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高小学生古诗文素养的方法》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结题报告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
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是无可替代的。
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
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
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容(一)探索古诗词的教学方法1、通过对古诗词教法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想象和创新能力,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文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式。
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2、探索小学古诗课堂教学路子。
小学古诗文活动课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小学古诗文活动课。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走进古诗,感受文化”,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古诗文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作者、作品背景、文学体裁等。
2.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古诗文知识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为学生进行古诗文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古诗文的基本知识、著名诗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古诗文鉴赏方法等。
通过讲座,学生初步了解了古诗文的基本特点,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基础。
2. 古诗背诵比赛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我们组织了一场古诗背诵比赛。
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环节。
在个人赛中,学生们积极踊跃,纷纷展示自己的背诵才华;在团体赛中,同学们团结协作,共同为班级争光。
通过比赛,学生们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记忆力,还感受到了古诗文的无穷魅力。
3. 古诗创作活动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我们组织了一场古诗创作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了一首首富有创意的古诗。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还体现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4. 古诗表演活动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古诗文,我们组织了一场古诗表演活动。
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形式,将古诗中的故事情节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
表演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才艺,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5. 古诗书法比赛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古诗文,我们组织了一场古诗书法比赛。
比赛中,学生们挥毫泼墨,用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诠释了古诗的韵味。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课题总结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课题总结一学期来,我班通过诵、背、书、唱、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与教育科研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
现就开展课题实验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科研理论水平。
我们科研六组经过了实践和研究,教师们对《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这一课题有了明确的了解,认识到开展诵读经典文不但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组充分利用好科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诵读的基本要则、主要内容和所达目标等相关资料,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转变教师原有的观念,使教师们明确了“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和今后研究课题的方向。
为了提高教师的撰写能力,黄冲主任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如何写好教学随笔”的培训。
通过学习和培训,教师都能以平和的心态,理性思维,回顾和反思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的每一细节,客观地审视每一个得失,在反思中成长。
由于反思是行动和观察之后作,为教师行动研究走好了第一步,在教师不断探求行动与实践的合理性时,为课题研究铺就道路。
二、诵经与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
“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古诗教学中,我们科研六组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小学语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结题报告执笔人:施海燕一、课题的界定和提出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语文课标所释)。
当然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
现行的语文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正涵盖了以上几个方面。
由此,可以拓展“人文素养”的外延,即人文素养应包括诗文素养、审美素养、心理素养、礼仪素养、人格素养等。
未来世界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将由片面强调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知识、技能,忽略儿童人格发展,转向既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发展学生健康人格。
《现代小学人文教育》新书上这样写着:人文精神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还说“人文精神的复归是世界性的课题。
”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学科。
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渗透性、感染性、多元性、发展性。
人文素养培养包括陶冶学生人格和发展学生个性两方面。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注人文精神不是应该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觉与否的问题。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仅仅是“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美感教育”,等等。
不可否认,语文的人文性包含前面所述诸种因素。
但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并非是前面诸种因素的简单相加就可以达到。
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总是将丰富的人文内涵置之不理。
但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课题实施阶段总结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课题实施阶段总结《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课题实施阶段总结一、课题的提出《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要求。
“阶段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意识到与孩子们亲近国学,亲近母语,在他们的童年时代为他们留下一些什么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同时也需要勇气来做这件事情。
其实,早在2007年9月学生刚入校时,我们年级组的八位教师就在筹划与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给孩子们推荐优秀的经典诗文,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
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当时的考虑只是源于让孩子们多积累优美诗文。
在海勃湾区教研室郝文军主任和蔺燕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我校校领导的亲自督导下,我们年级组制定并承担了《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这一科研课题。
用郝主任的话来说:如果做这件事对我们的学生成长有益,如果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升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的话,那我们愿意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利用做语文教师的便利,为我们的孩子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诵读只是尝试,这条路一定是铺满鲜花的,但其中不乏荆棘,也许会困难重重,我想说,我们会尽力去做,并在摸索中不断进步与前行。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成立,2009年6月在海勃湾区教研室正式立项。
