其荷载分项系数宜采用1.4.三,偶然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rqi宜采用1.0.第4.2.3条可变荷载的荷载组合系数ψc,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房屋建筑的基本组合情况:风荷载组合系数ψcw取0.6;二,构筑物的大风情况:对连续架构,温度变化作用组合系数ψcr取0.8;三,构筑物最严重覆冰情况:风荷载组合系数ψcw取0.15(冰厚≤10mm)或0.25(冰厚>10mm);四,构筑物的安装或检修情况:风荷载组合系数ψcw取0.15;五,地震作用情况:建筑物的活荷载组合系数ψcw取0.5,构筑物的风荷载组合系数ψcw取0.2,构筑物的冰荷载组合系数ψcj取0.5.第4.2.4条房屋建筑的活荷载应根据实际的工艺及设备情况确定.其标准值及有关系数不应低于本规范附录四所列的数值.第4.2.5条架构及其基础宜根据实际受力条件,包括远景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分别按终端或中间架构来设计,下列四种荷载情况应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其中最低气温情况还宜作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条件对变形及裂缝进行校验.一,运行情况:取30年一遇的最大风(无冰,相应气温),最低气温(无冰,无风)及最严重覆冰(相应气温及风荷载)等三种情况及其相应的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二,安装情况:指导线及避雷线的架设,此时应考虑梁上作用人和工具重2kN以及相应的风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三,检修情况:根据实际检修方式的需要,可考虑三相同时上人停电检修及单相跨中上人带电检修两种情况的导线张力,相应的风荷载及自重等,对档距内无引下线的情况可不考虑跨中上人;四,地震情况: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及相应的风荷载或相应的冰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地震情况下的结构抗力或设计强度均允许提高25%使用,即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采用0.8.第4.2.6条设备支架及其基础应以下列三种荷载情况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 其中最大风情况及操作情况的标准荷载,还宜作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条件对变形及裂缝进行校验.一,最大风情况:取30年一遇的设计最大风荷载及相应的引线张力,自重等;二,操作情况:取最大操作荷载及相应的风荷载,相应的引线张力,自重等;三,地震情况: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及相应的风荷载,引线张力,自重等,地震情况下的结构抗力或设计强度均允许提高25%使用,即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采用0.8.第4.2.7条架构的导线安装荷载,应根据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及程序确定,并将荷载图及紧线时引线的对地夹角在施工图中表示清楚.导线紧线时引线的对地夹角宜取45°~60°.第4.2.8条高型及半高型配电装置的平台,走道及天桥的活荷载标准值宜采用1.5kN/㎡,装配式板应取1.5kN集中荷载验算.在计算梁,柱和基础时,活荷载乘折减系数;当荷重面积为10~20㎡时宜取0.7,超过20㎡时宜取0.6.第三节建筑物第4.3.1条主控制楼(室)根据规模和需要可布置成平房,两层或三层建筑.主控制室顶7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棚到楼板面的净高:对控制屏与继电器屏分开成两室布置时宜采用3.4~4.0m;对合在一起布置时宜采用3.8~4.4m.当采用空调设施时,上述高度可适当降低.电缆隔层的板间净高宜采用2.3~2.6m,大梁底对楼板面的净高不应低于2m.底层辅助生产房屋楼板底到地面的净高宜采用3.0~3.4m.第4.3.2条当控制屏与继电器屏采用分室布置时,两部分的建筑装修,照明,采暖通风等设计均宜采用不同的标准.第4.3.3条对主控制楼及屋内配电装置楼等设有重要电气设备的建筑,其屋面防水标准宜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屋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0,并采用有组织排水.第4.3.4条主控制室及通信室等对防尘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地坪应采用不起尘的材料.第4.3.5条蓄电池室与调酸室的墙面,顶棚,门窗,排风机的外露部分及其他金属结构或零件,均应涂耐酸漆或耐酸涂料.地面,墙裙及支墩宜选用耐酸且易于清洗的面层材料,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防酸隔离层.当采用全封闭防酸隔爆式蓄电池并有可靠措施时,地面,墙裙及支墩的防酸材料可适当降低标准.地面应有排水坡度,将酸水集中后作妥善处理.第4.3.6条变电所内的主要建筑物及多层砖承重的建筑物,在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宜隔层设置圈梁,7度及以上地区宜每层设置圈梁.圈梁应沿外墙,纵墙及横墙设置,沿横墙设置的圈梁的间距不宜大于7m,否则应利用横梁与圈梁拉通.对于现浇的或有配筋现浇层的装配整体式楼面或屋面,允许不设置圈梁,但板与墙体必需有可靠的连结.第4.3.7条在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的变电所,其主要建筑物及多层砖承重建筑,在下列部位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外墙四角;二,房屋错层部位的纵横墙交接处;三,楼梯间纵横墙交接处;四,层高等于或大于3.6m或墙长大于或等于7m的纵横墙交接处;五,8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物的所有纵横墙交接处,六,7度地区的建筑物,纵横墙交接处一隔一设置.第4.3.8条变电所内的主要砖承重建筑及多层砖承重建筑,其抗震横墙除应满足抗震强度要求外,其间距不应超过附录五的规定.