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财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效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都市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方式,其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效益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效益,并探讨如何在规划与管理阶段优化轨道交通系统,以实现长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 前言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交通需求不断上升。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
然而,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土地资源紧张等。
因此,如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平衡。
具体来说:2.1 经济效益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巨额投资。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首先要确保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回报。
这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票价政策,确保乘客数量达到预期,同时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此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的综合开发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通过高密度、集约式的土地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土地价值,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2 社会效益城市轨道交通对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交通的普及,使得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快速,降低出行成本。
此外,轨道交通还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空气污染,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在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确保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城市各个角落,为全体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2.3 环境效益城市轨道交通具有显著的低碳、环保特点。
与传统燃油交通工具相比,轨道交通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较低,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为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城市轨道交通应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如电力驱动、信号系统等。
轨道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规划研究
轨道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规划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交通方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而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交通方式,正在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轨道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关规划研究。
首先,轨道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轨道交通能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由于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的特性,包括封闭的专用线路、大量旅客承载能力和高运行速度,使得轨道交通能够在短时间内运送大量的人群,有效减少交通瓶颈和拥堵现象,提高道路形态的通行效率。
其次,轨道交通提供了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
相较于传统交通工具,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尾气和噪声污染,减少了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将人们从汽车中转移至轨道交通系统,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量,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第三,轨道交通能够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和发展。
由于轨道交通线路相对固定,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提前考虑线路走向和站点布局,从而引导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轨道交通沿线的经济活动也会得到一定的带动和提升,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轨道交通还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一方面,轨道交通的便利性和高效性能够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和成本,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生活便利程度。
另一方面,通过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轨道交通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居民的出行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规划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和整体交通网络的协调性,以避免片面规划和资源浪费。
此外,规划研究还需要注重与其他交通规划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模式的交通体系,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问题研究
2021.5(中)第14期 总第557期179财经研究MODERN ENTERPRISECULTURE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问题研究康山松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 充足的资金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章通过探讨我国轨道交通在资金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轨道交通资金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即创新资金融资方式,科学进行资源开发,加强资金管控能力。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可持续发展 资金保障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14-179-02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和大兴机场线运营准备情况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的统计,“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线路长度为4351.7公里,超过“十三五”前的运营线路长度累计总和;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6278.7亿元,比“十二五”翻了一番还多;“十四五”期间,预计年均新开通运营线路长度约800~1000公里。