负责人:杨波参与人:李红艾玛丽李丽霞赵倩平孙睿王国丽宋凤丽梁红霞•具体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果(一)、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的相关内容,明确各自的分工。
杨波——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艾玛丽、杨波——填写课题申报表孙瑞——协调家校联系,起草致家长的一封信宋凤莉——制定诵读计划(二年级)及阶段目标梁红霞——制定诵读计划(三年级)及阶段目标赵倩平——制定诵读计划(四年级)及阶段目标(二)确定诵读内容诵读的内容主要有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弟子规》、《三字经》、《名家美文》、《论语》、《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声律启蒙》等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课题总结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课题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课题总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课题总结(3篇)教学总结应该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小学古诗词体验式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小学古诗词体验式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从小学古诗词体验式教学的四个维度展开,进行学习和加以应用。
“诵”为基础,“品”为理解,“讲”为提升,“演”为生成。
让教师引导下的古诗词学习真正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掌握,从占诗词中感受人文精神、探索民族气质、感受文化底蕴。
①真情吟诵。
课前,布置诵诗的预习任务,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朗诵、听他人朗诵、与父母朋友合作朗诵等。
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扬有抑、顿挫有致地诵读。
真情诵读能够促进学生读出诗词中的韵律之美,有助于学生联想画面,领略诗词中的境界之美。
另外,也可聆听现代人之唱诗,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叔同的《送别》等。
②品悟诗情。
首先讲解古诗词中字词含义与由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大意。
然后,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来将各种鲜明的形象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由此把学生带入更深的情境中,去品诗意、品诗魂。
其一, 教师要选择与诗词情感基调类似的音乐。
其二,课堂上播放音乐时, 教师要找准恰当的时机。
其三,音乐的作用在于点拨、牵引,因此, 播放音乐的时长也要把控好。
同时,诗人生活的时代场域往往有着浓烈的背景色彩。
诗人在创作时也是基于该背班产生的灵感或是情感。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把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二次加工,加入自己的解读及看法,再以独具的魅力呈现于课堂之上,帮助学生更深地品味诗词含义。
③倾情讲解。
在教师带领学生品诗、讲诗之后,鼓励学生在对古诗词理解的基础上讲自己内心的诗意、对诗词的看法、对诗意的体会。
④角色扮演。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这一情境中去。
若是所学的占诗词故事性或者表现力强,可以将其改写成剧本的形式,让学生来参演。
在设计剧本时,内容要尽量与诗词本身保持一致,不能太过浮号。
(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在提出论题、确定研究方向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学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知网等途径查找并阅读大量与体验式阅读教学相关的研究资料。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结题报告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结题报告精品文档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结题报告篇一:《“经典诵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研究》结题报告《“经典诵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文化历史背景:我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名篇名言可谓感人至深,脍炙人口。
炎黄子孙的我们,长期沐浴在深厚文化底蕴的温床上,却往往轻视人文素养,重视物质享受,不尊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实生活缺乏对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精神,国民文化素养并未能与迅猛的经济步伐齐头并进。
2、研究状况与创新: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作了不懈的努力,如江苏省靖江地区率先进行的童谣诵读教学研究、或如上海市积极开展的“经典诵读与弘扬传统文化研究”,又如《百家讲坛》的热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的国学版等等,均引领了诵读文化的新潮流。
然而,如何有效地带领和组织学校进行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如何提高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诵读兴趣和能力,则是一个“瓶颈”问题。
本课题组经过认真调查取证,发现《“经典诵读对语文素养提升”探究》1 / 6精品文档这一课题,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的诵读效果,达到了熟能成诵、出口成章的文化兴奋点,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创新突破。
为此,进行本课题研究,发掘本地课程资源,把诵读古典诗文的活动扩展到教育教学领域中去,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综合修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语文教师收集及运用名篇名言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成熟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学校自然班级为单位,依据学生的兴趣、学段、年龄特点及学生个体需要,把搜集到适合各个年段的名篇名言分组实施到位,每个小组长将负责年段的诵读情况和效果通过不同的形式汇报,奖励先进,表扬优秀。
主要探索内容如下:一年级加背《三字经》;二年级加背《成语接龙》;围绕“直面经典、不求深解,但求熟背,终生受益”的诵读理念,要求每个学生能够在老师启发下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诵读。
《小学生中华古诗文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中华古诗文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广东省韶关市吴礼和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2001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语文课程标准》,并在“总目标”里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在分学段要求强调: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明确了目标。
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性。
让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从而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辈的心境,开阔学生的视察,丰富他们的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这符合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二、实验目标(一)宏观目标1、通过开展小学生中华古诗文学习活动策略的研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想象和创新能力,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范式。
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诗词文化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逐步形成校本特色。
3、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进而形成一支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
(二)情感目标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3、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小学《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尤其经典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我们认为培养古诗文诵读能力课题研究具有三大背景:1、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的需要。
少年时代是一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少年时期学习记忆的内容往往是终生不忘的。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孩子们记得最多、背的最多的是电视广告、唱得最多的是肤浅庸俗的流行歌曲。
用经典的古诗文取而代之,丰富学习内容,这是孩子们学习的需要。
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
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
虽然目前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但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