第4.3.9条多层砖承重建筑的局部尺寸宜符合附录六的规定,但对设有钢筋混凝构造柱的部位,不受该表限制.第四节构筑物第4.4.1条结构的计算刚度,对电焊或法兰连结的钢构件可取弹性刚度,对螺栓连结的钢构件可近似采用0.80倍弹性刚度,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近似采用0.60~0.80倍弹性刚度,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近似采用0.65~0.85倍弹性刚度.长期荷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的影响应另外考虑.第4.4.2条钢结构构件最大长细比应符合表4.4.2的规定.各种架构受压柱的整体长细比, 不宜超过150,当杆件受力有较大裕度时,上述长细比允许放宽10%~15%.第4.4.3条人字柱的受压杆计算长度,可按本规范附录七采用.第4.4.4条打拉线(条)架构的受压杆件计算长度,可按本规范附录八采用.8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表4.4.2 钢结构构件最大长细比构件名称受压弦杆支座处受压腹杆一般受压腹杆辅助杆受拉杆预应力受拉杆容许最大长细比150 220 250 400 不限第4.4.5条格构式钢梁或钢柱,其弦杆及腹杆的受压计算长度,可按下列规定采用:一,弦杆:正面与侧面腹杆不叉开布置时,计算长度取1.0倍节间长度;正面与侧面腹杆叉开布置且弦杆使用角钢时,计算长度取1.2倍节间长度,相应的角钢回转半径取平行轴的值,如弦杆采用钢管则计算长度仍取1.0倍节间长度.二,腹杆:对单系腹杆计算长度取中心线长度;对交叉布置腹杆,当两腹杆均不开断且交会点用螺栓或电焊连结时,计算长度取交叉分段中较长一段的中心线长度.第4.4.6条人字柱及打拉线(条)柱,其根开与柱高(基础而到柱的交点)之比分别不宜小于1/7及1/5.第4.4.7条格构式钢梁梁高与跨度之比,不宜小于1/25,钢筋混凝土梁此比值,不宜小于1/20.第4.4.8条架构及设备支架柱插入基础杯口的深度不应小于表4.4.8的规定值.根据吊装稳定需要,柱插入杯口深度还应不小于0.05倍柱长,但当施工采取设临时拉线等措施时,可不受限制.表4.4.8 柱插入杯口深度柱的类型钢筋混凝土矩型,工字型断面水泥杆钢管架构1.25B 1.5D 2.0D插入杯口最小深度支架1.0B 1.0D 1.0D注:B及D分别为柱的长边尺寸及柱的直径.第五节采暖通风第4.5.1条变电所的采暖通风及空调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在严寒地区,凡所内有人值班,办公及生活的房间以及工艺,设备需要采暖的房间均应设置采暖设施.在寒冷地区,凡工艺或设备需要,不采暖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的房间均可设置采暖设施.不属于严寒或寒冷的地区,在主控制室等经常有人值班的房间可根据实际气温情况,采用局部采暖设施.采暖的方式可根据变电所的规模,结合当地经验作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但必需符合工艺及防火要求.第4.5.2条主控制室及通信室的夏季室温不宜超过35℃;继电器室,电力电容器室,蓄电池室及屋内配电装置室的夏季室温不宜超过40℃:油浸变压器室的夏季室温不宜超过45℃; 电抗器室的夏季室温不宜超过55℃.第4.5.3条屋内配电装置室及采用全封闭防酸隔爆式蓄电池的蓄电池室和调酸室,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均不应低于6次.蓄电池室的风机,应采用防爆式.第六节防火第4.6.1条变电所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本规范附录九的要求.第4.6.2条变电所与所外的建筑物,堆场,储罐之间的防火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变电所内部的设备之间,建筑物之间及设备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防火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的规定.9。
110KV变电站的设计与规划
110KV变电站的设计与规划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110K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其设计与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110KV变电站的设计与规划,以确保其满足安全、经济、高效和环保等多方面的要求。
我们将首先介绍110KV变电站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阐述其设计与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后,文章将详细探讨变电站的选址原则,包括地质条件、环境因素、交通运输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考量。
在设计与规划的具体内容方面,我们将重点讨论变电站的电气设计,包括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及其配置等。
还将涉及变电站的建筑设计,包括建筑造型、结构设计、防火安全以及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还将关注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设计,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总结110KV变电站设计与规划的关键要点,强调其在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110KV变电站设计与规划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110KV变电站设计基础在设计和规划110KV变电站时,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基础要素,以确保变电站的高效、安全和可靠运行。
这些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变电站的选址、电气设计、设备选择、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环境保护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