运营线路长度、建设投资、线路规划的跨越式发展,说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始终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趋势。
2020年全国城轨交通的平均单位车公里运营成本为24.6元,平均单位车公里运营收入为15.9元,平均单位车公里运营亏损金额为8.7元。
一方面是轨道交通的投资规模在不断增长,而另一方面是运营亏损的数额在不断扩大,如何解决建设资金的来源和运营资金的平衡问题,是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充足的资金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轨道交通资金保障存在的问题资金保障是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推力。
虽然我国政府大力支持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但在资金保障方面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轨道交通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短、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度不够,我国轨道交通在融资上可选择渠道不多。
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成为了各大城市的发展方向。
然而,在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利用效率低、维护费用高昂等。
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然成为了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20年底,国内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已达到791条,总里程超过9000公里,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的省会城市、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
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轨道交通所需的投资大,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另外,虽然轨道交通具有环保、低碳的特点,但由于轨道交通站点的建设和线路的维护需要大量的能源和人力物力,故其对于环境的保护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既有的轨道交通线路维护所需的费用也很高,长期的投入造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三、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通过制定更加合理的计划、推进技术创新以及提高环保水平等多种手段来加以解决。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解决方案:1、加强规划和建设的精准性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以避免浪费资源。
同时,应根据既有的优势资源科学地规划和进行建设,如通过高架等方式降低建设和运营的成本等。
2、推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包括轨道交通列车、信号控制系统以及智能调度系统等三个方向。
其中,轨道交通车辆的技术创新可以实现轻量化、高效能等目标;信号控制系统技术创新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运营效率;而智能调度系统的技术创新将大有可为,如有效排班、节能运营等,都可以大幅提升轨道交通运营质量和效率。
地铁运营成本控制和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地铁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和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轨道交通运营具有全日不停运转、多专业多系统多工况交叉运行、服务质量持续需求持续提升、重资产、收入来源局限于票务和运营补贴等特点,使得轨道交通运营成本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轨道交通运营行业内基本都是处于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的状态。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构成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构成主要包括有人工成本、能耗、维修费用、运营服务及经营管理费用等5大部分,其中人工成本、能耗和维修费用的成本之和占比就高达90%,因此,要降低运营成本,主要以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人工成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工成本具有人员基数大,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等特点,平均约45人/公里,成本约占总体30%。
因此,如何通过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饱和度来降低员工数量,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是关键。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着手尝试:一是利用现有的大数据技术,对各岗位人数需求、作业人数等指标进行量化,确定各项作业人数需求,有效降低劳动工时成本和提升员工工作饱和度;二是在不影响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把车站设备日常维护作业安排在白天执行,可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夜间作业疲劳风险,;三是对部分车站设备外观、功能的日常巡检进行融合开展或者通过智能化巡检设备来取代人工巡检,减少劳动输出;四是对本分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且安全风险较低的设备系统进行委外维护;五是可对部分岗位进行融合,实现一岗多责。
(2)能耗成本能耗成本约占总成本30%,主要包括电力、水、燃料等,其中电力是能耗的重中之重,约占总能耗80%,主要是用于动力牵引、设备供电及照明用电,能耗在一定程度上可控,水主要是生活用水较多,与客运量成正比,属于必要性支出,可控性不大;燃料是北方用于供暖,南方基本不用,可忽略不计。
通过本次培训,从设备运营管理的角度,对如何降低电力能耗成本总结如下:一是可以通过利用数字化建设对客流进行深度分析,进一步优化列车行车间距,动态增减列车班次,最大程度减少牵引能耗;二是关于设备车站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售检票系统等设备进行启停优化,分时段、结合动态客流分析进行优化,有效降低设备能耗。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盈利模式研究
的客流带来的商业价值 , 有站厅层 商铺 、 主要 站厅层及
通道广告 、 通信资 源 、 站 自助售货 机 、 车 银行 自动取款 机、 各类视 听广告 等 。二是 巨大 的客 流所拥 有 的 巨大 消费能力 , 车站上盖物业成 为区域商业 中心 , 使 即车站 上盖物业地租 中包含 了类似 于城 市 中心 区的级 差地租 和垄断地租 。三是 巨大 的无形 资产 带来 的商业 价值 ,
U B NR PDR IT N I 9 R A A I L R S A A T
排他性” 非竞 争性 ” 同 , 和“ 不 城轨具有不 完 全 的“ 非排
收稿 日期 : 0 7— 5— 2 修回 日期 : 0 7— 8— 2 20 0 2 20 0 2
作者简介 : 张泓 , , 男 博士 , 高级会 计 师, 正 中国注册 会计 师, 公司 董
3 地铁 盈利模 式 的来源 和理论 基础
3 1 地铁 盈利模 式的来源 .