2、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却思想单纯、生活单调,正缺少这种文化底蕴,所以我们依托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让学生从古典诗文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用古诗文的精华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都能散发浓郁的芬芳。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古诗文诵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古诗文诵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小学古诗文语文素养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3月26日制定并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课题界定: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
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环节渗透古诗词的相关内容,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低年段学生诵读浅近的古诗词,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高年段学生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诗人心中无尽言语的诉说,通过诗人的诗文了解各个朝代的繁华与兴衰,领略到中国风景的秀美,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课题理论依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大量地经典古诗文,积累学生的语言功底,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等能力。
古诗词鉴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古诗词鉴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选取背景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思想、艺术和人文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对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也愈发受到重视。
二、研究目的本次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古诗词鉴赏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探索提高中小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研究内容1. 回顾古诗词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介绍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
2. 探讨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分析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关键要素和方法,探索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4. 设计并开展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评估教学效果。
五、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和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是提高鉴赏能力的关键。
3. 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材料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积极影响。
六、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结果对于中小学古诗词鉴赏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研究不足和展望本次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样本选择范围较窄、实验时间和资源有限等。
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延长实验时间,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之,本次研究在古诗词鉴赏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的成果,能够为中小学古诗词鉴赏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合集5篇)
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合集5篇)第一篇: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时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 在实施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许多学校潜心提高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距离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距离新课标的目的和要求,还需要加大实验和研究力度,大力培养,全面提升。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语文学科教学及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发展不均衡,后进生与优等生的学科素养差距大,特别是部分后进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低下,学习自觉性很差。
(二)学生听话习惯不好,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倾听不专注,或者不能抓住说话者发言的主要内容。
(三)学生读书量基本可以,但读书只是看热闹,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不能将读书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有效结合。
(四)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写字的基本功与《课程标准》中的写字要求还有差距。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在大语文教学观的影响下,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展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与研究。
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就是在继承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新课标提出的培养任务,侧重于探讨利用校内校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等途径,着力培养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认为此课题研究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本课题的确立,首先是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如钱理群等当代著名教育大家提出的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任务、途径,姚竹青老师的大语文教学观,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其次,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教师的情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选择我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精选模板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
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
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
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
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我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步骤进行:一、学习文献。
我们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取相关的资料组织系统学习.我们学习了《名师课堂实录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刊载的有关古诗词教法的、名家古诗词教学课堂实录,还学习了《语文会刊》中相关。
在学习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二、教学实践。
最新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结题报告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
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
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
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
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内容(一)探索古诗词的教学方法1、通过对古诗词教法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想象和创新能力,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文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范式。
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2、探索小学古诗课堂教学路子。
小学《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尤其经典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它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我们认为培养古诗文诵读能力课题研究具有三大背景:1、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的需要。
少年时代是一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少年时期学习记忆的内容往往是终生不忘的。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孩子们记得最多、背的最多的是电视广告、唱得最多的是肤浅庸俗的流行歌曲。