选址是变电站设计的关键一步。
理想的变电站位置应远离居民区,以减少对公众的影响,同时应便于与现有和未来的电力网络连接。
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也是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
电气设计方面,我们需要确定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方式、设备容量和配置,以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
110KV变电站通常采用双母线接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设备容量和配置则需要根据当地的电力需求和负荷预测来确定。
在设备选择方面,我们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维护便利性。
110kV变电站的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目录设计任务书 (4)第一部分主要设计技术原则 (5)第一章主变容量、形式及台数的选择 (6)第一节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6)第二节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7)第三节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8)第二章电气主接线形式的选择 (10)第一节主接线方式选择 (12)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3)第一节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第四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15)第一节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5)第二节断路器的选择 (18)第三节隔离开关的选择 (19)第四节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20)第五节互感器的选择 (20)第六节母线的选择 (24)第七节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24)第八节站用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的选择 (25)第九节10kV 无功补偿的选择 (26)第五章10kV 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26)第二部分计算说明书附录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27)附录二短路电流计算 (28)附录三断路器的选择计算 (30)附录四隔离开关选择计算 (32)附录五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4)附录六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5)附录七母线的选择计算 (36)附录八10kV 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37)(含10kV 电气设备的选择)第三部分相关图纸一、变电站一次主结线图 (42)二、10kV 高压开关柜配置图 (43)三、10kV 线路控制、保护回路接线图 (44)四、110kV 接入系统路径比较图 (45)第四部分一、参考文献 (46)二、心得体会 (47)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钢厂搬迁昌北新区,一、二期工程总负荷为24.5 兆瓦,三期工程总负荷为31 兆瓦,四期工程总负荷为20 兆瓦;一、二、三、四期工程总负荷为75.5 兆瓦,实际用电负荷34.66 兆瓦,拟新建江西洪都钢厂变电所。
本厂用电负荷设施均为Ⅰ类负荷。
第一部分主要设计技术原则本次110kV 变电站的设计,经过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了当前我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向,按照现代电力系统设计要求,确定设计一个110kV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采用微机监控技术及微机保护,一次设备选择增强自动化程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突出无油化,免维护型设备,选用目前较为先进的一、二次设备。
110kv变电站设计
110kv变电站设计1. 引言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电力从高压输电线路调整为适合配电网使用的低压电能。
本文旨在介绍110kV变电站的设计要点和技术要求。
2. 变电站布局设计110kV变电站的布局设计旨在确保安全、高效和可靠的运行。
以下是考虑的主要因素:•站内道路和设施布置:保证变电站内部道路宽敞,设施布置合理,以方便维护和运行工作的进行。
•主变压器室位置:将主变压器室放置在变电站的合适位置,以便方便输电线路和配电系统接入。
•高压设备布置:高压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等。
它们应该按照电力系统的要求合理布置,以便实现高效运行和系统可靠性。
•低压设备布置:低压设备包括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它们应该根据变电站与配电网的连接要求合理布置,以方便供电系统的运行。
3. 主要设备选型110kV变电站的主要设备选型是保证变电站运行可靠性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主要设备的选型要点:•主变压器:主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负责将高压电能变换为适合输送给配电网的低压电能。
在选型时应考虑功率容量、效率、绝缘性能和可靠性等因素。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是保护和控制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电流负荷、短路能力、操作特性等因素。