效益一 成本 分析是 从 整个社会 的角度来 考虑 福利 得失 的 , 以福利经济学 的基本原 理为基础 , 对某 一经济
项 目进行 系统 的、 定量 的评估 , 以决定 其是否或 在多大
也 因此 由最早 的“ 府全 额投资 的事业 制模式 ” 发展 政 , 到两大类投融资模式并存 , 政府全 额投 资的事业制 即“ 模式 ” “ 、 政府主导投资 +政府补 偿 的企 业制模 式” 包 (
他性 ” 和不 完全 的 “ 竞争 性 ” 非 。城 轨 的不 完 全 “ 排 非
他性” 主要体现在乘客需 支付票价 , , 但票 价相对 低廉 ;
不完全“ 非竞争性” 体现在城轨客 运未达 到满 员之前 , ,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可持续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都市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方式,其发展历程与城市化的步伐紧密相连。
本文目的是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性的实现路径。
轨道交通的演进从最早的有轨电车到地铁、轻轨,再到现代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人类在出行方式上的追求始终未曾停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轨道交通在容量、速度、准点率等方面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显著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发展现状当前,全球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以我国为例,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众多一线和二线城市地铁线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市民的出行时间,同时也推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可持续性思考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如何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轨道交通建设成本高,对资金投入有较大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因此,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是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同时,轨道交通在运行过程中,如何减少能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这方面,绿色技术的应用,清洁能源的引入,都是有效的解决之道。
此外,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优化轨道交通的运行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去综合考虑,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可持续性,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阶段,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考虑乘客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环境影响等多个因素,以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一、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还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绿色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1. 节能减排:轨道交通的能源耗损少、二氧化碳排放少,减少了城市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 环境友好型材料:采用循环使用、可再生、可降解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3. 生物多样性保护:轨道交通建设中保护植被、鸟类等生物群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交通压力:通过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2. 促进城市经济:良好的交通条件,能够促进城市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3. 提升城市形象:高质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具有推高城市档次、改善城市形象的作用。
4. 城市舒适化: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四、案例分析上海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项目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路线。
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建设技术,包括钢桥支架、预制混凝土等环保型材料,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项目开展了严格的环保管理,对施工过程的废弃物、减振器等材料进行了回收利用,确保了环保目标的实现。
五、结论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中采取绿色、环保的措施,保障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管理,确保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和环保目标的达成,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种惩罚性 收费” 。既考虑了人性化 面 ( 没有禁止 ) ,同时将 ” 拍照 所
一
存在着正 , 负极 性的反馈 回路 。 所谓 的
正 ( 极性 ) 反馈回路 , 指如果回路中有 某个因素的属性发生变化 , 么, 那 由于 其 中一 系列 要素的属性递推 作用的结 果 ,将使该要 素的属性沿 着原 先变化 的方 向继 续变化下去 。正 的反馈 回路 具有 自我强化 { 或弱化 )的作用 , 是系 统中促进 系统发展 ( 或衰退 )的因素 。 所谓的负 ( 极性 ) 反馈 回路指当某个要 素发生 变化 时 ,回路 中一 系列要紊 属 性递推 作用的结果 ,将使 该要素 的属 性沿着与 原来 变化方 向相 反的方 向变 化。 负的反馈回路具 有内部调节器 ( 稳 定器 ) 的效果 , 是使系统 自我调节功能
平相适应的交通运输能力:同时城市轨
道交通本身也必须是有效率 的. 即具有
合理的投入与产出比 . 并能给城市带来 更大 的经济效益。
l 0
世 再轨道鼙墁 2 0 06 4
维普资讯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机理
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按 照因果关系 ,
交通 运输不能 以损害 和牺牲环 境的形
循环经济 是对物质 闭环流动 型经 济 的简称 .以资源节 约和循环 利用 为 特征 , 也可称为资源 循环 型经济。 交通 系统是一 种耗材型 系统 ,它消耗资源 如能源、原材料、土地等 生产 出人公
里或吨公 里产 品。由于城市轨道 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涵盖了经济 可持续性 . 交通运输规模 的大小是经济 社会现代化程度 的基本标 志之一 . 现代
维普资讯
_
探 讨 /研 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建议。
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意义和背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共同难题。