用经典的古诗文取而代之,丰富学习内容,这是孩子们学习的需要。
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
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
虽然目前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但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
2、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却思想单纯、生活单调,正缺少这种文化底蕴,所以我们依托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让学生从古典诗文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用古诗文的精华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都能散发浓郁的芬芳。
吟诵书写古诗词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实践研究
“吟诵书写古诗词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实践研究”结题发言稿息烽县三田小学教师:郑守琴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三田小学教师郑守琴,今天有幸在此向各位领导汇报两年来课题实施中的点滴所获。
2012年3月——2012年8月为准备阶段,我在三田小学蓬勃教学点任教。
2012年9月——2014年7月为实施阶段。
根据上级精神,这段时间我在镇内向阳小学交流,研究的对象是二年级、三年级学生。
2014年9月——2014年12月是总结推广阶段,所带班级仍是原班学生。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是积极参加课题理论学习培训。
有了吟诵书写的理论,为我的课题实施打下一定的基础。
于是,我在课题前期对研究对象——二年级2班学生进行摸底问卷调查,做好问卷统计、分析:中等学生能背诵课本中的几首古诗,几个优秀学生受家长的影响,可以背诵古诗10首以上,也有少数学困生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也不会背。
对于二年级学生,书写方面多数孩子能写正确,但也有少数学生握笔姿势不对且粗心,照抄也会错。
但他们有学的愿望。
为此,我拟定了“吟诵书写古诗词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实践研究“三年研究计划。
根据课题组提供吟诵书写的古诗词,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工作情况,认真写好每个学期的计划、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失,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做好前后期的问卷调查分析统计。
2012年9月——2013年6月,针对低段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
我本着“不求甚解,只求背诵,积累受益“的思想。
用小黑板把每周读背的古诗词抄在上面,带着孩子们每天早读时间读2——5遍,语文课前读两遍,下午第一节课大预备铃向后读几遍。
这样,一首古诗一天下来至少读了好几遍,遗忘相对减少了。
可是,孩子们开始读古诗时,拖着腔调一字一拍的读。
后来通过学习,把理论用于实践,慢慢的尝试指导学生哪些字重读,哪些字轻读,什么地方该停,第三声字在末尾怎么读?(读半上)诗题和人名时怎么读?(不能读足调)渐渐地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有了一点方法。
小学古诗文教研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提高小学古诗文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古诗文教研活动,现将本次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二、教研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认识,明确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2. 深入挖掘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丰富教学内容。
3. 提升教师古诗文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教研活动内容1. 古诗文教学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相关内容,了解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2. 古诗文教学案例研讨选取优秀古诗文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析案例中的教学亮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
3. 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针对古诗文教学中的难点,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吟诵教学、比较教学等。
4. 古诗文教学资源开发收集整理古诗文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学案例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5. 古诗文教学评价研究探讨古诗文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四、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方法。
2. 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文化自信得到增强。
4. 形成了一批优秀古诗文教学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借鉴。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
2. 古诗文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整合。
3. 古诗文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积极开发古诗文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 完善古诗文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小学生古诗文素养的方法》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摘要:在《提高古诗文素养方法研究》课题课题实践中,课题组分门设立了“20分钟背诵”、“无定期背诵”两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做出了整体规划。
通过两年的课题实验和学生掌握古诗的数量的信息反馈,课题组对实验模式、课程设置、校本教材、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不断的完善,使其更趋于科学,合理和可行。
关键词:古诗文素养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校本教材;
一、实验目标:积累大量的古诗文,两年内掌握150篇以上,能够给诗配画,把诗歌编成故事等,以锻炼儿童的记忆力;陶冶儿童的性情;开拓视野,增长社会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
二、培养模式
课题组构建了两种培养模式:实验班为3个班,分别是二年级一班,三年级一班,四年级一班,每天晨读时间由实验老师指导背诵20分钟;对照班为中心小学的其它班级,只提供背诵篇目,不作具体要求。
三、模式的实施
(一)课程体系的建构
构建课程体系必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
在这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中,我们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学科课程和实验教师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课程设置目标的定位,后体现出前瞻性。
其次课程目标的定位,既要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文化素养。
课题组本着“重点培养强化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课题组统筹则划了学程课程,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
1、实验课程的设置。
培养模式中的课题设置如表—所示:
通过2年四个学期的实践探索证明,这种培养学生古诗文课程的设置是科学、合理、可
行的。
实验效果如表二所示学生掌握古诗数量:
2、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的资源开发。
课题组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提供展示
的舞台,采用编故事,给诗配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
织能力和表现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二)校本教材的开发。
古诗文素养的提高是依托优秀的古诗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课题组教师们反
复研讨了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把原本优秀古诗文进行了比较和合理的筛
选,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出了《褚墩镇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手册》。
(三)课题组师资的配备。
课题能否顺利实施,教师力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学校课题组成员中,其中三位是小学高级教师,一位是小学一级教师。
为了保持课题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持久性、高效性和科研性,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制定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激励政策和评价制度,这些都有效地促进着学生古诗文素养的提高。
四、结束语
通过对实验班小学的调查、考试,发现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动手作画的能力普遍比对照班的学生水平高,受到学校领导、小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及赞赏。
这说明采用背诵、绘画、编故事等手段,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文对于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是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