•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高压电流的大小,为系统的保护和控制提供准确的参数。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额定电流、准确性、绝缘性能等因素。
4. 防火与安全设计防火与安全设计是变电站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防火与安全设计的主要要点:•防火墙和防火隔离:在变电站的布局中,应设立适当的防火墙和防火隔离,以防止火灾蔓延和扩大。
•防雷击与接地:变电站应采用合适的防雷装置和接地措施,以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变电站应设有应急照明和明显的安全出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和救援。
5. 环境保护设计变电站的设计应兼顾环境保护。
以下是环境保护设计的考虑因素:•噪音控制:变电站的运行可能产生噪音,应采取噪音控制措施,以避免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110kV变电站设计、
第二章负荷计算及主变压器的选择2.1 负荷的原始资料变电所为110kV城郊变电所,有三个电压等级,高压为110kV,中压为35kV,低压为10kV。
变电所建成后主要对本地区的工业和生活供电,并同其他地区连成环网。
为选择主变压器,确定变压器各电压等级出线侧的最大持续电流,首先计算各电压等级侧的负荷,包括站用电负荷(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10kV侧负荷、35kV侧负荷和110kV侧负荷。
其中,ⅠⅡ类用户占60﹪。
2.1.1110kV侧负荷资料110kV侧有2回出线,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30000KV A,每回出线长度为10km,负荷功率因数cosϕ取0.8。
110kV侧最大负荷为41.8MW,则110kV侧用户负荷为41.8/0.8=52.25MV A。
2.1.235kV侧负荷资料35kV侧有4回出线,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5000KV A,负荷功率因数cosϕ取0.9。
35kV 侧最大负荷为12.40MW,则35kV侧用户负荷为12.40/0.9=13.8MV A。
2.1.310kV侧负荷资料10kV侧有16回出线,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5000KV A,负荷功率因数cosϕ取0.85。
10kV侧最大负荷为26.3MW,则10kV侧用户负荷为26.3/0.85=30.9MV A。
2.1.4变电站的气候与地理条件该地区最高气温42 o C ,最低气温-15 o C ,平均气温20 o C ,最高月平均气温为30o C ,最低月平均气温为-8o C ,覆冰5mm ,海拔高度小于1000m ,最多风向为西南、西北,地耐力为2kg/cm ,地震级8级以下,周围环境无易燃及明显污秽。
2.2 变电所计算负荷的确定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确定得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
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选得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消耗浪费,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处子过早老化甚至烧毁,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可见正确确定计算负荷重要性。
110kV变电站设计
二级负荷,一般性变电所,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80%。
根据设计任务:S=S35KV+S10KV=40000+20000=60000(kVA)主变压器的台数,对于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所,在中、低压侧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所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宜。
故选择两台31500 kVA主变压器。
(主变压器型式的确定:变压器采用三相或单相,主要考虑变压器的制造条件、可靠性及运输条件等因素,在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时,330kV及以下的变电所均应选用三相变压器,对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如果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时,采用三绕组变压器,本变电所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均已达到了总容量的15%,故选三相三绕组变压器。
绕组连接方式确定: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方式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电力系统采用的绕组连接方式只有星形和三角形,如何组合要根据具体工程来确定,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Y0连接,35kV采用Y连接,35kV以下电压等级、变压器绕组都采用连接,所以本变电所主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为Y0/Y/。
调压方式的选择:普通型的变压器调压范围很小,仅为 5%而且当调压要求的变化趋势与实际相反(如逆调压)时,仅靠调整普通变压器的分接头就无法满足要求,有载调压它的调整范围较大,一般在15%以上,而且,既要向系统传输功率,又可能从系统倒送功率,要求母线电压恒定保证供电质量的情况下,有载调压变压器可以实现。
因此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主变压器阻抗的选择:对于三绕组变压器目前在制造上有两种基本的组合方式,即“升压结构”和“降压结构”。