传统的道路交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效、快捷、环保的出行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电动化、自动化、快速化的交通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尾气排放、改善出行体验,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能够缓解现有交通压力,还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减少停车需求,减少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促进城市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增长。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1. 环保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电动化交通方式,零排放的特性使得其成为降低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推广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减少燃油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运营管理、维护保养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为城市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 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品质,缩短通勤时间,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此外,多样化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居民的出行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和建议1. 完善规划体系:要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环保的交通方式,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轨道交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二、环境可持续性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噪音、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
为了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通过优化列车设计和轨道线路布局,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次,引入清洁能源,如电力和氢燃料,以减少运营过程中的尾气排放。
此外,通过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减少通勤距离,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以减少对轨道交通的依赖,进一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
三、经济可持续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经济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有效的资金来源,如公共交通基金和轨道交通税收,来筹集资金。
其次,引入市场机制,如公私合作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此外,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开发周边土地,吸引商业和服务设施,增加非票务收入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四、社会可持续性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可持续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社会公平和乘客满意度。
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我们需要建设高质量的轨道交通网络,确保覆盖面和服务质量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提供特殊服务和辅助设施,以确保他们能够便利使用轨道交通。
而提高乘客满意度则需要提升服务质量,包括准点率、车厢拥挤度和调度等方面的改进。
同时,开发智能化系统,提供实时信息和便捷的票务系统,增加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和便利度。
五、策略建议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可以被采纳。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愈发突出。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运营成本等。
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相对清洁的交通方式。
与传统的汽车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减少尾气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据统计,轨道交通每年可以减少数十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的环保优势不可忽视,各国纷纷加大对轨道交通的投入和发展。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也有显著效果。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加大,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大困扰。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分流道路交通流量,减少道路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期,乘坐轨道交通能够避免堵车等问题,为乘客提供更加稳定、快捷的交通服务。
除此之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虽然建设轨道交通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但是长期来看,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却相对较低。
与公交车和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的能耗较低,维护成本相对较少。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优化,轨道交通的智能化也不断提高,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推动了可持续发展。
尽管城市轨道交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许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例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尤其在城市中心区域,土地紧张的问题更为突出。
因此,在轨道交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整合,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也需要更加完善。
虽然轨道交通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但是在运营中常常遭遇乘客拥挤、列车晚点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和优化轨道交通的设施和管理,提升乘客出行的舒适度和交通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快速高效的出行需求,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以其快速、环保、可持续等特点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影响展开讨论。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和技术的可持续性。
1. 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此处可详细论述城市轨道交通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空气污染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2. 技术的可持续性(此处可详细论述轨道交通的电动化、智能化、智能调度等技术特点,以及这些技术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二、城市轨道交通对社会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便利出行(此处可详细论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和扩大,以及对人们出行的便利程度的影响。
)2. 促进经济发展(此处可详细论述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如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土地价值等方面的影响。
)3. 减少环境污染(此处可详细论述城市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噪音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4. 社会稳定与公平(此处可详细论述城市轨道交通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如提供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的影响。
)结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通过建设环保、高效、智能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难题、资金紧张等。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机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社会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不够合理,使得出行网络不完善,无法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此外,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较高,盈利能力不强,需依靠政府补贴维持运营。
同时,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如拥挤、不舒适的乘坐环境等。
二、优化建设规划,提高运营效率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优化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线网,提高运营效率。
一方面,可以引入先进的规划技术和工具,如交通流模拟软件等,进行规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确保轨道交通线路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综合出行的便利性,减少乘坐次数和时间成本。
三、创新运营模式,提高经营效益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盈利能力,需要创新运营模式,增加经营效益。
一方面,可以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如开发轨道交通周边地块,提供商业、办公、住宅等综合性服务,增加非票务收入。
另一方面,可以引入新技术,如自动驾驶技术、智能调度系统等,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合作,共同开拓市场。
四、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乘客体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提升服务质量,改善乘客体验。
一方面,可以优化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例如,增加列车班次,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加强列车维护,保证车辆的良好运行状态。
另一方面,可以改善车辆和站点设施,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例如,增加车辆座椅数量,加装空调设施;改善站点出入口、候车室等设施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和意义;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体现。
三、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研究3.1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介绍国内已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分析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3.2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总结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探讨其可借鉴之处。
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4.1 主要评估指标的选择与定义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特点,选择适用的主要评估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定义。
4.2 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介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对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和确定。
4.3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主要评估指标和其权重,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五、案例分析选取某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案例分析,运用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六、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针对评估结果和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论总结全文研究内容,强调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以上是一个可能的文章结构和分节,但具体的字数限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分配。
在撰写过程中,请注意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废话和不必要的描述。
同时,要确保文章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以保证阅读体验。
此外,不应在文章中出现网址链接,而是使用适当的引用格式来引用参考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在解决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展开探讨。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运营需求、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现有交通设施的整合和优化,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此外,还需加强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扩建,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重视环保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保性是其最为吸引人的特点之一。
与传统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噪音污染。
为了保持这种环保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应加强绿色设计与建设,在选用材料、节能降耗等方面做出努力。
同时,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乘客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方式,进一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再次,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探索多元化的运营模式。
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以政府投资兴建、政府运营为主,然而,这种模式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运营和财务压力。
因此,需要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运营。