“升压型”的绕组排列顺序为自铁芯向外依次为中、低、高,所以高、中压侧阻抗最大。
“降压型”的绕组排列顺序为自铁芯向外依次为低、中、高,所以高、低压侧阻抗最大。
$根据以上综合比较,所选主变压器的特性数据如下:3。
110kV变电站设计
110KV变电所设计前言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 各行业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日益提高。
变电站是连接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 用以汇集电源、升降电压和分配电能。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至关重要。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 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 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新的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 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因此, 改善电网结构, 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
这次设计题目的选让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题依据山东电力集团对淄博供电公司关于《南郊110kV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而且我认为这次选题也是很好的结合了我在学校所学的发电厂电气部分这门课程。
首先介绍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供电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基础,供电设计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接着依次讲述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选择,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本次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就是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设计中着力介绍与工厂供电设计有关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限于我们的水平,加之时间非常的紧促,因此设计书中可能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是很难避免的,请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 负荷分析一、进出线情况(1)110kV进线: 共有两回, 均为电源线。
方向向东。
(2)10kV共有20回出线, 每回出线负荷3.5MW, 同时率为0.7, 功率因数为0.9, 10kV侧无电源;10kV出线为电缆出线。
110kv变电站通用设计
Q / GDW 203 — 2008
DL 5352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56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26 35kV~220kV 城市地下变电所设计规程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46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DL/T 804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 866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 DLGJ 5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程 SDJ 161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NDGJ 96 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Q/GDW 152-2006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
I
Q / GDW 203 — 2008
前言
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推广应 用和深化完善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在国家电网公司 110kV 变电站通用设计基础上提炼、总结,编制 《110kV 变电站通用设计规范》。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10kV 户外、户内和半地下变电站通用设计。 110kV 变电站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国 家、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按照有利于公司技术进步,有利于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提高整体经 济效益开展设计。应积极采用先进成熟新技术,突出变电站工业化设施的核心功能,推广应用有利于资 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设计、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北京电力设计院、陕西 省电力设计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聊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宏德、方静、王静、陈志蓉、曾健、袁兆祥、叶军、杨然静、许万军、魏奕、 毛建勤、吴培红、韩永兴、王志毅、姚秦生、张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号及 容量 (kVA) 比 高压/中 压/低压 (%) 高压/中 压/低压 (kV) 损耗 (kW) 负载 损耗 (kW) 载 电 流 % 阻抗电压(% ) 高 中 高 低 中 低