例如,可以采取公私合营、BOT(建设-运营-转让)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并确保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强智能化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智能化应用,可以实现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提高运行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对列车运行进行优化,通过智能票务系统提升购票和安检效率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更准确的服务预测和运营决策,为乘客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服务。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注重与城市其他领域的协调融合。
城市轨道交通仅仅作为交通方式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领域相互协调,实现整体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还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高昂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等,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城市交通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的高效、安全和稳定。
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自动列车控制系统、列车信号系统、非接触式供电系统、列车运行监控系统等,都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技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保持技术的领先优势。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管理和运营模式。
管理和运营模式深度影响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和运营,不仅能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能降低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并最终造福人民。
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需要紧紧抓住客户需求,将市场营销思维贯穿始终,提升管理和运营的专业性和个性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保证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合理的投融资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是一项资金密集型的任务,需要广泛地吸引各方资金参与,而且在投资者和运营商之间需要建立公平、透明、协同的合作机制。
在投融资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政府补贴、市场化融资、PPP模式等,以满足不同投资方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持续地保持环保、节能、低碳的运营理念。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本身就是一项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最有利的交通方式,但是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还需要保持低碳能源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好污染治理和垃圾清运等工作,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城市轨道交通的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管理、投融资、环保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拓展市场、扩充服务、提高效益,推进城市交通领域的整体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钱耀忠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资本密集型项目,建设需要巨额投资,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城市轨道投融资机制(一)城市轨道交通特征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轨道交通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性。
其运输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一定的排他性,属于准公共产品。
城市轨道交通效益主要由其他相关利益者享受,而轨道交通自身的票款等经营收入仅是相对较小一部分。
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票价一般由政府确定。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必然导致市场失灵。
仅依靠市场力量配置资源、吸引商业投资无法实现,这为政府主导项目投资和融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国内外城市轨道投融资主要模式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资金来源,基本上依赖于政府财政投资和补贴,并通过立法渠道来解决。
票款等经营收入仅能弥补部分运营费用。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在政府主导投资的前提下,积极探索ppp、土地折价入股、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等多种模式融资,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所占比例很低,项目融资模式以银行贷款为最主要的方式。
“政府资本金+ 项目贷款”为现阶段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主要实现方式。
(三)上海城市轨道模式优势显著上海轨道交通投资采取“市、区两级政府资本金+ 网络银团贷款”的投融资模式,有显著特点和优势:(1)项目资本金比例高于国家的规定,分别由市、区两级政府按投资和动拆迁进度正常注入,有利于减轻长期债务和利息负担。
(2)由有关区政府作为前期动拆迁的工作责任主体和项目投资主体,起到了加快动拆迁进度、控制动拆迁规模的明显作用,有利于缩短工期和控制投资。
(3)用银行组成的全新网络银团融资,使融资贷款得到一揽子承诺,确保信贷资金按投资进度同步落实到位。
二、城市轨道项目融资成本补偿机制(一)全面现金流量管理政府主导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决定了其承担及时下拨项目资本金和到期归还本息的责任。
各地一般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城市建设基金、土地批租收入、人防专项资金、车辆牌照拍卖收入等作为项目资本金、项目融资成本补偿的统筹资金来源。
因建设任务、财力状况、资金到位的差异,各地政府尚难以做到各项资金的无缝对接。
上海轨道交通建立全面、精细的现金流量管控机制,统筹平衡各类资金,应对资金的不匹配性。
同时提出“零库存”资金余额管理要求,最大限度节省资金成本。
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催生了市政府还本付息专项资金正常注入机制的形成,使资金平衡机制更加健全。
(二)债务类型划分比较研究 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要求严格清理甄别政府类债务和企业类债务。
文件出台后各地都在反复权衡将城市轨道交通债务划为政府类还是企业类。
上海基于战略发展考量和机制调整的可行性,决定将轨道交通划为企业类债务,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关注。
比较研究供决策的意见是:(1)划为企业类债务,有利于继续发挥上海投融资体制机制优势,确保网络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如划为政府类债务,现有投融资模式将作重大调整,而正在培育中的ppp 市场尚难适应网络建设需要。
(2)划为企业类债务,有利于继续发挥网络银团突出的融资功能,继续用好各银行总行对网络融资统筹的特别授权。
如划为政府类债务,网络银团将难以继续运作,轨道交通存量债务还将影响全市面上建设。
(3)划为企业类债务,有利于理顺政府与企业关系,进一步厘清政府和企业的各自定位和职能。