SFS763000/1 10
100/100/ 50
A
待建变电 站
C B
图1 变电站位置示意图
1.3待建变电站负荷数据
(表1)
电压等 级
用电单位
最大 负荷 (MW) 15 10 15 20
用电 类别 1 1,2 3 3
回路数
供电 方式 架空 架空 架空 架空
距离(km)
铝厂 钢铁厂
1 1 1 1 1
39 25 35 40
注: (1)35kV ,10kV负荷功率因 数均取cos¢=0.85 (2)负荷同时率:35kV kt=0.9 10kV kt=0.85 (3)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均为Tmax=3500小时/年 (4)网损率为 A%=8% (5)站用负荷为50kW cos¢=0.87 (6)35kV侧预计新增远期负 荷20MV 10kV侧预计新增远 期符合6MV
IN10 =
= 3U
N
S
12 .192
3 10
=0.7039kA
2.4待建变电站供电总容量 S∑= Sg35+ Sg10+ Sg所= 91.482+12.192+0.057 =103.731(MVA) P∑= P35+ P10+ P所=77.76+10.364+0.05 =88.174(MW)
2.3站用电容量 P 0.05 = Sg所= cos 0.87 =0.057MVA
2. 待建变电站负荷计算
2.1 35kV 侧 近期负荷:P近35 =15+10+15+20=60MW 远期负荷:P远35 =20MW
Pi =60+20=80MW
i 1 n
P35= Pi kˊ(1+k")=80*0.9*(1+0.08)=77.76MW Q35=P·tgφ=P· tg(cos-10.85)=48.20 MVar
第二章 负荷分析
1. 负荷分析的目的 负荷计算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和方法,计算负荷确 定得是否正确无误,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经济合 理。对供电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电器和 导线选得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消耗浪费,如计算负荷确定 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处子过早老化甚至烧毁,造成重大损失, 由此可见正确负荷计算的重要性。负荷计算不仅要考虑近期投入的 负荷,更要考虑未来几年发展的远期负荷,如果只考虑近期负荷来 选择各种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那随着经济的发展,负荷不断增加, 不久我们选择的设备和线路就不能满足要求了。所以负荷计算是一 个全面地分析计算过程,只有负荷分析正确无误,我们的变电站设 计才有成功的希望。
目 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负荷分析 变压器的选择 电气主接线 短路电流的计算 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二次回路部分 所用电的设计 防雷保护
第一章 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1.原始资料
待建变电站是该地区农网改造的 重要部分,预计使用3台变压器, 初期一次性投产两台变压器,预留 一台变压器的发展空间。 1.1电压等级 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分别为 110kV,35kV,10kV。 110kV :2回 35kV : 5回 (其中一回备用) 10kV : 12回 (其中四回备用) 1.2变电站位置示意图:
表1 待建成变电站各电压等级负荷数据
1.4地形地质 站址选择在地势平坦 地区,四周皆为农田,地质构 造洁为稳定区,站址标高在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以上,地震烈 度为6度以下。
1.5水文气象 年最低气温为5度,最 高气温为40度,月最高平 均气温为31度,年平均气 温为22度,降水量为2000 毫米,炎热潮湿。
4.3 普通型和自耦型的选择
自耦变压器是一种多绕组变压器,其特点就是其中两个绕组除有电磁联系外, 在电路上也有联系。因此,当自耦变压器用来联系两种电压的网络时,一部分传 输功率可以利用电磁联系,另一部分可利用电的联系,电磁传输功率的大小决定 变压器的尺寸、重量、铁芯截面积和损耗,所以与同容量、同电压等级的普通变 压器比较,自耦变压器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由于自耦变压器的结构简单、经济, 在110kV级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自耦变压器代替普通变压 器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因此,综合考虑选用自耦变压器。
i 1
n
视在功率 P Sg35= cos = IN35 = = 3U
N
77.76 0.85
=91.482 MVA
S
91 .482
3 35
=1.509kA
2.2 10kV 侧 近期负荷:P近10 =0.56+0.5+0.63+0.42+0.8+0.78+0.9+0.7=5.29MW 远期负荷:P远10 =6MW
确定变压器容量: (1)变电所的一台变压器停止运行时,另一台变压器能保证全部负 荷的 60%,即
S =S∑60% =103.731×60%=62.241(MVA)
/ B
(2)单台变压器运行要满足一级和二级负荷的供电需要 一,二级负荷为 15+10+0.63+0.42+0.78=26.83MVA 所以变压器的容量最少为62.241MVA
第三章 变压器的选择
1.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有以下几点原则: 1) 在变电所中,一般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终端或分支变电所,如只有一个电源进线,可只 装设一台主变压器;对于330kV、550kV变电所,经技术经济为合理时,可装设3~4台主变 压器。 2) 对于330 kV及以下的变电所,在设备运输不受条件限制时,均采用三相变压器。500 kV 变电所,应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是采用三相变压器,还是单相变压器组,以及是否设 立备用的单相变压器。 3) 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其中一台事帮停运后,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应保证 该所全部负荷的60%以上,并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全部二级负荷的供电。 4) 具有三种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如各侧的功率均达到主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或低 压侧虽无负荷,但需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主变压器一般先用三绕组变压器。 5) 与两种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连接的变压器,一般优先选用自耦变压器,当自 耦变压器的第三绕组接有无功补偿设备时,应根据无功功率的潮流情况,校验公共绕组容 量,以免在某种运行方式下,限制自耦变压器输出功率。 6) 500kV变电所可选用自耦强迫油循环风冷式变压器。主变压器的阻抗电压(即短路电压), 应根据电网情况、断路器断流能力以及变压器结构选定。 7) 对于深入负荷中心的变电所,为简化电压等级和避免重复容量,可采用双绕组变压器。
4.4 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电网的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决定了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本变电站所选用的主变为自耦型三绕组变压器。规程上规定:凡是110kV500kV侧其中性点必须要直接接地或经小阻抗接地;主变压器6-63kV采用中 性点不接地。 所以主变压器的110kV侧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方式,35kV,10kV侧中性点 采用不接地方式。 额定容量 空 额定电压 空载
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后 5~10 年规划负荷选择, 并适当考虑到远期 10~20 年的负荷发展,对于城市郊区变电所, 主变压器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此待建变电站坐落在郊区,10kV 主要给某开发区供电,35kV主要给下面乡镇及几个大企业供电。 考虑到 开发区及其乡镇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我们选择大容量 变压器以满足未来的经济发展要求。
1.6环境 站区附近无污染源
2. 原10千伏,35千伏,10千伏 三个电压等级。由于该变电站是在农网改造的大环境下设计的, 所以一定要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农忙期和农限期需电量差距 较大,而且考虑到城镇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所以变压器的 选择考虑大容量的,尽量满足未来几年的发展需要。为了彻底解 决农网落后的情况,待建变电站的设计尽可能的超前,采用目前 的高新技术和设备。待建变电站选择在地势平坦区为以后的扩建 提供了方便。初期投入两台变压器,当一台故障或检修时,另一 台主变压器的容量应能满足该站总负荷的60%,并且在规定时间 内应满足一、二级负荷的需要。
110KV变电站设计
第六组小组成员
吴振元、缪巩益、汪煌桂、汪苇榕、 施智扬、林希文、林善驹
前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 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 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 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作为电能传输与控制的 枢纽,变电站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和控制模式,才能适应现代电 力系统、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 术、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目前变电站的监视、控制、 保护和计量装置及系统分隔的状态提供了优化组合和系统集成的 技术基础。 随着电力技术高新化、复杂化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从 发电到供电的所有领域中,通过新技术的使用,都在不断的发生 变化。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同样在新技术领 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 变压器类型的确定
4.1相数的选择 变压器的相数形式有单相和三相,主变压器是采用三相还是单相,主要考 虑变压器的制造条件、可靠性要求及运输条件等因素。一台三相变压器比三台单 相变压器组成的变压器组,其经济性要好得多。规程上规定,当不受运输条件限 制时,在330kV及以下的发电厂用变电站,均选用三相变压器。同时,因为单相 变压器组相对来讲投资大、占地多、运行损耗也较大,而不作考虑。因此待建变 电站采用三相变压器。 4.2 绕组形式 绕组的形式主要有双绕组和三绕组。 规程上规定在选择绕组形式时,一般应优先考虑三绕组变压器,因为一 台三绕组变压器的价格及所用的控制电器和辅助设备,比两台双绕组变压器 都较少。对深入引进负荷中心,具有直接从高压变为低压供电条件的变电站, 为简化电压等级或减少重复降压容量,可采用双绕组变压器。 三绕组变压器通常应用在下列场合: (1) 在发电厂内,除发电机电压外,有两种升高电压与系统连接或向用户 供电。 (2) 在具有三种电压等级的降压变电站中,需要由高压向中压和低压供电, 或高压和重压向低压供电。 (3) 在枢纽变电站中,两种不同的电压等级的系统需要相互连接。 (4) 在星形-星形接线的变压器中,需要一个三角形连接的第三绕组。 本待建变电站具有110kV,35kV,10kV 三个电压等级,所以拟采用三绕组 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