如划为政府类债务,作为上海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主体的申通集团则难以定位。
(三)机制调整可行性分析目前上海轨道交通财务状况,运营票款等经营收入基本覆盖日常运营成本,运营收支现金流量基本平衡。
构成企业财务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建设期融资贷款进入运营期的财务费用,以及项目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都不是经营性亏损因素。
政府如对两项亏损进行政策性补贴,则可以平衡利息支出和偿付贷款本金,既符合政府主导投融资实际,又符合各方面规定。
因此,调整既有还本付息机制,建立新的财务补贴机制完全可行。
三、城市轨道大修更新改造机制(一)大修更新改造投资增大国外城市轨道交通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开始修建少数线路,快速发展阶段开始大规模网络化建设,到了成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对既有路网设施的维护、完善和更新改造,其投资约占总投资的50%-60%,扩建和新建投资约占40%-50%。
上海轨道交通1990 年开工建设1 号线,到2004 年建成4 条线路。
2004 年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运营线路14 条,里程548 千米,到2020 年运营线路将达到18 条,总里程超过800 千米。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早期投入运营的线路已超过20 年,大修和更新改造任务越来越突出,投入的资金未来几年的投入强度更大。
(二)修程修志编制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大修和更新改造具有系统复杂、技术含量高等特征,企业要充分积累经验、潜心摸索规律,提前筹划大修和更新改造规范(修程修志)编制工作,为有效组织、控制投资提供依据。
规范的编制指导原则是:(1)验证性原则。
设施设备使用寿命和大修频次的设计,应依据供应商的规范、标准,但必须经实际验证,凡经实际验证不符合的,必须研究作出调整。
实际验证是设施设备使用寿命和大修频次设计的首要原则。
(2)技术经济性原则。
因设备使用和维护等技术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或因满足功能需要应用新技术,应经技术经济综合分析,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3)评估性原则。
建立设备评估机制,在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大修频次前,实施状态评估,提出维修改造意见,意见包括可以组织实施大修或更新改造,可以继续使用一定年限等,避免设备资源的浪费。
(4)同批分步原则。
由于系统设备通常是同时启用的,在实施大修和更新改造时,应考虑同批设备的整体性,在一定区间范围内分步实施。
(5)分批同步原则。
同一条线路不同批次的设备,在实施大修和更新改造时,应考虑线路的一致性,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同步实施。
(三)专项补贴机制的形成上海轨道交通始终坚持前瞻性探索实践,让大修和更新改造管理机制先步入正轨。
继2008 年研究制订《上海轨道交通资产编码规则》,2014 年又修订完成《固定资产分类代码表及设计使用寿命、大修频次手册》,全面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推进设施设备的履历化管理。
有关规范的制订实施,为市政府出台专项补贴政策提供了充分依据。
考虑到上海轨道交通实现运营收支现金流量基本平衡已来之不易,难以再弥补逐年提高的大修和更新改造资金。
2012 年,市政府适时启动实施大修和更新改造专项补贴机制,这是又一项重要补贴机制安排。
四、城市轨道票价定价机制(一)票价的成本补偿性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准经营性项目,考虑到社会公益性等因素,票价确定一般受到政府部门的管制。
从国(境)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看,有的票款收入仅能回收50% 左右的运营成本,如欧美地区的纽约、伦敦、巴黎等许多城市,有的能基本回收日常运营成本。
我国香港地铁是具有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其票款收入覆盖运营成本后略有结余,地铁物业开发和境外地铁投资、建设、运营业务是其主要盈利模式。
总体上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票款收入不足以覆盖全部运营成本,更谈不上投资成本。
(二)票价定价的塑造机制票价定价最佳平衡点的选择,应有利于塑造建设投资以政府承担为主,运营成本以乘客合理承担为主,改善公共服务,控制成本增长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主要使命的经济利益格局,理顺政府、企业和乘客之间的合理关系,使城市轨道交通财务可持续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应体现以下原则:(1)社会公益性。
票价定价应首先考虑城市公交优先原则,以较优惠的票价鼓励市民乘客公交出行,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基本补偿运营成本。
由票价补偿的运营成本,应扣除项目固定资产折旧和财务费用等,价格补偿应确定在运营成本范围之内。
(3)市民乘客实际承受力。
比较研究城市居民交通费支出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关系,以及轨道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的比价关系,确保价格增长低于市民的收入增长。
(4)价格杠杆作用。
要遵循价格规律,发挥票价调节客流的杠杆作用,如伦敦、巴黎、香港等城市实行区域多样化票制引导客流。
(三)票价调整机制随着网络规模扩大、物价指数的变化,建立健全票价调整机制,应成为一项机制安排。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起步早,价格调整机制也较完善。
国际地铁协会综合各国情况,给出以年度为基础的票价调整方式:年度δ票价调整=δ[ 成本指数]-p+k(其中:成本指数主要是指与单位人力资源以及能耗相关的一个公式;p 是劳动力/ 能力的效率系数;k 是提高运能运量所需的系数)。
我国香港地铁票价初期由政府管制,近年来已改为听证价格调整机制,其票价调整率=0.5×δ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 0.5×工资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价格听证,以往主要是定价或调价方案。
2014 年,北京调整公共交通价格方案,同时听证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具有开创意义。
由听证价格方案发展到听证价格调整机制,是扩大社会参与的进步表现,是城市轨道交通价格机制的发展方向。
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控制机制(一)昂贵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城市轨道交通包括车辆、隧道(高架、桥梁)、轨道、列车、通信及信号、供电、通风、给排水及消防、自动售检票、自动扶梯(电梯)、控制中心、车辆基地等,系统复杂、技术领域众多。
前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综合造价一般为每千米5 亿元~ 6 亿元,轻轨一般为每千米3 亿元~ 4 亿元。
近年来综合造价不断攀升,项目前期动拆迁、市政管线搬迁、防治噪音、沉降、振动等费用上涨是主要成因。
进入运营期后,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大量的服务和技术人员,提供运营服务和设施设备维护保障。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超过1000 万元/ 千米,有的接近1500 万元/ 千米,其中:人工成本约占60%,电费约占20%,日常运营经费和维修经费等约占20%。
(二)全面经费定额管控机制巨额的建设投资、昂贵的运营成本,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必须更加注重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提高,避免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众多、系统复杂,但各条线路的技术条件、服务规范基本一致,适合采用全面经费定额来管控运营成本。
(1)全面建立运营、维保单位的人员定额。
对不同岗位核定配属员额,对相近岗位进行集约复合,采取委外管理、小时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优化人力资源布局。
(2)积累电耗经验数据。
将控制指标落实到线路、车站,对车站动力照明用电核定节能目标,对列车行驶牵引用电实施动态跟踪管理。
(3)全面建立各专业维修、运营经费单项定额。
可以量化到最小单位的设备,确定每台、套、件的经费定额,难以量化的系统设备,以车站为单位确定经费定额,做到各专业经费全面定额化。